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励志句子经典7篇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这里是漂亮的编辑为家人们收集的诸葛亮励志句子经典7篇,欢迎借鉴。

诸葛亮的名言警句 篇1

1) 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2) 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3) 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4) 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诸葛亮

5) 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三国·诸葛亮

6) 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7) 有文事必有武备。——诸葛亮

8) 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9) 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三国·诸葛亮

10)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1)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三国)诸葛亮

12)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4) 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三国)诸葛亮

15) 三个臭皮匠,合个诸葛亮 ——民谚

16) 劝农业,无夺其时。——诸葛亮

17) 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

18)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19) 有文事必有武备 ——三国·诸葛亮

20)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21)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22)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23) 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诸葛亮

24)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25) 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诸葛亮的名言佳句 篇2

1、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礼乐而敦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

2、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

3、外伤则内孤,上惑则下疑;疑则亲者不用,惑则视者失度;失度则乱谋,乱谋则国危,国危则不安。

4、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5、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

6、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7、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

8、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0、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11、天之阴阳,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获处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敌;不知其士,则不知其敌;不知其敌,每战必殆。故军之所击,必先知其左右士卒之心。

12、高节可以厉俗,孝弟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

13、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14、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5、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16、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17、怒不可以复悦,喜不可以复怒,故以文为先,以武为后。先胜则必后负,先怒则必后悔,一朝之忿,而亡其身。

18、可是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

19、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

20、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

2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2、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乱生於远,疑生於惑。

23、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24、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25、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26、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

27、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28、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29、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30、臣身在外,无别调度,随时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来增加些微财产。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31、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於美趣,何患於不济。志不强毅,意不慷慨,碌碌滞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窜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32、治国犹於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

33、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3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35、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

36、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37、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8、劝农业,无夺其时。

39、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时之气乎?

40、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的励志名言 篇3

诸葛亮的励志名言精选

1、有文事必有武备。——诸葛亮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3、非宁静无以成学。——诸葛亮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图以于易,为大于细。——诸葛亮

6、劝农业,无夺其时。——诸葛亮

7、势利之交,难以经远。——诸葛亮

8、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诸葛亮

9、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亮

10、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诸葛亮

1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2、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3、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诸葛亮

14、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诸葛亮

15、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16、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7、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18、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

19、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20、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21、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2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23、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24、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25、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26、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7、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2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0、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古文经典励志名言

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张岱》

3、慎始如终,则无败事。——《道德经》

4、靠山吃山,种田吃田。——《增广贤文》

5、种麻得麻,种豆得豆。——《增广贤文》

6、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

7、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8、老来多忘事,唯不忘相思。——《白居易》

9、悲哉梦仙人,一梦误一生。——《白居易》

10、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朱熹》

1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12、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增广贤文》

13、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兵法》

14、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15、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冯梦龙》

16、人怕三见面,树怕一墨线。——《增广贤文》

17、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增广贤文》

1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

19、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20、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朱熹》

21、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曾国藩》

22、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杜甫》

23、莫道无情何必尔,自缘我辈正钟情。——《唐寅》

24、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

25、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

26、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

2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

28、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

29、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黄宗羲》

30、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曹雪芹》

31、苍蝇不叮无缝蛋,谣言不找谨慎人。——《增广贤文》

32、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增广贤文》

33、树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增广贤文》

34、有钱难买子孙贤,女儿不请上门客。——《增广贤文》

35、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

36、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37、有子之人贫不久,无儿无女富不长。——《增广贤文》

38、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以借境调心。——《洪应明》

39、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曾国藩》

40、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增广贤文》

41、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

42、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

43、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婚不嫁惹出笑话。——《增广贤文》

44、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曾国藩》

45、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

诸葛亮的.名言典故 篇4

1、日月之明,众下仰止,乾坤之广,万物顺之。

2、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

3、外伤则内孤,上惑则下疑;疑则亲者不用,惑则视者失度;失度则乱谋,乱谋则国危,国危则不安。

4、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5、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

6、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7、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

8、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0、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11、天之阴阳,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获处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敌;不知其士,则不知其敌;不知其敌,每战必殆。故军之所击,必先知其左右士卒之心。

12、高节可以厉俗,孝弟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

13、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14、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礼乐而敦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

15、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16、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17、怒不可以复悦,喜不可以复怒,故以文为先,以武为后。先胜则必后负,先怒则必后悔,一朝之忿,而亡其身。

18、可是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

19、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

20、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

2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2、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乱生於远,疑生於惑。

23、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24、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25、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26、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

27、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28、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29、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30、臣身在外,无别调度,随时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来增加些微财产。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31、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於美趣,何患於不济。志不强毅,意不慷慨,碌碌滞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窜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32、治国犹於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

33、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3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35、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

36、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37、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8、劝农业,无夺其时。

39、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时之气乎?

