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
活动目标:
1、感知鱼的外形特征,欣赏鱼身上的独特花纹和绚丽色彩。
2、尝试用各种形状、线条和色彩来装饰鱼。
3、合作布置海底世界,感受成功的喜悦。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事先布置好的海底世界场景。
2、范画:鱼。
3、各种鱼的PPT。
4、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和着音乐《小鱼小鱼水中游》进入活动场地。
T:瞧,我们来到了哪里?(海底世界)
T:你发现了什么?(很多鱼)
T:这些鱼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具体引导他们观察鱼的形状、花纹和色彩。
用手指来圈画鱼的外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三角形等,让幼儿初步感知鱼的基本形状。
2、观察PPT
T:除了这些鱼,你还见过哪些鱼?
观看PPT,边看边说,教师讲和幼儿说相结合。
重点示范鱼身上的花纹
T:你看到鱼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现场示范)比如:圆点、条纹等
可请1——2个幼儿上来尝试画不一样的花纹
教师小结:这些鱼有着独特的外形,漂亮的花纹和绚丽的色彩。每一条鱼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想来画一条跟别人都不一样的鱼吗?
3、幼儿作画(播放海底世界视频)
简单介绍砂纸
T:你们在这种纸上画过吗?
请个别幼儿感知纸的特性,知道这是砂纸,上面粗粗的是沙子,在这样的纸上画画时要用大大的力气哦。
T:我要请小朋友画一条大大的鱼,那么它的身体应该多大?请一个小朋友用手指在纸上比划,鼓励幼儿尽量把鱼的身体画大。
幼儿开始作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4、送鱼儿回海底世界
先画好的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把鱼贴在海底世界。
共同欣赏海底世界,教师带领幼儿边看边评价作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取材于生活,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在活动中,面对我的提问,幼儿都积极的回答,说出自己看到过的鱼的形状、颜色、花纹,在示范画鱼的轮廓时,他们个个都很兴奋,也很跃跃欲试。在幼儿绘画涂色时,他们能够领会到涂色的要领,只是我自己感觉可能是受幼儿兴趣的牵引,在欣赏鱼的过程中时间稍微长了些,应该把重点放在画各种几何形的鱼这一方面。
活动名称:
特别的鞋子
活动目标:
1、运用美工材料制作独特的鞋子,学习用对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装饰,中班美术教案-特别的鞋子。
2、正确使用剪刀,运用搓长、团圆、压扁等技能进行泥塑活动。
3、培养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纸板、剪刀、胶水、彩笔、橡皮泥、彩纸、毛笔、干净的旧的白球鞋。
活动过程:
1、今天大家都在说鞋子。老师也有很多漂亮的鞋子。(出示用水彩颜料装饰的一双球鞋。)你们觉得它漂亮吗?和刚刚看到的鞋一样吗?引导小朋友观察鞋子装饰的材料、及左右对称装饰的,还有拖鞋、用彩纸装饰的鞋、橡皮泥的鞋,一一出示。
2、鼓励小朋友也来制作一双特别的鞋。
小朋友,原来鞋子可以用这些材料做成。听说星星鞋店要开业了,真愁品种少呢,不如我们来帮他们设计一些漂亮的鞋子吧。
3、出示各组各种材料,引导小朋友讨论可以用这些材料制作鞋子的哪部分?
4、现在小朋友可以到自己喜欢区域制作“鞋子“。
(1)装饰区:A)小朋友在干净的旧球鞋上用水彩颜料或水彩笔进行装饰。B)让小朋友画出鞋子的形状,并进行装饰。
(2)“拖鞋“:小朋友用硬板纸剪成鞋形当鞋底,取长方形纸装饰花纹后当鞋面,将鞋面与鞋底粘合即成。
(3)“精品鞋“: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通过搓、压、团等技能技巧制作。
5、老师巡视指导,鼓励小朋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制作出与众不同的鞋。及时评价表扬做的好的小朋友。
6、请小朋友把自制的鞋送到星星“鞋店”,与同伴一起分享活动的感受、乐趣。
活动目标:
1.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梦。
2.初步感受不同颜色的梦所带来的意境美,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表现梦境。
3.体验美术欣赏活动的乐趣,能积极投入美术欣赏活动。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PPT;轻音乐;绘画工具:画纸、蜡笔、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直接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PPT播放作品集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幅油画,想不想看?
