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说课稿(通用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中学体育说课稿(通用5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中学体育说课稿范文 篇1

一、前言部分

三者都提出了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而《大纲》更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标准(实验稿)》和11年提出的《标准》则把音乐教育和社会目标追求统一起来, 并用审美价值、创造性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发展价值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2011年颁布的《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更加充实完善,课程基本理念由十条综合为五条,将《标准(实验稿)》的第五条“重视音乐实践”改为“强调音乐实践”;“突出音乐特点”替代了“完善评价机制”;“提倡学科综合”改为了“关注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改为“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使内容更加准确,易懂和完善。

二、《大纲》的“教学目的”与《标准(实验稿)》和《标准》的“课程目标”的比较

《标准(实验稿)》比《大纲》有了明显的改善,更能体现音乐教育的规律。《标准(实验稿)》用“目标”来取代《大纲》的“目的”表述,定位更加严谨。《大纲》的“教学目的”表述不够准确。而《标准(实验稿)》的教学目标有三个明确的目标,称为三维目标即: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 过程与方法。3. 知识与技能。这三个维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置于首要的位置,突出了音乐课程的以审美为核心的特点。与《大纲》相比,在《标准(实验稿)》中,新增“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作为目标之一,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2011年的《标准》则与《标准(实验稿)》大致一样,有些微小的改动,且更加完善。例如在学段目标中的3-6年级中增加了”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活动的分量”。

三、《大纲》的“教学内容和基础要求”与《标准(实验稿)》和《标准》的“课程内容”的比较

《大纲》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包括唱歌(小学低年级加有“唱游”)、欣赏、器乐、识谱四项。内容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要求上有点偏高偏难,这就不利于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标准(实验稿)》的课程内容则强调以审美为核心,将“感受与鉴赏”放于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标准(实验稿)》将“表现”也列入课程内容。并将原来隐含在教学中的音乐文化知识和分散的音乐创编活动,加以集中并拓展为“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两个领域。这四个领域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

与《标准(实验稿)》相比,《标准》只有些细微的变化,在领域一中将“感受与鉴赏”改为“感受与欣赏”,鉴赏是在感性基础上融入理性的东西,是欣赏的更高层面,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而换成“欣赏”就没有“鉴赏”的难度大,且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表现”领域中则加强对中国的传统音乐学习的学习,同时也降低学习难度,更加注重实践。例如在演唱部分中要求3-6年级的学生“每学年应能背唱歌曲4-6首(其中中国民歌1-2首),学唱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片段”,这样的内容能使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音乐,从而来使我国的传统音乐得到发展。

四、实施建议

《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建议是将《大纲》中的“教学考核与评估”、“教学设备”和“实施本大纲应注意的问题”加以综合和完善而提出的:1、教学建议;2、评价建议;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4、教材编写建议四个部分。这种实施建议是建立在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基础上的,符合我国国情。这同《大纲》的硬性规定、的要求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标准》与《标准(实验稿)》相比有些小变动,例如在教学建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新增“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整合”,《标准(实验稿)》中的“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扩写为“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等。又如在第二部分评价建议中删掉了评价原则等。这些变动无疑使《标准》更加的完善,也更加有利于教学的实施。

中学体育说课稿 篇2

关键词: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04-04

2010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等要求[1];在经历了十年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教育部完成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修订、调整和完善工作,并于2011年底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于2012年9月开始使用根据《地理课标》(2011年版)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

本文从“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分析《地理课标》 (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修订、调整和完善之后的主要变化。

一、“前言”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导入语指明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价值——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2]。这源于《地理教育国际》中“序”的内容,也折射出《地理教育国际》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深远影响。

(一)课程性质

地理课程性质的问题,即地理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地理课程性质揭示了地理课程应具有的独特价值。[3] 《地理课标》(2011年版)不再细述地理学概念及其显著特点,而是直接阐释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纵观1988、1992、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发现其中提到的地理课程性质,均指向两个关键词:“必修”和“基础”。此次重用“基础课程”作宾语,强调了地理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所起的奠基作用。此外,《地理课标》 (2011年版)还详细地介绍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五个特征——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与《地理课标》(实验稿)对照,这一部分有如下变化:第一,保留了原有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两条理念,而在具体表述中注意了与“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的链接;第二,将保留了原有的“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和“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合并为“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第三,将保留了原有的“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和“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两条理念融到了实施建议之中。

