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席争光小数五年级《找规律》(最新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设计意图:餐巾纸是幼儿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东西,在观察中发现大班的幼儿在创造思维上有了明显地发展,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经常问“为什么?”他们喜欢探索用新的方法,去重新利用“旧”的事物,为本次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怎样让孩子探究到餐巾纸里有纤维呢?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纸绳力量大》,主要是要他们探索餐巾纸里纤维存在这一有趣的现象,并通过操作让他们了解餐巾纸里纤维的走向,在有趣的游戏中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欲望,萌发幼儿初步的科学意识。引导幼儿感知纸绳有拉力的特点。
2、通过实验知道纸里有纤维,,找到纤维走向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初步的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培养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
激发幼儿探索欲望,萌发幼儿初步的科学意识。引导幼儿感知纸绳有拉力的特点。
三、活动准备
实验材料:单张餐巾纸人均5—9张、2.5升的饮料桶装满水幼儿每人一个。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餐巾纸“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请幼儿说说平时使用餐巾纸是什么样的感觉?
教师请幼儿每人拿一张餐巾纸观察说说餐巾纸的特点:软软的,容易破。
根据生活经验讨论餐巾纸的用处:擦脸、擦手、擦鼻涕等。
小结:餐巾纸软软的,容易破。平时我们用餐巾纸檫嘴巴和鼻涕保持卫生干净。
(二)、基本部分,引导认识水桶的重量。
教师出示装满水的水桶问:“这是什么?”“你们的水桶在哪里?”
请幼儿把自己的水桶提到座位处。
教师说:“说说提着水桶是什么样的感觉?”感受后总结出水桶很重。
教师说:“你刚刚用什么来提水桶?”
“除了用手还可以用什么把水桶提起来?”
讨论总结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用手、棍子、绳子等多种方法来提水桶。
初步感知各种实验材料的特点。
(三)、提出问题,集体探索。
1、教师:“你认为薄薄的餐巾纸来能提起这样大的一桶水?”
“请用你的实验材料实验操作后告诉大家实验结果。”
注意:用餐巾纸提起水桶时手不要触碰到水桶的提手。
提出问题:如何用薄薄的餐巾纸来提起这样大的一桶水?
小朋友,你们有办法么?
(1)、请幼儿用自己的餐巾纸和水桶来实验探索,看看有什么好办法?
(2)、提问:你用了什么办法?你成功了么?
讨论:想一想,小朋友们都用的什么有效的办法?
教师:“××小朋友你来试试,大家看看她的餐巾纸变成了什么形状?”
教师总结:餐巾纸变的很细,像一根绳子。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尝试改变餐巾纸的形状来提起满满的一桶水。
2、教师:“××小朋友你来做让我们看看餐巾纸如何变成纸绳的,我们大家来学学。”
总结:把餐巾纸对边折几下变的细细的,然后向一个方向使劲拧绳就可以做成一条纸绳。
3、大家一起来做实验,看看有什么现象。.
做好纸绳后教师发出口令幼儿一起用纸绳提起水桶,再次一起实验观察结果。
引导幼儿得出结论:.把纸卷折起来,把纸折得细一些,向一个方向拧绳时要拧得紧一些来试试。
使幼儿知道把纸拧成纸绳,再次提起水桶,观察结果。
(四)、提出问题,实验验证。
1、教师:“我们一起用纸绳提起水桶,都成功了么?”
“为什么没有都成功呢?”
了解,知道我们小朋友们同样把纸拧成了纸绳的形状,方法是一样的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
幼儿自由讨论,说出自己实验后的见解。
2、用挂图讲解告知幼儿:把餐巾纸拧成了纸绳时要顺着纸的纤维走向拧绳,纸的纤维集合在一起,共同抵御了拉扯的力量,这样使绳子提起水桶。
3、提出问题:和幼儿一起疑问什么是纸的纤维走向呢?引导幼儿思考,大胆猜测。
操作和幼儿一起找纸的纤维走向:拿出一张纸,然后任意选择一个方向把它撕下来,看看,一条边不容易撕下来。把纸颠倒方向,这个方向是不是很容易向下撕开。
教师:“小朋友你也拿一张餐巾纸来撕撕看,和老师撕的现象一样么?”
教师总结:这条很容易撕下的边就是这张餐巾纸的纤维走向,说明这张纸的纤维走向是从上到下的。
4、幼儿一起操作,继续经验延伸:
教师:“找到了纸的纤维走向就沿着它的纤维走向把它折起来,然后用力拧成一条纸绳。”
教师与幼儿一起用顺着纤维走向拧成的纸绳,再次来试验一起提起水桶,验证试验结果。
5、幼儿用自己再次按照方法提起水桶,探索比较实验结果。
教师:“我们顺着餐巾纸的纤维走向拧绳,纸的纤维集合在一起,共同抵御了拉扯的力量,用这样的绳子提起水桶,我们成功了么?”
成功的幼儿掌声鼓励。
教师请没有成功的幼儿再次试验。错误的操作幼儿集体给予纠正和帮助使幼儿共同体验试验成功的喜悦。
纠错:(1)、找正确餐巾纸的纤维走向,顺着纤维走向拧绳。
(2)、像一个方向使劲拧绳时要把纸绳拧的尽量紧一些。
(五)、总结得出结论:找到纸的纤维走向后,顺着纤维走向把纸拧成纸绳可以提起水桶,很轻松,不会掉下来,纸绳变结实了,实验成功!
