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时我们要守岁,放鞭炮等,来庆祝节日的到来。早上一起来要对父母说些祝福语,祝父母一年健康快乐,大人们乐呵呵地接受孩子们的祝福,孩子们活蹦乱跳地拿着压岁钱,家里一片欢乐的气氛。本文是编辑帮家人们收集的6篇我的春节作文。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春节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们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洋溢着节日快乐的笑容。
过新年我最高兴做的事是贴“春联”呢!“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妈妈特别吩咐我,让我去找几对春联,贴在我家门上。于是,我找到了两对春联,我大声读道:“喜居宝地千门旺福照家门万事兴”还有一幅上面写着:“春风春光春意正人喜人乐人自高”妈妈说春联都是吉祥话,是人们祈求在新得一年里能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我们全家一起装饰屋子,在客厅里,我挂了一个红艳艳的小灯笼,爸爸又在别的屋子里挂了些五光十色的小彩灯,一闪一闪,一亮一亮,有的是小礼物形的,有的是花骨朵形的,还有的带着细细的尖儿。它们有的红艳艳,红得像冬天的糖葫芦一样,有的黄澄澄,黄得像秋天的树叶一样,有的绿油油,绿得像夏天的小草一样,有的粉嘟嘟,粉得像春天的丁香花一样,屋里很美,我的准备工作终于结束了。
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便准时地围在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津津有味地看着。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相声、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唱歌、跳舞让我们跟着载歌载舞;魔术、杂技让我们啧啧称赞。晚会进入了高潮,“当当当……”十二点钟声敲响了,瞧,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窗外简直是火树银花,格外绚丽。看这千姿百态的烟花多美呀!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满天繁星”,有的像“龙飞凤舞”……多么像一个“空中花园”!这些烟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我跟弟弟也迫不及待拿着烟花跑到屋外,我们先拉了一鞭,在鞭炮声中,我心想:“新的一年来临了。我暗暗地许下心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的学习成绩能更进一层楼。
大年初一,我们开始走东家串西家地拜年。拜年也可以为我们攒点压岁钱。先是向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然后,爷爷奶奶会说真乖,开始拿压岁钱。
今天是大年初五,虽细雨蒙蒙,可依然阻挡不了我去镇上看期待了一年的龙灯开光大典的心情。嘿嘿,这河上镇的龙灯可是有历史的哦。
我在看龙灯之前,特地去了解了一下龙灯的由来。这龙灯也即板龙,始于南宋年间,板龙问世后,年年春节都会舞起来,这也成了河上百姓的一项重大节庆活动,也是目前萧山延续时间最长的一项民俗活动。在2014年还入选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这真是河上人民的光荣与骄傲呢。听老人们讲,板龙的制作工艺可是有很多讲究的,从竹编、剪纸、布贴到绘画,采用了多种民间美术工艺手法。板龙基本内容包括开光典礼、出灯、闹元宵、化灯四大部分。而今天我要看的就是开光大典和板龙出灯游老街。
烟雨古镇遇见千年板龙,我内心满心期待,脚步越走越快,还没到目的地,就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阵锣鼓声,“咚-咚-呛、咚-咚-呛……”呀,开光大典开始了,我飞也似地跑去,此时广场上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只听鞭炮声、锣鼓声、祈福声、人潮涌动声……好一番热闹的景象!咦,人实在太多了,我挤呀挤呀,总算挤进去了,一个站姿整齐的腰鼓方阵映入眼帘,阿姨们穿着喜庆的衣裳,两手拿着长长的鼓棒,腰间跨着红彤彤的腰鼓,个个精神抖擞地有节奏地敲打着锣鼓,给龙灯庙会增添了别样的风景。村民们纷纷拿着香在祈福。
