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说课稿(优秀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本页是爱岗敬业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7篇幼儿园小班说课稿,欢迎参考。

小班说课稿 篇1

一、说活动选材:

我的“着眼点”:源于幼儿兴趣,进一步提升与整合。

蝴蝶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探究性很强的内容,所蕴含的知识点多,可以选择不同的领域来进行教学活动。本次活动,在之前的小班教材中,已进行过“蝴蝶”这个主题,幼儿有所接触。活动后,幼儿间常常互相谈论着关于毛毛虫与蝴蝶的话题,并对区域中“三只蝴蝶”的故事操作材料非常感兴趣,玩得乐此不疲。同时,我也发现:幼儿虽然对蝴蝶的成长过程有所了解,但掌握的知识点还是比较零散的。考虑到幼儿的兴趣所在和发展需要,我设计选择并实施了本次科学活动:蝴蝶是怎样长大的。

二、说活动目标:

1、活动目标:

①通过观察、交流与操作,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

②尝试用肢体表现蝴蝶的成长过程,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

2、活动重点:进一步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

3、活动难点:能准确说出蝴蝶成长过程中的四个关键阶段名称(卵、幼虫、蛹、成虫),并进行正确排序。

分析:目标1是本次教学的主导目标,旨在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是本次教学的重点所在。幼儿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给予幼儿正确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其中“能说出蝴蝶成长过程中的四个关键阶段名称(卵、幼虫、蛹、成虫),并进行正确排序”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因为当幼儿能独立进行操作、正确将虫卵变蝴蝶的图片对应排序,这就意味着他们能将新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经验进行实践运用了,从接受、理解、内化、再到运用,这个过程对幼儿来说是更高层次的,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为突破活动的重难点,我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1、多媒体教学中形象感知。教师通过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动画,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刺激幼儿的感官,从而帮助幼儿直观地感知蝴蝶的成长过程,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思考与讲述,为解决活动难点做好铺垫。

2、自主操作中实践运用。幼儿的认知能力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本活动,我提供了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四个生长阶段用数序表示,降低幼儿排序的难度,鼓励幼儿自主操作与排序。考虑到不同幼儿能力的差异性,我前后安排了两次操作,步步深入,引导幼儿在“同伴互学”和“教师引导”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3、肢体表现中生动体验。小班幼儿思维正处于“直觉行动性”、“具体形象性”阶段,活动最后环节,我运用开头巧虎的多媒体动画片段,通过播放一段轻松、充满童趣的音乐,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肢体表达、和老师进行愉快的互动体验,使幼儿的技能伴随着情感进入学习兴趣高潮,也为本次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说活动准备:

教具:

1、“虫卵变蝴蝶”的课件、歌曲音乐磁带

2、“虫卵变蝴蝶”图片四幅,活动教具:卵、毛毛虫、蛹、成虫。

学具: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四、说活动过程:

环节铺陈

活动环节

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蝴蝶”玩偶,引发幼儿思考:蝴蝶是怎样长大的。 可爱的玩偶形象自然地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活动当中来,积极参与讲述。 ★此环节主要目的:提取幼儿已有经验。

观看视频

1、 完整欣赏巧虎视频

2、 鼓励幼儿展开讲述与表达。提问:蝴蝶是怎样长大的呢?你们知道它的生长过程吗?

3、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重点引导幼儿认识四个蝴蝶的关键阶段名称:卵、幼虫、蛹、成虫。 生动、充满童趣的巧虎视频将幼儿自然地带入蝴蝶的成长世界,引导幼儿直观感知,四个生长过程的图片给幼儿呈现了一个最直接的知识点,幼儿接受得水到渠成。

★此环节是解决难点前的铺垫环节,主要目的':引导幼儿重点认识蝴蝶的四个生长阶段。为下一操作环节的成功排序做好必要的铺垫。

幼儿操作

1、第一次操作:

①教师讲解操作要求,幼儿自主进行操作。

②操作后交流: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择操作中出现问题的幼儿作品进行交流与讲解。

2、第二次操作:以“幼幼互学”的形式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错误、鼓励幼儿自行改错。

3、教师梳理与小结。

★此环节是本活动的难点所在。两次操作排序,是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采取了“同伴互学互助”和“教师引导”策略帮助幼儿成功建构新知识点,正确排序。最后的教师小结:“有序的图片陈列”为幼儿成功完整建构本课的知识点画上一个圆满的句点。

尝试表现

播放音乐蝴蝶飞,鼓励幼儿互动表演。最后“蝴蝶飞”飞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五、说活动特色:

其一,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怎样的活动可以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最佳效果呢?在本次活动中,我巧妙地选择了幼儿喜爱而熟悉的巧虎形象,直观地为幼儿展现了蝴蝶由卵壳中爬出,吃食后日益长大的身躯,破茧成蝶后的生动画面,达到了传统教具演示无法达到了逼真效果。

其二,“做中学”思想精髓的运用。

活动中,我注重让幼儿通过操作去理解与掌握。创设机会,放手大胆地让幼儿自己去听、去看、去想、去讲、去做、去表现。支持、鼓励他们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极尝试、自主探索、独立操作、发现真知。

其三,整合教育理念的体现。

本次活动遵循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我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科学地设计了直观、操作、探索、肢体表现等多种教学形式,创造条件,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使幼儿主体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知蝴蝶由卵到成虫的成长过程,感受科学操作活动带来的乐趣,个人能力也得到发展与提升。

当然,我们应该考虑到的是:由于幼儿能力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性”,可能今天这次活动两次操作后,有部分幼儿还是未能独立进行正确操作,我想我们允许问题的存在,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教育才不会就此终止。幼儿的问题就是我们开展下次教学的源头所在,我想这也正体现了教育的“延续性”和 “以人为本”的特点。让我们共同期待下次更精彩的教育之旅吧。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内容分析:

“我想飞”是一个从“飞行”切入的主题,其更深层的内涵是:激发孩子朦胧的渴求意向,使之升华为鲜明具体的“飞天”理想,并进行顺势引导,让孩子们的创造想像以及如何实现理想的现实认识都获得发展。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让幼儿大胆想像,激发他们想“飞”的欲望,并在想像的基础上,愿意用语言或绘画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二、幼儿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探索欲望增强,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三、活动目标

通过以上活动教材内容和幼儿情况分析,结合新《纲要》精神,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发展的需要,确定本次活动目标为:

1、大胆想像,激发幼儿想“飞”的欲望。

2、在想像的基础上,愿意用语言或绘画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3、萌发探索未知事物的愿望,相信通过努力,想像会变成现实。

四、活动准备

为顺利达到活动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请家长和孩子共同查阅有关飞行器的知识。

2、教具准备:为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显示飞行器的光盘、准备了孩子们绘画的纸、笔,以及展示绘画作品的展板。

五、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分为三部分:一、我们现在这样飞;二、未来的飞行设计师;三、“我想这样飞”画展。总体设计思路以新《纲要》为指导,由浅入深,由表入里,从感官到体验到创造,使原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中发展孩子们的观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小班教育说课稿 篇3

活动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交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之而来的便是交通问题的日趋严重。在如此快节奏的背景下,可以说从你到我、从司机到行人,每一个人都穿梭在红绿灯的交替变换中。然而,也就是在这红绿灯下,多少粗心大意者飞溅鲜血;多少人为了赶一点时间自毁了前程;多少亡命之徒在推杯换盏后命丧黄泉……您又是否知道,中国每年有1.85万名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交通安全事故,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交通事故已成为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因……而这些数据还在不断的更新。近年来,我国也发生了多起幼儿园校车安全事故,受到伤害最大的还是我们的孩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平安健康的成长!因此,交通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首位,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小班孩子由于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较差,因此,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红绿灯眨眼睛》这一安全教育活动就是为了帮助孩子养成遵守交通规则,学会在红绿灯的指示下安全过马路而设计的。活动以“红绿灯”为切入点,以多媒体动画和自制教学具为载体,引导幼儿在动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从而增强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可以说,这一活动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活动目标:

为体现生活就是课程的教育理念,我根据小班幼儿的现状和活动需要,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入手,确立了以下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我将它设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目标)

2、能力目标——会在红绿灯的指挥下安全过马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目标)

3、情感目标——体验扮演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适宜的环境、材料的支持。丰富的教学具可以使活动变枯燥为有趣,变抽象为形象。为使活动更具趣味性,让幼儿体验快乐的学习,我作了以下准备:

1、多媒体动画《小汽车嘟嘟过马路》

2、自制教学具——红绿灯、小汽车、方向盘

3、音乐《小汽车》

教法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本次活动我除了以自己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还适宜地采用了直观展示法、扮演游戏法、启发提问法等教学方法,轻松引领师幼互动。

同时,我还精选了“观察法、讨论交流法、游戏体验法”等有趣学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学习氛围中,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感受成功建构知识的喜悦。

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充分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动画释疑、引出主题;展示教具、讨论交流;扮演游戏、巩固知识;延伸活动、继续探索”层层递进的五个环节,引导幼儿在“看中学、玩中学、乐中学”。下面我就将这五个环节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出示一辆自制小汽车说:“它是小汽车嘟嘟,它有一件最害怕的事情,你们猜会是什么事呢?”可爱的小汽车形象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适宜的提问更是启发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在幼儿大胆猜测后,我故作神秘:“要想知道小汽车最害怕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下面这个动画吧。”轻松进入下一个环节。

二、动画释疑,引出主题

带着上一环节制造出来的悬念,我和孩子们一起观看动画——“小汽车嘟嘟过马路”的前半部分。引导幼儿大胆表述:小汽车最害怕的事就是过马路了,每次过马路它总是吓的躲在一旁发抖。并由此发现不遵守交通规则,横冲直撞过马路是非常危险的。顺利地解决了最初的疑问。紧接着我又提出问题:“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小汽车不再害怕过马路吗?”引发幼儿大胆地讨论,想出各种办法来帮助小汽车嘟嘟。对于幼儿的回答,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大大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最后播放动画的后半部分进行揭秘,让幼儿明白:只有在红绿灯的指挥下才能安全过马路。从而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红绿灯。

悬念的设置、动画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前奏,它会紧紧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并很快地切入主题引出活动,我认为这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活动取得成功的首要保证。

三、展示教具,讨论交流

此时,孩子们的注意力已集中到了红绿灯上,我趁热打铁,进入到第三个环节“展示教具,讨论交流”。这也是活动的重点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出示自制玩教具——红绿灯,结合上一环节的知识经验展开活动。“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它?”实物教具的展示引发了一个新的兴趣点,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更高了。紧接着我按动开关,使红绿灯的灯光交替闪烁,孩子们看到真的可以发光的红绿灯,兴致更加高昂了。这时,我一边演示红绿灯一边提出问题:“红绿灯有什么用?红灯亮了表示什么?绿灯亮了又该怎么做?如果马路上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呢?”由于孩子们已经有了相关的知识经验,因此能很快地说出红绿灯是用了指挥交通的,它会帮助我们安全过马路以及“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最后,我操作红绿灯,并用自编的儿歌帮助幼儿加深印象进行小结:“过马路,要小心;红绿灯,眨眼睛;红灯亮一亮,请你停一停;绿灯亮一亮,请你快快行。”顺利地完成了第一个活动目标,突破了重点。