延伸活动:科学游戏很有意思,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小朋友,今天你们参加了有趣的科学试验,学到了新知识,知道餐巾纸里有纤维,还找到了纸里的纤维走向。希望以后大家继续找找还有哪些物品里有纤维,一起探索学习关于纤维的更多知识。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是小学科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那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那些不能溶解。
影响溶解的因素是什么,溶解的状态怎样,如何改变物质溶解的速度,怎样把溶解在中的物质分离出来。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让学生掌握分离溶解物的方法。
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学情分析
1.高锰酸钾是学生不太熟悉的物质,对于它溶解在水中的状态很陌生,所以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理,而本课实验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体会到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的奇妙和有趣。
2.察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分两步,第一步是静观高锰酸钾是如何逐渐分散到水中去的。
第二步是搅拌后,观察高锰酸钾的水溶液。
3.通过观察让学生注意到溶液是均匀的,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物质颗粒而且高锰酸钾溶液不会自行沉降。
然后通过与食盐进行比较,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过程,帮助他们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概念,理解溶解现象的本质。教学目标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
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的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选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学科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知道食盐在水中是溶解,那么食盐在水中又是怎样被溶解的?
生:回答。
师:物质在水中到底是怎样溶解的呢?我们今天这节课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二)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状态。
1、观察高锰酸钾,讲解高锰酸钾的特征。
师:(拿出高锰酸钾)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生:高锰酸钾。
师:(是的,)这是一种化学药品,叫做高锰酸钾。
人们常用它来消毒和防腐。那么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它呢?
生:它是紫色的,小颗粒状的。
师:说的很好,它是紫色的,小颗粒状的。因为高锰酸钾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的化学药品,所以在取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以防伤了皮肤。
注意一定要像我这样用药匙来取用。(教师示范)
2、做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
师:我们就来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是怎样慢慢变化的。(教师示范讲解,把几小粒高锰酸钾,轻轻地放入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
师:同学们要认真注意观察,我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之后高锰酸钾是如何在水中分散的。
生:缓缓的,慢慢的……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观察得很仔细,高锰酸钾颗粒到了水中后下沉,下沉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紫红色向下扩散,之后紫红色慢慢扩大,请同学们将这个现象记录在课本25页下面的表格中。
师:我们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一段时间以后,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生:整杯水变成紫红色,高锰酸钾全部溶解。
师:对,是不是经过搅拌,形成了均匀的紫红色溶液,我们还能在观察到高锰酸钾的颗粒吗?
生:不能师:同学们把这个现象也记录在表格中,高锰酸钾颗粒消失,形成了均匀的紫红色溶液。
师:那位同学,来完整的描述一下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状态。
生:描述。
师:同学们知道食盐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它从溶液中分离出来,那么高锰酸钾能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它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呢?
生:我们一起来做一下高锰酸钾的过滤实验看看同学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
师:通过过滤,我们并没有把高锰酸钾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师:同学们说一下高锰酸钾完全溶解了吗?
生:均匀溶解。
(三)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做记录。
师:回顾我们已经做过了食盐、沙、面粉的溶解实验,下面我们把书上的表格填写完。
师:我们通过实验已知道食盐和高锰酸钾这两种物质在水中完全溶解了。而面粉和沙这两种物质在水中没有溶解。
你们能说一说物质溶解以后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它与物质没有在水中溶解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
师:我们应怎样观察和区别物质是否溶解呢?
生:……
师:回答很对。溶解就是物质在水中形成均匀、稳定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四)练习巩固、加深理解。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内容,你们知道了。
教学目的:
探索使用各种方法使冰糖溶解得快些。
教学重点:
学习使用各种方法让冰糖溶解得快点。
课前准备:
冰糖,水(温水,热水)搅拌器(筷子,汤勺)玻璃杯,小锤子, 干净布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以猜想活动引入主题。
1 教师出示冰糖,提出问题:
T:上次活动小朋友得出冰糖比白糖溶解得慢,为什么它溶得慢呢?
C:"因为冰糖是一块块的""冰糖比白糖大""冰糖硬硬的""白糖是一粒粒小小的所以就溶解得快"......
T:小朋友想想用什么方法能让冰糖也溶得快起来呢?
C:"把冰糖变得 像白糖一样小就溶得快了""对,把它打碎,变小小的""我用热的水,冰糖就能很快的溶了,我妈妈就是这样做的""还可以把冰糖水拿去煮,它就溶得快"......
