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教案优秀21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

小数乘法 1

教学内容:教材p14练习三第6~10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练运用小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过程,熟练掌握小数乘法运算的简便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计算策略进行简便运算,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质疑引导,讲解。迁移推理,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回顾问题

1.回顾问题,加深认识。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那么在计算中你有什么感受?(指4-5名学生回答:包括学困生、中、优生)

学生说在小数的混合运算中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也就是说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出示练习

⑴1.25×7.7×8=□×□×7.7

⑵6.1×5.4+3.9×54=(□+□)×5.4

⑶2.5×(10+4)=□×□+□×□

⑷13×10.1=13×(□+□)=□×□+□×□

让学生在独立填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填空的依据,加深对乘法运算律的认识和巩固。(交流时找中下等学生回答)

2.运用定律,快速判断。

每组题中你只需在a或b中选一题来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你会选哪题呢?请你做在练习纸上。

a、(8×5.27)×1.25    a、4.5 × 99        a、2.3×0.6+2.3×0.4

b、(8×5.27)×1.24   b、4.5×100-4.5×1  b、2.3×0.6+0.4

为什么选?运用什么定律?(汇报时指名中等学生回答)

二、分层练习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出示练习。

0.25×368×40          1.7×101     7.8×9+7.8

5.5×9.8      12.5×2.5×0.8×4     19.7×5.3+4.7×19.7

学生独立练习的同时,指名板演,做后共同订正。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⑴出示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6题。

组织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分析:每箱有24瓶,每1.3元,则每箱要(24×1.3)元,图中一共有5箱,一共需要(24×1.3×5)元,该算式用交换律计算比较方便。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⑵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7题。

完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练习,并指出板演学生是否正确。

⑶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8、11题。先理解题意,获取题目所给的已知信息,再由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方法。

三。拓展新知。

(1)说一说:7.69×101   2.5×(3.8×0.04)   0.125×72

观察这三道算式,哪个数最引起你的注意?你马上想到了几?它的好朋友8在哪里?你能找到吗?

小结:我们要找出能凑整的数时,要根据它不同的“藏”法,采用不同方法把它“找”出来。

⑵试一试:1.5×0.8+1.5×0.2    1.5×0.8+15×0.02

第一小题:能直接说出得数吗?运用了什么定律。

第二小题:能直接说出得数吗?还能直接用运算定律吗?为什么?。

利用积不变,因数变化规律进行变形15×0.02=1.5×0.2,

1.5×0.8+15×0.02=1.5×0.8+1.5×0.2出现了相同因数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小结:在不同的情况下,要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技巧把数进行凑整,使计算简便。

⑶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数

每千克白菜0.45元,妈妈买了3.7kg,一共要付多少钱?

学生思考:

分析解答: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列出算式0.42×3.7≈1.67(元)

教师提示:因为人民币的最小面值是“1”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中,“分”所对应的是百分数。所以在计算有关钱的问题时,即使没有要求取近似数,如果最后结果的小数位数多于两位,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作业: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9、10题。

小数乘法 2

一、

1、小数乘法

第一课时:整数乘以小数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2、理解小数乘法整数和整数乘法相同。

3、学会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学会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

A、准备题:

1、出示准备题P1    (多媒体投影)

a、全体学生填在书上。

b、学生相互间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                                         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填空

7.6扩大(       )倍得76

0.034扩大(        )倍得34

a、先填空,再列式算式。

B、讲授新课:

㈠ 出示例1   每筒面价1.8元,买4筒面付多少元?

1、读题后,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

1.8 + 1.8 + 1.8 + 1.8 =7.2 (元)              (板书)

2、列出乘法算式:1.8 × 4

a、提问:怎么计算?根据什么?同学间相互讨论。

b、计算讨论:① 先把被乘数扩大10倍得18。

② 然后按整数乘法算出得数。

③ 被乘数扩大10倍,乘数不变,积也扩大10倍

④ 要使积正确,应把积缩小10,得7.2。

c、比较:可用加法计算,也可用乘法计算。哪一种方法简                                       便?

小结: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相同,就是求什么?(几                           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㈡ 出示例2   每千克早米价2.16元,买25千克付多少元?

1、全体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2、反馈讨论,指出错误。计算结果末尾的0怎么处理?

3、归纳整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三、试一试:  1.25 × 7 =        0.42 × 19 =

a、说一说两题的积各有几位小数。为什么?

b、说一说  1.25 ×7 的意义。

C、巩固练习

练一练  第一题、  第二题和第三题。

D、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内容?

2、小数乘以整数应该怎么计算?

E、布置作业

P3       第四题、第五题和第六题。

课后小结:

本课是小数乘法学习的第一课时,是在整数乘法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一开始我就安排了"积的变化规律"探索练 对新授的内容"1.8 ×4"我想最好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用自己以前的知识去解决,在关键处设计几个问题点拨一下,这样更能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

第二课时:整数乘以小数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2、掌握整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3、理解乘数是纯小数,被乘数大于0时,乘得的                                                 积比被乘数小。

二、教学重点:掌握整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难点:理解乘数是纯小数,被乘数大于0时,乘得的积比被         乘数小。

三、课前准备:卡片和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

A、复习准备

1、口算训练。(卡片)

以开火车形式进行,看数直接报得数。

2、计算训练。(多媒体)

7.5 × 36=              0.21×  72=

a、先说一说积是几位小数。指名板演。

B、导入  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乘以整数,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整数乘以小数。

C、讲授新课

出示例3    读题,引导列式。

1、出示线段图(多媒体投影)帮助学生理解。

2、每千克售价78元,买2千克应付多少元?怎么列式?说一说数量关系?

78 × 2 =156 (元)      (板书)

3、买0.5千克应付多少元?买0.1千克应付多少元?同样是已知单价、数量求总价?也应该怎样列算式?

78 × 0.5 =39 (元)      (板书)

7   8      a、注意竖式末位对齐。

×   0 . 5       b、把0.5当作5计算,乘数扩大10倍,         3 9  . 0          3 9 . 0               要使积正确,积应当缩小几倍?

c、积小数末尾的0怎么处理?

4、说一说78 × 2的意义是什么?那么78 × 0.5的意义是什么?                                78 × 0.5表示求78元的 十分之五。

5、78 × 0.1 这道题怎么计算?并说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整数乘以小数,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出结果,然后再                                 看乘数是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

试一试:35 × 1.2      35 × 0.9       35 × 0.8

a、口答每题算式的意义。

b、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帮助差生。

c、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告诉我们什么?讨论找规律。

C、巩固练习

P4     第一题说一说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

第二题和第三题,学生独立完成。

D、课堂总结

1、小数加法的竖式和小数乘法的竖式有什么区别?

2、当整数乘以纯小数时,它的意义是什么?