(三)课程设计思路

这一部分的主要变化为,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第2条。讨论如下:第一,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编写的顺序,大致是先地球和地图,后中国地理或世界地理。“人教版”、“湘教版”、“大象版”、“广东人民版”、“晋教版”和“商务版”六种版本的七、八年级地理教材都是按照“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顺序来编排,唯独“中图版”是依照“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编写。由远及近和由近及远这两种地理课程内容的编排,各有利弊。究竟孰优孰劣,需要进一步探讨。第二,对于地理教师是否可以自行选择授课顺序,也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地理教师对教材结构的把握程度和学校对地理教师的评价机制等现实因素会直接影响地理教师授课顺序的选择。例如,由于一学期地理课时数是一定的,若地理教师调整授课顺序,很可能会与当地期中考试等统一检测的考查内容与要求发生冲突,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地理教学评价。

二、课程目标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中阐述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总目标比《地理课标》(实验稿)更加精炼,删去了原有的“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4]一句,在总目标与分类目标之间增加了一段话,旨在强调不可肢解三维目标。

(一)关于“知识与技能”

主要变化为: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增加了掌握“地图”的基础知识与“表达地理信息”、“地理实验”的技能。可见对地理基本技能的要求有所提高,不仅要求获取地理信息,还要求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此外,随着地理教育界对地理实验的深入研究,地理实验技能的培养越来越得到重视。[5]

(二)关于“过程与方法”

主要变化为: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知识与技能”中的“归纳地理特征”移到了“过程与方法”部分;增加了“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不仅吻合了素质教育的核心诉求,而且符合《纲要》中提到的战略主题。

(三)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

主要变化为: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好奇心、吸纳兴趣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有所提高;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增强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这重在让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因地制宜等地理观点与逐步提升安全意识和生存能力。

三、课程内容部分

2011年版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均将《地理课标》(实验稿)第三部分标题“内容标准”改为了“课程内容”。

(一)标准

1.删去《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部分标准条款或词语,以降低或提高要求,规范表达,避免了学科间的内容交叉、重复等。例如,删去了“中国地理”中“认识区域”部分的“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标准,降低了教学要求。又如,删去了“气候”中“天气与我们的生活”这一标题的“与我们的生活”,以保持前后内容的一致性。再如,删去了“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以避免和政治学科中相关内容的重复。

2.更换部分标准条款或词语,以降低或提高要求,规范表达等。通过更换《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部分标准或词语而降低要求的并不多;更多的是将“说出”、“知道”、“描述”等了解水平的动词改为“归纳”、“概括”、“理解”等理解水平的动词,以提高学习水平要求。例如,在“世界地理”的“居民”中,将原表述“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改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明显提高了学习要求。规范表达,是为了让语句更趋准确、简练。又如,在“气候”中,将原表述“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更换为“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更显简练。再如,在“疆域与人口”中,将原表述“省级行政区”更换为全称“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更显规范。

3.增加部分标准或词语,以提高要求,强调规范表达等。《地理课标》(2011年版)增加了部分标准或词语,提高了要求,表达更加规范。例如,在《中国地理》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中,增加了“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在“乡土地理”中,增加了“举例分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这些新增的内容,符合地理课程目标中“增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的要求。再如,在“地球与地球仪”中,增加了“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强调在开展地球自转和公转内容教学时,需要采用地理演示法。

当然,对标准的修改是很灵活的。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也可能在某条标准中同时采用多种修改方式。

(二)关于“活动建议”

1.内容方面,规范活动建议。《地理课标》(2011年版)或精选、归并《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活动建议,或重新设计活动建议,以使活动建议具有典型性、可行性和启发性。

2.统一了对活动形式的表述方式。《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活动建议均采取如下表述方式:“开展……等活动。例如,……”建议开展几项活动,就举出几个相应的例子。涉及的活动类型包括地理观测、动手制作、运用地图、拼图游戏、模拟演示、参观、体验、辩论、讨论、学习交流、角色扮演、野外地理观察、地理知识竞赛、撰写小论文、乡土地理调查、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等,共列出23个例子。由此可见,地理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地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条件,从中选择或自行设计其他的适当活动内容,以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关于“说明”

