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
“正比例好处”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比例的好处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好处。正、反比例知识,资料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学好正比例知识是学习反比例知识的基础。因此,使学生正确的理解正比例的好处是本节课的重点。正反比例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间的关系,准确地把握这一关系的决定方法十分重要。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解决问题。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首先给了学生充分的自学时光,后让学生采取同桌两人互相说说的方式交流,在小组里进行合作讨论,最后在全班交流时给了学生一些较为形象具体的表格形式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让学生能轻易地发现两个数量间的变化关系。透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的本质特征,能够说,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自学提示中,围绕正比例的好处的理解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将提纲资料简单化、重点化,让全体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得新知,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让小组合作真正更有效。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解决问题。本课的教学中,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学中不能理解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因为本课时的教学资料难度相比较较大,所以我给小组活动空出了足够的时光,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真正到达思维层次上的交流,而不仅仅仅限于表面上的讨论。事实证明,在本节课资料的教学中,小组交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努力做到:学生自我能学的自我学,自我能做的自我做,培养合作互动的精神,从而到达互助。
三、透过练习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及时巩固新知识,我由易到难设计了大容量的练习,以便让学生将所学资料在练习中得到加深理解和巩固。透过练习,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提高;对正比例的好处理解也加深了认识。
在教学正反比例好处时还是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堂课,对教材中几个概念,在理解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什么样的两种量叫做相关量的两种量,课本上的概念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那么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算不算两种相关联的量,能够说从必须程度上或多或少有点相关,但是在必须程度上又不相关,比如人到长大以后开始发胖,身高不变,体重变化,这又这么说?所以,我觉得自我在教材的钻研方面,还应多探索,多下功夫。
一、复习
1、什么是正比例?用字母怎样表示?也就是怎样才成正比例?
2、什么是反比例,用字母怎样表示?也就是怎样才成反比例?
二、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三个量成什么比例?
(1)速度、路程和时间 (2)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3)单价、总价和数量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
(5)出示“练一练”第5题
2.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买相同的电脑,购买的电脑台数与总价 =单价(一定),正比例
(2)每捆练习本的本数相同,练习本的总本数与捆数=每捆练习本的本数(一定),正比例
(3)总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与未行的路程(是和关系,不是积或比值关系)
(4)分数值一定,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比值(一定),正比例
(5)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面积和宽不成比例
(6)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底面积×高=体积(一定),反比例
(7)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看的天数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
看的天数×平均每天看的页数=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 反比例
(8)圆的周长和直径=∏(一定)正比例
(9)订阅《扬子晚报》,订的份数与总价=单价(一定)正比例
(10)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与比例尺 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一定),反比例
(11)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质量与面粉的质量 不成比例
(12)六(1)班同学做操,每排站的人数与排数 每排人数×排数=总人数(一定)(六(1)班人数一定)
本节课对学生是新的知识点,在实施授课时,我先用“时间和路程”的表格,出示三个问题逐一引导学生(①表格里有几种量?分别是什么?②当一种量变化(增大)时,另一种量怎样?③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是什么?比值分别是什么?)。
学生很清晰地回答了①和②两个问题,当回答第②个问题时,告诉他们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它变化。对第③个问题,学生能说出比是速度,比值都是一样的,即90千米/小时,进而引导学生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时,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这两种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表中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学生感到很好理解,也很明白。可当我问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是不是相关联的量?为什么?点到的学生都说是,但说到原因时,都认为是比值一定,所以是相关联的量。看来学生对“相关联的量”和“成正比例的量”理解不清,又举了一些例子,结合定义,学生才理解。
