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
在生活中,会发生许许多多的小事,不经意间会让人感到十分温暖。我认为,别人帮助了你,你也要学会帮助别人,这样社会更加温暖!
在刚开学的数学课上,数学老师要检查我们的文具,比如铅笔,橡皮,红笔,尺子等。上课前,又检查了一遍自己的文具,我才发现我的尺子竟然忘记带了,这可怎么办?如果被老师发现了,会受到批评的!同桌看见了,看我十分着急,便关切地问我怎么了,我说我没带尺子,如果被发现了,这点小事没做好挨批评多丢人!同桌听后,便把毫不犹豫把自己多余的'尺子借给了我,我十分感动。这样,我也就躲过了“一劫”。
后来语文老师要求我们背古诗词,同桌没有古诗词的稿子,没有稿子背起来的话就比较吃力。由于这些古诗词我之前都背过了,我的稿子都还在,我知道了他没有稿子以后,我就从家里把我以前背过的古诗词的稿子送给了同桌,同桌也十分的感激我。我觉得这都是小事,因为他帮助了我,我应该帮助他才对。
从小事当中感觉到点点滴滴的温暖,让人感到十分幸福。所以我们要做知恩图报,将心比心的人!
“暖”是什么?暖,是人们为环卫工人带来的一份早餐;暖,是公交车上年轻人为老人让座的一个小举动;暖,是同学考砸时的一句鼓励……而我却认为,“暖”,在一个饭团里。
星期六的早上,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奶吧挑选自己最爱吃的饭团。我拿起饭团,正想去结账时,一位小弟弟突然推开门,大喊道:“妈妈,我要吃哥哥手上的。饭团!”他的妈妈无可奈何的哄道:“没有啦,哥哥手上的是最后一个,走吧,妈妈给你买玩具。”
我听完,只好将手里的最后一个饭团给了小弟弟。小弟弟脸上荡漾出甜蜜的微笑,对我说:“哥哥,谢谢你!”“没有什么关系的,大不了我去吃别的东西罢了。”我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让饭团这件事,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家常便饭了。“唉,这个星期又得吃冷冰冰的面包了。”我在心里哀叹道。
谁曾想到,我刚踏出门外,我家楼下那个“人人喊打”的流浪汉今天也破天荒的来到了奶吧。我知道,他也喜欢那个饭团。“有好戏看喽。”我停下了脚步,心里想。“服务员,请问还有鸡排饭团吗?”“没了没了,只剩下小弟弟手里的最后一个了。最近没进货,明天才进。随便看看吧。”服务员头也不抬,摆弄着用了许久的收银机,“怎么又坏了?破收银机!”流浪汉紧盯着小弟弟手上的最后一个鸡排饭团,擦擦嘴边的口水,走了出去。
“那个流浪汉很犟的,只吃鸡排饭团,其他几乎不吃。要不,我跟小弟弟说一下,让他把鸡排饭团让给流浪汉?不行不行,这样子很没面子的……”我陷入了矛盾。小弟弟看了我一眼,朝我点点头,将已经热好的饭团递给了坐在大树下的流浪汉。流浪汉疑惑的问:“小弟弟,你不饿吗?如果你饿的话,就先给自己吃吧,叔叔一点都不饿。”小弟弟刚想说自己“饿”时,他的妈妈大步流星走了过来,把小弟弟手上的饭团夺了过来,递到流浪汉的手中,连忙说道:“我们刚刚吃过,只是来奶吧吃个点心而已。”流浪汉一边吃着饭团,含糊不清地问:“好吧,那我就收下了。谢谢你们,你们是好人!”
屋外,寒风呼啸,风雪交加;心内,百感交集,暖意洋洋!