2 小朋友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猜想,并把想出的方法和所用的工具画出来。
二 幼儿分组实验,老师参与到实验中,鼓励幼儿大胆使用自己想出的方法和工具。
T:小朋友都想出用各种方法来让冰糖快些溶解,那到底行不行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幼儿分组实验,老师观察并记录幼儿实验的方法,工具,语言,步骤及记录,随机指导幼儿。
三 幼儿互相交流,讲述实验的结果和方法。
活动反思:
溶解的主题很受小朋友的'喜欢,因为实验中溶解的物体不断的发生变化,不断的变小,变细,消失,甚至会起泡泡,这引起了幼儿探索的兴趣,为了让幼儿更直接明了的观察到溶解的现象,实验选择透明的器皿,让幼儿一目了然看到溶解的过程,并选择较易溶解和溶解速度对比强烈的材料进行实验。有效的帮助幼儿掌握理解溶解的有关知识。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59~60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用计算的方法确定周期现象中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欣赏图片:听音乐欣赏日出、日落和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的图片。
【评析:课前,教师通过生动的画面配以悠扬的乐曲,让学生感受日出东方日落西山、四季的交替等自然现象,使学生直观感知大自然的周期变化,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巧妙铺垫】
一、观察情境图,找规律
1、情境导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元旦快到了,为了营造节日的气氛,请看:公园里摆放了(盆花),插上了(彩旗)。
2、观察规律
⑴初步感受物体的排列规律
师:观察这些物体的排列顺序,你有什么发现?
生1:它们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生2:盆花是按照蓝、红、蓝、红这样排列下去的。
生3:彩旗是按照红、黄、绿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
师:看来同学们对盆花和彩旗的排列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
⑵通过两种物体的对比,加深对规律的认识。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盆花和彩旗在排列上有什么不同?
生:盆花是2个2个循环下去的,彩旗是3个3个循环下去的。
师:“循环”这个词很形象。按照你的想法老师这样表示可以吗?(课件演示分组情况)
生:可以。
师:我们说盆花是以每2盆为一组依次排列的,那彩旗呢?
生:彩旗是每3面为一组排列的。
师:真好!图中盆花和彩旗都只显示了4组,照这样摆下去,你能想象出盆花的第5组是怎样的吗?
生:第5组应该是一盆蓝花一盆红花。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这样排下去,后面每一组都和第一组一样,只要看第一组就行了。
师:那第6组呢?
生:也是一盆蓝花一盆红花。
师:再接下来呢?
生:还是一盆蓝花一盆红花。
师:再来看彩旗,它的第5组是?
生:它的第5组是红、黄、绿。
师:那第10组的第1面呢?
生:是红色。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每一组的第1面都是红色的。
师:第20组的第2面呢?(黄色)
师:第100组的第3面呢?(绿色)
师:反应可真快。现在你们能知道它们在排列上有什么相同点吗?
生:每一组都是一样的。
师:是的。像这样一组一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它称为周期现象,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所要研究的内容。出示课题:找规律
【评析:教师充分利用生活场景展开教学,在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依次说出盆花和彩旗是怎样摆放的,这是对规律的初步感知。通过对比两种物体的排列,提升对规律的认识,即:周期现象表现为每几个为一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教师还精心设计问题,对看不见的排列情况进行判断,如:第5组是怎样排列的?第20组的第2面?第100组的第3面呢?“逼”着学生根据看到的规律,对现象后续发展进行预测,从而对规律的确定性有更深体会。】
二、自主探究,感受策略
师:从图中你们能看到几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请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也可以把方法写在练习本上,等会儿全班交流。
1、画图
生:我是用黑白两色的圆圈表示盆花,画到第15盆是蓝色。
师:这位同学用的是什么方法?(画图)老师这儿有圆片,我们用蓝色圆片表示蓝花,用红色圆片表示红花,我们一起把他的画法展示在黑板上。
数好了哦,你们说停我就停。(教师注意一组一组的摆)
师:像这样一边数一边摆,摆到第15个就能看出盆花的颜色。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2、单双数位置
生:左起第l、3、5……双数盆都是蓝花,第2、4、6……双数盆都是红花。所以,第15盆是蓝花。
师: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说?(略)
感谢你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想法,我们可以根据盆花的单双数位置来判断颜色。还有不同方法?请你说。
3、计算
生:我是用算式表示的15÷2=7(组)……1(盆)
师:还可以用计算来判断颜色啊?我很想知道他的想法,你们想知道吗?(想)快说大家听听吧。
生:15盆花,每2盆为一组,一共有7组,还余下1盆。就是蓝花。
师:能指着图再说说吗?
生:15代表有15盆花,每2盆为一组就是除以2,商7就是共有7组,还余下1盆。就是蓝花。
师:余下1盆就是蓝花。你是看余数做出判断的,对吗?(是的)看余数就能判断你们明白吗?请你说。
生:商是7说明有7组,余数是1说明第8组只有1盆花,就是第8组的第1盆,所以是蓝色。
师:还有补充吗?
生:余下1盆就是第8组的第1盆,每一组的第1盆颜色都相同,所以是蓝色。
师:我都忍不住给要你们鼓掌(掌声)。谁再来说说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生:因为盆花排列有规律,每2盆为一组,所以可以用除法。余下1盆,这和每一组的第1盆颜色相同,就知道是蓝色花。
师:我们通过看图、画图,找到了其中的规律,想到了用单双数位置判断和除法计算来解决问题。这三种方法,你们喜欢哪一种?