下课后,我在想原因,是不是把“相关联的量”和“成正比例的量”一下给学生,对学生来说都是新名词,出现了听起来明白,用起来不会的现象。结合我的思考。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我先把“相关联的量”引入后,给学生举一些相关联的量的例子,又让学生举例,接着让学生总结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是相关联的量,随后举出一本书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路程和时间、圆的周长和半径,让学生分别求两种量的比值,学生发现,有的比值是同一个数,有的是不同的数,进而告诉学生成正比例的`量的概念。
第二个班的学生对练习的回答情况,可以看出学生掌握的较好。我感到分两次把概念给他们,并把每一个都讲透,学生会学的很快,我们讲的也很轻松。
两节课后,同组交流时,刘老师还告诉我一种设计方法,由圆引入,半径和周长、半径和面积,它们都是两关联的量,一个是成正比例的量,一个不是。我感觉这种设计方案也很好,有机会的一定试试。
这节《正比例的意义》的教研课,已经讲完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了,可是我的教学反思却迟迟没有交上来,不是没有反思的地方,而是反思的地方太多了,我都不知道该从如何下手去写了。这节《正比例的意义》是北师版六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比的概念及求比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比例,又是反比例和比例尺学习的基础。引导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分析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
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难度和班级的具体情况,我的这堂课采用以学定教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我没有用课件,没有在多功能大厅里讲,没有事先对孩子进行提示(以往在讲教研课的时候都有“作秀”的嫌疑),只是按照我校课改的方向,课前给孩子布置了学案,而且是两个学案,让学生自由的选择其中的一个,让孩子通过自学,完成学案。至于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情况,我真的是毫无所知,不像以往,在哪个环节讲什么学生怎么答,我心里有数,可是这次不一样。我就是要把实际中的课堂模式展现给同事们和领导。
课前我也做了大量的准备,认真的备教材备学生。把学案、习题写在了大白纸上,让同学们一目了然。在整个教研的过程中,虽然我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学生也能把学案上的问题归纳概括出来,但是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不主动举手,要点名才能站起来回答,也不能主动的提出疑问。小组讨论的时候也不热烈。流于形式了。更没有好的生成。还是没有脱离原来的教学模式。
课后呢,我在想课堂气氛不活跃,可能一小部分的原因吧,是由于六年级的孩子大了,发言的时候有了顾虑,怕说不好或不对,另一部分我想就是这个形式可能孩子们还没有适应过来,换一句准确的话,就是做为老师的我还没有引导孩子主动的去发言去探索。实施新课改,课前给学生布置学案,我大概到我讲这节教研课的时候有一个月的时间,还真的没有摸到门路,只是摸着石头过河。老师都如此,何况孩子们。今后这就要看老师的驾驭、引导的能力了。
当然也不都是不足,课后我把学案拿过来看了看,学生都能把学案完成,而且归纳的也不错,只是不善于表达而已,这也是说明课改是正确的,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我也告诉了大家,没有条件用多媒体教学时,在班级用这种最古老最常见的小黑板的方式出现问题,也不错呦。
总之了,我还在摸索中前进。还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但心里有却写不出来。哎。
《正比例》教后反思正比例的教学,是在孩子们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孩子们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知识,内容抽象,孩子们难以接受。学好正比例是学习反比例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关注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首先让学生从已有知识中寻找相关联的两个量,然后通过呈现现实生活中的三个素材路程、速度,总价、数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这两个相关联的量引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
2、在观察中思考
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孩子们通过观察两个相关联的量,思考他们之间的特征,初步渗透正比例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让所有孩子们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得新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在合作中感悟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引导孩子们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解决问题。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引导孩子们初步认识了两个相关联的量后,敢于放手让孩子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学,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做到:孩子们自己能学的自己学,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培养合作互动的精神,从而归纳出正比例的意义。
4、在练习中巩固提升
为了及时巩固新知识,完成了练一练习题后,又设计了两道加深题,让学生自己研究圆的半径和圆有什么关系,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让孩子们在巩固本节课知识的同时,学会通过研究会判断,同时孩子们的思维也得到了提高;最后引导孩子们自己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孩子们的归纳能力,使孩子们进一步掌握了正比例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安排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联想、观察、讨论、类推、验证中总结了正比例的好处,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地位,渗透着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无论是学生对正比例过程的描述,还是学生对正比例好处的系统比较与认识,都留下了学生成功的足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让学生体验数学,享受成功,找到学数学自信是老师努力探索的境界,改变长期构成的、习惯了的传统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直观展示(课件),让学生理解“杯子是相同的”真正含义,从而探究变化规律。探究过程学生是比较用心的,但由于学生刚接触成正比例,因此对其好处表达不完整,为了化难为易,我采取的填充式,建立一个表达的模式,帮忙学生理解和表述。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用心参与,效果是理想的,但在练习中,个性是一些意思不明显的题目,学生不假思索做出决定的比较多,如:“圆的面积和半径成不成正比例?”很多学生每透过分析,半径是可变量(不必须)。针对这种状况,打算安排一节练习课,练习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要求他们要把两个量的等量关系写出来,再作分析比值是否必须,我相信透过下节课的练习,学生对正比例掌握是比较理想的。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这节课,我很欣赏杭老师设计中的以下特色:
