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优秀公开课教案(优秀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大班优秀公开课教案(优秀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能仔细观察图片中角色的表情、动态,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编出不同的情节。

2、能用恰当的词句,描述出角色的心理活动与语言。

3、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大图片三幅、对话框三个。

2、两个幼儿一份讲述图片。

3、提前录好“啊!”、“哈哈,太棒了!”、“哎吆!”的声音。

4、提前认识、理解“对话框”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逐一出示图片1、3、2,请幼儿观察、讲述。

1、出示第一幅图片,请幼儿观察。“这是在什么地方?”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词汇形容看到的背景图。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大老虎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它见到小兔子会怎么说?小兔子是怎样做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会怎么说?

2、出示第三幅图片,请幼儿观察。※最后怎样了?老虎吃掉小兔子了吗?谁帮助的它?怎样帮助的?大象的表情是怎样的?会怎么说?老虎的表情是怎样的?又会怎么说?小兔子呢,他的表情是怎样的?它会怎么说?大象是怎样知道老虎要吃小兔子的?小兔子是怎样到河对岸的?◎引导幼儿想象并说出兔子请大象帮忙时会怎么说?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出各种可能。

3、出示第二幅图片,请幼儿观察。※大象像什么?小兔子是怎样过大象桥的?老虎是怎样想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会怎么说?小兔子会怎么说?

二、以对话框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图片中各角色的心理变化。

1、出示对话框,知道对话框放在谁那里,就是谁在讲话。

2、请幼儿分别听“啊”、“哈哈,太棒了!”、“哎吆!”的声音,请幼儿说一说是第几幅的、谁讲的?为什么?是怎么说的?

三、请幼儿根据自己对图片的理解,完整讲故事

1、教师提出讲述要求: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是怎么说的?是谁、怎样救的它们?最后怎样了?给故事起名字。

2、请幼儿两人一组用小图片互相讲故事。

3、请一至两名幼儿讲故事。

4、老师完整讲故事。

四、自然结束。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借助"颠倒"所产生的滑稽好笑的新奇感,自然地进行颠倒前后的比较对照。

2.能用语言、绘画大胆地表现有趣、新奇的"颠倒世界"。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1.故事磁带、绘画工具等。

2.幼儿用书。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故事,感知故事的滑稽有趣。

2.活动难点:能用语言大胆地描述有趣、新奇的"颠倒世界"。

3.指导要点:调动幼儿原来的生活经验,比较对照故事,发现《颠倒世界》的有趣、滑稽、可笑。

【活动过程】

1.弯腰看世界,引入故事。

说说与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看到的东西都相反了、颠倒了)

2、打开幼儿用书观察。

提问:

你发现什么奇怪的事情?(让幼儿仔细观察,请个别幼儿代表讲述)过渡语;:这是什么地方呀,发生了这么奇怪的事,真让人纳闷。

2.倾听故事提问:

(1)乌鸦亚伯来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方?

(2)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怪的地方?(所有的事情都颠倒了:小老鼠在追一只大猫;人拉着马车,马却坐在车上;小孩子摇着摇篮正在哄老爷爷睡觉)

(3)看到这样一个颠倒世界,亚伯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3.讨论。

(1)听了这个故事后,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引发幼儿讲出心里的感受,如:有趣、滑稽、可笑、奇怪等。)

(2)你知道乌鸦亚伯还看到了哪些颠倒过来的奇怪事儿吗?

4.幼儿完整的再次欣赏一遍故事

小结:颠倒世界里什么事情都颠倒过来了,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颠倒的事情?请你和好朋友一起讲一讲,也可以把你想到的画下来。

5.绘画:颠倒世界

(1)幼儿将自己想象出的颠倒事情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2)你讲我猜。幼儿可互相猜测别人绘画的意思,再听听小作者自己的介绍。

