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观后感800字(精彩8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如下是漂亮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编的《黄金时代》观后感800字(精彩8篇),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观看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800字范文精选 篇1

昨天看了《十七岁的单车》这部影片,两个不同环境长大的同龄人因为一辆自行车联系在一起。

小贵和小坚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小贵来自农村,初入城市打拼,对未来寄予厚望。这一点倒是很像个“当代的骆驼祥子”(片中语),以为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闯出一片天地。而小坚则是地道的城里人,有着当代城市少年普遍的特点。虽然二人的家境未必相差甚远,但是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二人有着不同的生存状态。同样的年龄,小贵已经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为自己的未来而劳动。小坚的家庭虽然也是贫寒并充满着一些常见的家庭问题,但是他仍然当着衣食无忧的学生,可以去奢望一件对于这个家庭有些困难的玩具,并为此理直气壮的与父亲对峙。

这辆车对于他们有着不同的作用。一个是劳动的工具,一个娱乐的玩具。但是又有着同样的意义——借此得到认可。对于小贵而言是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希望融入城市,过上愿望中的生活。而小坚更多的是渴望得到周围朋友的认可,包括一个喜欢自已而且自己也喜欢的女同学。有了一辆自行车,对这两个孩子意味着有了和周围的人们平等的地位。为此他们之间争夺的难解难分。

当他们被认同的愿望破灭之后,两个同龄人又似乎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拿起了板砖。然而对待车的态度终归又是不同的,毕竟劳动的工具和娱乐的玩具有着根本的不同。小坚在拿板砖拍了大欢,把车交给小贵后说:这车我今后用不着了。此时在他心中当是一种与他的年龄不相配的近乎绝望的虚无。而小贵在眼睁睁看到自己的车被人毁掉之后,终于第一次(在剧中)还了手。当他抗起破车,横穿过马路的时候(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伤痕累累的身躯似乎已经迅速的复原了,矫健的步伐让身体成为了一个充满屏幕的“人”字。此时的小贵心中当不再有委屈与懦弱,人格的尊严让他有了“人拦杀人,佛挡杀佛”的勇气。

两个17岁的少年都不可阻挡的成熟,各自的人生轨迹在一番交汇、碰撞之后,又分别向各自的未来伸展。也许他们会成为患难之交,但必将迎来不同的人生。

《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 篇2

17岁本该是无忧无虑,青春懵懂的岁月,但是在北京城的胡同里,一个倔强瘦弱的身影在汹涌的人群中寻觅,翻找……

当城市化的呼喊传遍这片黄土地,越来越多来自农村的人们进城淘宝。在那个充满了诱惑的地方,有人用淳朴交换了圆滑,有人用诚信换得了金钱,更有的人用良知去换取那外在的权利。当然还会有些人在城市的最底层,为了生存苦苦挣扎。在王小帅导演的《17岁的单车》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来自农村小伙在城市中生活的点滴。主人公是两个同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17岁小伙,用一辆单车,向我们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17岁的单车》讲述的故事很简单,人也很平凡,但是正因为这样才更加动人。我们在郭连贵,一个农村来的孩子的眼中看到让人心疼的无奈,以及对这个现实社会无声的控诉。苦苦挣扎,不过就是想要简单平凡的生活。也许幸运女神未曾眷顾他,一次次的打击这个十七岁的少年。

同一辆单车对于两个17岁少年的意义却是截然不同的。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小坚,这辆单车只是在同学之间相互炫耀的附属品,为了这莫名的虚荣,他努力学习,希望父亲能兑现自己的承诺,为他买辆自行车,但是最终还是失信了。在虚容心的促使下,他偷了父亲的钱去买了一辆二手车。败露的他,非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把偷父亲的钱,说的理所应当。学校里的攀比,让他学会了虚荣,一辆单车,承载了他的追求。

但对于来自农村的小贵来说,这辆单车却是他生活的全部,是他在这个城市中活下去的资本,是他生活的支点。他每天骑着它穿梭在大街小巷,对生活充满希望,在努力工作中,期待着美好的明天。可是当他真正拥有这辆车时,却又被偷走了,也许这是上天的不公,但他却让小贵得到了成长。

这辆车对于他们有着不同的意义,但却同样重要,所以在最后他们选择了共同拥有……

朴实才会显得更加真实,而那些华丽光彩是否该反省一下自己?