1.编选区域时有所限定。《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部分都指定了必学区域。“世界地理”部分的“说明”中,增添了“南、北极地区是必学区域”要求,并指出,“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四个地区(例如南亚)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即必学地区由《地理课标》(实验稿)要求的五个改为四个,此外,增加了“‘大洲—地区—国家’组合应涉及所有大洲”的要求。“中国地理”这部分的“说明”中,增添了“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的要求,并指出,“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可见,要求所选的五个区域可以是不同空间尺度的,但必须满足其他条件和要求。其实,依据《地理课标》(实验稿)编写的七个版本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均满足了如上新增要求,只是“中图版” 《地理》七年级下册中,将香港和澳门放在第六章的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内进行简单介绍,不如其他版本教科书专门用一节或两节来介绍香港和澳门那样详细。

2.突出德育的时代特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就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答记者问》中谈到: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6]《地理课标》(2011年版)体现了这一精神,例如,在“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用“要引导学生用科学发展观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认识区域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这一“说明”,代替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用发展的观点引导学生了解区域内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

3.删去不太重要的“说明”内容。为简明扼要,《地理课标》(实验稿)中一些不太重要的“说明”内容,在《地理课标》(2011年版)中被删去,例如“气候”部分的第2点说明。

4.新增必要“说明”,以免分歧和争议或强调某些要求。为明确概念,杜绝分歧,在“说明”中增加了一些必要的文字。例如,在“中国地理”中“地域差异”部分的“说明”中,新增了“四大地理单元是根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而划分的综合地理区”一句,以避免对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中产生对四大地理单元划分的分析和争议;在“乡土地理”部分的“说明”中,新增了“提倡积极开发小尺度区域(乡、镇以下)的乡土地理校本课程”这一要求,对鼓励开发乡土地理校本课程的精神予以强调。

四、实施建议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案例,需简要说明时采用了举例的方式。

(一)评价建议

这一部分做了一些结构调整。《地理课标》(实验稿)是以“能力、方法、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建议——评价方式”的顺序进行表述,而《地理课标》(2011年版)则按“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 的思路陈述“建议”。其中,“根据地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确定评价标准”包括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具体地说,与《地理课标》(实验稿)对照,关于“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补充了对纸笔测验、档案袋和观察评价等评价方法的详细介绍;关于“评价的实施”,在《地理课标》(实验稿)基础上,强调了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等;关于“评价结果的解释”,明确阐述了解释评价结果时的注意事项和作出评价结论的最终目的。

(二)教材编写建议

《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教材编写建议”较多的是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调整、补充。

1.第一段简略交代了地理教材所包括的内容,代替了《地理课标》(实验稿)同一部分的第五点“重视教材的系列化建设”。

2.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其他四点拆分为五点,增加了“突出能力培养,发挥教科书的学习引导功能”的要求,强调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这与“使地理教科书成为教师创造性教学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基本的教学资源”目标相一致。

3.在“建立合理的内容结构”中,增加了教科书编写者选择区域时应注意“适当分散难点,注意知识再现”。

4.在“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的阐述中,增加了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精神。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地理课标》(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修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创建地理教学环境,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在“建设学校地理课程基本资源库”一节中,增加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置地理专用教室、地理园等”这一建议;在“开发社会地理课程资源”中,增加了“有条件的地区可创建地理实习基地”这一建议。

2.利用学生的学习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标题更换为“利用学生学习经验资源”,明确并凸显了这一要点。

3.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地理教学方法。新增了一大要点——“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提倡地理教师从网络上获取电子资源,“借助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地理”。

综上所述,《地理课标》(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调整、修订和完善涉及深广,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地理教师应该认真学习、研究、理解,依据其新指向、新要求和新精神,认真地开展教学,深入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中学体育说课稿范文 篇3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7―0010一05

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从2001年开始的,至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当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作为历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对初中的历史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的改革,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经过十年的教改实验,初中历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新课改要继续深入推行下去,就需要总结十年课改的成就与经验,分析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更加明确课改的目标,确定课改的走向。其中,修订已试用十年的课程标准,就成为新课改继续发展的需要。为此,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对实验稿进行了修订,并于今年年初正式颁布《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计划在今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新版”)并不是对课标实验稿的小修小补,而是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厘定。本文仅就课标新版的内容作简要的说明,以期引起同行们对历史课程标准新变化的关注。

