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
就在中秋节的前夕,来势汹汹的莫兰蒂台风,从中国台湾南端的海上掠过。强风复以豪雨,大地景致丕变。
一根根拦腰折断的电线杆,一排排倒伏仆地的行道树,惊慑着正处风雨笼罩中的人们,也几乎声断了中秋佳节团圆赏月之梦。转移了怵目惊心的灾情画面,调整着风雨飘摇的起伏心灵,一首描写山居平静生活的〈山居秋暝〉诗篇,便轻巧地于外头风强雨骤之际,跃入眼帘。
这是一首唐朝王维的诗,诗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此一明月与清泉的大地视野里,感受大自然动静之间的氛围幻化,流淌雨后秋凉的山林意境,让那原本躁动不安的心思,竟然在不知不觉之中,慢慢地沉静了下来。
走进了这空山新雨的宁静境界,探访了那松林幽篁的月韵大地,古代多少有关明月的风流韵事,也就在台风呼啸而过的风雨声中,逐渐从悠远的历史长河中轻轻浮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不同的时空夜色,相同的古今孤寂,只不过李白是独酌于月色皎洁的花间月下,而我则系隐居于风雨弥漫的书房灯前而已。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唐朝诗人李白的这首〈月下独酌〉,系为五言古诗。此诗的背景为花间,道具是一壶酒,角色只有自己,动作则系独酌,这种饮酒的场面,显然相当的单调孤寂。然而,李白却把这种寂寞的月夜花间,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透过惊人的想象力、旷达的胸襟,描写了一场以月亮和孤影为伴,酣饮歌舞的奇特幻化场景。让原本无情的“物”和有情的“我”这两者之间,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心灵交流、以及物我合一的超然境界。
李白的才情自然流露,表现手法灵活自如,在他大气磅礴的诗情笔下,大自然的山、水、风、月等现象,都成为懂得诗人心情的知交朋友。此种生动的大自然取景,和宋朝苏轼〈前赤壁赋〉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
然而,相对于〈月下独酌〉的场景,系属于当下时空的现在进行式,李白的〈把酒问月〉,则更是穿越时空、往来古今,在今人古月以及今月古人的历史长河映照之中,数度悠游、徜徉回旋。而那驰骋于古今的诗文内蕴气势,则显然有别于花间月下独酌时的两人对影。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在这首〈把酒问月〉诗词中,“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意喻着月亮的绵长永恒,人生的幻化无常。虽然,古人不见今时月,但是古月依然照今人,以如此恢弘的心思以对,古人、今人就像是逝去的流水一般,虽然时光永远不会再行回头,但他们所曾见到的那轮明月,却是亘古如斯、毫无变易。
整首〈把酒问月〉诗中,从酒写到月,从月又回归于酒,也从空间的场景描绘,写到时间的心灵感受。它跨越了物质的制限,连结了时空的古今长河。而此一贯串永恒与变易的哲理意境,如衡之宋朝苏轼的〈前赤壁赋〉一文,则也颇有着一番异曲同工之妙。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终究,对于事物的解析和看法,似乎仅系于个人的一念之间而已。
同样以明月为主题,苏轼的〈水调歌头〉,则显然另有一番绵绵的亲情境界存乎其中。词前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不仅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也很明显地反映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因为此时的苏东坡与胞弟苏辙,已经有七年时光未得团聚了。
面对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当一轮皓月当空,遍地银辉洒落之际,此刻的苏轼的心潮起伏,于是乘着酒兴正酣之际,挥笔写就了这首传颂千古的诗词名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首词的起句,苏轼沿引了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意,采用“明月几时有?”的问句,把读者引入此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之中。他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却又隐约在赞叹着中秋的美景,并且在这绵绵意境中,涵蕴着对人生意境的层层泼墨。
苏轼的〈水调歌头〉,设景清丽雄阔,心思优游于月下广袤的清寒世界,来回驰骋于天上人间的开阔视野,并且将这些所见的外在景物,与内在豁达的胸襟予以结合,体现出了苏词意境中豪放飘逸的风格。而苏轼后来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以及在〈前赤壁赋〉中所描绘的月下泛舟,那种飘飘欲仙的人间感觉,似乎皆与此种思维有所关联。
伴随着整天绵延不绝的强风大雨,莫兰蒂台风终于逐渐远扬。就在中秋节这一天的黎明时分,台风再度临去秋波,让高雄下起了一场超大的豪雨,只是下雨的时间不长,约仅一小时左右的光景而已。随着台风雨霁、积水渐消之后,原本阴沉黝黑的天空,终于转成淡淡的白云布敷,而那隐匿云端的太阳,竟然也于中午时分,露出了灿烂的光芒。
张九龄〈 望月怀远〉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以及许浑〈 秋霁寄远〉的“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这种对着明月传送相思的期盼,在这台风才刚刚过后的中秋夜晚,似乎显得特别的殷切。庆幸的是,月娘知人心,浮云淡如纱,在这风雨过后的高雄东方夜空,终于出现了朦胧的月亮光影,正在温柔地俯视着满目疮痍的街道树影,以及余悸犹存的市井小民。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仲秋风雨后,古月依旧照今尘……
9月22日,睛,农历8月15日
听爷爷奶奶说今天是中秋节。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中秋节’一词,但是,爷爷奶奶说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的圆。吃过晚饭,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姐姐都出来了,坐在屋外的草坪上静静等待那圆圆的月亮。‘爷爷,爷爷月亮怎么还不出来呀?它是不是害羞啦!’我忍不住问爷爷。爷爷笑着对我说:‘月亮没有害羞,它是在梳装打扮呢。’过了一会儿,月亮终于出来了,我偎依在奶奶怀里,月亮是那么的圆!
