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学生对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研究的构建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数学并非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质上是学生主体富有思考性的探索过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一直“不放心”,总喜欢在学生已探讨出的问题之后,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叮咛”才放心。直到那天,在进行《圆的周长》的教学时,学生的精彩的课堂表现才让我觉得我对学生的担心是那么的多余。
教学片断如下:
师:(出示圆形铁丝和直尺)请同学们用直尺量出圆的周长?
生:(动手量,马上发现不好量)不能量。
师: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生:直尺是直的,而圆是曲线的。
师:那就没办法量了吗?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如何求圆的周长。
(每个小组分别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学具开始了积极地小组活动,学习的兴趣非常的浓厚,教师了解学生的小组活动情况,对于学生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
小组汇报:
组1:我们组测量的是胶带的周长,我们用绳子绕胶带圆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测出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组2:我们将圆放在直尺的零刻度上滚动一周记下最后的刻度就算出了圆的周长。
组3:我们组测的是瓶盖的周长,用这根毛线绕瓶盖一周,然后展开测量毛线的长度即可。
组4:刚才老师拿的圆形铁丝的周长,只要把它展开就能测出周长。
师:同学们通过合作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同学们在听小组汇报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大家的办法中是否有相似之处?
(短暂的安静之后,有个同学兴奋地举起了手,还有点迫不急待)
生1:大家在测量的时候都没有直接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把圆转化成了线段来量。
他的回答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好多同学的思维被激活了)
生2 :我们以前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就学过这种方法。
生3:老师我发现都是把圆这个曲线图形变成直线图形来求。
生4:我把他的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变曲线为直线”吧!
师:同意吗?
生:(有点不太合适,但又不知道怎样说更合适)
师:那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化曲为直”,可以吗?
生:(同意)
(教师拿一根绳子拴着一枝粉笔在讲桌上,将它旋转几周,指出物体旋转的轨迹是一个圆,)
师:你能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
生:(不能)
(教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
师:你还能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吗?
生:(不能)
师指出:化曲为直在测量圆的周长时存在一定局限性,必须要寻找一种普遍的方法来计算圆周长的方法。应该用什么方法呢?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猜一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与小组的同学进行再次的研究。
(学生的讨论声又一次在教室响起)
┅┅
教学反思: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如果学习者不进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的理解,更谈不上灵活应用了”。我们不但要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去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且在组织练习时应不断设置思维障碍,不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并在“再创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要相信学生能行,要让学生也相信自己能行,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最活跃的色彩。
《圆的周长》是六年级数学上册一个重要的知识� 我在讲这节课的时候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力争在本节课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程标准》很注重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于是,我设计了“栗老师就在公园附近居住,每天早上都要到公园的圆形花坛跑步10圈,你能算出栗老师每天跑了多少米吗?”这一情景,利用这一数学问题导入新课。从而唤起学生对学习圆的周长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紧接着,概括出什么是圆的周长?猜想圆的周长与圆的哪部分有关系?这一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猜想意识,更为后面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伏笔,很自然的进入探究环节。探究环节就是教学中的重点环节,为了突出重点,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先共同找到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再通过测量、观察、分析、计算、找规律、验证等操作活动,获取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使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真正让孩子们经历了数学学习的过程。通过大家的努力,共同找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周长的公式。相信同学们在获取圆周长公式的一刹那,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的。
这一环节既有重点,又有难点。因为对于“圆周率”这一名词学生很陌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也就成为了学生接受知识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测量圆周长和圆的直径,然后计算出倍数关系,实际上就是对圆周率意义的体验过程。教师只要在学生得到圆周率的时候,再去追问:圆周率是怎么来的?学生自然会想到:“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这样,教师就顺理成章的向学生讲解“圆周率”的有关知识。难点也就在此一点一点的突破了。
整个教学设计我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知识的接受过程为科学探究的过程。这样做既教会了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圆的周长》教学过程中,我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整个过程学生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透过设疑、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归纳,亲历了探究圆的周长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注重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标准》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透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的资料;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专门把“重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潜力”作为一个问题进行论述,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带给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构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构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1)开放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主体。