一、课标前言部分的新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的第一部分是前言,由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个子目构成。与课标实验稿相比,课标新版前言部分有了新的内容。

1.对课程性质的新阐释

课标实验稿中的课程性质,实际上只是概述了历史课程的作用,而没有直接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课标新版则对历史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的阐述,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性,并对这四个特性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应该说,这是在国家的教育文件中首次对初中历史课程性质进行了概述,有助于我们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定位、属性和特点。

2.对课程基本理念的新强调

课标新版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更为清晰的论述,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初中历史教育要秉持的理念,与课标实验稿相比,更为简明扼要。在这部分中,除了提出课标实验稿中已论及的教育理念,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倡导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创新等。课标新版还有一些新的提法应引起我们注意,诸如:(1)强调要“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2)强调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3)强调要“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这些理念,对于教师进行历史教学有着指导意义。

3.对课程设计思路的新调整

课标新版在课程设计思路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首先是提出了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即“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在这一总体设计思路下,课标新版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其中,继续保留了课标实验稿中对课程目标的划分思路和课程内容六个板块的设计思路外,最重要的变化是弱化了课标实验稿中的学习主题,而是采用“点一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所谓“点”,是指具体的历史事实;所谓“线”,是指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内容体系的设计上来说,是要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课程内容依据历史的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这一设计思路,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有助于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应该说,这是对课程内容体系的重要调整,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此外,这一部分中还提出了一些在课标实验稿中未涉及的设计思路,诸如:(1)提出在内容的编制上要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2)提出在突出初中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3)

课标实验稿在能力目标的表述中,有些地方较为含混,如将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合在一起论述(计算历史年代、使用历史图表的等应属历史学习方法的范围)、将表达能力界定在陈述历史问题等。而课标新版则明对课程内容中的教学活动建议进行了说明;(4)提出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问题,为乡土历史教学的开展留有余地。

二、课程目标的新确定。

历史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课标新版在这部分中,首先提出了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即“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而在具体的目标方面,继续保留了课标实验稿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划分,但对这三方面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进行了新的表述,使之更为明确和完整,也更为清晰和易于把握。

例如,在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两版的表述对照如下。

确划分为五条,其中第1、2条涉及知识目标,第3、4、5条涉及能力目标,包括阅读、观察、想象、理解、分析、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再如,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两版的表述分别。

课标实验稿对过程目标的阐述不甚清晰,在方法目标方面提得尚欠具体,而课标新版将这一领域的目标明确分为五条,其中前三条涉及过程目标,后两条涉及方法目标,尤其是对方法的目标要求提得较为具体。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课标新版是列出了六条,其基本精神与课标实验稿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但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则是更为强调,论述更为清晰,也有一些新的提法值得注意。例如:

(1)在民族观的培养要求方面,特别强调要“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2)在认同感方面,明确提出要“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

(3)在国际视野方面,提出要“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4)在人生观方面,提出要“初步理解个人

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从以上可以看出,课标新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比课标实验稿提得更为具体,指向更为明确。

三、课程内容的新构建

历史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这部分涉及教学的具体内容,是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具体指标,因而也是教师们最为关切的。课标新版根据课程设计思路,在课程内容的编排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其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内容概念

课标新版将课标实验稿的“内容标准”的提法,改为“课程内容”。这是因为“内容标准”的概念在内涵上不易廓清,尤其是像历史这样的人文社会学科。而“课程内容”的概念则更为明确,即指课程所含具体内容的体系、线索及要求等。

2.体系新构

课标新版重新编写了每一个学习板块中的导言部分,依照历史发展时序的原则,对该学习板块所涉及的历史发展基本线索、主要特征和重大史事进行了概述,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特征,使教师能够了解该学习板块教学内容的总体框架和结构。在每一板块的内容中,改变了课标实验稿学习主题的结构,而是按照历史时序的发展,列出重要的史事要点。

3.知识增减

在内容的编排选择上,秉着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事这一基本原则,删除了课标实验稿中过难、过偏、过细的内容,以降低难度,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总体上来说,课标新版中的内容知识点比课标实验稿减少了五十多个,如世界古代史板块中,减去了课标实验稿中的南方古猿、三大人种、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布匿战争、丕平献土、琅城起义、希波战争、马可・波罗、阿拉伯数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荷马史诗》、阿基米德、麦加清真寺、巴黎圣母院等知识点。’

