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数学小论文三年级【优秀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新课改改革中,需要数学教师先改变自己的观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些新观念和新理念注入教学设计中。所以,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生的独立发展提供条件。
(一)转变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的作用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才能在课堂学习中沿着教学目标不断进步。在新的教学观念中,教师从对知识的精心讲述中脱离出来,成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教师不是不参与教学活动,而是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他们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只要有思考,就能获得进步。在学习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进步能使他们感到巨大的乐趣和激情,引发他们更深入地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转变成主动
教学观念的改变引起教学方式的改变,而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是解题的经验,他们在记忆和模仿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思维得不到发展。在对待较难问题时,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动地走进数学,探索数学的本质,使他们能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通过分析数学问题得到其中蕴涵的实质,使他们的数学思维获得主动发展。
(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
单一的教学评价针对的是传统教学。在新课改实施中,评价针对学生的多个方面进行,实施多元化的评价。在这个评价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和价值观,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学生的学习成绩等都要作为评价的内容,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更有利于激发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有效教学。
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不能保持持久性,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高效率对学生分配学习任务。在让学生接触新学知识时,为了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到其中,把自己放到创设的情境中来分析问题,使他们对问题的敏感性更强,能找到问题的入手点进行解决。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和生活有关的情境,使他们联系生活的同时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互动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缺少了任何一方的参与都是不成功的教学。在进行师生互动过程中,他们针对的是教材内容的探讨。在课堂学习之前,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不能按照教材一成不变地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生的水平适当地扩充教材的内涵和外延。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单纯地讲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没有促进作用,不能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引入到课堂中,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下对数学的学习充满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类思想,使他们具备把一大堆物品进行分类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他们一些生活物品、玩具、学习用品等来让学生进行分类,从而从实际动手中增强学生对分类思想的理解。通过在学习中渗透分类思想,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把物品进行分类,把教师的教具、卫生物品、杂物进行分类,使教室保持整洁。在生活中加入所学知识,在数学知识中体会其在生活中的运用,增加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存在的奥秘充满探索精神,使他们不断地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努力学习。总之,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数学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有关倍的概念及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与周长,千米和吨的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学习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行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
引入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会有一定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分数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诠释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使学生建立起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还学习用分数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本册教材安排了“倍的认识”教学单元,将以往分散编排在表内乘除法中的有关“倍”的知识集中编排,让学生在掌握了乘除法之后来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建立“倍”的概念,也便于学习根据“倍”的含义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四边形,掌握认识正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认识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时、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长度、质量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的意识。
“数学广角”安排的是关于集合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并能应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展、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字编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通过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对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2、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初步培养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4、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及在生活中应用。
5、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7、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8、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重、难点是: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与周长。
【三】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大多数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两个班的学生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困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数学基础较差,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较慢,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及时地进行补差等。
【四】教学措施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4、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从根本上消除掉队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预备周
8.30-8.31
8月30日学生报到注册、教师备两周课
一周
9.4-9.8
课堂常规要求和暑假作业检查及讲解
二周
9.11-9.15