1.中秋月 作者:子归
月亮坐在桂花树上
望万家灯火
有轻轻碰杯的声响
飘出的酒香蘸有桂花味道
清凉的桥头
仍有翘首朌归的人
月饼点点的分碎
甩给兴奋的鱼儿尝尝
月亮与桂花屏住呼吸
听夜晚风送来歌声
有的唱给亲人
有的唱给远方
小城翻新着故事
举杯不为独酌
凝眉不再空枉
心儿全揉进甜甜的月饼上
今夜,月饼好香
那些多情的朋友
想将月亮喂饱
月亮担心身体发胖
2.一个人的中秋节 作者:张烈鹏
最好,不是在秋风中流浪
最好,下一场雨
冲走那圆圆的月亮
最好,不吟诵哀婉的诗句
最好,独饮之后
醉倒在梦中的家乡
一个人的中秋
格外漫长
分分秒秒
都是万里长江
一个人的中秋
又是短小的形状
恰似望乡的视线
却无法将乡关丈量
不吃月饼
月饼不仅像月亮
还有太多
故乡的蜜糖
不去歌唱
一开口
定然是熟悉的民歌
定然是家乡的风光家中的爹娘
不如掏出所有的往事和心事
这样
要么, 今夜中秋,却令人落寞与忧烦。
遥遥的翘首,等待月圆。月儿幽幽的躲藏云层,是相思淋湿了她的梦,还是梦将相思丢失。广寒宫的空旷,是否也让常娥孤枕无眠。
此夜,有多少悲欢离合,又有多少人将相思种下。徘徊在深深的寂寞的夜色里,将思念酿造成泪滴,将眷念凝望成永远。目光锁住清凉的秋夜,那点点滴滴的片段,回放着温暖的瞬间。
咋暖还寒的深夜,思念在一点点蔓延,沿着那黛色的远山。目光投注的地方,你是否也在牵念。
清风无痕,秋意细微。或许,思念也是、一种美好、一种情愫、一种欣然。
红尘滚滚,人海茫茫,相遇、相识、相知、相眷。彼此,道一声珍重、说一句祝福,心便安然。亦是朋友,亦是红颜。若是两情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古人亦是,今人亦然。
静静的夜,轻轻的风,陶醉在人间。
秋虫呢喃,暗香浮动,如饮山涧清泉。
融融的夜,遥遥的思,翘首悠悠云天。
今夜,我将文字,氤氲成美好,盈盈成思念。
印象里,明月是常伴着中秋的,可今年无月,亦是别有风味的。
中秋将至,假期恰逢外婆的生日。一家人在酒店为外婆庆了生日,正应了中秋“阖家团圆”之寓意。而后,又回了外婆家,大家都在兴头上,坐在院子里有说有笑。
一家人围在石桌前,院里树叶送来阵阵暗香,我双手放在桌上,觉得从内至外地一股暖意在流动。大人们在闲聊,而我们一群孩子则激动地喋喋不休——许久未见,想说的实在太多。
不久,外公外婆从屋里端出了大盆的月饼,在幽幽的`灯光下显得神秘。大家兴奋起来,两眼直勾勾地盯着一个个月饼,直至它们上桌,“哇——”孩子们搓搓手,发出感叹。
“怎么还不吃啊——我可真是眼馋!”表弟开口了,人群中传来一阵笑声,只听外婆静静地微笑着说:“吃吧!”一只只手便伸向了盘子。我拿来一块五仁月饼,咽了咽唾沫,不动声色地撕开白色包装。“唰啦——”伴随于此的便是一阵淡淡的甜香。仔细看了看,焦糖般棕黄色的饼皮上印着“团圆”二字,四周满满的便是一片四方的纹路,与人柔中带刚之感。咬下一口,松软的饼皮之下满是馅料——花生、黑芝麻、桂花……一股香甜味儿蔓延至每个味蕾,混着饼皮,甜而不腻,甜味儿氤氲在整个口腔,回荡着。
“嗯——好吃——!”又是表弟夸张的一阵喊声。你瞧他怎得个模样:充满肉感,肥乎乎的身子转着圆圈,肥肉抖三抖。他嘴里塞满了月饼,两腮鼓起,圆乎乎的,嘴边还沾上些碎渣。他两眼闭起,嘴里哼着小曲,不忘将蛋黄味的月饼吞下肚去,随后,还挥动双臂跳了支舞,与我形成了鲜明对比。
外婆在一旁看着,眯缝起双眼,松弛的眼皮上现出皱纹。不知何时,外婆已经老去了啊,她欣慰地揩去表弟嘴边的残渣“慢点吃——慢点。”
抬头望望月亮,十三的月,并非很圆,院里热闹的,是否传到月亮上?我仿佛瞧见嫦娥恬静的面颊,冰清的裙裳……秋风吹过人心,将云悄悄地推至明月前,把它挡住了。整片天黑漆漆的看不见半点光,可院里的光照亮着一角夜幕……
些许失望地低下头,便不再赏月了。外公徐徐道“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们不能奢求永久的团圆,但我们可以珍惜当下,享受当下的团圆。苏轼曾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实,就算我们远隔千里,同在这一轮明月下,也算是种团圆吧!”
我心中不禁联想:“寒塘渡鹤影,冷月葬尸魂”,大观园的两位女儿,虽锦衣玉食,无奈寄人篱下,父母双亡,中秋之夜面对万家团圆,湘云,黛玉的孤独身影,更显得凄凉。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过好如今的每一天。
夜渐渐深了,秋风渐起,外公外婆有了睡意,大家也便散了场……
今年中秋下雨,而我,也没吃月饼。
人是群居动物,中国人是群想动物。从古到今,没有哪个中国人不是絮叨思念的,外出读书想念;异乡做官想念;春运回家想念;看见石头想夫君;望见枇杷思母亲,就连面对丈夫点了蜡烛,也要为不知在哪的儿子擦上几滴眼泪。
中国节的意义是相思。古代交通不发达,出一门许跨三月,任一职难免十年。人不能同处相对,只有月是唯一的。一轮皎月,像天的眼睛,帮忙照亮远方的归魂,半缕月光,有如风的臂膀,寄托拥抱孤独的旅人。苍茫天地间,亲人不相见,同饮一种酒,只做一种事,就像还在一起一样。这是中国人的相思,这是中国人的浪漫……这是中国人的节。
从前的人吃的不是月饼,咽下去的,是相思。
一个小小的月饼,掉进了时间的漩涡,从木府丹阁,滚进了灯红酒绿。它一时间掌了头。“从前的日子很慢”,而现在的世界,在奔腾。
人在穿长裙广袖时,只能对月独酌,偷偷流泪;人在坐火车时,汗流浃背,一票难求,但却有机会可以回家,说一句“妈,我想您了”;人在视频通话时,可以向爸妈高兴的说“妈,昨天又忘记问了,今天怎么样?”也许人们并没有因为时代的迅速奔跑而忘记什么,是因为他们可以回家了,不用再默默流泪,将那些甜蜜、酸楚、包进馅里,咽进肚里。
“你吃的什么馅儿?”
“我也爱吃五仁月饼,哎呀!妈,我今年不爱吃月饼啦!”
也许这并不是对习俗的亵渎,也不是对传统的忽视,而是那些过去无法出口的,远隔千山万水的思念,已经不再是默默吃下的苦楚,流出的酸涩,而可以随时拥抱,随时问好。
今年中秋下雨,我也没吃月饼,但没关� 但我没有完全离开月饼,因为我看见奶奶一个人悄悄的用一个五仁月饼,给她在天上的父母打了个“电话”。
人这一生逃不脱相思,但我希望腹中的“月饼”能越来越少。
很幸运,今年的我没吃月饼。
很遗憾,终究有相思需入腹中。
中秋未到,桂香已至。不知不觉间整个城市到处已弥漫着洒脱的清香。超市里名类繁多的水果早已上架,各式各样的月饼琳琅满目,甜香醉人。入夜,看窗外苍穹如黛,素辉如练,金风送爽,桂影婆娑,不禁想起童年过中秋的欢乐时光。
童年的生活虽然有些艰辛,却也是情趣盎然。我的老家位于豫西秦岭脚下的一个小山村。每年快要过中秋节的时候,我们都要好好地兴奋一阵子。因为平时生活比较拮据,除了重要节日,我们很少能吃到白面馍,因此这中秋节就让人有些翘首以待了。我们会先帮大人们把玉米、谷子、豆子等秋庄家收割完毕,晒干入仓,等父母闲下来时就天天不厌其烦地问:“中秋节还有几天?”,父母会说,看天上的月亮快要圆时就要到了。我就和小伙伴们每天晚上坐在院子里看月亮,讨论着还有几天月会满圆。盼到快过节时,父母会让我和小伙伴们到外边山坡的枣树上摘红枣,我们就把平时上学的课本掏出来,把腾出小书包往脖子上一挂,跑到山坡上,比赛谁爬树爬的快,上的高,比比谁摘的枣最大最甜,直到把书包盛满。回家时我们把枣交给母亲,会得到几句夸奖,我们的开心比枣还甜呢。
