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古诗》优秀16篇

《儿童诗两首》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第10册的一篇略读课文。第一首《我想》,作家高洪波以儿童的视角,抒写了儿童春天里的想象,表达了儿童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第二首《童年的水墨画》,表达了儿童世界处处皆美景。两首诗适宜引导学生学习鉴赏性阅读和仿写儿童诗。教学时,可在课内完成《我想》的读、赏、创,《童年的水墨画》则放到课外,实现迁移学习。

《儿童诗两首》 教学设计 1

一。 教学内容:

1、主题:难忘的童年

2、内容:*《儿童诗两首》、单元练习二

二。 学习目标:

(一)*《儿童诗两首》:

1、学:丫 。会读词语。

2、有感情读书。

3、通过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特点。

(二)单元练习二:

1、复习本单元的知识。

2、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

三。 我们一起学:

(一)*《儿童诗两首》:

1、学习:

丫: yā  像个小树杈。丫头

2、词语理解:

水葫芦——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叶柄中部以下膨大,花呈漏斗状,蓝紫色。诗中的水葫芦加了引号,不是指真的水葫芦,而是指水性极好的孩子,与我们通常说的“旱鸭子”是相对的。

3、句子理解:

1)“不过……商量商量”——写出“我”沉迷在想象之中,以至于把想象当成现实,一想到要飞到遥远的地方,自己是快乐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不放心呢?所以要和他们商量商量。

2)“树叶在膝盖上……浪里白条。”——说出孩子爱书,书放在膝盖上,翻页的动作一定会很轻,肯定是书中的故事有趣,所以他情不自禁地笑了。他看的是《水浒传》,只想着“黑旋风”和“浪里白条了”。

(二)单元练习二:

1、词语盘点:

1)读读写写:

牧童、蓑衣、鸡笼、莲蓬、毡帽、卸煤。

2)读读记记:

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

2、口语交际:

把你自己的童年故事、自己难忘的事说出来,和同学一起分享。

要求是真实的、要说清楚、说具体。

3、交流平台:读一读。

4、日积月累:

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

5、习作:

1)看图了解图意再写成文。

2)可以写自己的童年趣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写出自己的感受。

3)写后要进行修改。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ài qiǎn   kòng zhì   kǒu jué     dì dòng shān yáo

(        ) (        ) (        )   (                  )

sōng shǔ    áo xiáng    shuò dà wú bǐ

(        )   (        )  (               )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画_____)

颇有节奏(pō pǒ )        抱歉(qiàn qiān)                  围聚(jǔ jù)

魁梧(wú wǔ  )            呵欠(hā hē)                         乳汁(rǔ nǔ)

三、成语

1. 补充

气宇(  )(  )  心如(  )(  )  (  )(  )一笑

众志(  )(  )  曲径(  )(  )  (  )(  )足食

2. 写相近的成语

全心全意——(      )

四、选词填空

1. 既……又……   虽然……但……  因为……所以……  尽管……还……

(1)(    )我讨厌那些看似可怜的乞丐,(    )是给了他一元钱。

(2)我(    )希望自己早点长大,(    )又很害怕长大。

2. 严密    精密    周密

(1)没有(    )的组织纪律,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就不可能战无不胜。

(2)经过一番(    )的安排,我们和沈老师在分别28年后又团聚了。

五、按要求写句子

1. 这么精致的艺术品,是艺术家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改为问句)

2. 小燕子飞。(扩句)

六、阅读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终于开口对病人说:“你忍不住可以哼叫。”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臂上汗如雨下,青筋暴起。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

1. 写近义词

镇定 ——(  )     颤抖——(  )

2. 为什么“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

a. 因为手术难度很大。

b. 因为沃克医生从没有遇到这么坚强的人。

c. 因为沃克医生怕病人太痛,不敢下手。

3. 病人手臂上为什么会“汗如雨下”?

《儿童诗两首》教案学案设计 2

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一首写出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其中《我想》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词也非常讲究,如:安、接、装、种、悠、长、望、飞等,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自由读小诗,提问: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里?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觉得最美的愿望,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出最喜欢的画面。有的说“牵着万缕阳光”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人感觉春天的阳光是那样地柔和,那样地舒服,晒在身上暖洋洋的,与阳光共舞;有的说“长”看出春天万物生长,草木葱翠,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讲到蓝天是我的课堂的时候,我让学生想象课堂上可能有些什么?学生联系诗歌,发挥想象,与作者一道沉浸在一连串美妙的幻想中,他们说小鸟是我的同桌,白云是我课桌,太阳是我的老师……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主要方法,然后我让学生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感受意境,并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的?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当学完整首诗时,我给学生自由展示的空间,让有兴趣的同学也学着模仿《我想》的写法创作一首儿童诗。

儿童时代是人一生中最富有想象力的,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很好地乘着那想象的翅膀,给孩子展示自我的空间,去放飞他们的理想。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会读生字“丫”,读读写写“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趣、乐。

3.感受“安、悠、爬、染”等动词的精妙,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4.通过想象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情趣,初步培养鉴赏儿童诗的能力,激发读、写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背景

1.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首诗,诗里有我们的梦想和憧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儿童诗两首》。

2.齐读课题。

3.这两首儿童诗是——(“我想”“童年的水墨画”),从这两首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估:学生预习过课文,大部分能基于所知的内容作个简要的表述,如:“我想”是“我”所展开的想象,童年像水墨画一样美等。少部分学生此时才会关注到题目与内容的联系。)

4.简介背景。

《我想》是我国著名作家——(高洪波)在初春时,带着自己四岁的女儿到公园里和女儿尽情地享受阳光,欣赏春天,欢快游乐后写下的。《童年的水墨画》则是作家——(张继楼)在80岁高龄时,根据自己的所见及童年生活的回忆写成的一组诗,分别是由“街头、溪边、江上”这三首小诗组成的。

