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过年是有好多的风俗习惯活动的,但是呢?每一个地方的风俗都是不一样的,各有秋千。这次为您整理了以春节为题作文(精彩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屋外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这个春节,我是在外婆家过的。
春节前的除夕的早晨,外婆给我们每个人分配好了任务。由爸爸和外公张贴春联、悬挂彩灯;外婆、妈妈和我则负责打扫居室以及庭院,以示送旧迎新。时间好像一晃眼就过去了,做完这些,已经到了晚上。这时,我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直叫了,忽然,厨房里飘出阵阵香味,我来到厨房。原来是外婆和妈妈在做年夜饭啊!我心里想:好香啊!去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吧!说不定还可以偷吃呢!我偷偷走进厨房,走到摆菜的桌子前一看:哇!好多好吃的,有腊肉、鱼肉、鸡肉、拌菜……我刚想要偷吃,外婆走了过来,我看了看外婆,尴尬的笑了笑,心里想:糟了,被发现了,还是赶紧撤吧!我走出了厨房。吃过了年夜饭,一个个烟花像绽开的花儿;又像一只只小鸟从鸟笼里飞出来,从天而降,壮观极了。
初一到了,外婆说,初一的早晨必须吃汤圆,吃汤圆又叫“抢元宝”,每碗四个、六个、八个或十二个,分别寓意着“四季发财”“六六大顺”“发发发发”“月月发财”。我们的午餐一般为面食,晚餐一般要准备素菜“红油菜”“青菜”,取“红红火火”“清清白白”之意。
一直到初六即各家铺户开张,但是生意并不很忙。
春节的最后一天――元宵节到了。俗话说:“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元宵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是一个以灯为俗、借灯兴舞的狂欢之节,故又称“灯节”。
元宵结束以后,春节也就算是过去了,大家各行各业、个干其事。
弹指一挥间,我们再过一段时间就即将送走硕果累累的20xx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xx年。
过去一年,我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呵护下,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快乐与悲伤、成功与失败……都化作人生的财富。而今天,成长中的我们将又一次迎来充满希望的新年。我们不禁要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了。期中奋斗的硝烟似乎刚刚消退,期末考试的战鼓又敲响了。面对紧张的期末考试,有两个办法教给大家:一是统筹计划,惜时如金。二是见缝插针,持之以恒。
聪明的人,检查昨天,抓紧今天,规划明天;愚蠢的人,哀叹昨天,挥霍今天,梦幻明天。一个有价值的人生应该是:无怨无悔的昨天,丰硕盈实的今天,充满希望的明天。
同学们,生活是那样丰富和广阔,有无数宝藏等待我们去挖掘,有无数险峰等待我们去攀登,有无数蓝图等待我们去描画……在这生命的春天里,播洒下希望的种子,辛勤地耕耘吧!
新年新气象,让我们用全新的面貌来面对全新的一年,让我们在这一年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新的一年,就有新的开始。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衷心地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也祝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除夕夜,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晚上了。在这一天的晚上,成百上千的烟花升上了天空,用生命绽放出了它们一生中最为绚烂的花。按照往年的惯例,我现在应该倚在沙发上边嗑瓜子边和妈妈讨论春节晚会的内容。但在今年的这一时刻,我却出现在了广场,欣赏着现场版的焰火晚会。
早在过年的前几天,我就和同学商量号要一起去广场放烟火。因为临近毕业,我并不想还是像往年一样窝在家里,平平淡淡的过完新年。所以,我在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开始与同学一起策划着我们的“乐园”方案。很快,除夕在我的无限期盼如期而至了。
当夜幕刚刚降临,爸爸便带着弟弟到街坊邻居家拜年去了。而我,也在第一簇烟花绽放之时,迫不及待的跑出了家。
广场上到处都充斥着欢声笑语,许多孩子在一起玩闹着,他们的手上拿着各式各样的烟花炮仗,有很漂亮可以拿在手上放的,也有声音很大很危险的,更有那种能飞上天空五颜六色的烟花。我也在他们其中,笑着,闹着,跳着,手里的烟花映亮了我的脸也点亮了我的快乐。渐渐的,天越发的黑了,路边的灯一个接一个地亮了起来。我偷跑到路边想要休息一下,却在偶然抬头的时候瞥见了远处的灯景,那连成了长龙似的灯,在黑夜里闪烁着,分外漂亮。我沉迷在这幅繁华的夜景图中,无法自拔。“哎”同学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干嘛呢,怎么不玩了?""啊?”我仿佛被惊醒了一般,“我在想我妈在家干啥呢?”我随口说道。“切,今天是除夕夜,你妈能干啥,包饺子呗!”