然后就是母亲起早贪黑地蒸枣花馍了。母亲不但勤劳而且手巧,她把白面团整出很多花形,有五瓣六瓣花形的,也有小兔子小猪造型的,更有麦垛形的,在这些馍蒸上笼之前,母亲会把那些鲜红的大枣放进馍里,点缀成花的蕊,兔子的眼睛,和麦垛上的装饰。这样蒸出的枣花馍看上去就会特别漂亮逼真,吃起来更是香甜可口。不过刚蒸熟的馍我们是吃不到嘴的。母亲会派我和弟弟把先蒸熟的馍送几个给爷爷奶奶先吃,我们都非常乐意,当我把枣花馍端给爷爷奶奶时,他们总是先夸奖母亲的手艺好,然后掰下一小块放到嘴里品尝,把有红枣的一大块递给我让我吃。我和弟弟也会掰下一小块放在嘴里仔细品尝,把剩下的送给母亲和父亲吃。母亲会推说不饿,父亲会推说顾不上吃。当时我还真以父母不喜欢吃呢,后来才知道他们是舍不得吃。艰苦的日子里他们总是尽量节俭,也总是尽量照顾好老人和孩子。
枣花馍蒸好后,父亲会到镇上的供销社用粮票买上几斤老月饼,让我们用竹蓝?着母亲蒸的30个枣花馍,再带上2个老月饼去走亲戚。回来时长辈亲戚会收下25个枣花馍和1个月饼,把余下的5个枣花馍和一个月饼当做回礼让我们拿回来。尽管很想吃,但路上我们是不会动的,等到家了把回礼全都交给母亲。母亲就把这些回礼再配足枣花馍和月饼让我们到别的亲戚家去。就这样等亲戚走完了,母亲才会把回礼的枣花馍和月饼让我们送给爷爷奶奶吃,再发给我们吃,我们会迫不及待地把月饼掰成几牙儿,每人尝上一块,那是一种彻骨的甜香,一直甜在三十多年的记忆中。
中秋节当晚,我们全家围坐在院子中间石榴树下的石桌边,品尝月饼、石榴和枣花馍,分享着秋天收获的喜悦和中秋的快乐。当大人们去收拾忙碌的时候,我会一个人坐在树下欣赏着月明星稀的夜空。
透过斑驳的树影,沿着那飞瀑似的清辉看天空那轮圆月,我试图从上边淡淡的山影中寻找那千年的桂树,还有寂寞的吴刚,寻找洁白的玉兔还有舒袖的嫦娥,试图能和月亮上的神仙说话,让万能的神仙给我们更多福祉,能经常吃到枣花馍和月饼,思绪就会飞的很远很远,直到两只眼睛瞪的有些酸涩,直到一双小手被寒露浸的冰凉,才肯回屋去睡。梦中,还在想着中秋的枣花馍和月饼,想着月亮上一定会有很多,就想有一双翅膀飞到月亮上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几十年的时光悄然已逝,而记忆中童年那些往事却晃然如昨,挥之不去。每当中秋那轮浑圆的玉盘徘徊中天的时候,我会更加怀念已逝的父母和前辈,是他们的慈祥和勤劳,是他们的教育和影响,是家庭的和睦和温馨,让中秋的月光更加皎洁,让童年的纯真灿烂更加趣味无穷。
这一年真的很怪。
夏天本是我们这里多雨的季节,老天却吝啬到极至,近百天里,可以把阳光挥霍无度,有效的降雨倒没下几场。进入秋天,雨水反而又多了起来,大一场小一场,急一场慢一场,路上老是湿漉漉的,野外就更不用说了。
不同的农作物在成熟期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通常年份,远远望去,一片片,一块块,在灿烂的阳光和送爽的秋风抚慰下,五彩纷呈,遍野绚丽,缤纷的田园风光,那才叫个美!今年,可能是夏季缺少雨水,庄稼们忍受饥渴太久了,秋日里得了充足的水分供应,贪婪之性喷发,时至中秋,看上去一色的墨绿。
时间并没有因为庄稼的生长延期而停步,中秋节还是在不知不觉间再度归来。
月亮由弯钩渐渐拉圆,在夜里斜斜地贴到了高大的柳树梢头。
夜风习习,百鸟归宿。哦,中秋节要到了!
信步走向小城东南角,在一处田埂上蹲下身来。披着皎洁的月光,听庄稼仍在拨节的脆响,出神地回想起关于中秋的许许多多往事。一幕一幕,于脑海里或浓或淡地交替着,象山尖上的雾。渐渐地,父亲的影子清晰起来,他及他和中秋有关的场景,定格下来了。
望着镜子一样的月亮,我想问天国里的父亲,曾经的岁月里,中秋的记忆还存在吗?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他在世的时候,对中秋节有着一份虔诚的眷顾。
我在家里的姐妹兄弟中,排行最小,等到我有记忆力的时候,父亲快进入老年人的行列了。印象中的父亲,无论是在生产队时期还是后来土地承包到户,无论是头发斑白的老年时候还是瘦骨嶙峋的垂暮晚景,每到中秋节,他都会在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准时走进家门。他把手清洗干净,搬出一张桌子,放到院子中央月亮能够看到的地方。按照院子的方位,把桌子摆成一个缩小了的“ 院子”,与空旷的院子相结合,整体感觉就是一个“回”字!他用双手去按桌面的两个边,如果摇晃,会找薄薄的石片,支在下面,只到桌子一动不动了,才满意地折身回屋。把月饼盛在一个盘子里(下面放一个大的,代表全家,上面放几个小的,代表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把各样瓜果清洗干净,将西瓜用刀划成齿状,分成两瓣儿,放在一个大盘子里,中间是红瓤黑籽的西瓜,旁边由大到小依次一圈圈挤满了梨子、苹果、葡萄等等;再把母亲煮熟的水饺,选择五六个漂亮一点的,夹到碗里去。等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以后,父亲一盘一盘地端到院子里,放在那张桌子上。最后点燃一柱香,插到一个事先装了小米的废弃不用的墨水精瓶子里,一并去供俸。在那柱香尚未燃尽之前,家人是谁也不许动筷子的,哪怕水饺粘到一起,弄好的菜变凉。
香烟袅袅升腾,父亲靠在窗台前,目不转睛地望着月亮,嘴角一翕一合,他在想什么,他在盼什么,我们在他无声的世界里,还是能够读懂的。他有点迷信,� 玉米山药谷黍,豆类荞麦油菜,式样很多。庄户人家每到这段日子,忙得不可开交。父亲干了一辈子的庄户,再苦再重的活儿都能干,就是不会扬场。这个缺点,在土地承包到户后,让他难为情。到了扬场的时候,父亲的眉头就皱了,他会怯生生地在扬场好把式的周围转来转去,帮人家收收场,扫一扫粮食里的杂质,等到他家干完了,抽出空儿再给我们扬场。事后,他会把自家的月饼拿出来,给把式家送去相谢。后来的几年,他在庄稼还没有成熟前,就上山坡去抽只芨,栽扫帚,一把又一把,自家只用一两把,其余的,他就早早送到扬场把式家,或者去割柳条,编筐子,送给人家,算是换工吧。
那些扬场的把式,虽说是些粗人,但他们心里明镜似的,知道我父亲的心意,也从没有刁难过,尽管自家的活儿让他累得够呛,还是吸支烟,稍做休息,过来帮个忙,解了父亲燃眉之急。就这样年复一年,父亲带着一个庄户人的缺憾,把我们一家人养活过来了。
他知道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懂得用自己的长处去报答别人的恩情,好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他的心里一直装着我们一家,也装着周围的别人,他会虔诚地去祈求神灵的保护,会一丝不苟地去做自己可以做到的事,从来没有怨天尤人。那时候,村里的人也不乏毛毛躁躁,手脚不干净的人,父亲和其他的老者们都会以一笑掩过,也没有以牙还牙,倒是他们的宽容与大度,让一些人改过了毛病。整个村子在平和与邻里友善中过了一年又一年。
父亲离开我们去往另外的世界,可他与他们那个充满帮助与感恩的时代却留于我的内心世界。每当我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不快的时候,就会非常非常地想念那些珍贵的东西。
哦,又到中秋节了,我无限怀念父亲,怀念父亲的中秋节!