E、布置作业

P5      第四题、第五题和第六题。

课后小结:

本课我觉得学生通过学习整数乘以小数,对计算算理和方法的掌握比较容易,但对意义的理解比较困难,虽然借助了线段图,但我发现学生对这种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以后教学中得引起注意,

第三课时:练习一 (一)

一、 教学目标 :

1、掌握整数乘以小数的乘法。

2、理解被乘数大于0,乘数比1大时,积大于被                                                乘数;乘数比1小时,积小于被乘数。

二、教学重点:掌握整数乘以小数的乘法。

难点:理解积与被乘数的大小比,与什么有关?

三、教学准备:卡片和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

A、口算训练 (卡片)

P6 -1  以开火车形式进行,看数直接报得数。

B、计算训练  P6 -2

1、先说一说积是几位小数。

2、抽六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独立完成。

3、校对,指出错误的原因。计算应注意哪些方面?

C、大小比较练习    P6 -3

1、判断后说一说理由。

D、文字题练习    P6 -4

1、48的一半是多少?

一半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

2、50的十分之三是多少?

分数的乘法你学过吗?那么十分之三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E、讲解应用题

P7 - 8   说一说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抽两名学生板演。

F、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又有哪些长进?

G、布置作业 :P7- 5、6、7

P3 作业 本。

第四课时:练习一(二)

一、教学目标 :掌握整数乘以小数与小数乘以整数的小数乘法。

二、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法。

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三、教学准备:卡片和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

A、A、口算训练 (卡片)

P7 -9  以开火车形式进行,看数直接报得数。

B、计算训练  P7- 10

1、先说一说积是几位小数。

2、抽六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独立完成。

3、校对,指出错误的原因。计算应注意哪些方面?

C、大小比较练习    P7 - 11

1、判断后说一说理由。

D、讲解应用题。

1、 P7- 12、13     a、让学生用分析法分析解题思路。

b、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P8 - 14、15、16   a、让学生用综合法分析解题思路。

b、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E、作业 本  P7

第五课时:小数乘以小数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二、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完成准备题

B、讲授新课:

出示 例4    一种山核桃每千克51.2元。买0.8千克应付多少元?买0.25千克应付多少元?

1、让学生读题,并分析题意。

2、买0.8千克应付多少元?怎么列式?谁会算,大家试一试。

3、计算过程你是怎么想的?积为什么是40.96。

5 1 . 2 × 0 . 8  =  40.96  (元)     (板书)

5 1 . 2           ×10        5 1 2

×      0 . 8           ×10    × 8       (多媒体)

4 0. 9 6        ÷100         4 0 9 6

4、买0.25千克应付多少元?独立完成。一人板演。

5 1 . 2  × 0 . 2 5  =1 2  . 8  (元)   (板书)

5、从两道计算中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6、填写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C、尝试练习:

0 . 3 6× 0 . 4                       3 . 8 ×2 . 7

1、先说一说积是几位小数。

2、抽两名同学进行板演,教师巡视,帮后进生。

3、校对,说一说小数乘以小数想的过程。

D、强化练习:

1、P10 --    2  口算训练

2、P10--   1  确定积的末尾有几位小数。

3、P 10 --  3   计算训练第一排。

E、课堂总结:

1、小数乘以小数你是怎么想的?

2、说一说小数的计算法则。

F、布置作业 :

P 27   第三题余下和第四、五题。

课后小结:

本课在探索积的变化与两个因素的变化关系时我吸取了第一课的教训,对教材进行了一些处理,改原来的准备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这样便于学生比较,发现规律,又通过应用,强化规律。这一效果较好。

第六课时:小数乘以小数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2、学会积的小数定位方法。

二、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小数位数不够前面添0补充数位。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和卡片。

四、教学过程 :

A、准备题:

1、把9.5、10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2、说一说下面各式的积有几位小数。

6×0.002           0.003 ×7            0.16×0.32

提问:说一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B、讲授新课:

例5   0 .1 6×0 . 3 2   =

1、先学生试做。教师巡视,帮助后进生。

2、你的积是几位小数呢?为什么是四位小数,说一说理由。

3、那么积是512只有三位数,还差一位这么办?

小结:数位不足用0来补充数位,再点上小数点,在整数部分写                     上 0。

C、尝试练习:

0.028×  0.25                     0.16× 0.024

1、全体学生列式计算,抽两名同学板演。

2、教师巡视检查,辅助后进生,

3、进行校对,指出错误,说明理由。

D、巩固练习:

1、 P11 --  1 口算训练  (卡片)

2、在积里填上小数点。(多媒体)

0.32×0.11=  341     0.012× 0.43 =  516

0.56 × 0.05 =280   0.025  ×0.048 =  1200

3、列式计算:P 12  --  2

抽几名同学板演,反馈信息,统计正确率,给全对的同学               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E、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方面你还感到比较困难。

小数乘以小数我们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F、布置作业 :

P 12     第三题、第四题和第五题

第七课时:练习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法则。

2、学会用小数乘法解答应用题。

二、教学重点:提高小数乘法的正确率。

难点:小数乘法时,数位不够用0来补充位置。

三、教学准备:卡片和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

A、口算训练:P12 --  1 ( 卡片)

0.8×0.5         1.5×0.6     2.5× 0.5      1.3× 0.3

0.5× 0.7        1.8× 0.5 3× 0.63       0.8×0.7

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对,轮流报得数。

B、进行笔算:

1、说一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板演: 0.025 ×0.32               0.072 × 0.15

C、在○里填上>、<或= (多媒体)

1.04×0.98 ○1.04           3.4 × 0.85○ 0.85×  3.4

0.87× 1.01○ 0.87           2.63× 0.1 ○ 26.3 × 0.01

1、说一说每题填写符号的理由。为什么?

D、讲解应用题: P 13 --  7

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理解"批发价"、"零售价"和"毛利"等词的含义。

3、要求一共能得毛利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4、500克毛利多少?150千克是500克的多少倍?

5、学生独立完成。

E、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还有哪些困难

F、布置作业 。P 13 5、6

p - 13《作业 本》

2、 积的近似数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小数乘法计算中,会用"四舍五入"法                                 取积的近似值。

二、教学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难点:在生活中,以元作单位只能保留两位小数。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

A、复习准备:

求出下面各小数的近似值。

1、 6.54      (保留整数)

2、9.203  (保留两位小数 )

3、 2.964   (精确到十分位)

B、讲授新课:

小数乘法计算,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例1:一种菜油每千克售价8.16元,王成买1.4千克,李勇买                             1.6千克。两人各应付多少元?

提问:a、指名读题,怎么列式?为什么?