秒的认识及时间计算、复习
三周
9.18-9.22
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四周
9.25-9.30
万以内的加减法(一)、测量
五周
10.2-10.8
国庆节
六周
10.9-10.13
测量5
七周
10.16-10.20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加法
八周
10.23-10.27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减法
九周
10.30-11.3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减法整理复习
倍数的认识
十周
11.6-11.10
倍数的认识
期中复习
十一周
11.13-11.17
期中考试
多位数乘一位数
十二周
11.20-11.24
多位数乘一位数
十三周
11、27-12.1
多位数乘一位数
十四周
12.4-12.8
多位数乘一位数
十五周
12.11-12.15
长方形和正方形
十六周
12.18-12.22
分数的初步认识
十七周
12.25-12.29
分数的初步认识
十八周
1.1-1.5
数学广角
元旦
十九周
1.8-1.12
总复习
二十周
1.15-1.19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导处的领导下,我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现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一个总结。
一、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1、备课。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作业练习。
2、上课。(1)利用“白板”等多媒体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沉闷的局面,使学生乐于思考,敢于积极回答问题。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根究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作业。做到精讲多练,有针对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认真对学生的每一道错题进行纠错。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二、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引一个三年级评语例子:“这几天我们学习了较大的长度单位《面积的认识》,汪睿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如何推测、估计较大的面积,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中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亮点。多听课,多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加强转劣培优力度,加强教学反思。
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仍需不断积累,不断探索,使学生因乐学而好学数学,使学生们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
花开花谢,暑往寒来,又一个学期过去了。这一学年我担任三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虽然我以有一年教三年级的经验,但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个学期还要抽考三年级语文数学期中的一科,所以我更加你没有怠慢,在教学工作中,我继续延续了上学期的一些好的做法,改正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在课前认真备课,和同级的梁老师一起研究,明确每节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有时候还征求师傅的意见,明确学生的认知基础,完成详尽的教学预案,因地制宜、因课制宜,有效利用各类课程资源,做好充分的课前教学准备;第二,课堂上对学生要求明确,严明课堂纪律,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第三,上课饱含激情,注重课堂语言准确、简练、富有感染力和趣味性,努力让幽默成为自己的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第四、精讲多练,注重使用启发式教学,努力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尽可能让课堂成为更多学生的舞台,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五、课堂评价生动多样,因人而异,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紧扣教材,合理练习,有效控制学生的学习负担。
教材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本学期的练习内容重点放在教材上,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准确、熟练地解答教材中的每一道练习(有百分只九十以上的学生能达到要求),在此基础上完成学校指定的。配套教辅资料。好的基础是拔高的阶梯,大部分学生双基扎实,思维活跃,在课堂常常带来令人惊喜的答案。本学期没有给学生增加其它任何作业负担,通过平时的调查了解,两个班大多数学生都非常喜欢学数学,非常喜欢上数学课。
三、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了解学生,热爱学生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提高教育效果。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要求,才能更好地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才能贴近实际地关注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本学期我利用课间、放学后和大课间活动,与学生亲密接触,成功地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每次下课,总有几个学生带着课堂上的问题围在我的身边,使教学由课堂延伸到课间。
四、积极反思,做反思型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边教边学、且思且行,积极反思自己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及时地查找不足,总结成功的经验,从而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以教学随笔的形式及时记录自己的教学反思。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六、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记,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总之,本学期我教学态度认真,能认真落实学校对备、教、批、辅、各教学环节的规定,努力向课堂要质量。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个别同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习惯有待于培养;整体知识整合不够,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须加强全面培养与个别辅导。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需再接再厉,不断努力,为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大学网)
背景: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数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就产生了数学美。
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数学美感,增强教材的亲和力,唤起学生求知的好奇心,提高解题能力。
主要内容:本文就中学数学教学中所蕴含的数学美的形式特点及其在教学中应用做初步的探讨。
预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美,进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归纳法、举例法。
研究步骤:
1、查阅文献,收集资料
2、拟定大纲,形成初稿
3、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
4、定稿、排版、打印
第1周:查阅文献,整理资料
第2周:按要求指导学生填写开题报告
第3周:拟订论文纲要,形成论文初稿
第4、5周:进行论文修改
第6周:定稿、排版、打印
[1]《毕达哥拉斯与毕达哥拉斯学派》 大庆师范学院图书馆
[2]《论美与数学》江纯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年第七卷第3期
[3]《数学中的对称美与应用》《中国科学信息》20xx年05期
[4]《谈谈数学的奇异美》 汤波 《教育大学学报》20xx年02期
[5]《浅谈高中数学中的数学美》 王引观 《嘉兴学院学报》20xx年第14卷
: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提出,高等数学作为工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急需针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该文提出了融合思政育人元素的案例教学法,既紧扣专业需求,体现数学方法与专业应用的关联性,同时也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
新工科;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课程思政