(二)怨嫦娥
夜清奇寒秋凉意,
月光明朗挂天池。
长怨嫦娥无情女,
忍把后郎弃人间。
(三)悲后羿
女子无情还做罢,
天蓬吴刚亦濒传。
怜把前嫌尽释去,
夜夜月下续思情。
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高三:康文镇
其实在写这篇随笔的时候,三天的小长假已临近尾声了。一天天匆忙而过,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一天天太短,忙忙碌碌中,多少日子都远去了。
我刚才去阳台看了会儿月亮,今天的月亮很亮也很圆,玉盘之中夹杂着丝丝灰暗,似在演绎着蟾宫的故事。昨天在奶奶家,那月亮似乎更大,而方才我看见的月亮越看越小,似在奔向远方
我是一直很喜欢月亮的。在古诗词中,明月也是洁白、美好的象征,因为遥远,我常认为月亮是脱俗的,非世俗之物。其实,喜欢月亮也是因为我也向往这种脱俗的境界,我一度厌恶过这个世界,因为我心中的世界如同童年一般天真、美好,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在所有人之间都存在着没有硝烟的战争,而考场就是战场。当我看到许多落寞的眼神,得意的笑容,甚至嫉妒的目光时,我才真正相信,从小到大人生成了一场竞技,我们都被社会裹挟着走。
曾几何时,我选择了逃避,很多人劝我积极乐观,可我只愿平静、淡然,有一天,我读到一篇文章,名为《尘世雨》,其中写道“你生在尘世,长在尘世,你只能属于尘世。”我才意识到,逃避并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每个人都只属于尘世。
如今想来,有段话说得好:当事情可以改变的时候,尽力去改变它;当世界无法改变的时候,欣然地去接受它。再一次,我选择接受物竞天择的社会,拥抱美好纷呈的世界。其实生活很简单:爱自己,爱别人。
我更欣赏月亮无求的品性。于夜,明月普照众生,却无所求。有时,我们陷入痛苦就是因为只想着自己缺少什么,而没想到自己已经拥有了很多。
我也常奢望什么,却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这个中秋,我明白了许多;这轮明月,告诉了我很多。
从今以后,我会尝试改变自己。欣然接受世界。
让很多不愉快一笑而过,让美好永驻心间。
“此时此夜不长好”,愿月圆常有如今夜
中央电视台雕牌的广告中有这么一句话:中秋节,你在想念父母,父母也在想念你,非常感人。这句话道出了中秋节里天下所有父母对儿女以及儿女对父母的心声。
前几天到邮局给家里人寄月饼,看到柜台前人头攒动,很多离家在外不能回家的游子都在给家里邮寄月饼,我顿时感到一股浓浓的节日气氛和亲情在我心里氤氲,很温暖。我很快填好了邮寄单,工作人员把月饼放在一个硬纸盒里包装好,它将带着我的祝福飞到亲人的身边!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是故乡明。每逢佳节倍思亲。明月千里寄相思。这些在中秋节日吟唱经久不衰的诗句,浸润着我们的思想,给我们的传统佳节注入了很深的文化内涵。在这里,我们应抛下所有的束缚和烦恼,脱掉社会人的衣裳,使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在一轮皎洁的月光下,和家人朋友进行情感的交流沟通,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回真正的自己。
我感到现在节日的文化内涵被商业气氛冲淡了许多,中秋节逐渐变成了月饼节。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现在的歌曲是越来越多,可真正能打动我们心灵的越来越少;书籍是装桢得越来越精良,可内容能够触及灵魂的越来越少;食品是越来越丰富,可味道能让我们回忆的越来越少;网上的信息是越来越爆炸,可对我们有价值的越来越少;我们的物质世界变得越来越丰富,可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贫瘠。
一个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如果文化的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那么经济的发展就会缺乏后劲,难以持续性的前进。一个人同样如此。让我们过一个纯粹的中秋节,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去努力丰富和净化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文化成为我们人生发展新的助推器。
岁月无情,人心易老,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来了,沉睡许久的灵魂终于苏醒了,想到了曾经栖居过心灵的圣地,已经落满尘埃。我不再像从前一样的直言欢喜,因为我更深的懂得了这个传统节日的含义,失散的亲人们,想见却无法相见的痛楚,流漓天涯的朋友,想见却无缘再见的伤怀,沦陷在风雨中的恋人,想念却不能相见的难言,团圆这个词是多么的沉重啊! 中秋,也许是我们感情中最深的烙印,思念,留恋,往返,尽在这一刻上演。这轮明月,不知承载了多少的悲欢离合,承载着多少寂寞和无奈。
从月缺等待到月圆,从分离煎熬到相聚,人人都盼望月圆人圆,然而团圆又是多么不易啊!月亮离我们如此之近,它为黑夜散放光芒,唤醒人性的柔情,为人间千古明照,夜夜独醒,在万物睡眠时,它在寂寒的夜里放尽所有的慈悲,温和的贴进我的心灵,和灵魂对白,抚平一日劳累所致的皱褶和难奈,我想用手触摸到它,想更深一层的感受它的婉约和柔情,却总不能和它聚集在一个焦点之上。我只能远远的望着它,用我多情的目光填补它的空虚,用它的温存释怀我的忧愁。想起失散在沿途的那些亲人和朋友,再也无法回到我们的身边,就好像一层蒙蒙薄纱覆盖心田,只能遥远的想象着,同赏一轮明月的机缘,可怜情深缘浅,过了今夜,月亮又会一点点残缺,便又流溢成一弯弯的思念,相逢容易,相聚总是如此之难!
想想古人们中秋夜的那份浩然情怀,"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这是多么绝妙的诗句啊!在冷清的夜间,曾有这般审美脱俗的雅趣和壮丽的情怀。想要约同明月一起乘灵槎,待银河彻底澄清以后,遨游太空。天地之大,心界无际,大得足以去幻海游弋,驾白云,乘长风,唯独自在。心海无边,可以同思绪无尽的绵延,在太空之外,人海之颠,出神入化,用尽一腔灵气换回生命的真谛。清风一缕,入心;白莲一朵,入境;静若明月,动若繁星,一动一静,组成了宇宙的生机,在黑夜里相辉相映。
在这浮躁的世俗里,梦想和现实已达不到起码的平衡度,从心理上渐渐失去了本真,我们总忘记和心灵私语,无法感知精神上的憾缺和难奈。像古人那般的风花雪月,我们很难再遇见了,但我们仍然把中秋节当成传统的节日来过,又过得是那样的奢侈,美酒佳肴、一醉方休,醉生梦死在这中秋夜里。早忘了赏月的雅趣,放眼现实,有品质的忧愁越来越少了,功名利禄的烦燥越来越重,叫我们如何去舞风弄月,以解闲愁呢?如何像古人一样毫无杂念的吟诗作画呢?
