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味高三作文【优秀1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老李帮助大家分享的13篇中国味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

中国味作文 篇1

与我们同行的有三位新疆老师。两位女老师,一个棕色微卷的头发,一个是乌黑油亮的长辫子;一位男老师,微微有点胖;他们都是高鼻梁大眼睛,深深的双眼皮。他们的到来,使课堂气氛热烈起来。他们将亲自下厨,为我们呈现新疆特色手抓饭!

全场欢呼,我也激动又好奇。手抓饭?从我记事起,饭都是使用筷子或勺子的,用两只手抓?还有菜呢,难道只吃干饭?

在我的疑惑中,老师们笑眯眯地开工了。一边是淘米加水焖蒸,一边是把羊肉切成小块,洋葱切条,胡萝卜切丝,他们的手臂快速地上上下下,身体微微晃动,仿佛是舞蹈;哒哒哒哒哒,声音细密轻快,那是伴奏。

油下锅,菜翻炒,手臂来回摆动。同学们目不转睛!一会儿功夫,洋葱羊肉浓烈的香还有米饭的清香,吊足了我们的胃口。

一手抓饭一手抓菜?我的疑惑终于解开了。老师们舀出米饭,搅拌均匀,然后入锅与菜一起翻炒,再放入调料,火开到了最大,手臂高扬又落下,饭菜融合,滋滋作响,香味扑鼻,同学们手早已洗净,个个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想抓一把入口啊!

老师们将饭装盘,然后示范,先用手抓一把,吹几下,然后揉成一个小团,再张嘴吃。同学中性子急的,早已抓了几把,桌上脸上满是饭粒了。手抓饭原来并不是胡乱抓,而是有技巧的啊!洋肉的肥嫩嫩,洋葱的浓香,胡萝卜的鲜美,都融在米饭中,化在舌尖上,那滋味美绝!即便都看到了老师的示范,很多同学依然任性而为,有的甚至两手抓,左手一口右手一口,全然就是抢饭!一盘不够,两盘三盘,简直就是小饿狼!老师们看我们吃得欢喜,也都开心地笑了。当然,桌上洒下的饭粒,我们是好不容易才捡干净的。

我只在新疆舞里认识新疆人的活泼奔放,今天,新疆老师的手抓饭,留给我的不仅是味觉的记忆,还有做饭时的有条不紊和手抓饭时的智慧:吹一下,入口不烫;捏成团,入口不掉,还将好滋味融成一体。

这是一种民族范,更是地道的中国味。

中国味作文 篇2

药香微温,缠绕着千百载来自然草木的悠长意韵,积淀了年岁流转中亘古不变的文化传承,又袅袅化成氤氲温柔的慈悲情怀,以含蓄沉敛的眉目浸润着历久弥新的匠人魂骨。这,便是浓郁厚重的中国味道。

我们所生活着的这片地大物博的锦绣河山,就如同是被自然的纤巧双手精雕细琢,再过渡上灵性与盎然生机,便有了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神奇生命。而先人们在探寻与自然相处之道的过程中,跋涉了成百上千的年月,尝遍百草,只为求一味良药。最初,又是怎样惊喜地觉察到一株清香沁人的草木也可以安定浮躁的心神、调节疲乏的筋骨的呢?是怎样日复一日摸索出医药的门道,悬壶济世,不辞辛苦……如今,隔着时光朦胧的剪影,很多古旧的过往已看不太真切,却依旧可以明晰地感受到,支撑医者前行的力量,是他们沉静笃定、亦慈亦悲的柔肠。

将一株犹沾晨露的鲜活草木采下,以古法细细炮制、研磨,或文火轻煨,或小炉慢熬,每一个举止都恰如其分,如同眉眼间的气定神闲,不骄不躁,只静静地顺应天时,心中明了怎样的时机才算是正好。制药的匠人们总在神色间铭刻着宠辱不惊的安然,因为他们守候着四时更迭的宛转年华,守候着心底一方古韵悠然的净土,愿意等待一株灵芝的成熟、一朵红花的绽露,任由一个又一个朝夕将自己的灵魂雕琢得愈发通透,最终淡了名利与荣辱,难以割舍古旧的技艺,只因那熏蒸研磨的过程皆随日推月移化作生命中细碎而真切的幸福。或许是传承古法的责任在身,又或许是与生俱来的宿命感,才使得这沉淀了天长日久的中国味道绵延至今。

