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摘抄(2篇)

摘抄是指从文刊、文件等资料里阅读的时候,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这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优美现代诗歌摘抄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该页是勤劳的编辑为家人们整理的现代诗摘抄(2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现代诗摘抄 篇1

1.抄写传播时代抄写作为古代文学的主要传播方式始发于秦汉,秦代时已具雏形,至西汉已逐渐成为古代文学的主要传播形式。如《尚书》中的“唯殷先人,有册有典”就可以看出当时古代文学已经开始以抄写记载为主要传播方式了。自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及汉代颁布的“废挟书令”后,古代文学通过抄写整理加以广泛传播得到了巨大发展,抄写传播的载体也经历从简牍到绢帛再到纸质的发展历程,简牍作为载体其主要普及于秦代和西汉时期,绢帛和纸质作为载体则出现在东汉年间,且前者还曾经风靡一时,后者则在一些史书的记载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后汉书》就是采用纸质进行记载的,然而这一时期抄写载体依然以绢帛为主要形式。

2.雕版印刷传播时代雕版印刷时代出现于隋唐时期,这主要归功于印刷术的出现,其对古代文学传播形式的变革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一时期主要是抄写载体的改良,使得古代文学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传播力度更大,传播内容更加丰富,传播更加简便快捷。在经过了漫长的纸质作为载体的传播形式后,纸质载体的生产工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生产数量及质量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纸张质量的提高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得其在民间的运用更为广泛,尤其是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以来,政府大量整理古代经典文学,被通过纸质载体记录下来,有效地促进了雕版印刷技术的进步。加之民间藏书风气的盛行及书籍买卖市场的不断发展成熟,这些对雕版印刷技术的进步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作品《上官昭容书楼歌》中写道“君不见洛阳南市卖书肆,有人买得《延神记》”,可以看出当时书籍市场已经较为发达了。我国当前留存下来的经典名著,都是通过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并作为载体的形式流传下来的,雕版印刷时代在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

1.语言传播一是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在没有文字等传播方式之前,口语传播成为最主要也是最快捷的传播方式。人们通过口头语言来进行相互间的情感及信息交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社会经验的积累,口耳相传愈发成为古代文学的重要传播途径。古代文学的创作及传播都是通过口头传播来实现的,如我国的一些神话传说等,以及一些“志怪小说”等也是通过古人的口耳相传得以流传下来,待到文字记载的形式出现后,才被文字记录下来并产生了新的文学传播方式。如《诗经》中的风雅颂等都是通过口头语言传播下来的。二是乐工说唱传播。乐工对诗词进行说唱演奏并成为风气始发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已十分兴盛,这一时期文人创作诗词等文学作品,乐工采用说唱的形式将诗词传播开来,成为当时文学作品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乐工向文人索词并赠金,不仅可以让文人获得物质上的利益,通过乐工的说唱传播,还可以将其作品广泛传播,增加知名度,两者可谓相互促进及共赢的关系,因而当时有不少文人为迎合乐工的需求,而创作一些具有很轻押韵美感及艳情诗词。如柳永赴京时,出现“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的情况。三是唱和及说书的传播方式。古代文人名士经常聚在一起饮酒作诗,我国很多名诗名词也是在文人名士聚会中现场创作的,并经过一些名流的推崇被广泛传播下来,如王勃在去豫章赴宴时,当场创作《滕王阁序》,经名流官宦推崇传播后,流传至今,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此外,在民间还有一种说书的形式对古代文学进行有效传播,如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原本并不是流传十分广泛,反而是通过民间说书人一代代、一遍遍的说评,才在民间广为流传,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三国演义》等故事至今之所以能在民间耳熟能详、妇孺皆知,其重要推手就是民间说书人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评说。

2.文字传播文字的出现在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上引发了巨大的变革,不仅有效弥补了口头语言传播所具有的时间及空间的局限性,还改善了口头传播容易误传及信息的不完整的缺陷。自文字传播载体的不断发展及印刷术的出现,文字传播成为古代文学传播的最重要方式。题壁传播题壁传播在古代十分流行,尤其是在唐宋时期更是盛行一时,当时很多文人出于各种考虑,常常将自己创作的诗词题于墙壁、树木及名胜古迹上,加之那时候的文化及交通十分发达,文人遍游大好河山的兴致十分浓厚,这也为他们将诗词题壁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时由于题壁及石刻的形式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效地保存诗词,因而通过题壁的形式,古代文学能够很好地完整保留并传播下来。当前,我国的很多古代文学作品都是通过摘录题壁获得的。如诗人陆游的《钗头凤》及很多无名氏的作品都是通过题壁保留和传播下来的。文本传播随着印刷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文学书籍作品的借阅及抄写更为简便,古代部分家境贫寒的学子为了读书,经常采取借阅和抄写的方式。此外,对于部分经典名著,部分文人出于雅兴而对其进行抄写收藏,这使得古代不少文学作品能够在民间传播开来,如《文选注》等作品;同时古代部分禁书,为了防止其失传,常常采用手抄的形式将其保留下来,如《金瓶梅》等作品。通过借阅及手抄的形式,大量古代文学作品都得以保存传播下来,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完整性作出重大贡献。

三、结语

现代诗摘抄 篇2

[关键词]学生;课外阅读;毛病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17-02

从小处说,阅读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息息相关,尤其是高考实行全国卷后;从大处说,阅读对一个人性格、素养的形成,对其人生道路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阅读应该如何开展呢?学生在阅读时又经常犯哪些毛病呢?你是否发现很多学生阅读完相关作品后,如簸箕挑水――只有痕迹,不见实际?

