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人爱岗敬业演讲稿【汇编三篇】

煤矿工人爱岗敬业演讲稿(精选3篇)

煤矿工人爱岗敬业演讲稿 篇1

在我的身上,时刻不离地带着的,是两把钥匙,一把是开启家门的钥匙,一把是开启办公室的钥匙。很多时候,我往往分不清哪一把是开启家门的钥匙,哪一把是开启办公室的钥匙。我也时常在想,这两把钥匙,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文秘写作网,这两把钥匙,都是开启家门的钥匙,我每天用这两把钥匙,开启着两道家门。不论走进哪一道家门,里面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和亲切,特别是在外忙碌几天或数月后,脚一迈进单位的大门,坦然、踏实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就象漂泊的渔人驶入港湾。我想,这应该就是“家”的感觉吧。

正如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一样,企业发展的历史是员工谱写的,员工是企业的主人。走进企业的20xx年来,我一直以一个员工的身份,关注和见证着企业的发展进程,同时也以企业主人的身份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与企业共同体验市场的无情,共同分享取得的成功和喜悦。

记得有一次,我赶赴5个乡开展培训工作,在迂回曲折、凸凹不平的山间小路上巡回颠簸数百里,天黑才吃饭,天不亮就走,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每到一处,几年都是一下车就开展工作。至最后一个乡培训结束的时候,已是下午6点,这时领导打来电话,要求赶写一份材料,第二天早上交给市检查组的同志带走,而此时我还在离县城百里开外的地方。没办法,只得匆匆扒下几口饭,爬上汽车,冒着绵绵细雨,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往回赶。由于时间很紧,为了能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我坐在车上,一路构思着材料如何开头,如何收尾。回到单位,已是晚上9点左右。通常情况下,下乡数天回来,首先要进的,是自己的小“家”,第一件事,就是舒舒服服地洗个澡,然后躺到沙发上,喝口妻子泡来的茶水,找个赏心悦目的电视节目,彻彻底底地放松旅途的疲劳。但这一次,我带着一身的疲倦匆忙地走进的,是那间熟悉的办公室,因为我与蒙姑烟站约定接传真的时间已经到了,传真内容是我写材料急需的一些数据。走进办公室,旅行包还未放下,就忙着先把电脑打开,利用电脑启动的时间,跑进卫生间,捧一把凉水泼到脸上,随便抹两下,便跑回办公室,迅速投入工作。接了传真,搅尽脑汁地构思一通,一阵忙碌过后,材料总算基本完成了,悬在心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回到家中,已是晚上12点,老婆和孩子早已进入梦乡,妻子按惯例事先为我泡好的茶水,还静静地顿在茶几上,已经凉了许久……

从烟站调入县公司工作,按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应该比在烟站工作时多,但在我的记忆中,却很少自由自在地陪家人度过一个周末。平时的工作,很多时候是坐到办公椅上就没时间起来,自己泡的茶水,等到口渴难忍想起喝的时候,已经凉了。临到下班,手头的材料还没做玩,就拷贝了带回家,晚上接着做,家里做不完,又拷贝了带回办公室继续做。特别是今年省优烟多媒体汇报材料,我边收集材料,边修改内容,历时数月,不知占用了我多少个周末,多少个日夜。家里的电脑,我不在家时,妻子用它上网,或玩玩游戏,打发着日子,我在家时,她就得停止上网,停止游戏,让我用它写稿子,做材料。每到周末前,心里盘算着这个周末陪家人到哪里轻松一下,突然一个电话,按排下乡或参加开会,脑子里的计划就这样又烟消云散了。有时,与亲戚朋友约好共度周末的计划,因我要下乡而被迫取消时,妻子也难免要说一句:“看你好象比公司领导还忙”。面对妻子的唠叨,我只能一笑了之,找不着更多的理由跟她解释。在工作与休闲娱乐之间,我只能选择工作,因为企业也是我的家,工作也就是家务,就如同家里的水龙头坏了,水流不止急需修理的时候,在休闲娱乐和修水龙头之间,我只能选择修水龙头一样。

面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企业的员工同志们,我不想自我讴歌,也不是在诉苦。我没有值得沤歌之处,也不可能在这里诉苦,因为我是员工,我更是党员,我所做的,都是一个员工应该做的事情。同时我也深知,在企业这个大家庭中,比我苦、比我累的人还很多很多。之所以要谈这些个人所做的枝末细节之事,无非是想渲染一种气氛,营造一种氛围,引起一些共鸣,在为企业烘托主人翁精神的同时,达到自我鞭策、自我鼓劲、自我提高之目的。

