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雷锋日记范文优秀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在最初触碰到一本书时总会迫不及待翻开书本,然后慢慢独自品味其中的墨香文笔。然而当初次触摸到图书馆中《雷锋日记》这本书时,一时间手有些微僵,身体在一瞬间也被震撼到无法扭动。雷锋作为一个大家都不陌生的人,他的这本书也被无数的人所翻阅,他的精神也让所有人学习,拿起这本书时就让人不由自主的地怀着无比崇拜精神去拜读学习起来。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这是出现在雷锋日记中的一段,联想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一个收费班组,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干好工作。每个人都不遗余力、毫无保留地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严格履行各自的工作流程,才能保证每一工作环节不出错,收费员、发卡员认真执行“三个表观”服务标准,为司乘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班长和疏导员竭尽全力为司乘排忧解难,为遇到困难的司乘提供问路咨询、联系修车、提供燃油等服务,才能够更好地发挥青银高速公路的社会职能,为实现“大道为公 安全畅通 效力社会 成就职工” 的青银使命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在日记中,雷锋同志记录过这样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的这句话一直在激励撼动着每一个人,虽然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然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每一人都应该抱有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付出中去这样的精神。雷锋同志他不仅仅是在生活中有爱心与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本书中更深一层的存在是他那一份宽容、执着与爱国的一种民族精神。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加倍珍惜,这本《雷锋日记》应该让更多的人学习与阅读,阅读《雷锋日记》这本书是向雷锋同志学习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树立牢固的集体主义思想,因此也就让我们更加激昂奋进与虚心学习,无私奉献与团结一心。
阅读完这本书之后,学习到雷锋同志的思想之后,感觉到我们更加要坚持民族的团结,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党。
合上书本之后,怀着感激与崇拜向雷锋同志致敬!向中国革命军人致敬!向中国共产党人致敬!
细节真伪可以商榷,但不可怀疑的却是雷锋笔下的那种任何政治气候也掩盖不住的青春激情。这是一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理想共产主义者的日记。《雷锋日记》里弥漫的政治激情,让人再也看不到他更多的日常生活,但他依然记录下了他从伙房里偷吃锅巴、被冤枉谈恋爱后所受到的委屈……
雷锋是在县委机关当公务员时,即*年的秋天开始学着写日记的。当时雷锋在组织部的同事彭正元还记得雷锋特地向自己请教怎么样才能写好日记。*年4月,原团山湖农场办公室干部方湘林应该是最早看过雷锋写的日记的人。那次,是雷锋主动递给他看,据方湘林回忆,“(我)希望真有爱情日记,可仔细一看,写的全是政治与技术方面的内容,如下放干部总结评比大会记录,自己在大会上的发言提纲,拖拉机性能、拖拉机驾驶规则等等”。
雷锋去世五个月后,雷锋的日记再次被要求整理出来。《前进报》原社长冯荆育参与了《雷锋日记》的编选工作。他有专文记录当时的情景:*年1月18日,*军区政治部要求《前进报》社编选《雷锋日记》,由党政组组长董祖修负责。当月下旬,董祖修从军区文工团借来十人,将雷锋遗留的九本日记、笔记,全部抄录下来,准备仔细核对后进行选编。对雷锋遗留下的日记,工作组都是按照时间顺序,一天一天地核实、鉴别。其中雷锋记录生活、工作、学习的日记,很容易认定;但部分日记记录了一些富有深刻寓意的精辟论断、名言警句等,就必须仔细分析,因为里面有的是雷锋写的,有些似乎不是。对照雷锋的笔记本可以看出,雷锋平时看了很多书,做了不少摘记,有的注明了出处,有的却并未注明。雷锋日记里引用最多的是毛主席语录。
例如日记里有一段话这样写道:“一个人出生在世界上以后,除了早夭的以外,总要活上几十年。每个人从成年一直到停止呼吸的几十年的生活,就构成个人自己的历史。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写自己的历史。每个共产党员和每个共青团员都应该想一想,怎样来写自己的历史——我要永远保持自己历史鲜红的颜色。”当时工作组以为是雷锋自己的话,收录进最早的《雷锋日记选》版本中,列为第一篇。