四、扮演游戏,巩固知识

这是活动的高潮部分。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说和做的行为很多时候达不到一致,� 请幼儿扮演汽车小司机,我来控制红绿灯。随着《小汽车》的音乐,幼儿在红绿灯的指挥下开车,一会儿停,一会儿行,欢快地进行游戏。整个游戏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争着做合格的小司机,体验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快乐。

心理学指出:“凡是幼儿积极参与体验过的活动,他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在这个环节中,我正是运用游戏这个直观而又生动地过程帮助孩子亲身体验“红绿灯”对我们的重要性,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合作顺利地完成预设的活动目标,突破重难点。整个活动也在这轻松愉快地氛围中结束。

五、延伸活动,继续探索

受小班孩子的年龄和实际水平的限制,仅仅开展这样一次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活动结束后,我会把自制教学具投放到区角中,引导幼儿运用游戏体验法,通过与同伴的互动、与教学具的互动、与环境的互动,继续丰富相关的知识经验;同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适当的时机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整个学习过程中,师幼之间是平等的,氛围是宽松的,学习是快乐的。相信通过快乐的学习,孩子们一定能够牢牢记住“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安全过马路。

小班说课稿 篇4

说教材

绘本中有趣生动的图片,比较适合幼儿观看学习。而且小班孩子年龄小,比较喜欢小动物,爱模仿。绘本《一步一步,走啊走》内容比较简单,故事中动物都是幼儿所熟悉喜欢的,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故事的趣味性强,画面富有童趣,特别是在模仿每个小动物走路时,孩子比较感兴趣。因此,我选择了这一活动。

说目标

1.通过观察和阅读绘本,能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 了解各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说重难点

本次的活动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各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活动中的难点是让幼儿一起说一说不同的小动物走路时的样子,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有限,很难来用形容词说出小动物的走路方式。

说教学法

教法:本次活动采用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在环节设计方面,

第一个环节以去森林参加舞会吸引孩子的注意。第二环节欣赏绘本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让幼儿参与故事的表演。因此在每个小动物出场,我都会让幼儿动一动,动静结合,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第三个环节是完整欣赏故事,幼儿和教师一起讲述这个故事,在讲述中,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以及更深刻的记忆小动物的不同走路方式。第四个环节是幼儿一起用不同小动物的走路方式去舞台参加舞会,在音乐中,尽情的舞蹈,模仿小动物们的走路的样子。

学法:

1、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尝试用说一说的形式表达图片内容。

2、引导幼儿模仿人物,动静结合。

3、尝试用说说、演演的形式,学学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说活动过程:

一、以出示森林吸引幼儿注意,导入活动。

看,这是哪儿?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森林参加一个舞会。

以去森林参加舞会来导入,创设情境,吸引幼儿的注意以及兴趣。

二、欣赏画面,了解绘本中小动物的走路特点 。

(一) 观察画面,进入故事情节

1.出示小男孩的图片,师:有个小弟弟也要去森林参加舞会。

小弟弟是故事的主线,让幼儿随着小弟弟一起自然的走进故事。

(二)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动作

1. 出示乌龟的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说出乌龟的行走方式。

(1)乌龟是怎么爬的?快快的还是慢慢的?

(2)模仿乌龟一步一步爬啊爬的动作。乌龟是一步一步爬啊爬。

联系生活经验了解乌龟是慢慢爬的。

2. 出示大白鸭的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大白鸭的行走方式,并模仿大白鸭一步一步摇啊摇的动作。

(1)大白鸭是怎么走路的?

(2)大白鸭是一步一步摇啊摇。

通过肢体动作,感受摇摇摆摆这一特点。

3.小弟弟和乌龟学着大白鸭的样子,一步一步摇啊摇的过去了,他们正在往前走,看,小弟弟看见谁来了呢?

(1)小弟弟在做什么呀?有哪些动物也是一步一步跳着过来的?

(2)大家来模仿小兔子跳着的动作。原来小兔子是一步一步跳啊跳的走的。

通过蹦蹦跳跳的动作,引导幼儿联系生活,发现这一动作特点的动物,让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

4.他们学着小兔子一步一步跳着走,这时候他们遇到谁啦?