在圆的周长这节课中,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究—应用—反思”的开放式学习过程,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引导学生探索,开发创造潜能。教师巧妙地利用生活原型,激活与新知学习有关的旧知,引导学生从原先的知识库中提取有效的信息,透过观察、猜想、验证、交流,逐步得出超多的可信度较高的素材,然后抽象概括、构成结论,并进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透过学生探索与创造、观察与分析、归纳与验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自主发现、合作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并从中认识到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反思探索过程,体验成功情感。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应对一个实际问题,我们是怎样来解决的?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从中获得用心的情感体验。
总之,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亲历性,尽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潜力,问题让学生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合作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获得。课堂上给学生以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合作潜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圆的周长和面积”是北师大教材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平面多边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像圆这样的曲线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学生第一次接触,不论是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学内容相对抽象,是后面学习圆柱、圆锥的重要前提。为了能加深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我觉得很有必要设计一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综合性练习课”。
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分清以下几点:
(1)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平面部分的大小,而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
(2)求圆面积公式是S=πr2 ,求圆周长的公式是 C=πd 或 C=2πr。
(3)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根据以上三方面,帮助学生理清了圆的面积和周长的不同之处,在学生练习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也较好,具体表现如下:
一、 练习教学体现“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练习课教学同样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进课堂。一上课,先练习口算,然后就小明爸爸在院子里围圆形花池的生活实例,引入课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充分利用和学生生活有关的例子,如操场的周长与面积,我们学校的花坛,让他们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理解。突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的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练习设计有“坡度”、有“智慧挑战”。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精心设计练习,做到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环环相扣,教学节奏明快。先让学生画两个圆,找出两个圆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然后设计了两个圆之间的不断移动、变化、组合的变式练习题,发挥了同一学习素材尽可能多的功能,拓宽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会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课堂上看,绝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以及圆环的面积,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通过努力可以完成最后一题的练习,从而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达到智力的自我最佳发展区。
三、课堂检测,提高学生做题的积极性
一节课都是练习,学生容易疲劳,把练习题设计成测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做题的积极性。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一份测试题。测试题有填空、判断、计算,用卷子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由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在课堂上进行对改,对测试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学生通过达标性的独立练习,进一步强化“双基”,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全对的同学体验了学习
《圆的周长》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内容。本单元《圆》是在第一学段直观认识圆,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及其周长、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圆既是在其他平面图形基础上的拓展,又处处体现着“圆”的特殊性。本单元对圆的探索,将是从直线图形到曲线图形的学习,将是学生初步了解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因此,在本课的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探索研究曲线图形的方法。
在引出圆的周长时,我要求学生借助手中的圆片,感受圆的周长,揭示圆周长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探索如何测量圆的周长。而学生主要提出两种方法:滚动法和绕绳法,在讲解这两种方法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探索圆的周长时,其实质都是将曲线转化成直线,感受此“化曲为直”的思想。接下来让学生通过类比正方形周长与边长的倍数关系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反思自己这一堂课的教学,我觉得比较可取的一点是让学生事先做好教学准备(准备了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片与绳子),课堂上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实践,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但不足的是,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实践的时间比较短,对于较好的学生给以的时间足够,但对于中等生与学困生的给以时间却比较仓促。另外由于部分同学课前预习过教材,导致在探索部分问题时,学生不假思索就将答案喊出,而对于出现这种问题时,我缺乏经验,只采用冷处理说出答案的同学的方法,又继续将课堂进行下去。
《圆的周长》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础上,在学习了圆的初步认识,知道圆心、半径、直径及圆的特性的基础上,进而学习圆的周长的。
本课的重点是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主要是圆周率的理解及其推导。