在这中秋之夜,虽然没有和亲人团圆,没有和朋友相聚,但我只愿做个月下闲人,尽情一梦。不管生活在怎样残酷的世道里,我仍然要效仿古人的那般人豁达超脱,因为我知道曾有人视诗意为天地灵气,因有了春花秋月,便有了诗的境界,可以让生命自由的吟唱,无论是快意的豪气,还是优柔的思郁,都尽在一字一句间,释放起灵魂的底气,才会成就思想的正义。诗歌是我今生最亲昵的朋友,是它为我解脱困惑,是它陪我度过寂寞时光。每当不堪生活的重负时,它就是我心中最大的救赎,在风风雨雨里陪我一起度过。
古时候只有粗茶淡饭配老酒,再邀清风明月相伴,不做神仙也胜似神仙,洗尽繁华,独对冷月,或低诉闲愁一缕,或遥寄情思万千,或乘清风驰骋天地之间,或幽居荷塘岸默言禅语。无论以何种方式消遣,都不失风趣。 古人总是在月下话凄凉,大概是冷风紧,黄花瘦,再加上月亮之上的千古神话,更能够让人体会到那种凄美的心境。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孤冷凄寂时有没有愁恨?几多愁,白了少年头。 这种悲情切切又不失风雅的词句,足以触动心底的幽意。无从取舍,月难长明,情更难以久留,不知不觉今夜又沦落到宋词里去了,沦为西楼上的落寞女子,感叹嫦娥奔月的凄美,沉湎唐诗宋词的缠绵。
年年岁岁,冷秋落心间,不知又冷漠了多少情切,不知又凉薄了多少意绵,不知有多少相思流漓在红尘的尽头,又有多少亲人沦陷天涯,这月色虽美,却充满了哀愁,这月虽圆,却弥补不了残缺的情感,星星虽然皎洁 ,却照亮不了团圆的途捷。我痴迷于月光流动的温情之中,难舍难离,像是在诉说一个千古神话,用割舍不下的眷念,抒情着最美妙的那一段。梦在风里飞扬,魂在月色下迷离,月亮牵着我的思绪,一步步向远方而去,去会见久违的亲人和朋友,穿越了灯火的浮世,穿越了黑色的山峦,眼底仍旧白纱翩翩,轻揉了一地碎语,拨动骨子里的万种风情,流溢血液里的柔情似水,在千年的清梦里,久久品味秋月的淡雅和秋语的温存。
在这赏月、品月的幽境里,我用心灵对衬着这浩瀚的太空,像月亮一样,寄托着许多人的梦和念想,经历了团圆的美满,又饱尝了思念的苦涩,却无法完成文字间的尽善尽美。在这吟风咏月的情趣中,我细细地感受着生命的美妙,感受着灵魂的安暖,感受着百味人生。
放任心空自由自在,放任月光如流水,绵绵潺潺…
9月18日,阴转小雨农历8月15日
紧张的初三生活让这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中秋佳节,全然无一丝喜庆的气氛。奶奶日渐苍老了,姐姐参加工作了,爸妈为我而忙碌得更晚了。今夜,我独看一人,面对冷冷的房间,心里冰凉。晚上回家的路上,月光是那样的惨淡、苍白、无力……深夜,我独自蜷缩在床角,我听到——
窗外呼呼的风声,接着雨就来了,越下越大;暴风雨来了,越下越猛……
今天,是八月十五,是和家团圆的中秋节。
中秋感怀的散文随笔
雨还在哗啦啦地下着,满耳都充盈着淅淅沥沥滴滴答答的声音,满眼看到的也是如珠线般密集的雨丝,此景看来今昔的中秋节一定是无月可赏了。难不成是嫦娥每日的夜巡让身心疲乏了,所以就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日给自己放个假?也或许是看到了人间万家灯火,万家团圆的热闹景象,触动了她心中思念后羿的那根情弦,因此才心怀感伤跟雨神换了个值班日,从而把自己隐入深深的云层里?
自记事以来,好像今年的中秋节是唯一一个没有月亮的中秋。之前总是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在夜色落下帷幕时,常常可以看到皎月当空月华如水。犹记得多年前徜徉在月色下谈天说地心情是何等的惬意,而今晚却只能倾听雨儿的如泣如诉了。
中秋节,一个月圆众家团圆的节日,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在平凡不过了,与其他任何一个日子没有差别。因为多年以来经历了亲人们的聚少离多,慢慢对团圆的这个概念给淡化了,它仅仅也是一个可以在日历上随时翻阅过去的日子。对于它的到来,好像没有一点溢于言表的欣喜之情,更别说内心会对它荡起一丝涟漪。是不是人近中年了经历得多了,才会将之看得那么淡?思来想去,还终究是给自己找了些许理由,那就是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和亲人们聚少离多的现象所造成的最终结果。
想起多年前,对它的来临是多么的雀跃,那殷殷的期盼之情现在都还依稀留有印象。它的来临不仅仅是因为有美食可吃,有香喷喷的月饼可解馋,更重要的是拥有一份快乐无边的心情。
那个时候,好久未见的玩伴也回来了,大家可以相约一起在月光的沐浴之下叙旧,畅谈人生,兴起时更会仰望苍穹对着明月吟诵与之有关的诗词。我最喜欢的就是宋代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为何年……”,让自己也体验体验在月下吟诗的乐趣。当然,我们只是将古人的诗词搬出来诵读而已,全然没有一丝古人对月吟诗的心境。如今,大家各奔东西天各一方,昔日的一切只能放在心中怀念了。
因下了一天秋雨的缘故,原本环绕在耳畔的啁啾声也稀落了许多,气温也下降了许多,天气更是凉爽宜人了。直到天色快入黄昏,雨儿才稍微小了些,叽叽喳喳的脆鸣又不间断的从四面八方声声涌入耳际。也许是天色已暗,倦鸟全要归巢,它们在互相叫唤着彼此不要失联了。
听着室外传来的声声啁啾,悸动的心驱使着我赶紧走出室内,将身子懒洋洋的倚靠在门边,用探究的眼神来看一看被雨水包裹的世界,视线所到之处一切都是以无比清新的姿态呈现在眼前。
不远处的泡桐树在经历了雨水一天的。洗涤之下,硕大的树叶更是碧绿了养眼了,特别是它的枝和叶在风的作用下不断摇曳的样子,像极了那慢摇着身躯舞姿优美的少女,让人不舍收回凝视它的目光。再抬眼远眺,看到落入眼中的山头在雾气的缭绕之下,整个就似覆了一层薄如蝉翼的轻纱,朦朦胧胧的以它特有的风情吸引人的眼球。将目光慢慢收回,让视线再落在眼前的这块土地上,只见褐色的地面上布满了清浅不一大大小小的坑坑洼洼,里面或多或少都有些积水,直直的雨滴没入其中,瞬间也会荡起一丝不起眼的涟漪。
在顺着耳边传来的声声脆鸣一眼看去,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鸟儿,不畏惧的在滴水檐下上上下下地翻飞嬉戏着。它们欢快的身影忽高忽低的,完全没有被周围的环境受到一丝影响。
一个人静静地伫立许久,看了许久,直到夜色渐浓心儿也明快了起来。原来没有皎月的中秋,它也是有另一番美丽呈现在我眼前的。
关于中秋,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她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它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而且,这个节日由来已久。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每每中秋,都会引得多少才子佳人望月感怀。苏轼在《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感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今这首诗已� 王建在《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写到: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在这样月圆人团圆的时刻,哪个漂泊在外的人儿不会骤起伤感之情呢?其实,思念亲人的何止是芸芸众生的我们呢?即使是长生不老的上仙,在这样特殊的时刻,也会思念自己远在人间的亲人吧。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与其一个人孤孤单单地生活在凄凉豪华的宫殿,不如和家人一起其乐融融地把酒言欢。
我们感怀中秋,感怀更多的是那份乡思,那份亲情,那份深深的眷恋。
时间如流水,仿佛是转眼间, 春去了秋又来,多半年的时光就这样渐渐的过来了。转眼到了中秋,中秋节不知不觉的来到了眼前。
太阳慢慢的落下了西山,都说月到中秋分外明,明月高挂泛着银白,星光闪烁洒下了斑驳一片,这是中秋的月亮,朦胧又现月影婆娑,仰望苍穹,深蓝色的天幕明澈如水,宁静而又深邃。萧瑟的北风迎面吹来,凉飕飕的感觉,一轮圆月静静的嵌在浩瀚的天空中。
记忆的阀门慢慢的打开,儿时的记忆犹如就在眼前。一样的中秋,一样的北风,一样的天空,一样的明月,不一样的情怀。
我家住在农村,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人是贫穷的,在那个解决不了温饱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的,感情是深厚的。那个难以忘怀的年代,也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中秋节这个中国人民传统的节日,在我们北方,其规模仅次于春节。和春节一样,也是走亲访友的日子。
那时候是人民公社,以生产队为基础,白天走亲戚要和生产队长请假,一般不批准,而且耽误了挣工分,白天走亲戚的不多,只有晚上才能走亲访友。那时候,无非是带上几封月饼(每封两个,用纸包着,上面是一个红色的标签)一点水果。到亲朋好友家里吃顿饭,喝点酒,拉拉家常,谈谈半年多来各自家里的变化,家长里短。亲朋好友之间的亲情关系,表现的亲密无间。每逢到了农历的八月十一的晚上开始,走亲访友的人们。熙熙扬扬的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在,人们富裕了,就连走亲访友携带的礼物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过去的几封月饼,一点水果,现在是一箱好酒,或者一包名茶。差一点的一箱牛奶,一箱八宝粥,两斤月饼。东西多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淡薄了。多少人把走亲访友看成了一项任务,没有多少人能和亲朋好友在一起吃顿饭,喝点酒, 拉拉家常了。有的人把走亲访友看成是走走形式,走走过程而已。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也慢慢淡薄了。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生活的节奏在加快,为了生存大家都在忙忙碌碌。亲朋好友在一起交流的时间少了,就连中秋节这样重要的节日,似乎慢慢的也淡薄了。人们与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仿佛也渐行渐远了。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社会是进步了,道德却落后了。物质是丰富了,情感却谈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渐渐地疏远了。远远不如吃不饱穿不暖那个时代了。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难道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该发展,不应该进步吗?