珍珠的形成,是需要贝类忍受着细沙的砥砺,方能润养出光彩熠熠的珍宝;附子唯有历经热熏火烤,种种煎熬,方能祛除剧毒,温养滋补;调制一剂膏方,不仅重在手艺的细致精巧,同样贵在诚信厚道,将多种药材熬煮凝缩成一盏意蕴深厚的良药,这其间要过滤多重择选……一味药草的熬制要耗费诸多心思,一种文化的坚守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不温不火地熬煮着自己的人生,亦会又有弥散开的药涩满溢在眉目间,或许是世人的淡漠,或许是独守的孤凉,又或许是维持生计的多艰,但最终还是咬紧牙关忍了下来,予自己一场沉心静气的修行,执著于传承先人遗风,就总会邂逅不渝的初心,完成与真我的相逢。日日与清灵草木相对,即便眼眸中映出的是简洁逼仄的陋室,心中自有浩荡的日月山川。想必,匠人情怀,便是一种流传了千载的中国味道吧?

多少盛极一时的物事都随着光阴辗转,蒙上厚厚的尘埃。而那些匠心独运的人们,用自身的年华细细拭去层层落灰,再施以妙手,使之重新焕发出温润光泽。这般笃定的执著令人为之钦佩,或许我们也该如此,将平和的心态与坚定的意志根植在心间,不淡忘那些古朴深厚的传统,学会从容,学会坚守,学会从一草一木中汲取处变不惊、顺应天时的人生哲学。

缕缕药香中缠绕着些微苦涩,如同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有着含蓄深沉的灵魂。我仿佛从水雾升腾中看见了千载年岁的守候与传承,那是古朴而浓郁的中国味道。

中国味作文 篇3

火辣辣的豆腐,香喷喷的烤鸭,白嫩嫩的清蒸鱼,这些菜集齐了当地百姓的智慧与心血。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饮食。

我国饮食主要分为八大菜系:川、粤、苏、湘、闽、徽、浙、鲁。这八大菜系闻名中外吸引众多外国人前来我国品尝。

上面有八大菜系就让我来介绍八种之一的川菜,川菜在秦末汉初就初具规模。唐宋时发展迅速,明清已富有名气。正宗的川菜以四川成都,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重视选料,讲究规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及花椒)和鲜姜。烹调方法擅长于烧、烤、干焗、蒸。以咸、甜、麻、辣、酸五味基础上。我来介绍闻名中外“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按名来解首先的就是麻辣然后就是豆腐了。麻婆豆腐是这么做的。首先选一块上好的嫩滑豆腐。把豆腐用热水浸泡过的刀把豆腐切成数块。同时要用砂锅煮沸腾水然后倒入油,接着把豆腐入水,倒入耗油和酱油放在豆腐四周,最后盖上锅盖让味道渐渐入味。几分钟后香飘十里,打开锅盖看见豆腐在锅中翩翩起舞,看那红里透白的表面就让人忍不住流口水了。还差一把盐、三椒、鲜姜。时间如蜗牛一般慢,在那里爬呀爬呀。锅里透出阵阵诱人的麻辣香味,问到者肚子无不抗议的。在饥饿和香味的双重折磨下时间终于到了,我关掉火揭开锅盖空气中的麻辣味顿时爆满到极点,这时锅里的豆腐如火精灵一般在岩浆中玩耍。吃一口下去一阵辣感顿时到心里,接着的是豆腐的丝丝甜味不断涌出,然后在口中化掉。这样的豆腐是多么的诱人,多么的好吃,多么的香。

上面是川菜,接下来就是我们的本地菜——粤菜。我们的粤菜最早可追随的西汉时期,我们粤菜与川菜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粤菜讲究鲜、嫩、爽、滑,烹调擅长;煎、炸、炖、绘、焗。

