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这里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找到的关于过年的优秀作文(精彩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在中国人的生活里一个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过年了。过年是一个无忧无虑开心快乐的事情。毕竟过年是一件重大事情嘛,告别旧的一年,与去年的自己说声告别;迎接新的一年,和今天的自己说声你好,新的一年要加油哟!
过年,当然是重在过上了。过年很简单,过好年就不容易了。过法当然有很多种,家人亲戚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一家人一起旅游;无法回家的留学生们站在窗前看着夜空,默默地为家人乞福。哪一种自己认为最幸福、最快乐的就选哪一种。
在城市里,过年的主要特征是购物了。人们购物的那种壮观景象就像超市、商场发了洪水一样。孩子们和家长们涌《·》向食品柜台,孩子们大把大把地抓巧克力、软糖;母亲们挑选各种鱼、肉、虾、各种点心、礼品等;父亲们忙着去称量妻儿挑选的食品,然后一一放入购物车,个个都忙的不亦乐乎。当然人们还要买新衣服、新鞋子,把孩子、自己都打扮得面貌一新,在新房子里又有新的自己,这叫双新。主妇们是最忙的,不光要收拾房间,还要做很多好吃的,这样年夜饭才丰富,家里倍感温馨。
城市过年相对简单些,农村过年那才叫忙呢。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农村有个顺口溜: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馒头,二十六炸麻花,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帖花花,二十九俺啥都有,三十儿捏小鱼儿,初一噘屁股作揖儿。细述出来就是阴历腊月二十三,也称之为小年,这天据说灶神要上天给玉帝汇报工作,要祭灶神,还要吃麻花糖,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到天庭只说人间凡人的好话不要说坏话;腊月二十四,家家都打扫卫生,扫房子、院子、牲口棚等,收拾房间,清洗装食品的器物;腊月二十五,妇女们都要蒸馒头,各种各样的,羊角状的,圆盘型的,花状的,枣山、甜味的、咸味的等,总之,让你看了就胃口大开;腊月二十七,家家都开始宰鸡、宰羊、杀鱼,做各种肉制品,肉丸、灌肠等;腊月二十八,家家都开始帖春联,买鞭炮、烟花;腊月二十九,家里东西基本都备齐了,在家歇一天,精神饱满地迎接新年;腊月三十,一家人坐在一起包饺子,这是中国的特色,晚上,就是除夕夜了,吃饺子,放鞭炮、烟花,迎来孩子们一阵阵欢呼,之后看春节晚会,守岁;大年初一,是新年的最重要的一天,从早晨零时起,就开始放鞭炮,辟辟啪啪的声音会持续到八九点钟,之后,晚辈们开始挨家挨户去拜年,长辈们在家侯客,晚辈给长辈磕头或者作揖,长辈就会给晚辈们压岁钱、糖果,这时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他们的衣服兜里装满了钱和糖果。
过年真是热闹,如果没有年这个节日也过不成。
关于过年,还有一个神化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长的四不象,非常凶恶,每到没有月亮的黑夜,就跑出来吃人,玉帝就将这个年关进了天牢,但过了不久,玉帝觉得它挺可怜的,就让它每到年底的年三十夜里出来下界吃东西。结果年一次就能吃掉一个村子的人,人们都心惊胆战,彻夜不眠。有一位老人很愤怒年这么做,就让大家把青竹堆起来点燃,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吓得年逃回了天上,从此就出现了三十晚上放鞭炮的习惯。到了第二天,人们连声说恭喜!恭喜!来庆贺没有被年吃掉,也就有了初一拜年的习俗。
这就是中国的过年,送走旧年,迎接新年,快快乐乐,忙忙碌碌的过大年。
过年了,大家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二叔、小叔、姑姑等人全部都到我家来吃团圆饭。而且,那天还是除夕呢!热热闹闹,我可快乐啦!
那天,我早早的洗了澡,穿上了新衣服。
在除夕的晚上,每个人都穿上了新衣服。我不知道为什么除夕夜要穿新衣服,我只知道,每个人都添加了一份帅气、美丽。
过年了,我认为放烟花就是最好的“节目”了,放烟花的时候,烟花是五颜六色的。,有红色的烟花,蓝色的烟花,紫色的烟花,棕色的烟花,有的烟花放出去还会“哗啦哗啦”响呢!
还有一种烟花,比较小,拿打火机点着火以后,对着天空,“五、四、三、二、一,发射”!里面就飞出烟花来了。不过,不要看烟花里面,要是等一下突然飞出烟花来的话,会打到你自己的。而且,你还可以对着树上发射,对着河里发射,总之,对着天空发射是最好的!
我觉得,除夕过年最让我快乐!