【评价要素】

1.对周围事物是否产生比较对照的兴趣。

2.能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有趣的颠倒世界。

大班公开课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对客家饮食文化产生兴趣,乐于交流自己的发现。

2.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幼儿发现并了解一些客家食品的种类、味道和制作过程。

3.体验客家祖先的勤劳和智慧,培养幼儿作为客家人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1)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搜集各种客家美食图片(例如:黄元米果、鱼丝、荷包肉、烫皮、炒米糖、芋兰片、炸鱼粑等), 然后老师将图片做成多媒体课件。

(2)教师收集一些传统客家美食制作过程的录像或图片。

(3)电脑一台,投影仪、摄像机一台。

2.设计调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并在家填好。如图:

3、分组操作材料:一组:荷叶、切成片的五花肉及蒸肉粉、八角酱油等调料。二组:已蒸熟的大和糯米饭(注意保温)、大木盆一个、长木棍、做花样黄元米果的木板模子若干。三组:幼儿及家长到郊外采来的艾叶(已煮熟并和好面粉),印艾米果花样的模板模子若干。

4、教师已组织幼儿参观了“赣县客家文化城”。

5、 实物:幼儿从家里带来一些客家美食或特产。

6、音乐《斑鸠调》。

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众多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向同伴介绍和交流自己的发现;另一个重点是组织幼儿学习一些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如: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打黄元米果)。

难点是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到一些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使孩子体会到客家祖先的勤劳和聪明智慧。

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设计理论:

我园使用的“幼儿多元能力实践课程”中的大班下学期主题教学中,教师组织幼儿进入到了最后一个主题教学《家乡美名扬》;为了让幼儿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老师为本班孩子设计了这样一个有关客家文化的延伸教学活动;另外,赣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在这里居住的孩子无时无刻地在感受着客家文化,但是作为客家人的后代,孩子们不能去发现客家祖先的勤劳和聪明智慧,于是,老师决定从最直观的孩子最喜爱的客家美食入手,引导孩子去发现和体验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另外,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五大领域中“社会”的目标及教育要求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在幼儿教育总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使幼儿在情感—社会性方面获得发展的教育活动。

教学方法: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欣赏客家美食。

2、 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课前准备:收集各种客家美食的实物或图片。

3、 发放调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让幼儿自己去寻找发现客家美食。

4、 操作法: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客家美食。

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赏客家美食。

1.师:小朋友去过我们赣县的客家文化城参观吗?我们都知道了自己是客家人的后代,还知道了我们的客家祖先非常地聪明和勤劳,发明了许多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还做出了许多别的地方没有的美食呢!今天,你们知道有什么客家美食呢?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2.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的客家美食图片。(边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课前和家长一起收集的客家美食图片,一边由幼儿向同伴介绍美食名称、味道和制作材料等)

二、交流讨论调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

师:刚才,我们看见了许多客家美食,小朋友知道还有很多客家美食没有在屏幕上展示出来,小朋友们都做过调查了。下面就请小朋友把你调查表里的小秘密告诉自己的小伙伴吧!

1、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幼儿做的《好吃的客家美食》的调查表,同时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说自己的调查内容。

2、幼儿同伴间互相介绍自己的调查表。

三、品客家美食

1、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实物——客家美食。

2、幼儿互相分享客家美食。

3、幼儿分享结束后进行集体讨论:你吃了什么美食?你最喜欢吃的是什么客家美食?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四、教师向幼儿展示“客家美食的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师:小朋友知道老师爱吃的客家美食是什么吗?下面,老师就请全班小朋友来看看吧!

1、幼儿集体欣赏多媒体课件:包艾米果、做烫皮、打黄元米(重点引导幼儿看大家合作打米果的场景)、做荷包肉、炸鱼粑。

2、幼儿讨论:你们看见了老师喜欢吃的客家美食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看见大人做这些美食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吃的这些好吃的东西都是我们这里才有的美食,是客家美食;我们客家人的祖先不仅很勤劳还很聪明,制作了这么多的美食。小朋友想学会做这些美食吗?(想)今天,老师就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做客家美食的材料,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五、延伸活动:制作客家美食。

1、带领幼儿看各组材料,并向幼儿介绍材料。

2、讨论:这些分别是做什么的材料?(打黄元米果、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怎样做?你想做什么美食?