40、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1、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

42、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

43、政治当有先后。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近,后理远;先理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强,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小;先理上,后理下;先理身,后理人。

44、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

45、克食於民,而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

46、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47、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

4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致远。

49、迫而容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强而弱之。

50、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合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

5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2、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

53、故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在於所任之将也。

54、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5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 篇5

在三国时期,有一集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之人。此人一手把蜀汉集团建立起来。其名声远远超过董事长刘备。不用说,都知道他就是号称卧龙的孔明先生。但是,他有很多欠条,你知道吗?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老主子刘备。你可能会纳闷。他们不就是主仆关系吗怎么会用到欠。别急我慢慢给你讲。

还记得刘鞋匠在三顾茅厕时诸葛亮给他的承诺吧。只要跟猪同志一起混,天下跟玩的似的。只因这句话。刘同志相当放心的把总经理的位置给他。但到死天下都没夺过来。

继刘同志之后的是曹操。曹同志很大方,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下白送了10万只箭,令猪同志的脑袋保了下来。猪同志深知要时刻怀着感恩的心对待救命恩人。10万只箭还得时候连本带利。虽然箭还了,但他又拿走了一些东西。曹手下的小命就被当物品一去不复返了。

然后欠的是老天,孔明借东风大家都知道吧,可偏偏他借了以后不还。老天岂是那么简单的?所以才没把天下给他。

最后欠的是东吴。有句俗话说。刘备借荆州--有去无还。其实根本不对,刘备借荆州只是诸葛亮在旁边忽悠的。就好似甲欠了乙200元写上丙的名字。弄得刘备还在一旁沾沾自喜。可怜的到死都没明白过来。

最后,诸葛亮。刘备、老天、曹操、孙权在天堂相遇。刘备、老天、曹操、孙权不由分说的把诸葛亮扁了一顿。并丢下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诸葛亮的正能量句子 篇6

诸葛亮的正能量句子

1.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 做成任何一件有价值的工作需要付出何等昂贵的代价,需要付出整整一生!

3. 最好的相处,连沉默都是舒服。六句走心的话,走的很认真

4.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 上天给人一份困难时,同时也给人一份智慧。---雨果

6. 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7. 她让你红了眼眶 你却还笑着原谅 你眼睛里下着雨 心里却为她打伞 这就是爱。

8. 我们比较容易承认行为上的错误过失和缺点,而对于思想上的错误过失和缺点则不然。

9. 爱情让人痹,婚姻让人麻木。 经历一场恋爱就像吃巧克力,就算你不用付巧克力的钱,也得付减肥的钱。

10. 当我们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开心时,不妨静下心想一想,我们做这些事究竟是为了什么。当我们找回自己最初的愿望时,就会发现眼下的不快根本算不了什么。无论什么时候,当烦恼袭来时,当我们的心不听话硬要生气时,一定要告诉自己:活着不是为了生气,而是为了快乐的度过。

11. 若你想要成功约会,不要去乡间散步,也不要去参加冥想课程,你应该去游乐场去大桥上,去看戏剧表演,或者到电影院去看恐怖电影。所以,地点的选择,也与我们是否能激发爱的正能量息息相关。

12. 你没有摘到的,只是春天的一朵花,整个春天还是你的。

13. 报复不是勇敢,忍受才是勇敢。

14. 用一颗感谢的心可治好万病,这是信仰真理者的体验。

15.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6.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只有先取,才有后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

17. 没有天生就合适的。两个人,需要的是彼此包容理解与改变。两个人在一起,总得有一个是高傲的,一个是低调的;一个厉害一个挨欺负的,懂得欣赏对方,懂得珍惜才能看到长久。

18. 即使遭遇了人间最大的不幸,能够解决一切困难的前提是——活着。只有活着,才有希望。无论多么痛苦多么悲伤,只要能够努力地活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

