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之景,让人不知不觉以沉醉其中,到处是美景,到处是美画。古代许多文人雅士留下了不少的佳作,
春江花月夜(好美的意境)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宋)苏轼
天欲雪,去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园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泊欢有余,到家怳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长至日与同舍游北山 (宋)范成大
岁晚山同色,湖平雾不收。
寒云低阁雪,佳节静供愁。
竹柏森严立,蒲荷索莫休。
瘦筇知脚力,政尔耐清游。
柳梢青 (宋)周密
夜鹤惊飞。香浮翠藓,玉点冰枝。
古意高风,幽人空谷,静山深帏。
芳心自有天知。任醉舞、花边帽敧。
最爱孤山,雪初晴后,月未残时。
和风熏,杨柳轻,郁郁青山江水平,笑语满香径;
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断桥云西行,月影醉柔情。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林升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苏轼《开西湖》诗: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欧阳修《西湖》诗: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苏轼《夜泛西湖》诗: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1、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苏轼《卜算子感旧》
2、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3、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5、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春题湖上》
6、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7、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8、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吴文英《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
9、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10、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11、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1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只有岳王泉下血,至今泛作西湖。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14、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15、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16、炉烟一窗,瓶花一床,更添十里湖光,对南屏晚妆。王蕴章《醉太平西湖寻梦》
1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古诗的意境,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天,苏轼和他的朋友坐船游西湖,他们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西湖的美景,起初还是阳光明媚,后来突然下起了雨。苏轼被这奇妙的景象迷住了,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绝句。那就是――饮湖上初晴后雨。(生齐读课题)读诗题,也要读出节奏来。(师画节奏:饮/湖上/初晴后雨)按照节奏,再齐读一遍诗题(生再次齐读)。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诗人笔下的。西湖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抽读字词。(课件出示,指名认读,评价后齐读)
3.抽读诗句。(课件出示,指名读,评价后齐读)
4.师范读,划分节奏。(配乐范读)
一边听老师读,一边画出古诗的节奏。课件出示划分节奏的诗句,学生对照检查。
5.再次指名读古诗。师生评价后再读。(分小组或男女生赛读,再全班齐读)
6.同学们真不错!大家已经会读古诗了,接下来该做什么?(理解诗意)你知道哪些理解诗意的方法呢?(出示自学提示,学生一起读一读)读完了吗?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这些方法学习古诗,理解诗意,和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吟诵品读,深入感悟
1.品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1)刚才读了诗题,我们就已经知道,诗人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景色。那么诗中的哪一句是写西湖晴天的美景呢?(出示第一句诗)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诗?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这句诗描写的是西湖的什么?(板书:水)
(2)晴天西湖的水怎么样?诗也用哪个词来描写此时西湖的水?(板书:潋滟)“潋滟”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孩子们拿起书,我们一起来读读注释。(出示潋滟图片)同学们,这就是波光闪动的样子,这就叫水光潋滟。
(3)晴天的西湖就是如此的美!假如你就是苏轼,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此刻你正在西湖之中的游船上,迎着徐徐微风,你惬意地举起酒杯。这时,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你还会看到哪些美景呢?(生自由想象说话,师随机点评)
2.品读第二行诗“山色空蒙雨亦奇”
(1)刚刚还是艳阳高照,突然间又下起雨来了。苏轼所见到的雨中的西湖又是怎样的呢?你从哪句诗知道的?(出示第二句诗)这里是写雨天的什么?(板书:山)(指名读,齐读)
(2)诗人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描写此时的山?(板书:空蒙)“空蒙”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拿起书,我们一起来读读注释。(指着空蒙图片)这就是云雾迷茫的样子,这就叫山色空蒙。我们张家界的天门山也经常是雨雾迷茫的样子,这也可以叫做“山色空蒙”。
