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抒情散文要具有动人的情致和无穷的韵味,就得有真情,以情感人。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写景的散文通用8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一个雨后有阳光的秋日,朋友约我去钓鱼。我举着钓竿只有几分钟,就放弃了,先是坐着,后来就躺在那片芦苇中了。北方这一片芦苇,让我有了一个驰骋思想的空间。
秋天的芦苇一片苍茫。灰白的芦花开始到处飘荡,翩翩若雪。握住一片芦花时,自然,我想到了帕斯卡尔,他说:“人显然是为了思想而生的。”他的思想中没有规范的体系和严谨的学说。他是个任思绪流淌而不做聚集和汇总的人,宛若一片自由的芦花。他的毫无拘束的思想火花奔放不羁,直抵生命的最深层次。
成熟的芦苇如满头华发的老人,脱去轻飘,归于凝重,静谧中有一种庄严和安详。我想芦苇如果有眼睛,也一定是充满阳光般的睿智,那是超越了一切悲喜苦痛的旷达。
其实这里是一片河滩,更多的是荒草、沙子、水面,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在水面贴着滑翔的鸟。它们翅膀扇动着,发出不可一世的鸣叫。它们其实是没有思想的。任何一个思想家,都会在广阔之处表现得沉默。那正是一种成熟。就像面前的芦苇,该张扬时便张扬,该安静时就安静,似乎自己智慧地把握着生命的节奏。芦苇的境界,人是不容易达到的。
沣河岸上的这片芦苇地,我设想它是属于帕斯卡尔的。
(选自赵丰《帕斯卡尔的芦苇地》,有删改)
在文中,作者是采用什么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在芦苇地的见闻和感悟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解析:答题时,我们需要勾画出表明作者情感的词句,准确把握“芦苇”这一形象,明确作者反复描绘了 “芦苇”的哪些方面。作者写“一片自由的芦花”,即写人的思想。因此,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时,要抓住“脱去轻飘,归于凝重,静谧中有一种庄严和安详”“智慧地把握着生命的节奏”这些语句,还要准确判断作者使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答案:(1)作者采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和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在芦苇地的见闻和感悟。(2)在生活节奏加快、物欲至上的今天,人们应该从种种虚浮、功利的欲望中解脱出来,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智慧地把握生命的节奏,以此净化、升华我们的灵魂。
【技法指津】
写景状物散文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要想把握写景状物散文的情感,我们应当辨明散文作者抒情的特点:
1.情感的一致性。众多散文开篇便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这情感成为一条贯串全文的线索,在各个阶段都无多大变化。
2.情感的变化性。也就是说情感随写景、叙事起伏变化,形成一条弯弯曲曲的线索。
3.情感的含蓄性。表面看,这些景物零散、细小,但这些恰是作者用来表现情感的凭借。如果不深入分析其比喻、象征意义,联系更深层的社会背景,就无法弄懂作者表达的真正情感。
把握写景状物散文的情感,具体的方法有:
一、从文章主旨把握情感
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就掌握了解题的万能钥匙。我们要明确作者所抒之情、所明之志和所言之理;要分析文中所写景物的特点与人们的情感体验、社会生活的联系。
二、从思路脉络理清情感
1.找出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
2.注意散文的题目、开头、结尾及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层次。对开头的总括句、结尾的总结句及段首句、过渡句都要细心体会。
三、从景物特征剖析情感
大凡高品质的散文,尽管写法及景物特点各异,但都有一共同特点:写景精妙,情感鲜明,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自然界的日月山水、风霜雨雪、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名胜古迹都是文人墨客青睐的对象。但无论是从何物、何景入笔,所表现的都是人主观的感受。因此,分析景中寓情,我们要明确这些散文的描写角度。
1.看景物的时空描写。从景物描写的侧重点来理清作者情感表达的侧重点。
2.看写景角度。写景的角度,有远景、近景,有俯视之景、仰视之景,有动景、静景,有定点观景、移步换景……从这些角度中可探究作者的感情倾向。
3.抓住景物特点。景物的特点往往与文章的整体氛围相协调,使全文统一和谐。同一事物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会显示出迥然不同的特征:苍劲挺拔或娇弱无力,生机盎然或萧条衰败,开阔明朗或狭小阴冷,令人心旷神怡或令人凄神寒骨。我们可以从景物的这些特征剖析作者爱恨、忧乐、喜恶、赞美或批判的情感倾向。
四、从语言特点体悟情感
1.分析感彩浓厚的词语。作者在文中的情感,都是通过一些具有感彩的词语表现的,或赞赏敬佩,或憎恶鄙视,或颂扬或批判……阅读中,应细心标出这些画龙点睛的词语。
2.抓住作者在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作者除通过描写景物来抒情外,往往还通过议论、抒情直接传达作者的感情或思想,显示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态度。边写景,边抒情,或在集中写景之后集中抒情,或在写景之前谈自己的感受,有的是对所描写景物的见解或判断,有的是意义的挖掘揭示,有的是作者情感的爆发。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作者抒情的核心也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主旨。
3.注意分析意蕴深刻的句子。有些句子,要注意它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意。结合上下文,结合文章的语言风格,去理解,不仅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更要理解其深层含意。
五、从艺术手法辨明情感
文中的艺术手法,有审美与升华意义的双重作用。
1.使用比喻,寓情于景。作者把所描之景物比喻为与之相似的另一事物,从而抒发主观感情。
2.运用象征,寓情于景。所写的景物与所要表现的对象在某种抽象的精神上有相同之处,这样就可以用象征手法把二者结合起来从而抒发感情。
3.巧用比拟,寓情于景。有些高明的散文家为了寻找到一条情与景相交的桥梁常常巧用比拟。
4.偶用通感,寓情于景。以通感寓情于景能使写景更有诗意,使抒情更含蓄。
总之,将作者所抒的情感提炼出来,文章的主题也就从抒情中体现了出来。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茼 蒿
徐晓杭
秋天来了。的蕾密密地爆满枝头,桂花的香恣意地四处流淌,菜园子里空空的,只有老而坚的丝瓜成了精,每天还挂在篱笆上怀旧。
在择取了所有的故事和细节后,春天的序曲、夏天的辉煌只剩下了半青半黄的提纲,枝枝蔓蔓地留在读过的残页上。
霜冻来临前,蒿菜落种了。没有人问过他们为什么要生在秋天,生在万物都结果的时候。
问谁,问上帝吗?