二、初读感知初感文体

1.自读诗歌,运用“借助注释”“同桌交流”的方式解决初步的疑问,思考诗歌主要讲了什么。

2.个别读,师生共同参与正音、断句。感知诗歌主要内容。

(学情预估: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好生字“丫”,较流畅地读好“我想”,“童年的水墨画”则有可能出现断句等困难。“我想”从儿童的视角书写,浅显易懂,但概括仍存在一定的困难。“童年的水墨画”能大致知道所描写的几个场景。)

点拨策略:“我想”提示每小节“我”想像了什么,“童年的水墨画”提醒在“街头”等地方分别做了什么。

3.课文为什么要把《我想》《童年的水墨画》放在一起呢?这两首诗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学情预估:“一语惊醒梦中人”,一部分学生会意识到这两首诗歌富有童真,都是写童年美好幸福生活的。可能少部分学生则比较茫然,会讲到两首诗的具体内容上。还可能会有学生指出两首诗的不同点。)

4.小结。

这两首儿童诗都是富有童真、童趣,都是与童年有关,而且,主要还是写给你们——儿童看的呢!

三、品读体情体会精妙

《我想》

1.读了《我想》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学情预估:“我想”能从自己的读中体会到诗歌的趣,作者的“奇思妙想”,也可能 )

点拨策略:尊重学生个性的感受,点出童年是个爱想象的年龄,看到世间万物都可能会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

2.指导想象,朗读体会。

点拨策略:以“作者分别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景物展开自己的想象?”引导学生体会是盎然的春意启发了作者的想象,以第一小节为例,想象画面,指导朗读,通过“悠啊,悠——”破折号中声音的延长,读出诗歌的趣。

3.方法迁移,品读诗歌。

点拨策略:指导学生运用第一节诗的想象画面的方法,交流自己的感受,并通过朗读调动情感,体味诗境。

5.在这首诗中,你觉得哪些词用得特别好呢?

点拨策略:引导学生发现诗中“安、接、装、种”及“悠、长、望”等动词,通过换词等方法体会动词的准确、精妙。

《童年的水墨画》

1.在“童年的水墨画”中是否也有一些动词用得特别好呢?请大家细细读读,想象一下画面。

点拨策略:根据学生感悟的情况,进行适当点拨。《街头》引导感受诗中闹市静读的画面,让生简介“黑旋风”在水中大战“浪里白条”的情节来帮助想象,进而品味“漾”“爬”动词的精妙、诗中“乐”的情感。《溪头》则引导学生从动词染“立”中体味画面的静、美,而“碎”则是画面从静到动,垂钓之乐通过这几个动词的品味,则不难体会了。《江上》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以小故事: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如鸭群般在江里自由自在地嬉戏,为了争夺一撑船用的篆杆,一不小心打在了门牙上,至今对那“一阵浪花,两对虎牙”忘记犹新。童年就如同一幅幅淡淡色彩的水墨画,留存在作者心中。

四、联系生活真情表达

1.读了这两首儿童诗,你有什么感受?联系自己的生活,你又有什么感受?

(学情预估:大部分学生会从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快乐的来谈。可能个别学生会发出“自己都没经历过这么好玩的事”的感叹,还可能有个别学生会提出自己的童年生活不美好,整天参加培训班等。)

点拨策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享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同时点出课改正在努力地为学生减轻负担,及教师也会努力让学生有个快乐的童年。)

2.童年是多梦的,是美丽的,是难忘的。回家后,可以找《童年的水墨画》的另外三首小诗《花前》《树下》《林中》,或其它的儿童诗来读读,还可以模仿这两首儿童诗其中的一首来写一写,作作小诗人。

儿童诗《我想》书香教学设计 4

《儿童诗两首》是人教版课标版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第一首《我想》,作家高洪波以儿童的视角,抒写了儿童春天里的想象,表达了儿童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第二首《童年的水墨画》,表达了儿童世界处处皆美景。两首诗适宜引导学生学习鉴赏性阅读和仿写儿童诗。教学时,可在课内完成《我想》的读、赏、创,《童年的水墨画》则放到课外,实现迁移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环节设计:

师: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草长莺飞、遍地春光;春天,是个想象的季节,神游四野,上天入地。在春天里,你会想象些什么?

(学情预估:学生可能会想象春天实在的景物。)

2、点拨入题:

高洪波是个著名作家,他以《我想》为题,写出了一个孩子春天里的美好想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儿童诗两首》的第一首《我想》。

二、初读,感知内容

1、环节设计:

师:初读诗歌,我们不仅要读准确,还要用心去感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把字音读准确,还要把声音放轻一些。读完想一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情预估:学生比较重视把诗泉州市地读下来,不很在意对诗歌的感受。)

2、点拨策略:

引导学生一节一节地体会:

在美好的春天里,“我”把自己想象成什么?

三、再读,体验情趣

1、教学环节:

你能通过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学情预估:学生一般能说出诗的大意,但不容易体会诗中的情趣。)

2、点拨策略:

主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味。老师引读课文,用语言描述调动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引入想象世界。

师:在那桃花盛开的春天,“我”想象自己的小手安在了桃枝上……(读第一节);旭日、和风,垂柳拂岸,“我”想象自己的脚丫接在柳树根上……(读第二节);春天是放风筝的季节,蓝天白云,风筝飘飞,给人们带来多少欢乐,“我”把自己的眼睛装在风筝上,体验春天的快乐……(读第三节);阳春三月,绿草成茵,花繁似锦,“我”把自己想象成了大地……(读第四节);我是个向往自由的孩子,也是听话的孩子……(读第五节)。

四、三读,鉴赏表达特点

1、环节设计:

师: 只要找到窍门,我们也可以当小诗人。作者的小窍门是什么?大家看看每一节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想象,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的变化,有什么变化?