8.16 × 1.4 ≈  1 1.4 2(元 )

8.16 ×1.6 ≈  1 3.0 6 (元 )

b、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并写答语。

8.1 6                        8.1 6

×     1.4                     ×     1.6

3 2 6 4                        4 8 9 6

8 1 6                         8 1 6

1 1.4 2 4                      1 3.0 5 6

讨论:1、答能不能答1 1.424和 1 3.0 5 6 ,说明理由。

2、精确到"分"保留几位小数,那么应付多少元。

3、横式上用什么符号?为什么不能用等于号。

4、我们以后遇到这种题目要注意什么?

答:王成应付1 1.4 2元,李勇应付1 3.0 6元

c、朗读"四舍五入法"。

C、强化练习"四舍五入法"

例如: 1.954按照要求取它的近似值。

保留两位小数 : 1.954 ≈                 (看小数的第几位)

保留一位小数:  1.954 ≈                 (看小数的第几位)

保留整数  :    1.954 ≈                 (看小数的第几位)

提问: 1、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和保留两位小数表示各精确                            到什么位?保留三位小数表示什么?……

2、2.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3、上面的约等于 2.0与约等于2相等吗?为什么?有何区                                 别?

练一练:P - 15 试一试和练一练的第一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校对。

E、进行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F、巩固练习:

1、P - 15第二题和第三题的第一行。

2、抽几名同学板演,并反馈矫正。

G、布置作业 :

1、P - 15     第二题和第三题的第二行。

2、P -15、16  第四题和第五题的应用题。

课后小结:

本课 我觉得学生对取积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前以近掌握,这节可我觉得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取积的近似数,保留的小数位数根据什么?也很关键,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于生活,用于生活。课后我意识到了这一点,感觉在上课的时候重点有些偏了,在另一个班级的教学中改正过来,效果较好!

练习三

一、教学目标 :学会计算小数乘法的积,截取积的近似值。

二、教学重点:学会计算小数乘法的积,截取积的近似值。

难点: 保留小数末尾有一个或二个0都不能去掉。

三、教学准备:卡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

A、基本训练:

1、把下面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3.952     3.996       4.085      2.787      6.909

提问:a、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什么位?

b、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小数部分的第几位?

c、横式上要用什么符号?为什么?

2、口算训练:

P - 16  看卡片报得数,以开火车形式。

3、把错的改正过来。

P - 16 第四题  说一说错的原因。

B、强化训练:

a、 P - 16  第三题

1、先让学生读"四舍五入"法。

2、抽几名学生板演,并反馈信息。

b、说一说近似数 5 和 5.0 有什么不同,5.0 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教师小结: 保留小数末尾有一个或二个0都不能去掉。

C、应用题练习:

P -16、17  第五题和第六题。

1、抽两名同学板演,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

2、校对,并说一说第六题解题的思路。

D、布置作业 :P-17  第七、八题

《作业 本》

3、 简便计算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也适用于小数。

2、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二、教学重点:学会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难点:小数乘法简便运算应用。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

A、准备题:

1、用简便方法计算。

25×497×4                          125×( 10 + 8)

686×125×8                         812×98 + 812×2

a、让学生独立完成,掌握数字的特征。

b、抽四名同学板演,教师巡视,并校对。

c、每题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B、导入  新课: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也适用于小数乘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C、讲授新课:

出示例1:王老师到文化用品商店买4包练习本,每包25本,每本0.75元,应付多少元?    (多媒体投影)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列式,说明理由。

0.75×25×4                0.75×(25×4)

=  1875×4                  =  0.75×100

=   75 (元)              =  75  (元)

(板书)

答:应付75元。

3、第一种先求什么?而第二种先求什么?结果怎样,想一想                     哪一种简便为什么? 我们在以后解题过程种应选哪种?

4、第二种解法符合了什么运算定律。

出示例2: 0.125×3.69×8                    1.96×57 + 1.96×43

=  0.125×8 ×3.69                 =  1.96×(57 +43)

=  1×3.69                       =  1.96×100

=  3.69                         =  196

提问:1、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学生板演。

2、看题为什么怎样算比较简便。

3、两题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D、巩固练习:

a、下面两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0.78  × 101                    1.25 ×(100+8)

b、抽两名学生板演,说一说为什么怎么算?

E、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F、强化训练:P 19 第二题和第三题。

要求学生相互批改,指出错误的原因。

G、布置作业 :p19-1  p20-4、5《作业 本》

课后小结:

在这课中,我觉得自己处理教材不够灵活,照办书上的步骤,其实本课没有必要运用准备题,可以通过整数乘法进行迁移,让学生自己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也适用,然后自己几个能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的小数乘法算式,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举这样的式子,然后让全体学生做大家举得例子,教师补充几道有发散性的题目,这样我想学生在这节课中的收获还会更大!

练习四

一、教学目标 :学会根据数据特征,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                                        算。

二、教学重点:学会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难点: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进行简便运算。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

A、基础训练:

1、口算练习:p 20 第一题

要求学生根据数据特征应用乘法运算定律。

2、用简便方法计算:P20第二题。

a、抽四名同学板演,教师巡视。

b、看题说一说简便运算的理由。

c、运用了什么定律。

B、应用题练习:

a、 p21 第六题

1、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

3、长知道吗?怎么求?列式解答。校对。

b、 P 21第八题

1、先让学生读题,0.24吨等于多少克?

2、先求什么,怎么求?用两种方法?列式解答。

C、强化练习:p 20 第三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相互批改,订正错误。

D、发展训练:

5.63 ×6.34 + 0.563× 36.6       1240× 3.8+ 124× 63 - 12.4 ×10                第一题怎么简便,你有什么办法?说一说。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如有困难教师启发。

E、布置作业 :《作业 本》 P20-4、5  P21-7

4、复习

复习一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掌握取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

二、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提高小数乘法计算的正确率。

三、教学准备:卡片和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

A、基本训练:

1、口算训练 P -21 第一题 以开火车形式进行。

2、计算练习 P -21第二题 第一排三道。

a、抽三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帮学困生。

b、说一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c、校对,说一说错误的原因。

B、取近似值:P - 22 第三题 第一排。

1、抽三名同学板演,教师巡视,帮学困生。

2、保留两位小数看第几位?

C、文字题: P  -  22  第四题。

1、十分之五化小数是多少?

2、抽两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帮学困生。

3、校对,说一说错误的原因。

D、应用题:P -22 第七题

1、先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2、独立完成,相互批改。

E、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又学会了什么内容?

F、布置作业 :P -21第二题 第一排二道

P - 22 第三题 第二排    第五、六题

《作业 本》

复习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运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                                            便运算。

二、教学重点:学会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三、教学准备:卡片和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

A、基本训练:

1、 口算练习

P 22第八题以开火车形式进行。(卡片)

2、笔算练习:

6.52 + 72.98   10 -  9.29  8.36 ×12.5    8.4 - 1.279

a、抽四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

b、说一说错误的原因。

c、说说加减法笔算和乘法笔算有什么地方不同。

3、混合运算:

0.364 + 0.25×1.8         3.67 - 1.8 +  0.47

a、学生说一说运算的顺序。

b、抽两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校对。

B、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6.7 ×9.9        1.25× 3.2 ×0.25

(40 - 0.8) ×1.25      3.5× 1.02

1、抽四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

2、说一说简便应运了什么定律。

C、应用题: P - 23第十四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必须先求什么?然后学生列式计算。

D、布置作业 :P22-9、10    P23-11、12、13

小数乘法教案 3

课题:

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的:

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概念回顾。

1、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环小数?