蒿菜,学名茼蒿,杭州人又叫菜。木屑一样的籽,粗糙、干燥,风吹雨打日晒,撒在哪里都发芽。
严寒来了。浩浩荡荡的西北风凌厉如刀,在风的砍削下,他们甚至没有所有植物都要挺起的躯干,每一片叶子都从根上生起,却毫不懈怠地上举,你撑着我,我扶着你。
他们所有的骄傲都潜藏在冬天的绿色里,敦厚、坦诚,任严寒拍打,仍敞开着胸膛。
尘世间的每次召唤,他们都高喊着,雀跃着,一朵朵争先恐后往前涌。选上的,以荠菜的做法,放在滚水里汆,拧干,切碎,和笋一起拌了,放在餐桌上,聊以解人思春之愁。
最粗壮、最饱满的蒿菜走了,菜园子里一片狼藉。破碎的老叶,幼小的嫩芯们依偎在一起,守着他们的家。生活是不能轻言放弃的。
十天半个月后,他们又是葳蕤一片。命运之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蒿菜仿佛有无尽的生命力,前面的去了,后面的又来。
任用他们是多么省心的一件事啊,他们取之不尽,他们生生不息。
他们好像生来就是为了奉献。可书上说,他们是一种菊科的草本植物,只是“嫩茎、叶可作蔬菜”。
是因为他们的无言,才没有人尊重他们作为植物的权利吗?
仲春,当他们老得再也不能被采摘的时候,他们的每根躯干才结上了一个小小的花蕾。蒿菜们那个高兴啊,他们就像浩劫之后再次相逢在母校的学子,彼此相拥,唏嘘感叹。
风起处白发飞舞,没有人在乎。怎么会在乎呢?那么多寒冷的日子都没有哭,所有为生活的泪早已和汗水、血水一起绞干了。
春风中,他们努力展平脸上的褶皱,像年轻人一样开怀大笑,绽放他们最后的金黄。原来,原来他们对生命的全部要求,只是开一朵花,小小的。
望着阳光下那片兴高采烈的雏菊,刹那间,我热泪盈眶。
(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
1.从全文来看,茼蒿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作答。
答:
2.作者在文中写道:“仲春,当他们老得再也不能被采摘的时候,他们的每根躯干才结上了一个小小的花蕾。蒿菜们那个高兴啊……”联系上下文,请简要说说“蒿菜们”高兴的原因。
答:
总的说来,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篇幅短小精悍,Y构紧凑,内容集中
现代山水游记短则上千字,长则几万字;而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大多在千字左右,而且因为内容的相对集中单一,不枝不蔓。结构上多表现出紧凑严密等特点。这固然和其语言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文言文呈现出凝练隽永这一特点且大量使用省略句式;而明快易懂、表意具体详尽。但笔者觉得主要是和古人写作目的密不可分。古人写作山水不重在写景,而重抒情崇说理,因而描写景物绝不很详尽,侧重点非常明显,该写的写,该略的只字不提,该详的浓墨重彩,该略的惜墨如金。而今人写作此类文章则不然,大多以写景抒情为主,或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表现登山游水的点点滴滴感悟,写景状物常常占据了大量篇幅,有点类似“汉大赋”结构,此其一也。
二、表现手法
由于写作目的的不同,内容的不同,古代山水游记常常把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大多以议论为主,而今以记叙描写为主。了解了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大体特点,我们在阅读欣赏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观其景
文中哪些文字是写景的,什么地方的景,景物具有什么特点等等,抓住了景物这一条线索,基本上就把握了文章的脉络。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其中一二段文字属于记游部分,先写游山,突出山名、本名,倒地之石碑及碑文;再写游洞,突出前洞平且近、游者众,后洞险以远、游者少之特点,这就是记游部分。文字如此之洗练,犹如白描,山上的一草一木一鸟一石,只字未提,篇幅上占不到全文的一半。同样,苏轼的《赤壁赋》历来也为人们称道,脍炙人口。但观其景,也不过如此:“苏子与客泛舟,游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就是所谓之景,概括起来不到五十个字,连《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写景的语句都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同为赤壁之境,但后者何其壮观,何其有气势,道尽了赤壁雄风。但且不急。
(二)看其事,即看人物活动
写景散文中,写景之中交待人物的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阅读欣赏时绝不可忽略之。《赤壁赋》中,人物活动就有:苏子与客夜游赤壁、饮酒、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唱歌以及人物的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为什么要写人物活动呢,结合下文,不难发现,这些正是为下文写客人吹洞箫继而感叹人生无常和短促作铺垫。《游褒禅山记》中未记这些活动,而重点强调“余于四人拥火以入”途中“一人呼,不出火且尽”,作者感受为“悔”,寥寥几语,但后面议论同样与此有着不可密分的关系。《兰亭集序》中叙事同此,尤与《赤壁赋》似。
(三)悟其情
情感是散文的灵魂,此为重点。因此在阅读中必须抓住这条主线,但一定要明白大多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是有变化的。《赤壁赋》中由“乐”到“悲”再到“喜”;《游褒禅山记》中情感由“乐”(此种情感可以推断)到“悔”再到“叹”;《兰亭集序》中由“兴”到“悲”再到“痛”。所有散文作者的情感变化都是非常分明的。阅读中如果能抓住这些情感词语,也就抓住了解读这类文章的钥匙,也就把握住了散文的思想内容。
(四)赏其理
人们常说古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里的“情”、“意”,绝不仅仅是情感、情绪,常常还含有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活的独特看法与思考。如《兰亭集序》中王右军就由眼前之乐、眼前之景、眼前之文中,结合东晋当时大多士人崇尚玄学之歪风就提出了“死生亦大矣”这一人生命题;《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就悟出了治学处事必要的三因素,即志力物,尤其强调“志”的重要性;《赤壁赋》中让我们理解了“永恒与短暂”的相对性,“乐观人生与悲观人生”的不同。
