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优质(精彩13篇)

通过本次课程,我们将会培养和发展一系列的技能,包括思维能力、创造力、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1

把强化“高考意识”融合在化学复习教学过程之中强化“高考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教师来说,有利于在复习教学中紧紧把握住学科复习的范围、深度和重难点,根据高考要求,按识记、理解、分析、应用和综合各个不同层次的知、能要求组织复习活动,提高备考的质量;对于学生来说,能增强迎考的紧迫感,激发备考的信心和斗志,根据高考的要求从知识、能力和熟悉高考题型题量、提高做题速度等方面,做好适应性的准备,[高中化学]把强化“高考意识”融合在化学复习教学过程。

那么,怎样强化“高考意识”、并使其贯穿于化学复习过程的始终呢?归纳起来,我们的做法是发挥了如下“五个作用”。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强化“高考意识”理所当然地应当使“考纲”成为教师组织学生复习的主线。由于“考试说明”仅是很简要的目录式提纲,为使学生对高考要求的领会明确具体,我们在开始系统复习之前,就把“考试说明”各个项目化解、组编成六个专题,每个专题又划分成若干单元,形成了《中学化学复习知识体系表解》发给学生,化学论文《[高中化学]把强化“高考意识”融合在化学复习教学过程》。这份“表解”实际上成了教师进行复习教学的提纲;复习进行到哪里,学生就阅读到哪里,从中一目了然地明确哪些知识点是必考内容,哪些是考查重点,各考查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使学生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头脑里有“考纲”这根“弦”,发挥了它在高考复习中的主线作用。

高考题是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它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围、重点,又展示了题型、特点,成了复习教学的“无形指挥棒”。纵观近年来全国的化学高考题一直保持了相当强的连续性,所以,让学生以它们为范例,把握来年高考的尺度,这对于强化“高考意识”十分必要。如何发挥历届高考题的示范作用呢?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布局:

首先,把近五年高考题收集起来,按中学化学知识的“六大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细分“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三部分)、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组编成八组“高考题专题汇编”,印制出来,复习进行到哪个专题就将与之相关的“高考题汇编”同步发给学生,进行配套训练。

其次,我们经常选用历届化学高考题中的典型题目作为课堂复习教学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经常将复习化学基本知识与解答高考题挂起勾来,真正做到复习“双基”着眼高考要求。尤其是近几年全国化学高考题采用了若干知识迁移能力的考题,所考的知识有的是教学大纲和教材未涉及的内容,学生只能在考试过程中通过阅读题目的文字,例如1991年高考题中有关第1000万种化合物结构式、分子式和同分异构体的推理,就是这类颇具难度的题目。我们在复习中,结合有关知识点,以这样的

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 篇2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

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以探究学 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观点的建立。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引入新课]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

[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板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过渡]化学反应中能量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①操作方法;②仔细观察实验现象;③总结实验结论;④写出化学方程式。

(1)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温度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混合搅拌后,玻璃片和小烧杯粘在一起,说明该反应吸收了大量的热,使水温降低结成冰。化学反应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 篇3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②通过对1 mol物质质量的讨论,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以及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③通过对摩尔质量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④通过对1 mol物质体积的讨论,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⑤通过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和气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⑥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掌握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计算、分析方法;

⑦通过活动探究,使学生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基本要领和技巧;

⑧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①通过对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尝试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体会定量研究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②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体验以实验为基础的实例研究方法,能独立地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研究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亲自实验配制溶液,体验化学实验的严谨性,培养端正耐心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③在探究中学会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体验科学的艰辛和乐趣。

教学重点:

①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 ②摩尔质量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③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难点:

①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 ②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立; ③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本节课属于概念教学课,根据概念教学的一般原则,主要运用讲授方式、形象化的启发式教学法、类比逻辑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并灵活应用概念。对于概念课的教授,因为抽象、理解难度大,学生相对会缺乏学习兴趣,所以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概念引入时强调它在化学中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另外,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过程的`逻辑性,用思维的逻辑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原子、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对应的单位,这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但是本节课的概念多,理解难度大,而且学生还没有适应高中的化学学习,所以教师应注意从学生认识基础出发,加强直观性教学,采用设问、类比启发、重点讲解并辅以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联想,运用迁移规律,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新知识。在实验课中,要注重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并探讨,在过程中感受和学习。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引入

教师:买大米时我们一般论斤买而论“粒”就不方便,一斤就是许多“粒”的集体;买纸可以论张买,但是买多了论“令”就比较方便,“令”就是500张的集体,买矿泉水我们可以论瓶买,但买多的也可以论箱买,一箱就是24瓶的集体等等。那么化学中的粒子论个可能数不清,我们能否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在初中已经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它们可以构成我们看得见的、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质量的宏观物质。这说明,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与看得见的宏观物质之间必定存在某种联系。例如我们已经知道反应:

2h2 + o2 2h2o

微观角度:2个氢分子 1个氧分子 2个水分子

宏观角度: 4 g 32 g 36 g

从上述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

学生:看到反应物、生成物的数目和质量关系。

教师:从方程式我们可以知道,微观上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可以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而分子和原子是极微小的粒子,一滴水中就大约含有1.7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一个个去数,即使分秒不停,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完成这个工作。在日常化工生产中我们更不可能数出一定个数的氢分子和一定个数的氧分子进行反应,而根据初中我们学习的知识也知道,从宏观上4 g的氢气和32 g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 g的水,所以我们知道,4 g的氢气所含的氢分子数必是32 g的氧气的2倍,那我们怎样才能既科学又方便地知道一定量氢气中含有多少个氢分子呢?所以,这里需要一个“桥梁”,需要一个物理量把宏观质量和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这个物理量就是“物质的量”。

(采用实例引入的方法来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白“物质的量”这一个物理量在化学中存石的必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以“物质的量”作为化学计量的基本单位量,至此,物质的量和长度、质量、时间等成为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单位。

物质的量及摩尔

(投影)

物理量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米 m

质量 千克(公斤) kg

时间 秒 s

电流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我们用长度来表示物质的长短,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的集合,用符号n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

教师:在我们的计量上,多长为1米呢?“米”这个单位是如何得来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一开始常常会毫不思索地回答:10分米为一米。但很快他们又会意识到1分米又是多少呢?10厘米?那1厘米又是多少呢?……然后大家发现这是一个无尽的循环,这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明白在国际单位中,1米的长短,1 mol的多少都是人为规定的,这里常是学生很难理解的地方。)

教师:国际计量组织规定光在真空中于1/299 792 458秒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为1 m。同样,也规定了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物质为1 mol。1 mol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一打、一箱一样,表示的是数量的集体。一个箱子能装多少瓶饮料,这取决于我们做多大的箱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定义这个集合单位。“摩尔”这个单位能包含多少个粒子?这也是由我们定义的。

(投影) 集体一个体×规定的较大数目

1打= 1个×12; 1令 = 1张×500; 1 mol = 1个×6.02×1023

(高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正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对抽象概念的学习,一般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因此,以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真实现象来迁移类比,使学生从感知概念到形成概念,使学生容易理解,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教师:我们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

1mol任何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因他对6.02×1023这个数据的测得有很大的贡献,故用其名来命名,以示纪念。表示为

na=6.02×1023mol—1。

1 mo1粒子所含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请根据上述说明回答下列问题:

(1)1 mo1 o2的分子数约为___________,2.5 mol so2的分子数为___________;

(2)3.01×1023个c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其中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3)1.204× 1023个h2o的物质的量是_____mo1,其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4)n个c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

根据以上四个小题,能否得出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粒子数(n)的关系?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 。

教师:例:现有co、co2、o3三种气体,它们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2∶3,则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1 b.1∶2∶3 c.3∶2∶1 d、6∶3∶2

学生:讨论得出a答案。并且总结出:粒子的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学生普遍觉得非常困难,弄不清原子数与分子数之间的关系,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必须

过两道关:(1)知道相同物质的量的co、co2、o3三种气体,氧原子数之比为1∶2∶3;根据n=n/na推断,粒子的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教师: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1)如果把6.02×1023个直径为2.5 cm的硬币排成一行,可以来回于地球与太阳之间240.8亿次。

(2)如果把6.02×1023粒米给全球60亿人吃,每人每天吃一斤,要吃14万年。

(学生非常惊奇,更加意识到使用物质的量这个粒子集体的重要性,也不会再用物质的

量去描述宏观物质。)

物质的量的使用注意事项

教师: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mol人 1 mol细菌 1 mol氧气分子 1 mol质子

学生:讨论并回答,1 mol人肯定是错的,1 mol细菌、1 mol质子、1 mol氧气分子是对的。

(“1 mol人”,学生都会很快反应是错误的,但1mol细菌很多学生 )

教师:对于物质的量这一个新的物理量,在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质子、电子、中子等。不是用于宏观物质如:l mol人、1 mol大豆都是错误的。

(2)使用物质的量单位——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粒子的名称,不能笼统地称谓。1mol氧、1 mol氢就是错误的。只能说:l mol氧分子或1 mol氧原子。

(3)只要物质的量相同的任何物质,所含微粒数相同,反之也成立。

作业设计

1.“物质的量”是指 ( )

a、物质的质量 b、物质的微观粒子数 c.物质的质量与微观粒子数

d.能把物质的质量同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 mol氧 b.1 mol h2so4 c.1 mol米 d.1 mol面粉

3.在.1 mol h2o中 ( )

a.含1 mol h b.含6.02×1023个氢原子

c.含6.02×1023个水分子 d.含3.01×1023个氧原子

4.在0.5 mol na2so4中,含有的na+数约为 ( )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5.1 mol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

a. h2 b.co2 c.ch4 d.o2

6.将1 mol co与1 mol co2相比较,正确的是 ( )

a.分子数相等 b.原子数相等 c.电子数相等 d.质子数相等

7.氢原子数目为9.03×1023的nh3是 ( )

a.1.5 mol b.1 mol c.0.5 mol d.2 mol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

a.1 mol n2和1 molco所含的分子数都是na

b.1 mol h2和1 mol co2所含的原子数都是na

c.1 mol co和1 mol co2所含的氧原子数都是na

d.1 mol h2 so4和1 mol h3po4所含的原子数都是4na

9.物质的量相同的甲烷和氨气具有不同的 ( )

a.电子数目 b.质子数目 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

10.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所含分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所含o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_______ 。