通过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我更加体会到,作为员工,作为员工中的党员,切实履行员工应尽的职责,带头当好企业的主人,努力发扬主人翁精神,把企业看作自己的家,默默无闻地为家作无私的奉献,就是党员先进性的最好体现。

有人认为在企业里工作,凡事讲求“服从”二字便行,领导怎么安排就怎么做,不要无事找事做。有些时候,能推的要推,能滑的要滑,只要能领到自己应得的报酬就行,没必要谈什么精神,干得再多,都是帮领导干,帮老板干。说白了,干工作就是为了拿钱,只要有钱拿,何必要去拼死拼活的干呢?现实中的确存在这种思想,特别是在吃“大锅饭”的企业里,这种思想显得尤为突出,继而成为企业发展道路上最大的障碍。一个企业的员工,如果普遍存在这种思想,那么这个企业必将寸步难行,进而滑向灭亡之路。企业灭亡了,员工还存在吗?所以有人说,企业决定着员工的命运,有人又说,员工决定着企业的命运,而我认为,是员工自己决定着自己的命运。

时代需要主人翁精神,企业更需要主人翁精神。主人翁精神从来不只是一个口号,而应该体现在行动上,应该贯穿于日常工作的点滴之中。企业从诞生的那天起,经过市场的不断磨练,步履艰辛地发展到今天,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生命力还不是那么旺盛,前面的道路依然非常曲折,还需要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位员工,继续发扬主人翁精神,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尽员工之责,树党员模范,继往开来,艰苦奋斗,继续为“家”的兴旺发达而努力。

煤矿工人爱岗敬业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们:

大家好!

让奋斗充实青春,用青春装点永宁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的举世名言:“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让仅有的一次生命不虚度年华,不碌碌无为,让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变的有意义是我们生来便追求的目标。怎样活出生命的意义?是努力赚钱,尽情享受?还是艰苦奋斗,实现自我价值?虽然前者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很现实,很露骨,但是这样的人一辈子都只为物质,金钱而活,他的生命是劳碌的,狭隘的,低俗的。而后者,却心存远大,立志高远,他的生命才是真正的活给了自己。

时代在不断前进、发展,知识经济的特征也随之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作为应聘而来的有抱负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建设企业、发展企业、壮大企业的艰巨任务。时代与企业给了我们青年实现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沃土,我们就要扎根在此,奉献青春,施展才华,用我们的青春之花,将永宁点缀的更美更好。

三年前,我有幸来到永宁煤焦这个团结、温暖的集体。虽然工作岗位平凡,却也是公司必不可少的重要关口。作为档案管理人员,我深知责任重大,谨守保密原则,踏实努力的为公司负责,积极主动的做好本职内外各项工作。三年来,我从点点滴滴的工作中尝到了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各种滋味,还在一次次战胜困难挫折中不断成熟完善了自我,大幅度提高了业务水平,为今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虽然岗位平凡,但我仍旧坚信,只要努力奋斗,无愧于心,就一定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有所作为。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消极颓然的思想,永远都是成功的挡路石,企业蒸蒸日上之际,也有很多人托关系慕名而来。但是却成天混日子,不思进取,投机取巧的熬磨时间,目的就是蒙混着领到工资便算完成了任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遇事便躲,消极怠命,这样不仅虚度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而且阻碍了企业的文明健康快速的发展。人生如同一台机器,不停运转的机器,会有人经常加油维护保养,使其更好的投入工作,创造财富,实现价值。而一台只图安逸,不发光,不散热,不挖掘自己巨大潜能的机器,会在等待熬磨日子中落伍,坏死。永远躲在角落不出力的机器,怎么会有人为你维护保养。最后一台崭新的机器,或许很快变成为了一堆废铁。我很喜欢《士兵突击》中的那两句话,“不要混日子,否则让日子混了你”,“人不能活的太安逸,太安逸容易出问题”。人生在世每一天都很珍贵,我们要用这珍贵的每一天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多活一天,多奋斗一天,多学习一天,多贡献一天,就会回报多一点,感激多一点,尊重多一点,价值多一点„„

我们正活在人生的花样季节,作为永宁煤焦的建设者,我们不能把自己放在“小我”的狭隘空间里,我们要以建设现代化永宁煤焦为己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让我们火热的青春为永宁煤焦