(3)雨中的群山云雾迷茫,就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若隐若现,恍如仙境一般,诗人不禁赞叹道:山色空蒙雨亦奇。(板书:奇)如此美丽的景色,诗人用一个“奇”字来概括了雨中西湖的特色。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读出它的美妙,读出它的神奇。(生齐读)
(4)引读前两句诗,品出韵味
其实,一句诗,你仔细品读,就会读出它的韵味。我们再来看这两句诗:晴天的西湖是――水光潋滟晴方好(生齐读),雨天的西湖是――山色空蒙雨亦奇(生齐读)
风和日丽,当我们漫步西湖边,我们会赞叹道――水光潋滟晴方好(男生读)
细雨蒙蒙,我们荡舟西湖中,我们也会赞叹道――山色空蒙雨亦奇(女生读)
3.品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一天之中,苏轼享受到了西湖晴天和雨天两种不同的美,见到如此美景,诗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了谁?(板书:西子)你从哪儿知道的?(出示:欲把西湖比西子)
(2)知道西子是谁吗?(西施)西施又是什么人呢?(生自由答,师略作补充)
(3)诗人把西湖比作了西施,是因为他们都很――美!西施到底有多美?哪一句诗告诉了我们?(出示第四句诗,生齐读诗句)
(4)淡妆和浓抹,是两种不同的装扮,你知道各有什么特点吗?(学生自由谈,淡妆素雅,浓抹鲜艳明丽)
舞台上那些漂亮的演员们鲜艳亮丽的装扮是――浓抹,
生活中那些爱美的女孩子清新淡雅的装扮是――淡妆。
(5)那西施是着淡妆好呢还是浓抹好?诗人是怎样说的?(都好,总相宜)
(6)西施天生丽质,无论是化淡妆,还是化浓妆,都是那么的合适。这西湖就像西施一样,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不管是清晨还是黄昏,不管是春天还是秋天,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都是那么奇妙无比,令人神往。想到这里,诗人不禁赞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示三、四句,生齐读)。
四、拓展延伸,积累诗句
1.西湖美景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去观赏,留下了不少千古佳句。(出示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诗人杨万里笔下夏天的西湖。
2.请大家自己读读古诗。(学生自由读)
3.全班齐读。
4.这节课我们在古诗中漫步,在西湖边畅游,感受到了古诗带给我们的快乐,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美,还有许多诗人也用他们的笔,赞美祖国的山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课件出示:课后积累)
1、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2、白沙堤下唐时草,鄂国坟边宋代云。
3、 西湖的四季是美的。春回大地,走在西湖百花齐放的白堤、苏堤上眺望着湖面,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轻舟荡漾,三潭映月如宝石般嵌在湖面。柳丝时而轻拂你的脸颊,时而在轻轻地掠过头上、肩上,再配上轻微地摇橹声和远处动听地琴声,那是多么让人陶醉呀!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唐泻绿油。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所嗟水路无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6、春回大地,走在西湖的百堤上望着平静的湖面。见湖面贱起的一圈圈的涟漪,柳丝轻拂你的脸颊,轻轻从头上,肩上轻轻掠过。远去动听的琴声,那是多么另人陶醉。湖面平静而美丽。雨后的西湖更美丽,空气泛着甜润的味道,平静的。湖面笼罩这一层薄薄的水汽,犹如柔顺的面纱,笼罩这喜欢国色天香的美貌容颜。夕阳准备回家了,只在湖面洒下一片斑驳。湖畔的垂柳映在夕阳照耀下的湖水。如梦般的垂柳与夕阳的金色交相挥映,如梦一般。——描写西湖风景的好段精选
7、一到西湖,我就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花儿开的那麽娇艳,红的红,绿的绿,都像赶集般的聚拢来。湖边的柳树姐姐都在梳理着自己长长的头发。湖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河中央的荷花更是美丽,在阳光的照耀下,它是那麽的纯洁,那麽的朴素。
8、西湖的四季是美的。春回大地,走在西湖百花齐放的白堤、苏堤上眺望着湖面,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轻舟荡漾,三潭映月如宝石般嵌在湖面。柳丝时而轻拂你的脸颊,时而在轻轻地掠过头上、肩上,再配上轻微地摇橹声和远处动听地琴声,那是多么让人陶醉呀!
9、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10、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④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⑤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
⑥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1、市声到海迷红雾,花气涨天成彩云。一代繁华如昨日,御街灯火月纷纷。
2、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3、斜风雨数点,新月柳几枝。行到近春园,立观荷花池。莲花迎我至,婀娜我自痴。
4、朱颜碧墨放池畔舞袖挥毫对玉莲尽态极妍宛若生一脉幽香把君难。
5、燕园不可采莲莲叶空自田田,无鱼戏在莲中我亦难入莲间
6、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7、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8、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9、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10、清塘引水下藕根春风带露沾侬身待到花开如满月览胜谁记种莲人。
11、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3、山影送斜辉,波光迎素月。
14、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15、古柳垂堤风淡淡,新荷漫沼叶田田。白羽频挥闲士坐,乌纱半坠醉翁眠。游梦挥戈能断日,觉来持管莫窥天。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
16、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17、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低头弄莲叶,莲子清如水。
1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