过了几年,才发现这段话原来摘自中央党校杨献珍的一篇文章。于是在《雷锋日记》再版时便删去了这段摘记。这段话当时还曾被误为雷锋的话成为了《人民日报》组织的第一次报道雷锋的文章的引语。
工作组对雷锋日记中有关事实过程、人名、职务、单位、番号、地名、时间、数字等,都一一核对过,不允许出现半点误差。但在发表时还是做了一些技术处理。为了保密,将雷锋日记中的部队番号一律改成*部队;将不便透露姓名的人名,改成*。经过反复研究,还将部分语义重复、过时的话语、用词等,做了删节。
最后一共选辑了其中的121篇,约4.5万字编辑成书。*年4月,《雷锋日记》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这也是第一本正式出版的《雷锋日记》。这本日记的出版,满足了当时人们学习雷锋的需要。
根据一个公开的数字表明,《雷锋日记》光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就印刷了160万册。可谓风行神州大地。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他留下了几百篇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充满着理性思考的日记;而且,平实朴素而简练生动的语言,信手拈来却恰到好处的修辞,也很值得学习。下面作点简略粗浅的分析。
巧用比喻。“骄傲的人,其实是无知的人。他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他不懂自己只是沧海之一粟……这些人好比一个瓶子装的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可是还是荡不出来。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年3月12日)这则日记旨在批评那些狂妄自大者,当然也是自警。“吃干饭”、“沧海一粟”、“一瓶子”、“半瓶子”是信手拈来的比喻,而“可是还晃荡不出来”却是创意。这则日记脍炙人口:“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钻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年10月19日)钉子钉进木头,人所共见人所共晓,但拈来比喻学习也当挤和钻,是匠心独运。
比喻、对比套用。“我懂得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来,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的道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年*月*日)通俗的比喻,鲜明的对比,形象地说明先进人物要带领大家一道进步的深刻道理。“雷锋同志:愿你作暴雨中的松柏,不愿你作温室中的弱苗。”(*年1月18日)这则“自题”,用比喻和对比,表明自己誓做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决心。“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有力量。”(*年*月*日)用“滴水”与“大海”喻个人和集体,揭示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关系的重要。
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方法来观察社会历史,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阶级分析。掌握了阶级分析,就掌握了打开纷纭的社会现象的钥匙,就能在革命斗争中,分清敌友,爱憎分明,立场坚定。
请看,雷锋同志在这些方面,说得多好,做得多么自觉:
一九六年十月二十一日
我要牢牢记住这段名言:
“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
对待工作要象夏天一样的火热,
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
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四日
看问题不仅要看现象,还要从现象中抓住本质。有人说南方的地主剥削农民轻些,农民受的苦浅些,北方的地主狠些,剥削农民重些,农民受的苦深一些,这都是不正确的。张三地主是活阎王,李四地主是笑面虎,这绝不能说张三地主不好,李四地主好些。天下的乌鸦一般黑。……
一九六一年一月三十日
今天我找了一个战友谈心。我问他在旧社会受过苦没有?他低下了头回答说:“我爸被日本鬼子抓去当劳工,冬天冻死了,三岁的小弟弟被饿死了,妈带着我要饭,受尽了折磨和痛苦。”我又问他:“在旧社会里为什么穷人受苦、富人享福呢?”他说:“穷人在旧社会命不好,富人的八字好,运气好。”我说:“过去所谓的富人——地主、资产阶级,现在都垮了台,穷人都当了国家的主人。这难道说富人的八字就不好了么?穷人的命就都好了么?”