一轮明月当空,我抬头望着月亮,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中秋节还是一样的中秋,还是一样的刮着北风,不一样的是我的情怀,我多么想回到从前,回到我儿时记忆的那个时代,回到那个时代的中秋节。
中秋,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从幼学之岁到古稀之年,每至中秋望月,常常引发我悠然遐思,浮想联翩。然而,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丙申中秋,则有这般思绪萦回脑际——
仰望苍穹古月,甚感吾侪人生何其短暂!月亮多少岁了?有资料说,四十六亿岁,和地球年龄相仿;还有的说五十三亿岁,比地球还要老。时至今日,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正所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如我者, 也就能活上个几十年顶多百八年。诗人的毛泽东有云: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照此算来,人生在世,也就“二三弹指”上下,真乃人生易老天难老啊!如此短暂的人生之旅应当怎么走呢?十几岁时就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那段关于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的名言,还有雷锋日记中关于生命的有限与为人民服务之无限的深刻感悟。那么,到了我这样生命更加有限的年龄,则当倍加珍惜晚年时光,多做些力所能及的有益之事。譬如,像今天这样写写稿子,尽我绵薄之力传播正能量,或对社会能有些许用处。如是者,虽微不足道,但是,到将来去见马克思的时候,就会少几分愧色。
受惠于姮娥恩泽,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世人皆言万物生长靠太阳,殊不知,有如此宜居的生存环境,也得益于月亮的恩惠。有科学家说,是月球对地球的潮汐作用产生了特殊的、至关重要的功能,才使地球早期水生生物走向陆地,开启了生物进化历程,才有了后来的人类;月球对地球海水的引力,减慢了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减小了温度差,并带来了四季变化,春种秋收,周而复始,人类方能生生不息。故此,我们的祖先自古就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社制。我想,人类繁衍至今,更应该从我做起,从每件实事做起,科学地认识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而绝不是相反。那样,岂不是辜负了天地日月对我们人类的眷顾和化育之恩吗!
共赏中秋满月,自当同祝人长久、家团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圆圆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使人联想到并期盼着家人团聚。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他乡游子也会寄情明月,倾诉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故中秋又称“团圆节”。更有为全中华民族的团圆而祈福、而奋斗的一代一代领袖们,率领我们从人民五亿不团圆的昨天,迎来一唱雄鸡天下白,走到了五十六个民族十三亿人民的大家庭大团圆的今天,还正在为推进海峡两岸和平发展而不懈努力。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像我这等百姓凡人呢,有多少家庭骨肉亲人海天相隔。每逢佳节倍思亲。凝望中秋满月,让如练月华将我的思念与祝福传送到亲人的心间吧,企盼沿着和平发展之路走向和平统一,同胞团圆……会的,一定会的——世界终将大同,环球同此凉热,更何况,同根同源之炎黄子孙呢!
沐浴皓月清辉,心宇间亦充满光明。《周易》曰:悬象著名,莫大乎日月。相对于日称太阳,古人将月谓之太阴。太阴即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由月球反射出来的光线。但太阴却把太阳给予她的光明,无私地奉献给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月行于夜,明而有光。人虽在深夜,但有朗月之光照我眼亮心明。她皎洁而含蓄,蕴藉而清逸,淡远而近人,宁静而空灵……她无庞杂炫目之色,唯素颜质朴之美。在她的沐浴中,可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我尤其喜欢在江畔赏月,但见明月高悬穹庐顶,江天一色净无尘;云衢万里,寰瀛如洗;空中皓月,水中倩影,交相辉映。中秋满月又有“玉鉴”之称;而八月十五恰逢三秋之半,因之又被称为“端正节”。吾何不对照玉鉴,反观自省,我心我身端正欤?中秋满月还有“大明”之誉;而“明明德”乃“大学之道”之首义,吾何不令大明之光照彻膺中;值此清凉世界,何不以冰魂玉魄荡涤心宇,明我明德!
当我的心灵得到慰藉时,当爱变得的现实时,当我们的相遇是那么的不能分开时,我感觉这个世界的所有为什么是那么的不现实呢?有时感觉自己很虚伪,有时感觉这个世界很虚伪,可是即使是所有的都是虚伪变成的,那你又能怎样呢?中秋节,让我期望了很久很久,也许又是一个失望的终结。我害怕,又是那么的无奈。
中秋是那么的美好,看着月亮圆圆的挂在空中,看着月亮想那远方的情人,可是,这一切好像是在梦中。月圆夜,是梦中情人的生日,我准备让那份浪漫满载一车星辉,走向世界的任何角落。我有一个漂亮的梦中情人,她穿着上帝赐予的天使的睡衣,显得那么的有贵族气息,又不那么的脱俗,又是那么的让人看了楚楚动人。我不忍心让她在另一个天堂过活,我要拯救,拯救这个美丽的女孩,让她做一会真正的天使。
我是你心中浪荡的公子,风流倜傥,又是那么的多情似水,你喜欢我的文采,你喜欢我的真诚,你喜欢我的为人处世,你喜欢我的交际广,你喜欢我为你营造的浪漫气氛,你喜欢我每天想你的样子,你喜欢我坐在花街石椅上那傻傻的样子,你喜欢在你逛街时我为你提着大包小包在人群中穿梭的可怜模样,你喜欢我我们清晨爬山露出坚实臂膀的男人气概。我总是傻傻的幻想,又傻傻的安慰自己。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天空中的云朵儿也飘的老高,淡淡的,不像夏天那样的深蓝,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我准备了好长时间,为了心爱的你,我煞费苦心,我想把中秋的月亮摘给你,可是我没那个能力,只能让你失望,但是我给了你一个真诚月亮,我把我的心给你,我把她做成月饼,你知道我是个穷人,穷的一塌糊涂,有时连自己的饭都要别人来买,真要感谢那些为我买饭的人,是他们给我一次次的温饱,让我可怜的肚子一次次感受那份温暖的关怀。我早已为你准备了一份大礼,在那深秋月圆之时,我准备送给你。
我已给报社去过电话,要把这篇稿子发表出去,我要让很多人知道我是真诚的爱你的,我要向所有知道我爱你的人发誓,你是我心中的唯一。
我不会欺骗自己的良心,我更不会欺骗爱我的人,你走了,带着分离的感伤走了,流着泪,像雨点般的滚了下来。我忍着心中的不舍,悄悄地走了,我不忍心让你看见我的眼泪,我不忍心让你看见我心痛的样子。我是脆弱的,又是将强的。我又着千言万语,我又着千情万意,可有时只能自己一人独自分享。我怕失去我本应该得到的那些东西。
我的心是柔的,总是用那份重的能把我压死的爱来给你家的温暖,有时,你看见我累了,你拿着你那快绣着兔子的手绢给我擦汗,我的汗水是晶莹的,像珍珠般,你是我的天使,我把我的心已交给了你,你拿着那份我的爱,你舍不得浪费,那是宝贵的。月圆了,你在月球的那端,我在地球的这端,我拿着月饼从天堂来,你看见的是一份心,一份爱,语言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他早就了我们,有让我们重归另一个世界,那是天堂,一个静身心伊甸园,那里有我们约会的足迹,也有我们相拥的身影。
嫦娥姐姐带着她做的月饼来了,她是美丽的,又是伤感的,带着忧郁,带着那份无人尽知的怀情,她带着微笑,鼓励着我们,让我们在天堂快乐。
地球人不是都在看我们吗?我们为他们舞蹈吧,就是那个伊甸园浪漫的舞曲,带着飘逸,带着感伤的那个。我带着三年的月圆给了人间,为想在天堂有一个安静的夜晚,可是天堂有夜晚吗?我从来没有见过,我有时感到好累,有时感到很幸福,带着一份思念,带着一份期盼,慢慢等待,之间的,我学会了等待,是那样的煎熬,我没想到,但是我乐意,天堂美丽的人儿还在看着我呢?