2.师:这些画漂亮吗?那大家知不知道这些画是谁画的?(毕加索爷爷)
3.师:画中的这位爷爷就是毕加索爷爷(简单介绍毕加索)
二、师幼共同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梦》
师: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用你们的小眼睛看看毕加索爷爷画的特别有名的作品。爷爷画了什么?画了一个什么人?她在做什么?从哪儿看出来?(出示作品《梦》,引导幼儿欣赏名画)
师:猜猜阿姨在做什么美梦呢?
小结:毕加索爷爷画的是一位漂亮的阿姨靠在红红的,软软的沙发上,睡的很香很香,做着甜甜的梦。
三、幼儿猜想阿姨的梦
(一)PPT出示图片蓝色的梦,幼儿猜想。
师:小朋友你们猜猜阿姨蓝蓝的梦里有什么呢?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
小结:蓝蓝的梦里有蓝蓝的蝴蝶结,有蓝蓝的宝石,有蓝蓝的天空,还有蓝蓝的海底世界等等。这个梦给我们清纯,温暖的感觉,特别的甜美。
(二)幼儿猜想,出示图片绿色的梦
1.师:小朋友你们猜一猜阿姨还有可能会做什么颜色的梦呢?
2.师:大家来猜一猜绿绿的梦中会有什么呢?
小结:绿绿的梦里有绿绿的大草原,有绿绿的公主裙,有绿绿的皇冠等等,有绿绿的青苹果,这个梦很清新很舒服。
(三)PPT出示图片黄色的梦,幼儿猜测想象
师:刚才有个小朋友猜阿姨做了黄黄的梦,是谁呢?请你举起小手。你说说黄黄的梦里有什么呢?黄黄的梦中除了有。.。.。.还会有什么呢?这个梦让你感觉怎么样?
小结:黄黄的梦里有黄黄的麦田,有美丽的向日葵,有金黄的桔子,还有黄黄的。.。.。.这个梦很优美、很喜庆。
(四)通过赏析:体验梦带来的意境美,并讲述自己的梦
1.师:这么多五颜六色的梦,真美!让我们也一起来做美梦吧!(播放轻音乐)
2.师:小朋友刚才我们都做了甜甜的梦,你梦到了什么样的梦呢?
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太棒了,有甜甜的,粉色的糖果城堡梦;有蓝蓝的,一望无边的天空梦;有紫色的,浪漫的蝴蝶小屋梦,有红红的,穿红色公主裙的梦......小朋友的梦太神奇,太美了!
四、延伸活动,幼儿作画
师:小朋友们你们刚才做了那么多既神奇又美丽的梦,那我们把神奇的五颜六色的梦画下来,永远留在我们教室里吧。
小百科:梦,也有梦想的意思。古人相信,做梦总要有原因的,王符就曾说“夫奇异之梦,多有收而少无为者矣”认为做梦总有原因可寻。做梦的原因已知的有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的原因,但即使是在人类已知的这两方面,人类依然无法解释梦形成的机制原理。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画出树叶飞落的不同姿态。
2.幼儿能用不同的点、线、面装饰树叶。
3.在创作中体验线描画的乐趣,能较细心地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
勾线笔、长方形纸、水粉颜料、油画棒、各种树叶及图片。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到户外捡树叶,让幼儿感受树叶从空中飘落的不同姿态,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树叶的形状、叶脉,用手画一画
三、欣赏不同形状的树叶图片
1.欣赏不同形状树叶的图片,介绍自己喜欢的叶子。
2.提出设想:今天我们也用有趣的点、线、面来装饰你最喜欢的叶子,然后把它们变成树叶宝宝,在空中跳舞。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用线条分块面,用点、线、面进行装饰,注意线条的疏密、整齐。
2.选择用冷暖、深浅对比色来画背景,衬托叶子。
五、展示作品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彩面装饰活动--创意笔筒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彩面装饰活动--创意笔筒
一、活动目标:
1.利用平铺、围合、镶嵌的方式创造性地装饰笔筒。
2.通过对废旧材料的巧妙利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美和创造美,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各种废旧瓶子,各种果壳、毛线、吸管等废旧材料,彩色面团,笔筒照片,相机。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猜猜是什么》,激发幼儿兴趣
1.将废旧瓶子藏在布袋子里,请幼儿猜里面是什么。
在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抢答中,教师出示布袋中的瓶子,原来是空的没用的瓶子,引出“废旧瓶子”的概念。
2.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将废旧瓶子变废为“宝”。
教师:“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废旧的瓶子变成有用的东西呢?”