本节课学生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的学习方法的养成,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其主要为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分工,学会分享。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探索出“用线绕”,“在直尺上滚”等直接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出新的问题:“那我们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测量出圆形跑道的周长是多少?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小圆如何测出它的周长?甩球出现的圆能量出它的周长吗?”使学生自己切实体会到“有些圆的周长没办法用绕线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出来”,从而再去探索新的方法,这使得下面的学习有了驱动力。我们说,要以学生为主体,其本质就是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唤醒和激发。
在接下来的引导中,我又较好地处理了圆的周长公式中,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关系。探索圆的周长为什么要考虑到圆的半径或直径?有很多案例在这一点的处理上显得突兀。在这节课中,我提出“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呢?”当学生说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时,教师又进一步追问:“你觉得是和直径有关系,说说理由好吗?”这就唤醒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圆的半径(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再接下来的猜想、探索、验证自然、顺畅,有了根基。
特别是在测量周长与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法,小组同学有的测量,有的记录,有的用计算器计算。让学生在具体实验中,体会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从而导入圆周率的教学,知道圆周率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推导出c=πd,c=2πr。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突破难点的效果,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可以得到发展。
同时,课堂上还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圆的周长是小学阶段最后掌握的有关周长的知识,此时学生已有长、正方形周长作基础,学生已有能力自己去研究这部分知识。所以在引入部分,我设计了正方形与圆形的龟兔赛跑路线,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为圆周长的学习打下伏笔。通过比赛是否公平引出周长概念。问:正方形周长与谁有关?有什么关系?为学生研究圆周长指明方向。这种研究方法对研究圆的周长有效,对发现其他知识也有效,这节课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方法 。
本节课有两个难点:如何测量出圆的周长?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我采用了逐一突破的方法,层层深入。首先让学生发现尺不能直接测量出圆的周长。从而使学生想出用测绳、用滚动等方法化曲为直。这时候教师再让学生测量投影上的圆、运动的圆,学生面前又出现新的问题,这使学生感到必须探索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这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圆的周长与谁有关。再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是合作精神,因此本节课多次让学生合作去发现、解决问题,同时我及时给予帮助指导。不仅让学生学会合作,而且让学生在合中提高效率。如在测量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时,提醒学生分工,但测量遇到不便时能合作操作,既提高效率,又保障准性 。
上课中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操作时动作慢并较僵硬,这说明在平时的课堂中缺乏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的基本素质有待提高,如教学语言不够生动活泼,板书不够工整、漂亮,在教学设计上还能再加以创新,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1、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 导入新课引发兴趣 : 介绍天坛的信息、借助天坛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引发对圆周长有关知识和计算方法的探索。
(2) 变灌输为探究 : 在探究测量圆的周长时体现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在探究 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时,让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直径两个量用什么运算符号连接好,让学生自己排除用加法、减法、乘法运算都没有意义、无道理、只有运用除法才有道理,加深了对圆周率的理解。
(3 ) 用活教材激活情感: 介绍 圆周率的历史和数学家祖冲之的史料,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人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了解我国在计算圆周率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使用建议:
(1) 要让学生先明确周长的意义,让学生通过测量最少3组圆的直径和周长,两个量的`关系只能用除号连接才有意义从而发现周长与直径的比 值是一个固定值,进而引出圆周率的概念,并总结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2)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原因比较复杂,可以不必说明。
3、需破解的问题:
如何让本课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脑海中“扎根”。
《大洲大洋》一课的教学结束了,掩卷沉思,回顾这节课,有得亦有失。
在上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一节的教学时,我应用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导课,利用同学都喜欢的游戏方式探究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直观的体验让学生走进课堂,在创设情境的同时,自然地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根据《大洲和大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把教材分为四部分进行处理,利用大屏幕明确教学目标:地球海陆分布;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基本概念;大洲和大洋名称位置轮廓;大洲的界线。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把这一课的媒体资源链接到我的课件中,形象直观的体现地球海陆的分布、基本概念、大洲大洋的名称以及分布等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讲与练相结合,及时反馈学习信息。用PPT制作七大洲、四大洋的基础知识点。在学生识别七大洲形状和位置的基础上运用填空和读图,进行练习。
其次,运用PPT课件学习大洲的界线,直观而又具体,拓宽中学生的视野和认知。
正是由于把信息技术同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才使得本来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并能够十分主动地参与其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信息技术,加大了课堂密度,知识容量,让知识以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实现的三维目标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备好课的同时,开发教学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纵观这节课,我从设计和讲授力求做到“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但是一讲起来自己就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主角了,课堂上学生自己真正探究的不是很多,而且即使是学生进行的探究和自主学习了,自我感觉也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过程中依然是教师说得多学生亲自体验的不多。本节课时间把握的还好,教学效果也可以,但是对媒体课件演示的不够到位,教学思路与媒体资源的利用不够同步,教学中受课件的限制,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不明晰。教学的语言不精练。
[案例]
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同桌间利用圆形物体互相指一指)
……
师:对呀,圆是一个曲线图形。你们有办法测量它的周长吗?