二、在判断中辨析概念。

1、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2、M×0.98的积一定小于M。

3、3.636363是循环小数。

4、2.5×17+2.5×13=2.5×(17+13)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三、在计算中理解法则。

3.25×4.8 3.6÷0.25

四、简便计算。

0.25×32×1.25 2.85×5.2+2.85×5.8-2.85

3.6÷0.25÷0.4 3.69-(1.69-5.8)

五、在运用中掌握方法。

1、李老师用200元买字典,每本48.5元,可以买几本?

2、工地上有160吨货物,用载重8.5吨的汽车要运多少次?

六、作业。

1、总复习第1、2题。

2、练习二十五第1——5题。

小数乘法 4

江苏省溧阳市埭头中心小学  杨永红

教学目的:

1、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

一。创设生活情境,赋予现实意义

谈话:同学们,再过几天将迎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大家知道是什么节吗?(中秋节)我们还刚刚学了一篇关于中秋节的文章……(《嫦娥奔月》)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最喜欢吃的就是月饼了,昨天让同学们去调查了市场月饼的价格,下面我们来汇报一下。

出示:

单价

数量

总价

(汇报时有选择填入一个整数、一个一位小数、一个两位小数)

让学生根据表中的信息编出几道应用题。

二。激起学习兴趣,创造活动机会,

谈话:对于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哪些呢?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汇报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板书:①加法算式:

②乘法算式:

(2)讨论各种算法,尝试说理。

三。扩大思维空间,亲历数学过程

(1) 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2.4         (   )

×6     ×6

从以上几题中,你有什么发现?

(2) 请你在下面各题积的合适位置点上小数点。(题略)

(3) 小结:通过探索,大家对小数乘整数的方法都有了各自的理解。那么,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乘法呢?

四、提供出错时空,经历思维碰撞

(1)口算:0.4×3     3×0.17    0.21×4

(2)  5×8.34    14×0.36       0.12×90    1.05×24

五、在开放中激活思维,尊重学生独立思考

(1) 变式练习:要使872×12=10.488的积正确,因数的小数点该怎样点?你有什么诀窍?

(2) 开放练习:在括号里填上你喜欢的数,使算式成立:

(     )×(   )=0.36

六、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数乘法的教学设计人教版 5

教学内容:

教材P2~3例1、例2及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学会转化。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算理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

(生回答自己喜欢的运动……)

2、导入:是啊,多参加户外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老师也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放风筝就是我的最爱。下课咱们一起去放风筝好吗?

3、提问:但放风筝之前要先去买风筝,所以咱们就先去买几只风筝吧!(展示教材例l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小明他们想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

指学生回答:3.5×3,教师板书:3.5×3。

4、探索:观察这一道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观察后回答:这道算式的因数有小数。

5、揭题:以前我们学习的乘法都是整数乘整数,今天的算式中却出现了小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互动新授

1、初步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1)引导学生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师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学生可能想出下面几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1:

连加。展示:3.5+3.5+3.5=10.5(元)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3.5×3就表示3个3.5相加,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师板书意义)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3元×3=9元,5角×3=1元5角,9元+1元5角=10元5角,即3.5×3=10.5(元)。

方法3:把3.5元看作35角,则35角×3=105角=10.5元。

(3)追问:刚才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如果要用竖式计算,你会算吗?请同学们想一想,并与同桌讨论:如何列竖式计算3.5×37

引导:出示(边说边演示):

强调:我们可以把3.5元转化成35角,用35角乘3得105角,再把105角转化成10.5元。注意在列竖式时因数的末尾要对齐。

2、自主探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1)教师出示算式:0.72×5。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还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2)学生汇报演示。

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根据学生的汇报,展示这两种方法。

(3)比较:(见板书设计)

引导: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用乘法比较简便。

(4)追问: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的?

生:先把0.72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转化成72×5=360,得出结果后再把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3.6。

质疑:既然把所得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那这个积就应该是一个两位小数,为什么现在只有一位呢?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积末尾的0可以直接去掉。

(5)注意: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那么,谁能和大家说说小数乘整数应该怎样计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归纳出:计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要先把小数看作整数来乘,乘完以后,看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再把乘出的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当积的末尾有“O”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把“0”去掉。

师:(出示教材情境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地算出来?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顺利地买完了风筝,那就让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吧!

三、巩固拓展

1、教材做一做第1题

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教材做一做第2题

同桌之间相互谈谈是怎样点小数点的。

3、指名板演教材做一做第3题

4、不用计算,你能直接说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

148×23=3404 14.8×23=() 1.48×23=() 0.148×23=()()×()=34.04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作业:教材练习练习一第1、2、3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各的简便运算。

小数乘法教案 6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2页回顾与整理以及练习与应用1-6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进行小数乘法、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回顾与整理

(一)计算:0.67X7.5 8.36X0.25 0.125X0.24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

1、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计算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算出积后,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该怎么办?

(二)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提问: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怎样呢?

(2)计算:1.89÷0.5 4 7.1÷2.5 0.51÷0.22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练习与应用

1、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2、第2题:先分组完成题目,然后通过计算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整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3、第5题:学生独立审提题解答,教师巡视。让学生根据平均数的意义估计得数范围。

4、做第6题。主要让学生练习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合理截取商的近似值。

小结。

三、作业设计

完成整理与练习第3题和第4题。

小数乘法 7

进入五年级第一个单元安排的是小数乘法的计算,小数乘法是在整数乘法的基础进行的。原本以为学生已经对整数乘法非常的熟练,学习其小数除法应该不会有什么困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我想像中的那么顺利。

首先我认为是对算理不理解。如:0.75×0.3,先把0.75扩大100倍,0.3扩大10倍,按照75×3来计算得225,再将得数缩小回去1000倍(即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得0.225,就是0.75×0.3的结果。学生会出现因数3与因数中的0相乘的现象,说明他们没有看成75与3的相成,而是按照以前整数乘法的顺序两个因数中的每个数字都依次相乘一遍 。 这就违背了小数乘法的算里与计算方法。不但使计算过程繁杂了,而且小数点位置也出现问题,在因数相乘过程中就将小数点点上了。

其次,是 计算马虎。(1)忘记进位。满十进一学生清楚得很,可是计算过程中丢三落四的毛病屡犯,不是不会,就是粗心。(2)忘记点小数点,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完后,忘记向左移动小数点。(3)横式忘记写得数,或者横式没有化简。

再次,学生不会对位。如:32×0.006,应该末尾对齐,有的学生开头对齐、有的学生末尾对齐了,前面的三个0都与3对齐。

这是我在教学小数乘法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在反复的强调与练习中已有了很大改善,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提高,但个别学生仍会出错,还需要继续练习,在习题中逐步改掉不足。

小数乘法 8

内容:p40~41

课时:1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学过程:

一、         创设问题情境:

1、              同学们都有过购物的经历吗?今天,我们来个网上模拟购物。学生看图进行购物。要求说出买什么,买多少,付多少钱?