“是啊,妈妈现在肯定很孤单。”我这样想着。因为是农村,所以还是会有些封建迷信的,比如出嫁后的女人在除夕这一天是不能出门的。“往年爸爸和弟弟去拜年的时候,家里还有我陪着妈妈,可今年我也出来玩了,那妈妈。.。.。.”想到这儿,我的心有些涩涩的,很不是滋味。
起风了,我紧了紧衣服,可却仍有那么几丝寒风顺着衣领钻了进去。我想,这种感觉正应我现在的心情。忽然,我的心中涌出了想要回家的冲动,。是啊,除夕夜,团圆夜,我还是更应该回家和妈妈一起等爸爸和弟弟回家。于是,我一手拿着未放完的烟花,一首紧着衣领,冒着寒风开始往家跑,在回家的路上,我似乎开始懂得了什么,但又似乎不懂,我只知道,这一刻的我很轻松。
就这样,在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其实,不该忘了的,幸福,就这么简单!
时间老人“滴答滴答”走过了春夏秋冬,转眼间,迎来了喜庆而隆重的日子——春节。
(一)团圆的快乐
春节的快乐在哪里?在那团团圆圆的亲情里。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带着对亲人们的思念,我们踏上了回乡的路程。也许是想快点见到亲人们,爸爸的车开的飞快。到了村口,我隐隐约约地看到爷爷奶奶倚在门口向村头张望。很快,我们到了爷爷奶奶家,我打开车门,迅速跳下车,跑到爷爷身边,笑着说:“爷爷奶奶,我们回来陪你们过年啦!”爷爷爱抚地把我搂入怀中,激动地说:“我的好孙子,终于把你盼回来了!”爷爷布满皱纹的脸,此时笑得可欢了。我和他们亲切地交谈着,屋里时不时地传来阵阵笑声。在欢声笑语中,我领悟到合家团圆的真正意义,也感受到合家团圆的快乐!
(二)贴春联的快乐
春节的快乐在哪里?在那亲手张贴的春联里。春节来了,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要贴上鲜红的春联,表示吉祥、镇妖除魔,我们家也不例外。爸爸拿着精挑细选的春联,给我讲了每幅春联的深刻意义,令我受益匪浅。我迫不及待地说:“爸爸,我们赶快动手吧!”爸爸神秘地说:“春联也要对号入座,可别贴错了哦!”在爸爸的指点下,我在两个门柱上贴上了“物化天宝,人杰地灵”;在正门上贴上了“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在厨房门上贴上了“烹调应从俭,包含莫铺张”。没多久,我们便大功告成了,每扇门上都穿上了红通通的“新衣服”。我的心里也乐呵呵的。
(三)赏烟花的快乐
春节的快乐在哪里?在那五颜六色的烟花里。夜空中各式各样的烟花直冲云霄,在空中美丽地绽放着。瞧!时而是五彩缤纷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时而是各种各样的花儿在空中怒放,时而又是闪烁的星星在说着悄悄话。.。.。.变幻莫测的夜空,是那么的神秘、美丽。我被这空中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感到无比的快乐!
春节的快乐在那团圆的乡情里,春节的快乐在那"新桃换旧符"的祝愿里,春节的快乐在那绽放的烟花里,春节的快乐更在我的心里!