燃烧、发光、散热。

我们的存在不仅代表我们个人,更多的代表永宁煤焦的企业文明,永宁发展到今天并不容易,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虽然企业存在碌碌无为、事不冒进的保守者,却更不乏为永宁煤焦默默奉献的奋斗者。纵观永宁过往六年发展的真实写照,纵观我们走过的路,我们看到一个个默默无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超越自我的优秀员工,他们虽然很平凡,但是却不畏苦不怕难,靠着坚定的信念和对永宁无限的忠诚,成就了今天的永宁煤焦,他们的血汗布满了永宁的各个角落,占据着永宁荣誉的半边天空,他们的努力奋斗,推动了永宁和谐发展的齿轮飞速运转。

无数永宁人的无私奉献,尽职尽责,赢得了社会的理解、感动和尊重,赢得了永宁今天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与地位,赢得了掌声。但我们不能满足,我们要继续前辈的精神,继续艰苦奋斗。

一花独放不是香,百花齐放春满园。永宁每一个有能力、有抱负、有责任感的青年才俊,都会在永宁这片沃土上追逐梦想,充实人生,扎根永宁,让我们的青春之花在这里绽放,让永宁花园花香四溢,美不胜收。让我们的人生在永宁煤焦绽放光彩,让我们的理想从这里乘风翱翔!

煤矿工人爱岗敬业演讲稿 篇3

一个80后组工干部的代表,他认真负责,爱岗敬业,对材料句句斟酌,字字推敲;他任劳任怨,不辞劳苦,从未因家事请过一天假;他谦虚谨慎,公道正派,用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组工的深刻内涵。

敬业奉献,是他的组工情怀

组织部门工作压力大、强度高,往往一项工作没完成,第二项、第三项工作就接踵而至,于是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不管怎样辛苦,在他手上的工作都从没耽误过。为了较好的应对临时任务,他经常利用休息日和节假日,主动加班加点,从未抱怨过。

春节期间为摸准全县基层、基础工作的现状,他和同事连续奋战一周,起草调研材料,当家家户户团聚时,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倒头就睡,早已把过节忘在了脑后。妻子分娩,他在加班,医生说:“他是个不称职的丈夫、不合格的父亲”;家里装修房,他白天上班,晚上打扫家,邻居抱怨:“半夜吵得不让人休息”……逐渐地,家人由不解到无奈,由无奈到理解,直至现在为了给他腾时间干工作,都习以为常的支持他。

年初,接任研究室主任,面对工作任务量大、人手少的实际,他经常贪晚起早甚至通宵达旦地加班,从不叫苦叫累,始终默默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较为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勤学肯干,展示了青春活力

从事信息工作以来,他就把搞好宣传作为爱好。为了尽快进入角色,通过网上查资料、实践中积累摸索、向老同志虚心求教等方式,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短短三年他从一名帮忙干部,转变为业务骨干、科室主任;从进部之前的门外汉,成为了大家公认的“业务通”和“多面手”。

不管写什么材料,要写就写精,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正是靠着这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刻苦钻研、踏实肯干的热情,信息调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三年来,撰写信息200多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62篇,其中《中组部组工信息》采用4篇,省、市委组织部内刊采用35篇,23篇文稿在《中国组织人事报》、《河北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新闻网等报刊和网站刊发。8篇党建经验做法被省电台、市电视台报道。特别是中央创先争优简报刊发的《康保县创建“四个窗口”扎实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等6篇信息受到县委书记批示。

起草的文件、讲话等材料达60多万字,撰写的创先争优活动、党委换届工作等汇报材料多次受到中组部、省、市组织部领导的好评。积极参与了北京市大兴区流动党委组建、张家口市驻京流动党委赴康考察、庆祝建党90周年等多起大型活动的策划,特别是参与组织的“对标右玉建设坝上生态强县”专题活动,受到了省、市组织部领导的批示肯定。在村官联谊会筹备、村官刊物《青春印迹》创办、组织系统调研等工作中起到了骨干作用。

严谨正派,是他的律己准则

组织工作的程序就是原则,缺少哪一项程序,往往就容易在哪一个环节出问题。在干部考察考核中,他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考核工作细则》的各项规定,不跑风漏气、不弄虚作假,用自己的言行赢得了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尊重,维护了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他始终牢记和模范践行公道正派的要求,严格执行组工干部“十个严禁”,把公道正派作为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体现和落实在工作生活中。他始终以坚强的党性,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我为组织工作负责、奉献、争光的要求!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