我介绍特色菜之一的“盐火焗鸡”。首先准备的是粗盐和一只大小合适的鸡和一张去油纸。先把盐铺满锅,再把鸡包裹在纸中,往纸里撒上一把盐,再把一把盐撒入鸡的内部。一是为了去腥味。二是为了把味道融入骨头和肉里。在中间挖个洞吧把裹起的鸡放进去。放在炉上焗一个小时方才入味。等待是漫长的……厨房开始出香味了,我知道大功告成了我三七二十一地冲到锅前。轻轻揭开锅盖,只见白皑皑的盐已变成黄澄澄的一片了,把鸡拿出来有这盐裹着,让人好不会产生遐想!轻轻把盐拨开抱出鸡,再把纸撕开。看见了里面诱人的金黄色让人不禁食欲大开。扯下一只鸡腿咬一口,啊!真好吃,鸡肉里有淡淡的盐香爱不释手。咔,不小心咬到了骨头。嗯?想象中的腥味并没有出现取之而代的是香味,把骨头都吃尽了。这样的鸡是多么好吃!多么香!多么美味!

这种美味的食物是我们的美食,它影响了我们身边的所有人。这菜是我们广东等地方人们的智慧,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骄傲!无论我们去到哪里,都不会忘了我们的家乡菜,忘了家乡的味道!

中国味作文 篇4

古时,三国纷战连连,刘备、曹操、孙权各占天时、地利、人和。而我们家,是一个和平的联合国,却有点三国味道。

曹操·老妈

曹操的地盘可是人多地广,千军万马,而在家里,只有老妈称得上“曹操”,我们家最大的经济来源就是老妈开的商店,当然,“财政部长”的职位也由她担当,我们口袋里的一分一角也要上交“国库”,一旦我们反抗,就会把我们骂个狗血淋头……

可是,妈妈也不容易。每天晚上十一点,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早上六点,当我还在梦里快活时,妈妈就要上班了。

刘备·老爸

刘备一生勤勤恳恳,为了复兴汉室,一生在战斗中。老爸也是如此,他是一名中学教师,他为人和蔼可亲。甚至有一些同学拿他开涮:“老师,你有鸡蛋高吗?”原来,“糕”与“高”同音,当爸爸以为那个同学问他有没有鸡蛋糕时,他果断地回答:“没有。”“哈哈哈!老师,原来你没有鸡蛋高啊!”那个同学哈哈大笑起来。爸爸想了半天才想了出来,还大夸那位学生很幽默。

晚上,爸爸总是捧着一大叠作业本回来,草草地吃了饭就去改作业了,他那庞大的身影,好像瘦小了一圈,弯下腰来,就像是一座白色的拱桥……

孙权·在下

当想到整个吴国只有赤壁、猇亭二战值得一提,我就不禁悲伤起来,在家里,我是最最最无地位的一人,看来只有吴国这样“低等”的国家配得上我了。吴国孙权做事严谨小心,我也一样,做一道练习题,都要推算个半天,我才敢确定答案。

家里,妈妈爸爸正在讨论,我也想过去说说,一说,妈妈就立刻转过头来看着我,发动自已的绝招“狮吼功”:“去去去,小孩子家,有什么资格听我们大人讲话!”感受完狮吼功那强大的威力后,我只能退后一步,静静地听着他们那热烈的讨论。

还有一点,我和爸爸经常联合起来反抗妈妈的“剥削”和“压迫”,就像古时孙权与刘备结交,一起对抗曹操。

“呼!”终于讲完啦,同学们,听了我这一番介绍,我家是不是有“一点儿”三国的味道呢?

如果你来到我家,我家有甘甜、火辣、酸甜等不同口味等你来选!来到了我家,就请你认真地感受“曹操”内柔外刚的母爱,“刘备”春风扑面般的和蔼,还有“孙权”那似火的热情吧!

哦!我家,三国的味道……

中国味 篇5

如果有一天,你周围的人,乌黑的头发染成了五颜六色;如果有一天,你周围的人,一开口便是“HOWAREYOU”“THANKYOU”;如果有一天,你周围的人,和着摇滚乐摇头晃脑地嘲笑你落伍……如果有一天,这一天真的来临了,亲爱的你会做何感想呢?

这样的一天太可怕了,别忘了,我们是中国人,飘荡在我们周围的,难道不应该是浓浓的中国味吗?

我们指责日本人不敢正视历史,指责日本人忘记历史,那么我们呢?我们的传统不也在慢慢地淡出视野吗?我们的历史不也在消逝吗?当韩国人成功地申请了端午作为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深切地反省自己?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钢琴,而古筝、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却遭到了冷落。当一位蓝眼睛的外国人忘我地用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时,我们的心中难道不会觉得辛酸吗?民族的文化,难道要依靠这些外国人来发扬光大吗?