他两眼看着我,答不上来。他为什么回答不上来呢?主要是他还有迷信思想,没有掌握阶级分析的武器。……必须从阶级根源上来找原因,来认识它。一件事物为什么这样,怎么会这样,它符合哪个阶级的利益,不符合哪个阶级的利益,这样一分析它的性质就清楚了,是非就明白了,就能正确对待它了……
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七日
今天连部召开了一个党团员积极分子大会,听首长说:因近两年来我国遭到特大的自然灾害,给我们造成了一些暂时的困难。可是目前阶级敌人有所抬头,想乘机破坏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听了心里直发火,恨之入骨。我家里很穷,父、母、哥、弟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这血海深仇,我永远铭记在心。解放后,伟大的共产党拯救了我,党象慈父般地哺育和教育着我,从解放那天起,党和毛主席便成了我心上的太阳;对阶级敌人更加憎恨。由于不断受到党的教育,懂得了阶级斗争。象我这样的穷苦人,不斗争就没有出路……
现在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共产党员,只有当他闭上了眼睛的时候,才有权利停止斗争。”我决心为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斗争到底。
一九六二年八月一日
今年的“八一”建军节,正当美帝国主义支持鼓励蒋匪帮妄图窜犯大陆沿海地区。我们在提高警惕加强战备的情况下,来纪念这个伟大的节日,有其更加重要的意义。……毛主席教导我们: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它的本性是不能改变的,帝国主义分子决不肯放下屠
刀,他们也决不能成佛……”。在人类历史上,凡属将要死亡的反动势力,总是要向革命势力进行最后挣扎的。“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我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就是证明。
现在,美帝国主义支持蒋匪帮妄图冒险窜犯大陆,……我们一定要认清敌人这种凶残、阴险、反动的本质,永远不忘血海深仇,提高警惕,练好本领,随时准备粉碎敌人。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心,他就可以鼓起最大的干劲,发挥最高的智慧,尽自己所有的力量,为人民服务得更好,作出更多的贡献。在这方面又是没有任何限制的。这就是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工作的辩证关系。雷锋同志在这方面有很多精辟的思想和感人的事迹:
一九六年三月十日
今天,我国的领土台湾,还被美帝国主义和蒋匪霸占着。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穷人没有得到解放。他们没有吃、穿,受压迫,受剥削。我决不能眼看着他们受欺凌,一定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所有受苦受难的人民。
一九六年八月二十日
望花区成立了一个人民公社,我把平时节约下来的一百元钱,支援了他们;辽阳市遭受了洪水的灾害,我把省吃俭用积存的一百元钱寄给了辽阳灾区人民。有些人说我是“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
一九六一年十月三日
人生总有一死,有的轻如鸿毛,有的却重如泰山。我觉得一个革命者活着就应该把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为人类解放事业——共产主义全部献出。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当祖国和人民处在最危急的关头,我就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
一九六一年十月二十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一九六二年八月六日
我今天听一位同志对另一位同志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对,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而斗争。
一个革命者要为人民服务得好,必须懂得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个人是离不开集体的。和集体、群众比较起来,个人不过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整个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高楼大厦的一砖一石。离开了集体,离开了群众,个人就会一事无成。但是,如果个人参加到集体中去,和群众一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对每一个革命青年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九六一年十月十六日