答案:1.d 2.b 3.c 4.b 5.c 6.a 7.c 8.a 9.d

10.1:1 2:3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4

一、教学设计思路

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的观察、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在教师的层层诱导下,归纳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特点。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从而完成对金属化学性质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虽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见过几个置换反应,但是并不熟悉,运用也不熟练,因此我改变了教材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填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要求,重点要求学生对反应能否进行,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等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即可。而将对置换反应特点和规律的总结放在最后,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置换反应。

二、教案

课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

授课人 李秀波

学校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反应能否发生进行简单的判断。

2、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结果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能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②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

仪器、药品

试管、镊子、镁条、铝丝、锌粒、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题引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和见到各种金属,这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是有差别的,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的有金属参加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它们反应的现象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样写?【过渡】观察上述化学反应可知:通常金属能与氧气反应,能和酸反应,还能与金属的化合物如硫酸铜溶液反应。现在我们先来探究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规律。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fe+2o2 fe3o4

2mg+o22mgo

4al+3o22al2o3

zn+h2so4=znso4+h2↑

fe+cuso4=feso4+cu联系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物质、事实出发引入新课,同时复习相关知识。【引导复习、回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常温能反应: 以镁、铝为代表。2、高温下能反应:以铁、铜为代表。3、高温下也不能反应:以金、银为代表。

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 篇5

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初步了解溶液的重要应用。

3.能识别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4.知道乳浊液及乳化现象。

5.探究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6.激发探究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溶解性影响因素的探究。

1.溶液概念的建立。

2.溶解与乳化的区别。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品] 实验仪器、药品、用品,教学媒体等

一、新课导入

由溶液章图切入课题,引入新课(板书: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二、探究活动1(探究溶液的形成过程)

1.学生实验:向实验桌上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或食盐,用玻璃棒搅拌(教师巡回指导)。

2.师生活动1(建立溶液的概念):

(1)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分析两种物质“消失”的原因。

(3)帮助学生分析(体验)溶液的特征。

(4)建立溶液的初步概念。

(5)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几种物质也可以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6)建立溶液的完整概念。

3.师生活动2(建立溶质、溶剂的概念):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3)总结出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1.溶质+溶剂 溶液)。

4.师生活动3(填写表格,让学生掌握溶质溶剂判断的一般方法):溶液 溶质(溶解前的状态) 溶剂(状态)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固体) 水

碘酒 碘(固体) 酒精

稀硫酸 硫 酸(液体) 水

稀盐酸 氯化氢(气体) 水

5.师生活动4:

引导学生发现——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常见的溶剂;两种液

体(不包括水在内)互溶时,将量多作为溶剂,量少的作为溶质。

三、探究活动2(探究溶解的影响因素)

1.学生实验:在1、2、3号试管中做三个小实验——将1-2粒碘、高锰酸钾、4-5滴植物油加入到2-3ml的水中。

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3.师生活动1:引导学生对比自己所做的三个实验,总结得出——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4.教师实验:将1-2粒碘、高锰酸钾、4-5滴植物油加入到2-3ml的汽油中。

5.师生活动2:对比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媒体)。

溶质 溶剂 溶解情况

碘 水 碘难溶于水

碘 汽油 碘溶于汽油

高锰酸钾 水 高锰酸钾溶于水

高锰酸钾 汽油 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

植物油 水 植物油难溶于水

植物油 汽油 植物油能溶于汽油

总结得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板书:影响溶解的因素:溶质、溶剂等]

四、探究活动3(酒精能否溶于水?)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2.要求学生在所做过的三个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验证。

3.学生交流设计方案。

4.学生实验(在实验前提醒学生:滴加酒精的过程中不要振荡,滴加结束后振荡;要留心观察振荡前后的现象)。

5.教师总结:如果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还会发现酒精和水这两种物质能以任意比互溶。

五、探究活动4(乳浊液及乳化现象)

1.学生实验:观察3号试管中的液体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的现象。

2.学生实验:向3号试管中滴加2-3滴洗涤剂,按照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的顺序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3.比较浑浊液体1和浑浊液体2(媒体)。

4.建立乳浊液的概念: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板书:

3.乳浊液]

5.学生实验:比较滴加了洗涤剂和未加洗涤剂的两支试管的干净程度。

6.分析洗涤剂的去污原理:

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 篇6

使学生掌握实验室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备实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对给定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反应,能初步判断反应类型;

根据气体的性质,学会判断气体收集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了解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其原理,用易得廉价的简单实验仪器,自行设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

通过对氢气纯度的检验,使学生了解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需要进行验纯的必要性,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本节课是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课,难度虽不大,但知识面广,这些知识是后续教学的基础。

1.准确恰当地抓住教学目标,本节课要抓住置换反应的概念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等主要内容,紧紧围绕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教材处理详略得当,紧紧围绕教学大纲的规定和教材内容的要求,重视能力培养和养成教育。