你总说不分手,可是还是分手了,是因为那份不值得提的浪漫吗?我不知道。
悄悄地,悄悄地,把那些伤感藏起来,留下美好,留下一份怀念。月圆了,我来了,带着我的情,带着我的爱,来看�
八月十五夜,因台风影响,风狂雨骤,无法赏月。今天是十六,因值班留宿单位。晚上,独自在校园小径上漫步。月亮钻出了云层,小径上刹那洒满了清辉,小径两旁的垂柳在月色下更显婀娜妩媚。举头望月,真所谓是“十五月亮十六圆”。可惜,今夜中秋月,园中只独看。李白尚可“举杯邀明月”,可我,今晚没酒,也无法与之对饮。这时,我想起了《红楼梦》中林黛玉与史湘云中秋夜在凹晶馆联诗的情景。这两个旅居客寄贾府的同命人,在其他姐妹都去与家人团聚之时,她俩来到凹晶馆,坐在卷棚下临水赏月,后又加入妙玉,共同完成《右中秋夜大观园联诗即景三十五韵》。我没有黛玉和湘云这两位才女那样的才情,就连像贾母他们那样一群人在凸碧堂边喝酒边讲笑话,都是一种奢望。
中秋年年过,但能在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却很少。记忆中还有点影子的是,十六岁时在一所村小教书时,中秋夜与一年轻同事,带上一壶酒和几个月饼,来到山村的溪边,坐在溪边巨石上,就着潺潺流水,喝酒赏月,畅想未来。山村的夜晚,分外宁静。林木茂盛的四周山上,在月色笼罩下,显得深邃而神秘,小溪中流水冲击岩石时在月色下泛着闪闪银光。这月下的山光水色正映照出我俩年轻的心态,对未来既感到神秘又有点向往。
还有新婚不久的那年中秋,也是老家那个小山村。晚饭后,我与妻子来到溪边,坐在一块巨石上,听潺潺流水,赏中秋明月。虽然没有美酒,但相爱的人相拥在一起,就是在互饮甘甜的美酒。这时,我想起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诗句。以前始终不明白,李商隐为什么说嫦娥懊悔自己偷吃长生不死之药。此刻,我懂了。由此,我想到了《仙剑奇侠传》中的一段话:“世人只盼做神仙的好,却不知心有牵挂,无论圆满不圆满,也胜过孑然一身。”有爱的生命,才有活力,才有色彩。正如诗人艾青在《关于爱情》中所说的,“只要有了爱情,鱼在水中游,鸟在天上飞,黑夜也透明。失去了爱情,断了弦的琴,没有油的灯,夏天也寒冷。”
中秋年复一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美酒月饼也年年有,但赏月的心情并不年年有。我家书房外是一个很大的平台,有时很想约上一帮朋友,团坐在这平台上喝酒赏月,却始终没有如愿。唉,人生总有太多的不如意!
边走边想,不觉到了校园的荷塘边。前不久,池塘里还是“荷花满正开”,现在却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由此想起自己青春的大好年华早已逝去,王维“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的诗句随之涌上心头。这时,月光依然朗照着,池塘边桂花树上扑楞飞起一只不知名的小鸟,掠过荷塘。此刻,我随口吟出了林黛玉和史湘云凹晶馆联诗中两句诗:“寒塘度鹤影,冷月葬花魂。”
今年的中秋,学校放假了,同学们不能共赏明月。老师理解我们,决定十六的晚上仍然举办晚会,我们过得很快乐,因为我们过了一个迟到的中秋节, 中秋节那一天,我们在家里过中秋节,应该说,每个人都过得很快乐,可是,只有我孤苦伶仃一个人,,在这样的一个节日里,要能和班上的同学聚在一起多好啊!
因为,班主任说过:“我们114班是一家人,就是一个集体。”在家的那个晚上我过得太漫长了。终于。到了第二天,我们每个同学都动起来了,同学们忙着成立各种各样的小组,有下象棋的、有下跳棋的、有猜谜的、有唱歌的等等。有的同学忙着上街购物,有的摆放桌椅,够物的同学买来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有人们中秋爱吃的月饼,香脆的瓜子,水果包括两类,一类是苹果,一类是梨子,还有一人一瓶矿泉水,这么多的东西,那是应有尽有。当然,晚会也随之高潮迭起,主持人刘艳宣布第一项是象棋比赛,参赛的选手们绞尽脑汁地思考着如何战胜别人,赢得冠军,终于有一位冠军诞生了,接着又有一位出现了。
教室里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主持人又宣布第二项比赛:跳棋比赛,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后。又有人夺魁了。接着是唱歌比赛、猜谜……。 晚会过得真快啊!晚会就要结束了,同学们都非常的快乐,我希望我还能过上这种迟到的中秋晚会。
秋老虎带走南方的最后一波热浪之后,凉寒偷偷袭来,若非素光铺洒,微风清影,怎能让吾等在繁星满天的清辉月夜,享受“夜如何其,夜未央,暗香盈袖梦一场。”的如诗意境?