《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 篇3

昨天重看了《十七岁的单车》,两个不同环境长大的同龄人因为一辆自行车联系在一起。

小贵和小坚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小贵来自农村,初入城市打拼,对未来寄予厚望。这一点倒是很像个“当代的骆驼祥子”(片中语),以为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闯出一片天地。而小坚则是地道的城里人,有着当代城市少年普遍的特点。虽然二人的家境未必相差甚远,但是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二人有着不同的生存状态。同样的年龄,小贵已经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为自己的未来而劳动。小坚的家庭虽然也是贫寒并充满着一些常见的家庭问题,但是他仍然当着衣食无忧的学生,可以去奢望一件对于这个家庭有些困难的玩具,并为此理直气壮的与父亲对峙。

这辆车对于他们有着不同的作用。一个是劳动的工具,一个娱乐的玩具。但是又有着同样的意义——借此得到认可。对于小贵而言是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希望融入城市,过上愿望中的生活。而小坚更多的是渴望得到周围朋友的认可,包括一个喜欢自已而且自己也喜欢的女同学。有了一辆自行车,对这两个孩子意味着有了和周围的人们平等的地位。为此他们之间争夺的难解难分。

当他们被认同的愿望破灭之后,两个同龄人又似乎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拿起了板砖。然而对待车的态度终归又是不同的,毕竟劳动的工具和娱乐的玩具有着根本的不同。小坚在拿板砖拍了大欢,把车交给小贵后说:这车我今后用不着了。此时在他心中当是一种与他的年龄不相配的近乎绝望的虚无。而小贵在眼睁睁看到自己的车被人毁掉之后,终于第一次(在剧中)还了手。当他抗起破车,横穿过马路的时候(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伤痕累累的身躯似乎已经迅速的复原了,矫健的步伐让身体成为了一个充满屏幕的“人”字。此时的小贵心中当不再有委屈与懦弱,人格的尊严让他有了“人拦杀人,佛挡杀佛”的勇气。

两个17岁的少年都不可阻挡的成熟,各自的人生轨迹在一番交汇、碰撞之后,又分别向各自的未来伸展。也许他们会成为患难之交,但必将迎来不同的人生。

黄金时代观后感 篇4

《黄金时代》这部电影以民国时代为背景,描述了女作家萧红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影片塑造了一群风华正茂的少年,还原了萧红独特的人生与人格,并说他是战乱中一朵逆向生长的倔强之花。

萧红的一生短暂且并不美丽,她经历的坎坷几乎都被自己写成了一篇篇文章。萧红作为一个女性,她与表哥私奔,被家人抛弃,却仍然拥有一份乐观让自己坦然面对生活;作为一个母亲,两次怀孕,却没有一个孩子在身边留下,不是送给别人,就是在逃亡中在黑暗里看着襁褓中的婴儿,内心是十分孤独与寂寞的。

我记得当萧红躺在病床上时,她脸色苍白,嘴唇毫无血色,但有神经质的一声冷笑,也许是对世间之事讽刺,也许是对生活坎坷的苦笑。好在,那时文字一直陪伴着他,在她孤立无援时,她用文字描述着世间美好,始终坚强勇敢。

萧红的文章十分朴实,或许是那个黄金时代所决定的朴实风格,他笔下的人无论是商贾小贩还是风流政客皆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我想,够深的文学创作不在于用多么华丽的词藻,而是用心体会生活中的细节,而萧红写出的文章就是这样的,她把对当代社会的讽刺写的淋漓尽致。

在萧红的一生中,她经历过四段感情,我想她最美好的时光,也许就是和萧军在一起的时光了,萧军无疑是她文学上的一大助力,萧军用他的刻苦努力在写作,虽然文章深刻,但缺少一些l灵气,整体来看萧红的文学水平确实是高于萧军的。影片中萧军也曾因别人说了这些话而疏远萧红,造成了两个人在感情上的隔阂,而这些萧红自己是不知道的。他们二人因文学而相知相恋,但却并没有相守。他们相遇,生命中注定,分开更是宿命,但二人性格天生不同,注定无法相守。