春节到了,我和姐姐、爸爸、妈妈、大爷、大娘、爷爷、奶奶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晚会。我和姐姐看了一会就想放炮,我问妈妈:“我们可以去放炮吗?”妈妈摇摇头说:“不行,得十二点再放。"我寻思奶奶最疼我,于是我和姐姐去问奶奶,奶奶果然答应我们。我和姐姐穿上羽绒服,戴上手套叫着爷爷和我们一起去放炮,我们在楼下放了好多炮和小礼花,真开心啊!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醒来时看见爸爸不在,我问妈妈:“爸爸去哪了?”妈妈说:“爸爸早上4点钟坐火车回满洲里上班了。”大人们可真辛苦。上午,大姑、二姑、三姑都来给爷爷和奶奶拜年,我给姑姑、姑父拜了年,他们给了我好几个红包,我藏在角落里一数,“哇”一千多元钱,真是发财了。
初二,我和妈妈回到满洲里姥姥家,一进门看见家里好多人,我给姥姥、姥爷、大姨妈他们拜年,又得了600多元钱。今年春节我一共收了20xx元的压岁钱,真是大丰收啊!
晚上回到家,我把压岁钱都交给妈妈保管,我也有一个计划,我想用这些钱交学费、买学习用品和文具,剩下的钱给爸爸和妈妈每人买一件衣服。恩,得告诉妈妈我的想法。
我很高兴有这么多压岁钱,真是个幸福、快乐的春节。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是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以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杀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的起床,来到了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了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喝过腊八粥,年味就越来越浓了。腊月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掸尘,新年的脚步更近了,蒸年糕,磨豆腐,炸圆子,做炒米糖,家家户户忙着置办年货。
炒米糖可是每家必备,条件好点的人家,还能做上花生糖、芝麻糖、花生酥,甚至是奢侈的浇切片。
入冬不久,精选粳米或者糯米,煮上满满一大锅饭,先在家里晾上一两天,然后用竹匾晒干,再细细搓碎,俗称“晒阴米”,进进出出足足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腊月过半,糖坊师傅就忙碌起来。隔壁邻居是一方姓兄弟,祖传米糖手艺,张家请,李家邀,很是吃香。
做炒米糖程序繁杂。铁锅里放些细砂炒米,并用竹筛子筛净。接着把糖稀倒进锅里加热,还加点香油,然后把砂糖倒进锅里,边加热边用铲子在大锅里使劲搅拌。方师傅不时用铲子铲起来看看糖稀的色泽、“老嫩”程度,等到糖稀熬到铲起来成线时,糖稀也就熬好了。
接下就把炒好的炒米,快速倒进热锅里,跟糖稀搅拌均匀,然后把热气腾腾的原料铲到正方形木头模子里,用“滚子”在模子里使劲来回滚平,边边角角都要压实压平,快速拆下模板,“啪”的一声,案板上赫然呈现一大块方形米糖。
方师傅把整块米糖快速用刀切成条状,随手一划,米糖整齐划一,均匀有序。接着麻利地切成片状。有时我们也来帮忙切米糖,真是“看人家吃豆腐牙齿快”。刀切炒米糖,不仅是体力活,更是一门技术活。刀要快且不用说,要看准火候,用力均匀。切早了,炒米糖容易粉碎,溅得满地都是;切迟了,炒米糖硬了,就切不动了。
此时,站在一旁的小屁孩早就等不及了,抢过两块碎片塞进嘴里,热乎乎的,炒米糖有点粘牙。过一会再吃,脆脆的,嚼起来咯嘣咯嘣的响。
汪曾祺先生曾在《炒米和焦屑》中写道:“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
如今,炒米糖越做越精致,花样也越来越多,大街上、超市里,随处可见,但找不到儿时过年吃的炒米糖了。
浓浓甘甜,甜不过当年炒米糖的味道。淡淡清香,香不过儿时过大年的滋味。
老牛辞旧岁,金虎迎新春。
瞧!街道上早已挂满了通红的灯笼,它们个个张嘴大笑,穿着红色新衣,正朝我招手呢!
过年的前几天,天空下起鹅毛大雪,给这个城市套上了一件毛绒大衣。灯笼布满城市,在雪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耀眼。“噼哩啪啦,噼哩啪啦”那清脆的鞭炮声,在天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五彩斑斓的鞭炮在天空中变了个爱心的'模样。
除夕之夜,大家围在圆形桌,手捧着暧乎乎的饮料,嘴尝着香喷喷的美味佳肴。餐桌上,我站起身,首先祝奶奶寿比南山,万事如意;祝姑姑越长越漂亮;祝爸爸妈妈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这些新年祝贺,让大家露出灿烂的笑容。
回到家,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着春晚,一边等待着年最后的钟声。在钟声后闭上眼,心里默念了一句“年再见,年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