(学情预估:学生对把自己的什么部位变为什么,容易局限于课文的事物,要把打开思路作为指导重点。)

2、点拨策略:

是春天的桃花、柳树、风筝,还有充满绿意的大地启发了作者的想象,春天的细雨、燕子,夏天的荷花、小溪和鸣蝉,秋天的桂花飘香,冬天的雪,都可以启发我们想象。还有干旱的大地、混浊的河流、沙尘暴,社会治安、国家安全等也可以触发我们的想象。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事物作为想象的凭借,然后展开想象,并把它写成一首小诗。

五、学习创编,合作交流

1、环节设计: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事物作为想象的凭借,然后展开想象,并把它写成一首小诗。

(学情预估: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是学习创编的难点。

儿童诗《我想》书香教学设计 5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知道你们都喜欢看《大风车》中的“奇思妙想”的节目,其中,有一句最响亮的口号是什么呀?(指名说)让我们一起喊(预备起):让想像飞起来!声音还挺响亮的,你们想不想也放飞自己的想像呀?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去感受冬冬那美好而又神奇的想象吧!

二、情景欣赏整体感知

(播放课文录音)

刚才,小朋友们看得非常入神,听得也十分认真,谁来告诉我们冬冬有哪些神奇而有趣的想象呢?

1、学生交流感受。

你觉得冬冬的哪一个想象最神奇,最有趣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85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儿歌。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儿歌。

三、细读诗歌体味情感

你觉得冬冬的哪一个想象最神奇、最有趣呢?(指名说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根据情况学法指导)

(一)指导学习第三节

这么多小朋友都喜欢这一节,读读吧,希望通过你们的朗读使其它的小朋友也喜欢上这一节。

1、指名读文,学生评价。

师:读得真好,文中“柔软”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柔和,不坚硬)

2、理解“柔软”一词。

谁来说一说这个“柔”字怎样写?(上面是一个矛字,下面是一个木字)

3、学生书写“柔”字。

师:长了眼睛的风筝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它看到了什么呢?

4、学生自由说看到的景象。

师:冬冬的想象是这样的神奇,我们也随着冬冬一起飞上蓝天,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什么?(板书:飞上蓝天)(我们看到了雄伟的万里长城,看到了浩瀚的大海,望到了金色的稻田——)

5、学生想象在蓝天上看到的情景。

师:小朋友们的想象跟冬冬一样神奇、美妙,那课文中为什么说“蓝天是我们的课堂”呢?

4、指名回答。(因为作者可以在天空中学习。因为作者可以在天空中认识世界。)

(是的,飞上蓝天,更加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认识了世界。这是多么美好的一种感受啊!谁能读出。

5、指名再读这一节。

师:美丽的风筝载着我们美好的理想飞向蓝天,我多想和你们一起走进神奇的蓝天课堂。

6、小结学法。

请小朋友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一节的?请小朋友们按照这种方法自学其它三节,也可以重点学习你最感兴趣的那一节。看我试范:先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找出能表现神奇、有趣的词句,然后展开丰富的想像,读了这一节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最后通过朗读把你的感情表达出来。下面开始读书吧!

(二)汇报第一节

过渡语:谁来汇报冬冬的第一个幻想?

学生读文。

请小朋友们看这个“悠”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呀?

学生写“悠”。

(悠哇,悠——此时,我们仿佛在干什么?)

(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2、指名学生读文。

(三)汇报第二小节

过渡语:多善多美的桃花呀!我真的被陶醉了!冬冬想变成桃花,去装扮美丽的大自然,我也想变成花朵去点缀大自然呢!冬冬还有哪些愿望呢?谁来汇报冬冬的第二个幻想?(板书:变成柳树)

指名读。

(“绿色的篷帐”指的是什么呀?由绿色的篷帐你想到了什么?)湿软的土地上,绿柳成荫的美景。

2、学生想像。

(课件展示)孩子们,你们看,春雨过后,你会发现柳树又有什么变化呢?(叶子更绿了,更繁茂了,在不知不觉中,柳树一点点地长大了。)(指导朗读“长啊,长—长成一座绿色的蓬帐”)

3、女生读第二节

(四)学生汇报第四节

冬冬的想法可真多,(对照板书总结)他还有什么想法呢?谁来接着汇报第四节。

1、指名说冬冬的第四个幻想。

师:冬冬的幻想如此神奇,我也想来来读读儿歌了,小朋友们你们给我这个机会吗?

2、学生听老师范读第四节儿歌。

师:你们觉得我读的怎样?谁想象老师这样也来读这节儿歌呢?

3、指名学生读第四节儿歌。

师:这位小朋友读得比老师还要好,我真得很佩服你们,那其他的小朋友也想不想来读这节儿歌呢?好吧,我们来男女生合作读这一节,好吗?“变小草,变小花”女生读,“绿得生辉,开得漂亮”男生读,其他的语句男、女生一起读,明白吗?