三、综合景事情理,享文章之妙
在我们分块欣赏了文章中的美景乐事情趣哲理之后,如果我们再能把几者综合起来欣赏,就会了解作者行文之旨:借景抒情、借事说理;就会体味到作者行文之妙:结构之美、照应之圆、思维之密、语言之工。
应该说,冰心是中国现当代女性散文的一代宗师,语言艺术的巨匠。早在五四时期,她的散文就以清新明丽、柔婉流畅的笔调、率真的抒写自我情怀,叙述了个人的生活见闻,传达了时代的足音。“像一只高飞的云雀”,穿过历史的硝烟迷雾,以其清凉真挚的歌唱,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她唱出了童心的美妙;唱出了母爱的圣洁;唱出了自然的清新,带着广博的爱心,温馨的柔情,以深厚的意蕴,流畅的语言,形成了一种富有个性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成千上万的读者的喜爱。冰心散文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我认为其作品主要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是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情感真,二是文采雅,三是意象新。
(一)
冰心散文首要特征是感情真挚。早在五四时期,冰心就主张要创造“真”的文学。她认为,“真挚”是一切创作的灵魂和力量。强调“创作必须从真挚的情感出发,抒真情,写实境,才能得到读者的同感和共鸣”。冰心散文是她那纯真的内心世界流淌出来的心泉,包含着感悟人生的真味,她的散文就是展示其独特人格风貌的心史。
冰心散文大都以纯真的爱心作为灵魂。就像盐溶于水一样,她那深沉浓厚的真挚情感完全消融在散文中的字里行间。她的笔饱蘸着纯真的激情,描写了平凡琐细的社会生活真相,刻画了海之雄浑与山之清丽,抒写了体现着古老文明的历史文物和民间风俗人情,传达出作家深沉而炙热的爱国情思。特别是她抒写家庭生活的挚爱亲情的散文作品,细腻真切,感人肺腑。《往事》、《梦》等深情歌颂了父母亲的至爱与关怀,抒写了眷恋母亲的童心;将母亲的慈祥和蔼与女儿的娇憨活泼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在《南归》里更是真切细致的披露出作家内心世界的曲折变化,抒写出她对母亲的极度依恋。唯恐失去母亲的惶恐,竭力延续母爱的焦虑及失去母亲的无限悲恸。如果说朱自清的《背影》是现代散文中抒写父子情深的不朽名篇的话,那么,冰心的《南归》则堪称现代散文中表现母女至情的杰作。
冰心散文的感情真挚,不但是坦率的写出自我内心的喜怒哀乐,表达出主观的爱憎好恶,而且还表现为情感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美在纯真,妙在自然。“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她自然的抒写自我情感,好似春云浮空,秋水行地,自由流动,显得从容而不紧迫,精细而不粗鲁,柔婉而不轻飘,使读
者宛如面对至交好友,聆听着清谈絮语,分外亲切,娓娓动人。
冰心散文的情真,还融合着理真。她的散文富有哲理,往往从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的事物或现象,从某一生活场面和自然景色的变化中受到启发,道尽人世睿智哲理。在《给日本女性》中她写到:“做子女的时候,承受着爱,只觉得爱的伟大;做母亲的时候,赋予着爱,却知道了爱的痛苦!”这是冰心人生感悟的思想火花,是她人生经验与智慧的结晶。这样的睿智哲理往往融化在温馨绵密的深情之中,达到情真与理真交融的境界,理因情而添生动,情因理而增深刻。
(二)
冰心散文的第二个特点是文采清丽,华美优雅。
早在五四时期,冰心就说过:“我想如现在的作家能无形中融会古文和西文,拿来用于新文学,必能为今日中国的文学界,放一异色。”她正是这一文学主张的实践者和成功者。冰心的散文语言,是一种接近口语,选用广言词汇又略含西文句法的;遣词用字,雅而不古,丽而不艳,清新洗练,流利自然,含蓄隽秀,极富韵致。有一种大家闺秀气派,堪称东方才女的典范。
高尔基说过:“语言必须要朴素、明晰、精确,然后才优美和明白易懂。”冰心散文的语言,总是把要表现的生活现象或自然现象确切生动的描写出来,同时注入了主观情思,隐含了自我心态,达到词清意切,本色自然。她写乡愁,“乡愁麻痹到全身,我擦着头发,头发上掠到了乡愁;我捏着指尖,指尖上捏着了乡愁。”这朴素直白的语句,不加任何的修饰,只是选择了这么两个平凡的动作,却道出了令人回味无穷的情思。
冰心的散文,注意选用丰富新鲜,简洁明丽的词藻,驱遣骈散结合,灵活多样的句式,自由的描绘河山美景,人间真情,抒写人世的纷繁驳杂,渲染民俗节庆的欢腾热闹,给读者展示一幅幅色调不同、风光各异的山水风景画和人间世相的民俗画,令人注目动心。冰心凭借清丽的文采,把新颖的创作构思化作优雅隽美的艺术形象,汇成浓淡相宜的生动画面。
冰心散文语言,以口语为基本,注意吸收文言成分,使散文语言既有白话的明白晓畅表现丰富的长处,也具备了文言文那样凝练含蓄,典雅隽丽的特点,语言显得精致清丽。不论是叙述一段往事,还是抒一缕幽思,不论是叙一段佳意,还是状一处景物,笔墨挥洒自如,韵味无穷。她的散文如同一股山间清泉,在草石间流淌,清新活泼,似小河流水,涟漪漫漾,满蕴温柔。作品字里行间荡漾的是作家清隽的笔调,优雅的气韵,洋溢着赤诚真情,流露着她高雅晶莹的人格精神。
(三)
冰心散文的第三个特征是意象鲜明,清新别致。
冰心散文无论是叙事、抒情、绘景、写人,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大多生动鲜明,有色彩、有情趣,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一种意象美,显示出作家对挑选出来的客观事物或生活现象高超的艺术加工,也表现出作家高雅的心理情趣。其散文不论是被眼前之景诱发触动,或是由回忆难忘往事所生出的感悟与兴致。不论是寻找切合自我心态的景象进行艺术表现,或是串联几个感人的生活场景加以描绘,都渗透了自我的某种情愫,融化了主观的理想与追求,烙印了心灵的痕迹。
