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500字作文(精选7篇)
《海底两万里》,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的脑中就充满了重重的疑惑,因为至今为止,人类对海底的了解依旧很少,更别提海底两万里了!!于是,我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翻开了儒勒••凡尔纳的著作,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乘坐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
鹦鹉螺号的主人尼摩船长是个性格阴郁却知识渊博的人,他们一道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沉没城市亚特兰蒂斯,这个拥有与希腊相当的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真是太神奇了!在将近10个月的海底旅程中,鹦鹉螺号以平均每小时12公里的航速,缓缓行驶。
我觉得我自己也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了海底变幻无穷的奇景异观。整个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博斗,反击土著人的围攻等等。书中都包容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学。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频频袭去各国海轮,搅得人心惶惶开始,到鹦鹉螺号被大西洋旋涡吞噬为止,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在航行中,阿尤那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他对尼摩船长出类拔萃的才华与学识的钦佩,我也一样,在旅行过程中我的心情可以说是随着事情发展,而有所变化,有时惶恐不安,有时轻松愉快,也更加钦佩尼摩船长,真希望成为像尼摩船长一样智勇双全的人!!
这本书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完全自然的知识启迪,虽然书中讲述了不少有关海洋的知识,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在读者接受起来十分刻意或困难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见所闻罢了,这使人们对因景而生的各种想法和收获都得以牢固的保存。并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说都像《海底两万里》一样富有强烈的可读性,它作为一本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远见加博学累积成的小说,不但为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整部小说动用大量篇幅,不厌其烦地介绍诸如海流、鱼类、贝类、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环系统、珍珠生产等科学知识,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
但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不禁让我联想到8月7日22时发生的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致使伤亡惨重。我想如果不是人类对于环保的忽视,这些所谓的“天灾”也就不会发生了。
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采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以心灵更大的收获——环保已刻不容缓!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喜欢哪本书?”我会不假思索地说:“我最喜欢《海底两万里》。”读完后,我受益匪浅。
首先,作者领着读者做了一次动人心魄的远游。鹦鹉螺号以飞快的速度,让读者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种生物:最远的极地、最深的深沟、最大的珍珠……大蜘蛛、章鱼、鲨鱼……让人目不暇接的同时还耳目一新。
其次,它是一部十分出色的悬念小说。从海面上有神秘的“怪兽”出没,搅得人心惶惶开始,到鹦鹉螺号被大西洋漩涡吞噬为止,悬念迭出,环环相扣,扣人心弦。它讲述了一个“海怪”撞了几艘船,它和鲸类似,被人们认为是独角鲸。“林肯”号怎么也抓不住它。阿龙纳斯、康塞尔和尼德不小心掉入水底,被“海怪”救了。原来“海怪”是潜水艇,他们成了它的船员。潜水艇名叫“鹦鹉螺”号,船长叫尼摩。尼摩船长带领他们参观了“鹦鹉螺”号。他们又经历了许多次海底、海面历险,阿龙纳斯、康德和尼德终于逃出了海底,离开了“鹦鹉螺”号。