2.教学内容应有序、合理

教学过程从水的电解产物和氧气的有关知识开始,可以用计算机等媒体放映氢气的用途资料片,导出新课。再通过实验,师生共同讨论,建立置换反应的概念,同时简介原子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物展示,巧设问题,由简到繁,从易到难,根据仪器药品,让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出一套制氢气的合适装置,通过设计实验,一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二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三可巩固已学知识。

3.优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

本节教学方法是实验探究法,以实验为前提,通过实验观察,实物展示和录像、计算机、投影等电化教学手段,集实验、讨论、讲述、讲解、归纳、练

4.重视能力培养,注意养成教育

本节教学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实验或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思维与自学等多种技能和多种能力。同时,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以已有知识或化学事实、探究性问题开始,通过实验观察、引导思考、讨论、自学等多种方式,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这样有利于逐步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学中还可结合氢气的发现史和制氢发生装置的分析讨论,以及知识的迁移过程,同时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这些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7

常见的酸和碱及后面单元中盐的教学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的精神内涵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动脑动手,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这部分的学习对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和能力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关系到今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

1、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选自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本节课主要介绍盐酸、硫酸等常见的酸的相关化学性质。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本册课程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酸的化学性质,是在学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学习。课程以同类物质中典型物质盐酸、硫酸为例,用实验进行探究,最后从特殊到一般,得出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于盐酸、硫酸这两种实验室常见的酸在前面课程中已经接触,并不陌生,但对于他们的化学性质了解的不是很全面。氧气,碳及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及溶液的知识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帮助,所以教学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化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去观察、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

1、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给学生带来直观深刻的认识,本节课我在教法上主要采取教师引导探究实验与学生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或实验中的现象来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对问题提出并回顾结合之前学习内容,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并解决。

(2)多媒体辅助法:

用投影仪显示有关实验结论,通过动画演示,视频播放等加强学生视觉感受。

2、学法指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猜想、设计、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主动获得知识。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的化学性质,并能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几种常见的酸化学性质的探究比较,培养学生回忆、类推,归纳和小结的能力,初步学会从特殊到一般思维认识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猜想,学会尊重他人的见解;

(2)体会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敢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根据实验归纳酸的化学性质。

环节三、练习,强化酸的化学性质;

环节四、课堂小结。

1、酸能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3、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本节课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与同伴、与教师的交流中获取对化学的最深感受,体验到成功之乐,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 篇8

1.使学生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2.使学生了解酯的水解,并了解乙酸的酯化与乙酸乙酯的水解是一对可逆反应;

3.使学生了解羧酸的简单分类、主要性质和用途;

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

5.通过酯化反应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乙酸的酸性和乙酸的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

1.酯化反应的概念、特点及本质;

2.酯化与酯的水解的条件差异。

一课时

1.采用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展示及实物展示,进一步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

2.采用复习回忆法及实验验证法学习乙酸的酸性;

3.利用实验探究、设疑、启发、诱导、讲述等方法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及酯的水解反应;

4.利用类推法学习酯、羧酸的结构与性质。

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投影仪;

冰醋酸、乙酸水溶液、乙醇、浓h2so4、水垢、饱和na2co3溶液、乙酸乙酯、稀h2so4、稀naoh溶液、蒸馏水、冰水混合物;

试管、烧杯、铁架台、酒精灯。

为何在醋中加少许白酒,醋的味道就会变得芳香且不易变质?厨师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为何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特别鲜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便会知道其中的奥妙。

[板书]第六节 乙酸 羧酸

[师]乙酸是乙醛的氧化产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的食醋,其主要成分就是乙酸,因此乙酸又叫醋酸,普通醋含醋酸3%~5%,山西陈醋含醋酸7%。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板书]1.分子结构

[师]展示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要求学生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官能团。

[生]分子式:c2h4o2

结构简式:ch3cooh

官能团:—cooh(羧基)

[过渡] 是由羰基和羟基结合构成的官能团,但与酮、醇性质上却有很大差别。下面我们先看其物理性质。

[师]展示乙酸样品,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结合初中所学知识概括出乙酸的重要物理性质及用途。

[板书]2.物理性质及用途

[生]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沸点是117.9℃,熔点是16.6℃,易溶于水和乙醇。

乙酸是醋的主要成分之一,醋是用得较多的一种酸性调味品,它能改善和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师]将一瓶纯乙酸和一瓶乙酸的水溶液同时放入冰水浴中,片刻后同时取出,让学生观察现象。

[现象]纯乙酸立即变为冰状固体,而醋酸的水溶液无明显变化。

[师]乙酸的熔点是16.6℃,当温度低于16.6℃时,乙酸就凝结成像冰一样的固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过渡]乙酸的官能团是—cooh,其化学性质主要由羧基(—cooh)决定。

[板书]3.化学性质

[师]初中学过乙酸有什么重要的化学性质?

[生]具有酸的通性。

[板书](1)酸的通性

ch3cooh ch3coo-+h+

[师]醋酸是一元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生成ch3coo-和h+,那么酸性有哪几方面的表现呢?

