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作品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你会写有关端午节的作文结尾吗?端午节快到了,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端午节作文结尾优秀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立夏在每年的5月5日左右,此时温度开始明显升高,各种植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的时期。人在夏日则易食欲减退、倦怠疲惫,所以在民间有吃禽蛋、饮夏茶、称体重的习俗。
创意活动:挂蛋斗蛋不疰夏
目标
1.知道禽蛋是长身体的重要营养食物。
2.感受立夏时小伙伴斗蛋的热烈气氛。
3.掌握斗蛋的简单技巧。
过程
1.带一带。在父母的帮助下,学着煮鸡蛋,包括拿、买、洗、煮等环节的细节。(家庭活动)
2.画一画。引导幼儿在蛋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给蛋取个好听的名字。(家庭活动)
3.看一看。认识蛋头和蛋尾,知道斗蛋时要用蛋头撞蛋头,蛋尾击蛋尾。(幼儿园活动)
4.斗一斗。引导幼儿按鸡蛋类、鸭蛋类等分组,然后在同组内开始斗,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幼儿园活动)
5.说一说。通过儿歌帮助幼儿理解蛋的营养价值和身体健康的关系。如:小小鸡蛋多神奇,营养全能数第一,吃饭香香不疰夏,一二一二长身体。(幼儿园活动)
注意事项
1.老师要组织好幼儿的斗蛋活动,讲秩序、讲规则、讲公平。
2.做好相关照片的搜集。
创意活动:柳条做草帽
目标
1.知道夏天到了,植物会长得特别快。
2.感受用柳条编草帽、做游戏的情趣。
3.学会简单的编柳帽的方法。
过程
1.采一采。家长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采集柳条,说说细细的柳叶、长长的柳条像什么,感受夏日里植物枝繁叶茂的景象。(家庭活动)
2.做一做。在家长的帮助下,用弯、折、绕、插等动作给自己编一顶柳帽。(家庭活动)
3.玩一玩。让孩子想象怎样利用柳帽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如接力跑、跳跃、投掷等。(家庭活动)
4.饰一饰。在老师的帮助下装饰柳帽,如加顶、装辫子、插花等。(幼儿园活动)
5.秀一秀。在班上组织柳帽秀,鼓励孩子上台展示自己的柳帽。(幼儿园活动)
注意事项
1.采集时要注意安全,尽量避免对柳树的伤害。
2.拍摄幼儿柳帽秀和利用柳帽做游戏的照片。
创意活动:蒿草香袋挂起来
目标
1.知道端午节有门口挂蒿草、胸前挂香袋的习俗。
2.感受挂蒿草和香袋的乐趣。
3.学习“挂东西”的各种方法。
过程
1.走一走。去市场感受端午节前特有的热闹气氛,熟悉蒿草、香袋、五黄、粽子等各类物品。(家庭活动)
2.认一认。认识蒿草和香袋,通过嗅觉了解它们所具有的特殊气味。(幼儿园活动)
3.讲一讲。知道端午到来时,人们为了在盛夏之前避邪气驱瘟疫,要在门口挂蒿草、胸前挂香袋。(幼儿园活动)
4.挂一挂。一家人聊聊自己知道的端午,然后在家门口挂上蒿草,再把香袋挂在宝宝的胸前。(家庭活动)
5.美一美。把漂亮的香袋带到幼儿园里来,和小伙伴相互欣赏,再用香袋来装饰教室。(幼儿园活动)
注意事项
1.挂蒿草时要注意安全,告诉幼儿不可打开香袋。
2.做好各个活动环节照片的收集。
创意活动:百味粽子真好吃
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习俗的来历。
2.感受端午风俗的丰富性。
3.学会剥粽子。
过程
1.看一看。引导孩子认识粽子的外形特征,如:摸摸粽子尖尖的角,闻闻粽子的清香等。(家庭活动)
2.讲一讲。用屈原的故事引出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习俗的由来,讲解时要让孩子能听懂、能理解。(幼儿园活动)
3.包一包。请外婆、奶奶来幼儿园带着孩子包粽子,边做边告诉孩子各种食材(粽叶、肉、花生米、糯米)的名称。(幼儿园活动)
4.尝一尝。下午餐点时吃粽子,感受各种粽子(肉粽、赤豆粽等)的相同之处和不同滋味。(幼儿园活动)
5.诵一诵。吟诵反映屈原精神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师要带孩子获得粗浅理解后再进行背朗诵。(幼儿园活动)
注意事项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等。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任楚国左徒,世称三闾大夫。他对内主张举贤任能,改革弊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兴邦强国。因遭谗臣嫉谤,被楚怀王蔬远,后又放逐湘沅,虽辗转艰辛,仍忧国忧民。闻秦军攻破郢都,忧愤交加,投汨罗江以殉国难。古往今来,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民族精神,抒发爱国情怀,已成华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共识,这就赋予端午节爱国主义情结,既“端午情结”。
在端午节人们主要以什么方式庆祝这个节日: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但是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BAIHUAWEN.com},目前却正在衰退之中。到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社会制度,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意识形态的变化直接冲击传统,端午节习俗越来越衰落,目前除个别地区和民族外,大部分地区人们的节日意识在逐渐淡化,端午节俗的一些传统的项目已经或正在消失。虽然吃粽子的习俗还在保留着,但悬挂菖蒲、艾草、饮雄黄酒、带五色缕等习俗近乎绝迹;粽子也已不再是节令食品,在大城市随时都可以买到。 另一方面,端午节自古以来一直是民间节日,平民化、生活化是它的显著特征。也就是说,中国的端午习俗虽然流传了几千年,但从来没有上升到仪式化、礼仪化、典礼化的程度,没有制度上的保证。民俗的这种随意性,决定端午节的仪式传承具有不稳定性,这也影响到它的传承。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这一习俗在中国流传几千年,毕竟有它存在的理由,毕竟有民众的心理、思想在支持这一活动的传承和发展。巫术避疫驱邪—生活愿望(情趣)体现—文化娱乐(竞技)开展,是端午节俗演变的轨迹。