书中以“我”的活动为主线,展开了对尼摩船长、他的鹦鹉螺号潜艇、我的伙伴康塞尔和捕鲸手的描写和对海底景观的描绘。尼摩船长出众、优秀,而且温雅、重情义,他把同伴葬在绚丽的珊瑚下面,那种沉默的凄然令我感动。在通透的玻璃一样的海水下,珊瑚伸展开来,为尼摩的情谊致敬。
整个故事中,“我”总在旁观,康塞尔仁厚地看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捕鲸手对于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显得有些火大,总是在焦躁不安地等着逃走的机会,在潜艇上的生活就像是在耽误生命。也许他才是鹦鹉螺号最不行的访客,为捕鲸而来却不得不被非法拘禁数载,在这期间也许可以当做是旅游观光,但好好的生活却被过成了犯人一样的日子,慢慢地将一个人的棱角磨掉。这也许就是心灵咒语上所说的眼光不同,所处的世界便会不同的道理吧,他的心不在此,如此的旅程只会徒增痛苦。但对于海洋我完全没有兴趣。我所对于海的印象一向都是很差的——海水苦涩,难以下咽。当然,这也是我闲的发慌自找麻烦时所得的经验。不过是玩个沙子,我突然觉得乏味,就潜到海里去,挖一捧泥来。偏生的我还不太会游泳,呛了一口苦涩的海水,回到沙滩上,我一边咳嗽一边掉眼泪,居然没把那团泥弄丢。回来看看,好像带回来的还不止泥巴,泥中混了一只小海葵(后来干死了)和几只寄居蟹(现在只剩下贝壳了)。所有来自与海的感觉好像就是当时我手中的一团松松的泥土,早已干涸的小海葵和羸弱的,像虾米一样的寄居蟹和一口除了咸就是苦的海水。海水蓝得像天,绿得像玉,雪白的浪撞碎在岸边的礁石上,散成无数的珍珠,飞溅开来,又消失了,往往复复之间,海底的生命也在更替——在浪的底下,又搬来了几只海葵?又有几只寄居蟹在忙碌地奔波?诡异漩涡消失后,鹦鹉螺号又去了哪儿?再见了,尼摩船长;再见了,珊瑚墓地;再见了,海底神秘的虹光花园,你们就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被珍藏在海的梦中。
在这个看似漫长的寒假,用一本好书填补时间给予的空缺,我想是十分明智的。而这个假期我很庆幸有《海底两万里》陪我一起度过。
第一次看完《海底两万里》是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当时只是很羡慕那两个学识渊博的主人翁,能经历如此丰富多彩的海底旅行,让我的内心充满了好奇与想象。
第二次看完这本后,非常欣赏书中的“阿龙纳斯”这个人物,因为他的理智与博学,还有他对科学的热爱竟能抵得过对自由的向往。这令我吃惊,我曾一度认为自由是一种无可超越的东西,他让我突然发现,自由,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但是做自己热爱的事情的机会却不可多得。
看到后来,我欣赏内德兰德。喜欢他的极端与刚烈。我承认那鲁莽也许会铸下不可饶恕的错,但我钦佩于他的执着——他从上了鹦鹉螺号那天就开始策划着要逃走,不论旅途中有多少事物分散他的注意力,这位狡猾的、威猛的捕鲸手从未放弃过他逃离的念头。即使他在生他养他的大海里,即使他就算是回到陆地上也得靠大海生活,他仍热切地期盼着离开鹦鹉螺号——因为他清楚,鹦鹉螺号不是他的生活。他让我明白,突如其来的好事也没有意义为之疯狂地欣喜——好事固然是好事,但为了任何的惊喜而打破了自己平静的生活,不值得。
再后来,欣赏尼摩船长。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渴望独立,于是就喜欢冷静、智慧的人物,当然最好还要孤僻,不接受任何人的帮助。我觉得尼摩船长的冷峻和理智,都极其值得学习——他是我那时除了浅薄的日本少年漫画主人公外唯一感兴趣的角色。但是,令我非常的不解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完美的人会有一个不明不白的结局。后来我慢慢地明白,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生活,耍酷是要有限度的。有句话说得好,人字的结构就是要相互支撑。
现在,我欣赏的人物却是最不起眼的那个主人公的仆人——孔塞伊。是的,他的确让很多人看不顺眼——对主人惟命是从、理论知识丰富实际经验匮乏,等等。但是,我所欣赏他的,却是他所掌握的“分寸”。他身为一个仆人,他做到了一个仆人所能做到的最高境界——顺服,勤劳,还有最重要的,忠诚。当他得知主人要去参加九死一生的危险而滑稽的捕鲸时,在可以退缩的情况下他毫不犹豫地表示要与主人同去。还有在教授落水时,南极冰盖下缺氧时,他所想的多的是主人,想得少的是自己。他对主人的忠诚甚至超过了人本能的对生命的渴望。
但是,我们能说他是一条哈巴狗吗?明显的不能。孔塞伊在除了忠诚之外,有一套自己的、相当完备的价值衡量标准。对每一件事,他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判断,但在不该他说的时候,他从来不说;不该他做决定的时候,他从不擅自主张。同时,他还在繁杂的家务事中抽出身来,发现了他的爱好:分类学,并且将它努力学透。可以说,孔塞伊——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仆人,在自我的角色与他在环境中的角色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他巧妙地把握着这个“度”,不做越矩的事而又快乐非常。
看完此书,我还想起了一句话:旅途可以用来看清人的本质。《海底的两万里》这本书,让我们感悟了从四个主人公身上映射出的芸芸众生之象。任何的科学,都是与对人的研究息息相关的,而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海底两万里》绝不是一部简单的科普作品,它让我领悟很多很多……
