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杀猪的读后感优秀13篇

前几天,我阅读了《曾子杀猪》这则寓言故事读后感慨万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是小编帮助大家收集的曾子杀猪的读后感优秀13篇。

曾子杀猪读后感 篇1

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受启发。我知道了不管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要言而有信。轻诺必寡信。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应该做到言行一致,就像文中的父亲一样,说到做到,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在生活中,如果你是不守诚信的人,你的朋友将会离你远去。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别人都不再信任你,你继续生活下去,生活剩的只是枯燥、无味、孤独、被人排挤的感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同学们,大家都当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吧。这样,你的生活才会更丰富、更多彩,因为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

曾子杀猪读后感 篇2

曾子的妻子要出门,为摆脱孩子的纠缠,就哄孩子说:“好孩子听话,妈妈出去办点事,中午回来让爸爸给你杀猪吃肉”。在这诱人的条件下,孩子当然不闹了,乖乖的到一边去玩,等着中午美美饱餐一顿猪肉。等曾妻办完事回家看到的是自己家里的肥猪变成了盘中物。面对此情此景,曾妻也许首先不是后悔自己说了哄孩子的话,而是会埋怨丈夫不该当真将养家糊口的猪宰杀,夫妻两个甚至会大闹一场。但最终的结果是孩子捞到了肉吃,知道了什么叫诚信;曾妻受到了教育,相信后来她不会再随便许诺了。   曾子何许人也,即曾参也,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人,出身没落贵族家庭,据说是夏禹的后代,其师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了解了曾子的身世生平,也许他的杀猪之举就不难理解了!可以想象,当时曾妻的话一般人都认为是哄孩子的戏言,即使做不到也不会受到别人指责和社会谴责,当然更不会母子对簿公堂,但曾子当时肯定认为,坚定自己的“信”仰,在孩子面前做到不失“信”,由此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远比失去一头猪更重要。曾子之所能以能毫不犹豫磨刀向猪,也许有其父曾皙影响的因素。曾皙也是孔子的学生,为人狂放不羁,敢说敢为,不拘小节,猜测在幼年时候,曾父也有类似杀猪这样的事例对曾子有着深深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下,那头可怜的猪应该是必然死于曾妻自认为的戏言。虽说曾子是履行妻子对孩子许下的诺言,但在当时的环境中确有些惊人之举。诸如此类很多事情,虽然都知道是不应该做的,但习惯造成了麻木,或者环境认同了某些“戏言”,反倒使正常的成为不正常。作为人民公仆,行政职能部门本应是为老百姓服务,但长期以来却本末倒置,好像应该群众为权力部门服务,习惯了纳税人看其脸色,于是某行政部门采取便民措施的正常为民服务反倒成了新闻,古今的事情是何其相似也!   如果当时曾子也当作戏言而不必当真,在孩子眼里一定对大人的话产生怀疑,除了以后孩子不好哄)●(以外,失去的是父母的权威,千千万万父母如此,那么失去的是整个人类社会的诚信,而暗暗高兴的只有那头能因此而能多活几个月的猪。

曾子杀猪读后感 篇3

我曾读过一则寓言《曾子杀猪》,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着要和她一起去,给你吃。”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看见曾子捉猪来杀,妻子便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如果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你这现在哄骗他,就等于教育孩子去骗别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在这则寓言故事正可以体现了儒家“言必行”的道德理念,凡事都要说道做到,实事求是和诚实守信。教育孩子一定要言行一致,不可信口开河的去欺骗孩子。 还记得小学时,我们班的同学想向我借钱,于是一本正经地说:“借我些钱我明天还你,顺便带些从美国带回来的巧克力带给你尝尝。”我很直爽的就把钱借给了他,第二天他真的带了美味的巧克力给我,可是没有还我的钱,这让我有些失望,甚至有些怀疑他会不会还我的钱。不过在后两天他很不好意思的把钱还给了我说:“对不起啊,前几天忘记了,这么久才还你钱。”虽然还的有点迟,但我还是笑着说:“没关系。”比规定的时间迟了两天,但是他也把借走的物品或是钱财归还于我,还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感激他人。只要诚实守信,迟了几天又有何妨。