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石砌起来的,我们何不做这一砖一石呢!我所以天天都要做这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在学生文化方面,我们认为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有尊严、幸福地生活,他一定是一个有丰富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大气的人;一个文质彬彬、会艺术化生存的雅气的人;一个有开放眼光、有文化内涵的灵气的人。只有这样精彩的生命才会有意义,生命有意义才会精彩。我们回归教育的原点,达成我们的育人目标:做大气、雅气、灵气的新苑学子。通过坚持续写雷锋日记活动,我们旨在引领学生体验中感谢生命的美好,丰盈学生的人生,增强每个生命体的亮丽光芒,成就每个“精彩”的生命。
从1997年学校倡导开展“续写雷锋日记”活动开始,为了让雷锋精神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每年学校将学生们一年来看雷锋的书籍、学雷锋的心得、做好事的感受等等记录收集起来,编印成《续写雷锋日记集》。成册的“雷锋日记”在学生中长时间传阅,已经成为日常行为规范的榜样示范。续写雷锋日记活动至今坚持了整整15年,参与学生有1.6万多人次。现在我们“续写雷锋日记”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当初的概念,从“续写雷锋日记”的纸面的日记材料,由对雷锋的平面的认识理解,到现在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学生、教师、家长三个群体的立体的行动的实践,为雷锋精神的发扬光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渗透,做着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三大群体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着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真谛。
一、积极踊跃的学生小雷锋。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奉献灾区……学生们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记录下来,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学雷锋不是一时的举动,而应该是一生的思想、一世的行为。为孩子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及成长带来终生益处。
此外结合“续写雷锋日记”活动,学校还组织开展了讲雷锋故事、“老中少三代话雷锋”“泉城义工在行动”等丰富多彩具有实效性的学雷锋活动。
二、爱岗敬业的教师志愿者。在雷锋精神感召下,新苑的每位老师积极地将爱生思想转化为爱生行动。共青团长期组织35岁以下青年教师组成“爱生帮扶团”。每位教师与班里急切需要帮助的同学结对子,为同学们的生活、学习服务,为特殊家庭服务。开展“六个一”服务行动。
三、热情参与的家长志工团。“心愿家园”家长委员会是一支新兴的队伍,团结着1267名学生家庭的家长们,开展了既扎扎实实又丰富多彩的工作。每学期,体育节上家长志愿者是裁判,是医疗队;艺术节上家长是导演,是剧务,是化妆师;“爸爸妈妈大课堂”上主讲人全部是家长,有的家长因为授课精彩受其他年级的邀请会一连讲上几场。“趣味高尔夫”“保护牙齿”“质量监督伴我行”“铁路机车与车辆”“税法知识进校园”“青春期心理与健康”……这些迥别于课本的知识鲜活有趣,丰富了学生生活经验。家委会到目前为止开设了400多节课,全都是义务服务,没有拿过一分钱,已经整理出了“爸爸妈妈大课堂”教案集。6月份的时候,教育部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还有十几家中央媒体的记者还一同走进课堂,聆听了我们的爸爸妈妈大课堂。
四、无私奉献的“五老”爱心团。这是在“续写雷锋日记”十五年庆典活动中,我们向老师和学生征集的一段颁奖词:他鬓角的白发见证着岁月的沧桑,他慈祥的笑容写满了温暖的关怀。他饱满的声音是最动听的旋律,穿梭于校园里,讲述着无私奉献的故事,感动着一颗颗年轻的心。
这段颁奖词是写给我们的校外辅导员胡义德爷爷的。在新苑像胡老这样把关心下一代作为自己晚年事业的老红军、老干部、老教师还有很多。他们关爱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还关怀帮助青年教师,在生活和业务上一对一指导。“市十佳保护环境先进个人――安培财爷爷来校开展“学税收法规,做文雅少年”主题教育活动。“五老”宣讲团老红军、老战士赵桐秋爷爷举行“雷锋激励我成长”主题教育讲座,让学生的心灵走进雷锋,感化、提升自我。
我们按照创建“五好”关工委的指导思想、内容和要求,认真运作,以开展“五好”关工委为总抓手,增活力、上水平,取得显著成效。经教育局申报,区关工委严格考核验收,首批达标,获得区级“五好关工委”荣誉称号,并被推荐参加“济南市五好关工委”评审。