我们无法想像,汉语水平大赛的� 我们更无法想像,当全球都在兴起“汉语热”的绿色作文网时候,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却还为“英语学前启蒙班”挤破了头。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可是我们却输了,不但输在了这一代,而且还有可能输在下一代,这是一个多么具有讽刺意义且令人不寒而栗的结果啊!

然而,“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四书五经等文化经典从蒙尘的书架上走了下来,走进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的中间,我们重新拾起这些被遗忘的精彩,细细品读。我们犯过错,但我们知错能改!国家法定节假日修正了,我们没有忘记自己的根,除夕,清明,端午,中秋,在这些日子里,我们怀念祖先,品读古人,追溯中华五千年的悠悠历史……

我们还在很努力地寻找遗失的美好,吴侬软语,江南水乡,大漠驼铃……这些精华再次被我们拥抱。七月七恋人在葡萄架下的呢喃取代了情人节的红玫瑰,除夕的压岁钱胜过圣诞节床头的袜子,二胡、古筝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浓浓的中国味,缠绵的故乡情,我们不曾忘记,我们是骄傲的炎黄子孙。因为我们的血液里,民族的气息在沸腾;因为我们的周围,飘荡着浓浓的中国味……

中国味作文 篇6

如果说经济是物质财富的创造,那么文化就是精神家园的耕耘。对于每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文化是发展的延续。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人们在追求“文化”,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当建筑师或设计师将其具体化的时候,我们才习惯于把眼光投向城市与场地的久远历史——百年、千年,甚至万年。而创造这些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体现脚下的文化:那些作为生活和城市的记忆,那些被遗忘、被湮没、被鄙夷的文明。

土地与土地那么不同,大城与小城那么不同,过去与现在那么不同,而人间的万家灯火,小镇里的闾檐相望又堆砌了多少不同的绚烂夺目。而今我们最需要找寻的不是墙面的大字报,而是城市中、生活里最本质的、也是最珍贵的风情。

民以食为天,汪曾祺先生对吃有独到的研究。这位可爱的食客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围、吃的来历说得头头是道,口腹之欲与高雅文学在其笔下美妙的融合在一起。作为一枚普通的吃货,我虽不懂“吃”学,不过论及吃法也另有一番见解。

国人对吃饭很讲究,一桌饭菜所用的器物各不相同。光是倒酒就有数种杯子装盛。唐人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玉碗玉杯能增酒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美酒作艳红之色,盛入夜光杯之后,酒色便与鲜血一般无异,饮酒如饮血,更增豪迈之气。

再说饭食,与外国主打的西餐不同,国人更偏爱主食,米饭、面条,比起优雅地在餐厅用银白刀叉切牛排,更多人偏爱操着筷子,捧着碗饭蹲坐在电脑前追剧。提及筷子,定要好好谈论一番其中的奥妙了。筷子一头方一头圆,暗合“天圆地方”之意。圆象征着天,方象征着地;方形属坤卦,圆形属乾卦。用筷时,坤在上而乾在下,这就是“地天泰”卦,和顺畅达,代表着吉祥之意。人手在中间,这是天地人和。由于筷子总是成双成对,所以还被当做重要的嫁妆,古人结婚时会将筷子作为定情之物,两根筷子寓意白头到老,十双筷子寓意十全十美。看似普通的吃饭家伙,也蕴藏着鲜为人知的大智慧。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作为生存的基本,衣服在我们生活中除了御寒保暖,也有它的价值追求。

现代人潮流,日常穿着偏休闲。年轻人喜欢与众不同,因而国内被欧美酷炫风、日系、韩流所席卷。虽说文化发展要博采众长,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无法阻挡。与日常打扮不同,重大场合之下的装扮更突显民族文化的内涵。女人爱美,爱衣更甚吃饭,对于穿上婚纱嫁给心里的白马王子更是每一个女子年少时朦胧的情愫。确实每个披上白纱的新娘都是圣洁的、冷然的,像是遥不可即的仙子,不过婚纱过于素净繁琐远不及旗袍来的艳丽简单,想必这也是新娘选择在敬酒时换上旗袍的原因吧。