听名字,就知道这书一定很无聊。《海底两万里》,一看便不是我喜欢的书的类型,我更是不会好奇里面的内容,若不是该死的作业,我怎会买这样一本看起来如此枯燥的书。“忍耐一下,你是为了完成作业,你必须看这本书,不管它有多么糟糕。”我这样对自己说。
就这样,我翻开了第一页……
故事开始于1866年一件闹的满城风雨的怪事,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怪物,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不幸落水,才发现这怪物不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鹦鹉螺号”,船长尼摩邀请他们开始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经历了各种险情。最后,到达挪威海岸时,不辞而别的阿龙纳斯将海底的秘密公之于众。
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几个。但就是这么几个人,一艘潜水艇,一个神秘的船长尼摩,一个学富五车的科学家,在各种探险历程中,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中,纵横海底两万里,为我们演绎出一个个故事,展现出一幅幅惊险刺激画面,海底墓地,珊瑚谷,巨型章鱼描述了他们周游各大洋的冒险经历,故事曲折惊险,引人入胜,画面多姿多彩,气象万千。
故事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是尼摩船长。他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他如大海一般兼具热情、冷酷、和善、危险、温和、暴躁、随和、任性······他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鹦鹉螺号潜水艇,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好像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惟一目的。他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但他的良心从没有被残酷的生活经历磨灭过。他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他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他会把整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尼摩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他心中充满痛苦,却仍是善良的……在南极缺氧的时, 尼摩船长没有去吸潜水服上的储气罐里最后一丝空气,而是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他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行为深深感动了我。
合上了书,我的心仍停留在奇幻的海底。就是这曾经被我无限排斥的书,竟然会如此好看,在漫长的旅行中,我时而被推向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被带进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和细致入微的刻画交替出现。
这样一本扣人心弦的书的作者儒勒·凡尔纳,是法国十九世纪“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作品写法夸张,动人而富有科学意义的小说。《海底两万里》就是科学与幻想完美结合的奇幻之旅
读完后我发现,没有任何人可以以任何理由拒绝这本书。
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科学冒险《海底两万里》。永恒的魅力:情节惊险曲折、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趣味盎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
它继承和发扬了科学冒险小说传统,把当时已有的揣测的生物学、物理、化学、地理和历史知识演绎在海上乌托邦探险事件,大胆新颖,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神奇的海底世界之旅敲打并震撼人心。
一个海上探险,海洋生物学家阿罗纳克斯等人追寻巨大的“怪兽”,却被“鹦鹉螺”号的潜艇俘获,而“鹦鹉螺”号在全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则阿罗纳克斯、仆人康塞尔和加拿大捕鲸手尼德·兰跟随尼摩艇长坚持不懈地寻找巨大的“怪兽”,在海底进行将近一年的航行。一路上,冰山封路,鲨鱼袭击,章鱼围攻,土着人袭击,种种艰难险阻,却阻碍不了他们的步伐:尼摩艇长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指挥全体船员,战胜困难。