课标新版的课程内容在消减一些知识点的同时,也适当增加一些课标实验稿未涉及的知识内容,如中国古代史增加了东汉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增加了义和团运动、袁世凯复辟帝制;中国现代史增加了雷锋;世界古代史中增加了早期大学、基辅罗斯;世界现代史增加了生态与人口问题等知识点。这些新增的内容,有助于更好地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范围和时代的特征。

若将增减的内容统一计算,课标新版要比课标实验稿减少了三十多个知识点,使知识总量有所下降,进一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使内容更加集约,重点更加突出。

4.提法新变

课标新版在内容编排和提法上有一些新的变化。历史教育的内容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研究新成果的出现而有所改进,这是毋庸置疑的。课标新版在这方面也有一些重要的变化,兹举数例如下:

(1)将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这一传统提法,改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因为从概念上讲,“融合”是指合成为一体,容易使人在民族关系的认识上产生误解;而“交融”则表明是相互性的,更符合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往来、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情况,也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

(2)将七七事变后“中国的全面抗战开始”这一提法,改为“全国性抗战开始”。因为“全面抗战”是与“片面抗战”相对应,而“全国性抗战”则与“局部抗战”相对应。中国的抗战,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件爆发后就开始了,但从全国的角度上讲还仅是局部性的抗战,七七事变后则转为全国性的抗战。

(3)课标实验稿是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世界近代史的学习板块之中,而课标新版则改放到世界现代史的学习板块中。这是根据国内外史学界已基本得到公认的划分,即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5.形式更新

在编排形式上,课标新版是将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建议用双栏表格的形式,列表对应显示出来,使之更为直观,更易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操作。如中国古代史板块的起始部分,是这样显示的:

课程内容

教学活动建议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

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

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根据教学用图,想象原始

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

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总之,课标新版在课程内容方面有不少新的变化,教师们应加以认真的钻研和领会。

四、实施建议部分的新修改

历史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四部分构成。课标新版在这四个方面也作了新的修改,简述如下:

1.教学建议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概括提出了七条教学建议:(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2)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3)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4)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5)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6)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7)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些建议,有不少是在课标实验稿中已经提出过的,但也有新提出来的,例如第三条建议,指出教师要进行清晰明了的讲述,使学生知晓历史的背景、主要经过和结果,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感知历史,清楚地了解具体的历史状况。如通过具体讲述历史人物典型的言行事例,使学生有真切的感悟,加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认识。这条建议,实际上是有针对性的。

另外,在课标实验稿的教学建议部分中,列出了多个教学活动案例。而课标新版则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这是因为教学活动案例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而课程标准作为国家的教育文件,主要是在指导性、引领性上提出有关教学实施的思路,不必论及过细的教学具体操作方案,这样也为广大师生的教学活动留有更大的空间。至于教学活动案例,可以放在课程标准的解读当中,供教师参考。

2.评价建议

课标新版的评价建议,强调了注重目标、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提出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要求运用科学、可行和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尤其是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在评价的设计上,课标新版分别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提出了评价思路和要求。同时还对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反馈等方面提出建议。

3.教材编写建议

课标新版在这部分主要是具体说明了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图册、教师教学用书的功能,强调历史教科书是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并对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

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中学体育说课稿范文 篇4

1课程标准的变化

1.1课程名称的变化

课程标准修订稿将小学与初中课程名称统一起来。在2001年的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名称是“体育”,初中和高中的体育课程名称为“体育与健康”。由此引起了一场关于课程名称的激烈讨论,尤其是改革初期,其一是为什么体育课程名称更名为体育与健康?其二是体育与健康是体育加健康教育吗?其三是为什么小学是体育,中学是体育与健康,为什么需要2个不同的名称?第1个问题随着改革的推进,争论的声音越来越弱;第2个问题的争论十分激烈的时候,毛振明作了解释,说体育与健康,既不是体育与健康完全并列,更不是体育加健康教育,而是体育为健康。为此,争论该问题的声音也渐渐消失。关于第3个问题,一直就无人作详细合理的解释。如今,尽管课程标准修订稿没有说明统一名称的原因,但已将中小学体育课程名称统一为“体育与健康”。因此,今后对课程标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对课程名称的表述也应随之统一起来。