新工科(emergingengineeringeducation:3e)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指出,新工科的内涵是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多元化、创新型的卓越工程人才,为未来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1]高等数学是大部分工科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接触到的第一门重要的数学基础课。丘成桐院士在北大百周年校庆学术报告会上指出,高等数学课程在培养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课题组成员此前已对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工科学生的高等数学成绩与后续课程的成绩关联性展开调研,发现该课程的学习情况将直接影响工科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3-4]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开展“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也应当针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xxxxxx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学生特点,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导,选取来源于与工科专业相关的应用案例,将思政案例教学法引入高等数学的教学,创造属于新工科的独特思考。
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围绕时政性主题,设置“厉害了我的国”专项主题案例,加强学生对中国国情与科技立项的认识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例如,在定积分的概念讲解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雄安新区面积测绘问题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课程引入,旨在利用时政热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普及设立雄安新区,是以xxx同志为核心的xxx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这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时刻。又例如,在反常积分中引入北斗导航卫星的介绍等,让学生深切体会中国近几年的迅速发展以及了解未来还应继续努力的方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思政案例不仅仅要起到引入作用,还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家国情怀,使其之于国、之于家,都怀有一种朴素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尤其是在案例教学的讨论环节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加深他们对当今时代、对自身发展、对如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思索。青年的国家认同感和政治认同感,是新工科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复合型人才需求最重要的底色。
学生开放创新思维的培养
xxxxxx着眼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出教师要具备价值导向能力、理论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教学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思辨能力。因此,在案例教学进行中应重视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在极值的应用中,引入易拉罐的设计方案作为案例:首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易拉罐形状,其次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为什么其形状总是圆柱形的?引导学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在相同的制作材料下如何尽可能多地盛装饮料来降低生产成本,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极值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思政元素的拓展,让学生思考易拉罐设计的细节,为什么底是圆拱形?设计长宽比例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顶面底面的材料更为坚硬?拉环的制作有什么特点与优势?介绍易拉罐制作回收中的节能意识,并让学生尝试自主设计易拉罐。从而培养学生发现、感知的意识和开放性思维,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世界的理解,关注节能减排,关注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挑战。
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引入现代科学计算手段,对案例实际问题进行模拟,让学生感知数学中的离散与连续,实质即是哲学中的量变与质变。例如,在定积分的概念中利用数学软件matlab,进行分割、近似、求和的软件模拟,再通过分割的不断加细,最终由“无限”加细这一理念,从而产生质变:极限。用思辨的观点看待数学知识点的转化与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软件进行计算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具体案例进行探索与研究的能力。用数学软件等技术辅助教学,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理学院目前大力推行的教学改革方向之一,旨在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现代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实践如何将创意或方案转化为有形的数学模型,如何进行模型的求解以及对于出现的问题如何利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改进与优化。
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
工匠精神的培养
适时普及类比国内外数学发展史,帮助学生了解中外数学文化并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例如,微积分学是在17世纪下半叶由英国数学家牛顿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创立的,其中极限是其最基本的概念。而极限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也早有体现。例如,战国时期的庄周在《庄子天下篇》中提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就是古代极限思想的体现。然而极限的定义是如何从描述性定义过渡到精确性定义的呢?这就要提到19世纪后半叶实数理论的建立。实数理论使得极限理论有了严格的理论基础,从而使微积分的基础和思想方法日臻完善。这一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了数学这一学科的严谨之美,从而也认识到知识的创新完备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应具有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人文素养的培养
著名文学家雨果说过:“数学到了最后阶段就遇到想象,在圆锥曲线、对数、概率、微积分中,想象成了计算的系数,于是数学也成了诗。”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适时引入诗词文化,引导学生在诗词中发现数学的美。例如,李尚志教授所写的微积分诗:“一番难遇风顺,一路高低不平。平平淡淡分秒,编织百味人生。”突破了原有定积分定义所带来的表层局限性,打破了文学和数学理工科的鸿沟,从星星点点的字逐渐构成了一副波澜壮阔的画卷,引导学生去感悟微积分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课程思政与案例教学法的有机融合,能引导学生于生活、历史文化中发现数学之美,改变其对数学课程枯燥难懂的固有印象,于时政、科学前沿、专业应用中,体悟数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开放创新性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以上是笔者关于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进行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的一些思考,具体实施过程中,思政案例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总结、更新和改进,才能真正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新工科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2]教育部非数学类专业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工科类本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j].大学数学,2004(1):1-6.
[3]邱翔,庄海根,庞莉莉,等。工科学生“高等数学”成绩的相关分析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2):291-295.
[4]郭琼,徐小明,邱翔,等。关于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33):65-68.
[5]xxx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xxx,2016-12-09(1).
[6]王青梅,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