现在在同学们的心中,每一天都是学雷锋日。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全校师生心中爱心永驻,奉献精神永随,雷锋精神必将在我们身上延续!正如《雷锋日记集》前言里所写的:“雷锋精神曾激励而且仍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雷锋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时时处处为祖国着想、为集体着想、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雷锋那种关爱他人、无私忘我的精神,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精神家园,这种精神穿越了时间的长河,跨越了国门的界线,将永远存在下去……”
运输连的人发现,每次下班后雷锋总喜欢一个人独自找个地方坐着,或在营房靠窗的地方,或在营房外面的操场,或在一棵独立的大树下,自己埋头在一个小本子上写着什么,就是有人从他旁边走过也不知道。
如此专心地做一件事情,而且是在下班之后,是在学技术,还是记录行车情况,还是在做别的记录?雷锋的行为让人“可疑”。
雷锋听后笑着说,自己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就有个记日记的习惯,是在记日记。
军队是一个非常严格的军事组织,更何况工程兵10团当时正在执行保密的国防施工任务,到底雷锋每天都在记些什么呢,部队必须得将这件事情了解清楚。
雷锋将自己的日记交到连里,连里的领导一看,那个小本子上已记了不少,大都是从他参军那天开始,记自己在部队里的工作、学习与思想,其中也包括平时帮助别人一些事情,写得很有思想深度。
连里将这件事情反映到团里的政治处,政治处又将情况反映给韩万金政委。韩万金听后非常高兴,没有想到这样一名有着培养前途的战士,除了平时表现突出、觉悟高、乐于助人之外,还坚持记日记,以此来督促自己。
韩万金要求看看雷锋的日记。
韩万金看完后大加赞赏,认为教育战士们热爱祖国,忠诚向上,记日记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也发现雷锋由于文化水平不是太高,个别地方在用词造句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韩万金希望政治处能帮助雷锋,让他在用词造句方面能有进步。
1960年10月底,团政治处接到沈阳军区政治部通知,要借调雷锋到政治部去,配合工程兵开展“两忆三查”,让雷锋到工程兵下属各部队去作“忆苦”报告。政治处让他将日记带上,因为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王寄语要看他写的日记。
王寄语是个非常认真负责的老同志,在了解了雷锋身世之后,又听说这样一名小战士,入伍后还坚持写日记,觉得难能可贵,想从这些日记里更多地了解雷锋。那时部队里的战士跟现在不一样,文化水平一般都比较低,还有的一字不识,有一个像雷锋这样的新兵,能每天在紧张的军训和工作之余记日记,是一件非常稀奇的新鲜事。
雷锋开始时不愿意,认为那都是记的个人的事情,没有多大价值。但是,这是上级的命令,作为战士必须服从。
就这样,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里,雷锋带上自己的日记来到沈阳,到工程兵政治部报到,并根据要求交上了自己的日记本。
王寄语认真地读完了雷锋的日记,大受感动,认为这是自己读到的最好的日记。从这本日记中,他看到了雷锋的成长历程,进一步了解到这个战士苦难的家史,以及对新社会深深的热爱之情,触摸到了一颗怦怦跳动着的战士的心。他为之激动,为之赞叹,立刻安排人摘了一部分,然后打印出来,分送给军区工程兵部每位党委委员一份。
党委委员们从来没有阅读过这样特殊的“文件”,那些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着的深刻思想,那一件件鲜为人知的好人好事,展现在他们的眼前,他们被这位年轻战士的言行深深感动。日记中那些平实而深刻的人生感悟,充满哲理,体现了这位年轻士兵对生命的认识与自身的价值取向,是那样平凡而崇高,人民军队多么需要这样的战士啊!
于是,党委委员们又将这些日记推荐给部队的其他领导同志看。
由于雷锋不断地到各个工程兵部队去作“忆苦”报告,他的名字也越来越多地为战士们所认识,也为军队的媒体所关注。
有一天,新华社军事记者佟希文、李健羽来到沈阳军区《前进报》社,在总编辑嵇炳前的带领下来到军区政治部,说是要了解雷锋的情况,希望能采访一下这个小战士。
政治部派人将他们带到雷锋的临时住房,在与雷锋的交谈中,更进一步了解到他苦难的家史和自身成长的经历。当他们站起来将要离开的时候,在雷锋的床上发现了雷锋的一个日记本,于是便问他,这个日记本是不是他自己的,能不能看一看。
得到雷锋同意后,3位记者当场翻看,只见在日记本的第一页上贴着一张从报纸上剪下来的黄继光的照片,雷锋在照片两侧空白的地方竖着写道:“英雄的战士黄继光,我永远向您学习!”再往后翻,便是雷锋所写的日记,他们立刻被日记中那些感人的事迹和闪光的思想所吸引,便产生了想借去看的念头。
日记是非常私人化的文字,一般情况下写日记的人是不太愿意让别人看的。事后,他们找到王寄语,非常赞赏雷锋所记的日记,并将要求给他讲了,希望这件事情能得到军区政治部的支持和帮助。王寄语当即表示同意。
记者们拿到雷锋的日记本后如获至宝,连夜阅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要记住: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雷锋同志,愿你做暴风雨中的松柏,不愿你做温室中的弱苗……
那一件件平凡的事情,一次次助人为乐的举动,那些饱含着思想光辉的文字,那些充满着人生哲理的语言,那些对祖国和人民的炽爱之情,那种无私忘我的品质追求,无不闪烁着一个年轻战士思想的光芒,令阅读的人热泪盈眶,激动不已。世界上竟然会有这样纯粹的青年,这样高尚情操的战士!读着这些文情并茂的文字,他们如同发现了丰富的宝藏,见到了闪亮的金子,决定将这些日记摘抄部分在报纸上发表。