中国端午节习俗历史悠久,它的传承涉及到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形成一个端午习俗文化圈。中、日、韩、越南等国端午习俗的相同与相似,是历史上民俗文化的交流和影响造成的。 我们不只是要探讨它的源流,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传承对各国、各民族民众的生活所发生的重大的影响。韩国江陵的端午祭,不仅是韩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韩国将来自中国的端午节习俗本土化了,变为韩国民族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受到重视和保护,这种经验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中国各地仍在传承着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如果将中国端午节的各种民俗事象加以妥善地保护,将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富有深远的意义,举办端午节活动不仅具有经济效益,更有社会效益。
二、活动背景:
纪念屈原,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传统节日,目前正在衰退之中,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渐渐淡忘,如果将中国端午节的各种民俗事象加以妥善地保护,对端午节开展纪念活动,将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三、活动目的与意义:
为了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长敬先等思想教育。这样的活动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更加喜爱祖国传统节日、并准备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文科楼407教室
活动时间:20XX年6月6日晚7点
活动负责人:全班班委
活动参加者:60人(全班65人)
五、活动流程:
(一)端午奇缘话习俗。(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
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关的知识和风俗都可以说,以抽签的形式随机上台介绍,也可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等等。
(二)外来学生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的习俗。(班上4位外来学生)
(三)做香袋比赛。
(主持人):同学们,佩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上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乐滋滋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做香袋,看谁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将自己做好的香袋送给老师或者同学。
活动前准备: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
2、工具:剪刀、针、缝衣线;
3、将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动物形等;
4、剪下相对的两片;
5、做法:
(1)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
(2)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
(3)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
学生动手做香包,然后进行评比。
(四)与诗共舞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各小队表演诗朗诵。
(每一小队自行准备,形式可以自主创设)
(五)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电影或者短片。
(主持人):同学们,你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
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 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 。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电影或者短片。)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队员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经费预算
香袋材料工具:70元
其他备用费用:30元
七、活动注意事项及安全
1、小心运用剪刀、针等工具;
2、认真听主持人安排活动;
3、活动前每位同学对端午节知识要有初步的了解(通过查资料);
我们认为,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首先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内打好识字基础;其次,还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课外巩固。因此,本月中,我校实验组集中开展了一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五位教师分别上了一节研究课,全组教师参与听、评课,共同探讨教法,总结经验。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课堂识字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识字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自然就乐意去学,即使不教他去学习,他也会自觉去学,主动去学。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来调动学生兴趣。
1. 充分利用教材优势,营造轻松愉快的识字氛围。新教材的选文非常富有儿童情趣,为老师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蔡兰芳老师执教的《影子》一课、陈祖兰老师、徐宇红老师执教的《比尾巴》一课,陈青老师执教的《比一比》,都是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出现,内容通俗易懂,语调朗朗上口。老师们正确认识短文作为识字载体的作用,教学中都注意充分利用短文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轻松识字。