所谓意象清新,表现在作品里则是画面清新,色彩妍丽,生气蓬勃,情趣盎然。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状物,她总能匠心独运,自由的挥动着生花妙笔,给人以生动真实的感受。她记叙人事活动、描写亲朋好友总是挑选生活琐事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借助几个生活细节展示人物的神情与风采。尤其是她描绘自然景物的散文,不论是写崇山大海,还是花晨月夜,或是写高原黄沙,湖滨雪飘,全都灌注着主观情愫。看起来是不经意的三言两语,却极具情致。她的《山中杂感》中写到山中景象:“夕照里,牛羊下山了,小蚁般缘走在青岩上。绿树丛巅的嫩黄叶子,也衬在红墙边。”斑斓的色彩,散淡的景物,写的生趣盎然。
冰心散文的意象鲜明,还表现在作家能以高超的艺术技巧给所表现的意象着色敷彩,达到和美协调,并在色彩的调谐中暗示作家的主观情感。她的作品画面充满动态,意象绝不呆板停滞,而是清新轻灵,从而引发读者的心灵感应。其散文名篇《笑》,安琪儿的笑、孩子的笑、老妇人的笑在一起,画面清丽,充满灵气,意蕴深厚,是五四时期白语美文的杰作。
一。初步阅读,边读边圈画,同时判断文章所属的类型
纵观高考散文,从内容上来分,大体有以下四种:一是写人叙事的散文,比如说《才子赵树理》(2011年湖北卷)、《何容何许人也》(2013年江苏卷),二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就像《一幅烟雨牛鹭图》(2006年江苏卷)、《乡村的瓦》(2006年四川卷),三是游记类的散文,比如《上善若水》(2009年江苏卷),四是议论类的散文,用来表达自己的感悟的,如《焰火的变奏》(2007年四川卷)。因为每类散文我们需要抓住的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初步阅读后,就要自己判断一下它所属的类型。
边读边圈画,是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圈画出重要的句子和词语。一方面加强我们对散文的内容的记忆,有利于节省后面做题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一)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句子。散文的开头十分重要和讲究,因为它通常要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所以有些散文开头就是“文眼”,而散文的结尾往往是卒章显志。当然散文主旨句比较灵活,也有出现在中间的时候,只是开头和结尾,尤其是结尾出现频率更高。
(二)文章中的过渡句。过渡句一般在文章两个较大的层次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的句子有助于我们理清文章的内容和层次。
文章中抒情、议论的句子。我们常说散文形散神不散,所以散文不是纯粹地写人、叙事、写景,而是以此为一个平台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所以多多少少都会在文中直接流露出来一些。因此这些句子也是帮助我们去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关键句。
二。深入阅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很多同学读一遍就去做题,甚至在没做题之前就先去看要答的题目,然后直接根据题目去文章找答案,这些都是错误的。读一遍文章只能是囫囵吞枣,对于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本就没有弄清楚,如何去做题,而先看要答的题目,再去文章中找的话,就等于把文章完全肢解,也不是真正读懂了文章。我们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在初步阅读后,我们还需要经过二次、三次甚至多一点的阅读,读完后再问自己三个问题:1.文章写了什么?(即文章的内容);2.文章为什么这么写?(即文章的主旨);3.文章是怎么写的?(即文章采用的方法,按照上面思路来写的)。当这三个问题都能回答的时候,再去看题目,然后寻找答题的区间不仅不迟,反而会为我们节省很多时间。
那么,怎么去把握文章的内容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之前说的那个问题,要根据散文不同的类别来把握。
如果是写人叙事的散文,就要理清作者写了主人公几件事或几个片段,这些事情和片段能够体现主人公什么样的人品或性格,文章中哪些词语能够直接体现要圈画出来,没有的自己学会概括。作者对主人公持什么态度,肯定或否定这个人还是借助这个人赞扬、批评社会当中的某种现象。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主人公的,这类散文常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比、环境烘托等手法。
如果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就看看作者主要写了什么景,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调动了哪些写景的方法,作者对景物什么态度,有没有情感上的变化。作者在文中所赋予物的象征意,借助这个物抒发了什么感情(意愿、人生观点、情感态度)。写景常用的方法有:1.写景的层次:远近、高低、上下等;2.多角度描绘: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3.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对比等。
如果是游记类的散文,就要理清散文的游踪,看看作者是站在什么样的立足点和观察点,又是如何移步换景的,写了哪些景,由眼前的景作者又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作者会想到这些,写这些,作者是仅仅为了介绍人文景观还是要借助联想的内容表达自己的什么感悟。这类的散文常常用移步换景,虚实结合、对比等方法。
如果是感悟类的散文,就先抓住作者的“动情点”,即作者情感的出发点,它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看看到底是什么人、景、物、事等等触动了作者,然后找找作者由此感悟出来的内容,最后看看作者在这些感悟的基础上表达自我的一种什么样的认识与体会。因此这类散文的思路常是:动情点――过渡点――思考点――升华点。