1960年12月1日,沈阳军区机关报《前进报》首次以整版的篇幅摘录发表《雷锋日记》,标题是《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雷锋同志日记抄摘》。这次共摘发了15篇,是雷锋从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的日记中所选出来的。
1963年4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雷锋日记》,在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这也是第一本正式出版的《雷锋日记》。
毛泽东看过《雷锋日记》后,称赞“此人懂得一点哲学”。
从此,这本不朽的私人生活记录,便得到了亿万人民的喜爱。从那些闪光的文字中,人们感受到了一颗怦怦跳动着的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战士之心,感受到我们民族所向往和渴盼的心灵共震,以及希望看到的我们未来国家和子孙的形象。
雷锋逝世后,他的日记本、笔记本共9本,连同雷锋其他遗物一起,被征集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为全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永久珍藏。
2.是否有人改动过雷锋日记
谈到雷锋日记的发现过程,我不由得想到不久前听到的一件事情。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有个青年人曾经问我,雷锋只有高小文化,日记能写那么好吗?我们现在别说是小学生,恐怕大学生也写不了这样的日记。这本日记在发表的时候,编辑们是否做过加工,是否有人改动过,所以才这样好,这样感人,这样充满文采。
青年人的话让我从雷锋日记想到了现在的教育,我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教育上存在着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思想上的差距不谈,现在莫说是一个高小生,就是一名本科大学毕业生乃至于个别硕士生、博士生,在文字上的功力恐怕也赶不上雷锋,因此,年轻人怀疑有人改过雷锋的日记也就不奇怪了。
我认为,雷锋日记写得那么好,首先在于他自己有很高的思想境界。事实是基础,思想是灵魂,他自己没有做那么多事情,群众没有那么多信邮来部队里赞扬他,他的日记里的内容就不会那么丰富。他没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就不可能去做那些平凡小事,日记里也不会闪烁出那些如朝霞般灿烂的思想。
雷锋的日记大体可以分成这样几个内容:
一部分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己所做的事情,这当中有很多是他主动帮助别人,也有从别人那里感受到的东西。
第二部分是他自己的思想活动,私人内心的表达。
再有一部分就是他从书上报纸上读到一些名言警句,这不是他自己的,是从别人那里摘抄下来作为警句勉励自己的。
这样一分类就十分清楚了,我们在学习雷锋日记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方向,就不会产生误会,更不会想到是谁帮他修改过日记了。
工程兵10团的韩万金政委在学习雷锋的时候曾经讲过,一定要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夸大。对雷锋本人也是经常谈心,要他正确对待荣誉,外出作报告要实事求是,报告回来要向他汇报,并经常派政治处的人员随同雷锋一起出去作报告。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一本已经白纸黑字写下的日记,谁还敢改动?
当然,有没有细小的改动呢?也许是有的。雷锋只有高小文化,在一些用词造句上难免会出现不太通顺的地方,为了让读者读起来通顺自然,在正式出版雷锋日记的时候,把个别语句不太通顺的地方顺了一下。这种改动极少,总的不会影响到日记的内容,更不可能有“造假”的事情出现。
雷锋的日记中摘录了很多名人名言,由于雷锋没有在日记里注明,这个很难让人分清,但凡是能分清的,部队和出版社都进行了分清,是摘录的都加以了说明。
例如:前面说到的,雷锋日记中的4句名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据说在报纸上发表时,有人曾提出过那第三句与其他几句不对称,是否在最后加几个字的形容词,这样4句话就“对称平衡”了。
报社领导、记者、编辑对此进行过讨论,最后还是否定了这个意见,认为必须尊重日记的原样,不能任意改动,就是要动,也只能是一些必要的说明或者是个别语句不通的地方。
在这种尊重日记原作的基础上,为了说明雷锋这几句话不是他自己创作的,而是从别人那里摘抄在日记里来勉励自己的,因此在前面加了几个字:“我要牢牢记住这段名言”。
这些细微的处理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读到的雷锋日记是非常严肃认真的,是尊重雷锋日记原意的,是没有请任何的“高人”进行修改加工的,完全是一本原生态的日记。
那个时候的纪律十分严格,谁还敢在这上面动手脚,那不是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去开玩笑吗?