4、男生合作读第四节。

四、拓展训练升华主题

小朋友们带着美好的梦想飞向远方时,千万不要忘了哟,还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我们会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说一说。(学生讨论)

讨论: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交流讨论的内容。

过渡语:是啊!小朋友们都长大了,想出去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但是,不管去哪里,一定要先家人商量商量,记住了吗?冬冬的想象真有趣,谁愿意美美的读一读这首儿歌?(找四位小朋友各读一节,全班齐读最后一句。)

3、美读儿歌。

五、自由练笔续编诗歌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了冬冬神奇而有趣的想象,你们的心中一定也有许多有趣的想像吧。那么你能不能仿照儿歌前三节的格式也来编写一节儿歌呢?看谁写得最好。(学生练笔)

六、课堂小结情感熏陶

孩子们,我们梦想是那样的有趣、那样的神奇、那样的美好,为了实现美好的梦想,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飞翔吧!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古诗》 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古、诗”等6个生字,会写“古、声”等5个生字。

2、背诵课文。

3、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生字。

难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图片或实物投影、课件,生字卡片。

学习指导学习辅导学习评价

教学情境设计指导学习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古诗。

三、再读指导。

四、熟读成诵。

五、学习生字。

1、揭题。

2、解题。

小朋友们看了题目,你能猜到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春季)那它写的是一天中的哪一段时间呢?(告诉学生“晓”就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上)

1、自由读课文。

(1)自己读一遍课文,遇到生字拼一拼音节再读。

(2)再读一课文,用“——”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把课文连贯地读一遍。

2、检查自读。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个别读。

(3)齐读课文。

1、结合彩图,了解诗意。

2、指导读第一句。

(1)生试读。

(2)指名读。

(3)全班读。

3、指导读第二句。

4、把1、2句连起来读。

5、男女生分组读。

1、看图试背。

2、分组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3、全班齐背。

1、抽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

2、自学生字,记忆字形。

3、指导书写。

学生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再读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按要求画生字,读生字,把课文连贯地读一遍。检查自读,抽读生字卡片,指名个别读,齐读课文。

学生结合彩图,了解诗意。师指导读第一句。采用多种形式读句子。指导读第二句。

分组比赛背诵,全班齐背。

抽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

小组自学生字,记忆字形。老师巡堂指导书写。

表扬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的学生。

能正确认读生字读音,读准课文的同学给予表扬。

鼓励,爱学习的学生。鼓励生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特别鼓励个性朗读。

表扬能背诵的同学。

表扬认真读生字、书写的学生。小组互相展评。投影好的作业。全班评价。

板书设计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图)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儿童诗两首》 教学设计 7

一、说教材

本课是阅读课文,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一首写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勾勒了三个典型的的儿童生活的剪影。

二、说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三、说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四、说教法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充分注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边读边想象,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

2、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尽量在学生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

3、重视语言的积累。对这样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的儿童是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喜欢的内容背下来,结合《我想》,让学生模仿写出自己美妙的想象。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古诗》 8

教学内容

村居

教学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课型

古诗

是否集体备课

教材分析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和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准备

优秀案例

生成设计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2、村子里的孩子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

3、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防纸鸢

4、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古诗第二句。

5、指名读、齐读。

6、你能配合画面,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7、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8、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将你的想法融进诗里读出来吗?

9、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心爱的纸鸢,一边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

四、背诵全诗

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一首古诗你一定能背下来。

2、生自由背。

3、集体配乐吟诵。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村:乡村居:居住村居: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读完诗后,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再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烟”前鼻音,“醉”“散”是平舌音,“忙”“童”后鼻韵母。

(三)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三、四句,读后,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诗意,理解“纸鸢”,指导写“忙”字。

3、请你谈谈自己放风筝时的心情,把自己想象成图中那几个刚散学归来的小孩,请你欢快地读三、四句,读出心中的喜悦。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四)放飞想象,发散思维。

早春二月,鸟语花香,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边读一边想,你的脑海里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这是春的气息,这是春的脚步。让我们在美美的读一读。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练习朗读全诗,然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准备比赛读。

2、比赛读。其余同学当评委。

3、背诵,边背边想象在美丽的春天里快乐的生活。

五、注重拓宽教学内容

春天这么美好,有多少诗人曾经赞美过它呀把你所知道的关于春天的古诗朗诵给大家听,好吗?

六、注重读写结合

师:春天的景色如此令人陶醉,就让我们以《村居》为題把春天早晨的景象写下来或画下来吧

板书设计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作业设计

背诵《村居》,把意思讲给父母听。

背诵《绝句》。

教学反思

《儿童诗两首》 教学设计 9

《儿童诗两首》随堂练习——巩固篇

一、看拼音谈汉字

yā   jí

脚( ) ( )取

二、用下列字组词

丫( )( )

苞( )( )

篷( )( )

【参考答案】

一、脚丫 汲取

二、丫头 丫环

花苞 含苞待放

帐篷 车篷

《儿童诗两首》随堂练习——提高篇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花苞 万( )阳光 一( )篷帐

一( )风筝 一( )水花 一( )土地

二、理解下面的句子

1、“长呀,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中绿色的篷帐指什么?

2、“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一串花苞 万缕阳光 一座篷帐

一只风筝 一阵水花 一片土地

二、

1、指的是长大的柳树

2、体会到了孩子的天真,可爱,把幻想当作了现实,同时也能看出孩子的懂事。

《儿童诗两首》教案学案设计 10

在本课的教学中,看着学生们有趣的表演,倾听学生们大声的朗读,我感受到了学生们由衷的喜悦。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童话”情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想象力、释放智力的平台,充分发挥了自主参与式教学的优势,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快乐中学习。我对以下两点感到满意:

首先,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深入教材,勇于创新,为学生的'思维、想象和表达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如果你是一个小英雄,你会对你的父母说什么?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给予引导和引导,使学生积极进取,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力。

在教学活动中,我创造了一种情境,让学生成为活动和表演的伙伴,完全抛弃了“教师的尊严”。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在枝繁叶茂的《梧桐,一个的童话》中,我意识到要让学生变得积极和个性,我们必须从学生为主体开始,在课堂上为他们种植一棵绿叶茂盛的梧桐树,为他们创造一个爱的花园,并在课堂上实现“我喜欢学习”。