3、幼儿自由分成三组制作客家美食:打黄元米果、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教师巡回指导。(放音乐《斑鸠调》)

4、教师利用摄像机把幼儿制作客家美食的过程全部真实自然地进行拍摄。活动结束后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在幼儿园网站的班级频道观看“活动掠影”一栏“我们会做客家美食啦”。

教学反思

幼儿生活在这么一个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对客家美食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浓厚的兴趣,这为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体性提供了保证。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各种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如:多媒体播放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的客家美食图片,演示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投影仪放映幼儿的《好吃的客家美食》调查表;加上播放典型客家风格的音乐);这些多媒体的手段不仅使幼儿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了客家美食的丰富多样,更使幼儿清楚地了解了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使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深深地吸引幼儿饶有兴致地参与到其中;另外,老师拍摄幼儿制作的全过程并在活动结束后邀请家长一起观看录像,不仅让家长了解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同时促进了家园联系及亲子关系的加深。活动的组织通过收集资料,填写调查表、欣赏、讨论、品尝、制作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对客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验到了客家祖先的聪明智慧和勤劳的品质,同时激发了幼儿作为客家人的自豪感,这些活动很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活动过程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主动地,较系统地感知了客家美食的美味和丰富多样性。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积极主动,感知能力、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均得到了锻炼。

大班公开课优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运用媒体的教学手段,引导幼儿在自己印制的手形上添画出新颖的形象,幼教大班美术教案-手形画。

2.鼓励幼儿想象、大胆尝试,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3.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电脑、投影仪,视频转换仪各一台。

2.自制软件一份

3.幼儿绘画用品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哥哥、姐姐的画,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大屏幕上展示作品) 你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发现这些画中的小秘密?(原来这些画都由各种手形变成的。)

二、玩一玩、变一变,引导幼儿探索:

1.让幼儿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

2.引导幼儿讲述:我把两手握一握,并一并,翘起小指变成小猫……

三、多媒体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手形画:

1.展示手形

(1)想一想,这个手形会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自由想象,再展示孔雀)

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孔雀的?孔雀的身体在哪里?羽毛在哪里?(手掌是它的身体,手指是它的羽毛,添上头和颈就变成了美丽的孔雀。)

(2)这个手形能不能再变成其它的呢?(展示刺猬)

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刺猬的?手掌是小刺猬的什么?手指部分又是刺猬的什么呢?(手掌是小刺猬的身体,胖胖的,手指是它的刺,长长的,还挂上了一个个果子,多可爱)。

2.展示手形二

想一想,这个手形添上几笔变成什么?(展示鸡)

添上了哪些部分?(添上了鸡冠、眼睛、嘴巴、翅膀和脚)

四、幼儿绘画,老师指导:

1.鼓励幼儿自己变化手形,大胆尝试,幼儿教案《幼教大班美术教案-手形画》

2.指导幼儿在纸上摆好要画的手形用笔从最外面的手指开始,仔细地沿着手的形状走,一直画到最后一个手指,启发幼儿添画并进行装饰。

五、用视频转变仪展示作品,清幼儿介绍,你的小手变成了什么?怎么变的?

简评:此活动设计的最大优点是:教师能较好地把握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提高幼儿美术技能的

关系,既给幼儿留有较大的想象创造空间,又能帮助幼儿解决绘画技能上的难点。

开始部分,通过欣赏作品和手形变化游戏,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帮助幼儿积累创作素材。 中间部分,教师抓住了如何"将幼儿的想象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这个重难点。在方法上,变传统的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注入式、封闭式为教师点拔、幼儿创造的启发式、讨论式;在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将幼儿的想象以动感的画面展示,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观察、比较、判断的机会,找准了由手形添上什么变成什么这一技能上的关键,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结束部分,利用视频转换仪,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同伴面前,便于幼儿参与评价,促进交流。 幼教大班美术教案-手形画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引导幼儿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勇于尝试、认真完成任务的道理。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丰富幼儿的词汇:难为情、趟。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丰富有关马、磨坊的知识。

经验物质准备:老牛、小马、小松鼠图片、动画课件。

活动过程:

一、依次出示动物图片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引出主题。

导入语: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动物朋友,我们一起看看都有谁?(依次出示老牛、小马、小松鼠,每次出示小动物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幼儿,运用难点前置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老牛、小松鼠对很水深浅的理解)分析:他们之中谁?谁最矮?小马呢?