[生]①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②和活动性顺序表中h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

③和碱、碱性氧化物反应。

④和盐反应。

[师]下面我们用实验证明醋酸是否具有这些性质。

[演示]1.取一支试管,加入1 ml冰醋酸并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振荡后观察现象。

2.取一块水垢,用吸管吸取醋酸滴在水垢上,观察现象。(水垢溶解,有气泡)

[讨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生]醋酸显酸性,根据以上反应确定ch3cooh酸性比h2co3强。

[师]根据此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家中铝壶内的水垢用食醋浸泡可以除去。那么水垢的成分是什么?请大家写出反应方程式。

[生]mg(oh)2和caco3

mg(oh)2+2ch3cooh====(ch3coo)2mg+2h2o

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

[师]请大家写出下列方程式

[投影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乙酸溶液与cu(oh)2反应

2.乙酸与cao反应

3.将锌粒投入到乙酸溶液中

4.用乙酸除水垢

答案:1.2ch3cooh+cu(oh)2====2ch3coo-+cu2++2h2o

2.2ch3cooh+cao====ca2++2ch3coo-+h2o

3.2ch3cooh+zn====zn2++h2↑+2ch3coo-

4.2ch3cooh+caco3====ca2++2ch3coo-+co2↑+h2o

2ch3cooh+mg(oh)2====mg2++2ch3coo-+2h2o

[过渡]乙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板书](2)酯化反应

[演示实验]p168 实验6—10

[现象]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

[结论]在有浓h2so4存在、加热的条件下,乙酸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无色、透明、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师]这种有香味的油状液体就是乙酸乙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师]像这种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根据本实验,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选代表回答投影中的问题。

[投影显示]1.浓h2so4在酯化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2.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乙酸乙酯?

4.醇和羧酸酯化时,羧酸是提供h+还是羟基?即下面二式哪个正确?用什么方法证明?

5.酯化反应属于哪一类有机反应类型?

[生]1.浓h2so4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作催化剂,可提高反应速率;作吸水剂,可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2.加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3.因为:①乙酸乙酯在无机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容易分层析出;②除去挥发出的乙酸,生成无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气味;③溶解挥发出的乙醇。

4.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确定产物h2o中的氧原子的来源对象。根据:

ch3cooh+h18oc2h5 ch3co18oc2h5+h2o,确定出酯化反应一般是羧酸分子里的羟基与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

5.酯化反应又属于取代反应。

[师]指出:酯化反应是有机酸和醇均具有的化学性质。不光有机酸和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无机含氧酸也可以和醇酯化。例如:

[投影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师]请根据乙酸的结构简式,概括羧酸的概念及乙酸的同系物的通式。

[板书]

1.概念及通式

[生]烃基跟羧基直接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叫羧酸。通式为:r—cooh

[师]乙酸的同系物又叫饱和一元羧酸,写出其通式。

[生]comh2no2(n≥1)

[师]羧酸是如何分类的?

[板书]2.分类

[生甲]据—cooh数目可分为: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及多元羧酸。

[生乙]据烃基不同可分为:脂肪酸和芳香酸。饱和酸和不饱和酸。

[师]说明:硬脂酸(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油酸(c17h33cooh)等一元脂肪酸,由于烃基含有较多的碳原子,又叫高级脂肪酸。硬脂酸、软脂酸为饱和酸,常为固体,不溶于水。油酸是不饱和酸,常为液体,不溶于水。

[师]羧酸的官能团都是—cooh,其化学性质是否相似?有哪些重要的化学性质?

[生]相似,都有酸性,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板书]3.化学性质

酸的通性 酯化反应

[师]请同学们写出最简单的饱和一元羧酸甲酸的结构式,并分析其结构特点,说出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生]

由于甲酸中有醛基,又有羧基,所以甲酸既具有羧酸的性质,也具有醛的性质。

[投影练习]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物质的水溶液

ch3ch2oh ch3cho hcooh ch3cooh

答案:新制的cu(oh)2悬浊液

[过渡]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机产物均是酯,那么酯有什么结构特点?有什么重要的化学性质呢?

[板书]

[师]根据酯化反应概括酯的概念。

[板书]1.概念

[生]醇跟含氧酸起反应生成的有机化合物叫做酯。

[师]根据生成酯的酸不同,酯可分为有机酸酯和无机酸酯,通常所说的是有机酸酯。请同学们写出有机酸酯的官能团及通式。

[师]当r和r′均为饱和烷基时,且只有一个 的酯叫饱和一元酯,写出其通式。

[生]comh2no2(n≥2)

[师]饱和一元酯的通式和哪类有机物的通式相同?说明了什么?

[生]饱和一元酯和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相同,说明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酯是同分异构体的关系,两者互为官能团的类别异构。

[过渡]酯有什么重要的化学性质呢?

[板书]2.化学性质

[演示]p168实验6—11

[师]请大家根据实验现象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显示]

1.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有何关系?