雷锋日记里还有一段精彩的名言:“一个人出生在世界上以后,除了早夭的以外,总要活上几十年。每个人从成年一直到停止呼吸的几十年的生活,就构成个人自己的历史。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写自己的历史。每个共产党员和每个共青团员都应该想一想,怎样来写自己的历史——我要永远保持自己历史鲜红的颜色。”开始大家都认为这是雷锋写的,也就将这句名言放在雷锋日记里面。
这句话就一直作为雷锋的日记流传,许多报刊也相继引用。
后来在出版雷锋日记的时候,有人发现这句话不是雷锋写的,而是另外的人写的,这个人就是当时的中央党校校长、著名的理论家杨献珍,雷锋在读书的时候发现了,觉得这句话很有意义,于是摘抄在自己的日记本上,作为对自己人生的鞭策。
弄清了事实真相,在后来正式出版雷锋日记的时候,就没有用到这段话。
从这些不难看出,对于雷锋日记的出版是非常慎重的、严肃的,都是最大限度地保留雷锋的原意。这是一本真实可信的个人生活记录,是雷锋的行动与真实思想情感的表达,是一部在我们民族史上,在雷锋生活的那个时代最珍贵的个人生活与思想情感的记录。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这本《雷锋日记》,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雷锋叔叔在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五日写的日记。那天是星期日,雷锋叔叔没有外出,却为部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日记的末尾,他写道:“今后要少说多做。”
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件事情:那天老师有事,要我管理开放班级的纪律卫生情况。快放学了,我叫同学们去捡地面,正常是组长捡前面,我就没有去捡,后来,看组长捡的很吃力,我才去帮着捡。我觉得我应该像雷锋叔叔那样,永远记住那两句话: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
今后,我要多做些日常的、平凡的、细小的工作,少说漂亮话。
2012年3月2日一大早,一大批出租车陆续驶向石家庄市公交三公司院内,几面招展的红旗引导的哥们将车有序停在各自位置。在公交三公司院内,醒目摆放着雷锋生前事迹的大幅照片,在照片的一侧停靠着一辆流动献血车。
这是由石家庄市出租车爱心服务车队联合公交三公司、尹泰公益车队以及爱心市民共同举办的以“学雷锋、倡善行、义务献血、传递爱心”为主题的学雷锋实践活动,也是这些新时代雷锋精神传承人所开展的无数公益活动的一项。
发起这次义务献血活动的石家庄市出租车爱心服务车队是2004年由王青松自发组建的,在目前省会众多的爱心车队中建队最早。谈起组建爱心车队的初衷,发起人王青松很有感触,他说有一年冬天,天寒地冻,一对老两口站在路边打车,可是的哥们都不愿意停车。王青松看到这种情形,就把老两口送回了家,到家后,老两口千恩万谢。王青松说他当时感觉很惭愧,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他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可是对于顾客来说,却是莫大的安慰。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初由14辆出租车组成的“石家庄市文明使者出租车爱心服务车队”终于在2004年面世了。
八年来,不少的哥慕名而来,要求加入车队,参加车队组织的公益活动。公益活动不仅没有收入,车份儿还得照交不误,的哥们没有一个因此退缩,现在车队已经发展到五十多人、四十多辆车。
65岁的郑计增老两口是石家庄市出租车爱心服务车队的荣誉队员,2007年,他们从广播上听到爱心车队的事迹后很受感动,决定参加车队。此后几年间,凡是爱心车队组织的公益活动,他们一次没拉过。这次义务献血,早已超过献血年龄的老两口也冒着严寒一大早就赶来了,他们说要在现场为队员们鼓舞士气。
爱心车队组建之后,每年开展公益活动十几次,接受爱心的人们一次次都铭记在心里。在百度搜索框键入“石家庄爱心出租车队”的关键词,会得到多达几十页的搜索结果。这一条条的搜索结果不仅仅是单纯的新闻报道,更是社会对王青松和他的爱心出租车队8年来爱心积累的肯定。
据不完全统计,爱心车队成立七年来,共开展团队公益活动111次,累计义务出车7000余辆次,爱心传递行驶里程逾60000公里,义务服务约35000小时,捐赠钱款25万元、图书2万余册、冬衣5万多件套,受益群体达25000余人。王青松入选2011年度“感动省城”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候选人提名,获得中央文明办授予的2011年“全国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令人欣慰的是,石家庄市文明使者出租车爱心服务车队并不孤单,在他们的带动下,各种名称的公益车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省会的大街小巷。公交三公司和尹泰公益出租车队一直追随着石家庄市文明使者出租车爱心服务车队的脚步,到处播洒爱心的种子。
3月2日上午,石家庄市出租车爱心服务车队联合公交三公司、尹泰公益车队以及爱心市民共同举办了以“学雷锋、倡善行、义务献血、传递爱心”为主题的学雷锋实践活动。
爱心车队自2004年成立至2011年的七年时间,共开展团队公益活动111次,累计义务出车7000余辆次,爱心传递行驶里程逾60000公里,义务服务约35000小时,捐赠钱款25万元、图书2万余册、冬衣5万多件套,受益群体达25000余人。
在学雷锋实践活动现场,王青松以雷锋精神与队员们互勉。
现年65岁的郑计增老两口是石家庄市出租车爱心服务车队的荣誉队员,凡是车队组织的公益活动,他们都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