过渡语:今天小马要帮妈妈驮麦子,过程中会发生哪些事情呢?

请小朋友仔细的听。

二、教师完整清讲故事,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分析: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教师引导幼儿看课件分段讲故事,帮助幼儿分析故事内容分析:

1、老马交给小马一个什么任务?(把半袋麦子驮到磨房去)

2、在送麦子去磨坊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3、老牛是怎样说的?小松鼠是怎样说的?小马是怎样做的?

4、老牛为什么说河水很浅?

5、小松鼠为什么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小伙伴?

6、老牛和小松鼠说得对吗?(解决难点,理解大与小,深于浅的相对性,无论是老牛还是小松鼠都是以自己的身体站到小河中感受河水的深浅,所以他们两个说的都对。)这说明了什么?(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感受)在"小马难为情地说"中断,"难为情"是什么意思?(丰富词汇:难为情)妈妈是怎样说的?小马最后过河了吗?"趟"是什么意思丰富词汇:趟

四、看动画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引导幼儿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五、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拓展:听完《小马过河》的故事分析:

1、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2、当你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怎样做?

大班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用牙签、瓶盖、麻布等不同的装饰工具塑造泥板的不同形象;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泥板塑造出丰富、生动的形象;

3、正确使用装饰工具,注意活动时的卫生与安全。

4、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泥工板、泥人手一份,抹布一组一条;

2、牙签、瓶盖、麻布、树叶等陶艺工具若干;

3、幼儿已经有过擀泥的经验;

4、幻灯设备,电视机。

活动指导:

一、课题:

1、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面条吗?(吃过)那你们会擀面吗?(幼儿自由回答并大胆讲述经验)。

2、出示泥,教师示范擀面,边示范边引导回忆擀泥的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擀泥,教师巡回调查幼儿的设想。

1、分发泥,鼓励幼儿正确擀泥:取大块泥,通过团圆→压扁→铺板→用擀泥板擀泥;

2、要求幼儿在擀泥时,要将泥擀得厚实一点、均匀一点;

3、教师巡回指导,并调查幼儿对泥板的形象构想,鼓励幼儿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完整自己的构想。

4、教师小结:刚才,我调查了小朋友们对塑造泥板的形象构想,由手提包、有手机等等,我希望接下去你们能够发挥你们的本领,完成你们的构想。

三、幼儿开始创作。

1、分发牙签、瓶盖、麻布、树叶等装饰工具和材料,鼓励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牙签、瓶盖、麻布、树叶等工具辅助塑造自己的泥板形象,也可以自由选择同伴搭配组合进行创作。

2、教师提醒幼儿正确使用辅助工具,注意使用时的卫生与安全。

3、教师巡回指导各组幼儿的创作,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使其有信心继续创作下去。

四、利用幻灯机放映幼儿的作品,组织欣赏幼儿的作品,并集体评价。

1、出示幻灯机,放映幼儿的成品,并请幼儿自愿上前介绍自己的作品,要求幼儿表明自己的合作伙伴和设计意图;

2、教师表扬部分作品出色的幼儿,鼓励所有幼儿再接再厉,努力做到更好。

3、将幼儿的泥板作品展示在泥工区,供幼儿之间、亲子之间互评,发表宝)○(贵意见。

活动反思:

让孩子们了解到泥板成型是陶艺的一种形式。接着欣赏了现代的陶艺作品,感受现代陶艺作品的魅力。在讲到做泥板的方法时,我先把技法展示出来,让学生来思考这个技法有哪些注意事项,然后再次强调并板书。并尝试用一种方法做泥板。