生1:我觉得单双数的方法简单。
生2:我也喜欢单双数的方法。画图麻烦,计算也可以。
【评析: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不是简单体现在知道了什么规律,而是在面对新的现象或问题时,能主动寻找策略,发现给定现象中隐藏的规律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例题的情境图只呈现8盆花,判断第15盆花的颜色问题,得到答案并不难,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才是目的。教师给足时间,放手让孩子们把想法写下来。在课堂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通过画一画、想一想、算一算进行推理,找到了画图、奇数与偶数推理、除法计算等多种方法。尤其,有的同学边画图边思考,“图式”结合,发现了用除法计算的通法,在板书时,教师有意将算式写在圆片图的下方,在说想法时,教师也让孩子指着图说,使学生体会到画图策略在探索规律过程中的媒介作用。】
三、自主解决,优化策略。
1、解决彩旗问题
师:下面我们把目光聚集到彩旗上,彩旗的问题可没有那么简单了。
请学生读题:照这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17面,第18面彩旗分别是什么颜色?能解决吗?(能)那就试试吧!哪位同学愿意到黑板上来板演?
生1:17÷3=5(组)……2(面)有17面彩旗,每3面为一组,一共有5组还余2面,就看第一组的第2面,是黄色。
师:注意了!他是直接看第一组,可以吗?
生:可以,因为每一组都是一样的。
师:看第一组更简单,你们真会思考!第18面彩旗呢?
生1:18÷3=6(组)正好摆了6组。所以是绿色。
生2:第18面彩旗是第6组的最后一面,和每组最后一面的彩旗颜色相同。
生3:没有余数,也可以看成余数是3,最后一面就和第一组的最后一面相同。
师:很会想象!这两位同学都是是采用计算的方法,其他同学呢?
生1:我是用计算方法。
生2:我用画图的方法。
师:如果我想知道左起第100面彩旗的颜色呢,你打算怎么办?
生2:计算,因为画图太麻烦了。
师:单双数位置的方法怎么没有用?
生:不能用。那只适合每2个为一组的情况。
师:同学们觉得当数字大时,用画图比较麻烦。单双数位置判断又只适合每2个为一组,只有计算的方法是比较通用的,看来我们要针对不同的问题灵活地选择方法。
【评析:本环节教师突出了两个问题:一是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二是方法的优化。值得一提的是,该教师大胆放手,尊重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她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方式解决问题,再通过比较,重点放在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上,在说算理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在交流碰撞中不断提升思维层次,从知道算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义→只要看余数就能做出判断→看余数判断时只要对照第一组的排列。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看到的是孩子们思维的发展,给我们展现了数学课堂的过程美和简洁美。】
2、解决彩灯问题。
师:为了增加夜晚的照明,公园里准备再安装一排彩灯。彩灯也是按照周期规律排列的。
(出示两红一绿的灯笼)师:瞧!多漂亮啊。你知道第四盏彩灯会是什么颜色?
生1:红色。
生2:绿色。
生3:不知道接下来是不是按照这样排列下去。所以无法确定颜色。
师:说得很有道理,接着看:(出现两红两绿的灯笼两组)
师:照这样摆下去你能看出接下来彩灯的颜色吗?
生:红、红、绿、绿。
师:这一次你们的意见怎么这么统一?
生:因为已经能看到规律了。彩灯可以看成每4个为一组,按照两红两绿的顺序排列的。
师:从图中我们只能看到12盏彩灯,照这样排下去,你想知道左起第几盏彩灯的颜色呢?(第21盏?第58盏?……)
你们想知道左起第多少盏彩灯的颜色呢?请你们用计算的方法解决。
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用彩笔写在上面。(将红、绿颜色的灯笼图贴在黑板上)你们可以根据判断出的彩灯颜色将算式贴在相应颜色的彩灯下面。
师:同学们的计算能力很强,我已经检查了,结果都是正确的。怎么才能知道你们判断出的彩灯颜色是否正确呢?同位先议议。
教学目标:
1、读课文理解妈妈的话,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2、能联系上下文,弄懂下面几个词语:为难、连蹦带跳、去路、没、趟等。
3.根据提示语,来进行朗读练习,和课本剧的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妈妈说的话。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故事
1、回顾上节课内容,说说,上次我们认识的是一只怎样的小马?
二、抓中心句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小马第几次来到河边才过了河?它是听了妈妈说的哪句话才下决心过河?用“~~~”画出来,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三、联系上下文,理解中心词
1、自由读课文三、四、五、六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A.妈妈所说的“别人”在课文中指谁?用记号
B、“别人”都是怎么说的?用“=”画出来,想一想,它们说的话对吗?
2、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3、交流讨论结果
4、朗读指导
一)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点,并结合指导朗读:假如有一天,我们来到小河边,听到小马与老马,还有老牛、松鼠的对话,说话时,他们的神情、动作以及语调生动极了,这一场对话真有趣。它们一个个怎么说,你能学得起来吗?(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使扮演角色朗读课文带有饱满的真实的情感,这样学生的表情朗读就很容易达到要求,而且对提示语所显示的形象有了具体的理解。)
1、小马问老牛伯伯,后面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表示疑问的句子怎么读呢?老牛回答时,说的很平静,因为他认为河水很浅。现在请女同学扮小马,男同学扮老牛,读读他们的对话。
2、松鼠可不同了,忙拦住大叫,因为是大叫,后面是用了什么标点?感叹号表示语气加重。谁能扮小松鼠(指名试读)。
指导朗读:“小马!”一声叫住,要读得急促些,声音要高;两个“别过河”,速度要快些,是连着说的,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些。(再读)
3、“小马吃惊地问”,如果没“吃惊地”,那是一般地发问。现在是“吃惊地问”,吓了一跳,表示出小马的害怕、紧张。(示范)
4、老牛和松鼠对河水的印象完全不同,你能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吗?(深、浅)
二)小马听了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怎么办?用横线划出小马听了老牛的话和松鼠的话后分别是怎么做的?