2.酯的水解反应中,加热、加酸、加碱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为什么酸或碱存在时,酯水解程度不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

1.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互为可逆反应。

2.加热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加酸或碱均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3.加酸,酸只起催化剂的作用,可以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而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即不能增加酯水解的程度。加碱,碱不仅起催化剂的作用,还可以中和水解生成的酸,促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使酯水解完全。

[板书]水解反应

[师]酯化和水解反应有哪些不同之处呢?下面我们列表比较一下。

[投影显示]

酯化反应与酯水解反应的比较

酯化 水解

反应关系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催化剂 浓h2so4 稀h2so4或naoh溶液

催化剂的其他作用 吸水,提高ch3cooh和c2h5oh的转化率 naoh中和酯水解生成的ch3cooh,提高酯的水解率

加热方式 酒精灯火焰加热 热水浴加热

反应类型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问]甲酸酯( )有什么重要的化学性质?

[生]除具有酯的化学性质外,还有醛类的化学性质。因甲酸酯中既有酯的官能团 ,又有醛的官能团 。

[师]根据教材p175的相关内容概括出酯的重要物理性质、存在及用途。

[板书]3.物理性质、存在及用途

[生]物理性质:密度一般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

存在:酯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低级酯是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

用途:作溶剂,作制备饮料和糖果的香料。

[学生质疑]老师:羧酸和酯中都有 ,它们也能像醛一样和h2发生加成反应吗?

[师]不能。当 以 或单官能团的形式出现时可以和h2加成,但以 或 形式出现时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酸和醇的酯化与酯的水解是一对可逆反应。在酯化反应中,新生成的化学键是 中的c—o键;在酯的水解反应中断裂的化学键也是 中的c—o键。即“形成的是哪个键,断开的就是哪个键。”

[作业]1.阅读p170选学内容

2.p172 四、五、六、七

第六节 乙酸 羧酸

一、乙酸

1.分子结构

2.物理性质及用途

3.化学性质

(1)酸的通性

(2)酯化反应

二、羧酸

1.概念及通式

2.分类

3.化学性质

酸的通性 酯化反应

三、酯

1.概念

2.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

rcoor′+h2o rcooh+r′oh

3.物理性质、存在及用途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食醋的主要成分,还是乙醇和乙醛的氧化产物,因此紧接乙醇、乙醛之后,作为羧酸的代表物,单列一节讲授。这样既与前面的乙醇、乙醛形成一条知识主线,又通过乙酸的性质——酯化反应引出乙酸乙酯,为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做了铺垫。所以本节总结时可进一步补充这个知识网络。

1.下列各组有机物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但最简式相同的是

a.甲醛和乙酸 b.乙酸和甲酸甲酯

c.乙炔和苯 d.硝基苯和tnt

答案:c

2.确定乙酸是弱酸的依据是

a.乙酸可以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b.乙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c.乙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2co3中加入乙酸产生co2

答案:b

3.当 与ch3ch218oh反应时,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c. h218o d. h2o

答案:bd

4.下列有机物,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还能发生催化氧化的是

a. ch3cooh b. brch2ch2cooh

答案:cd

5.某有机物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且氧化后与还原后的产物能发生酯化反应,所生成的酯又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该有机物是

3oh 3ch2cho

答案:b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9

1、知识与技能:复习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其变化规律,使学生对四种反应类

型的概念和特征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地判断一些常见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复习方法,通过互动与游戏激发

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恰当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探究对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及其规律的研究,

找出学习规律,利用规律指导学习,培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

1、能准确区分某些常见化学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

2、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反应类型相关知识的解题能力。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首先从明代于谦的一首诗《石灰吟》入手,让学生在感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的意境之美时话锋一转引入诗歌中表明的化学反应,进而书写这些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其所属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进入本节课的课题。

找一个学生上台书写化学方程式,其余同学自己写,并指出其所属类型。

【师】引导学生归纳复习四大基本反应的概念及其特点。

我们学过的四大基本反应是哪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其各自的定义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生】分别回答,教师及时一一作出点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化合反应:

[抢答题] 下列说法你同意吗?能不能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一下你的观点:

(1)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一定都是单质

(2) 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两种物质 小小归纳1:化合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

2.分解反应:

[ 抢答题] 下列说法你同意吗?能不能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一下你的观点:

(1)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一定都是单质

(2)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两种物质小小归纳2: 分解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

3.置换反应:

[抢答题](1)试着说出你所知道的置换反应。

(2)co还原fe2o3是不是置换反应?

小小归纳3:置换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

4.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想一想来抢答] 请你边答边快速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吗?能否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试着说出你所知道的复分解反应。

小小归纳4: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

引导学生做游戏:事先准备好a、b、c、d四个字母的图片各两张,等号、加号各两张。让学生上台通过合作探究,把图片自由组合,给全体师生展示四大基本反应的变化形式。通过游戏的活跃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活动中合作,在互助中前进。

化学的教学设计案例 篇10

学习任务分析即学习需要分析,这是教学设计模式中首先要进行的内容,它是指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态(教学问题的起始状态)水平与期望达到的学习状态(教学问题的终态)水平之间的差距分析。期望达到的学习状态主要是由教学大纲和学习内容所决定的。教师通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教学大纲进行分析,以明确某一知识点的学习任务,即学生学什么。