笔者根据观察和实践,认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毛病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东打一枪,西放一炮”的毛病

有些学生号称读书很多,涉猎广泛,从散文到小说,从外国文学到当代诗歌,俨然博学多才。但是细究起来,许多人却是断篇碎章,缺乏阅读规划,见到什么读什么,一时兴起爱读什么就读什么,天南地北地乱看,有的学生甚至没有一本书是从头到尾读完的。

有一个学生读书蛮多蛮杂的,说看了许多散文和小说。但是当笔者问他:“你看了这么多小说,能说出其中几本整体的思路吗?”他回答不上来。后来笔者才知道,他是仅凭一时兴趣去阅读的,而且这种兴趣就“三分钟热度”,保持时间不长,现在看看散文,等下看看评论,再一会看看小说……东打一枪,西放一炮,没有一点目的性和规划性可言。

笔者曾经教过一位高一的学生,她听说《围城》《边城》很好看,就到图书馆花了整节课排队,借来两本书狠命地读。谁知她基础本来就很一般,《围城》里面的讽刺艺术、社会环境等看不懂,不够那个高度;《边城》里面的凝练语言、淳朴风俗也看不懂,没有那个深度。后来她竟然因为看不懂,对阅读产生了抗拒情绪,甚至反感。另外有一名男生,听说阿Q搞笑,就想方设法借来《阿Q正传》,准备享受阅读大餐。谁知道他读第一章后就不读了,觉得带些文言,有点读不懂,味同嚼蜡,远不如电影、电视上来得直接,来得搞笑。

这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基础,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阅读,教育学生不能只凭一时爱好阅读,也不能不顾实际地超前、过难阅读。可以让学生做好规划,教师帮助把握,大概可以遵循由浅入深、由中到外、由叙到议等规律。当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不能统一要求什么年龄什么年级看哪本书,因为各自的基础不同,要因人而异地引导。

二、“囫囵吞枣”的毛病

有的学生虽然阅读有规划,把什么时候读什么作品安排得妥妥当当,但当其阅读某一本书时,往往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似的,浅尝辄止,有的只追求情节发展,有的只找自己喜欢的个别段落看,可谓“囫囵吞枣”。

某学生看《三国演义》,就看自己感兴趣的“三英战吕布”“火烧赤壁”“单刀赴会”等故事,当问及“火烧赤壁为什么成功”“连环计如何实施”等时,哑口无言。另一个学生初接触《红楼梦》,觉得很有意思,但她阅读《红楼梦》时只看情节,而且只关心“宝黛爱情”的发展。读《林黛玉进贾府》,就知道林黛玉进入贾府,然后结识了贾宝玉,接着就关心宝钗“横刀夺爱”了,与此无关的全部开快车飞过。里面描写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描写黛玉“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等细腻精致、韵味悠长的美妙语句,该生却一概不管,也不懂欣赏,太可惜了。

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注意教会学生欣赏作品的基本方法,因为不懂欣赏就会使阅读事倍功半。一些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基本知识,还是要教给学生的,让他们在品读时拥有细嚼慢咽的基本能力,拥有消化吸收的基本功能。

三、“急功近利”的毛病

W生学习的重要目标是为了提高分数,那是值得肯定的,课外阅读也是提高分数的一个重要保障。但是有的学生表现得太急躁、太功利了,未等肥料溶解就急着开花结果,结果运用阅读得来的知识未能适当,手段机械呆板,造成“欲速则不达”的不良后果。

笔者在曾经任教的高一某个班级,布置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并做好摘抄。几周之后收上来统计如下:全班50人,摘抄华丽语句、流传至今的精妙对联的有22人,他们的目标很明确,要短时间提高文采;摘抄古代诗歌、古文名言警句等的有20人,他们是因为古代文学基础不牢,要通过摘抄提高成绩;摘抄议论文文段的占6人,因为刚上高中,他们的议论文基础不好;另外2人摘抄其他内容。这种做法本来无可厚非,可惜有些学生太急了,想着一旦摘抄,就可以推行“拿来主义”,搬来照用,结果出现了不少错漏;有的因为急而草率,错误理解摘抄内容;有的因为急而冒进,只会运用到狭隘的领域……

例如有个学生,特别喜欢用摘抄来的华丽辞藻修饰作文。有一次写的作文话题是“诚信”,该生作文中竟然写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假冒的东西虽然一时骗得人,却不能获取真正的诚信……”她未搞清楚语句的含义,只依稀记得有类似的语言,就堆砌在作文中,满以为可以高分,谁知道闹了笑话。原因就是阅读、积累时太急躁、太功利了,只想着拿来就用,没有追本溯源,甚至有可能连这两句话的原诗都没有读过。

在一节语文课上,笔者布置了一道对联练习题目:学校图书馆即将建成,请你为图书馆写一副对联。有一个学生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上联――馆藏古典好书;下联――阅读中外名著。乍一看,内容还是不错的。但是细究起来就不行了,“馆藏”与“阅读”对应不了,“古典”与“中外”对应不了,更悲哀的是竟然“平起仄收”。这个学生平时也喜欢阅读、收集对联,但他只是注意到了对联内容和字数相当,认为考试时搬上试卷就可以拿到分数,而对对联的“词性相对”“仄起平收”等基本知识不了解,未及掌握就认为功德圆满,可以上阵杀敌了,结果可想而知。6分的题目笔者给了他3分,他开始还不服气,后来笔者建议他把“馆藏”改为“收藏”,把“古典”改为“古今”,把“好书”与“名著”换位,并与他分析对联的基本理论,指出他阅读出现的急进毛病后,他才心悦诚服。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