1、读句子说说哪两个词说明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不动脑筋?(立刻、连忙)
2、学生答,并抓重点词“立刻”、“连忙”。
3、练习朗读四、五两节。四个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表演)。
4、评议
导语:此时的小马“小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它心里是怎么想的。呢?1、同一条河,老牛说“深”,松鼠说“浅”,你们说哪个说得对?为什么?
出示小河、老牛、松鼠剪贴片,并要求学生按“因为老牛____,所以___;因为松鼠___;所以___”的句式回答。)
2、发散:现在请你为小马动动脑筋,他当时怎么想就对了?
四、读最后一段,体会中心句
1、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么做的?它实践的结果是什么?
2、(出示投影片)看图说说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五、.总结课文,通过说话训练,结出寓意
1、再读老马的话。
2、老马是说:“光”什么意思?“不……不……是不行的”。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摸、看、尝等方法认识玉米,并能用语言表现其基本特征。
2、通过尝试,掌握拨玉米的技能,知道要一层一层剥。
3、学会观察、比较,对玉米加热膨胀后的变化感兴趣。
二、活动准备:
1、生玉米每人一根、专门用来爆米花的干玉米一包。
2、微波炉一只、餐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玉米。
1、出示“玉米”朋友。
今天啊!我们班级里来了一个朋友还有它的伙伴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你们认识它吗?
2、让幼儿认识玉米的皮和须。
(1)引导幼儿观察玉米。
原来是玉米朋友,它今天要和我们大家一起来做有趣的游戏,但是它先要来考考我们小朋友,看看谁能发现它身上有些什么秘密。
(2)幼儿每人取一根玉米观察、自由讲述、交流。
(3)集体交流。
你都发现了些什么秘密?
皮:玉米身上包裹着皮,像它的什么呢?(衣服)
儿歌:玉米玉米真有趣,身上穿着X衣服。
须:这个须像什么呀?变一变。
摸摸看,有什么感觉?
儿歌:玉米玉米真有趣,身上长着长须儿,像XX来像XX。
3、去掉皮和须,让幼儿进一步认识玉米。
(1)如果脱去玉米的衣服,拿掉它的胡须,猜猜看,里面会有什么?
(2)幼儿尝试自己剥玉米,自己去探索。
那我们一起来剥剥看,找一找衣服里面的秘密。剥下来的皮和须应该放在哪里?
(3)幼儿剥玉米,教师指导。
(4)幼儿交流,你们剥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秘密?
(衣服)
好,现在请你们看看脱去衣服,拿掉胡须后的玉米像什么呀?
再请你们摸一摸,摸上去是什么感觉的?(软的还是硬的?)(有一粒一粒的玉米宝宝)?(排队)剥一粒下来试试看,像什么?
儿歌:脱下衣服瞧一瞧,咦!藏着许多小宝宝。亲亲热热在一起,一个挨着一个睡。
(二)、把干玉米房进微波炉,制成爆米花。
1、引导幼儿思考小小的干玉米会不会变。
老师这里有很多已经剥下来的玉米宝宝(摇一摇手里的干玉米),它们呀看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这么乖,想给我们大家变个魔术!我们来看看,他们会变个什么魔术。
把生的、硬硬的玉米宝宝放进微波炉里。
我们耐心地等上一会儿。听听看,玉米宝宝在里面发出了什么声音。
2、把爆好的爆米花取出来,供幼儿品尝、讨论发生了什么变化,把变魔术后的玉米宝宝和先前的做一下比较。
3、那玉米除了变成爆米花吃,还能怎么吃?我们回去再一起讨论讨论试试看,好吗?好,带着你们的玉米,我们走吧!