2. 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和认识事物相结合。陈青老师在教学《比一比》一课时,先让学生读“黄牛”、“花猫”、“鸭子”、“小鸟”等词,再让学生观察本课挂图,把词语贴在图中对应的事物的旁边,这一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了生字。
3. 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形象。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在生字教学中,简笔画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表现汉字的象形特点,有效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蔡兰芳老师在教学“影”字时,根据“景”字的形貌,在黑板上画了一座亭子,亭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投下了影子。学生把图和字比较、观察,发现亭子就像“景”字,地上的影子就像那三撇儿。学生在欣喜之中牢牢地记住了“影”字。陈祖兰老师在教学“鼠”字时,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了一只露着尖牙的老鼠,看了图,再来记“鼠”字,既轻松,又有趣。
4.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识字。杨晓军老师执教的是《语文园地三》一课。在本课的教学中,杨老师让学生把生字填入相应的花朵里,她告诉学生,谁填对了,就把小花奖给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立刻调动了起来。之后,杨老师又带大家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看图),边欣赏美丽的景色,边识字,学习的气氛非常轻松。
二、正确传授基础知识,培养识字能力
识字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培养识字能力,能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
1.重视汉字基础知识的教学。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掌握足够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学生具备了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常用偏旁部首、汉字结构等知识,就可以形成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都能贯彻这一教学思想。
2.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教学生学会分解合体字。有了知识不会应用,是书呆子,有了知识又会灵活应用,就形成了能力。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教会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完成新的学习任务。针对汉字中合体字较多的特点,首先,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带领学生牢记住汉字的偏旁部首、汉字结构等基础知识,学会分、合“合体字”。如,徐宇红老师在教学《比尾巴》一课的生字时,把“公”和“松”、“巴”和“把”放在一起,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感性上认识独体字和合体字之间的联系。
3.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汉字,能比较形近字。学会比较形近字,既可以减少错别字,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记住新字。例如:陈青老师在教学“颗”字时,把已学字“ 棵”提出来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使学生通过换部件的方法很快记住了“颗”字,同时也记住了他们的不同之处,减少了错别字的发生率。
三、加强写字训练,坚持一个“少”,做到一个“好”
《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字的要求和地位大为提高,特别强调写字能力的培养。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突出一个“好”字。要求学生一出手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坚持一个“少”字。同时还应注意:
1. 重视对写字姿势的指导。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
2.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巧。第一学段中,要求学生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3.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良好的书写习惯包括:一笔一划,把笔划写到位;把字写端正,注意美观;爱惜笔墨纸张,爱好整洁等。
华中师大附小实验组 陈青
附录一:
日 期
授 课 人
授 课 内 容
上 课 时 间
评 课 时 间
12月3日
蔡兰芳
《影子》
上午第二节课
下午第四节课
12月4日
陈祖兰
《比尾巴》
上午第二节课
下午第四节课
12月5日
徐宇红
《比尾巴》
上午第二节课
下午第三节课
12月6日
杨小军
《语文园地三》
上午第二节课
下午第四节课
12月7日
陈 青
《比一比》
上午第一节课
上午第四节课
附录二:
著名民俗学家冯骥才说“自古以来,风俗不会一成不变。年的特定情感不会变,但年的方式总在变。”其实一商在变的不仅仅是“年”,我们的另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它的形式也在变化。到了端午节的时候,倘若手机开着,一些短信会随时随地蹦出来,祝福祉,道平安,这便是近些年陡然兴起、方兴未艾、愈来愈热的短信祝福了。下面的一组有关端午节的短信情真意切,语短词工,读了之后,如一股清风扑面,给我们别样的享受。
(1)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祝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快乐!