当你嘴中发苦,含入一颗糖时,你会不会觉得,心中有些许甜蜜?当你步入困境,无法挣脱心中的枷锁时,看到一盏明灯,引导你离开这深渊,你是否觉得,现在有些许温热?这,就是温暖。
清晨,推开窗户,一缕晨曦便偷偷地从窗外溜了进来,静静地照在那还未合上的书本。
坐在板凳上,看着这和谐唯美的一幕,本应宁静悠闲的心却不知为何溢出丝丝的烦躁,如蚂蚁般一点一点地啃咬我的心脏。
过了一会儿,我终于忍不住了,开了门,便向外走去。
“诶?你去哪儿?”母亲拿着锅铲从厨房里探出头来,“早餐马上就好了,你出去做什么?”也许是知道我倔强的脾气,说罢,便匆匆跑进房间,拿了件外套递给我道:“入冬了,天冷,快披上!早去早回啊——”可还未等她说完,我就一把抢过外套,大力的关上门,走了。
爬到小山坡上,找到那个熟悉的长椅,习惯性地抬头看云。
白云悠悠地漂浮在天空,犹如白白的棉花糖,软软的,轻轻的,随着风懒懒的动着身子,猜测着人们的心情,它是否能解读出我的心思?
放空思绪,望着蓝天,不知过了多久,眨了眨酸涩的眼睛,准备回家,回到那个让我想逃离的世界。
走在街道上,依旧是那么的空虚。看着那些忙着赶早班车,面无表情,不知在想什么的行人,心中的冰冷又开始一点一点地泛起,烦躁,又开始侵占着我的。心。又是这个熟悉,却陌生的世界啊!
低着头,学着路上的行人一样,面无表情地将双手放进口袋,却意外地碰到了一个四四方方的东西,掏出来一看——是个盒子。
那是一个粉红色,印着一个微笑的小熊的盒子,摇了摇,里面还有东西。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打开了盒子,迎面,便看到了一张纸条,上面有着我最熟悉不过的字体,母亲的字——早点回家,我等你。
那一刻,我那原本冰冷的面具像是被人用利器击碎了一般,开始出现几丝裂纹,耳边,回响着那句被我关在门后的叮嘱——早去早回……
怀着激动的心情敲了敲门,忐忑不安的等待着门开的那一瞬间。几秒后,便看到了母亲那张温柔却带着几丝担忧的脸。
情不自禁地,我拥抱了母亲一下,心里暖暖的。
有人等,真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爱是深沉的,是伟大的,更是无私奉献的。
我有六颗糖,吃到第六颗时,最后一颗糖,苦中带点甜……
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每天的时间都特别紧。但是我还是每天按照自己的习惯而来,不慌不忙的样子。好不容易熬过了考试。心想,终于可以松口气了。谁曾想,考试后的第二天,老师就公布了成绩。我本以为自己会考的很好。但恰恰相反,80分,数学只考了80分,我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拿上卷子,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回家的。只记得放学回家时,天色愈发昏暗了,大片的乌云聚拢在一起,越积越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霎时,天空像是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一道亮光闪过,把黑幕一劈为二,暴风雨就要来了。一个声音不断地回旋:“该怎么办?”
那条回家的路走得好漫长。回到家一看,家里没人。还好,我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可依然心神不宁。门外树叶飘落,轻轻地碰了一下我家的门,我忐忑不安地想:一定是妈妈回家啦……不,没有回来。……我为什么考这么差?……他会揍我一顿的。揍我一顿也好。就当是对我的教训吧。
屋里很静。时钟滴滴答答地响着。我的。心也咚咚咚跳个不停。嘎吱一声,门开了。原来是风把门吹的太厉害了。这时,我突然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进来了。哦,是妈妈。我的眼睛不敢直视着妈妈,眼里含着一滴清泪。
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问道:“是不是没有考好?”我一时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生怕妈妈会揍我一顿。然而妈妈却说:“没关系。没考好,好好分析一下试卷,找找原因。宝贝,失败是成功之母。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进步的。”妈妈安慰着我。
我听了妈妈的话,一下扑进了妈妈的怀里。失声痛哭起来,都怪我考试前没有好好复习,才会有这样的结果。或许是我太伤心了。哭着哭着竟然睡着了。
记不清多少次迷茫,是妈妈为我指明方向;记不清多少次挫折,是妈妈鼓励我前行。母爱永远是我前行的动力。妈妈,有您的鼓励,我没有理由懈怠。之后的日子里,我用我的努力换来了成绩的进步。
努力。不负母爱,不负年华。
时光就像是手中的细沙,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地流走。
又是一个冬天。她最讨厌冬天了,窗外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她看着床上病弱的母亲,长叹了一口气。她的`父亲早在几年前就去世了,母亲也病了,整个家全靠政府的救济金养活。
“我的孩子啊,是母亲不好,没有给你好的生活!”母亲靠在床头有气无力地说着。她眼睛湿润了,但她没有哭,因为她知道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她穿着单薄的衣服走在大街上,与大街上穿着厚棉衣的行人格格不入。经过梧桐树来到了校门口,一位年轻的老师看见了她十分不解问:“为什么穿这么薄呢?……”老师刚走上前,她却跑开了,老师知道她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
上课了,年轻的老师走进教室,看到了那个小姑娘。老师对她一笑,她却转过了头。“同学们,今天我们不讲新课,来写一写风景,写得好的有奖哦!”同学们一听眼睛亮了,纷纷拿出自己最高的水平来写。她望了望窗外,写下了一句:冬天的雪可真美啊,可也真冷!