(1)说一说鸵鸟的特征:长腿、长脖子,跨着走。

(2)模仿鸵鸟大步走路的动作。

小结:鸵鸟的腿很长,所以是一步一步跨啊跨。

通过观察,让幼儿发现鸵鸟腿长、脖子长的特点。

5.5个朋友一步一步跨啊跨,真开心。突然,他们的表情变得怎么样了?

(1)为什么会害怕呀?

(2)听一听声音,是谁来了?(播放虎啸声)他们会怎么做?

(2)看一看:他们遇到老虎是怎么做的?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逃跑,还是做自己最好。

表情是一个人情绪的体现,不同的表情有不同的情绪与含义。引导幼儿从表情上猜测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6.最后怎么样了?

三、完整倾听与欣赏绘本

1.请小朋友再一次安静的倾听这个故事。

2.教师操作,完整讲述。

四、参加森林舞会

1.大家休息好后就又出发了,终于到了森林里,舞会也要开始了。

2.小朋友喜欢哪个动物就在哪个动物的后面做成一排。音乐开始后,扮演动物走向舞台,开始舞会。

3.(播放背景音乐)一步一步走啊走,一步一步爬啊爬,一步一步摇啊摇,一步一步跳啊跳,一步一步跨啊跨。

通过参加森林舞会,进一步了解不同动物的走路方式,同时发现自己本身的方式是最舒服的。

小班说课稿 篇5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熊请客》。我的说课设计分为:教材分析、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教法学法、活动过程、活动反思七部分。

一、教材分析

《小熊请客》选自小班《幼儿用书》主题五的语言活动。众所周知,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幼儿所熟悉喜爱的。新《纲要》指出:"一个活动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我选择了故事《小熊请客》。此活动故事形象鲜明突出,能够激发幼儿兴趣,学习时不用刻意去记忆,且将表演融入到教学活动过程中,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同时还能通过活动将幼儿零碎的经验进行整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在故事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

二、活动目标

《纲要》中指出:目标要注重全面性,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根据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我确立了包含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几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2、能力目标: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请客、做客的简单礼节,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你好""请""谢谢",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感受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三、活动重点及难点

1、重点:让幼儿喜欢倾听故事,了解几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2、难点:感受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理解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你好""请""谢谢";在活动中以提问、表演、模仿等方法来突破此难点,鼓励幼儿积极表演;表演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故事的记忆。

四、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让幼儿提前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2、物质准备:小熊、小猫、小兔、小狗头饰;多媒体课件;小鱼、肉骨头、萝卜图片等。

五、教法、学法

1、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因此在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提问引导法、视听结合法和角色表演法这三种教学方法。

2、学法

幼儿始� 通过观察、讨论、游戏练习等方法,由浅入深,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演演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六、活动过程设计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课件导入,激发幼儿兴趣;角色表演,学说礼貌用语;活动延伸,提升幼儿能力。

(一)课件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小熊的课件,提问幼儿:

"小朋友,画面上是谁?"(幼儿观察后说出小熊)

"猜猜今天他在家要做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今天小熊要请客)

"小熊都准备了哪些好吃的东西?"(引导幼儿说出画面中的食物,并让幼儿根据食物想一想小熊会请哪些客人,以此提高幼儿注意力,引发幼儿兴趣)

2、演示课件第一部分,幼儿观察画面,引导幼儿讨论:"谁来了?它说的什么呀?小熊是怎么说的?小熊会请他吃什么呢?"讨论后得出结论喵喵喵,喵喵喵,原来是小猫来了,小猫很有礼貌地说:"小熊你好!"小熊也很有礼貌地回应:"小猫,请你吃鱼。"让幼儿了解别人在给你东西时,应该说"谢谢"。