幼儿:“可以用剪刀剪成有用的东西。”
幼儿:“我们可以放一些石头在里面封上口变成响筒,音乐课使用。”
幼儿:“我们可以把它装饰一下,变成装饰品。”
在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中,出示大班幼儿制作的笔筒图片,再次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活动兴趣。
(二)欣赏照片,激发制作欲望
欣赏大班幼儿制作的各种各样的笔筒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么做成的?
在肯定了孩子的回答后,教师及时引导大家共同总结出制作笔筒的材料和方法:“这是用彩色的面团,搓平后围在瓶子上面,再用瓜子壳、毛线、吸管等进行镶嵌装饰。装饰好以后,美丽的笔筒就做成了。”并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漂亮的笔筒吧!”
(三)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1.介绍材料,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笔筒。
2.常规要求:
(1)注意卫生,保持桌面整洁,物品用后归放整齐。
(2)做完用抹布将手擦干净。
3.巡视幼儿的操作过程并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幼儿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
(四)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1.通过播放随机照的照片展示幼儿作品。
2.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目标:
1、根据诗歌《春天的秘密》让幼儿以绘画的形式想象表达出春天的景象。
2、绘画时注意颜色搭配涂色要均匀。
3、培养幼儿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熟悉诗歌《春天的秘密》(知识经验)
2、材料:彩笔、拉比、大图画纸6张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将语言课上学的诗歌《春天的秘密》朗诵一下,从中引导幼儿想象春天的景象。
2、提问:
(1)“你们先闭上眼睛想一想诗歌中都说到了哪些春天的秘密
(2)启发幼儿想一想还有哪些是春天的秘密?(小燕子、小草、小动物)
3、讨论画春天的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4、分组讨论设计本组绘画内容进行分工(谁画什么自己要说出来,最好不与别人重复)商量时小声点,不要把自己的内容让别人听到,要不然就不是秘密了。
5、幼儿分组开始画,每名幼儿都要参与,一个一个的画,画好了的就可以涂色。
6、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注意将各组内容要保密,每组的内容都有不同的特点,以免重复,可以提一些建议。
7、启发引导幼儿想办法,怎样才能使我们的�
评析:
幼儿在以往的绘画中都是自己画自己的,这次不同的是分小组创作,集体围绕一个主题来设计,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更增添了孩子们绘画的兴趣及创作的欲望。如:谢辰她们组:谢辰、紫薇画画比较好,谢辰画了一棵开满桃花的桃树,紫薇画了2只小鸟和3只蝴蝶,张良画的花,张炜玉画的太阳,柯庆才画的大柳树,底色为粉色,显得画面干净清新,很有特点。每副作品都体现了孩子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大家在一起涂底色,一起选颜色,互相指导,都想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最好的。最后一项怎样使大家的作品成为秘密,孩子们想了许多的办法。如:用布盖上;放在窗帘后面;反过来摆放等。最后大家一致认可的是刘金鑫的办法:在上面盖一层纸,上面写上“春天的秘密”。经过大家同意后,我将整个作品整理完成,幼儿看了很高兴,使孩子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不足:幼儿提出用别的方法来表现春天,没有实践。
原因:事先没有做这方面的准备;这学期一直在绘画上下功夫,只想让幼儿通过绘画方式来完成。
措施:在活动区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通过各种技能,让幼儿任意创作,使孩子们感到活动还没有结束。
活动名称:
好心的长颈鹿
活动目标:
1.掌握运用大小椭圆画出长颈鹿的典型特征。
2.尝试以颈部方位变化丰富长颈鹿的动态,想象画出长颈鹿的各种乐于助人的情景。
活动准备:
蜡笔,各色水粉色。老师范画。
活动过程:
一、观赏与讨论
1.这是谁?为什么它的名字叫长颈鹿?它的脖子像什么?(长颈鹿的脖子特别长,好象大吊车、梯子、天桥。)
2.一天,小动物和长颈鹿一起到草地上玩,可是,草地前有一条小溪,小动物跳不过去,长颈鹿一声不响,立即把自己的脖子变成了什么?