在现实生活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两个品质,一就是诚信,二就是道德。中华美德,人人心里都装上中华的美德,并遵循它,世界将更加美好。

曾子杀猪读后感 篇4

“诚信”多么好的字眼。

在读过《曾子杀猪》之前,我并不懂得诚信的含义。诚信是做人的品德﹑从政的法宝﹑经商之本﹑推动社会进步。

俗话说:“人无信,则不立。”如果一个人失去诚信,他在社会上便无立足之地。那么一个人的可信度高的话,他在社会的诋毁便非常高。

诚信是修身之本。做人必须要有诚信。不能因为一件普通的小事情,而弄丢诚信。我们绝对不能像曾子的妻子一样,为了忽悠孩子,就在曾子的儿子小时候种下谎话的根源,幸好曾子及时挽回。

诚信是无形的,则无信是有形的。如果你对一个人或所有人都讲诚信,那么你的美名便会远扬,每个人见到你便会有好感。如果你只对一个人不讲信用,那就等于对所有人都失信,因为那个人会到处宣扬你的臭名,那时,你便走投无路了。

每一部家训当中,都有提过“诚信”二字。目的是为了让他们的后代子孙和诚信紧紧的绑在一起。

如果一个人无心的话,经过百般教育,还依然如此,那就是无药可救。那么无信的人,懂得悔改的话,那还是值得信任的。

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如果你做了一件失信的事,你想隐藏。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终有一天,你会心虚,会被发现。因为杨震曾经说过:“天知,地知,我知,何谓不知!”

诚信会伴随你一生,因为守信的人将无愧于天地死去;而失信的人将愧于天地死去。

如果你拥有了诚信,你会感觉你拥有了许多你没有东西,则其他人便会失去许多未有和已有的东西。

《曾子杀猪》700字读后感 篇5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就是不说谎话,待人真诚,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

在今年的暑假里,我看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经典书刊。《曾子杀猪》这个故事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故事讲了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也想跟着去。她就叫儿子别去了,等妈妈回来给儿子杀猪烧肉吃。儿子听了,就乖乖地在家里了。后来,曾子的妻子刚回来,曾子就准备杀猪了。可他的妻子却制止他,说她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叫曾子别当真。曾子听了,严肃地说,孩子还小,他们的分辨能力都是在大人身上学的,现在大人欺骗他,这是在教孩子学习骗人啊!这样教育孩子还怎么得了啊!最后,曾子杀了猪,让儿子吃了鲜美的猪肉。

曾子的做法非常正确的。他让妻子明白了和小孩子也要说话算数,答应孩子的事情应该努力做到;他也给儿子做出了好榜样,使儿子看到父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那他也会明白以后自己也应该嘴上怎么说,行动上就应该怎么做。这样言行一致,才算是诚实守信。

曾子用言行告诉我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可如今社会上存在着种种不正之风,有些大人和孩子说过的话,没过多久,自己却忘记了;有些大人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却不能坚持做到;有些大人看到孩子不听话,就会教训孩子,可就没想到自己经常打麻将……这样下去,怎么能教育好我们下一代呢?我希望我们所有的长辈在做事的时候,都能慎重地想一想,你这样做对不对。因为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你们一定要为我们孩子着想啊!你们在孩子面前一定要信守自己的诺言,决不可食言。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传统美德代代相传。作文

《曾子杀猪》读后感 篇6

一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叫《名人的故事》的书。其中在看了《曾子杀猪》后我的心情难以安静,因为这个故事告诉我做人要有诚信的道理。