次日,老师宣布她得了第一名,奖品是一件厚厚的棉衣。老师在她的句子后面又写了一句:“霜雪虽冷,但落入手中便悄然无息地变暖。”
这个冬天,雪是那么冷,但有一个女孩的心却悄无声息变暖了。
洪水能冲毁人类的包括生命的一切的东西,但不能冲垮我们用心灵铸就的堡垒;雪灾能给这个世界抹上一尘死寂的灰白,但不能冻结流淌在我们心中的深红;大地的颤抖能瞬间粉碎一座城市,但始终都不能深埋我们的热情!
苍天无情,人间有爱!
爱支撑起在灾难面前微弱的生命,从新燃起生命的希望,伴着我们继续走下去,往事长暖于心作文。一股股寒风刮在六月的季节,一声声噩耗在夏季传来,我们的心在寒冷中颤抖,我们的爱在风雨中洗礼,传递,同时在告诉我们要坚强!
向暖!
因为我们有伟大的祖国,我们有13亿颗热心。
记得6月12日-噩耗传来的时候,我们在为高考奋斗,然而我们也在为汶川祈祷。一时间整个学校都在为募捐赈灾而忙碌,教室门前打出了买书赈灾的口号,广场上到处都是义卖赈灾的学生······只有在这时我们才感觉到我们有这样深的爱,我们的心已经不知不觉地连在了一起,我们恨不得能亲自的奔赴中华民族最痛的地方。在我们这么多年的求学路上,我第一次感到我所学到的知识太少了!唯有在艰难的时候我们才真正的领悟到大爱的博大,坚强的可贵。向暖,无论在哪里,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向暖,让我们心里充满爱!
我们在挫折中学到的东西比在平常要多得多。
在中国最为痛苦的时候我们见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的力量,我们看到了灾区人民的坚强。一个个天使的身影在祖国最痛地方与厄运作斗争,多少以爱命名的捐赠在中华的版图上划出了情的弧线。一场地震,毁灭了一个地区,一个死神,带走了数以万计的宝贵生命。在灾难面前,我们的心遗留下永久的痛,但我们的手却永久的握在了一起,我们的心永久的连在了一起!汶川不哭,灾区不会痛!因为爱在举国哀痛的时刻伸出了绿色的双手,死神望而怯步,落下一滴清泪,剩下的只有爱,坚强与责任。
施爱与坚强,时代的主题。向暖,爱的旨意。
没有爱,世界不会有色彩,人间不会有春色。没有领导者的爱,百姓只能生于水深火热之中,没有志愿者的爱身处迷茫的人们只能徘徊,没有人民的爱,废墟下的呼唤将是留给死神的最后叹息,民族的心痛将是不治之症!只要我们有向暖的心,只要我们有爱的欲望,没有迈不过的坎!