旗袍雅致,穿着红色旗袍的女子如同暖阳,如火般热烈却不失风雅,带着幸福的光晕,感染了席间的每一个人。比起西方的精致美,我更偏爱东方红的大气。虽说旗袍的颜色款式很多,但我见得最多也最美的就是红色,不同于单色系的素雅,红色浓烈,就像女子的爱情张扬而热切,采撷了晚霞最绚丽迷人的光芒,凝聚着血液最浓稠活跃的成分,糅进了相思豆最细腻的情感。它凝聚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彰显着东方的韵味,即使经过了几百年,却仍然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占据着一席之地,不仅在国内,也在国外的模特界掀起了一场时尚风潮,向世界展现着中国文化独有的魅力。

这些一直在我们生活存在的事物,微小到常常被我们忽略,却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散发着中国的传统风味,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中国味作文 篇7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出门购物的爸爸人还没进门,歌声就飘了进来,奶奶和妈妈正在厨房忙碌着,看京戏的爷爷也关了电视机说:买可乐了吗?给思思做鸡翅用明天我就要上中学了,家人们正在张罗一桌像样的饭菜为我祝贺。

爷爷又坐在电视机前看他的京戏了。爷爷是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我呀呀学语时,爷爷就教我人之初,性本善泛爱众,而亲仁,我再大一点儿,爷爷就教我诵唐诗背宋词: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怒发冲冠,凭栏处奶声奶气地背诵常常引来长辈们的`夸赞。上小学时,爷爷就引领我读四大名著,黛玉的葬花词我背着背着眼睛就湿润了,我对不会武功的宋江做水泊梁山的统领总是心生疑问,爷爷告诉我,宋江做人做到了极致,当时我似懂非懂。我多么感谢我的爷爷,在我的心田里播下了经典的种子。

透过玻璃看见奶奶正在面板上包饺子,奶奶包的饺子,中间弯、两头尖,活脱脱的一个大元宝。奶奶总是笑眯眯地说:这样的饺子吃了福气多,财运多。奶奶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爷爷和爸爸下象棋,每次他们下棋,奶奶就会煮上一壶茶端上来。一会儿看看爷爷,一会儿看看爸爸,一会儿看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满眼满心的笑意。奶奶爱看棋,其实她不懂棋。

饭菜好丰盛啊,有一种过年的味道。饭后,妈妈照例煮了一锅洗脚水,爷爷、奶奶开始泡脚,奶奶的腰不好,每次都是妈妈帮着她洗脚。记得小时候我问奶奶,妈妈帮你洗脚,那谁给妈妈洗呢?奶奶指着我的头说:当然是你这个小不点儿了。然后我就端一盆洗脚水,摇摇晃晃地走来,我用手指挠妈妈的脚趾丫,妈妈咯咯笑,我也咯咯笑,奶奶也咯咯笑今天我给妈妈洗脚却异常的温柔。

爷爷和爸爸又开始对弈了,我这个候补队员也跃跃欲试,奶奶又端来一壶茶水。

我们家的中国味,在爷爷的唐诗宋词里,在奶奶的饺子里,在妈妈烧的洗脚水里,在爸爸的歌声里,在北方,在寒冷的冬天里,透露出浓浓的春意。

中国味作文 篇8

孩子时候盼过年,年却老牛破车疙瘩套,磨磨蹭蹭,迟迟不到;现在老怕过年——过一年少一年,年竟搭上火箭一般,“嗖嗖嗖”一晃就来,年复一年。小时候的年,真有盼头: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既开心又热闹。

乡俗道:“小孩小孩你别馋,过腊八就过年”。我们就耐着性子,熬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这些难熬的节气,甚至整个严冬,熬到腊八粥热气腾腾端上饭桌的那一天。而后,烀豆馅、团粘豆包,发面、蒸供馒头,剁馅子、包冻饺子……一直忙活到年根底下,快活到年根底下。

供馒头小孩子是不能先吃的,要等供完祖宗才能动。那些大小不一、点红点儿、包豆沙、嵌红枣的供馒头,在妈妈手里仿佛一件件琳琅满目的工艺品,洁白圆滑,质地绵软,花色清新,远远望一眼,也会垂涎三尺的。