故事主要写了:曾子的妻子去集市上买东西,儿子非要跟着一块儿去。曾子的妻子就哄儿子说:“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儿子就在家中等着。一会儿,曾子的妻子回来了,看见曾子要杀猪,妻子不让曾子杀猪。曾子说:“你不是说杀猪给儿子吃吗。”曾子的妻子说:“我是哄儿子的。”曾子却严肃的说:“我们怎么能骗孩子呢?孩子小,还不大懂事,他们的一言一行全是学大人的,我们说话不算话,那是在教孩子说谎。”读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做人要以诚信为本,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否则别人就再也不会相信自己了。就像有一次,由于成绩下滑,爸爸说我这次英语考试肯定考不到 95 分以上,我说不一定,爸爸说如果我考到 95 分以上就陪我打羽毛球。后来,我考到了 97 分,就去找爸爸打羽毛球,可爸爸却以有事一口回绝了。爸爸不是我又多想打羽毛球,可是答应别人的事,你就应该实现呀!

我讨厌曾妻这样的母亲,又羡慕曾子那样的父亲,真希望自己的父母也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呀!

曾子杀猪读后感 篇7

假期里,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的《曾子杀猪》一文,文章介绍了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为了不让儿子跟自己去,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乖乖的`在家等着妈妈回来,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答应了妈妈。傍晚的时候孩子远远的等着妈妈回来,他赶紧跑上前去迎着,嘴里不停的喊着:“妈妈,快杀猪。我要吃肉,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要听咱家半年的生活费,怎么说杀就杀呢。“孩子一听就哭了。这时曾子听到孩子的哭声,走了过来知道真相后,头也不回的走到了猪圈去杀猪了。妻子很舍不得。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旁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以前我经常说话不算数,答应别人的事也没有及时做到,为这事没少惹父母生气。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玩,我答应了回来后要写一篇日记。可是我却没有写,一拖再拖,企图蒙混过关。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呀,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我决心改掉以前的怀毛病,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曾子杀猪读后感 篇8

曾子(孔子的弟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他的母亲说:“你回去,回来给你杀猪(吃)。”

妻子从集市回来,曾子(正)准备抓猪来杀。妻子制止他说:“不过是跟孩子的戏言吗。”曾子说:“孩子不能欺骗啊。孩子什么都不懂,是向父母学习的啊,听父母的教导的。今天你欺骗他,是教导他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煮猪肉(吃)。

感:所谓言传身教吗!语言只能是传达意思,真正教导孩子做人的办法,还是自己身体力行啊!世人都像曾子这么教孩子,这个世界上恐怕就没有丑恶了。世上大、小尔虞我诈实在是太普遍了,孩子即使不从父母那受这种影响,也难以摆脱受周围众多人的影响。

突然想到:一个人不可能一生不说谎,根本的是他是否能保持善良的心。再就是能否有足够的智慧和自制力面对谎言。

曾子杀猪读后感 篇9

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吴康华的妈妈来给我们讲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曾子杀猪》。

这篇故事主要讲的`是不要骗人,答应的事就要做到,不要因为不想让他去而骗他,不然长大了他会跟你一样,学会骗人,曾子做得很好,因为不管怎样你已经说出去的话,不可能再收回来了,也不可能不做,曾子杀猪就是为了让儿子明白做人要讲信用,大人要说话算话,我们也应该说话算话。

我要向曾子学习,要讲信用,说话算话。

曾子杀猪读后感 篇10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叫做《曾子杀猪》,这个故事使我感受深刻。

做人一定要守信用,不能说而不做,这个故事就点明了,而且,父母更不应该欺骗儿女,因为父母是儿女的模仿对象,我就有一个这样的故事:那是20xx年的5月13号,学校要给四川灾民捐款,我想捐献10元钱,……回到家,我就问妈妈可不可以捐这么多,我没想到妈妈果断地答应了,该上学时,我问妈妈要钱,妈妈说:“孩子,我们捐5元就行了,不必捐这么多。”“妈妈,是你我的呀!”……妈妈终于给我了10元。

你们看,人不应该这样,如果你身边也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改正,这样你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曾子杀猪读后感 篇11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学生,他教育孩子就要诚信。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上街购物,他儿子哭闹着不让去。曾妻便哄骗儿子说:“你在家好好玩,等我回家了,让你爹杀猪给你吃。”等曾妻晚上回家一看,家里的一头黑猪已变成一堆白肉了!