关键词:朱自清 写景散文 三美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一直以精雕细刻、细针密线的描绘著称,那么这种写作特征具体在他的散文作品中如何体现呢?本文试着做一些分析。
一
“真”是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核心。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
我们以《温州的踪迹》中的《绿》为例,说明作者怎样追求那“逼真”的艺术境界的。全文四个自然段,首尾各一句为一段,点题和照应,做到了首尾圆合,结构紧凑。中间两段文字是顺着第二次到仙岩时观察梅雨潭的足迹写的,层次井然,观察细腻,景物描写达到了逼真的程度。先听到声音,再看到“一带白而发亮的水”,是梅雨潭。到了梅雨亭上,正对着瀑布,山岩、瀑布、亭台、草丛、潭水便尽收眼底了。作者写踞于岩上的梅雨亭,薄阴天气的岩面与草丛,直冲而下的瀑布,流水撞击岩上的飞花碎玉,纷纷落下的如白梅、似杨花的水花,都是那么形象逼真。这都是作者实地静观之所得,没有夸张和雕琢,如同一笔笔的写生画,读来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它是写实之作。接着,作者写梅雨潭的绿色,这是全文最生动逼真之处。奇异的绿色招引着游人,“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过了一个石穹门,到了潭边。望着这一碧潭水,作者展开奇思异想:潭水象一张极大的铺着的荷叶,想张开两臂抱住它。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这动人的绿色,“她松松的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着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随着作者的笔触,随着作者感情的波澜,不仅我们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而且我们的肌肤仿佛还能感触到那闪着光亮的绿波的跳动,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北京十刹海拂地的绿杨,不能说不可爱;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不能说不俊美;西湖的波不能说不明丽;秦淮河的水,不能说不旖旎。但是在作者的眼中,作者的笔下,它们不是太浓,就是太淡,不是太明就是太暗,都无法与梅雨潭那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的绿相媲美!至此作者的感情迸发而出,变为直接的呼喊:“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进而再次展开了奇异的联想:“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作者甚至把她想象为“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想拍她、抚她、亲她,别致地把她叫做“女儿绿”,感情真挚柔美到了极点。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一切真情都显示出“活脱脱”的个性,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爱,升腾着作者向上的激情。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朱自清描写景物形似逼真,一是源于他对事物观察的细致真切;二是他丰富多彩的语言,善用博喻,从多个角度去比拟景物,使人们似见其景,如睹其物;三是他独特的构思,他善于采取移步换形之写法,先有铺垫,后有集中而突出的描写,在穷形尽相仍恐不足之后,又加之以比较对比,让人通过想象去领会,从而达到极其逼真的艺术感受效果。
朱自清在《论逼真与入画》一文中强调:“真”就是自然,要使景物显得自然逼真,还要写得“气韵生动”,“惟其‘气韵生动’,才能自然,才是活的不是死的……‘逼真’等于俗话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成功的写景,在于写得活,能传神,如画一般美。朱自清在创作实践中,在精雕细刻的同时,在“活”字上下尽功夫。譬如在《荷塘月色》里,他也把那一角荷塘写活了:那田田的叶子中间,花儿“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还送来了缕缕清香;忽而微风吹过,叶上便呈现一道凝碧的波痕,加上叶下脉脉的流水,于是那荷塘“却更见风致了”。在作者笔下,花叶含情,流水有意;写形传神,臻于化境。
朱自清的散文追求“逼真”的艺术境界。在朱自清的笔下,无论天地、山水、花木,都描绘得逼真自然,写出了作者的真情实感,从而形成了他写景散文的率真的特色。
二
优秀的散文常常兼有诗情与画意。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自然逼真中,还追求一种绘画美。
朱自清是散文领域里的卓越的风景画家。他的《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白水》等,都是极美的山水工笔画。他用语言的丹青点染的风景画,以比喻丰美、想象超拔取胜。他所创造的画面自成一格:笔触细腻,但不是浓妆艳抹;构图简洁、但相互间显出风华,平淡中显出腴厚;他的笔墨挥洒自如,把自然景色、物体状貌勾画得栩栩如生;明净的色彩,素雅的风致,把读者引入奇妙的画境。
譬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作者游南京秦淮河所见景色。水色、天光、日态、灯彩人影、船形、树姿、琴声、歌音等都是人们常见而易于忽略的事物,但作者善于把它们错杂起来作“加倍”的描写,因此写得很细腻,精密确切地写出了当时秦淮河上那种灯月交辉、画舫纵横、笙歌彻夜的景象。写夏夜泛舟游秦淮河,自然离不开水,也离不开写天上的月、船上的灯。所以作者特别注意对月亮、灯光、河水三者关系的变化,作细针密线的描绘和渲染,逼真地表现出当时当地所独具、又是作者凭着自己的审美趣味最能领略的美的境界。