3.小动物来到草地上,想找个滑梯玩,可是哪里有滑梯呢?长颈鹿一声不响,又变成了滑梯,它是怎样变成滑梯的呢?(把脖子伸向草地,让小动物从它的脖子上滑下去。),请幼儿转动长颈鹿的脖子成倾斜变成“滑梯”。
4.小动物肚子饿了,长颈鹿看见树上结着许多大苹果,就把小动物一个个送到树上吃苹果,它是怎么把小动物送上树的?请幼儿再试作大吊车转动。
5.太阳快下山了,长颈鹿又变成一辆旅游车,载着小动物高兴的回家了。
二、创作要求
长颈�
2.提醒幼儿把长颈鹿的脖子画长,并画出不同的姿势。
3.注意长颈鹿与小动物的`相对大小。
4.要求有目的地选择与动物相似的颜色。
四、引导评价
长颈鹿做了哪些好事?它是怎么做成的?
活动目标:
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的形式,了解长颈鹿的基本特征及动态,并能大胆地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
白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导观察
1、师:瞧,黑板上有什么?
2、师:在草地中央住着一个蛋妈妈,在草地角落住着一个蛋宝宝,蛋妈妈非常想念宝宝蛋,就从门前接一根电话线打电话给蛋宝宝,蛋宝宝也非常想念蛋妈妈,也从后门接了一根电话给打电话给蛋妈妈。
3、师:两个蛋用线连起来后,看看象什么?长颈鹿的脖子特别的长,你觉得它的长脖子象什么?(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说出长颈鹿的脖子象大吊车、梯子、天桥。)4、画出长颈鹿的四肢与尾巴等。师:找找长颈鹿还缺什么?
二、故事激趣,学画动态
1、有一天,小鸡小鸭等许多小动物和长颈鹿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呀!草地前的一条小溪挡住了它们的去路,小动物跳不过去,怎么办呢?它是怎么变成桥的?(请幼儿进行范画)长颈鹿一声不想,立刻把自己的脖子变成了小桥,让小动物从桥上走了过去。
2、小动物来到草地上,想找个滑梯玩,可是哪里有滑梯呢?它是怎样变成滑梯的呢?(请幼儿进行范画)长颈鹿一声不响,又变成滑梯,把脖子伸向草地,让小动物从它的脖子上滑下去。
3、小动物们肚子饿了,他们看见树上结着许多大苹果想去摘,可是树太高了它们够不到,怎么办呢?它又是怎样将脖子变成梯的呢?(再次请幼儿范画)长颈鹿象大吊车一样,把小动物吊起来,送到树上。
4、到了晚上小动物们要回家了,长颈鹿又变成一辆旅游车,载着小动物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三、幼儿作画,提出创作要求长颈鹿做了哪些好事?你最喜欢这只长颈鹿做的哪件好事呢,请你把它都画出来。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
(1)长颈鹿的脖子画长,身体要大一点,头要小一点。
(2)每位幼儿画一件长颈鹿做的好事,可结合故事内容,也可大胆想象。
(3)注意长颈鹿与小动物的相对大小。
四、引导评价你画的长颈鹿在干什么?它做了哪些好事?
