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情期间的感人故事作文优秀3篇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疫情阴霾下的“红区”,医护人员的义无反顾,患者自身的坚强勇敢,让陈红这个有着26年重症护理工作经验的医疗队队长感受到了别样的生机。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抗疫情期间的感人故事作文优秀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抗击疫情彰显中国精神感人中国抗疫故事作文1000字 篇1

记不清是哪天了,总之是一个与平常无异的日子,一群吃着野味的人把新型冠状病毒带到了人间,肺炎爆发。

本来以为这场传染病只会是公众茶余饭后的小小话题,但手机屏幕上不断增加的人数表明这不是普通的'流感,而是一场瘟疫。

小的时候听长辈讲“非典”的故事总觉得特别遥远,即使真的又爆发了,国家肯定也能在第一时间控制住疫情的蔓延。就在我还这么以为的时候,城市已经被封住了。随之而来的是大街上只有面戴类似于防毒面具一样的器械的警察,看见散步的居民就会去半劝阻半强制地将其赶回家去。

实际上,面对这种情况,我以为思考是非常必需的。但今年就要中考了,一模据说又是最难的,作业又多,一篇篇作文一张张卷子根本写不完,只能在逆境中求生存,在夹缝中求复习。

而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复习的后果就是学习成绩下降,正巧疫情爆发,学校开不了课,不能再进行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复习,个别学生在家又会松懈,这三个影响因素综合一下,学生们的成绩将会受到大影响。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这学生不够刻苦。如果是个足够刻苦专注的学生,那他一定能写完寒假生活和各科老师布置的形形色色的让人做梦都想不到的额外作业,而且还能复习。只是不知道他还有没有时间休息和关注疫情方面的消息了。

我现在要完成每天的任务也有些吃力,但老师们可能是这么认为的:你们现在的强度比起高中来算什么,这么多作业根本不应该是问题!我无言以对,其实我现在的娱乐项目除了浇花就只有听妈妈读疫情的相关信息了,而前者通常是作为家务的存在的。实时资讯里的感染者人数都是两千两千地增长,昨天还七千多人,今天已经跳到一万两千多。疫情地图上一个省接一个省地颜色变深,好像蛋糕上一块一块地长出霉菌。

闲暇的时候胡思乱想想到黑死病,起源也是动物。脏极了的小老鼠从一家蹿到另一家,蛋糕也随之一点点被污染。非典的起源好像是中华菊头蝠,就是那种洞穴研究者天天接触却安然无恙,食客们大嘴一张就引发惨剧的小型哺乳动物。我真正想说的是我觉得这不像是阴谋论者传说的地下研究室造出来小恶魔,而是以食为天的人民们自作自受。果子狸的学名以及栖息地我都不知道,但它进化至今肯定不是为了给人吃的;引发新型冠状病毒的生物要不就是没找到,要不就是找到了不让说,但它进化至今肯定也不是给人吃的。老虎狮子不会为了鲜肥滋味之享而花大价钱或穿越半个国家,但人会。如果每个人都安安生生吃养殖场的产品,中华菊头蝠或许就不会背负骂名了。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在四面疫情的日子里所进行的浅尝辄止的思考罢了,其严谨性科学性尚有待考证。不过事发突然,国民还没被吓得无法思考,或许已是成功。