教学过程:一、实验激趣,提出探究问题,幼儿园大班<浮与沉>的教案。教师出示两个同样大小、颜色相同的塑料球,让学生猜测:把这两个塑料球同时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猜测:“一个浮,一个沉。”“都浮在水面上。”“都沉入水底……”师:“到底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请大家认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把两个小球放入水中,结果一个沉,一个浮。)“同样的塑料球为什么会一个上浮,一个下沉?能不能让上浮的塑料球也沉下去呢?”“什么样的物体在水中会上浮,什么样的物体在水中会下沉?”探究的问题自然而然地随着实验现象产生了。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学习的趋动力,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这个情境的创设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发现和提出了问题。二、分组实验,自主探究。这一环节设计两个探究活动:1、实验:判断物体的沉浮;2、实验: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探究活动(一)实验:判断物体的沉浮此探究活动按“预测――实验探究――表达与交流”三个探究过程进行。1、预测物体的沉浮。每组学生介绍搜集到的实验材料,预测其在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并说出预测的根据,然后,让学生把实验材料按预测结果分类。2、分组实验,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温馨提示:①把材料贴近水面轻轻地放入水中;②每次只放一种材料;③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现象记录。④小组要分工,更要合作。分组实验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要融入到学生之中,充当四种角色:① 组织者:为学生创设和谐、愉快的氛围,组织学生实验;② 探究者:做一名好奇心很强的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究;③ 发现者:仔细观察实验情况,并认真倾听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实验中的问题;④指导者:当学生探究感到困惑时,要及时指导。设计意图:教师最大的成功是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如若一味地牵引,则是剥夺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权利,因此教学中,我给予学生极大地探究空间和充分的探究时间,在开放中组织,在参与中指导,让探究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3、表达与交流①分组汇报实验现象:在汇报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尤其是不同的意见。如:小玻璃瓶在水中有的灰上浮,但有的组会下沉,这就要让学生把瓶子拿出来,再做实验,然后观察,会发现有的瓶子没有盖,水进去了,就沉下去了……②思考总结:让学生认真观察上浮和下沉的物体,发现这些物体的特点:上浮的:轻,是用木头、塑料、泡沫等材料做的;下沉的:重,是用玻璃、金属、石头等材料做的。设计意图:材料是活动的基础,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时间提供材料是大有学问的。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经过仔细选择:既简单,能为每个孩子开辟一条探究之路;又要丰富,让孩有可能通过各种各样的路子去探索;还要有结构,能在探究中体现学生的独创性,教案《幼儿园大班<浮与沉>的教案》。探究活动(二)实验: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此探究活动按“选择问题――制定探究计划――实验探究――表达与交流”四个过程进行。1、选择问题教师出示探究问题:⑴小玻璃瓶在水中上浮,用什么办法让它沉下去?⑵橡皮泥在水中下沉,用什么办法让它浮上来?学生分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探究,有兴趣的可以探究两个问题。2、制定探究计划首先由小组讨论,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如让小瓶下沉的方法有:灌水,灌沙子或装石子,把小瓶绑在石块上……然后小组汇报交流,完善探究方案。设计意图:设计实验方案既减少了实验的盲目性,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孩子们设计的实验也许是稚嫩的,站在科学的高度上讲也许是不太科学的,但是学生在根据自己的设想进行实验时,初步的学会了科学的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组织学生交流,有利于实验方案更趋于科学可行。3、分组探究在学生分组探究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在学生探究出现问题需要帮助时,出出主意,还要关注学生独特的实验方法。4、表达与交流汇报实验情况要注意以下三点:⑴要让学生边演示边汇报;⑵让学生说清实验步骤和方法,尤其是说清从失败到成功的实验过程。⑶在学生交流时肯定学生的多种方法,尤其是有创意的方法。我预设的交流情景:生:我们小组研究的是:让橡皮泥浮上来。我们是这样做的,橡皮泥做成小片(下沉)――捏薄点儿(下沉)――捏得更薄(沉、漏了)――再捏(先浮后沉)――捏成碗状或船形(浮)――放入曲别针(仍然上浮)师:通过捏你们发现橡皮泥有什么变化?生:橡皮泥的形状变了。被捏成了船的形状。师“形状变了,就可能改变物体的沉浮。坐过船吗?钢铁做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是什么道理呢?生:改变了钢铁的形状。里面是空心的。师:还有什么方法让橡皮泥上浮吗?生:我们把橡皮泥粘在木块上,也会上浮。生:粘在乒乓球上也上浮。……师:借助比橡皮泥轻的物体也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设计意图:全班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许多闪光的思想火花会在交流中产生,教师不应该满足于“沙+黄豆”的交流层面,而应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小苏打+白醋”生成新物质的研讨层面,这样才能使不成熟的想法更成熟起来,在相互交流中,会使学生的想法更科学,认识更完善。三、拓展活动,尝试解决实际问题1、揭秘:通过以上的两次实验探究,让学生揭开 课始 两个塑料球一浮一沉的秘密。2、潜水艇实验;出示自制的潜水艇模型,让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潜水艇自由上浮和下沉的秘密,并说明道理。3、设计打捞沉船方案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育要体现STS目标,即科学-技术-社会与生活的联系,这个活动能让学生体验到科学为生活服务,让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四、实验设疑,激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师出示沉浮子:“水中的小瓶能停留在水中的任何一个位置”,这太奇怪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小瓶有什么秘密,还是水有什么特殊?……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有趣的实验现象,会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探究继续下去。
一、内容简要说明
《怎样加快溶解》是小学科学教材中的经典内容,教科版《科学》将此内容安排在四年级下册《溶解》单元。这一课,意在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怎样加快食盐的溶解?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因此,教材提供了三个活动素材:哪一块肥皂溶解得快;糖块溶解的时间记录;加快食盐溶解的研究。
二、教学方法与结构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怎样加快溶解》一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探中发现、探中感悟、探中创新,较好地实现了小学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三、教学模式:
提出假说、指导探究、启发思维、评价总结、应用迁移
四、活动目标:
1、通过对肥皂溶解实验的研究,认识搅拌、物质的大小、水的冷热是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之一;
2、经历设计、验证实验的活动过程,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3、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验证实验
难点:设计实验
六、活动准备:
杯子、冷水、热水、肥皂、筷子、糖、盐块、压碎器、电子表、刻刀、记录单、盘子等
七、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大家下午好!我们一起来看屏幕:
这是著名的原子科学家爱因斯坦,这两位是居里夫妇。
这三位科学家是众多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他们正是用其无私奉献、严谨治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为人类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同学们,今天在这里我们共同上一节科学课,也要做一些科学实验,此时此刻面对这些杰出的科学家,难道你们不想说点儿什么吗?