我们无法看到真实的萧红生活,但我们却可以通过演绎,通过故事回味那个被毁掉的才华横溢的女子,在影片中一个又一个的镜头中,回味属于她的黄金时代。

岁的单车观后感 篇5

从来不觉得要看某部电影要的大奖,要得到大家认同赞赏什么的,每个人对电影的理解感悟和交叉点不一样,所以淘一部好片不容易,有时候要看好多烂片才能遇到好的。

十七岁的单车,初看以为这部片只是一部简单的描述少年心里的青春片,确实勾起观众一些青春的感觉和回忆。但是如果电影仅局限于此,那也不会让我废这么多话。

小贵是新时期的骆驼祥子,甚至连跑车为生的命运都不尽相同。生活的艰难所形成的逼迫,使丢车的人变成了一个偷车的人。整部剧他始终是那个最无辜最倒霉的。他的镜头好几次打动我,第一次是电影对他丢车时心理感受的描述,在那么一个喧闹的大街,敲鼓的大叔大妈,拉近和拉远的镜头,刻画的很巧妙。第二次是小坚和他同学找他商量把车还给小坚,他抓着车仅仅不放,宁死不屈,最后他们都放手了,把他和他仅仅抓着的车围在中间,在空旷的城市上空撕心裂肺地叫了很久很久,有一个拉远的镜头,伴着叫声和回声。第三个是在最后,他愤怒之极打晕了毁车的人,扛着破烂的单车,消失在北京川流不息的街道。电影绝妙之处。

小坚青少年的心里也许很难被成年人理解,不论是他父亲还是观众,所谓的成熟的人不理解他为什么会把车看得那么重要,也不会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渴望同龄人的尊重和认同,以至于使他变得偏激极端。他妹妹给他背书式的那段话真是雷到我了,戳笑点。

想来这部片,放大了人物的心理感受,关注小人物在大社会中的命运,为了生存奋力挣扎,还有被权力压制之下残酷的青春,不管身份如何,青春都是残酷的。而那辆单车,也最终难逃被偷被砸的命运。这部电影没有像平时我们看的电影一样有完美的结局,甚至没有告诉观众任何结局。

电影原来是禁片,却在欧美市场得到极大的认同。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在里边,像极了八九十年代香港文艺片。既可以当做青春片,像《那些年》一样,也能把电影中传递的思想放大一些来看,描述了一个时代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的挣扎,彷徨,痛苦还有希望。

《黄金时代》观后感 篇6

《黄金时代》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主要讲述了萧红的一生。整部影片,给我印象非常深的,是几个句子。

“你我的相识就是最好的纪念。”人生中路过的人有那么多,别人都说你我相见一面就是上辈子修来的缘,所以你我的相识就是给彼此最好的纪念。“有各式各样的作者就应该有各式各样的小说。”有1万个人就有1万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亮点我们不应该沉浸于他人的两点钟而是应该发现自己的亮点却将自己的亮点发扬光大站到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享受短暂的人生美好。

“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只不过是在笼子里。”这是萧红在电影里所说,不过也是现实中的黄金时代是指人生的巅峰。在笼子里是指被囚禁住了意外演绎软件。黄金时代我们就应该是站在自己的舞台上,将自己的亮点交给每个人,让每个人看到自己吗?可是在笼子里,又能怎样呢?人们都说什么是自由?我想自由是在道德规则之中最大限度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在笼子里也只不过有那一亩三分地,又能做些什么呢?与其被困在笼子里的黄金时代,还不如到一天光阴的大地里自己去拼搏拼搏出自己的黄金时代。

“我并不大度。”这是萧红在电影里所说的,只不过因为环境不同,所以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不同。我并不难。属于我的东西,我为什么要给别人属于我自己拼回来的东西?我又为什么要给别人属于我的幸运,我的机遇我又为何要拱手让人?对于自己的东西并不代表我看好你,我对你我好就可以给你,而是我的东西我可以给你,但并不是让你用到的法规来压榨我。

“不必问自己要什么,只要自己能做什么。”为什么要问别人可以给你什么好处,而不是你能给别人什么好处呢?自己的东西自己去拼搏,人家辛苦得来的,为什么又要给你,人家给你只不过是人家好心罢了。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有自己自强自立,我们才能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只要自己能做什么,自己先把自己管好做好自己一亩三分地里的事情再慢慢去影响身边的人这不就最好了嘛。

的确,这部电影告诉我了很多事实和现实。人生是残酷的,只有自己自强,把握好自己的东西,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够闯出一片天地,而不是笼子里的金丝鸟。