生1:“滚动”——把实物圆(如硬币)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所经过的长度即为这个圆的周长。
生2:“缠绕”——用棉线绕圆一周并打开,然后将棉线拉直,测量出它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生3:我同意刚才两人的观点。我还有一个建议:将一个圆纸片对折后再滚一滚或是用棉线绕一绕,把测量得出的数据再乘2就行了。这样测量比较快。
生4:“剪圆”——沿着这个圆的边缘剪下一圈,越细越好,可以将这一圈近似地看成是一条线段,然后测出纸条的长度,即为圆的周长。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测量圆的周长,并进行演示。)
师:看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把圆的周长曲线段转化成直的线段。
(板书:曲转化直)
[点评]: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及时带领学生进行过程整理。因为学生的体验一方面来自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另一方面是对经历过程所带来的情绪回味。
师:在显示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大小不同的圆,如果每次测量圆周长都用大家提出的这些方法,你觉得怎样?有什么好主意吗?
生:我觉得可以像其他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那样,研究出圆周长的计算的一般方法,这样就好办了。
[点评]:在矛盾冲突中,使学生感到“滚动”、“缠绕”等方法测量圆周长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根本做不到。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究欲望,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师:� 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直径越大的圆,它的周长也越长。
师:对呀,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出示图)猜猜看:圆周长会是直径的几倍呢?
图示:
生1:在这幅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与圆的直径相等,而圆正好套在正方形内,所
生2:我还可以观察得出:因为圆周长的一半是打援直径的,所
师:你们很会观察,很会思考。大家都已经注意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那究竟是几倍呢?咱们还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点评]:教师精心选择学习材料,启发学生观察、思考,进行有效的猜想,认识到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
师:你们觉得在研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时,要做好哪些工作?注意哪些事项?
生1:咱们可以通过“滚动”或“缠绕”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
生2:我有补充,除了测量,还得计算圆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并作好相关记录。
生3:我觉得在测量过程中还得注意减少误差。如:缠绕时要紧靠圆的边缘,并把线拉直;滚动时不能让圆在直尺上打滑。
师:这就需要咱们合作,齐心协力完成这一探究工作。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三个圆:直径分别为2厘米、4厘米、5厘米合作探索圆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记录数据。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圆周长C(厘米)直径d(厘米)圆周长÷直径
展示几组的实验数据:
师:看了几组同学的实验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几组的测量结果不大一样,
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而且我们测量的结果与这个差不多。
生2:我还发现不管大圆还是小圆,它们的周长总是它自身直径的3倍多一些。
生3:我猜想这圆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会是一个相同的数。
生4:我也同意这样的看法。我还知道这是因为在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才使得结果不大一样。
师:如果我们再拿一个圆进行实验,结果会怎样?