1.2课程理念导向的变化

从对课程标准修订稿和实验稿课程理念的比较可以看出,由过去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成了现在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看似只是文字上的改变,实质上反映出一种新的导向,即由重视学生变为倾向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即提倡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回顾从2001年走来的新课改历程,我们不得不承认有部分教师在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时候出现了极端化现象,如课程理念中提出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出现了过分重视现象,课堂上反映出的是不批评只表扬的“无劣课堂”,或许是不敢批评了,或许是不愿批评了,甚至出现了不该表扬的都出现了误导性表扬,如有节小学体育课,课前任课教师在场地上放了几个新板凳,其目的是想让同学们在本节课上做跳凳子练习,在课的开始部分,老师问全体学生,“同学们,你们说咱们今天增添了什么新器材?”小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板凳!”老师接着表扬说:“你们真聪明!听了这样的表扬,估计大家都会产生一种疑问,难道知道板凳就是聪明吗?因此,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足可以表达出要重视学生的发展,不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课程修订稿“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实际上告诉我们,只有学生学会学习了,才能有更多的机会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也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因此,这种导向的变化,无论对于实践者而言,还是对于理论研究者而言,都需要认真分析和把握其深刻内涵,以新的方式认真落实好新课标,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

1.3五大领域结构的变化

课程标准修订稿把实验稿的“5大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整合成了4个学习方面,即把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合二为一,变成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过去的5大领域中,一线教师实际上在实施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无论是课前撰写教案制定教学目标,还是课中对教学过程的把握、教学目标的逐步达成,都存在着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难以截然区分开来的情况,结果导致目标的设置既像是心理健康目标又像是社会适应目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不能有明显的操作界限将其分开。因此,过去的5大领域从理论上可以如此,但实际中难以清晰化。而课程标准修订稿,果断地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整合在一起,自然就消除了长期以来对该问题的不解,也便于实际中操作。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5大领域也好,4个学习方面也好,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并非完全按照这些方面照搬设置,因为,有些方面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是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得以增强的,这种增强并非能够在一两节课上有所凸显,而是系统的,甚至是长期的过程。

1.4实施指导的变化

课程标准修订稿从多个维度对实践者提出了指导。具体变化是:其一,实施建议更加具体、实用。如实验稿在教学建议这一部分的内容是:(1)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制订;(2)教师教学方案的制订;(3)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4)教学方法的改革。每一方面的内容都较为笼统,也就是说缺乏可操作性指导。而修订稿突出反映该部分的内容更“实”了,指导性更强了,可操作性突出了。如在教学建议部分是:(1)设置学习目标的建议;(2)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的建议;(3)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建议。不但从3个方面把主要教学建议提出来,更是告诉老师具体如何操作。如设置学习目标的建议,一方面要求在目标多元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另一方面要求细化标准提出课程目标,重点提出“具体学习目标一般应该包括‘条件’(在什么情景中)、‘行为’(做什么和怎么做)和‘标准’(做到什么程度)3部分”。且提出“为了更好地表示目标的层次性,在制订学习目标时应使用能够体现不同层次意义的行为动词。”同时提出了目标难度适宜的要求。总之,该部分内容看上去便于操作,也就是说一线教师不但看得见,还够得着、用得上了。其二,增加了内容丰富且具体的附录,课程标准修订稿中的附录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如附录“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案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线教师在使用现代教学方法时的困惑,如过去对探究学习理解上的偏差,出现了将“反复扎堆”当成形式上的探究法。该附录中通过具体的案例明确地给一线教师以指导。附录“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目前尽管还需要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尝试,但提供“体育与健康行为小组记录表”、“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个人评价表”以及“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班级总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一线教师实施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因此,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的指导性更强了,更加实用了。

2几点困惑

2.1课程内容表述的困惑

课程标准修订稿把实验稿的“内容标准”调整为“课程内容”,从形式上看合理了、更明确了。但实际上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不少困惑之处。首先,课程内容应该指什么?从该部分中未找到答案;其次,假如将课程目标又重新归到课程内容上的话,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能够划等号吗?基于此,期待人们在解读课程标准的时候在课程内容部分多做一些思考。

2.2课程目标定位的困惑课程标准修订稿在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关系上尚不十分清晰,就课程目标本身而言,其定位也存在困惑。关于目标的困惑,过去主要集中在如何制定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方面。现在的困惑具体表现在:一是课程目标与学习目标是什么关系?二是学习目标的表述是内容要求还是目标的具体化?三是“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是什么意思?能够达到的情况是设定合适进行评价的结果吗?这一连串的困惑,足以让人们反思学习目标究竟该如何设定,尤其是该如何表述?