《黄金时代》观后感 篇7

许鞍华执导的《黄金时代》目前正在热映中。虽然口碑两极分化,不过片中汤唯饰演的民国传奇女作家萧红的坎坷情路一时间成了影迷们的热议话题,而她与几个男人的爱恨纠葛更是令人唏嘘不已。其中,宋宁饰演的陆哲舜令她失身,冯绍峰饰演的萧军令她失落,朱亚文饰演的端木蕻良令她失望……而袁文康饰演的汪恩甲则令她落魄失魂。这几位男人中,最令萧红刻骨铭心的想必应是萧军,但最令其念念不忘的,估计则是汪恩甲。

片中汪恩甲的戏份不多,不过足以令人印象深刻。一方面是因为曾是萧红未婚夫的他与萧红同居了七个月后,突然抛下怀孕的她独自离不知所终,成为荧幕内外一个永远的不解之谜,另一方面是因为袁文康的出演。

首先,就形象上而言,袁文康很符合历史上的汪恩甲“相貌堂堂”这一条件。其次,上戏毕业的他曾凭借在冯小刚执导的《集结号》中的精彩演出荣获第十五届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男演员和第1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新人奖提名,演技自然亦不在话下。此番出演《黄金时代》,他把汪恩甲塑造的冷峻里不带锋芒,儒雅中又不失阳刚,话虽不多,然而眉目之间似有万语千言,含蓄表达了他对萧红的不忍与怜惜,以及对所做抉择的无奈与彷徨……他这样的诠释,令人信服——能令人更好的理解萧红对他的特殊感情,明白为什么当年甚是叛逆轻狂的萧红虽是饥寒交迫、走投无路之下才投靠的他,但之后并未急着离开,而且还心甘情愿地跟他同居并且未婚先孕。所以,此男虽不地道,但在袁文康的演绎下,这个令萧红失魂的谜样男子多了一份深情与难言之隐,从而也就不那么令人憎恶。

作为一位年轻演员,能先后与冯小刚、许鞍华等这些重量级的导演合作,袁文康无疑是幸运的。只是可惜,在萧红漫长的坎坷情路上,汪恩甲短暂的如同过客,故而在《黄金时代》里其也就注定不会有太多戏份,于是连带着袁文康终未能获得更大的表演空间,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不过好在由他出演新剧《大清盐商》、《长安三怪探》等已陆续开播,《解忧公主》、《女医?明妃传》等也已顺利杀青,相信他凭借在这些影视剧中的磨砺,演技会更加出色,之后会塑造出更多、更生动鲜活的角色。

观看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800字范文精选 篇8

今天,我一路震惊地看完了《十七岁的单车》。令我震惊的,不只是主人公们拿回自己东西的方式,更是他们对东西的爱惜程度。

本片讲述的是: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挣钱的小贵,到快递公司工作,骑这个公司所发的自行车每天在城市中穿梭。在他努力工作快要得到那辆自行车时,却发现自己的车不见了,后来她看到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骑着他的自行车,他是小坚。他虽然生活在城市,家境却非常贫寒,在父亲三番屡次没有实现给他买自行车的承诺后,他偷了妹妹要上学的钱(本该给他买自行车)去买了一辆二手车,而这辆车正是小贵被偷的那辆。小贵不顾一切地向小坚要自己赖以生存的爱车,最后两人合计着共用这辆车。 在看这部电影时,我不止一次地脱口而出:‘直接去公安局不就得了。’在他们抢车时,我一直都觉得小贵太傻。既然找到了自己的车又要不回来干嘛不去公安局呢?尤其是在他第一眼认出车时,干嘛跟个小偷似的推着车就跑呢?原来,他是太朴实,刚到城市根本不了解城市的各种便利、公正之处。这,就体现了农村人与城市人的差别,农村人因为接受不到新的东西而吃了很多没必要的苦。而另一位主人公小坚,家境贫寒,从小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辆自行车,却等了那么久,还没等来。他甚至超过了爸爸赐给他的条件,可依然没得到。当我看到小贵找不到自行车那一幕时,我非常能体会他当时的心情。那种无助、茫然,我也曾体会过,但我就体会了几秒,因为我是眼神问题。因为我靠的是运气,他靠的却是坚持,不分昼夜的坚持。小坚,在丢失了自行车时也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我什么时候的爱车程度能像他们一样呢?我应该也只会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吧! 但这部电影也反映了一个现象:青少年会被同伴带坏。

人之初,性本善。小贵本不会吸烟,也不会打人,他那么朴实,可正是因为他的朴实,他才更容易被带坏,使他在要车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吸烟,还学会了打人。 看完这部影片,我明白了影片一开始反复出现的形容词‘轴’的意思:坚持,老实。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