(板书: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介绍圆周率;归纳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点评]:在正确的探究方向的指引下,学生的探究活动是有效的,也是积极主动的。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成功经历了圆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充分实现了“过程性”目标。
[反思]
教学的最核心任务不是如何把现成的知识表现出来,传递给学生,而是如何激发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成长”,实现新知识的“再创造”,从而主动促进新的知识经验的构建。
(1)精心选择学习材料:正方形中内切一个圆,既帮助学生强化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间的关�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其思维运动量是很大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智力水平。
(2)在为学生创设了非常想了解圆的周长的学习氛围后,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想出了缠绕、滚动等方法可测量圆的周长。几种方法看似解决了问题,此时教师提出“若每次测量都采用这样的方法,你觉得怎样?”,这样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了一个新的思维高潮——寻找圆周长计算的一般方法。在次基础上,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直到归纳出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既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又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有效地确立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促进学生知识经验不断“成长”。
综观本节课,教师从发展学生智能的角度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准确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断设置合理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猜想,合作探索,反思归纳。从而充分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
在这篇课文文本解读的时候,受课文阅读提示的影响,我也是把主题定在“ 奉献精神”这个层面。但是,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却觉得仅仅挖到“奉献精神 ”是不够的,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去领会主题,于是,预设了一个问题:行道树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默默奉献的?还预设了一个“以写带悟”的环节:用第二人称,给行道树写一段话,用上四个关键词“环境”“生命”“责任”“执著” 。
在研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谈谈“行道树具有怎样的品质”的时候,学生果然不假思索就说出了“奉献”。于是就追问:“课文里还有一些句子也体现了它的品质,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体现的是什么品质?”于是,学生再仔细去选读相关词句,得出了“豁达”、“坚忍”、“尽职”、“执著”等结论。接着,我们就讨论行道树在什么情况下奉献的。学生纷纷发言,得出结论“是在远离生存故土,不被理解,不被珍惜,孤独、黑暗、喧嚣……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奉献的。”
我最后板块小结:奉献不仅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能力,它需要我们睿智地适应环境,需要我们坚忍而执著地尽职做事,如此,我们的生命才能焕发出异彩!从学生最后所写的一段话来看,学生对主题的理解确实比较深入了。由此,我感觉,教师在文本解读的时候,自己首先不能“浅解”文本,要尽可能地挖掘出文本主题的深意,然后,要考虑采取合适的方法,以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文本深处,挖掘出深层的韵味。
浅尝辄止是文本解读的大忌,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
在《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中,通过课件出示情境导入,生动有趣的动画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圆的周长》教学反思。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习的内�
首先,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测量一元硬币来探索出用线绕,在直尺上滚等直接测量圆的周长后,我又引出新的问题:那我们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测量出圆形跑道的周长是多少?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小圆如何测出它的周长?使学生自己切实体会到有些圆的周长没办法用绕线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出来,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欲望,再去探索新的求的方法,这使得下面的学习有了驱动力。
其次,在测量周长与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这一环节中,我明确的提出了提出活动要求,同时出示学习指南:小组合作,测量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的周长和直径,由组长分工(有的测量,有的记录,有的计算),教学反思《《圆的周长》教学反思》。把数据填在学习卡片上。让学生在具体实验中,体会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从而导入圆周率的教学,知道圆周率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推导出c=πd,c=2πr。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突破难点的效果,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可以得到发展。
总之,让学生再熟悉的、感兴趣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真正体验和理解数学,让他们知道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
对于周长,孩子们并不陌生为此,我在目标展示环节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你会量圆的周长吗?用你手边的工具,想办法量出圆的周长,孩子们跃跃欲试:有的用自带的软尺饶着圆周量、有的用绳子饶着圆周量了,展开再用米尺量绳子的长、有的拿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还有的量出圆周的一半来乘2。看到孩子们有这么多的量圆的经验,感到很欣慰。随即提问:要想量得准确些,操作中应该注意什么?有的说用绳子量的时候要记好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滚动时也要记好记号。.。.。.