探险过程,融入许多科学知识,向百感交集的读者展示和预测了西方工业化进程中骄人的科学成就。用阿罗纳克斯和康塞尔之口,详细介绍海洋生物知识,生物从种到界的分类,海底森林、稀有珍珠、太平洋黑流、墨西哥暖流、海上飓风、马尾海藻、海洋深度、海水中声音的传播……井井有条,不蔓不枝。社会进步中一些准确的预测得到证实:制造出真实的潜水艇;1959年美国“鹦鹉螺”号潜艇沿书中“鹦鹉螺”号潜艇的航行轨迹在北冰洋进行冒险航行,不可思议海洋中的许多细节都与书中的描述不谋而合。凡尔纳的幻想有科学依据的。他作品中描绘的科学幻想都得以实现。
人物形象生动刻画,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凸显尼摩船长知识渊博、沉着冷静、毅力非凡、英勇无比,造诣超凡,勾勒栩栩如生“超人”形象。他无论情况多么危险,始终镇定自如,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沮丧或慌乱。潜艇面临搁浅的危险,他却从容地计算海水涨潮的高度和潜艇搁浅的时间;面对几百个凶残土着人的围攻,他不动声色地命令水手盖上舱口;“鹦鹉螺”号被冰山封路,船员面临压死或窒息的危险,他一面鼓舞着大家,一面想方设法带大家脱险……
一位绅士,他有品位,有情调,思想有深度,对待客人礼貌大方,为人勤俭。尽管有着刻骨铭心的痛恨,但他依然惦记着生活在水生火热的人类。锡兰采珠场,为营救被鲨鱼袭击的采珠人,他奋不顾身地冲向鲨鱼,手持匕首同鲨鱼搏斗;“鹦鹉螺”号游弋在克利特岛,他为揭竿而起的民众秘密送去几百万的财富……
拥有生命——《海底两万里》。一本远见加博学累积成的小说,为读者解读他们的旅程,懂得古人的智慧与文明;一本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大量篇幅却不厌其烦地介绍海流、鱼类、贝类、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环系统、珍珠生产等科学知识。
故事在告诫:科学技术造福人类时,要重视并防止被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两百年前先知者的呼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
感悟,丰富多彩的历险同涉取传神知识启发心灵的自然科学。
最近我看了十九世纪法国最著名的科幻作家凡尔纳于1870年写的《海底两万里》,这是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的人们发现了一只所谓独角鲸的大怪物,他(阿龙纳斯)接受了邀请并参加捕捉行动,在捕捉过程中却不幸与其仆人(康塞尔)掉入水中,却意外游到了这只怪物的脊背上。后来得知这只惊动一时的独角鲸原来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这潜水船是一位叫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其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途径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然后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稀罕的海生动植和水中奇异景象。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是,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有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主人翁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他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精心研究、设计、建造了这只独角鲸大怪物——潜水船(鹦鹉螺号),他与潜水船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好像这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唯一目的。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搜寻自由,又对自己孤僻的生活感到悲痛。在这孤独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龙纳斯并与他共同经历了一幕幕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事件。