快要过春节了,我又想起去年我们家贴春联的景象。
除夕的前一天,爸爸把春联早已经买好了。下午贴春联时我们进行了分工,爸爸负责贴春联,哥哥负责扶梯子,我负责拿春联和胶水。首先我们贴的是院子大门的春联,这对春联是我们家最大的,它有三米高。哥哥和爸爸搬来梯子放在大门旁,爸爸让我拿来上联,我随手拿一个递给爸爸,爸爸说:“不对,你拿错了,这是下联。”我说:“我不懂什么是上联?什么是下联?”然后爸爸就给我讲了关于春联的知识。
春联分上联、下联、横批,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横批贴在门的上方中间的位置。大门的春联贴好了。上联是喜居宝地千年旺,下联是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是喜迎新春。接着我们贴了屋门的春联,屋门的上联是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是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是吉星高照。然后我们又在迎门墙上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春归大地人间暖,下联是福降神州喜临门,横批是福喜迎门。最后我们又在每个房间的门上贴上了一个福字,贴上春联的我们家过年的气氛更浓了。
今年的春节快要到了,我还要和爸爸姐姐一起贴春联。
现在过春节,觉得没有一点意思。
而儿时的春节留在记忆里却永远忘不了的。
我对过春节有印象大概是六、七岁时吧,记得过了腊八,妈妈就开始忙活了,先要蒸很多的馒头,当然和现在城里买的或圆或方的馒头不一样了。家乡的馒头其实不叫馒头,而且平时是不这样做的,只有在重大节日和走亲戚的时候才会这样做。妈妈蒸的叫枣花,另一种叫糕。每到蒸糕的时候,妈妈早早就忙起来了,先天晚上发上面,第二天起的很早,还要和几个关系好的邻居一起蒸。在邻居家被灶火熏的黢黑的灶间里,男人们压面,女人们捏枣花,我和一帮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一会到屋里看看,一会又跑的没有了踪影,总之这一天家长是不管孩子的,也许是顾不上管吧。妈妈蒸的糕主要是用来祭祖的,记得我小的时候,每逢遇到重大的升学考试,妈妈都要蒸个糕祭奠一下,而且故意不把糕蒸熟了,妈妈说是为了让儿子“高升”啊。
枣花和糕,妈妈现在还是年年蒸,但是有一种东西现在已经没有了,家乡人叫“黄蒸”,具体是哪两个字我也说不准,姑且就用这两个字吧。它其实就是用玉米面做的,只是在里面包了点陷,有白菜,也有白萝卜什么的,但是我小时候特别不喜欢吃,在我离开家到县城上学以前,我们家平时的主食就是玉米面窝头和玉米面粥,吃的我经常胃酸。在天津工作的那些年,有时候和朋友一起到饭店吃饭,有人特别爱点贴饽饽熬小鱼,我看着玉米面做的饽饽从来也不吃一口。天津的杨村镇有一家贴饽饽熬小鱼特别有名,市里有人开车跑到那儿去吃,有一年我和朋友从承德回天津,他们要去吃杨村的贴饽饽熬小鱼,那个饽饽贴的真好,但是我也没有吃一口。童年的记忆里对玉米面特别的抵触,这种抵触持续了很多年。
到了大年三十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我小的时候没有电视看,更没有春节晚会了,只是等着三十晚上的饺子熟了,就该我放炮了。但是头锅煮熟的饺子是不让吃的,要先祭奠神仙和祖先,妈妈在每个碗里盛两个饺子和一点汤,我和弟弟妹妹端着放在妈妈烧香的地方,有的在门口,有的在院子里,也有的在堂屋的正中,然后就该放炮了,我是家里的老大,又是男孩,放炮的事当然由我来,小我七岁的弟弟一直想接替我放炮重担,但是我从来没有让过,直到我对放炮没有了兴趣。小时候祭奠的事情我一直记得,但又不知道祭奠的是谁,很多年以后我问妈妈,她笑笑说,其实她也不清楚祭奠的都是谁,只是从老人哪儿学来的,为了祈求来年一家人平安幸福才这样做的。只到现在妈妈每年还在重复着这样的活动,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觉得心理安生。
三十晚上还有一件事情是我期待的,那就是穿新衣服,小的时候家里穷,小孩子过年的时候才能做件新衣服,而且不让年前穿,要等到三十晚上才给拿出来。睡觉前,妈妈把新衣服给拿出来,把旧的衣服换下来,我闻着新衣服那淡淡的棉布的香味才入睡的。