2、              对于学生提出的乘法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怎样算的。

二、         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1、              刚才同学们都购过物了,老师想买3根棒棒糖,请你们帮老师算算。我该付多少钱?

2、              学生列式,尝试计算。

3、              汇报交流自己是怎样算0.2×3的。

4、              引导学生讨论各种计算方法:可能用连加的方法做;可能直接用乘法算,最后看是几位小数;也有可能利用单位换算成整数计算;也有可能直观地用几何模型涂一涂的方法。

5、              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1.5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

三、         运用新知,深化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1、              完成p41的涂一涂。做完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涂,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              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和第3题。

3、              谈谈你还有哪些问题要和大家交流。

教学反思:学生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但是个别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存在着不会对位的现象。如:0.085×0.32、0.95×160、象这样的题目计算出错率比较高。还要进一步训练这方面的题目。

小 数 乘 法 9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以及练习与应用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以学过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理解。

2、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与同伴合作并分享学习成果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加深对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以及数学规律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这一单元,你了解了什么规律?学会了哪些计算?

指名回答,结合学生回答追问该如何进行计算,以及计算时该注意些什么。

小数点移动后,小数的大小是怎么样变化的?

二、练习与应用

1、口算练习

小黑板出示,学生独立口算,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第2题

(1)引导学生将后面六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与第一栏进行比较,(用弧形箭头可以双向表示一下)明确: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那么积也随着乘或除以几,从而初步体会积的变化规律。

(2)根据学生的情况,1,说说其他的发现:积不变的规律。

2,擦去变得因数,让学生口答。

3、用竖式计算完成上边三题

先估计结果是几位小数,再学生独立计算,并巡视指导,先做好的板演,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4、第4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判断哪几题的商小于1,说说为什么?再通过计算验证开始的判断是否正确。

5、第5题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改写方法,弄清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再决定小数点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整理与复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在计算小数乘、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四、作业

完成第3,第4下边的题目

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的教学设计人教版 10

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P4做一做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③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240.013

×0.14×0.026

96782426

0.3360.00033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10.56×0.27=0.1056×27=1.056×0.27=

三、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586.252.04

×4.2×0.18×28

11650001632232625408

2436112505712

2、P5做一做

3、P8页5题: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四、体验: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P8第7、9题,P9第13题

第三课时小数乘小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3、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4、养成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P.5页10题。

0.9×67×0.081.87×00.24×21.4×0.3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P9第10题)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1)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2)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3)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算得对吗?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他做正确没有?所以每个小朋友要养成认真做题,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5)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一第10题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先计算。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③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的乘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2.4×3的乘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

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④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⑤专项练习:练习一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三、运用

1、做一做:3.2×2.5=0.8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P9页第13题

四、体验: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8页8题,P9页11、14题

第四课时积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P10例6、做一做,P13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0.7×0.50.21×0.81.8×0.5

1-0.821.3+0.741.25×80.25×0.4

0.4×0.40.89×10.11×0.6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

生列式,板书:0.049×45

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学生独立探究,指名说说取近似值的过程和理由。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小 数 乘 法 11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会根据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会计算小数连乘、乘加、乘减,并根据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计算小数乘法。

(2)提高学生计算、估算的能力及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重点: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熟练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

理解计算法则的算理。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辅垫

1.读题列式,并说一说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4个13是多少? 18个2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出示课件1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一句话表示)

二、 设疑引喻

出示课件2

板书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三、 指导探索

1.出示图片1

2.组织讨论:

(1)用加法怎样列式?用乘法怎样列式?

(2)13.5×5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你觉得哪个算式比较简便?

(4)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什么联系?

3.提问:小数乘以整数该怎样计算呢?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提示:①能不能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②能不能用前面复习中得到的规律来解决呢?)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做法,交流这样做的依据。

4.出示课件3  提示:为什么要把325缩小10倍呢?

5.请学生看书学习今天的内容第1页,觉得重要的地方画下来。

四、质疑小结

1.今天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请同学概括一下。(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提问:计算13.5×5时先算65×5,为什么算出的结果675还要缩小10倍呢?

3.你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答疑)

五、反馈调节

1.完成P4第1题 注意学生叙述意义时的不同说法

2.完成第1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鼓励学生能勇敢地说一说自己错在哪儿?教师注意行间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调节。

3.完成第4页第2题。

集体订正。

提问:观察上面的习题积的小数位数与被乘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4.P4第4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5.根据149×23=3427填结果。

14.9×23=( )

1.49×23=( )

149×0.23=( )

149×2.3=( )

( )×( )=3.427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个数乘小数

教学目标 :

1.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初步掌握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2.运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和迁移类推的方法,学会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铺垫

1.说出下面各小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0.3 0.72 0.418 0.6 0.94

2.课件4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规律学习新知识。

(二)指导探索

1.理解意义

(1)课件5,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

提问:怎样求出 米花多少钱?你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列式的?

出示 13.5×0.5=

单价×数量=

提问:这个算式和上节课学习的有什么不同?13.5×0.5还是求几个13.5的和是多少吗?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 求13.5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由学生互相说一说:求0.82米布用多少元该怎样列式?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小结: 提问:� 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4)练习

①说出下面乘法算式的意义:

3×0.7 8.5×0.4 7.2×0.86 18×0.23

②列出乘法算式:

求21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30的一半是多少?

2. 学习法则:

引导讨论:理解了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下面我们研究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联系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复习过的因、积变化规律进行尝试、讨论。

(1)出示讨论题:

①你能把两个因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吗?

②转化成整数乘法后,两个因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2)学生分组讨论后试做,教师行间巡视,了解情况。并指名板演。

(3)课件6演示。

(4)由学生独立完成 在书上。

提问:你是把13.5×0.82转化成谁乘以谁算的?为什么5和2对齐?