抗击疫情彰显中国精神感人中国抗疫故事作文1400字 篇2

近日,有媒体推出《中国抗疫图鉴》,用长图记录“我们之中最勇敢的人,平凡之中伟大的故事”。真实而细腻的笔触,生动再现了白衣天使、人民子弟兵、公安干警等抗疫人员感天动地的英雄豪气,彰显出守望相助、赤诚报国、威武不屈的中国魂。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是蕴含在《中国抗疫图鉴》里的滚烫大爱,是守望相助的中国魂。大战当前,英雄向险而行。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各条战线快速反应,协同作战。从城市到农村、北疆到南国,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陲,各行各业的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医护人员冲锋一线,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各地社会力量捐款捐物,村支两委挨家挨户排查疫情……满载着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和物资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呼啸而来;从山东“抄家底”式援助到从汶川开往武汉的6辆卡车;一份份滚烫的爱心捐款、爱心物资涌向湖北;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16所方舱医院以惊人的速度高标准建成投入使用;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四大天团”尽锐出战。涓滴可成海,心齐山能移。无论是集体行动,还是个体的平凡善举,都是中华儿女患难与共、同胞同袍的精神写照。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这是凝聚在《中国抗疫图鉴》里的家国情怀,是先国后家的中国魂。在这场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生死鏖战中,面对气势汹汹、突如其来的疫魔,有一群斗士心怀大爱慷慨请战,逆行而上,危难时刻冲锋在前,他的名字叫共产党员。“跟我上!”“我先上!”激荡在全国上空,成为抗击疫情的最强音……我们看到了医务人员与亲人泪送别的情景,我们看到了一位位共产党员义无反顾在请战书上摁下鲜红的手印,我们看到了天使被口罩勒伤、被护目镜磨出血的容颜。除了“医护”的标签,他们也是父母、儿女、妻子和丈夫;从天而降的英雄,其实都是挺身而出的平凡人物。不论是73岁的李兰娟院士、84岁的钟南山院士,还是“90后”,甚至“00后”,以及所有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线的勇士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融进了共和国的星座;一幕幕感人瞬间、暖心场景的背后,激荡着无比深沉的至诚大爱。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笃定无悔?又是什么情感让我们泪流满面?答案就在十四亿中华儿女心底里饱蘸的“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那份浓浓家国情中。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挺立在《中国抗疫图鉴》里的铮铮风骨,是坚忍不拔的中国魂。驰援湖北的战士在关键时刻能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去:“我有抗击埃博拉的实战经验,又长期从事夜间血透护理工作。”“如果连我都害怕,那患者怎么办?”“如果发生意外,遗体捐献医学解剖研究,如果脑死亡,捐献所有器官用于移植。”他们成了与死神竞速的超能战士:有的8小时不吃不喝,汗水湿透衣背;有的因通宵做26个CT而力不从心,坐在墙角睡着;有90后护士30天搬了900个氧气罐;新型冠状病毒试剂盒的研发者,最长时曾经40个小时没合眼。厚重的防护服中,包裹着的是他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铮铮誓言里,折射出的是他们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血性担当。他们直面疫情肆虐的残酷,亲历生离死别的悲恸,用平凡的血肉之躯,与病毒短兵相接,以钢铁般的意志拼尽全力,有的被感染,有的以身殉职……

“不信春风唤不回,山河无恙在我胸。”当下,荆楚大地正在逐步恢复往日的容颜,中国战疫也迎来胜利的曙光。《中国抗疫图鉴》是举国人民众志成城书写下的英雄史诗,在这场严峻的战疫中所淬炼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上浓墨重彩的又一笔,这精神必将成为鞭策中华儿女劈波斩浪、奔向复兴的磅礴力量。经此一疫,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有理由坚信: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昂然前行的铿锵步履!

抗疫情期间的感人故事作文 篇3

在新冠疫情危重症患者治疗当中,关口前移,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可以减少病人因缺氧造成的死亡。在武汉的重症医院里就有这样的一支支插管小分队,冒着风险与死神赛跑,一次次为患者争取生的希望。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其中的一位麻醉医生。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17支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了17个重症病区。来自同济医院和各医疗队的18名麻醉医生混编成一支插管小分队,两人一组,24小时三班倒。

病床上的新冠疫情患者60岁,有心脏病,几天来在高流量吸氧的条件下,氧饱和度还始终处于低位,如果短期内得不到改善,就会因为缺氧造成多器官损害。

待麻药起效后,王晶晶摘去患者的吸氧面罩,此刻,患者只能靠体内储备的氧气维持循环,她必须要在30秒内将一根导管从患者口腔插入气道。

平时这样的插管动作王晶晶已做过几千次,但此刻,防护服、手套减缓了她的动作,眼罩、头罩模糊了视线。

精准快速,几乎在同一时间,护士在导管近端接上呼吸机,患者的氧饱和度迅速提升至100%。监测仪器上的数据变化和声音提示,插管成功。这次操作她们用了不到20秒。

王晶晶是个85后,她总说自己是个迟到的战士。春节前因为曾在工作中接触了一位新冠疫情疑似患者,进行了14天的隔离。所幸,最终核酸检测为阴性。还在隔离期时,王晶晶就发出了请战书。

随着危重症患者治疗关口的前移,这些天让王晶晶高兴的是,有更多的病人可以拔管,脱离呼吸机的辅助。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