你看,这是夜幕方垂、灯火初明时的情景:“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这是着意灯光,描绘灯光在水中的投影。那么水呢?水在天未断黑时,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不是灯光初明时,“阴阴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这是着意水态,展现灯明前后水的色泽意态的变幻。作者还通过那水中灯影和灯下水光的描写,表现了当时化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图景。因为这时皎月初升,光量不大,所以灯光压倒了月色,灯火透过玻璃投射至黯淡的水波里,河里便呈现一片“朦胧的烟霭”,构成一种梦幻般的迷离境界,从而引起人们思古之幽情。
但是,船到大中桥外,却是另一番景象了。这时“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照着“空阔”的江面。因此,秦淮河的水在这里变为“静静的,冷冷的绿着”,如“茵陈酒”一般,“在每一只从那一边过去时,我们能画出它的轻轻的影和曲曲的波,在我们的心上;这里是空着,且显着是静了”。这是写水。接着写灯火:“渺渺的”灯辉与“缠缠的”月色相互交融,此时与前面不同的是,灯光已夺不了月色,因此,在月光的映照下,河面上纷然的灯都“黄而有晕”,“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这“光雾”便是灯光、月色、水气杂糅辉映形成的。写了灯,接着写月。由于这里比较宽阔,月在中天朗朗照着,所以灯光是浑的,月色却是清的。那一弯素月,“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那渗着月光的垂杨的柔细的枝条,“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搀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垂柳枝条的交叉处偷偷窥视着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在月光下,“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这些都是近观细察,从垂杨老树完全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给人的印象,作拟人化的描写,来表现出月色的光感和意态。接着作远景勾勒:“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美丽的贝壳一般。那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里则通过远天的白云和远处黑黑的一带轮廓在月下的状态,写出了另一番月色的光感和色感。
随着游览时间的推移,地点的不同,心情的变化,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也不同,使整篇作品就像是许多幅以秦淮河风景为题材连缀成的组画。开头以虚景来衬写实景。作者从想象中明示秦淮河上“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衬染出由桨声和灯影构成朦胧而迷人的眼前景色。文章紧紧扣住那河上的灯影,汩汩的桨声、沉沉的河水、清辉的月色、悠扬的笛韵……这一切都与河上的灯影组成一幅幅和谐和多种色调、多种情味的画面。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之所以能做到“文中有画”,有赖于他对事物作细致入微的观察体验。一处胜迹,一幅景色,一个事物形态,他能从不同角度作多方位描绘,有话可说,有画可做。同时,也有赖于他的艺术处理,他不是停留在对自然景物的机械临摹,而是发挥了奇妙的想象,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和拟人的艺术手法,变静止为飞动,赋予自然物特有的情趣。
注重创造富有诗意的画面美,可以说是朱自清的一个重要的山水风景审美意识。朱自清山水意识中的核心是发现与挖掘山水景物的自然美。也许山水本身不一定那么美,但在朱自清的游记里,他却能如高超的摄影师一样,选择最佳角度,拍下最美的画面。
三
情感是散文艺术的生命。
朱自清很重视感情这个因素在创作中的作用。他的写景散文情浓似酒、意酣如饴,写景融情于景,情与景相映成趣。这就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又一特色――即在描山画水的同时追求一种“情趣美”。
朱自清描山画水的散文中,举世盛称其美,誉为“美文”,或赞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①。诚然,他的写景散文最擅长重彩工笔,真所谓“漱涤事物,牢笼百态”,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人化的自然”之类的神髓,给人以舒坦的美感享受。尤其可贵的是,这类饱含诗意的美文并无士大夫式徜徉山水的闲情逸致,而往往是“融情入景”,深蕴着个人忧国忧民的寄托。郁达夫论及“五四”以来现代散文的主流色彩时曾言:“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写了风花雪月,也总要点出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社会的关系,以抒怀抱”。是的,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洋溢着他“个人”的情调。
朱自清散文中的风景描写,处处渗透了他的感情。他无论是写春花,状瀑布,记秦淮河歌,染荷塘月,无不融注入自己的情思,他笔下描绘的正是人化了的自然。
在《荷塘月色》里,通过月下荷塘的描绘,把作者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感情,表现得十分曲折含蓄。文章从“我”因“心里颇不宁静”而独步塘边开始,写到独自“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再遥想古代采莲美景,最后独步回家结束,展示了“我”当时抑郁苦闷的心情,表现了“我”对黑暗现实不满而又寻求不到出路那种徘徊惆怅的矛盾心理。例如其中写到月色时说:“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些地方场景的移动都反映出作者心中微妙的变化,这些都是作者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在《荷塘月色中》,处处有画意,而时时曲笔写衷肠,怅惘郁闷之情融化于细腻的景色描写之中。那月光下的淡淡荷塘景色。那愉快得片刻消遥的淡淡情趣,表现了大革命失败后,作者既不愿群居,又难于独处,既不满于现实,又不能从个人的小天地里突破的徨、苦闷心情。