(5)独立完成 67×0.3 2.14×6.2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6)归纳法则:观察比较后启发提问:

以上几题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法则:(法则略)

(7)指导学生看教材中今天所学内容

(三)反馈练习

1.根据 11×18=198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1.1×18= 1.1×1.8= 0.11×18=

1.1×0.18= 0.11×18=

2.说出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0.4×0.6 15.86×0.7 38×0.6 0.54×0.23

85×0.327 1.57×0.28 1.8×0.23

(四)质疑调节

1.这一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由学生总结概括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提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看法。(包括自己的问题、提醒别人要注意的地方、自身感受等)组织学生答疑、解疑。

(五)巩固发展

1.完成练习一   第6题,第8题。

2.列竖式计算。

1.8×23   0.37×0.4      1.056×25

3.一个长方形长是1.35米,宽是0.48米,这个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板书设计 :

教学后记:

小数乘法 12

课 题 小数乘法(第一节)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过比较熟练的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培养学生比较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懂得事物具有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 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的方法。

难点:积中小数点的问题,理解算理教学准备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计算、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研究项目学生自主探究教 学 过 程教学阶段师生活动复 备 一、准备题

观察上面的一组算式,回答下面的问题:

3 6

30 60

300 ×2= 600

3000 6000

1、 由上往下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怎样变化?积又怎样变化?

2、 由下往上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怎样变化?积又怎样变化?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让学生接着在继续做下去,并说一说得数 教学阶段师生活动复备 二、创设问题情境

周末,爸爸、妈妈和小芳一起去超市购物。妈妈说:我要买3听橘汁,6个水杯。爸爸说:再买1.5千克苹果。买这三种商品各要用多少元?

(橘汁每听4元、杯子每个2.8元、苹果每千克4.5元)

读题后,你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三、探究合作学习

学习建议:

1、 你想用什么方法解答?

2、 算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你能想到什么?

3、 怎样计算?

被乘数扩大10倍,乘数不变,积也扩大了10倍,要得到原来的积,需要把乘出的积缩小10倍。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8×6可以用竖式计算: 四、应用

试一试

想一想:怎样计算?

0.6×7= 34×0.21= 0.15×2.3=

提问:

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怎样变化?

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0.6 扩大10倍 6

× 7 ×7

——— ———

34 × 0.21 0.15×2.3

问: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当整数部分为0时,这个0不要忘记写,小数末尾的0要划掉,把小数化简。

想一想这些题的是几位小数。

0.82×64 7.8×36 1.28×15 数量关系式:单价×数量=总价 揭示: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求6个2.8的和用乘法计算 学生说意义 小结:当一个因数是整数是,另一个因数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教学阶段师生活动复 备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发现?

小数乘法怎样计算?

练习:p5 练一练 连线(1) 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

2.8×6=16.8(元 4.5×1.5=6.75(元)

2.8 扩大10倍 28 4.5 扩大10倍 45

× 6 × 6 × 1.5 ×15

———— ———— ——— ———

0.6×7 34×0.21 0.15×2.3

小数乘法教案 13

教学目的:

1、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赋予现实意义

(汇报时有选择填入一个整数、一个一位小数、一个两位小数)

让学生根据表中的信息编出几道应用题。

二.激起学习兴趣,创造活动机会,

谈话:对于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哪些呢?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汇报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板书:①加法算式:

②乘法算式:

(2)讨论各种算法,尝试说理。

三.扩大思维空间,亲历数学过程

(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2.4 ( )

×6 ×6

从以上几题中,你有什么发现?

(2)请你在下面各题积的合适位置点上小数点。(题略)

(3)小结:通过探索,大家对小数乘整数的方法都有了各自的理解。那么,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乘法呢?

四、提供出错时空,经历思维碰撞

(1)口算:0.4×3 3×0.17 0.21×4

(2)5×8.34 14×0.36 0.12×90 1.05×24

五、在开放中激活思维,尊重学生独立思考

(1)变式练习:要使872×12=10.488的积正确,因数的小数点该怎样点?你有什么诀窍?

(2)开放练习:在括号里填上你喜欢的数,使算式成立:

( )×( )=0.36

小 数 乘 法 14

1.小数除法的意义

小数除法的意义是在整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提出一组应用题,通过用整数计算奶粉的总重量、每筒的重量和奶粉的筒数,列出三个算式,复习了整数除法的意义。接着把题中的重量单位克改成千克,使原来例题中的整数乘、除法算式相应地转变成小数乘、除法算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也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在整数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在小数除法中,这三者有的是小数。然后,通过“做一做”中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小数除法的意义。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的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弄清算理,切实掌握。

教材主要通过第16页的例1和例2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通过例1着重说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解决小数点的位置问题。为了说明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例题的竖式中在除过被除数的整数部分后还有余数,着重说明要把它化成用较小的计数单位表示的数,并与被除数中原有的同单位的数合并在一起,再继续除。例如,除到个位余6,把6化成60个十分之一,并与被除数中原来十分位上的4合在一起,是64个十分之一;除到十分位余4,再把4化成40个百分之一,并与被除数中原来百分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下去。除的时候,仍然是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由于要除的数是用小数计数单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表示的数,以后的商也应该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因此,要在商的个位数字的右面点上小数点来表示。从而说明了商里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接着,教材通过例2说明,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然有余数,可以在后面添上0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注:教材在这里暂时先不出现除不尽的情况)。这实质上也是把余数化成用较小的计数单位表示的数再除。在例2中是用整数去除整数,除到被除数的个位余9,就在被除数和商中个位数的右面点上小数点,再在被除数的后面添上0继续除。当9和添上的0合在一起继续除时,让学生联系例1中的计算想一想,这个90表示什么,以帮助学生理解添0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完例1和例2,并试算“做一做”的练习以后,引导学生概括总结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第17页例3教学被除数比除数小的情况,着重说明个位不够商1,就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再在0的右面点上小数点继续往下除,而且像整数除法那样,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都要在商里写0占位。这样的题目稍难一些,学生容易出错。计算完了还要求学生能够用乘法进行验算。例3下面“做一做”的第2题是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样的小数除法得到的商比1小,这对学生检验计算结果很有益处。“做一做”的第3题是判断题,题中的两个除法计算都有错。一个是忘了点小数点,一个是忘了用0占位,这是学生容易发生的错误,除了要求学生说出对不对以外,还要求学生能说出错在哪里。

练习四中的第1~3题是为配合小数除法的意义和例1的教学而编排的。除了练习除法的计算以外,其中第2、3题还通过文字叙述题和应用题来说明,小数除法还可以用于平均分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这里求出的倍数也不再限于整数倍,而是扩展到小数倍,例如1.8倍、2.5倍等。练习中的其他练习题是为配合例2、例3的教学和进行巩固练习而编排的。在学生经过一段笔算练习,对小数除法有些熟悉以后再进行口算(第11题),小数除法口算的范围是参照整数除法口算的范围规定的,一般能归入一位数除两位数或两位数除两位数,其中小数位数一般不超过两位,而且限于能够除尽的小数除法。

小数乘法的教学设计人教版 1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措施: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3.50.20xx.02

②把353缩小到时它的1/10是多少?缩小到它的1/100呢?1/1000呢?