19. 思路决定出路,气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

20. 心存渴望,塑造一个具体的梦想,别让年龄束缚自己的梦想,用坚持兑现梦想,不论做什么事,相信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自己拿定主意,追随自己的梦

诸葛亮简介 篇7

诸葛亮简介

《前出师表》分析

[三国・蜀]诸葛亮

【作者小传】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e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南)人。东汉末年,他避乱隐居在南阳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县西),“躬耕陇亩”,自比管仲、乐毅。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刘备屯兵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慕名前去邀他出来辅佐自己,凡三次才得相见。初次见面他就向刘备提出要取得荆、益二州为基业,东连孙权,北抗曹操的方针,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从此,他就辅助刘备,从事光复汉室的大业。章武三年(223),刘备在V亭战败,病死白帝城,临终把后事嘱托给诸葛亮。后主刘禅继位后,蜀国军政大事,一应由他裁决。于是与孙吴重修旧好,结为盟国;亲征孟获,平定南中;整顿内政,充实军资,做好北伐中原的准备。建兴五年(227),北上屯驻汉中,连年北征,“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直至公元二三四年,病死渭滨军中,兴复之业始终未能成功。

蜀汉灭亡后不久,陈寿纂集诸葛亮的遗文,编成《诸葛氏集》,凡二十四篇。但根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所列载的篇目看,许多篇现已不复存在。今传各种诸葛亮集,系后人从史传中采辑而成。

【题解】《前出师表》出自《三国志・蜀志》本传。当时为建兴五年,蜀汉已从刘备殂亡的震荡中恢复过来,外结孙吴,内定南中,励清吏政,兵精粮足;诸葛亮认为已有能力北伐中原,实现刘备匡复汉室的遗愿。于是,决意率军北进,准备征伐曹魏。临行上书后主刘禅,强调自己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咐,以“讨贼兴复”作为自己的职责,并规劝后主采纳忠言,和辑臣吏,励志自振,使他能专心一致于北伐大业。

“表”是古代文体的一种,专为臣下对君王进行陈述求请时使用,类似的还有“章”、“奏”、“议”等。本文表达了作者审慎勤恳、以伐魏兴汉为己任的忠贞之志和诲诫后主不忘先帝遗愿的孜孜之意,情感真挚,文笔酣畅,是古代散文中的杰出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4],欲报之于陛下也[5]。诚宜开张圣听[6],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7];不宜妄自菲薄[8],引喻失义[9],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10],俱为一体,陟罚臧否[11],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12],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1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t、董允等[14],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缺漏[15],有所广益。将军向宠[16],性行淑均[17],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18],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19]。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20],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21];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2]。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23]!侍中、尚书、长史、参军[24],此悉贞亮死节之臣[25],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2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7]。先帝不以臣卑鄙[28],猥自枉屈[29],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0]。后值倾覆[3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33]。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34];故五月渡沪[35],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36],攘除奸凶[37],兴复汉室,还于旧都[38]。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t、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t、允等之慢[39],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选自中华书局版《诸葛亮集》

先帝创建王业还未完成一半就中途死去,现在天下三分鼎立,蜀汉是那么疲乏困顿,这真是有关生死存亡的时刻呵!然而朝庭里侍奉卫护陛下的大臣们,在内毫不懈怠;忠贞的将士,在外奋不顾身,那是因为大家在怀念先帝对他们不同一般的赏识,要向陛下表示报答之情啊!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大家的意见,以此来光大先帝留下的德行,也使大臣们坚贞为国的正气得到发扬;不可轻率地自己看轻自己而不加振作,言谈训谕时有失大义,以致把臣民向您尽忠规劝的言路也阻塞了。

内庭侍臣和相府官吏,都是一样为陛下效力的,凡是有所奖惩,不应该有差异。如果有做坏事触犯法令科条或忠心做好事的,应该交由有关官员评审应受什么处罚或受什么赏赐,以此来显示陛下处事的公正贤明;不可有所偏袒,使得宫中府中法令不一。

郭攸之、费t、董允等,这些侍卫之臣,都是善良诚实的人,心志都是忠贞纯正的,所以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任用。臣下认为宫庭中事,无论大小,全都要询问他们,然后再执行,必定能够补救疏漏,扩大效益。

向宠将军品性善良公正,通晓军事,当初曾被任用过,先帝称赞他是个能人,所以大家酝酿著要推举他做中部督。臣下认为禁卫部队的事务,无论大小,全都由他过问,一定能使军队协调齐心,处置合宜,各得其所。