如果说《荷塘月色》的情趣在于将情景交融在一个“淡”字上,那么《绿》整篇的韵味和基调,正是集中在这个“绿”字上。“绿”字不仅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关连作用,它更是情景交融的焦点。作者像一个善调丹青的能手,调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从各个角度、波澜起伏地描绘了奇异、可爱、温润、柔和的梅雨潭水,把自己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之中。
他“惊诧”于梅雨潭的绿,写出了对岩石作急剧撞击的充满着强劲生命力的瀑布的陶醉,那蕴蓄着鲜润和奇异“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梅雨潭的绿,如同向自己襟怀送进了春天的温暖,激荡了他的感情的波涛。这表明囿于一泓死水般生活中的朱自清,他是多么酷爱着绿。绿,是生命力,是美好未来的象征,它撼人的心灵,给人启示,激起希望,鼓舞奋斗。正因如此,朱自清嫌北京十刹海拂地的绿杨太淡,杭州虎跑寺的绿壁太浓,又嫌西湖的波太明,秦淮河水太暗,因为,那些只是古雅的颓丧的或者是矫饰的绿,缺乏旺盛的生命力。朱自清面对梅雨潭的绿感到“惊诧”,流露了他向往崭新的生命的难以抑制的激情!总之,朱自清写景抒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掩饰,不造作,更不卖弄。不管是直抒胸臆还是曲笔流露;是借景抒情,还是寓情于景,一切的真情都显示出“活脱脱的”个性。他说写文章“虽只一言一动之微,却包蕴着全部的性格,最要紧的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毫不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刻意追求自己的独特发现,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又一特色。
马克思和巴尔扎克都颇赏识法国自然科学家布封那句名言:“风格即是本人。”②诚然,文章的风格即是作者的个性、情趣和气质各方面修养的艺术表现。朱自清散文那饱蕴醇厚情意的清隽简约的风格是他独有的,它不同俞平伯的绮丽,也不同于冰心的轻柔,更有别于许地山的空灵。读朱自清的散文,总觉得和他那温文尔雅的品性、一丝不苟的德行、沉静的生活态度是水乳融洽的。
朱自清在他的协警散文中处处融注“自己的声”,那就是通过缜密的艺术构思,创造自然和谐、诗画俱美的意境;通过描写抒情有侧重的交融,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些构成了他写景散文独树一帜的创作个性,富于真挚美、绘画美和情趣美。
注释:
①朱乔森:《关于父亲的创作》、《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朱自清》28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雪野里的精灵
李存葆
东坡居士面对邈远天昊,曾浩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真正体会出这两句话的奥义,是在多次晋谒了一棵巨树之后。
那是莒县城西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它苍劲葱郁,主枝周逸旁出,状若硕大无朋的莲花。我第一次站在它下面时,顿时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慑,所征服,所溶解。它那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黄谢绿的顽强,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后来,我又多次拜谒它,每每都会对苏轼的话产生新的感悟。它的前句喻生命的短暂如蜉蝣,后句指生命渺小如沧海一粟。人类虽然可以嘲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站在这棵古树前,仰望着无涯无际的时空,我们便会感到:在宇宙间,地球仅是一粒微尘,人生更如蜉蝣、朝菌,只不过俄一瞬,稍纵即逝。
博大与渺小,久远与短暂,都是相对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树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
那是70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观察所采访。大雪后的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我与哨长扶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篷帆轻易降落。
这些美的萌芽,是春的启明星,正在呼唤着春蕊的艳丽,春树的繁茂,春蚕的吐丝……
前年元宵节前夕,我应长白山林场友人之邀,曾到雪国一游。一日下午,我和友人在莽莽的安睡的一片杉林里漫游。蓦地,有几点蓝色的彩光在雪地里闪动,一下跃入我的眼帘,燃亮了我的双瞳。我趋前蹲下细瞧,竟是几朵蓝色的小花。这蓝色的小生命,由纤纤的细茎挑着,那吹弹可破的花萼,显得那样稚嫩和孱弱。
这雪国中的蓝色小生命,纤细里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这小小的生命里,也浸透着星的璀璨,月的妩媚,日的明丽。它们以小小的蓝色火焰与巨大的寒流搏击,它们火热的心律终于鼓破了厚厚的冰窖,它们是这漫漫雪国里生命的精灵!友人告诉我,这蓝色的小花名叫“白头翁”。
定林寺里的银杏树,崂山雪地里的小花小草,还有这雪国中的“白头翁”,都是造物主无与伦比的杰作,都是生命的奇观……
人们惯常喜爱吟咏参天的大树,喜爱聆听它们博大生命的浩歌。但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浩歌是夏的宣言与旗帜,寂寞则是春的预告和序曲。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憧憬着春天却不能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众多的小花小草,谁也没有权利去有意或无意地践踏它们……