同时,它也让我感觉到情境教学对学生来说就像是一股“美的春天”,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在培养情感、启发思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创造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

值得思考的是,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应该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灵活使用教材,拓展教材,全面发挥创造力和主动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儿童诗两首》教案学案设计 11

《儿童诗两首》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两首儿童诗组成。《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的幻想,表达了儿童丰富 的`想象力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童年的水墨画》通过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此文时,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如,读《我想》,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里?读《童年的水墨画》时,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这样学生更好地品味了诗歌的意境及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学完这两首诗后,再让学生进行比较朗读,理解这两首诗歌有什么不同,使他们进一步感悟儿童诗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试着仿写儿童诗。

整节课 由于这是儿童诗,和孩子们的生活很贴近,所以读后,让孩子们说出他们的感悟,都能够做到有话可说。要他们仿写诗歌时,大多数都写得较好,想象力丰富,充满了童趣。

儿童诗《我想》书香教学设计 12

教学要求:

情感目标:理解诗的内容,通过幻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九个生字和新词,认识八个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了解我的小小愿望。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了解“我”的小小的愿望。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看美丽景色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说:当同学们看到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蓝天白云这些美丽的景色时,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的作品中,去品味生活。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纠正读音,�

4、老师简要介绍作者。

高洪波:1951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出版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我喜欢你,狐狸》等。儿童诗《我像》获全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5、指名读课文第一至四节。

三、理解内容。

1、从第一至第四节中选择你喜欢的一节分组学习。

自学提示:

(1)我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小组讨论。

(3)用读或演的形式汇报。

2、交流汇报。

(1)交流第一、二节内容。

(2)学习第三节。

指名读第三节。启发学生想象:“我把眼睛装在风筝上,飞上高高的蓝天,望啊望——作者能望到什么?

鼓励学生充分说。

解决疑难: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3)学习第四节。

齐读第四节。请学生说说对蒲公英、柳絮的了解。

启发学生想象: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作者飞到那里干什么?

3、学习第五节。

(1)指名读第五节。分组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2)交流汇报。

四、巩固练习。

1、配乐,同桌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互相评议。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

2、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向大家汇报。

3、配乐齐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1、读完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充分说。

教师总结。

大自然是这样美好!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美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背诵这首诗。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3、学会九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2、配乐齐读课文。

3、指名读第三节。要求:仿照这一节,再编一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想象。

(2)同桌相互说,相互评价。

(3)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向大家汇报。

二、背诵指导。

1、依据板书内容自己独立试背。

2、指名分小节背。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2、小组内相互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3、小组代表汇报。

4、指导书写。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扩词练习。

悠:悠久悠扬悠闲

谷:稻谷谷子深谷

脚:脚印脚步脚趾

软:松软柔软软弱

营:军营营地营房

堂:食堂纪念堂礼堂

柔:温柔柔弱柔美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古诗》 13

教学目标:

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教学重点:

会认13个字,会写6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课前准备: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同学间相互帮助,看能读懂多少。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春晓》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播放音乐,观看vcd《春晓》

二、学习“古、诗、首”三个字。

1、指名背诵儿歌。

2、指名背诵古诗(随意)。

3、小朋友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大家认识吗?

(板书:古诗)

4、学生自学、互学、扩词游戏。

5、你会背诵5首,他会背诵8首,哪位小朋友认识这个几首的首字呢?

(可以板书出来让学生认读,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板书“首”字)

三、学习古诗《春晓》

(一)初读古诗,正确流利。

1、出示古诗(课件或小黑板)。

2、询问班级内有没有会背诵的。如有,就请会背诵的小朋友领着大家读。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眠:读min不读mn 。闻:前鼻音wn。

4、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二)再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这首古诗,看看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

2、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晓:可以先告诉学生“春晓”是春天的一个早晨,再让学生联系晓的日字旁理解。

(2)眠: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或者直接告诉学生是睡觉的意思。

(3)闻:先让学生看门字里面是什么字(耳),再问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听)。顺便进行扩词练习。(新闻、闻名、耳闻、见闻)

(4)啼鸟:可以倒过来让学生理解(鸟啼)。

3、句子比较,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处处闻啼鸟”和“处处闻鸟啼”两个句子,在这首中用哪个好?为什么?

4、粗略讲讲诗意。先让学生自己说,老师再予以点拨指导。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感悟韵律。

(1)齐读古诗。

(2)引导学生发现“晓、鸟、少”三个字的韵母都是ao,适当渗透一点押韵的知识。

(3)自由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晓、鸟、少”三个字在诗歌中很顺口(押韵)。

2、感悟节奏。

(1)老师范读,学生体会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拖声较长。

(2)适当断句,引导朗读。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3、想象意境。

(1)课件或挂图:雨后春天的早晨美丽的景象。

(2)教师描述引读。

在春天里睡觉真好,不知不觉就天亮了——春眠不觉晓;刚一醒来,就听到四处传来鸟儿的啼叫,那声音真动听——处处闻啼鸟;昨天夜里刮风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丽的花儿被风雨打落下了多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背诵古诗。

四、指导写字。

(一)范写、讲解。

古:横一定要长,写在横中线上方;竖写在竖中线上,可稍向左斜。

多:此字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关键是注意第四笔——撇的起笔处,应该在田字格中心交叉点稍微偏右一点。

处:1、引导认识“折文”。2、捺要写出小“脚丫”。(写捺画,起笔轻,要出脚,先停停。)

(二)学生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村居》。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准备:写有古诗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古诗,哪位同学能背给其他同学听一听呢?