“怎么把猪杀了?”曾妻说。曾参回答:“既然你已答应了儿子,就应实现诺言。你今天骗了儿子,明天儿子就会出去哄骗别人。一口猪杀了是小事,教育孩子从小就应诚信可是大事。”曾参杀猪取信

我们中国正大步迈向现代化,现代社会更需要诚信。

从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到廉颇将军的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行为;从海涅的“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到革命导师列宁勇于承认打碎花瓶的行为;从著名美国总统华盛顿毫不避讳地承认了砍倒小樱桃树的行为到司马光卖马时要把马有病的实情告诉买者的行为,无不体现了人类最应具备的美好品德――诚信。

不仅如此,诚信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

朋友,你想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吗?记住,诚信最重要!

曾子杀猪读后感 篇12

前几天,我阅读了《曾子杀猪》这则寓言故事,读后感慨万千。

故事讲的是:一位名叫曾子的父亲和他的妻子要出门办事,可他们的孩子吵闹着也要跟去。于是妻子就哄孩子说:“宝贝,乖点!等我们回来让你爸杀猪给你吃。”孩子一听就乖乖地一边玩去了。等办完事一回来,曾子便拿着大刀要去杀猪,这时妻子急忙拉住他,说:“我是哄孩子的,你还真要杀猪呀?!”而曾子却说:“这可就是你错了。答应孩子的事情,不能收回,要信守诺言!”

在现实中,像曾子妻子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我们家,每天晚饭后一小时是我练琴的时间,可有一次周末我想上上网放松放松,爸爸答应我弹完琴就让我玩电脑。我很高兴,认认真真地练完了琴,正准备兑现爸爸的诺言,可他却以我练琴时东张西望为由,取消了我玩电脑的计划。要知道那可是我一个星期的期待,我委曲极了。毕竟,被欺骗的滋味不好受呀!

现在,大多数家庭中都存在这种家长经常不能兑现诺言、不守信用的问题。唉,这些家长的思想品德都学到哪儿去了呢?难道他们这样做就不怕影响下一代?就不知道这样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吗?不过,我们做小孩的也要懂事一点,让大人省点心,那样也就不会被哄了!

我讨厌曾子妻子那样的母亲,又羡慕曾子那样的父亲。多么希望自己的父母能一直像曾子那样“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呀!

曾子杀猪读后感 篇13

《曾子杀猪》说的是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让爸爸杀猪给你吃。”孩子一听,果然不再哭闹了。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的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道:“我是哄孩子玩的,怎么连你也当真?”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信任你。我们做父母的要给孩子做榜样,今天你骗他,将来他就一定会骗别人的,这样下去怎么行呢?”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给孩子做榜样,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美德。

读完后,我想: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行,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孔子早在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旧时中国店铺的门口,一般都写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八字。自古在商品买卖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诚实待客、不欺诈、不作假的行业道德。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发扬光大。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真诚待人,相互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廉洁。

诚实,是一种品质,它凝聚的可靠和雄厚,使得所有的品质经得起洗礼,所有的宣言值得人们信赖。

诚实,是一种力量,它能让你学会拒绝缤纷的诱惑,摒弃心中的浮躁,守卫自己心灵的净土。

诚实,更是一笔财富,它将使你不时收获意想不到的果实,使你的人生永远飘满馥郁的芬芳。

因此,美国前总统华盛顿说:“我希望我将具有足够的坚定性和美德,借以保持所有称号中我认为最值得羡慕的称号:一个诚实的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