大班公开课优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经典艺术作品,发现作品中丰富的色彩美。

2.在仔细选苹果书屋情景中,乐于表现苹果光滑而丰富的颜色。

3.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4.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活动准备:

1.塞尚名画几幅

2.苹果数个,炫彩棒,剪刀,毛巾,记号笔

3.画有盘子的底板纸一张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苹果,让幼儿了解苹果有哪些颜色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礼物,是一个苹果。这个苹果有什么颜色

2、回忆我们小时候画的苹果是什么样的,体会我们从小就会画苹果。

师:我们小朋友都画过苹果了吗?你画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画的苹果都只有一种颜色,其实苹果是有点红,有点绿,还有的地方还有点黄,苹果柄这里还有点咖啡色,里面还是黑色的呢。

二.欣赏谈论:

1、欣赏作品:“桌上的苹果”

师:有一位画家,他也很喜欢画苹果,他画苹果的时候都会仔细的观察,静静的想,慢慢的画,最后画出了一幅非常有名的画“苹果”,这位画家就叫“塞尚”,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幅画。

幼儿欣赏交流:苹果都有些什么颜色?

2、欣赏作品:“一个苹果”(局部)共同分辨找出画面中苹果上有哪些颜色,从中了解塞尚画的很慢的道理。

三.共同尝试由幼儿寻找颜色,教师采用摩擦接色的方法操作,学着像塞尚那样认真画画。

四.操作尝试:挑水果

1、来到水果店:每张桌上放两个苹果,认真观察苹果上的颜色变化。

2、挑选:用记号笔画轮廓,用炫彩棒逐步添加颜色,使颜色接近调和。

3、买回家:剪下五.观赏交流:装果盘从作品中找一找哪些苹果特别新鲜可装进果盘中,并尝试调整画面安排。

教学反思:

今天的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幼儿对泥橡皮泥制作很感兴趣,而且制作苹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是幼儿能做出来的'。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用连贯、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2、尝试根据图片、动作的提示理解歌词,并填词进行演唱。

3、体会恬静、优美的合唱效果给人带来的享受。

活动准备:

相应的图片6张

活动过程:

一、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

二、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1、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分角色合唱衬词。

三、学习歌曲

1、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出示小娃娃:小娃娃玩累了,想睡觉了,怎么办呢?

(2)怎样来哄娃娃睡觉?

(3)你们听,老师是怎样来哄娃娃睡觉的?(老师深情的哄娃娃睡觉,范唱歌曲一遍)

2、根据图片、动作,理解歌词。

(1)歌曲哪些是摇篮?(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摇着哪些宝宝呢?(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还有谁呢?

(4)白云、浪花、风儿在干什么?(引导幼儿分别做飘、翻、吹的动作)

3、完整地演唱歌曲。

(1)欣赏旋律一遍,感受旋律恬静、优美的意境。

(2)用动作、图片提示,尝试把词填入,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3)第二遍引导幼儿用连贯、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

(4)第四遍合作演唱,两位幼儿结伴,用手搭成摇篮,深情地演唱歌曲。

4、分角色合唱衬词。

(1)老师唱歌词,幼儿哼唱衬词。

(2)男女分角色合唱2遍。

延伸活动:

还有哪些是摇篮,摇着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编一编,唱一唱好吗?

大班公开课优秀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知道绿色食品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

2、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更多的绿色健康食品。

3、激发幼儿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

2、绿色食品的标志一个,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的字卡三张。

3、幼儿收集的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标志,直接引题。

1、请幼儿仔细观察标志上的图案,猜想像什么?