生:说自己的想法。
好了,同学们,就让我们共同带着对科学家的敬重,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一起走进这节富有个性、富有生命的科学课堂吧!上课!
一、复习引入,提出假说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溶解,谁能说一说哪些物质在水中是可以溶解的?
(预设生回答:糖、盐、高锰酸钾)
2、对,它们都能溶解在水中,要使它们溶解的更快,你有什么办法?(板书:搅拌、碎、热水)
3、啊!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看!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肥皂(出示肥皂),它也能溶解于水,这些方法能不能加快肥皂的溶解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学习怎样加快溶解。(板书课题)
二、指导探究,丰富感知
1、有的同学认为搅拌能加快溶解,谁来说说怎样做?
A、预设生回答:一个杯子……
师:用一个杯子,这是你的想法,其它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两个杯子,因为要进行比较才能知识搅拌溶解得快。也就是搅拌跟不搅拌比。
B、预设生回答:两个杯子……
师:用两个杯子,这是你的想法,其它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没有。
师:你们都认为要用两个杯子。那好,说说吧!证明这一个问题,你们怎么想到用两个杯子呢?
生:……
2、师: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你也同意吗?(问说一个杯子的同学)]那也就是说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同学们,科学家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也用了比较、对比的方法来证明这个问题,你(你们)能想到这儿,真的很了不起!
3、现在两个杯子已经准备好了,请小组讨论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呢?
生小组讨论。
4、你们想好了吗?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
(生汇报)还有补充吗?(生补充)
5、同学们,原来做搅拌这个实验,还需要这么多条件,没有这些条件实验就做不成了。
6、刚才,我们共同研究的这种做法是我们上学期接触过的什么方法你们还记得吗?对,是对比实验。在对比实验中必须要注意的是,比如说要证明搅拌能汉有加快溶解,必须用两个杯子做实验,在比较的时候有许多条件是相同的,相同条件是什么?谁来说一说?(生互相补充:杯子、水温、水量、肥皂、同时)这些条件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条件是:(与生一起说)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这样对比进行实验。
7、以上,我们设计对比实验来证明搅拌这种方法能不能加快溶解,要证明碎、热水这两种方法能不能加快肥皂的溶解,可以用什么方法?(对比实验)啊!}
8、那在这两个对比实验中,唯一不同的条件是什么?热水这个实验不同条件是什么?碎这个实验呢?
师:不同条件知道,相同条件是什么呢?谁来说说?
(生:……)
9、同学们,你们成功的设计了三个对比实验,证明搅拌、碎、热水这三种方法能不能加快溶解,它们真的能加快肥皂的溶解吗?我们马上就要准备实验了,现在是三个实验,四个人一组,想一想怎么做?
(生:……)
师:那你做一个实验,就观察一个实验吗?
(预设生回答:我们自己做,整体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知道怎样分工合作了。另外在这三个实验中,要用到热水和刻刀,注意安全。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这三种方法到底能不能加快肥皂的溶解?下面就请同学们开始实验吧!
生小组合作进行对比实验。
10、好了!同学们,你们群策群力设计实验,分工合作进行实验,结果怎样呢?谁来说一说?[打断一下,你能把你是怎样做的、看到什么现象,又得出什么结论这样完整的说一说吗?]
生:汇报
师:你们的结论也是这样的吗?(是)
11、通过以上三个实验,谁来概括一下,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预设生回答:搅拌、碎、热水是可以加快肥皂溶解的。
三、启发思维,讨论探究
1、是的,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知道了:搅拌、碎、热水加快肥皂的溶解,这些方法能不能加快我们平时吃的糖的溶解呢?你们平时一定非常喜欢吃糖,说说都是怎样吃的?
预设生回答:含着、咬碎、搅拌
2、啊!我们平时基本上都用这几种方法吃糖,当然可能有些同学方法多一些。今天我们要用四种方法吃糖,这四种方法是怎样的呢?就写在我们的实验记录单上(实物投影展示记录单)谁来说一说?
预设生回答:含在嘴里不动、用舌头翻动搅拌、把糖块咬碎、又咬碎又搅拌。
3、一会儿我们就要用这四种方法吃糖,现在请你猜测一下,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快?最慢的又是哪一种?到底是怎样的呢?
4、下面我们就用计时的方法得出结论。一会儿,你们每人选择一种不同的吃糖方法,坚持到底,并把所用的时间记录下来,在吃糖的时候,体会你有什么感觉?明白了吗?
5、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选择吃糖方法并记时间)
快吃吧!那还等什么!