亲近贤良的臣子,疏远奸佞小人,前汉因此而兴旺强盛;亲近小人,疏远贤良的臣子,后汉因此而衰败覆灭。先帝活著的时候,每逢与臣下议论到这件事,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作为表示痛恨而发出叹息的。侍中郭攸之、费t,尚书令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都是坚贞坦诚,能以死报国的臣子,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家天下的兴旺,可以数著日子来等待了。

臣下本来是个平民百姓,在南阳耕田为生,只求在乱世中能保全生命,不想向诸侯谋求高官厚禄和显赫的名声。先帝不因臣下低贱和少见识,不惜降低身份而三顾茅庐,向臣下询问天下大事。因此臣下为之感动,就答应为先帝效力。后来战事失败,臣下在败亡之际,接受了挽救危局的重任,到现在已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臣下处事谨慎,所以在临死时把辅助陛下兴复汉室的大事交付给臣下。

接受先帝遗命以来,日日夜夜担心叹息,唯恐所托无所成就,从而有损先帝明于鉴察的'声名;所以臣下在炎热的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毛之地。现在南方已平定,兵员装备已充足,该带领三军,北进克复中原。也许可以竭尽棉力,扫除凶残的奸贼,光复汉家江山,使长安、洛阳仍旧成为大汉王朝的首都。这就是臣下用来报答先帝,效忠于陛下的职责。至于权衡得失、掌握分寸,向陛下进忠言,那是郭攸之、费t、董允他们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大事交付给臣下,如果无所成就,就治臣下的罪,来禀告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劝勉陛下发扬圣德的忠言,那就要追究郭攸之、费t、董允等人的怠惰之罪,公布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作打算,探求高明的道理,了解并接受忠正的言论,牢牢不忘先帝的遗愿,臣下这就感恩不浅了。

而今快要去远征,面对表文,不禁流下泪来,真不知自己说的是什么。

(江建中)

【注释】

[1]先帝:指蜀昭烈帝刘备。崩殂(cú粗阳):天子之死曰“崩”;殂,也是死的意思。[2]益州:汉行政区域十三刺史部之一,地有今四川省,甘肃省和陕西省一带,当时治所在成都。疲敝:贫弱。[3]诚:确实是。秋:时候,日子。古人多以“秋”称多事之时。[4]盖:发语词。[5]陛下:对皇帝的称词,表示不敢直接面对皇帝,而通过陛阶下的侍从转致的意思。[6]圣:古时对皇上的尊称。[7]恢弘:发扬使之扩大。[8]妄自菲薄:毫无理由地自己轻视自己。[9]失义:失当,不合大义。[10]宫中:指宫庭内朝中的亲近侍臣,如文中的侍中、侍郎之类。府中:指丞相府中的官吏,如文中的长史、参军等。[11]陟(zhì秩):升官进位。臧否(zāng pǐ脏匹):好坏、善恶。[12]犯科:触犯法律中的科条。[13]有司:有关的专管官署或官吏。[14]侍中、侍郎:都是皇帝左右的亲近侍臣,不仅随从出入,还备顾问。侍郎,即黄门侍郎。郭攸之:南阳人,性和顺,先后与费t、董允同为侍中。费t(yī衣):字文伟,江夏(盲men)人,后主即位时为黄门侍郎,后迁侍中,位至大将军,录尚书事。延熙十年,被魏降人郭糯趟馈6允:字休昭,后主即位时为黄门侍郎,寻迁侍中,以能抑制宦官黄皓,对后主多有匡助,以侍中兼尚书令。[15]裨(闭b??涸鲆妗#?6]向宠:蜀大臣向朗的兄子,后主时先后任中部督和中领军。[17]淑均:善良公平。[18]试用于昔日:指向宠曾随刘备伐吴,秭归兵败,唯他的营垒得到保全。[19]举宠为督:当时蜀大臣拟推举向宠为中部督,主管宫廷禁军的事务。[20]行阵:指部队。[21]先汉:犹言前汉,西汉。[22]后汉:指东汉。[23]桓:东汉桓帝刘志。灵:东汉灵帝刘宏。[24]侍中:指郭攸之和费t。尚书:协助皇帝处理公文政务的官吏,此指陈震。长史:丞相府主要佐官,此指张裔。参军:丞相府主管军务的佐官,此指蒋琬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