(本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直接引题,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标志上的图案,从而了解标志的真正含义。)

2、教师向幼儿讲解标志上图案表示什么以及它所蕴涵的意义:绿色食品的标志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培蕾组成,寓意为植被在阳光的照耀下长的枝繁叶茂,从而形成一片绿色的环境。整个标志为正圆形,寓意为保护。

3、幼儿操作:绿色食品、非绿色食品分类。找一找,把绿色食品的放在有绿色食品字卡的一边,把非绿色食品放在有非绿色食品字卡的一边。

4、为什么这些食品不是绿色食品?可能是什么原因?以同样品牌的牛奶作对比。

小结:同样的牛奶一个有绿色食品标志说明它是纯天然的食品,而另一个则是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往牛奶里添加了香料、防腐剂、色素等有害的东西,所以不能称绿色食品。

(本环节在认识标志的基础上进行亲身体验,尝试把所带的食品按照标志分成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两大类,进一步加深对标志的认识,并通过验证比较给幼儿一个明确的答案。)

二、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

1、观看课件讲述: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看一看这些地方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加工成为绿色食品?

(1)奶牛在黑烟冲天的工厂旁的草地上吃草,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2)农田里用脏水浇灌,旁边也有黑烟。提问:这农田里生产的东西能加工成绿色食品吗?为什么?

(3)山清水秀风景地。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为什么?

2、师生共同总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出更多的绿色食品,我们就可以吃到更多的绿色食品,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本环节让幼儿了解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是活动的难点,通过直观的教具,运用明显的对比,启发幼儿想象、了解生产绿色食品的条件。)

三、创造绿色环境从我做起。

1、讨论: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环境被污染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重点突出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的危害)

2、争做绿色小卫士。

幼儿相互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说。

(本环节的重要提问:“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有更多绿色的环境?”引起幼儿的共鸣。在幼儿相互交流中产生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想法。)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使幼儿真正了解绿色食品来之不易,并且学会了看绿色食品的标志,从而幼儿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大班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10

设计思路:

在当今社会中,潜藏着许多难以预防的危险,时时威胁着孩子们,其中孩子的居家安全事故在逐步增多,拐骗儿童的事例在不断地发生,孩子独自在家的现象也在所难免地出现,为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掌握一些独自在家时的基本安全事项,特此设计了这次活动。安全知识,理性的东西比较强,让幼儿直接交流这些,他们的兴趣会马上消失,于是,在活动前端,便设计了幼儿喜欢的活动——乘车,将幼儿的兴趣、情绪提高起来;安全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幼儿能够较好地将安全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因此,设计了让幼儿看动画、玩游戏的环节,让幼儿通过看看、听听、讲讲、玩玩这些实践操作活动,来进一步巩固、渗透所学的安全知识,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幼儿更好地掌握住所学的安全知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克服独自在家时的害怕心理,了解当自己一个人在家时,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安全事项,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拐骗技巧,学会保护自己。

2、引导幼儿初步运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看动画讲述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单独在家时……》;情景表演的准备;音乐《开汽车》;红绿灯一个;投影仪;电脑一台;故事动画《单独在家时……》15套。

活动过程:

1、随着《开汽车》的声音,带领孩子们乘坐幼儿接送车到丘越家做客。利用乘车活动来提高孩子们的情绪,并且复习乘车的安全知识。

2、就xx小朋友单独在家的情况,向孩子们提出问题:

(1)当你单独在家时,感觉怎么样?在做些什么事情呢?

(2)如果你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你会怎么办?

3、带领孩子们观看课件《单独在家时……》。

4、围绕课件的内容与孩子们展开讨论:

(1)丢丢为什么会一个人在家,小朋友有没有遇到过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呢?

(2)丢丢自己在家时,他感觉怎么样?

(3)有人打电话过来了,丢丢是怎样应对的呢?

(4)有人来敲门了,丢丢究竟有没有开门呢?

(5)那蓝鸟怎样帮助他的?

引导孩子们克服独自在家时的害怕心理,了解独自在家时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安全事项,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拐骗技巧,学会保护自己。鼓励幼儿将所学的安全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除了上面的安全事项,我们还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呢?请幼儿边看动画边自由讨论。

5、引导幼儿看动画讲述课件里的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渗透、巩固所学的安全知识。

6、玩游戏:大灰狼和小兔子。让幼儿通过实践的游戏活动,在玩中学,更好地掌握住所学的安全知识。

7、结束活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