2、指名背诵古诗。

3、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首古诗,大家愿意跟我一起学吗?(愿意)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村居》。

板书课题。认识“村、居”两个字,师正音。

二、学习古诗《村居》

(一)初读古诗,正确流利。

1、出示古诗(课件或小黑板)。

2、询问班级内有没有会背诵的。如有,就请会背诵的小朋友领着大家读。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4、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二)再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这首古诗,看看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

2、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二月天:指春天。日字旁理解。

(2)纸鸢:风筝。

(3)东风:指春风。

3、句子比较,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律美。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老师范读,学生体会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拖声较长。

2、适当断句,引导朗读。

3、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4、背诵古诗。

三、指导写字。

(一)范写、讲解。

忙:左边竖心旁的“竖”要写得垂直且稍长。

(二)学生练习。

教学后记:

《春晓》这首诗大部分学生比较熟悉,所以我不用花很大功夫来指导学生学习这首诗。但《村居》这首诗比较难懂。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阅读感知诗境,尝试边读古诗边想像意境的阅读方法。重点激发学生喜爱古诗的情感,积极收集古诗,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古诗》 14

教学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

3、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具准备:画有柳树的春景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画有柳树的春景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春天来了,景色多美呀!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寻找春天吧!

二、放音乐,教师配乐朗读儿歌,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么样。

三、学生模仿老师读儿歌。

1、轻声读,遇到生字,看拼音自学。

2、指名5个同学,一人读一小节,要求把音读准。

3、各自大声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教师重点领读儿歌,学生自由选读儿歌中的小节。

五、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悟儿歌。

1、出示有柳树的春景图。

2、提问:小柳树睡了整整一个冬天,它什么时候睡醒了?谁能读出小柳树睡醒的样子(学生表演读。)

3、小柳树睡醒了,它的好朋友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和它在一起做什么?

4、创设情境:请学生扮演春雷、春雨、春风、春燕读有关的'三小节。它们对柳树说些什么呢?柳树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学生上台表演。

语言训练:

春雷帮助柳树柳树,柳树对春雷说:“ 。”

春雨帮助柳树,柳树,柳树对春雨说:“ 。”

春风帮助柳树,柳树,柳树对春风说:“ 。”

春燕和小柳树,柳絮,柳絮边飞边说:“ 。”

六、指导朗读:

提示:春天里的景物这么可爱,让我们走进春天,美美地读一读!

七、课堂练习:同桌互读,找出生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会认、写要求掌握的生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表演读:小组内表演,五个同学分别扮演柳树、春雷、春风、春雨、春燕。

二、认识生字。

1、春天里,还有什么和柳树一样也醒了呢?学生自由发言。

2、出示大屏幕识字:说说你认识了课文的哪些字,不会认的字怎么办?说说你的好办法

三、巩固练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用熟字来记忆。

3、猜字游戏。(以学生自己把生字编成谜语

(2)大雨落在田地上——“雷”。

(3)自行车轮胎缺少气——“软”。

4、认生字练习:全体学生把自备的生字卡片摆放好,老师指大屏幕上的字,学生从字卡里找字并举起来。

四、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说话”二字的言字旁和“春”字的撇捺。

(1)言字旁的一点不能太低,横要写得斜,竖稍向左歪。

(2)“春”字的撇起笔在竖中线上,然后要往左斜;捺的起笔不要靠近撇,要给下面的日字留出空来。

2、学生先描再临,老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巩固练习:小组长分发生字卡片,帮助同学识字。

板书设计:

1柳树醒了

春雷说话

春雨洗澡

春风梳头

春燕捉迷藏

柳树玩耍

教学后记:

这是一首美丽的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感悟,使学生感受到在春天,柳树、春风、春雨、春燕,每一种事物都洋溢着光彩。我还指导学生用“春天跟()说话了,说着说着,()”句式来仿说句子,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儿童诗两首》 教学设计 15

《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

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一首写出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1.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引导学生们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感情。2.。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尽量在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读《我想》时,问:“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诵读最神往的愿望,想象画面。”读《童年的水墨画》时,引导学生: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3.拓展延伸。写写自己童年的梦想与童年趣事。遗憾:有些同学还是没有读出诗的意境来,还要加强朗读。

《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儿童诗两首》之一《我想》简短的语言符合学生朗读口味,生动的画面迎合学生本身的想法,所以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受到熏陶和启迪。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自由读小诗,告诉老师: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里?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觉得最美的愿望,说出最喜欢的画面。有的说把小手安在桃树上,比放感觉更轻,有的说“牵着万缕阳光”用了拟人,仿佛看到小手牵着阳光的手;有的说“悠”看出悠闲地荡着秋千,一边还唱着春天的歌。在讲到蓝天是我的课堂的时候,我让学生想象课堂上可能有些什么?学生联系诗歌,与作者一道沉浸在一连串美妙的幻想中,沉浸在童年生活的快乐中,他们说小鸟是我的同桌,白云是我课桌,太阳是我的老师……带着丰富的想象,感受着优美的语言文字,然后让学生用自己语言朗读,他们的情绪被激发,情感被点燃,读着听着,简直是美的享受。

当学完整首诗时,我给学生自由展示的空间,让他们学着也尝试创造自己的诗,按照每一小节的格式和内容,把自己身体的某些器官想象进去写。最后,他们都交上了自己的得意之作:

我想把嘴巴                                 我想把耳朵,

嵌在风筝上。                               安在夏天的森林。

和风儿一起闲聊,                           听昆虫奇妙的音乐会,

和小鸟一起歌唱。                           听小鸟在枝头动听歌唱。

晃啊,晃——                               听啊,听——

尝尝白云像不像棉花糖。                     大自然多么美妙。

我想把头                                   我想把眼睛

安在花朵上,                               装在大树上,

饱尝露水的甘甜,                           看小鸟如何飞翔,

欣赏花儿的绽放。                           瞧落叶美丽的舞蹈。

荡啊,荡——                               望啊,望——

花枝是我的秋千。                           欣赏大自然的奥妙。

我想把眼睛                                 我想把鼻子

安在火箭上,                               安在蜜蜂身上。

带着自己的疑问,                           闻荷花清香,

牵着自己的梦想。                           嗅熏衣草幽芳。

冲啊,冲——                               采啊,采——

冲上太空探究奥妙。                         抱着甜蜜回家乡。

我想把嘴巴                                 我想把耳朵

装在竹叶身上,                             装在大树上。

吮吸春天的雨露,                           倾听大树的诉说,

唱出沙沙的歌声。                           数着年轮的增长。

盼啊,盼——                               听啊,听——

沐着日光快乐成长。                         树杆是我的老师。

儿童诗的教学,将使学生更富情趣,对生活更加热爱,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有其独到之处。诗歌教学课堂就是学生快乐的天地,更是一门陶冶人的艺术,它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自信的大门,领略美丽的风景。

总觉得我们班学生语文基础差,应变能力比较弱,所以上课时,我总不敢放手,不敢把课堂交给学生,不敢退到引导者的位置。我总扮演着灌输式教学角色,一口一口地给学生喂食,生怕他们不会吃,吃不饱,消化不好。

这样的教学方式,一堂语文课下来,不仅自己感觉疲惫,还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他们变得更笨拙,在新鲜事物面前,反应更迟钝,更让人揪心。我虽心里明白这些道理,可一旦真正要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时候,我又不能像先前想得那样坚决了,开始犹豫动摇了,因为内心里,实在怀疑学生的能力,实在不敢放手,就怕他们学不会。哎,当老师以后,真觉得自己时常在扮演爹妈的角色,想让学生学会独立,却狠不下心来看他们学走路,怕他们跌着疼着,心里有时真是非常矛盾焦急,却又不知如何是好。又担心自己处理不好放手跟不放手之间的关系,浪费了时间,耽误了孩子们的学习。

辗转反思之后,我决定加大放手的力度跟宽度,选择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学生预习之后,自主探讨解答。这篇略读课文是《儿童诗两首》,我交代了预习要求以后,准备聆听他们的发言。

《儿童诗两首》中,第一首诗是《我想》,这篇课文比较简单,通俗易懂,理解起来应该不难,我怀揣着这样的想法聆听学生的发言。果然不出所料,学生们的反应积极热烈,而且理解到位。当我抛出“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这个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时,学生的发言更加积极到位,各抒己见,有理有据。第二首是《童年的水墨画》,该标题下有三个小标题,是三首独立的小诗,构成了一篇独立的诗篇。第一小节的诗目是《街头》,这首诗必须细读才能品出味道,我担心学生们抓不住重点,品不出味道。课堂上,见学生似乎摸不着头脑,我心里急了,几乎要把答案公布了。关键时刻,我忍住了,因为我看到后排的几个学生显得跃跃欲试。我赶紧提问,哎呀,真好,他们不仅回答正确,而且理解得比我想象得要到位,有趣味。接下来是《溪边》,当我询问:“为什么人影会碎了?”的时候,郑伟东居然会回答:“因为鱼儿上钩了。”我一听这话,心里高兴极了,我没想到他能这样机敏。这首诗里,并没有直接说到“鱼儿上钩”的语句,能这样回答,说明他思考了,理解了。最后一首是《江上》。一开始,学生们还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让他们小组自由讨论发言后,再统一汇总上报。这样的程序以后,学生们的问题少了,原先很多的问题他们都已经解决且非常明了。剩余的问题,我依然让学生自主探讨解答,效果依然不错。在他们显得特别有阻碍的地方,我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便有恍然大悟的愉悦感,师生均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的尝试放手,我发现自己从前的忧虑有些杞人忧天,学生们其实是可以做到并做好的,我不应该过度担心以及怀疑他们的潜力跟能力。接下来,我应该更勇敢更放心地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他们更大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向课堂要效益,学好知识,用好知识。

《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

让他们都成为小诗人

《儿童诗两首》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第一首诗充满了儿童神奇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具有非常浓郁的儿童诗特点。而第二首诗则摄取了童年生活的三组画面,生动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时,我简简单单让孩子们走进诗句,化读为悟,用说表达。做一回真正的小诗人。

诗意开头,妙趣无穷:

上课,在黑板上板:童年

师:根据这个单元的学习,你对童年有什么体会?

生:童年很美好!可以无忧无虑!

生:童年的时光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跑的远远的。

生:童年是一首诗,是一首歌,最动听的歌!

生:童年,我们人人都要回忆的时光!

……

(文本的学习就是要让孩子们感悟到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使他们的情感和文本内的情感产生共鸣。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孩子们对于童年的感受已经能用诗意的语言来形容,那么,就如《新课程标准》所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诗意渗透,乐趣无穷:

这两首诗歌简短的语言符合学生朗读口味,生动的画面也非常迎合学生本身的想法,所以孩子们更能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受到熏陶和启迪。

首先,我教学第二首《童年的水墨画》,请几个孩子开火车分别读“街头”、“溪边”和“江上”,然后要孩子们想想如果让你在脑海里画画,你会画什么呢?

读完课文,孩子们争先恐后。

生:我会画几个孩子在江边玩耍,你向我拨水,我也不甘示弱,回拨过去。

生:我会画几个光着头的小孩子“扑通”一声跳下水,过了好一会儿,露出一个小脑袋,然后甩甩头发,笑了!