2.3课程评价操作的困惑

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实施建议和附录中两次阐述评价问题,一是评价建议,一是评价参考用表。评价的内容已迈出了一大步,不再是泛泛地谈评价为什么要多元化,多元在哪些方面,而是不但有评价操作建议,更有评价参考用表,按理说应该是可操作性较强了。但是,在具体描述如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如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及如何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方面,依然留有困惑。如在附录3所提供的评价参考用表的操作者该何时填写内容?案例1水平二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行为小组记录表表头上表明记录员是体育小组长。那么,体育小组长何时填写该表呢?假如说是在课堂上的话,小组长为了认真观察客观填写每一个同学的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情况,他自己该如何兼顾体育学习和评价?假如小组记录表是放在课结束以后的话,小组长是否还能记清那个同学是如何表现的?这些问题都可能使有效操作大打折扣。假如评价方式缺乏可操作性的话,能否真实地评价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参与情况,学生的情意表现和合作意识呢?

中学体育说课稿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 导学研合一 导学稿设计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209-02

1 引言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是我校为实现新课标要求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导学稿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造性、发展性为目标,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模式。导学稿是教师依据学情,为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因此,设计导学稿是“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能否设计出科学有效的导学稿,直接关系到“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能否实现新课标的要求。然而,“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对其知之甚少,如何设计出高效的导学稿尚处于摸索阶段。为此,本文拟结合笔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对导学稿的设计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对学界和业界同仁能有所启迪。

2 导学稿的主要内容和设计的基本原则

2.1导学稿设的主要内容

目前采用导学稿进行教学的模式较多,不同模式下导学稿的设计也各有不同。一般情况下,导学稿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等。导学稿设计应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全面了解学情,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选择恰当的内容,设计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探索、创新的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开放性问题。

2.2导学稿设计的基本原则

导学稿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2.2.1科学性原则

导学稿设计的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设计要量体裁衣,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导学内容,让学生对每个导学稿都感受到新鲜与好奇;二是导学稿的内容体系组织要合理,在问题设计上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2.2.2导学性原则

导学稿的设计应对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自主学习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要规划好“课堂路线图”,通过环环相扣的步骤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2.2.3层次性原则

导学稿设计的层次性原则是指其设计应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感到挑战,中等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2. 2.4实用性原则

一是导学稿设计应使学生易于理解并能从中获得学习新知的方法,从而乐于主动探究;二是导学稿设计应使教师易于了解学情,并将导学稿与讲学稿有效地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2.5简明性原则

导学稿既不能照抄教科书的内容,也不是教师讲学稿的翻版,而是对学生课前应做的知识准备、课中进行的新知探索及练习应用等情况的描述,语言要浅显易懂、简明扼要。

3 导学稿设计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导学稿设计作为“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编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包括学情分析、内容选择、年龄和学段差异、接受模式教学时间的长短等,笔者仅选几点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3.1准确把握学情,合理设置目标

学习目标的确定是导学稿设计的第一要务和基本前提,是一堂课学习的灵魂所在。学习目标是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而言,属于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设计要求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测量。设计时教师需认真思考下列问题:

①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②通过先学,学生是否已经了解本课的有关内容,达到什么程度?

③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

④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

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乘法”的“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教学过程中,前测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400×2=”这种算式,但是方法不够简洁或是算理不清。据此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定为:①探索并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中,体验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意义;②经历探索和优化多种口算方法的过程,培养整理择优策略、参与课堂交往策略、提出问题策略;③更多地参加课堂学习,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从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2实现知识传递,兼顾能力培养

“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中,导学稿不仅要向学生传递有形的知识,还要把尽可能多的能力培养融入其中。不仅要能为学生疏导知识、辅导探究,还要具备指导学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

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我们通过集体备课确定出导学稿内容。摘录如下:

(1)阅读课本98―100页(可以动笔做一些标记)。

【说明】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语文学科适用,数学也同样适用。

(2)动手操作把4个苹果(可用学具代替)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个?2个苹果呢?1个苹果呢?结果怎样表示?