寒风凛冽的清晨,我们还没起炕,就有一阵凄厉的猪叫声钻进耳鼓,一准是谁家又杀年猪。从绑缚、放血、褪毛,到开膛、洗肠、卸肉,一个熟练的屠夫要忙上大半天。稍微喘一口气,就要灌血肠、煮肉。前槽、后鞧、腰条,都要煮几块。等到两个滚儿落下去,肉煮熟烂,再揭开锅放两叶猪肝,几根血肠,几块血豆腐。这时候,大锅里就“咕嘟咕嘟”煮沸一年到头贫寒的日子,屋里屋外到处氤氲着肉香,氤氲着挥之不去浓浓酽酽的年味儿。

那时候虽然穷,却穷得干净、磊落,知足、感恩,乐观、向上。

即使再困难的家庭,哪怕没有新袄新裤,也要有一双新袜。除夕夜穿上,甩开双腿走两步,叫“踩运”,踩好运、踩旺运、踩鸿运。

然后,就提溜着用秫秸扎成框、再糊上彩纸点上蜡烛的红灯笼,或两三个人结伴,或七八个人成群,走东家串西家,送光明、赶热闹,踩运、拜年。家乡人管这叫“走灯”。偶尔有谁提议,我们也吵吵闹闹走到村外去——一溜儿的孩子,一串的'灯笼,一脉的欢笑,一路的“咯吱咯吱”踩雪声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向落寞岑静的乡村雪夜,就有鲜亮可人的活气、生气与灵气。

倘若走懒乏,就在谁家歇歇玩玩,歇够、玩腻再走。有时候,走的匆促,外屋门没有关好,寒风冷气一股脑灌进去,主人也格外宽宏大量,边带上门边嗔道:“这帮孩子,怕掩着尾巴咋地”。

就这样走四五个来回,夜更深,蜡愈短,农历大年初一灿烂的阳光越近——怀里焐着好几毛压岁钱,兜里揣着冻梨、瓜子,嘴里含着橘子瓣糖——还有什么比这更甜蜜的日子、更耐嚼的幸福——过年,真好!

现在想来,那么紧巴的日子,那么艰苦的童年,可我们还是义无反顾乐观、执着、豪迈地向前走,就是因为有个年——抖擞着金色希望之光旗帜般的年,笑盈盈召唤着我们向前走。

就这样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明白:日子是漫长的,年却很短暂;生活本身是很复杂的,但活着却可以很简单。

我家的中国味 篇9

中国有中国的味道,这味道令人遐思神往。

中国有传统美食,美味令人难以抗拒。

美味的“狗不理”包子让外国人也放弃端庄的仪态;吃不烦的臭豆腐让人终究不顾鼻子的感受;香辣的麻婆豆腐让人总是辣出眼泪还想再来一口;悠远流长的长寿面让人一口而尽祝寿延年……粤湘鲁川四大菜系让人尝遍华夏百味,东北浙江菜让人上吃北下尝南,晋豫两席足让人感受中原之味……

中国有千年历史文化,文学让人陶醉其中。

到唐诗中去感受大漠之孤烟,长河之落日;到宋辞中去感受明月惊起之鸥鹭,田间起伏之蛙声;到四大名着中去感受关羽之义,武松之勇,唐僧之仁,宝黛之悲……唐诗宋词渊远流长,明清小说文学巅峰,近现代散文独具一格……

中国有传奇的武林风,武术令人叹为观止。

在飘逸太极中感受万物之相生相济;在十八般武艺中感受冷兵器特有的玄机;在少林武学中感受中原武林之壮观……于武当少林中感受大家之风采,于五岳剑派中感受各流派之神韵,于昆仑峨眉中感受大师之奇特……

美食有味道,这味道令人难以抗拒;文学有味道,这味道令人陶醉其中;武术有味道,这味道令人叹为观止……中国有许多味道,这只是其中三味。

中国味作文 篇10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室内隐隐地传出缕缕清香,那是四季不变的一杯菊花茶。

小时父母工作忙,姥姥来到我家照顾我。小区楼下是一片滑梯乐园,每每玩得满头大汗跑回家去,室内亘古不变的是菊花茶的香气。夹杂些微苦的涩,在前方的木桌上袅袅地升腾起,洗涤着躁动的内心,余下一片安详、恬淡。当轻轻地叩上门,姥姥就会小步从厨房跑出,红透的脸上浸着幸福的霞红。看着我将菊花茶喝下,又迈着小碎步跑进厨房,继续忙着别的。