在第二环节自主尝试中,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刚才的经验和方法,测量指定大小的圆的周长,并猜想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小组长做好记录,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教学反思》。
第三环节,交流汇报: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的代表做好补充和评价。得到的结论是: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有关,有的小组用表格的形式反映了操作的结果。
第四环节,启发点拨:圆的直径越大,这个圆的周长越长,圆的直径越小,这个圆的周长也越短。那么他们的关系有怎样的规律呢?比较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我们的这个结论和专家的结论一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书上的说法。
一节课就在孩子们的探究和经历中进行着,虽然坎坎坷坷,但毕竟经历了、感受了、体验了。我想孩子们对于圆周率的认识就不仅仅是停留在结论之上了。
语文就是语文,只不过更多地体现了一些人文精神而已。要知道,人文绝非语文一科能够独挡其任,谁能说数学、音乐、社会、科学、美术中没有人文?因此,语文应当保持其固有的个性,它首先是作为一种语言存在的。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学习就是理解、积累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语文能力,濡养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思想、灵感,负载着人类文化内涵的文章,潜移默化地接受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熏陶。这种浸润人文精神的语文教育,才是语文学科性质的完整体现,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之,我们的语文教学既不能简单否定语文训练,片面强调“人文性”,又不能置“人文性”于不顾,一意孤行地抱住“工具性”不放。只有在夯实语文“工具性”的同时,科学合理地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才能全面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传统数学教材,周长的概念描述为“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它的周长”。但我从数学新课程“空间与图形”的整体目标出发,从学生持续、和谐的发展出发,加强了“周长”与日常生活联系,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对“周长”的理解,并一一进行充分肯定,这样教学,充分反映了我对新课程理念的正确认识。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计算图形周长中的一种特例。它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总结而获得的。它的特点是计算简便、迅速。但对初次接触的小学生来说,是把重点放在周长公式的结果上,还是注重引导学生在测量具体图形中探索周长的过程,则是两种不同教育观的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公式—例题—习题”的教学结构模式,而是采用新课程努力倡导的“问题情景—猜想—建立模型—验证与解释—应用与拓展”新型教学模式进行的。
新课程强调“算法的多样化”,就必然要引导学生。但放手让学生进行讨论时,又可能出现吵吵闹闹、课堂气氛嘈杂甚至失控的现象。因此,面对新课程的教学,如何让学生充分讨论,又保证学习进程的顺利进行呢?对于这些情况,我认为首先能够有一颗“平常心”,同时有一些“容忍”,即在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有一些吵闹是难免的,但有两点原则必须把握好:一是吵闹的东西必须是讨论话题相关的,二是吵闹要不影响别人和教学进程。违反了这两个原则,教师就不能再坐视不管了。
这节课不能仅限于书上或教师给出图形和实物,完全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摸、画、量、算身边熟悉的物体或图形,通过大量例子感知各种物体的周长。
在推导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中,不要急于归纳公式,而要注重过程。在教学中,既要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但又不应该追求任何强制的统一。在类似的“计算周长”教学中,学生会有各种不同的算法,对他们的不同算法,教师不要急于归纳到公式中去,可以让他们说说算的道理。在多次的测量和计算的过程中,学生自己逐步会掌握用周长公式计算的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究与计算的过程,自己会去体会他喜欢或者能够理解的算法,真正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和“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新课程理念。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计算。
成功之处:
1、充分理解周长的概念,加强对好处的理解。学生以前学过周长的概念,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周长有了必须的认识,明白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在此基础上,理解“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在教学中透过复习以前学过的图形的周长,然后引出主题图,透过实际场景丰富学生已有经验,逐渐内化为学生对周长的好处的理解,明确周长就是一条线,但是这条线是由曲线构成的图形。
2、加强动手操作,探索发现规律。在教学中,透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如绕绳法、滚动法和折叠法得出直径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总是3倍多一些,从而使学生明确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倍,由此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不足之处:
由于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这部分资料,导致有一个组没有透过动手操作,得出的结果都是3.14倍,看来学生对于操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注重了结果的得出,而忽略了规律的呈现。
再教设计:
在教学完圆的周长时,要让学生注意区别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周长,要注意呈现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关系即当圆的直径或半径扩大2倍、3倍,圆的周长扩大几倍的练习拓展,并藉此联系正方体的棱长之和、表面积和体积中,当棱长扩大2倍、3倍,正方体的棱长之和、表面积和体积扩大几倍的练习拓展,以此来增加彼此之间的联系。