悲痛时唱一首歌,让不幸随风而去,挫折时做一次深呼吸,让往事释放。但无论什么时候不要忘了我们有爱,是时候向暖走去了。
温暖,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温暖,来自圣洁的心灵。 温暖,是每一个人的需要。 温暖,是每一个人的渴望。 温暖有两种:身体的温暖和心灵的温暖。 每个人都曾经感受过温暖。或者是熊熊燃着的炉子,或者是一个关切的眼神,或者是递过来的大衣,或者是柔和的话语。 每个人都制造过温暖。每个人都有能量。每个人都有过付出。只要有心,人可以时时刻刻释放温暖。 温暖就是舒适。 温暖就是被需要。 温暖就是亲近。 温暖就是认同。 予人温暖,自己也更温暖。予人关怀,自己也会得到关怀。予人快乐,自己将更快乐。这是一种境界。 温暖,是心灵的一种拥有。在温暖里,人不会迷失。 温暖是人创造出来的。要不然是自己,要不然是别人。如果仅仅依赖自己创造的温暖,那往往在环境变化的时候一时间无法调整过来,遭受寒冷的打击,遭受严寒的痛苦,很可能还会渐渐失去信心。如果仅仅依赖别人创造的温暖,那么会象不能够维持自己体温的婴儿,在更多的时候感受寒冷,在严寒面前无所适从,害怕未来、恐惧人生,渴望却又痛恨周围的社会。 温暖与否,是因人而异的。 从内心激发的温暖,才是真正的温暖。 在感恩的心,满是谢意的眼里,节日总是让人感到温暖。 汇聚心灵的力量,人就会温暖。
就像一杯纯正醇苦的咖啡,往事暖暖地蜗居在心里,长久,有些泛黄的若丹青,却久久不曾凝固。
很多时候自己就像一个老奶奶,依靠在墙边,悉数往事。它们就仿佛是一片金黄的向日葵花地,总会让我想到天的蓝,云的淡,风的轻。
多愁善感也好,大方直爽也好,总是有回忆长久的穿梭,在记忆的长廊。
难得有一天,将这些或好或坏的往事,一张一张的就像照片一样,晾晒。往事,犹如旧影片,看着自己的过去,带着怀念,携着感慨,尽管黑白,分明是青春的纪念。或不经意间,就会想起昨日的一幕幕,经典的如昨日重现。(文章音乐就选它吧,大人们爱听,我也喜欢。)
在爷爷故事里长大的我,喜欢怀旧。这倒不是我没有90后的。叛逆与宣扬。因为成长,很多往事都被蓬勃的新鲜事物所淡化。星星点点保留着的趋近美好的片段,回想起,总不免泪眼婆娑。
我不反对喜欢现在进行时的新锐人物,即使很多人告诉我,要适应当下,珍爱目前所拥有,不要总是留恋过往。但是,那不是我的性格。往事,是我心灵曾经的驿站,在我最难过的时候,我仍可以栖息的地方,我的成长,是它的记录,我的眼泪,我的欢笑,都是它在收藏。
有的时候回想,当真正老了的那一天,就把这些曾经的故事讲给我的孙子们听,让他们和我也一道分享。不管喜怒或是哀愁。那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就像爷爷经常的拿起他的影集,如数家珍的告诉我他的每一经历。
一个恋旧的人,多半会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会留心观察,心细的体会。回首,那生命中一个一个细节,又历历在目。我感动这样清晰记得应该记得的人,他们教我,爱着世界一切的美好。
一个有故事的人,多半是缤纷多彩的在书写属于自己的传记,那许多美好难以忘怀的往事,不就是他们最最宝贵的财富和素材吗。
也许,我的年纪不应该是这种秉性。也许,在迷途中,我弱弱的仍然力不从心。也许,生活里我开朗的大笑大叫的样子,你怎么不会想到,居然爱上往事。那么,请你请你回过头,看看你自己的来时路,往事如花瓣雨飘然落下,在你的足迹里,渐渐泛暖,尽管冬季还没有飘雪,我已长暖于心。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早上,九月的风略带凉意,阳光洒在大地上,让我从心底感到丝丝暖意。我收拾好书包,准备坐公交车去上课,从村头到上车点要过两条马路,我必须保持十二分的小心。我左看右看,很远处有辆大货车慢慢驶来,我快步走到两条马路中间的。过道,顺利通过第一条马路。