姥姥做的菊花茶很精致。杯是专门的小茶杯,上面还精心地印着一朵橘黄色的菊。喝亦是有讲究的。先闻,轻轻地端起茶杯,用手将茶香丝丝扇动过来,要细品,菊花茶香是独特的,不似玫瑰的浓郁亦不似梅的清淡,它香得收敛,有分寸,不张扬,平淡中有甜亦有涩,像平淡的人生中有喜亦有苦。菊花瓣是极有情态的,瓣是根根细长的,浮在水面上。是渐渐舒展开的,带动水面,旋转的波澜像舞女的裙边,优雅,大方。待完全舒展开后,有的竟会像磁石般相互吸引,最后密匝匝地挨在一起,渐渐下沉。

每天的黄昏午后,姥姥都会在阳台栏杆旁,寻一地,饮菊花茶。无论日子或闲或忙,无论生活是苦是甜,一杯淡淡的菊花茶,总是经久不变。

疑惑地去问过姥姥为何如此衷爱菊花茶,姥姥告诉我,每天饮一菊花茶,觉得心中满足,踏实。

心不禁一颤,是花蕊中的一滴露,甜甜的布满了心头。饮一杯菊花茶,又何尝不是一种满足。平淡的生活中,不急不忙,不骄不躁,安安稳稳做人,脚踏实地做事。无论外界如何燥吵,始终坚守心中的净土,保持恬淡。

原来,踏实和沉稳、质朴的恬淡,就像这菊花茶一样,连同中华民族的那种朴实的满足,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深入我们的骨髓。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中国味啊!

中国味作文 篇11

北方的老家,三间小屋和一方小院,错落有致地卧在山沟里。

除夕,奶奶在天还蒙蒙亮时,就忙活开了:生火,揉面,擀饺子皮。她拿出昨天切好的菜,开始和馅,又拿起昨天准备好的硬币、蜜枣,夹杂在几个包好的饺子里。太阳升起,妈妈和婶婶坐在土炕上,一边准备过年的食物,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爷爷和爸爸在讨论对联的内容每年的对联都是爷爷亲手写的,他总瞧不起外面卖的:“那用机器画出来的,能有我一笔一画写出来的好?”每当他写不出好春联时,就望向远处的山说:“这太阳也知道过年了,将光化成春联,贴在山间。”就这样嘀咕几句,灵感就突然来临,写出全村也能数到着的对联。爷爷的福字尤其好看,像一头肥嘟嘟的小黑猪,招人喜爱。

接下来就是贴对联、挂灯笼了。贴春联用的糨糊,在东房炉子上的搪瓷大茶缸里,正咕嘟咕嘟地冒气。贴春联讲究默契,一人手拿春联,一人手拿糨糊,春联必须在糨糊刚刚刷上去时就贴上,不然糨糊会冻上。挂灯笼,我们都用电灯笼,而爸爸说:“他们小时候,都用纸做的。小时候一盼过年吃肉,二盼糊纸灯笼。”阳光把雪地照得发出橘黄的光,对门挂着两盏红灯笼,白雪白灯,格外分明。

我带着弟弟妹妹,清理院子里的积雪。扫完雪弟弟就跑去拿一种可以摔的鞭炮——摔炮,使劲一摔,会响。玩的时候,手高高地举起来,像是在空中甩着鞭炮,一声声地吆喝着年。有调皮的,放在地上五六个摔炮,叫你一声,再一下子跳到上面,“啪”的一声,惊你一跳。不过这也是被明令禁止的一种玩法。妹妹和我一样,不敢玩这东西,我就带她去买冰糖葫芦坐在门框上吃。她不时一口咬下一整个葫芦,那又酸又甜的口感激的她一下子眯起了双眼,像只猫,懒洋洋的。

天色渐晚,寒意愈深,站在小巷口,往小巷深处望去。满巷都是红灯笼,就像从天下垂下来的小碗,照亮游子的归途。这座小城,因为这些红灯笼,在寒冬腊月时,依旧暖意融融。

我们家的中国味儿,在奶奶的饺子里,在爷爷的春联里,在北方,在寒冷的冬天里,透露出浓浓春意。

中国味作文 篇12

中国的年味无论在哪儿都是很浓的。算起炎黄子孙,便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中国文明为何能渊远昌盛?我想这大概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分不开了。