一、趣字当头,乐在其中。
本课的设计非常注重趣味性,多处设置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游戏、儿歌等:为理解“关联”而设置的课前热身“听指令做动作”、为新课即兴提供正比例素材的“剪刀石头布”游戏、伴随着“数青蛙”的儿歌进行的数青蛙活动等,使学生乐在其中,很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
二、从“关联”切入,有效突破认知难点。
两个量要成正比例,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两个量是相关联的量,一个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量的变化。②两个量想对应的比值一定。在这两个正比例的本质属性中,认知难点是认识相关联的量。而本课就是从“关联”切入的,先设计一个“听指令做动作”的游戏,让学生体验“关联”,再顺水推舟地把这种生活中的“关联”迁移到数学上。在认识“相关联的量”时,为学生提供了多个表格素材“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每天读的页数与需要天数”等,使学生充分理解与认识了“怎样的两个量是相关联的量”。
三、提供多种素材,使“正比例”的本质自然凸显。
在探究发现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成正比例的量”的素材:“剪刀石头布”游戏中即兴产生的表格、教材例题1的表格等,使学生累积与体验了大量的“成正比例关系”的内在规律,使“成正比例的量”的本质属性自然地凸显
学生眼前。待到“观察比较、归纳概念”时,本质属性则是呼之欲出、水到渠成。
四、练习新颖且丰满。
本课的练习很新颖,除了肩负巩固新知的作用外,还承载了很多独到的内涵,就像作家笔下塑造的人物形象般,很丰满。如:
“生活中的正比例关系”,让学生体会到只要留心观察,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了解生活中变量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学习到现在,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全班的人数一定,满意与较满意的人数成正比例吗?”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学习过程的意识。
“数学周记”那题,把原来的一个判断题“人的年龄与体重成正比例。( )”转变成以学生数学周记的形式呈现。既让学生萌发了寻找生活中正比例关系的`欲望,又给我们提供了本课作业的新方向——数学周记。
“正比例的名言欣赏”,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比例,又勉励了学生,教育了学生。
【我的调整】
我在执教本课时,对杭老师的设计作了某些小小的调整:
1、“数青蛙活动”置后。
杭老师的“数青蛙活动”是设置在“认识相关联的量”的第三部分并贯穿到“归纳概念”环节的。但我认为“数青蛙活动”中形成的“成正比例的量”有太多组了,有点纷繁复杂,不利于放置在认识本质属性的环节。所以我把数青蛙活动放置在后面的巩固练习中处理。
2、观察表格中,增加一问,使认识更深刻。
在认识“相关联的量”中观察表格一环,除了让学生观察思考“表中有哪两个量?这两个量是怎样变化的?”之外,我认为还应该在这两问之后增加这样一问“从表格中,你能找到一些不变的东西吗?”,这样,既可让学生体会到这些量的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变化,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则在变化,又可为学生后续发现“成正比例的量”中相对应的比值不变埋下伏笔。
3、课容量较大,适当删减了一些内容。
为了节约时间,“数学书的研究”换成了“购买QQ糖的情况表”,名言欣赏从4句缩减成了1句并放在课尾(毕竟是数学课)。
4、课后作业增加了题为“生活中的正比例”的数学周记一篇。
【总而言之】
当然,本课对教师的调控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引导发现、归纳概括环节变数很大,要随时跟着学生的节拍不断调整预案、引领生成。
上这样的课,很有挑战性!
正比例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比例的好处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好处。我在教学时首先细致安排学生初步感知,透过让学生写出路程与时光的比,求比值,找规律,写数量关系,让学生初步感知正比例的要点。第二,仅有例题的首次感知学生还不能构成正比例的概念,所以,我变换情境,选取与例题不一样的'数量:铅笔的数量和总价,耕地的时光和耕地总公顷数。让学生反复感知正比例概念的规律。这样既拓展了教材,又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高度概括正比例概念打下了基础。第三有了前面充分的感性认识,我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有序的思考,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突破正比例概念中的一些关键词,如: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数,比值等,学生在合作学习时互相交流,互相讨论,把各自对正比例概念的感知会聚,综合,从而抽象出正比例的好处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必须,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过比的好处、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在上一节课也体会了生活中存在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正比例奠定了基础。学生理解正比例的好处时比较困难,为此,我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一系列情境,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超多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着共同之处,从而引导学生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以及明确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堂上我设计了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关系。透过表格、图像、表达式的比较,使学生体会到虽然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随边长的增加而增加,但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规律并不相同。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知“在变化过程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必须”,为认识正比例奠定基础。之后,我给学生带给第二个情境:当速度必须时,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光的变化关系。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把汽车行驶的时光和路程表填完整,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当时光发生变化时,路程怎样变化;第三个情境则是,购买同一种苹果(也就是当单价必须时),应付的钱数与购买的苹果质量之间的关系。