教材内容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教材内容的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就是要明确教师教什么、所教内容在整个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这部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知识教学的深度、广度、重点、难点以及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如实验条件、课件、习题)等进行分析。

学生特征分析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新内容之前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这些经验和经历将影响学生的化学学习,甚至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学习迁移现象。学生特征分析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现有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在教学设计中要坚持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不仅要了解学生具有哪些影响学生学习的一般因素,具有哪些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初始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分析学生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将会怎样地去认识新的知识和对新内容的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哪些学生能适应,哪些学生不能适应,学生“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等。

教学目标设计是要解决教什么(或学什么)、达到什么水平的问题,它是在学习任务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基础上,分析教材内容中的学习结构与学生原有的学习结构之间的差距,提出教学过程中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它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也为教学的组织、教学的评价提供了依据。教学目标应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来制定,突出综合性。

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体现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即同一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可以依照新课程理念、依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11

离子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难点)

2.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重点)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2.观察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作品──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

附文: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2.设问: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

二、引导探究核外电子的排布

1学生猜想: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2.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

3.探究证明假设:阅读课本图文。(把图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制作成挂图,借此引导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理解电子分层排布)

4.归纳结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5.教师启发:科学家在探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时,也经历了假设、猜想的阶段,然后通过科学的手段、借助先进的仪器进行实验测定、检验而得到真理的。那么电子为什么有的排在第一层?有的排在第二层?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目有什么规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对电子排布的通想,提醒学生到高中后还会有更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自己查阅有关资料)

6.学习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

7.练习巩固: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8.展示挂图: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互相讨论、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he为 2) 比较稳定

金属元素 少于4个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多于4个 不稳定

9.教师设问: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达到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未排满,要趋向稳定,怎么样才能达到目的呢?(制造探究情境,诱导学生下一步的探究)

三、探究离子的形成

1、提供信息:①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②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学生表演:两个学生通过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扮演销原子和氯原子(头上贴元素符号,身上贴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电子”),其他同学当裁判。(表演的形式活泼而又巧妙地考查了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课堂活跃起来)

3.学生讨论;要趋向稳定结构的钠原子和氢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呢?设计一个方案。(生动的情境、求知欲的驱使,学生积极设计多种方案:①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三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最外层电子数平均,分别为4。②氯原子的最外层七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定结构。③钠原子的最外层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定结构。这样,较好地暴露了学生的原有思维,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引导,对于方案①,教师要让学生分辨生活中的平衡与化学中的稳定的区别;对于方案②、③,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析发生这两种情况的难易程度)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12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分成"分子"和"混合物和纯净物"两部分。

前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物质由分子等粒子所构成,讨论分子的基本性质。教材一开始从人们所熟悉的一些日常现象入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会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现象的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建立起物质是由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构成的结论(分子是构过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通过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缩小,及晶体碘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建立起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得出分子是运动的及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推论(即分子的性质)。之后,教材以水变成水蒸气,蔗糖溶于水及硫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几个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运用初步介绍的分子知识对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教材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确信分子存在的客观性,展示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同时用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去想象分子的大小和运动状态。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上都建立起对分子的认识。

教材的第二部分首先以空气的组成及硫粉和铁粉混合实验为基础从宏观上对混合物和纯净物两个概念做了区分。然后从微观上-用初步掌握的有关分子知识进一步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使学生能初步建立纯与不纯的相对概念。

本节重点研究的是有关分子知识。分子看不见也摸不着,对于它的存在学生很难相信,接受起来远不如第一章知识来的快。教材第一章重点研究的是氧气的制法及性质。对于氧气学生比较熟悉,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建立起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的概念。氧气尽管也看不见,摸不着 ,但学生能凭生活经验确信氧气真实存在着。鉴于此,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也从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入手,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为什么能闻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能干;糖块放在水里,为什么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将宏观现象做为纽带,诱发学生进行想象- 人能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是因为花或酒中有香气的分子(或粒子)扩散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而使人嗅到了香气。湿衣服能晾干,是由于水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糖块放在水中溶解,而水有了甜味,是由于糖的分子扩散到水的。分子中间去了。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将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建立起了联系。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实验(氨分子扩散实验、品红扩散实验并补充酒精与水混合实验)融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同时也便于学生学习分子性质时,树立起分子是运动的,不同物质分子大小不同和分子间都有间隔距离的想象。为了使学生更加确信分子的真实存在,除向学生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外,还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分子的照片。

对于分子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知识的一个重点。教师首先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第一章中涉及的几个物质变化(如:水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然后让学生用初步掌握的分子知识以小组的形式从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使学生树立分子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的辨证观点?"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从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来说分子是不可分的整体粒子,因为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子可以再分是说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起了变化,变成别种物质的粒子了。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辨证地思考问题。分子概念中还强调了"化学性质"是因为通常讨论的物理性质是一种宏观现象,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个单个分子所能表现的,如:颜色、状态 、熔点、沸点、密度等。本节知识不仅应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也应让学生弄清概念的内在含义。