活动目标:
1、运用排水画的技法,表现秋天的树林,感受排水画与其他绘画的不同效果。
2、掌握不同树的结构,能大胆地画出树的特征。
3、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活动重点:
学会画出树的特征
活动难点:
学会画出树的特征
活动准备:
范画、油画棒、颜料、调色盆、排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美丽的秋天来了,老师带你去一个很漂亮的地方,这是什么地方?(出示范画)
幼儿:这是一片树林。
教师:你知道为什么这个地方叫做树林吗?
幼儿:因为这里有许许多多的树。
教师:这里是树宝宝的家,找一找树宝宝在哪里?
幼儿:最小的那一棵。
教师:树宝宝长什么样子?(颜色和形状)
幼儿:有树干,树枝,还有圆圆的树冠,许多绿色的树叶。。。。
教师:树宝宝一家都住在这个树林里,有漂亮的树爸爸、树妈妈和他的许多叔叔阿姨,你们来找一找,哪一棵是树爸爸?
幼儿:最大的一棵。
教师:对,树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儿:有三角形的树冠。。。。
教师:那树妈妈是哪一个呢?
幼儿:旁边的一棵。
教师:长什么样的?
幼儿:有花纹样的树冠。。。。。
教师:树爸爸、树妈妈和树宝宝他们都有着不同的树干、树枝,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真美!后面的都是树宝宝的叔叔阿姨,他们一家在这个美丽的树林里生活的可开心了!
二、学会画出树的特征
教师:今天树宝宝要来和我们做朋友了,瞧,他要和我们来玩个游戏呢!
(教师示范画)小朋友,你看,这是我的什么?
幼儿:是他的身体。
教师:对,这是树干,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瞧,这像什么呀?
幼儿:这像小手。
教师:对,这像小手一样的就是我的树枝,我的树枝的方向都是不一样的,都是朝着四面八方生长的。那我还缺什么呀?
幼儿:树冠。
教师:谁能勇敢地来画一画,画的大一点,要把我的树枝都包起来。(自己选一个喜欢的颜色)下面的小朋友仔细看,他画的树冠是怎么样的?
幼儿回答。
教师:最后再画上一些树叶。瞧,树宝宝开心地笑了,眼睛和嘴巴都笑弯了。漂亮的树宝宝画好了,你会画出帅气的树爸爸和漂亮的树妈妈吗?
幼儿:会。
教师:除了树宝宝一家,树林还有其他的朋友吗?
幼儿:花、小鸟、草。。
教师:树爸爸是最大的,接下来是树妈妈,所以你画的时候也要把树爸爸画的大一点。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小朋友真棒,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用一种很特别的方法画出美丽的树林,你们想学吗?
幼儿:想。
教师:我们先用油画棒把美丽的树林画出来,然后用这个刷子蘸一蘸颜料,在盆子上舔一舔,转个身舔一舔,像粉刷匠一样从左往右画一条直直的线,画完第一条,再蘸一蘸颜料,在盆子上舔一舔,转个身舔一舔,画第二条直直的线,画完第二条画第三条,一直画下去,最后把整张纸都刷上颜料就可以了,注意小朋友刷的时候只能刷一遍,这一种方法叫做排水画。现在先请小朋友一起植树,用油画棒画出树宝宝一家和他的朋友,等全部画完之后再请小朋友当粉刷匠,用毛笔蘸上颜料为你的树林刷上漂亮的底色,好吗?
幼儿:好。
四、幼儿随意走动欣赏作品,教师点评
教师:请小朋友小手放在背后,握好拳,随意走一走,看一看,你最喜欢谁画的树林,为什么?
活动名称:
绘画——蘑菇
1、用椭圆形表现蘑菇伞,并用多种颜色进行装饰。
2、知道画面的排列要有大有小,使得画面丰富、布局合理。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蜡笔、示范画。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示范画,讲述故事:小白兔和小伙伴们在草地上玩,忽然下起了雨,他们跑呀跑,发现前面有很多漂亮的雨伞,仔细一瞧,原来是蘑菇。小白兔跑到蘑菇伞下面来避雨了。
2、小动物为什么到蘑菇下面避雨呢?