比起前一条马路,第二条马路乱得很。在我眼前车辆飞快掠过,一辆接一辆,像是约好了似的无缝衔接。我望着那些丝毫没有减速的车辆,开始有些焦急了,不住地念叨着:“怎么这么多车啊?”但我也只能眼睁睁地看……
这时,前方驶来的一辆白车渐渐减慢车速,在白线前缓缓停下,我的目光随之停留。透过前挡风玻璃我看到一张清秀的脸,那个阿姨面带微笑,向我打着手势,示意我先过去。我有些惊讶,更多的是感激,但顾不得那么多了,我得先过马路,快速走到对面。正当我走到站牌前,想和阿姨表示感谢时,白色轿车“嗖”地一闪而过。
我望着那抹渐行渐远的白色,就像今天的阳光,那么让人暖心。
一下课后服务,我就迫不及待地去上国画课。我飞奔到了教室楼下,一口气爬到了三楼。这是我上的第二节国画课,但徐老师说我画画很有天赋,所以让我第二节课就开始临摹人物整体。我很期待,所以早早地就赶到教室。
我快速洗好笔,倒好墨,一切准备就绪。徐老师看我如此积极主动,笑了笑,走过来教我画。徐老师先拿出了我今天要临摹的图,这幅图是十八描中的行云流水描,徐老师先讲了这幅画整体线段勾勒的要点,又示范了画人物衣服的'画法。我听得很仔细,看得也很专注,把老师强调的地方都记住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信心满满地开始动笔了。
蘸了墨后,我就开始头也不抬地开始画了。我把徐老师讲的“ 虚入实出”“ 实入虚出”“实入实出”““虚入虚出”等方法运用在画法中。在画人物服装时,按照粗细变化一笔一画地画,这时一般就需要用到“虚入虚出”和“虚入实出”。画人物脸部和手部,就只需要保持一直细就好了。过了二、三十分钟的样子,终于画好了,一幅清新淡雅的人物整体勾勒图就完成了。徐老师看到我的画,开心地表扬了我。
这件事让我知道了无论什么事,认真做了就会成功。
人间冷暖交错,但当人们的精神被金钱、名利和荣誉控制,何来温暖?记得前一段时间看过一个叫《冷暖人生》的电视节目,节目广邀各种社会上各方人士做采访,讲述他们的人生。
那天,我和家人正等待节目的开始,我随手拿起报纸翻了翻,不经意地看到三鹿毒的相关报道,触目惊心的受害婴儿数字让我不禁一颤,将报纸丢回茶几上。节目开始了,讲述的是一个朴实勤恳的老大爷的'一生。我的妈妈阿姨婆婆被老大爷的善良感动的热泪盈眶,我却无意地瞥见姐姐冷冷地扬起了嘴角。我有些诧异,姐姐不是这样冷血的人啊,于是就问她怎么回事。
姐姐若有思索地望着电视屏幕,手支着下巴回答说:“有没有想过,千百年后,还有这样善良的人么?想像一下,那时候的地球平均最低温30℃,无所谓冰川,世人不知企鹅为何物,但在一座座现代化大都市中穿梭的,却是一阵阵冷风。”
“怎么说?”我饶有兴趣地问。
“人们面无表情地匆匆行走,面无表情地开车,面无表情进入摩登大楼;他们面无表情地穿过一条条污水河,面无表情地经过摔倒在地的花甲老人,面无表情地路过准备过马路的盲人。就连拿着棒棒糖的小孩子也面无表情地从濒临死亡的小鸟身上跨过,留下身后的呻吟和头上盘旋的破空悲鸣。每个人的脸孔都冰冷得像服装店橱窗精致而冷漠的模特。”
我直了直身子,继续听姐姐说。“就拿来说吧,那些自私自利的人为了金钱,拿全国的婴儿的生命做赌。他们丧失了良心,把别人的生命当成生钱工具,认为只要自己过得好,世界就算再黑暗也如同春天般美好。”茶几上的报纸中三鹿的标题刺眼地闪耀着。
“人类从最初的古猿慢慢进化,从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到贪图名利,再‘进化’下去,将会是什么样子?”姐姐冷笑一声,“我想那时候会有人说:‘全球变暖又怎样?地球就算化为灰烬也要为我的荣华富贵付出!’啊,多伟大的地球啊!”