儿时的大年初一起的特别早,听到炮声就起来了,穿着妈妈换好的新衣服跑了出去,和几个同龄的孩子去给长辈们拜年了。小时候拜年我们叫磕头,那是真的跪在地上磕头的,大人有时候故意逗我们,不把头磕响了不给礼物的,说是礼物,其实就是一颗糖或者一把花生什么的,但是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特别的礼物了。农村拜年很讲究的,先给自己最近的亲属拜年,然后是一姓的其他亲属,最后的外姓的邻居,但是不给辈分比自己低的人拜年。我小的时候对邻居的辈分老是分不太明白,经常和同伴们去比自己辈分低的邻居家拜年,惹得大人们笑话。初一这一天孩子们都是解放的,几乎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人不干涉的,我经常是和同伴们去做我们之间的游戏了。
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姥姥家离的很近,我又是姥姥带大的,所以一早就去老老家了,在那里又是无拘无束的一天,一直到过了初五,大人们该上班了,我们也快开学了,年才渐渐离我们远去了。
照我们揭阳市的老规矩,立春之前家家户户都会大扫除一次,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腊月二十四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
腊月二十七至二十八,家家户户制作各种果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那天,家家户户便动手把大门,厅门,房门的旧对联都撕掉,贴上新春联,于是,家中门户,秧然一新。
除夕外出家人都行赶回家团聚,除夕月全家吃团圆饭,不管多忙的人都得赶回家。
送压岁钱是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赚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
初一拜年,又称“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晓以期望,拜年的人,无论带了什么礼物,其中大吉是不可少的。
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若有儿女,亲戚必需掏腰包给他们,到了初三在去人拜年,会被认为礼节欠周。所以,有句俗掺:“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
正月初七这天,家家户户都吃“七样菜”。“七样菜”即由七个不同品种的蔬菜煮成一窝吃。相传,宋朝有位官遭奸臣陷害,被贬江南。正月初七这天,他来到榕江边的一个偏僻荒野,顿觉头晕眼花,饥饿难忍,只好就地采摘了几样野菜,煮车温暖感杂菜汤聊以充饥。刚吃完,顿决眼睛明亮,浑身有了力气。之后该官复职高升,亿起当年在江南尝过的救命也菜工七种,于是让家人每年正月初七务必随便取七样不同的蔬菜,煮成“七样采”而食,以寄托对新的一年的期望。
我们的春节怎样样?
“噼噼叭叭”随着清脆的鞭炮声响起,我们迎来了一年当中的最后一天——春节。春节,讲究的是一个团团圆圆,所以我们都聚在奶奶家。每一个人来的时候都要拎一些鸡鸭鱼肉,蔬菜水果,奶糖饮料,看得我口水都流下三千尺了。
下午,因为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什么活都轮不到我身上,就算轮到我,也只是沏沏茶,倒倒水罢了。大人们在厨房里忙活着,切菜声、炒菜声、热热闹闹的说笑声、给新年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吃完了大人们的劳动成果,我们就要等待夜幕的降临。在等待的过程中,大家也开始“动”了。哥哥姐姐们在打扑克,叔叔阿姨们在打麻将,而我嘛,就在一旁跟”钢镚“笑嘻嘻的玩着,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
转眼间,第二天到来了。大家就开始包饺子了。包饺子的时候,要把提前准备好的硬币和糖块包到饺子里。寓意发财和甜蜜。我不会包饺子,所以很识相的不去捣乱。不一会儿,饺子就煮好了,我是幸运的那一个,因为我吃到了一个硬币和一个糖。这顿饭在欢乐的气氛中过去了。
吃完饭了,这一天应该过去了,但是,你又没有觉得缺少了什么?没错,就是一个对我来说,每年都不可缺少的流程——压岁钱。我兴高采烈的跑到奶奶面前,说:“奶奶,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拿了奶奶的红包,又跑去下一个人那里。这一圈下来,我的钱包鼓鼓的。拍着隆起钱包我笑嘻嘻的说:”哈哈,我是有钱人了。“就这样,我被姐姐严重的鄙视了。
大年初一,没什么重要的内容,大家都该干嘛干嘛,小一辈的就去跟朋友、同学逛街和玩。大人们就在家里“搓一桌“”搭个局子“春节过得有滋有味,让我留恋,但时间又不能重来,我只好期待下一个春节快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