3、请幼儿观察蘑菇,看蘑菇是什么样子的?(有大大的、半圆形的顶,还有长长匠柄,能像雨伞一样挡雨点。)
二、各种各样的蘑菇。
1、教师示范画蘑菇:画个扁扁的椭圆形,下面长长的两条线就是蘑菇的柄。
2、观察示范画中大蘑菇、小蘑菇、矮矮胖胖的、高高瘦瘦的蘑菇,每个蘑菇的花纹都不一样。
三、幼儿作画,老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各种蘑菇伞的形状,并用色彩和花纹装饰蘑菇。
2、提醒幼儿不能将蘑菇的柄画得太粗。
3、指导幼儿涂色,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蘑菇花纹。
四、展示幼儿作品。
一、合理提供材料,满足幼儿自主探索的需求。
虽然这是一节美术活动,但是里面涵盖的内容也涉及到了科学的领域。颜色混合的秘密,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新奇的。我在备课的时候就在想,不能只是局限于让幼儿观察的层面,而是应该让幼儿动手探索,这样才可以增加幼儿对颜色混合的认识。所
二、合理设计环节,让幼儿逐步操作提升体验。
本次活动的颜色是三种,而且是三原色。所以在活动的第一环节我认为有必要让幼儿认识这三种颜色,这位后来的颜色混合做好了相应的铺垫。接下来我主要安排的环节是:首先我示范将红黄颜色混合,幼儿很快就被激发起兴趣,了解到颜色的变化。接着,我让幼儿按照大的颜色记录单,在我的引导下依次进行其他几种颜色的混合,了解了变化后的颜色。由于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以孩子们大胆操作、思维积极,主动大胆地与同伴、老师交流着,分享着……整个活动过程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审美情趣,还激发了幼儿对颜色的喜爱,同时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操作能力都有了促进和提高。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在学习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促进幼儿积极的思考和表达,同时将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密切联系起来。
培养幼儿学习中的观察力及张扬个性,有自己的特色,爱上绘画。
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感受作品萝卜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于幼儿的晕染方法的掌握,以及将幼儿看到的教师范画和自己生活中见到的以及想象的做表述。
难点在于,幼儿的不自信会导致作品完成度不高。
活动准备
纸,铅笔,油性勾线笔,油画棒
步骤地掌握:
1,采用提问,幼儿回答贯穿活动
2,引导幼儿观察范画,发挥幼儿丰富想象力
3,教师示范
4,幼儿创作,教师鼓励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画:1图上画的是什么,是什么萝卜,你见过哪些萝卜,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小朋友喜欢吃萝卜吗?为什么?引出小朋友要喜欢吃萝卜,他的营养价值很高,不能挑食。2画中的萝卜和能吃的萝卜有什么不同,得出:画里的萝卜有眼睛,眉毛,嘴,并且在微笑,它为什么这么开心呢?因为它帮助了小朋友增强了抵抗力3.画里有几棵萝卜每棵萝卜有几片叶子,一共有几片,小朋友可以数以数。4再观察线条:萝卜是什么形状的,土地是什么线条组成的,叶子是什么线,一会小朋友准备画什么形状的萝卜什么样的叶子5,再观察范画的颜色,由下往上,土地的颜色,萝卜的颜色,叶子的颜色,天空的颜色一会儿小朋友会选择怎样的颜色?着重萝卜的脸老师选择了粉红和玫红进行了晕染,叶子的颜色也 :步骤分为:1两条土地线2中间最大的萝卜,(圆形)两边的萝卜,萝卜的表情,3萝卜的叶子4着色。
活动中应先请小朋友用铅笔试画,再用勾线笔描出轮廓,然后将铅笔印擦去,这样画面比较整洁。
着色时注意晕染方法多示范,还应多鼓励创意。
一、说教材
我以"求稳中求新"为自己定位,以我班幼儿的绘画、操作、想象水�
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注意力集中,参与主动,投入积极,从而获得知识经验,依据这一教学理论及对幼儿平时的观察,发现幼儿在结束了前一节关于设计马路的课程后,幼儿提出:"马路太空了。"于是我就启发幼儿能够添点什么东西,幼儿发挥想象讲出了许多,借着幼儿的兴趣,找了大家都同意的主题"汽车"进行活动。在之前,幼儿已学会了几种汽车的画法,在日常生活中看见的汽车还有很多。本课时让幼儿画各种各样的汽车,可以扩展幼儿的绘画视眼。幼儿在掌握画几种汽车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画出其它类型的汽车,并想象画出新型的汽车,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
在这次活动中,我要求幼儿在学会画几种汽车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画出平时在马路上看到的其他特征明显的汽车,并注意画面布局。由此我制定了以下两个活动目标:
1、通过想象、绘画、涂色、剪、贴等方法,师幼合作表现马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自己创作中自然、朴实的设计,体验与同伴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悦。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想象、创作、制作汽车,难点是幼儿共同合作表现马路来来往往的汽车。因为我班孩子在于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方面还比较弱,这次绘画要让幼儿表现十字路口的汽车。因此对中班幼儿来说有些难度,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让幼儿在前几次活动中,认识并掌握几种汽车的画法,还让家长带幼儿观察马路上的车辆,扩展了幼儿的视野,为这次活动做好铺垫工作,从而达到这个教学目标。
三、教学程序
《纲要》中指出: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是因地制宜的创设儿童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发展水平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为儿童的重要资源环境教育中很重视过程教育,提出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创设环境。所以将幼儿设计、讨论、想象、创作的马路及汽车布置在了教室的墙壁上,既可以装饰教室环境又可以参与区角活动、展示幼儿的作品,同时又能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本次活动我分四部进行:
第一、采用情境激励法,首先我们组织了一次"汽车展"让幼儿将自己家里的汽车模型、汽车图片带来,让大家来欣赏汽车,观察汽车,使之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追求美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
第二、采用讲解提示法,在对汽车基本了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发挥、任意想象。
第三、鼓励幼儿用蜡笔、纸、剪刀、胶水、来进行操作、创造,第四、首尾响应,以汽车展的形式再组织幼儿欣赏,并邀请幼儿向同伴、教师介绍自己设计的汽车。
现在说说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我以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们来介绍图片上的马路,来引导幼儿讨论马路上缺了什么?从而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汽车"这一主题。
第二部分,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去观察汽车形状并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发挥,任意想象,提出"如果你是一个小小设计师,你会设计出什么样的汽车来"的问题,然后让幼儿讲讲自己想象中的汽车样子和功能。
第三部分,让幼儿进行大胆的创作。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提供的操作材料来制作出自己想象的汽车。在这过程中,第一我提醒幼儿在设计汽车时要美观、特别、与众不同。第二提醒幼儿运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剪下的废纸放在箩筐里贴时胶水要涂满。第三重点提醒幼儿汽车贴在马路上时一定要注意布局,我特意在马路中间画了一个在指挥交通的警察,暗示汽车不能随意乱贴,目的就是让幼儿知道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最后一部分再次以汽车展的形式,组织幼儿欣赏,并邀请幼儿向同伴、教师介绍自己设计的汽车。让每个幼儿都得到肯定和鼓励,从而在活动中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目的:
用改变小兔五官位置及方向的方法表现小兔的各种头部动作。
准备:
1、黑色记号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水粉笔。
2、纸制教具:两盏红灯笼、三个红萝卜、四只红气球、一个太阳、小兔头部。
过程:
一、以讲故事的口吻引导幼儿讨论
1、教师出示小兔头部。有一天,小兔问妈妈:“太阳是什么样的?”妈妈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
2、(教师在黑板右上角贴上两盏红灯笼)小兔指着屋里两盏红红的、圆圆的红灯笼问:“这是太阳吗?”讨论:小兔是怎样抬头看灯笼的?它的耳朵应该画在哪里?(耳朵画在左斜下方。)它的眼睛、鼻子、嘴巴应该画在哪里,朝什么方向?