二、引入尝试:

大家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1)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35×3=105105角=10元5角=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3)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35

×3×3

10.5元缩小到它的1/10105

105角就等于10.5元

(5)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P2做一做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生试算,指名板演。)

(1)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然后板书,并指名说是如何算的。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0.72扩大100倍72

×5×5

3.60缩小到它的1/100360

引导性提问:

0.72变成7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2×5算完了,再该怎么办?

为什么要缩小到它的1/100?

(4)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l计算

7×425×7

0.7×4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运用

1、填空。

4.5()0.74()

×3×3×2×2

()135()148

2、判断

13.5

×2

2.70

3、P2做一做

三、体验:(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P7练习一第1、2、3题。

第二课时小数乘小数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同学们最近我们校园宣传栏的玻璃碎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0.8×1.2)

2、尝试计算

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乘法 16

教学内容:

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

⑴复习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规律。

因数

15

150

1500

15000

因数

5

5

5

5

引导总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⑵复习整数乘法36×14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             新授

⑴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从今天起学习,先学习小数乘整数

⑵教例1:花布每米13.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①    读题,让学生说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解?

用加法计算:13.5+13.5+13.5+13.5+13.5=67.5(元)

用乘法计算:13.5×5=67.5(元)

②    理解意义:13.5×5表示5个13.5 是多少?或13.5的5倍是多少?

考虑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什么联系?

小结: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③    巩固讨论回答练习一第1题,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

0.9×4       63×6      8.4×15

⑶ 教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①    怎样计算呢?根据加法算式我们知5个13.5相加得67.5

所以13.5×5=67.5

但如果乘的整数较大就麻烦,能不能把这些转成整数乘法呢?

列竖式(强调末位数字对齐)

转化成整数(13.5变成135扩大10倍)这样积会扩大10倍,要求原来的积要缩小10倍

13.5×5=67.5(元)

13.5    扩大10倍         135

×    5                    ×  5

67.5    缩小10倍         675

并指出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相同,并回答

⑷小结: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            巩固练习:

1、做一做,列式再计算,14个9.76的和是多少?

学生练习板演集体订正

2、补充练习

①    说出一列各式意义

7.8×5     0.65×14           3.125×18

②  计算

2.6×18     0.74×85        1.208×6

四、小结

今天学习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在计算时要注意把两个因数末位对齐,乘得的积要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也有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后,积末尾有0的要把0划去。

五、作业 :练习一第2~4题

板书:

小数乘以整数

例1、花布每米 6.5 元,买 5 米要用多少元?

用加法算:6.5 + 6.5 + 6.5 + 6.5 + 6.5 =67.5

用乘法算:6.5 × 5=67.5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13.5×5=67.5(元)

13.5    扩大10倍         135

×    5                    ×  5

67. 5    缩小10倍         675

答:买5米要用67.5元。

小数乘法 1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会解答求一个数的若干倍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较复杂的。

教学难点 

根据的意义正确判断积与被乘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一)口算

0.9×6       7×0.08      1.87×0        0.3×0.6

0.24×2      1.4×0.3      1.6×5        4×0.25

60×0.5      7.8×1

(二)说出下面各算式表示的意义

2.4×0.8      1.36×4       2.58×0.2

二、指导探索

(一)教学例3  0.056×0.15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教师提问: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该怎么办?

3.指导学生验算方法

教师提问:怎样检验计算是否正确?

(运算乘法交换律检验;再重新算一遍;检查尾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等)

(二)教学例4

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18.5吨。九月份的产量是八月份的2.4倍。九月份产奶多少吨?

1.独立解答。

2.教师提问:

(1)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一倍数×倍数=几倍数)

(2)18.5×2.4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表示求18.5的2.4倍是多少)

3.比较:例3和例4的两个算式,积与被乘数比较,谁大?谁小?

4.练习:不计算,说明下面各算式中积与被乘数的关系。

10.8×0.9        2.4×1.8         50×0.36           0.48×0.75

讨论:在什么情况下,积小于第一个因数?

在什么情况下,积等于第一个因数?

在什么情况下,积大于第一个因数?

5.小结:当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积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小;

当第二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第一个因数(零除外);

当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大;

6.练习:不计算,判断下面各题的结果是否正确。

0.72×0.15=1.08         0.36×1.8=0.648

三、质疑小结

(一)今天你都有什么收获?

(二)对于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问题?

四、反馈调节

(一)计算

0.37×2.9      0.56×0.08      0.072×0.15

0.18×8.45     4.5×0.002      3.7×0.016

(二)判断对错。

1.0.6时等于6分。(    )

2.一个数的1.02倍比原来的数要大。(    )

3.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是4,积的小数位数也一定是4.(    )

(三)工地有水泥24.5吨,沙子的重量是水泥的2.5倍,石子的重量是沙子的4倍,石子有多少吨?

五、课后作业

(一)计算

82×0.9      3.4×1.26      0.039+1.75

2.07×53     20.14-6.87    10-5.29

6.52+72.98   0.36×0.25     0.015×2.04

(二)食品店运来350瓶鲜牛奶,运来酸奶的瓶数是鲜牛奶瓶数的1.8倍。食品店运来多少瓶酸奶?

六、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点评

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本课的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重视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 ,大胆让学生尝试、讨论,通过对比积与被乘数的大小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技能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18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

2、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在整数乘法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请分别说一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2、求近似值。

先复习四舍五入,再计算12页第2题。

二、自主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教材14页第八题,第二竖行。)

自主练习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简算的,重点提问:怎样观察算式的特征 用什么样的。运算定律 这�

学生独立解决后再订正。

3、教科书13题。

先让学生仔细看示意图,找出每个房间的长宽,再计算。

4、教科书14题。

学生独立解决后,再订正。

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教科书14页10题。

2、教科书15页15题。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数乘法 19

二、耐心填一填。

1、2.4+2.4+2.4+2.4 = 2.4×( ) = ( )

2、根据56×1.3=72.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56×13=( ) 0.56×1.3=( ) 5.6×13=( )

3、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填空。

3.12×0.5=□×□ 12.5×8.7×0.8=(□×□)×□ (2.5+0.6)×4=□×□+□×□

4.1×1.5+5.9×1.5=(□+□)×□

4、在○里填上>、<或=

924×0.6○924 1×0.44○0.44 7.3×1.8○7.3

5、两个因数的积是8.45。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则积是( )。

三、请你来当小裁判。

1、0.35×7的积是两位小数。 ( )

2、48×0.2>48 ( )

3、9.276保留一位小数大约是9.3。 ( )

4、1.25×(0.8+1) = 1.25×0.8+1 ( )

5、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1。 ( )

四、用心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25的12倍是( )。a、0.03 b、0.3 c、3

2、一个数乘0.01,也就是把这个数缩小到它的( )。a、1/100 b、1/10 c、10倍

3、0.7×0.2与7×0.02的积( )。a、相等 b、不相等 c、无法判断

4、0.065×45=2.925,如果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则是( )。a、3.0 b、2.9 c、2.93

五、细心算一算。

1、用竖式计算。

4.2×0.8= 1.5×62= 2.7×0.11=

2、按要求保留积的小数位数。

2.9×0.56(保留一位小数) 6.23×4.2(保留两位小数)

3、用简便方法计算。

3.45×102 0.47×0.5×0.8 0.46×1.9+0.54×1.9

4、计算下面各题。

6.54×1.2-1.87 3.17+0.4×1.6

六、解决问题

1、李老师要买35本故事书,大约需要多少钱?(得数保留整数)

8.65元

2、每箱露露24听。每听2.5元,如果购买2箱,需要多少钱?