生吃糖记时实验。
6、同学们,你们的实验结果是怎样的呢?四种不同的方法,所用的时间一样吗?
生到前面汇报(放在展台上)。你们也得出这样的结论吗?你用什么方法吃的糖,你有什么感觉?其它同学呢,来谈谈你们的感觉吧!
7、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搅拌、碎是可以加快糖块溶解的,还知道两种方法一起用速度更快。
四、推测验证,发展思维
1、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加快肥皂、糖块溶解的一些方法。怎样加快盐块的溶解呢?谁来说说?
预设生回答:搅拌能加快盐块的溶解、碎能加快盐块的溶解、热水能加快盐块的溶解。
2、这些方法真的能加快盐块的溶解吗?大家来验证一下吧!
师:我发现有些小组在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证明这个问题。非常好!
3、同学们是在用实验验证着你们的推测,结果怎样?谁先来说说?
预设生回答:搅拌能加快盐块的溶解、碎能加快盐块的溶解、热水能加快盐块的溶解。
4、从大家的汇报中可以看出,实验已经证明了,你们的推测是正确的。
五、评价总结、应用迁移
1、以上,大家真的像科学家一样用严谨治学、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通过对比实验知道了加快肥皂、糖、盐块溶解的一些方法,还亲历了“假设—验证”的活动过程,证明了搅拌、碎、热水是可以加快物体溶解的。
2、同学们,这杯水里已经溶解了一些盐,如果我不断往里加盐,它都能溶解吗?一杯水里究竟能溶解多少盐呢?下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这节课上到这儿。下课!
活动目标:
1.了解静电现象产生的简单原理。
2.能够利用静电现在开展简单的小游戏。
3.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感受静电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在生活中感受过静电。
2.物质材料准备:白板、气球、毛巾、布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引导语:小新他们说的“静电“你们遇到过吗?在哪里见过呢?
(出示动画)
二、静电的原理
结合动画讲解
小结:每个物体上面都带有正电荷、负电荷,正常的时候它们的数量是相等的,一旦它们的数量不相等了,就会吸引旁边的物体,产生了静电。
三、静电小游戏
引导语:静电除了会给生活带来一些小影响,也可以玩很多有趣的小游戏噢。
无公开课!幼儿园小班数学《图形宝宝历险记》PPT课件教案(非视频)
大班科学活动沉与浮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科学活动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目标定位:
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乐于参与科学实验活动,能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探索。
(2)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初步了解改变沉浮的方式。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和探索改变沉浮现象。
4、活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
(1)每组一份实验材料:盛满水的脸盆,小石头、橡皮泥、小木块、泡沫板、塑料瓶、玻璃珠,擦手毛巾。(摆好后用盖布盖上避免分散孩子注意力)(2)记录材料:每组一份彩色记录卡、铅笔。
(3)教师示范材料:鱼缸、小石头、橡皮泥、小木块、泡沫板、塑料瓶、玻璃珠,教学课件。
二、说教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演示法:
(1)大鱼缸有助于幼儿清楚的观察到教师演示的物体沉浮现象,PPT上也有相应的图片展示。
(2)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记录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2、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三、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沉浮的现象。
2、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来,为后面的讨论活动提供依据。
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四、活动流程:
1、导入活动(展示PPT的实验物品图片,让幼儿说出有哪些东西。出示鱼缸,事先用盖布盖住,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2、演示活动:先示范两种物体的沉浮,木块和石头。
3、认识活动(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表示“上浮”、“下沉”的箭头号标志,为接下来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
4、操作活动(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先要讲解操作规则,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
5、记录活动(哪些东西会下沉,哪些东西会上浮,请你用沉与浮的标记记录下来,并出示记录表。)每组让一个幼儿记录。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目了然,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
6、交流总结活动(展示每组的记录表)7、探索活动:(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想一想怎么改变沉浮,例如如何让橡皮泥浮上来或让水瓶沉下去)在此环节中幼儿主动动脑想象,大家一起探索改变沉浮的方法,老师按小朋友的方法进行实验示范。
8、延伸活动:生活中有哪些是利用沉浮现象的发明,你发现的沉浮五、教学效果分析这场活动引起了幼儿很高的兴趣,在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遇到了老师课前没有想到的想象,橡皮泥是有包装袋的,有些组没有拆袋做实验,有些则拆袋做实验的,于是就这个实验材料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实验结果。这也意外的为后来的探索改变沉浮想象的环节带来了启发。
反思活动中第7个环节改变沉浮的方法如果让孩子自己随意动手操作然后在一起讨论会更能加深幼儿的印象,但这就要求每个活动环节的时间要控制得当,否则会超时。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活动《沉与浮》,小朋友在操作中感受,并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幼儿兴趣浓厚,喜欢动手操作,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我在上课时思路清晰,活动中每个环节都有小结,小结语言还是很精准有效,帮助孩子理解沉与浮的秘密。
但是作为一个科学活动,需要老师的提问时语言简练,在这方面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在小朋友猜想记录时,可以记录小朋友的猜想时的个数,并现场做实习,科学活动并不是一定要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动手,还可以结合已有的经验,切记不误导孩子。
总之,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收获,希望下次活动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