随着一阵阵锣鼓声,板龙要开始游老街了。我又来到老街街边上,等待着板龙到来。“咚咚呛,咚咚呛……“熟悉的声音,板龙要来啦,我欣喜万分,“龙来啦!”人群中有人喊了起来。远处走来了浩浩荡荡的板龙队伍。只见那龙头栩栩如生,龙头上镶嵌着五彩缤纷、绚丽夺目的一颗颗珠宝,乌溜溜的眼睛炯炯有神,两颗獠牙更是显示着它的威风凛凛,龙身弯弯曲曲的,它的鳞片漂亮极了,一片片闪闪发光,金灿灿的,犹如一只只翩翩起舞的金色蝴蝶,缓缓地落在了长龙的身上,夹在龙身中间的还有十二生肖,个个都是活灵活现,好不容易看到了龙尾,板龙的尾巴翘得老高了,好像在炫耀自己的尾巴有多么地富贵华丽,看得我直入迷。
“咚咚呛,咚咚呛……“板龙在沥沥细雨中,在古镇的老街里渐行渐远。龙灯,寓意着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安康,它给了我浓浓的年味,也给春节增添了无穷的节日气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诗人王安石,用诗歌描写了新春热闹、喜庆的成面。我记忆中的春节也不例外,同样是喜气洋洋、红红火火、热闹非凡。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信阳市,春节和别的地方一样,也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带有浓浓的年味。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家乡的春节也有独特之处。在小年这天,鞭炮开始噼噼啪啪的响个不停。晚饭过后,爷爷开始祭灶。首先在灶王爷前摆上贡品,恭恭敬敬地作揖、磕头,祈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天保平安。按照习俗,过了小年,就要洗澡,祛除旧年的病灾,希望来年健康。有句歌唱道,“二十七洗精细,二十八洗傻瓜”。到了二十九,就是大年了,春节最隆重的时刻开始了。
在除夕这天,我们早上吃过饭后,便开始贴对联。爸爸踩着椅子贴对联,孩子们一刻也不闲着,帮忙拿剪刀,扶椅子。按照传统,下一个环节是是我们最盼望的年夜饭。我们要很晚才能吃,因为“早过十五晚过年”,晚过年寓意着对流年的不舍。当夜幕降临时,大家放完鞭炮,围做在桌前,边吃边聊天,孩子们则兴致勃勃地讲着“年”的传说。吃过年夜饭,晚辈要给长辈辞岁,然后我们就可以得到向往已久的压岁钱了。除夕夜里,大家要看春节联欢晚会,老人还要守岁。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千家万户同放鞭炮,喜迎新年的到来!
正月初一,早饭吃的是面条和丸子。面条代表钱串子,丸子代表元宝,寓意新的一年里有个好的收入,能够发财致富。吃完早饭,就开始拜年。大家穿着新衣服,组亲访友,相互送去最真挚的祝福。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又一个重要时刻。这天,太阳还很高,人们就开始吃晚饭了。寓意是大家早早吃完晚饭,赶快抢收庄稼,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晚饭过后,小孩子迫不及待地打着灯笼到街上玩,边走边哼着儿歌。孩子们还要提着灯笼到鸡窝里照一照,提醒母鸡多下单,早孵小鸡。
“吃了十五饭,就把庄家干”,意味着过了十五,人们又该各自工作了,年味也渐渐褪去了。
记忆中的春节,热闹无比,很快乐也很开心。虽然有些累,但记忆中的春节都是热闹、喜庆。
我的老家呀,就在那个屯儿……今天就要讲讲老家的重中之重——春节。
春节在腊月的初旬差不多就开始了。腊八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日子,各家各户都开启了熬粥的旅程。腊八粥里有红枣、大米、桂圆等食材。奶奶熬的粥,可香可香了。还有让我回味已久的就是我爸的一手好手艺。这天还要泡腊八蒜,先放醋,然后再放蒜,蒜有了醋味,醋也有了辣味儿,那色泽真叫一个漂亮啊!
二十四那一天打扫卫生,是我家最忙的时候。人人发动,每个人都分配到了自己的任务,我们全家六口人全出动,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终于,除夕来了,我是家中最高兴的一员,因为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是要守岁的。一大早,一股香味儿就争先恐后地进入鼻子里,不用说,肯定是慈祥的奶奶在做菜。咦?一看不是。我飞快地奔向厨房,哦,原来是我那“良家必备好男人”——爸爸在做菜,味道太棒了,大厨呀!这一天,家家户户的人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我和弟弟争着贴美丽的对联,我贴,我贴,争来争去。大门上还贴着关公、张云的画像,让他们保护我们一家人。
正月初一,我们老早就起来了,给爸妈和爷爷奶奶拜年,当然重要的事是要压岁钱了。吃完中午饭,爸爸就开着车带我们出去玩了。去哪儿呢?先去吴村吧。因为车太多,过不去,又掉头去了郑州。爷爷去给他的亲戚啊、朋友啊拜年,奶奶就在家招待客人。
街上的店铺一般都在初六开张。大早晨放一挂鞭炮,就算开门了。