生:我会画一个孩子坐在溪边钓鱼,然后钓鱼竿上停着一只红蜻蜓。一会儿,鱼儿上钩了,蜻蜓飞走了。让我想起了《小儿垂钓》。

生:我想着一个孩子坐在路边,看着《水浒传》,入迷了,身边的车水马龙也没有注意到。

……

师:那么让你画这幅水墨画,你会画哪里?

生:我会画山上,我刚才在读的时候已经写好了:山上一棵大树,野果红红诱人,赶忙爬上摘下,擦擦吃下几口。

生:我画在果园,闻着新鲜空气,爬上一棵梨树,摘下一个鸭梨,狼吞虎咽。主人发现,拍拍屁股逃跑。

生:我会画海边:一只小船慢悠悠,船上人儿谈笑中。为何这样欢笑不停?原来船中鱼儿游!

生:我会画校园:一群小孩嬉笑奔跑,转入花丛不见脑袋。突然钻出一张笑脸,原来是花儿一起笑了。

生:我还会画天空,我变成一只小鸟,飞上蓝天。

……

在教学《我想》时,也是用这样的方法,先让孩子们找出一个想象的词:安、接、装、种,然后要他们也变变:你们会变成什么?孩子们也很兴奋,一个说将嘴巴装在树叶里,一个说让耳朵插入树根中。

(著名儿童作家金波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写诗是他们自由天性的表现。诗歌教学应该是轻松的课堂,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喜欢的想象、描画、朗读,将自己喜爱的画面表达出来,让学生步入自己理解的意境之中,从而体现阅读理解的个性化。既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又增强其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使他们的言语活动在与情感的同构中得到升华。)

化作诗人,情趣横生

因为时间不够,最后的写诗让他们回去完成,不过相信有课堂的铺垫,他们会写出虽然很幼稚,却很精彩,充满童趣的诗歌。

语文课堂就应是学生快乐的天地,就应是一门陶冶人的艺术,就应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就应让学生走进自信的大门。语文教学的形式很多,朗读、复述、背诵、画图、表演、制作、讨论、写作、应用等等,采用何种形式,要根据不同内容,因文而异,而且要以功能的最佳发挥为衡量标准。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古诗》 1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

教学方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投影仪、字词卡、图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登鹳雀楼》。读题

2、学习“登”的偏旁以及偏旁的笔顺;学习“楼”字

二、理解题意

1、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2、 整理问题:

①谁登鹳雀楼?

②鹳雀楼在哪里?什么样子?

③《登鹳雀楼》是谁写的?

④鹳雀是什么?

⑤“登”是什么的意思?

3、师简介作者王之涣。

4、边介绍边板画鹳雀楼所处的位置。

5、理解登鹳雀楼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

1、师范读古诗。

2、生自读生字、课文。

3、抽读生字词。

4、指名读古诗。

四、学习第一句

1、板书第一句

2、看图:图上画了些什么?诗中哪个字是太阳的意思?

3、比较黑板上画的太阳和图片上的太阳有什么不同?“白日”的意思就是指傍晚的太阳。哪个字的意思是“没了、完了”?

4、理解“依”是什么意思?(做动作)

5、连起来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傍晚的太阳依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了。)

6、指导读第一句,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第二句

1、出示第二句

2、看图片上的黄河,说说你在电视里看到的黄河是怎样的?(气势磅礴)黄河里的水滚滚流动到哪里?哪个字是“到”的意思?

3、说说第二句的诗意。

4、指导读出黄河奔流的气势。

5、齐读第一、第二句并连起来说这两句的意思。

六、学习第三、第四句

1、出示诗句。

2、看图理解:诗人站在哪层楼?他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怎么样?(移动诗人的位置。)

3、诗里哪个字的意思是“想要”(欲),“穷”什么意思?查字典理解。师解释“千里目”:很远很远的地方。“更”是什么意思?

4、学生讨论诗意: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5、指导朗读第三、第四句

七、巩固

1、齐读古诗

2、前两句所写的。是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的想法。

3、欣赏歌曲《登鹳雀楼》。

4、师范背古诗。

5、游戏:“才富小考场”,赛题内容:题目意思,古诗意思,带点字意思,作者……(略)

第二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看谁能最先猜出来。“有时圆圆挂天空,有时弯弯挂树头。白天见不着,晚上才出来。”(月亮)

2、出示朗月的画面。我们知道,弯弯的月亮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小船,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启发想象。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唐代大诗人李白把它想象成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板:古朗月行)

二、揭题,范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读通课文。

2、范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教师随机指导生字读音。

4、相机出示生字:古、行、时、识、作、台、朗、呼、疑、镜。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读古诗,谈认识。

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从哪句诗句知道的?

(1)古时候的小朋友把月亮当成“白玉盘”。又当作“瑶台镜”。

(2)“呼”的意思是叫。

(3)“识”的意思是认识。

(4)“端”的意思是云彩的上面。

(5)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呢?(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2、借图想象,感情朗读。

(1)出示幻灯片:图上画的都有什么?谁能把图意说一说?

(2)听描述,想象诗的意境。

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蓝,一轮圆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在上面。月光如银,洒落在房前屋后,多么宁静、美好的景象啊!

(3)边想象边诵读诗句。

(4)指名读诗文,大家评议。

3、背诵古诗。

先同桌互背,再指名背诵,齐背。

四、识记生字字形。

1、自学生字。

2、小组内交流。

3、班内交流,指导“作、台”。

五、扩展:

画一幅有关月亮的图画。

六、作业

1、朗读背诵诗歌

2、把诗的意思说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白日依山尽,小时不识月,黄河入海流。呼作百玉盘。

欲穷千里目,又疑瑶台镜,更上一层楼。飞在青云端。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