3、妈妈说:“不,这是两盏红灯笼,太阳在屋外呢。”
4、(教师在黑板左下角贴上三个红萝卜)菜园里,小兔着三个红红的、圆圆的萝卜问:“这是太阳吗?”
讨论:小兔是怎样低头看萝卜的?它的耳朵应该画在哪里?(耳朵画在右斜上方。)眼睛、鼻子、嘴巴应该画在哪里?
5、妈妈说:“不,这是三个红萝卜,太阳在天上呢。”
6、(教师在黑板的左上方贴上四只红气球)小兔来到城里,看到天上飘着四个红红的圆圆的气球问:“这是太阳吗?”讨论:该怎样画小兔抬头看气球的样子呢?耳朵位置改变的时候,哪几部分的位置也要跟着改变?(眼睛、鼻子、嘴巴的位置也要跟着一起改变。)7、妈妈说:“这是红气球。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住在天上。太阳只有一个,它给我们光和热。
8、(教师在黑板的正上方贴一个太阳)小兔听清了妈妈的话,爬上高高的山顶,终开找到了太阳:“妈妈,我找到了。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讨论:现在小兔的头应该怎么画?(与平时画的小兔正好颠倒,耳朵在下,嘴巴在上。)
二、分工创作
1、请每个幼儿自由选择其中一个场景进行创作,教师适当调整人数,使画每一场景的幼儿人数大致相等。
2、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①幼儿按分工确定的任务作画。
②启发幼儿先画小兔找到的东西,在确定它的位置与数量后,再画小兔,注意正确表达小兔头部的动态。
③启发幼儿按故事情节添画屋子、菜地、城市、山顶等背景,要求幼儿用黑色记号笔色轮廓线,用油画棒或水粉颜料涂色。
三、评价
1、按四幅画面合编成一本图书的要求,引导幼儿计算全班幼儿合作创作的画共能编成几本图书。
2、请幼儿拿着自制的图书,结伴复述故事《小兔找太阳》。
活动目标:
1、学会画折线、波浪线、螺旋线三种曲线。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提高观察智力、模仿智力、构思与想象智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电脑制成的动画:螃蟹、金鱼、蝴蝶的动态及留下的痕迹并配上儿歌。
2、幼儿每人一支勾线笔,画有背景的画纸,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若干。
3、每组一盒浆糊,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
1、放电脑动画,引起幼儿兴趣。指#课件# 导语:今天有一些小动物要来和我们小朋友做朋友,你们开心吗?我们来看看是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来的?放电脑画面:小金鱼,尾巴大,摇摇尾巴游呀游;花蝴蝶,来跳舞,圆圈舞呀真漂亮;小螃蟹,力气大,东爬西爬找朋友。
2、引导幼儿用手描绘各种小动物留下的不同痕迹。提问:来了哪些小动物呀?它们是怎么来的?(请幼儿分别讲述,并进行模仿各动物的动作)"看花蝴蝶飞来的时候,在后面留下了一条痕迹,是怎样的呀?"(一圈一圈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螺旋线。"那金鱼游来的时候,会在后面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一弯一弯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波浪线。"那螃蟹来的时候又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一折一折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折线。
3、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指#课件# 导语:还有好多小动物都来了,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它们画留下的痕迹,你们愿意吗?你想帮哪些小动物画呢?等会儿小朋友可以自己去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先帮它粘在画纸上,然后想想它们走路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用勾线笔在动物的后面画下来。提醒:手脏了,用毛巾擦一下。
4、欣赏作品,评价。
请幼儿说说:你选了哪些小动物?哪个最快乐,是一折一折的,一弯一弯的或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在跳舞的?
活动延伸:
1、你还想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会留下什么样是痕迹呢?请你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或到书上去找找。
2、继续培养幼儿的理解智力、发现慧力等。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