皎洁的月色中丹桂飘香,家人所思念的远离它乡的人们,有多少不是在心中默咏“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一千古绝句呢?月影下,父老乡亲和远方游子的心无一例外地被月光挤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此等佳句何止被轻吟千年,憧憬万趟。暗香飘,远古梦,夜未央,佳期盼,故里归,共此时。幽幽期待伴缕缕情丝,在朦胧秋色的婆娑月影中尽情地摇曳。
秋桐硕果累枝头,秋柳细腰点秋水,秋菊含苞待怒放,秋风袅袅拂我心。中秋月夜,几许清秋,几许清寒,几许清梦。秋月是诗,秋月如画,秋月若歌,秋月无边。此时此刻,您的心境应似秋柳点水般的轻盈,您的成就应似秋果坠枝般的丰硕,您的期盼应似含苞秋菊般积蓄。
雨一场,风一阵,梦满夜,月清辉。秋的意绪唯坦荡大气萧索枯瘦。秋的情怀若母亲爱意细腻温存。 秋朦胧,月婆娑,幽月仿佛滚在树梢的水晶, 众生赞美中秋圆月之余,我在若醒若梦中祈祷,升归仙域的母亲啊!您手里的纸鸢要依然为我放飞,您心中的母爱要依然在天穹延伸。几十年前的清辉月夜,您给了我生命,并以月下的“清辉”给我命名。几十年后这个中秋月夜,天空虽然依然布满清辉,您已离我远行。思念,让我这个人间“清辉”跟随您容入了清辉的天空……。
朗月亘古,剔透晶莹,圆了缺,缺了圆。老天在银河碎影下织就一方旖旎清梦?月未闲,思未散,醒了梦,梦了醒。思绪和牵挂如翅膀,轻盈地放飞在这一夜的星光碎影之中……。清辉盈盈,月亮娴静,月缺满月丝毫也不减月的温柔和伟大。是月亮和太陽共同孕育了生命万物,犹如母亲父亲。……。梦幻般的记忆渐渐复苏。中秋、月夜、清辉在我的心中反复流连、咏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万万户,花好月常圆。
刘清辉 于中秋
9月13日,睛,农历8月15日
中秋节到了,现在,我明白了什么是中秋节,它就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可惜此时的中秋佳节已不是三年前,爷爷走了,他再也不会回来。虽然是一家人团圆了,但心里总免不了觉得缺少什么。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又如期来到了屋外的草坪上,静静地等待那盼望已久的月亮。一会儿,月亮出来了,她还是那样圆。没有爷爷的影子,但现在我知道该怎么称呼她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皓月千里,手执羌笛,此时此景,当歌一回!——题记
月,总是会给我一些联想。我也总会在中秋月圆之时,幻想着一些事情,把自己的情感,寄托给月儿,让“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听到。然而,只身他乡的我终于懂得了游子的断肠之情,终于理解了那句名传千古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是夜,辗转难眠;是梦,魂牵梦萦……
载着时光的小船,似乎是梦境一般,故乡的景象映现在我眼前。家门口挂满红彤彤的灯笼。也是夜晚,“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的,像月宫一般。那时的我,很爱中秋,因为在这一天能够吃到外婆做的月饼。外婆做的月饼,不像店铺里卖的那么油腻,却比店铺里的新鲜的多。早晨,外婆在厨房里手忙脚乱的,我也会凑到她身边看,观察她的月饼是如何做到那么好吃的。我曾试着做了点,可是不是忘了加糖就是放错了盐,味道和外婆的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于是就打消了做月饼的念头,一心想到的是吃到月饼。晚上,月亮最圆的时刻,我吃到了盼望一年的月饼。是孩子总是会冒着三分傻气,以前的我总以为月饼就是月亮,我吃了月饼,就是吃了月亮,因而总要欣赏一会月亮的美景,才肯吃月饼。尽管月饼早已凉了,可心里却是暖暖的。
小时候不谙世事,不知道那在大院子里观月,吃月饼的日子没剩下多少了,眼看着大大的挖掘机把自己的家变成了一片平地,眼看着村里的邻居们,伙伴们各个四海为家。那时,我认为是要把我们家造得更漂亮。
次年中秋,月儿,总让我有些寂寞,更多的,则是单纯无知的期盼。
到后来,我终于知道了以前的家,永远不会再出现了,我和他的记忆,都埋在了崎岖不平的地底下。接下来的几年中秋,任凭城市里的月亮再圆再明,也怅然若失。我不能回去,也不敢回去,甚至去直视那些高楼大厦,无情地把以前的家踩在了脚底下。
这是我过的第十五个中秋,我还是趴在公寓的窗台上,往远看,往远看,看到故乡。
月洒碧溪,登楼侧倚,悲哉悲哉,何日停息?——后记
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是家庭团圆的日子。
以前由于各自家庭生活的忙碌,我们家一直都没有在此时团圆过。但是今年和往年不同,表哥已经上了大学,舅舅和舅妈也终于变得有些“了无牵挂”了。于是他们趁着此时外公外婆正好在我们家,便决定来上海和我们团圆。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也许是因为终于可以在学习中放松放松了吧,我每天都会偶然想起这件事,学习之余,那接近满月的月亮一直吸引着我的目光,看着它越来越圆,中秋也越来越近了。
中秋节当天,舅舅、舅妈早早地就到了,中饭比较简单,为的也许就是晚饭的丰盛吧。外婆从早上就开始炖老鸭汤了,我一起床就立刻被这股香味吸引了,而且这还是没有加任何香料的情况下,真是令人馋涎欲滴;同时还准备好了毛豆和芋头,据爸爸说这是上海中秋节的特色。
经过外婆和妈妈一下午的忙绿,一桌完美的饭菜已经上桌了,众人的心情也在这时达到了顶点,争先恐后地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并拿起了酒杯。第一次碰杯后,这代表着中秋节团圆的晚餐开始了。饭桌上除了我,其他人都在兴奋地畅谈,仿佛几年没见面似的,我则是一刻不停地吃着。那是多么温馨的场面啊,团圆之意便显现了出来。
晚餐后当然少不了赏月。漫步在大街上,眼光不由自主地向上看,那明亮的月亮似乎离我们很近。那圆月很快进入了我的脑海里,那月光像是照亮了我的心灵一般,令我格外欣喜。
在一个月的月相变化中,从新月到玄月,夕夕皆是缺憾,唯有满月的那一天,月圆如环、璀璨皎洁。在这样的一个团团圆圆的日子,亲朋好友的相逢与团聚,就更加值得珍惜了,中秋节的意义就在于此。
1.最美中秋月 作者:南苑
夜,中秋夜
此时此刻
间觉,悬于高空
月,美
最美,所见到的
依然是圆的
与以往农历十五,晴天的
一样
触摸不到,实体变化
不得而知
散发出种种光芒
比希望还希望
今宵,一切如旧
而常年陪伴不离不弃的知己
是最美的,不是谎言
2.中秋赏月 作者:张歆歆
蒙胧的夜色
感觉清爽
我慢步的来到你的身旁
牵着你纤弱的小手
感觉是那么的冰凉
是否穿的有点单薄了
怎么不记着加衣裳
我将你拥入我的怀抱
不想让你受凉
感受一下相依的温暖
这就是爱的殿堂
后天是中秋节
月亮会很圆满
会在中秋的晚上早早登场
我多么想拥着你观看中秋的月亮
这几天有冷空气
温度会剧降
你要穿的厚一点
不能再受凉
要学会照顾自己
珍视健康
你不能有任何不测
要不然
谁来陪我看那圆圆的月亮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果真,几场秋雨后,天气很快变得清冷了。
中秋节那天,雨依旧不知倦似的下着,黑黢黢的天空,被狂风的长鞭子抽打得哭个不停,中秋之夜,没了月光的助兴,竟略显凄迷,吃货的我手持月饼,倚窗听着雨声,突然想起余光中老先生写的“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想起蒋捷《虞美人 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想着,念着,我冲出家门,来到雨中。
听,雨像位喋喋不休的老者,把几句透明的叮咛,洒向大城小市,深山野墺,又似高明的琴者,独自在黑夜的一隅,十指飞舞,将空气碎成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琴声,是那么的丝丝入扣;看,那晶莹的雨滴轻盈地跳动着,每一滴,都闪着珍珠般的光华,似一时消失的圆月碎成的玉屑,洒落人间……嗅嗅闻闻,那雨竟有一种极其炫幻的感觉,像清冽的溪水在我心里流淌,又似九月的金桂飘香,暖人心脾,一种欲罢不休的感觉,弥散开来,剪不断,理还乱;舔舔吧,那雨,清凉中夹着若有若无的甜,寻时,却又不觉得,上瘾似的,张着嘴吸吮着这甘霖。
台风雨的中秋,没了桂花香,没了月圆,更有的是游子的思乡,此时,你们知道有多少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晚的月,虽死死不肯露面,但乡愁攀上的雨滴爬进了亲人的心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界本是瞬息万变,但万家灯火总不变。
游子们,回家看看吧,因为那里有你所念所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