在幼儿理解了故事的第一部分后,为了让他们加深对故事的理解、记忆,我又引导他们学一学小猫的声音和接受食物时的动作,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

3、同样方法依次演示课件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让幼儿理解故事并仿编动作。

这一环节的创设,采用提问引导法和视听结合法,在讲述故事时,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器官,边讲述边提问,通过课件再现故事情景,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便于理解故事内容,并以不同的口吻有表情地讲述,以此激发幼儿学习故事的兴趣,突破了教学重点,此环节用时7分钟。

(二)角色表演,学说礼貌用语。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讲述,请几名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动物头饰,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仿小动物进行对话,并加上相应的动作,这样不仅使幼儿加深了对故事的记忆,更巩固了对"你好""请""谢谢"等礼貌用语的认识。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幼儿进行鼓励。

2、幼儿参与其中,成为故事的主人,在亲身体验中获得了表演的愉悦性,增强了对故事的理解。表演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加强,以此突破了教学难点。这一环节用时6分钟。

(三)活动延伸,提升幼儿能力。

充分发挥区角的用途,将图片、头饰投放到表演区供幼儿继续表演。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突破了以往故事教学环节单一,讲多动少的弊端。在整个活动中始终围绕小熊请客的过程,配以课件,图文并茂,刺激幼儿的视觉,培养幼儿感恩的美德;幼儿能较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并将故事巧妙地与表演相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自由灵动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听觉是幼儿感知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而《爱唱歌的大恐龙》正是在小班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奇妙的声音这一主题中的一个活动内容。有趣的声音、奇妙的声音、悦耳的声音给生活增添了丰富的意义;然而,无休无止的声音、惹人心烦的大嗓门却令人生厌,《爱唱歌的大恐龙》让幼儿在诙谐幽默的笑声中领悟到自觉控制声音是一个融入社会的必要修养。而良好常规的培养不是通过哪一个活动就可以养成的,需要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一点一滴常抓不懈。《爱唱歌的大恐龙》这一活动正是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中挖掘出来的教材,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幼儿接收,因而会更有说服力。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点,从情感教育、能力培养、知识三个方面我认真制定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具体是:

1、通过听听、猜猜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2、培养幼儿养成仔细倾听的好习惯。

3、知道声音太大会影响别人,学习控制自己的声音。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了解声音大小的危害进而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不影响别人。难点是让幼儿猜想让大恐龙闭上嘴巴不发出声音的方法。

二、说教法:

每个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具有极强的兴趣。活动过程中我运用了教学课件、小图片、教师自身的讲述,把孩子们带入了故事的情境中,使孩子们在倾听老师的讲述、观看课件等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声音太大的危害,学习控制自己的声音。活动的开展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孩子们能主动积极、自愿地参与和学习,获得经验,体验了孩子的主体地位,也正好契合了《纲要》中关于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理念。此外我还采用了视听结合法、谈话交流法、引导孩子在活动中敢说、敢想,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使本次活动更好地完成教学,形成快乐学习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的轻松气氛中掌握了活动的重点、难点。在活动中教师充分调动幼儿运用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等学习方法,让孩子学得轻松,感兴趣。

说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

2、记录表格、小图片、记号笔。

3、画一个禁止大嗓门标志:在张大的嘴巴上打个。

四、说教学过程

每个活动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活动设计很重要的体现和实现的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幼儿的接受能力,我把活动分成三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通过课件开头部分的展示,激起幼儿兴趣。《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还提出了让幼儿想说、敢说。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和课件的开头部分的展示(大恐龙图像)给孩子设计了一个悬念。教师以神秘的语气告诉孩子:在一座城市里有一只大恐龙,可人人都讨厌它。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来猜猜!孩子们一定会积极的响应我的提问,他们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来猜想各种原因,这时我再继续播放课件(从有一栋很大很大的楼房住着一只人人讨厌的大恐龙),看完,请孩子说说为什么人人都讨厌这只大恐龙?然后我再设计提问:大恐龙发出的难听的声音是什么声音呢?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让孩子带着问题继续观赏课件(从大家为什么这么讨厌他呢脑袋抖个不停),培养幼儿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然后提问,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想象说话的空间和机会。