我感叹。的确,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已经牺牲他人太多。时代在进步,可是腐化的思想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在人们心中发芽。我们只有控制自己,才能让世界真正走向光明。
《冷暖人生》接近尾声,屏幕上老大爷悔恨的表情突然变得令人匪夷所思。
盼望着,盼望着,我期盼的春节来临了。
四面八方工作、学习的人们齐刷刷地都往家赶。大家张灯结彩,欢声笑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春节是最热闹的,春节的亲情是最浓、最暖的。
年三十,我们来到爷爷奶奶家。奶奶正在热火朝天地烧菜。土灶头配着大锅,菜在锅里“滋滋”地翻滚,热气涨满了整个厨房,站在其中,一股暖意充满全身。
这时,在烧火的爷爷喊住了我:“囡,来,跟爷爷一起烧灶火吧?”“好啊,好啊!”我兴奋地应着。
我走到灶口,和爷爷挤坐在烧火凳上。爷爷随手抓了根枝条,“卡”一声折断后,快速扔进了灶里,顺手用火钳夹着枝条往里推了推。又在灶里的柴火堆中间扒了个坑。“这样柴火就能烧得更旺啦。”爷爷不紧不慢地说。
“爷爷,让我试试吧?”“好。”爷爷爽快地答应。我拿起一根枝条,学着爷爷,“啪!”用力折断,快速扔向灶里。“着了,着了!”我开心地叫着。“吱吱”哪来的声音?我好奇地张望着。“你瞧,那是柴火没有晒透,里面的水份出来了。”看着柴火根部的白色小泡沫,我惊讶道:“太神奇了!”爷爷又添了把稻草,“轰!”火苗窜得老高,火光透过灶口把我全身印得红通通的,暖暖的,真舒服!
爷爷奶奶忙碌一阵后,满满一桌香喷喷的饭菜出炉了。
刺毛宴球,由鱼丸、肉皮和韭芽做成,像只肉嘟嘟的小刺猬,看了让人舍不得吃。宴球圆圆的,寓意团团圆圆。
糖炒年糕,红艳艳的糖把年糕包在里面,糖的外面还裹着一层黑色的芝麻,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夹起一块,放进嘴里。哇!年糕糯糯的。,甜甜的。外面的糖脆脆的,里面的年糕软软的,好吃极了!奶奶说:“吃了年糕,一年更比一年高。”
红豆糯米饭,一粒粒珍珠般的红豆放在饭里,好像一串红白相间的珍珠项链。这是奶奶亲手为我们做的,舀上一勺吃。啊!满口都是红豆香甜的味道。里面藏的都是奶奶对我们的爱呀!甜甜的,更是暖暖的。
我们一家人吃着美味佳肴,道着新年祝福,其乐融融,温暖无比!
我小的时候常常写错一个字,不管写多少遍,我还是总错这个字,这个字就是“暖”,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件事,从那次以后我就再也不会写错这个字了!
那时我还小,才4、5岁,根本不知温暖到底是什么感觉,直到刚上小学一年级那天!
记得那是我上小学的第一天,妈妈、爸爸牵着我的小手,把我从家送到学校,爸爸说:“宝贝,上课要听老师的话,多举手发言,下课和小朋友们说说话,交交好朋友……。”妈妈微笑着对我说:“宝贝,爸爸说的对,还有记得要多喝水,别着凉了……”听着爸爸妈妈的话,我并没有觉得不耐烦,反而觉得心中暖暖的!
我和爸爸妈妈挥手再见,就走进了校园,一进校门眼前的景象令我惊呆了!我揉揉眼睛,又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以为自己花眼了,可是还是那个画面:几百个小朋友们!有大哥哥,大姐姐,也有和我一样大的小伙伴们!我看看眼前的几座楼房不知道该进哪一个房子?我站在那里呆呆的看着这几座房子,这时,我忽然听到了一个亲切的'声音:“小妹妹,你是几班的?我带你去教室吧!”我小声的说:“10班。”姐姐笑着拉起了我的手,带我去了教室……在那一瞬间,我的心忽然变得暖暖的!像是被火烧过一样!
进教室之后,我看到了一堆陌生的面孔,我看看大家,心中很是不安:我到底该坐在哪里?我应该怎么才能和小伙伴们做朋友?我好害怕他们会不喜欢我,这时边老师走了过来,蹲下来摸摸我的头说:“小付同学,你不用害怕,这里以后就是你的第二个家了!我们大家都是你的家人!你放轻松一点。”说完老师就带我去了我自己的座位。我心中的害怕一下子少了一半!我已经不是那么怕了,这时我旁边的一个小朋友说:“你好!你叫什么名字呀?”我说:“我叫付飞雅……”我们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这个时候,我心中的不安与恐惧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我真的把这里当成了我的第二个家!而且这个家充满了爱与温暖!每当我来到这里,我的心中又会变得暖暖的!
我亲身体会到了温暖的感觉,边老师还教会了我一个口诀:“有太阳才会温暖!”我的老师、家人、同学……就像太阳一样,一直在给予我温暖,“暖”这个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