正月十五的早上,奶奶吃完饭就开始了包子大战。不到一个小时,每个包子都鼓着小小的肚子出来了。还有那玲珑剔透的蒸饺、炖鱼、糖醋大虾、等……各种各样的美味菜都在盘子里打滚呢。大街上挂着红红的大灯笼,而比较小的孩子手里拿着纸灯笼,甚是好看。家里门口都点着蜡烛。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真是快乐、美好的日子呀。
一眨眼正月十七,一个月过去了,美好的年和寒假已经悄悄地过去了。学生们到了该上学的日子,而大人们又照常去做事。天气渐渐转暖,大家也去准备着干农活了。
虽然我们是农村的,可农村的年也跟城市的年一起过呀,而且比城市的年过得还热闹呢。嘻嘻,年真的太好了。
春节,是一个对一年总结的日子,就像七大婶八大姨问你的成绩一样,当然,打工人也不例外,即使是有一点千篇一律,但还是有它独特的趣味的。
不知不觉就到新年了,家家户户都放起了鞭炮,铺天盖地的,有时远处还能看见几个孔明灯在天上向我们招招手,一只舞狮队,从人群中走过,在大街上十分耀眼,站在舞狮队后面有一个老人,他会给旁边的小孩送上糖果,为孩子们送去一份甜蜜。这热闹的场景,便是过年。
最让我期待的还是除夕夜的除夕饭,各种好吃的菜,让人目不暇接,譬如红烧肉,宫保鸡丁,神仙鸡之类的,这可真是舌尖上的享受!吃完饭我们便开始看春晚,这个晚上正常人都不会睡觉的,因为就算睡觉也会被鞭炮闹的睡不着,所以大家伙都聚在一起,在村里的会堂里看春晚,春晚结束了,还会一起拍一张大合照,我十分享受这一份热闹,外出打工的游子们在这一天都回来了,他们宁愿放弃三倍的工资,也想在这个大会堂中拍一张大合照,这就是家吧,亦是一种对家的责任,一家人就该完完整整的。
过年后的生活也是十分让我向往的,我们会三户结成一个队,挨家挨户的去拜访,自己家里都会留上一个人接待客人,主人就会给拜访的小孩子们送上糖果,当然了,小孩子去都会拿上袋子,回来的时候袋子都是鼓鼓的,沉甸甸的,好不热闹,当然了,红包也是必不可少的,拿了红包就该面对七大婶,八大姨对成绩的“质问”,这对我来说就是新年最怕的一件事,如果期末的成绩考差了,就会受到他们似有似无的嘲笑,虽然他们也没放在心上,但是自己的心里还是挺难受的。城市里的小伙伴们都回村了,我们就常常集结起来,一起去村里的健身器材那里打篮球,这种欢乐的时光是让人非常惬意的。
在除夕夜以后快要到元宵节的那几天,我们挨家挨户的都会举办烧烤会,那个时候就会有很多亲朋好友来“蹭”吃的,当然了,对我这种干饭人来说,不是脸皮厚就行。
总的来说,过年的气氛是最让我惬意的,就像是大家都在运行着这一个气氛一样,为所有人都带来了一个美好的新年!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过年啦!
日夜不绝的鞭炮,笑声不断的街边,人山人海的超市,每一个人都忙着为过年做准备。大人们忙着给孩子们赶做新衣,置办年货。小孩们则无忧无虑的在大街上嬉戏打闹,老人们在家打扫。欢声笑语在耳边回荡。
从腊八其年味儿就愈来愈浓,泡腊八蒜喝腊八粥有句俗语叫腊八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最冷的时候,但却不影响人们对过年的热情,毕竟还有着下一句,过了腊八就是年,街上也慢慢做了很多摊贩,有卖鞭炮的,有卖小吃的,卖春 联的,我们山东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豪爽,一买就买一大堆,虽然花钱大手大脚,但是从不浪费。
今年过年,我回了山东老家,才深深感受到在城市感受不到的年味儿。最明显的就是鞭炮声在城里到处贴着禁烟花爆竹,所以每年都只能呆呆的坐在家里看春晚,但是在老家就没有那么多的规矩,想干嘛就干嘛,小孩儿年龄小就玩,可以拿在手里的呲花,大人就用打火机放在天空中绽放的烟花,一个个点燃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对于我这个第一次看烟花的人来说,是又激动又好奇,这还只是春节前夕。
到了除夕才更热闹,妈妈开始剁饺子馅,爸爸带着我去出门买鞭炮,人上人海,头一次见鞭炮的种类竟然有那么多,有拿在手里放的有转圈放的,但是爸爸要买的鞭炮是大型鞭炮,还要买很多,听爸爸说,是要放一夜。到中午,爸爸又要出去,我想跟着,可是他坚决不让,说是要“上陵”,就是到逝去的老人墓前,放炮,烧纸,听妈妈说,是要请他们回家过年。到了晚上,家里热闹起来,五湖四海的亲戚齐聚一堂,喝酒、吃饭、聊家常。一直到了深夜,还不见散,窗外依旧有炮声,而我们就要守岁。
初一一大早就不见爸爸的踪影,妈妈说爸爸去给老爷爷拜年了。我去围观,只看到一排排人走起步,就要下跪磕头,这就是山东的特俗,然后又到了我最喜欢的环节,收红包去跟着妈妈拜年。与其说是拜年,不如说是要红包,去的时候空空的口袋回来就变得满满当当。
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的声音渐渐消弱,年也渐渐的跑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