第二部分:观赏故事后半部分,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这一部分我分以下环节来完成:

(1)继续观赏课件,从有一天早上人们想办法让这只讨厌的恐龙闭上嘴巴然后老师进行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让大恐龙闭上嘴巴吗?让幼儿进行自由讲述,教师以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在表格里,并对于幼儿好的提议给予及时的表扬与肯定。

(2)继续观赏课件,从准备了一大堆土豆大恐龙又开始快乐地歌唱,啊噢,问为了让大恐龙停止唱歌,大家想了什么办法?和你想的一样吗?这些办法有用吗?

(3)继续观赏课件,到结尾。

这时,谁来了,她对大恐龙说了什么话?要求幼儿注意倾听。回答可采用个别到集体学念的形式,引导孩子学习控制自己的声音轻声说话。再提问,大恐龙改正嗓门太大的毛病了吗?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更加形象的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刺激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

第三部分:完整欣赏课件,知道大嗓门的坏处。

这一环节是解决本次活动的重点所在,为了加深孩子对大嗓门危害的印象。我在欣赏完故事以后设计了以下提问:人们喜不喜欢恐龙的大嗓门?如果我们变成大嗓门会怎么样?在幼儿回答以后,我又利用小图片一一记录在记录表上,使孩子们的回答变得更直观了,也可以提醒别的孩子不要重复别人的答案。然后我根据记录表上的内容和孩子一起进行小结,帮助孩子加深印象。

活动延伸部分我和孩子一起认识禁止大嗓门的标志,然后根据孩子的意见把标志贴在活动室内合适的位置,并教育孩子要提醒自己不当大嗓门。

幼儿园小班课程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生活给幼儿带来的危险日益突出,像火灾、溺水、拐骗、突发事件等一系列危险时刻威胁着年幼的孩子。幼儿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差,极易受到伤害,因此,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和学习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十分必要。与其整天把幼儿看管得紧紧的,不如教会他们必要的安全知识。鉴于此,我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随机教育外,觉得有必要组织一次专门的教育活动,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报警知识。

二、说活动目标:

小班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虽然知道了一些急用电话,但还不会正确使用,根据小班幼儿的这些特�

第二,知道电话110、120、119的作用,懂得在危急时拨打相应的电话号码。

孩子的安全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但是我们也不可能整天跟着孩子转,只有教给他们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让他们懂得在自己遇到危险时会用最快捷的方法来让自己脱离危险,才能使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于是把本活动的重点定为:了解警车、救护车、消防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它们相应的报急电话;学会保护自己。整个活动都是围绕着重点进行的,首先是让幼儿通过图片来了解这些车辆的作用,以及报急号码的功能,接着是通过多媒体情境来体验这些车辆与报急号码对我们生活起到的作用,最后是通过游戏把知识实践到行为当中,使报警知识在游戏中得到练习与巩固。

虽然幼儿知道了报急的电话号码,但是由于他们缺乏拨打电话的经验,对数字的认识也还不够深刻,所以要让幼儿根据突发事件的情境正确地拨打相应的电话,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

所以我把活动的难点定为:让幼儿懂得在危急的时候正确拨打相应的报急电话。在活动中,我设计突发事件的情境,再通过“打电话”的游戏,让幼儿在与老师一问一答的对话中轻松自然地运用已掌握了的报警知识大胆地表现自己,使幼儿在整个学习过程,热情高涨,兴趣浓厚,积极参与整个游戏活动,学具的提供也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真正体现是学习的主人,发挥主体作用,使报警知识得到强化、内化,从而突破难点。

三、说活动准备:

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知识经验准备:

初步让幼儿认识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的外观形状,知道他们相对应的'报急号码。

材料准备:

1、110、120、119号码卡片;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图片。

2、多媒体课件(内容是一些突发事件的过程)

3、三幅有关突发事件图画。

4、一部电话。(供幼儿学习拨打报急电话)

四、说教法

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本活动我将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始终贯穿直观性原则,结合多种教法进行活动。

1、采用直观法,以多媒体情境体验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采用提问法,是因为在活动中适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例如:教师鼓励孩子大胆地想办法,表达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是我们现在要倡导的,这也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3、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略感疲惫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打电话游戏中能充分地表现自我,大胆说话,巩固报警知识,从而突破难点。

五、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改变过去“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的指导思想。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游戏练习法等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

讨论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充分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幼儿获得新知识的好机会。

游戏练习法是幼儿在玩打电话的游戏中,边游戏边练习如何正确打报急电话,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真正体现是学习的主人,发挥主体作用,使报警知识得到强化、内化。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知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升华”的精神实质。

六、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以新《纲要》为指导,从“认知—情感—行为”三大块,由浅入深,从感知到体验,使原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性地学习。但是众所周知,这些安全知识比较抽象,光靠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也更是不可能掌握的,只有把活动组织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才能让每个孩子都主动、积极地去记住这些报急电话,使幼儿遇到紧急问题时会使用这些号码。在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好学习和了解每一个突发事件所相对应的正确报急方法,我设计此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观察探索——学习讨论——游戏体验,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环节:激发兴趣。出示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的图片,引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说出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的不同作用,再出示110、120、119的号码卡片,让幼儿了解电话110、120、119的作用,让他们初步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可拨打这些电话,为下面环节做铺垫。

第二环节:观察探索。播放多媒体课件:小明独自在家,有陌生人来敲门,小明没开门,陌生人就开始撬小明家的门。

教师提问:“这个时候,小明该怎么办呢?”将幼儿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来。让幼儿在观看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自己探索知识,形成对安全知识的兴趣。

第三环节:学习讨论。在关键时采用中断法,让幼儿在的情景中,通过看、说、获取相关经验,巧妙设置疑问“小明这时该怎么办,我们帮他想想办法”,让幼儿运用自身已有的社会经验大胆地发言讨论,教师在幼儿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引导,让幼儿了解遇到危急情况时应该紧急报警,并再次出示三个报急号码卡片和三种车辆的图片,让幼儿讨论与选择:这时该请哪辆车来救援?该拨打哪个报急号码?把幼儿讨论选出的号码卡片与车辆图片贴在黑板上,通过下个环节确认幼儿选择的结果是否正确。教师、幼儿在这个活动环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合作学习的机制。

第四环节:继续播放多媒体课件,看看小明是怎么做的。(幼儿看到小明拨打了110,说清事故情况与地点,警车出现,把陌生人抓走)这个环节既教给幼儿正确的报急方法,同时也验证了幼儿讨论的结果。(学习拨打120、119的过程也是通过这些环节来完成的)

第五环节:游戏体验。幼儿获得报警知识后,出示大挂图,设计突发事件的情境,在游戏“该打什么电话”的活动中,请个别幼儿上来拨打电话,要求幼儿要说出相应的报急电话号码,会正确拨打电话,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充当电话中的工作人员,在游戏中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导幼儿说出什么地方危险了。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真正地动起来,使每个孩子都主动、积极地去记住这些报急电话,这样不但能使幼儿真正掌握知识,而且还能真正掌握正确的报警的方法。

第六环节:教师小结。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危急事件时,要及时拨打相应的号码求救。这样才能让自己很快地脱离危险,但我们不能随便地拨打这些号码,只能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才能拨打。

七、说活动延伸: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对这些报急电话号码不一定全记住,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强化,才能牢记。我在活动室摆放一个电话,供幼儿游戏时练习拨打电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随时提醒幼儿、教育幼儿,并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