就这样,我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开始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乘坐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鹦鹉螺号的主人尼摩船长是个性格阴郁,知识渊博的人,他们一道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沉没城市亚特兰蒂斯,这个拥有与希腊相当的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鹦鹉螺号从日本海出发,进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后到达印度洋,经过红海和阿拉伯隧道,来到地中海。潜艇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沿着非洲海岸,径直奔向南极地区。然后又沿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随暖流来到北海,最后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涡中。
在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程中,鹦鹉螺号以平均每小时十二公里的航速,缓缓行驶。我觉得我自己也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了海底变幻无穷的奇景异观。整个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博斗,反击土著人的围攻等等。书中都包容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学。阿尤那斯在航行中流露出他对尼摩船长出类拔萃的才华与学识的钦佩。但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采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以心灵更大的收获。
并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说都像《海底两万里》一样富有强烈的可读性,它作为一本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远见加博学累积成的小说,不但为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整部小说动用大量篇幅,不厌其烦地介绍诸如海流、鱼类、贝类、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环系统、珍珠生产等科学知识,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这真是一本令人爱不释手的好书。
如今,世界各处都流传着关于海怪的谣言,无论听起来是不现实还是十分逼真,目前为止,似乎并未出现威胁人类生存的海怪确凿证据。而海底两万里的开头,就由一段似是似非的海怪袭击轮船事件,引发了主人公阿龙纳斯的生活变化。
他接受了一同去寻找海怪的邀请,他和忠心朴实的仆人康塞尔一同踏上了旅途。在船上,他们认识了鱼叉手尼德兰,他豪迈急躁的性格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丝毫没有那怪物的踪影。
仿佛是命运的捉弄,就在林肯号准备返回的最后一天,海怪现身了。它对船只的攻击使得三人传奇般的进入到海怪当中,这时他们才知道,这怪物其实是一艘坚固的潜水船。
自此,三人开始了一段他们之前怎样也想不到的旅途,这当中,海底打猎,多列斯海峡,巴布亚岛的土人,坐礁搁浅,珊瑚墓地,苏伊士海底地道,桑多林岛,克里特的潜水人,维哥湾,亚特兰蒂斯,冰山,南极,被困冰层,血战章鱼,大西洋暖流的风暴,复仇号,以及撞沉战舰的可怕场面,都令人称奇和赞叹,同时,这艘潜水船的船长尼摩,更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
由于战争,他厌恶人类和陆地,建成诺第留斯号,与船员从此航行海中,永不回归大陆,他坚定的信念和思维深深震撼了我们;在印度参观采珠场,不幸的采珠人遇到饥饿的鲛鱼,尼摩船长毅然勇敢与鲛鱼搏斗,救下采珠人,此时他善良的一面展现在眼前;可他同时又令人不解,难道仅仅是因为战争失去亲人,他就开船撞向一艘战舰,让当中的船员不再有生的希望?也许他经历过的,造就了他这样一个独特的人吧。
如果说,尼德兰的莽撞让他顿失沉着一面,尼摩船长的多变让人心生疑惑,对他敬而远之,那么,阿龙纳斯的仆人康塞尔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他的忠心,坦诚,和他对分类学的热爱,都让他无时无刻不在闪光。
在阿龙纳斯踏上林肯号之前,他与康塞尔的对话着实令人捧腹,阿龙纳斯的焦急招呼与康塞尔的不骄不躁,他的一遍遍的游移确认与他的忠心耿耿,康赛尔在书中自始至终都保持一个统一思想,他的主人去哪里,他都要跟着。
确实也是,康塞尔没有亲人也没有家庭需要关照,他同阿龙纳斯一同见证海中奇迹,一同出生入死,这样充满神奇的旅途,何尝不使他乐在其中呢?康塞尔对加拿大人尼德兰的海中生物分类,作者凡尔纳常常用大量笔墨来叙述海中知识,康塞尔正是他的媒介。虽然读起来有些让人失去耐心,也仍让人感受到康塞尔对于分类学的简单纯粹的热爱。如今,这种真挚的热爱一件事的情愫,实在是当代人所稀缺的。
凡尔纳在当时的年代,写出这样一部充满让人不可思议的技术的小说,应该说正一步步被付诸实践,相信会有那么一天,如果谁感到难过或绝望,就搭乘诺第留斯到海底看一看,瞧一瞧色彩缤纷的鱼和欣赏珊瑚礁,在海底沙滩漫步,尝一尝从未体验过的海中美食,相信他就会忘记烦恼,重新热情的投入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