透过以上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当速度必须时,路程随时光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路程与时光的比值相同;当单价必须时,应付的钱数随购买苹果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应付的钱数与质量的比值相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透过比较,概括出以上实例的共同点,引出“正比例”的好处。最后,透过小结、练习让学生总结出决定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依据:
1、两种变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2、在变化的过程中,这两种量比值是否必须。
在巩固练习题中我让学生超多的复习了常见的数量关系。对于一些学生较容易出现错误的题目进行重点的讲解。例:圆柱的底面积必须,体积与高成什么比例;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圆的面积与半径是否成比例;人的身高与年龄是否成比例;一瓶矿泉水,喝掉的和瓶里剩下的水是否成比例……等等。
但是在教学中同样也感觉到,由于这个概念比较长,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这个好处记忆下来是比较困难的,个性是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所以我也教给学生必须的方法,抓住句中的重点,透过理解来记忆。让学生透过相互之间说,前后同桌检查,到达对该概念的熟练叙述。
《正比例函数》是中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数形结合,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是学生第一次涉及到一个具体的函数的学习和研究,也是初中数学中的一种简单最基本的函数,是后面学习一次函数的基础。
本节课中,我收集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师的情景诱导下使学生快速进入到本节课内容当中,通过问题式的探究,使学生自己研究和小组的探索、讨论来解决问题,再通过学生的展示、教师的点拨、总结进行知识归纳,然后老师再出变式练习,检测学生在本节课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以及使学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最后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那些困惑。整堂课学生发现,探索,质疑,实践,归纳,练习,环环相扣,严谨有序,通过练习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效果良好。不足之处教师讲解引导多,没有真正把课堂给学生。
我们发现教材把比的认识放到了六年级的上学期,学完了百分数之后就认识了比,而删除了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以及应用正反比应用题。而只研究正反比例(图片),加入了变化的量(图片),、画一画(图片)、探究与发现(图片),等内容。
为什么加变化的量、画一画、探究与发现等内容?
由困惑引发了我们的思考。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有了下面的答案。
其一在《课标》中,更强调了通过绘图、估计值、找实例交流等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体会、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丰富了关于变量的经历,为以后念打下基础。学生绘图的过程可以说是他亲身体验的过程,是他“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只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正体会、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丰富了关于变量的经历,加深了对函数的认识。多种研究也表明,为了有助于学生对函数思想的理解,应使他们对函数的多种表示———数值表示(表格)、图像表示、解析表示(关系式),有丰富的经历。在正比例、反比例的学习中,应十分重视三种方式的结合。函数图像更有利于学生直观的理解变量的变化关系,并且利用规律解决问题,更好的进行函数思想的渗透。这一点可以从课堂和课后的作业中找到答案。
其二为今后对函数进一步的学习做准备我们再来看一看函数课程的发展链。
小学:数的认识,图形数量找规律,数的计算,图形周长和面积,字母表示数—变量,统计—变量,商不变的性质—常函数,正反比例—函数。
初中: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反比例函数,函数概念的初步认识。
高中:函数概念的映射定义。一些具体函数模型—简单幂函数及其拓展,实际函数的模型——分段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函数思想的广泛应用。
到了大学还在继续着对函数的学习,可以看出小学阶段的只是对函数的最初级的最浅显的认识,但却影响着孩子今后对函数的学习。从多方面理解变化的量,打破了思维的局限,利于今后函数概念正确的建立。
这节课我谈谈个人的观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习了比和比例的知识以及积累了一些常用数量关系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正反比例这个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也正好是规律探究的知识,因此高老师尝试用整体进入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主要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使学生从变量的角度来认识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初步体会函数的思想。教材的安排是用例1、例2教学正比例的。意义和正比例的图像,例3教学反比例的意义,而高老师第一课时并没有进行图像教学。而是对教材大胆地进行重组,第一课时进行正、反比例意义的教学,第二课时进行正反比例图像的教学。从意义和图像两方面进行对比,用结构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这节课高老师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呈现出学生“分类方法”的多样化,在两次“分类”中不断激发学生探究两种相关联量变化规律。学生学的比较愉快。
探讨的地方有:
1、在出现表格的时候最好加上一个不是相关联的量的表格让学生进行分类。如人的身高与体重等。这样对比更明显,让学生知道不相关联的两个量要归类在不能成比例一类,
2、可以让学生把一组组对应的数据写出来进行对比,教师也可以板书这样学生更能直观的发现他们的比值一样的。或乘积是一样的,以便发现规律。
3、重心下移的力度不够,规律可以让多个学生尝试归纳,然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看书得出规范性的数学语言。
4.教学中增加对比练习
5.增加拓展练习,抽象实际事例中的数量变化规律,加深正比例的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