上完一堂课, 无论成功与否, 总会有许多感受, 许多想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认识”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 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为引线, 采用“创设情境——大胆猜想——合作探索——反思归纳” 的教学模式, 将课堂向学生开放, 大胆让学生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 鼓励学生去思考、 去合作、 去操作、 去发现、 去讨论、 去实践。 同时, 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了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 更加关注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 力求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并学有所乐, 学有所得。 我想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以及渗透的新课程的几点理念是无可非议的, 在这堂课中, 自我感觉落实得相对比较好的就是将思维还给了学生。 圆的周长公式探索过程中的思维价值。 因为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有倍数关系这一点, 如果给了学生一点提示或暗示, 那么, 这个知识的思维价值就接近于零, 学生对这个知识的神秘感及探索的兴趣也会荡然无存。 那么学生就不是在探究发现, 而是在验证;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就不再是发现者与探究者, 而是简单技术的操作者; 学生训练与提高的不是思维, 而是简单的操作技能。 只有保护好了问题的思维价值, 学生才既学会了知识, 用增长了能力,更关键的是提升了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 培养和发展了探究发现的能力。 但是,“理想的课程” 如何转化为“现实的课程”, 差距是存在的, 这当中仍然有许多值得深切关注的因素。 就拿本课教学而言, 实施下来, 就暴露出许多问题来, 比如作为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是否得当, 对学生的差异是否真正考虑过,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是否合理等等。 而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方面, 课后的反馈中同样暴露出一定的问题, 表现在部分学生对圆周长、 圆周率的理解不够到位, 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在教学中还没有真正达到水到渠成, 所以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也存在肤浅的一面。
这节课落实的最不够好的是当学生通过动手测量, 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一些数据后, 组织学生交流不够, 不充分, 而且选用的数据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这样得出结论的过程比较生硬、 牵强。 同时也影响学生分析、 对比、 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因而, 今后我们在数学课堂演绎数学文化、 数学精神等层面的同时, 要如何兼顾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活中有实, 实中见活, 我想这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的。
本课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用投影图片和教学视频,强化学生对法国大革命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情感。
补充了教材中不完整的部分,还原了历史的内容,使学生能较完整的认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史实,并突出了重点知识,详略得当。
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用小组讨论和学生自由发言的形式,效果较好。
过度语连接较好,层层深入,启发诱导。力争一堂好课要“好语+好果”。
由于教材的限制,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还不很充足。
《圆的周长》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复习老知识引入课题,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然后我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用“化曲为直”的绕线法测量圆的周长,并做好相应记录,填好表,为下一步探究奠定基础,接下来让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进而找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出圆周率,得出圆的周长公式。最后让学生把得出的圆的周长公式应用到练习中。
本节课中,我觉得比较成功的是
首先,在创设情境时,我用旧知引新知导入新课,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其次,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合作、展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与此同时,我想学生提出质疑测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验证猜想,在理解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及圆周率的基础上,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再回到课前情境中,使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本节的教学中,我发现情境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并对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前面“正方形周长及圆的认识”知识的成功铺垫,因此本节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等活动,理解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推导公式过程中,因为亲自经历了小组内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的过程,所以学生能较为容易地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