3、星期日,冬冬一家去动物园,儿童票每张5.5元,成人票每张8.5元。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七、试一试。

a城市的出租车在3公里以内收费10元,超过3公里后,每公里加收1.60元。李师傅乘坐了14公里,要花多少钱?

小数乘法 20

教学目标

(1)理解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会根据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会计算小数连乘、乘加、乘减,并根据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计算。

(2)提高学生计算、估算的能力及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重点: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熟练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

理解计算法则的算理。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辅垫

1.读题列式,并说一说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4个13是多少? 18个2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出示课件1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一句话表示)

二、 设疑引喻

出示课件2

板书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三、 指导探索

1.出示图片1

2.组织讨论:

(1)用加法怎样列式?用乘法怎样列式?

(2)13.5×5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你觉得哪个算式比较简便?

(4)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什么联系?

3.提问:小数乘以整数该怎样计算呢?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提示:①能不能把转化成整数乘法呢?②能不能用前面复习中得到的规律来解决呢?)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做法,交流这样做的依据。

4.出示课件3  提示:为什么要把325缩小10倍呢?

5.请学生看书学习今天的内容第1页,觉得重要的地方画下来。

四、质疑小结

1.今天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请同学概括一下。(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提问:计算13.5×5时先算65×5,为什么算出的结果675还要缩小10倍呢?

3.你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答疑)

五、反馈调节

1.完成P4第1题 注意学生叙述意义时的不同说法

2.完成第1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鼓励学生能勇敢地说一说自己错在哪儿?教师注意行间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调节。

3.完成第4页第2题。

集体订正。

提问:观察上面的习题积的小数位数与被乘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4.P4第4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5.根据149×23=3427填结果。

14.9×23=( )

1.49×23=( )

149×0.23=( )

149×2.3=( )

( )×( )=3.427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个数乘小数

教学目标 :

1.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初步掌握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2.运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和迁移类推的方法,学会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铺垫

1.说出下面各小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0.3 0.72 0.418 0.6 0.94

2.课件4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规律学习新知识。

(二)指导探索

1.理解意义

(1)课件5,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

提问:怎样求出 米花多少钱?你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列式的?

出示 13.5×0.5=

单价×数量=

提问:这个算式和上节课学习的有什么不同?13.5×0.5还是求几个13.5的和是多少吗?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 求13.5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由学生互相说一说:求0.82米布用多少元该怎样列式?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小结: 提问:� 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4)练习

①说出下面乘法算式的意义:

3×0.7 8.5×0.4 7.2×0.86 18×0.23

②列出乘法算式:

求21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30的一半是多少?

2. 学习法则:

引导讨论:理解了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下面我们研究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联系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复习过的因、积变化规律进行尝试、讨论。

(1)出示讨论题:

①你能把两个因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吗?

②转化成整数乘法后,两个因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2)学生分组讨论后试做,教师行间巡视,了解情况。并指名板演。

(3)课件6演示。

(4)由学生独立完成 在书上。

提问:你是把13.5×0.82转化成谁乘以谁算的?为什么5和2对齐?

(5)独立完成 67×0.3 2.14×6.2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6)归纳法则:观察比较后启发提问:

以上几题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法则:(法则略)

(7)指导学生看教材中今天所学内容

(三)反馈练习

1.根据 11×18=198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1.1×18= 1.1×1.8= 0.11×18=

1.1×0.18= 0.11×18=

2.说出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0.4×0.6 15.86×0.7 38×0.6 0.54×0.23

85×0.327 1.57×0.28 1.8×0.23

(四)质疑调节

1.这一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由学生总结概括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提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看法。(包括自己的问题、提醒别人要注意的地方、自身感受等)组织学生答疑、解疑。

(五)巩固发展

1.完成练习一   第6题,第8题。

2.列竖式计算。

1.8×23   0.37×0.4      1.056×25

3.一个长方形长是1.35米,宽是0.48米,这个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板书设计 :

教学后记:

小数乘法 21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

教学内容:(机动3课时左右)

1、(9课时左右)

2、小数除法(11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

1、    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

中积的小数点位置和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    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1.小 数 乘 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乘以整数。(P.l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

一、激发:

1、填表。(投影出示)

因  数

15

150

1500

15000

因  数

5

5

5

5

填得数后,引导学生观察:

(1) 先从左往右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2) 再从右往左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概括: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或 )10倍、100倍、1000倍……积也 (或 10倍、100倍、1000倍……

2、口答:15×5表示什么?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3、引新: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积的变化规律,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这部分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的知识,首先小数乘以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二、尝试: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⑴ 出示例1:花布每米6.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⑵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怎样列式计算?(让学生讨论,只列算式不计算,并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用加法计算:6.5+6.5+6.5+6.5+6.5

用乘法计算:6.5×5

⑶ 6.5×5表示什么?(5个6.5或6.5的5倍是多少)

⑷ 小数乘以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是求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 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

⑸ 练习:

P.4页 1、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

0.9×4      63×6      8.4×15

P.4 页2、列出乘法算式。

⑴ 5个2.05是多少?

⑵ 4.95的7倍是多少?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⑴ 可以怎么算?(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板书:    6.5

×   5

⑵ 生试算,指名板演。

⑶ 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⑷ 示范:    6.5    扩大10倍       6  5

×     5                 ×    5

3  2. 5                 3  2  5

缩小10倍

⑸ 回顾对于6.5×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6.5扩大10倍变成65,被乘数6.5扩大了1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25再缩小10倍。

⑹ 做一做:14个9.76是多少?

⑺ 通过例1和“做一做”,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被乘数是一位小数,积是一位小数:被乘数是两位小数,积也是两位小数。

如果被乘数是三位小数呢?(积的小数位数和被乘数的小数位数相同)

⑻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运用

1、填空。

4.5            (   )       0 .7 4           (    )

×   3         ×    3      ×     2         ×    2

(     )          1 3 5      (       )          1 4 8

2、判断下面各式中的积是几位小数。

3.45×84        4.6×25        0.41×56                      1.085×305      0.0076×24      2.3×5

3、P.4页4

四、体验:(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五、作业 

P.4页3、4题。

六、板书:

七、课后记: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