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 ,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庄子的语录【精彩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1、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2、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3、见笑于大方之家。
4、《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5、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6、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7、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
8、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9、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10、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11、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13、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14、无迁令无劝成。
1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6、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官为贤。
17、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18、若白驹之过隙。
19、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20、刀刃若新发于硎。
21、鉴明则尘垢不止。
22、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意有所至爱有所亡。
23、不知其所以然。
24、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25、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26、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27、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8、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29、逐万物而不还。
30、化腐朽为神奇。
31、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
32、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3、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34、相啕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35、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3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37、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38、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9、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40、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一: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天地》
解文:天地虽然广大,其按自性运动变化却是相同的;万物虽然众多,其循性自得却是一样的;民众虽然众多,其主宰者只有君主。君主以德为本而顺天道无为而成功。所以说,远古之君治理天下,行无为而治,顺应天道自然而已。
二: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在宥》
解文:什么是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贵的,是天道;有为而劳累的,是人道。处于主宰地位的,是天道;臣于从属地位的,是人道。天道与人道之间相去甚远,不可以不明察。
三: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解文: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四: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解文:为追求物欲而丧失自我,为趋就流俗而失掉本性,就叫作本末倒置之人。
五:孔子曰:“……当尧舜之时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之时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秋水》
解文:处在尧舜时代,天下没有困穷之人,不是因为他们有智慧;处在桀纣时代,天下没有通达之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智慧,一切都是时运造成的呀。
六: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解文: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注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七:老子曰:“……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生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觏而多责。……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天运》
解文:名誉,是众人公用之物,不可以多索取。仁义,为先王暂住之所,只可以停留一宿,不可以久居。把仁义昭示于人,会招致众多责难。……以富有为正道的人,不肯让出俸禄;以名声显赫为正道的人,不肯让出名誉。贪恋权势的人,不能把权力让给他人。
八: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解文:现在你修饰己智以惊醒愚昧,修养自身以显示别人卑污,光明炫赫的样子就象举着日月行走一样。
九: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解文:相互容纳与相互遗弃相差甚远,而且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美如甜酒。君子淡漠而相亲,小人甘美而易断绝。
十: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解文: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十一: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解文:志士有道德不得施行,是疲困;衣服破烂,鞋子磨穿,是贫穷,不是疲困,这是所谓没遭遇好世道。
十二: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解文:道是不能获取的,德是不能达到的。仁可以去做,义可以所唾弃,礼是相互欺骗的。
十三: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解文: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就遗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捕到兔就遗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意识的,掌握了思想意识就忘了语言。我到哪里去寻找遗忘语言的人来和他交谈呢!
十四: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解文:天地有最大的美德而不言说,四时有明确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生成之理而不解说。圣人推究天地之美德而通达万物生成之理。
十五: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解文: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十六: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解文: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这就莫如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
十七: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祛箧》
解文: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十八: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庚桑楚》
解文:不知道吗?人说我愚昧。知道吗?反而危害我的身躯。不行仁,便伤害他人;行仁,反而又危害自身;不行义,便伤害他人;行义,反面危害自己。
十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解文: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廿: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山木》
解文:阳朱说:“弟子们记住,品行贤德而又能去掉自以为贤的想法,哪里会不受爱戴呢!”
廿一: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解文: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廿二: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解文: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
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这就莫如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
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
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 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祛箧》
(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8、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9、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10、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11、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你唯独不知道盛德的时代吗?……在那个时代,人民用结绳来记事,有甜美的饮食,好看的衣服,欢快的习俗,安适的居所,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相互听得到到,人民从生直到死也互不往来。像那样的时代,就是治理得最好的了。)
12、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在宥》
(什么是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贵的,是天道;有为而劳累的,是人道。处于主宰地位的,是天道;臣于从属地位的`,是人道。天道与人道之间相去甚远,不可以不明察。)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酒·知北游》
2) “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酒·杂篇·列御寇》
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酒·让王》
4)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庄酒·外篇·天地》
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酒·知北游》
6)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酒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酒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7)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酒·人间世》
8)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酒·盗跖》
9)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酒·田酒方》
10)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酒·列御寇》
11)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庄酒·列御寇》
12)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13)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14)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15)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16)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17)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18)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19)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酒·让王》
20)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秋水》
1、知识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暂的。与无边无际,几乎已经;已知的事几乎都做完了。
2、太阳升起,太阳升起。天地间,心自鸣得意。
3、人很容易被欺骗,但天使很难被欺骗。
4、要遮盖地面,如同遮盖天空。
5、今日之仁,艾眼忧天下之忧。
6、鹪鹩的巢在森林深处,但只有一根树枝;鼹鼠浑身是水。
7、良吠不是良犬,良言不是良人。
8、它的欲望是深的,它的自然机制是浅的。
9、细菌活系统,螳螂回春和秋季。
10、使用武力的圣人也失去了国家而不失去心。
11、富人的成功导致穷人的成功。
12、楚外人不能怀,保释必短不能深。
13、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14、日出而作,日日朝朝暮暮,逍遥天地间,心自鸣得意。
15、不知道周对胡蝶的梦和,胡蝶对周蝶的梦和?
16、悲伤、美德和邪恶;愤怒,错误的方式;爱与恨都令人丧失信心。
17、从它不同的人身上看出来,越勇敢也越好;所有的事物都是一个,因为它们是相同的。
18、饮其乐,不择其乐;哀恸之地,不问其礼。
19、口干齿寒,鹿酒瘦,邯郸围,鼠辈生,强盗生。
20、它的上古欲望是深刻的,它的自然机制是浅薄的。
1、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
2、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
3、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4、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5、大道不称,大辩不言。
6、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7、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8、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9、大而无当,往而不返。
10、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11、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12、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13、尾生抱柱,至死方休。
14、无有所将,无有所迎。
15、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
16、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17、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18、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19、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20、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21、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2、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
23、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相收也。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24、薪尽火传,不知其尽。
25、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26、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27、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28、故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
29、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30、故纯朴不残,孰为鬃穑"子癫换伲孰为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1、“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外篇·秋水》
2、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
3、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4、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
5、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6、临大难而不惧。——庄子
7、相嘘以湿。相濡以沫。
8、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9、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 论》大全
10、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庄子
11、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译文:小的袋子不能拿来装大东西,短的绳子不能用来提深井的水。——庄子
1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13、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庄子
14、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
15、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16、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17、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庄子
18、今日适越而昔来。
19、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相收也。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20、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2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庄子
22、生有涯而知无涯。
23、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庄子
24、顺我者生,逆我者死。——庄子
25、若白驹之过隙。——庄子
26、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庄子
27、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蹄》
28、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29、鹰有时飞得比鸡低,鸡却永远飞不。——庄子
30、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庄子
31、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32、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于我为
33、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庄子
34、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人间世》
35、吾身也有涯,而知无涯。
36、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
37、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38、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39、一气之变,所适万形。——庄子
40、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
41、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42、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庄子
43、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庄子
44、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45、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齐物论》
46、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47、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48、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来去不失期。——庄子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庄子·外篇·天地》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秋水》
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
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殉,一也。《骈拇》
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胠箧》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宥》
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外篇·秋水》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外篇·秋水》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庄子·杂篇·庚桑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