(选自《新世纪文学选刊》2002年8月,有删改)
1.文章把小花称做“雪野里的精灵”,意在表现小花的哪些特点?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景物特点的把握。写景状物类散文的景物特点的把握是体会作者感情,了解作者情趣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雪野里的精灵”――小花的特点从文章中找到相关的信息“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纤细里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这小小的生命里,也浸透着星的璀璨,月的妩媚,日的明丽。”通过信息整合,不难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美丽,纤弱,稚嫩,顽强,不怕困难,充满活力。
2.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
1、《难老泉》,作者 :吴伯萧;
2、《荷塘月色》,作者 :朱自清;
3、《白杨礼赞》,作者 :茅盾;
4、《春》,作者 :朱自清;
5、《海燕》,作者 :高尔基;
6、《土地》,作者 :秦牧 ;
7、《背影》,作者 :朱自清;
8、《秋天的怀念》,作者 :史铁生;
9、《一日的春光》,作者 :冰心;
一。构思巧妙,山水合写
清代著名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里写道:“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南北朝山水散文在描写这“地上之文章”时,构思非常精巧,注重山水相得益彰之妙。写山必写水,写水必写山。如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先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括,写完“异水”即绘“奇山”。同样,他在《与施从事书》中写到“绿嶂百重”即对以“青川万转”。而郦道元在《水经注・江水》卷三十四中描写三峡,开篇即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完山后又写江水之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同样,他在描绘溪水时也同样注重山水共同描绘:“溪水又东南与紫溪合,水出县西百丈山,即潜山也。山水东南流,名为紫溪,中道夹水,有紫色盘石。石长百余丈,望之如朝霞,又名此水为赤濑,盖以倒影在水故也。紫溪又东南,流径白石山之阴,山甚峻极,北临紫溪,又东南,连山夹水,两峰交峙,反项对石,往往相捍。十余里中,积石磊岢,相挟而上。涧下白沙细石,状若霜雪,水木相映,泉石争晖,名曰楼林”。这种山水合写的构思多为后辈文人所效法。“诗仙”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首句以山写水,次句则借水写山;山水合写,相得益彰。
二。精选画面,借景抒情
南北朝山水散文在描写景致时都非常注重精选画面,注意声音和色彩的描绘,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来强化审美效果。如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来写“异水”,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来写“奇山”,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继而又用“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来写山林天籁之音,给人以听觉上的冲击。《三峡》里同样也是唯美的画面、声响的结合。试想“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多么漂亮的画面呀,“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又是多么令人揪心,催人落泪呀,正如杜甫诗云:“风急天高猿啸哀”。这样的画面与声音相结合的描写在南北朝山水散文中俯拾皆是。在描绘画面时,南北朝山水散文都注意写景的动静结合。如《与朱元思书》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赋予高山以活力。而“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以声衬静,寓视于听,空谷传响,侧面突出了山之拔地参天。以奇声异音衬山之奇异,以山音的奇美衬托山林的幽美。《三峡》中“素湍回清”、“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动景,“绿潭倒影”则是静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作者潜藏心底的感情。如《与朱元思书》中作者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一句是作者“望峰”、“窥谷”的主观感受,既透露出失意文人清高隐逸的思想,又反映了对庸俗官场和动乱社会的厌恶之情。这种借景抒情的方法也同样为后世文人所广泛采用。唐宋家在诸多游记散文中都借用了这种方法。
三。引经据典,化用修辞
南北朝山水散文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用词多以四字句为主。如被称之为骈文典范的《与朱元思书》,就是多以四六字为一句句,中间间以五字句。作者在描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让文章跌宕变化,避免了句形的单调板滞,从而使文章间歇有致,摇曳多姿。除此而外,南北朝散文里大量出现词语的活用和借代。如《与朱元思书》中用“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来谓水急;《三峡》中“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来写船快等。很多时候,南北朝山水散文中还把诗句、名言、谚语等融到作品里去,构成文章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