【说明】分数产生的过程,历史上曾创造了各种表示方法,这里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示一半,亲历和体验分数产生的过程。

(3)试着读、写,并说说各部分的名称。(提示:分数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说明】分数的写法,教材中没有明确给出,学生不便预习,也不好去探索。如果让学生盲目地去尝试,往往会习惯于从上到下书写,一旦错误的认识先入为主,纠正则尤为困难。所以此处用“提示”直接告诉学生分数的写法。

(4)举一个与教材不同的例子说明它是。

【说明】本题意图在于让学生尝试从操作经验中提炼出数学事实,进而从本质上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

(5)用同样的圆形纸片,分别涂色表示,,并比较大小。想一想:除了画图比较,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说明】原打算让学生用长方形纸片(易于准备),但如果是长方形,学生折叠和涂色的方案就会很多,不便于通过直接观察的方法比较大小,所以尊重教材选择了圆形。至于几分之一的比较,教材中都是用画图的方法进行,此处让学生思考画图以外的方法,旨在打破思维局限,做更多更深的尝试。

正是基于这样精心的预设和细微的考虑,本课导学稿实施后收效甚好,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地锻炼和提升。

3.3尊重学生差异,做好分层设计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虽然同处一个班级,但学生的基础和水平也会参差不齐。所以导学稿设计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分层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才能真正引导和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课堂才是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的课堂。

例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第2课时,在应用与拓展环节,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有两个长3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

(1)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说明】这个问题的起点很低,学生都能轻易地自主解决。

(2)如果把这两个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你能找到几种拼法?

【说明】利用学具拼摆,学生也可以很快找出三种拼法。

(3)哪种方法拼出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大?为什么?

【说明】这个问题有些难度,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4)如果把4个这样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你能想到几种拼法?哪种方法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大?为什么?(选作)

这组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问题链,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既保证班级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又兼顾了学有余力的同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3.4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内容

尽管“导学研合一”的教学模式有许多的优势,但我们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教材内容都适用这种模式,也不是每节课都必须使用导学稿进行教学。教师必须对照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分析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对待、合理选取,切不可盲目地为了实施“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而设计无效的导学稿。

以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为例,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公式的推导等内容很适合用“导学研合一”模式进行教学。因为这些素材在生活中选取方便,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形象地感知几何形体公式的推导过程,其效果比教师课件演示要好。此外,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把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安排在课前,学生操作更充分,也为课堂教学赢得了时间。

同册教材“百分数的应用”单元中的纳税与利率问题、折扣问题等也比较适于采用“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许多学习活动都可利用导学稿布置学生课前完成。例如,在“合理存款”教学中,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互联网、电话以及柜台咨询等多种渠道,获得普通储蓄、教育储蓄以及国债的利率和相关规定,然后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设计具体的储蓄存款方案,并从其中选取最优方案进行合理存款。

3.5问题设计新颖,注重思维启迪

学习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出巨大的内驱力。导学稿的内容设计必须新颖有趣,且具有启发性,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例如,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导学问题可以这样设计:

研究表明:人体上有许多有趣的比例,“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伸平长度的比也大约是1:1;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

(1)测量出自己的身高、脚长等数据。再算一算,看它们的比率和研究结果是否一致?

(2)想一想,这些有趣的比例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课堂交流时,学生可能会说到去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拳头上绕一周,就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你的脚等。教师还可以补充“侦探依据罪犯的脚印,就能估算出其身高”等实例,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 结语

“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不仅有效地落实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明显增强。我校教学实践表明,有效实施该模式的关键在于如何依据学情和教学内容设计出高效的导学稿。然而,由于我校“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开展尚处探索阶段,在导学稿设计和课堂实施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少问题。前文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对导学稿的主要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导学稿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性思考,希望该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引起更多的学界和业界同仁关注“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以及该模式中的导学稿设计问题。

参考文献:

[1]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陈利军。对数学“学案导学”的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

[4]颜增水。数学导学稿――教师与学生的法宝[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6).

[5]梁彦庆,黄志英,葛京凤。高师地理导学研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地理科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创新教学模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6).

[6]郭传金。小学数学“211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1(S1).

[7]戴清。导学式教学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2(6).

[8]陈红云。我对小学数学“导学案”的一点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3).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