在学生对分子概念有了了解之后,师生应对分子的基本性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除能指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外,还应认识到分子非常微小,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如能自制或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一方面可以诱发学生进行想象不同状态的物质其中无数粒子在不停运动的图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增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初二物理中学生已学习了分子运动论的有关知识(分子是运动的,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可向学生指明有关分子热运动和物态变化是物理学要深入一步讨论的问题。学生如果对分子运动状态、分子间力和物质三态相互转化的本质有所认识,将对以后学习溶解、结晶溶液导电等大有好处。

对于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有关知识,建议教学中还是从实验入手,让学生由感性认识去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去分析。最后,还应使学生认识物质纯与不纯的相对性,培养学生辨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分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从宏观和微观上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对分子概念的理解;领悟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通过实验、图片展示及假象粒子的存在,指导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 布置复习内容和家庭小实验

1.复习内容:初二物理有关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2.家庭小试验:将等体积的大米与小米混合后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复习检测(投影)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1)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引入

同学们想过没有,我们周围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象清澈的流水,闪亮的金属,雪白的食盐,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3.所要研究内容的实施过程:

1)演示实验

演示氨水与酚酞混合的试管实验,学生观察、汇报实验现象(包括:混合前氨水、酚酞的颜色及混合后溶液的颜色;氨水的气味)并判断它们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2)指导学生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两人一组做书203页氨分子扩散实验。提出观察要点: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能否使酚酞变红?若有变化,变化的顺序是什么?(学生观察、记录并汇报实验现象)

3)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酚酞点也会变红?而且是由放氨水的地方由近及远地变红?老师补充问题:实验时,氨水滴在棉花上,为什么你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生活中白糖放在水里不一会儿就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湿衣服能凉干?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4)学生讨论

学生大胆想象物质的构成,四人一组讨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5)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6)解释

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我们可以想象到物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实验中氨的小粒子跑到酚酞点处,酚酞就变红。如果跑道我们的鼻孔里,接触到嗅觉细胞,就能闻到氨的刺激性气味。糖放在水中一会儿变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是因为糖的小粒子扩散到水的粒子中间去了。湿衣服能凉干,是因为构成水的粒子在风吹日晒下扩散到了空气中。现在科学实验已经充分证明:物质都是由相应的粒子构成的,分子就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13

1、了解溶质、溶剂、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

2、理解溶液的概念。

3、能够根据溶液的特征判别溶液和浊液。

(二)过程和方法。

1、进一步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

2、在探究实验中学

3、练习在实验目的的指导下分析实验现象。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在小组讨论与探究实验中体会交流与合作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初中三年级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分析以及总结归纳能力,但是对抽象的概念的理解可能还是会有困难。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一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是初中化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是初中学生进行探究的基础和结果,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本单元基本概念比较集中,这些概念是初中化学中最核心的一些念,所以,本单元的内容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第一课题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是学习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基础。这一课题包括溶液的形成,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在前面的八个单元中学习过的很多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学生接触到的很多试剂就是溶液,在后面酸、碱、盐的的教学中绝大多数反应又将涉及到溶液,因此在此之前帮助学生在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集中和系统地学习有关溶液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1、重点:溶液的概念及溶液、溶质、溶剂三者间的关系。

2、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溶液的形成过程。

3、关键:溶液的特征。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育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并且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极大的丰富了教与学的手段,使学习的观念、方法得到了更新,学习的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学习中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更好地丰富学习的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利用幻灯片、图片、网上相关资料等资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通过课前调查,略读,详读,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资料查询,课后交流等活动方式,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1)教师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从网络上下载图片及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讨论,课后通过网络查询整理交流,更加深入的了解所学的知识。

由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如自来水、食盐水、蔗糖水、油、牛奶,还有各种饮料等等。

大家能不能把这些物质分下类呢?并说明分类的理由。

(一)由生活实例引入新课。

教师讲解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许多液体物质,如自来水、食盐水、蔗糖水、油、牛奶,还有各种饮料等等。

大家能不能把这些物质分下类呢?并说明分类的理由。

(教师提问)大家所分的液体类型都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针对我们刚才所做的分类,现在进行实验,看看我们的分类是否正确?每个小组都有实现放好的实验药品,大家自己动手,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并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

(小结)教师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溶液与浊液的部分powerpoint课件。

(说明)逐一出现混合物种类,总结出溶液、浊液的特征。教师具体讲述溶液定义的powerpoint课件。

(学生讨论)。

(教师解释)出示带有溶质、溶剂解释的powerpoint课件。

(教师讲解)大家了解溶液溶液以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浊液。同学们已经能够根据前面总结的特点清晰地知道浊液的定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除了可以形成溶液外,还可能形成悬浊液、乳浊液和胶体。情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账务定义及其特点。

(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讲解)出事说明三种混合性质powerpoint课件。

(教师总结)。

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开始。

教师给出的特征及相关知识。

教师进一步提问,引出组成。

溶液的物质分类。

教师展示溶质、溶剂定义课件展示。

学生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课件展示。

符号说明: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学生利用媒体操作、学习。

教师进行评价判断。

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讨论交流。

结束。

教师评价总结。

同学阅读材料。

教师提问,溶质分散在溶剂中还可能形成什么?

教师展示三种混合物性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