赏析:这则短信采用民歌的形式,既逼真形象的写出了端午节的众多习俗,同时也采用了顶真的修辞,如“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这里上句结尾的词语“香”作下句的开头,这样首尾相连,使邻近的语句、片断、章节首尾顶接,蝉联而下,既贯通语气,又突出事物之间的环环相扣。
(2)“端”起你的幸福,“端”起你的健康,“端”起你的成功,让我们一起来,一起“午”起来吧,来吧,来吧,一起“快乐”吧,端午节快乐吧!
赏析:读了这则短信之后,我们就仿佛置身于端午节那欢乐的氛围中了。这则短信巧妙的采用谐音的修辞,即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如短信中以“午”来代“舞”,这样既与“端午祝福”这个中心联系起来,同时这个字在新的语境中又具有一种新的意义,乍一看使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给人以特殊的美感。
(3)端午已至,奉上粽子。配料:五颗快乐枣,一把关心米,三钱友情水,用幽默捆扎。 ( ) 保值期:五月初五前。
赏析:这是一则值得品读的上好短信,作者思路开阔,想象丰富,在粽子的相关配料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快乐、关心、友情,这不仅表现了端午节特定的内含,同时也使粽子富有人情味,增加了欢乐的氛围。(4)万水千山粽是情,糖陷肉陷啥都行。糯米粘着红枣香,棕叶包着朋友情。鸡蛋伴着艾叶煮,平安健康永一生,祝端午节快乐!
赏析:读了这则短信我们倍感温馨,它除了具有浓浓的祝福之情外,在写作上也有鲜明的特色,作者巧妙的使用了压韵的手法,如前四句的最后一个字:“情”“行”“香”“情”,这里压的是“ng”音。这样就使得这则短信具有音乐感,读起来既顺口,又悦耳动听,大大增加了短信的艺术感染力。
(5)我是棕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棕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记得给我发消息,不然棕子噎死你!
赏析:看了这样的短信,相信每个人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记得给我发消息,不然棕子噎死你!”这一句玩笑话,瞬间打破人心的坚冰,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让人看了既感到好笑,也感到有一种暖暖的阳光在心头荡漾。另外这则短信的前四句“我是棕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巧妙的化用了“我是风儿你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的歌词,既表达了自己的祝福,又给人一种别开生面之感,由此可见作者高超的艺术匠心。
(6)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襄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祝您端午节快乐!
赏析:这则短信虽不长.但内蕴却相当丰富。“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这几句交待了端午的时间和季节特征;“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这几句则介绍了粽子的做法和吃法;“幸福生活万年长,祝您端午节快乐!”这两句则表现了祝福者诚挚的心意。纵观这则短信,我们发现语言虽很质朴,但祝福者的一片心意却溢于言表,这可能就是“天然去雕饰,浓情出淡语”的艺术魅力吧!
(7)端午到了,我送你一个爱心粽子,第一层,体贴!第二层,关怀!第三层,浪漫!第四层,温馨!中间夹层,甜蜜!祝你天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赏析:这则短信想象丰富,它由人们端午时常吃的食物粽子联想到极富人情昧的爱心粽子,从而十分巧妙的把体贴、关怀、浪漫、温馨、甜蜜送给被祝福人,让人读了之后心里暖暖的。这则短信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里就地取材,就地发挥,作者的这种写作机智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8)一句平淡如水的问候,很轻:一声平常如纸的祝福,很真;采一片清香的粽叶,包一颖香甜的粽子,装入真情的信息里,送给你:祝端午节快乐!
赏析:相信我们每个人看了这则短信都会感动,是啊,虽然一句平淡如水的问候很轻,但这一声祝福却很真、很甜,很让人感动。作者写这则短信时并没有加入什么“花言巧语”,只是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却能打动人心。看来我们写文章也是如此,我们所体验的心境就是来自生活本身,要让人领会到这种心境,只要切实地记下事实就够了,无须升华、想象、笔下生花,这样就会使文章显得格外朴实无华、亲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