自古至今儒家传统观念便一直影响着中国人:尊师重道、三从四德、以礼待人等。而儒家思想也渗透进了中华文化,刻在每个中国人的骨髓中。新年就是其中一个典型而独特的节日。

新年象征着团圆。对所有中国人甚至海外侨胞来说都是最重要的节日。全国上下虽过年习俗各有特色,但却大同小异。在我的家乡也有独特的习俗。它有青瓦绿砖,小巷美人,它是烟雨中的江南,也是繁盛中的都市。

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掀开了埋藏一个冬天的味道,摆上了各式各样的瓜果,热切地等待着客人的到来。冬风吹过,凉飕飕的,却吹不灭人们心中的火焰。时至正午,骄阳当空,那才是真正的热闹。客人们陆陆续续到了。女人们吃着果盘,寒暄着这一年来的各种琐事。一声“新年快乐”瞬时双方笑颜如花开。男人们抽着烟,打着牌,叙述这好久不见的想念。孩子们要做的事情可就多了,三个聚成一堆,五个抱成一团,有时这儿盯着老一辈人写书法,有时那儿围着年轻人“抢”红包。

冬日暖阳,慢吞吞地移动。却也晒得人心里暖乎乎的。溢满肉香的白烟绕过屋檐,躲过雀,卷上雪,顺风弥散在清澈的蓝天。

客人们都已入座,主人便会在户外忙碌。农村的厨房便是一方小天地。随着一道道菜肴的登场,所有人大快朵颐,喝酒的喝酒,吃肉的'吃肉。要是不知哪桌的人喊了一声。男人们就端起酒杯,女人小孩也不甘落后端起杯子一齐站起。杯子在空中互相碰撞,发出“乒乓”的声音,夹杂在酒水中的荡漾与招摇中。

饭饱意足后,小辈们就进入了新年时中国最传统的礼节—收红包。沉甸甸的红包拿在手里,小辈们便也不免惊慌失措地鞠上一躬。懂事的便会偷偷交给自家长辈,维持一个“长大再还,代为保管”的美好愿望。不懂事的就一下子溜个没影儿。放眼望去,满处都是红:吉祥的对联、喜庆的窗花、印着“恭喜”“发财”的红包。还有每个人心中流淌的鲜活的中国红。这次不仅代表着中国人间亲切的祝愿,更是对来年春天春暖花开的美好寓意。

窗外的爆竹轰然响起,炸得个平安顺遂,来年如意。在这爆竹声中,所有人一起携手越过这一年,这也许是一帆风顺,热热闹闹的一年,也许是不尽如意,略受打击的一年。但无论怎样,这一刻,度他个平平安安,合家团圆。人生不就是酸甜苦辣咸吗?

人类是群居动物,中国人更是离不开家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国人的诗,中国人的魂,中国人的一张圆桌连结多少情分。

我相信千百年后中国年依然如此,中国依然繁荣昌盛。

因为:

吾辈之年,以礼为先。

吾国之强,渊远流长!

中国味作文 篇13

文言诗词对于一位现代学生而言也并不陌生,语文书本,考试卷常常露出它们的身影,陌生却又感到十分亲近,似乎猜谜不透,又似乎略知一二,真像位隐居居士。

我喜欢古文文言,喜欢它的韵味,初识文言,懵懂地以为文言真简便,无需过多的词汇,甚至认为古人可以在文字上偷懒一把了,随着内容的深入,我的观念开始改变,我开始怀疑古人是否能读清彼此的蕴意,会不会有所误解呢?文言继承了中国独有的韵味,不同于外语,它不需与英语文本一样长篇大论,文言词句十分精练,将不需要的删掉,将剩下的再压缩,压缩在竹简上。陶器上。瓷器上。意”精”字”炼”。

文言像不朽的木舟,古色古香,先秦时期的口语奠定了文言的短棹,在浪涛中,文言文开始褪去短棹的木屑,”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古代并无”文言文”一说,文言文一词是相对新文化运动后的而论的,文言古文包含了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它十分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我对文言传统充满好奇与敬意,像《论语》等古代作品,全文竟毫无标点,可以想象,古代科举所要求的境界。

中国上下五千年,人无法长存,可文言把传统的中国味传承了下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