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诗词【通用8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小编给家人们整理的经典古诗词【通用8篇】,仅供借鉴。

经典古诗词 篇1

古诗文的积累,会增强儿童对美的鉴赏力,从优美的诗句中感悟人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如何使小学生积极地背诵与积累更多的古诗?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尝试用"激兴趣──读诗文──明诗意──赏意境"四步古诗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打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提高了古诗教学质量。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激兴趣

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习的强大内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教师若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进行,将对学生学习古诗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教学古诗《暮江吟》在学生初步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深秋的江边,从日落时到夜晚的景色该是怎样的?要求学生想象出诗中所描写景物的色彩和形状来:火红的残阳,一半碧绿一半鲜红的江水,珍珠似的露水,弯弓似的月亮。这样,在学生的脑际便出现了一幅夕阳斜照江水,月光映衬露珠,令人心旷神怡的秋色江景图。然后让同学中的画画爱好者根据字面意思画出一幅图,接着让学生到台前展示自己画的画,然后让全班同学根据每句诗意认真揣摩,议一议谁画得最准确,最能体现古诗的已经,课堂气氛活跃。在同学的评议中,学生对古诗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体会到诗人对深秋上暮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另外,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也是很好的激趣方式,更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二、读诗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诗大多节奏鲜明,韵律优美,朗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示范点拨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停顿、抑扬变化,可以配合着音乐、动作让学生反复练习朗读,读

出古诗的味道,感受古诗特有的美。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诵读为本,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如何使学生"美读得其法",教学可分三步进行:一是首先要确定基调。二是要分辨重音,掌握顿挫,读出节奏。三是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掌握方法,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力求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思想感情。

三、明诗意

古诗的语言凝炼含蓄,耐人寻味,经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大家闻一多先生曾说:诗的长处在于它有无限度的弹性,变得出无穷的花样,装得进无限的内容。例如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全诗只有二十个字,既有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又有诗人们对现状的不满足,亦有诗人无限的进取和探索精神。正是因为这样,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自己要设身处地窥探诗人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情感经历去体验诗人的情感经历,再来引导孩子们理解诗的中心、体验诗的情感。

要使孩子们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然后再走出来,做到"自化其身。"古诗时代背景的提供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唐代柳宗元的《江雪》一诗,用烘托渲染的方法,极力描绘了渔翁垂钓时的气候和景物。教学时,适当介绍一下这是诗人被贬永州后所写的,诗中描写渔翁"独钓寒中雪",表面上是在写我行我素、身处孤寒之界的渔翁,实际上是反映了柳宗元被贬永州后不甘屈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听完介绍,再读全篇,相信孩子们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会油然而生。所谓"诗言志,歌咏言",诗中意境的理解是古诗教学中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四、赏意境

古人作诗,十分重视意境。所谓意境,就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就是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意境又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亦即"情中景";无我之境,即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亦即"景中情"。

"意境"引起人的美感,首先在于它的生动形象。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某种情感的特征,是情中景。如王维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什么奇观,惟有"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必须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个"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圆""直"二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达了诗人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于广阔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达到了至高的艺术境界。又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情深意切的意象,你可以想象诗人伫立江边,目送友人渐渐远去,直到友人的船只消失在水天一线之处;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与"雪上空留马行处"一样,令人回味无穷。

经典古诗词 篇2

莺啼序

近现代胡先骕

巍峨绛楼绀宇,拥千门万户。满眼现、岩壑亭台,卉竹葱茏朝暮。

擅幽胜、粉涵黛滀,烟波掩映群花树。恁匆匆,红药吹英,柳绵飞絮。

百顷湖光,画舫漾影,荡香尘麝雾。揽荷芰、深入赪云,内装多样纨素。

媚君王、芳春四阁,竞欢夕、高歌金缕。剩于今,野水荒陂,久栖鸥鹭。

离宫旧馆,双鹤犹完,翠华数寄旅。劫后访、白头宫监,忍话天宝,尽历沧桑,几禁风雨。

铜仙铅泪,铜驼荆棘,龙舟灯彩浑如梦,亘银河、不见星槎渡。

颓垣败壁,依稀结绮连昌,艳魄久化黄土。

兴亡自昔,折戟摩挲,叹泪沾衫苧。溯肃慎、辽疆鹘起,蚕食鲸吞,禹域沈沦,八旗骞舞。

遗黎饮恨,扬州嘉定,乘除否泰应似此,付追怀、渔唱铿弦柱。

欣看赤帜飘扬,汉业重光,尚馀恨否?

经典古诗词 篇3

古诗原文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译文翻译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注释解释

竞渡:赛龙舟。

讵(jù):岂,表示反问。

殒(yǔn):死亡。

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关于篇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为“别愁”;近人或解释为“牢骚”,或解释为“楚国曲名‘劳商’的异写”。关于写作年代,有人认为写于楚怀王当朝,诗人被疏远以后;也有人认为作于顷襄王当朝,诗人再放江南时。迄无定论。《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离骚》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典古诗词 篇4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经典古诗词 篇5

[宋]陈普

书窗媚幽独,万竹真我仪。

冰霜茂摧挫,生意自有时。

斐亹弄月阴,挺拔出风姿。

凤吟逐神郁,春笋效珍奇。

山林足膏雨,土脉润以肥。

震雷摇蛰虺,千根同发机。

迸芽带珠露,裂地拆伏龟。

开窗见罗列,茧粟出扶藜。

艰给或避石,奋逸或攒篱。

森森麞鹿角,重重虎豹皮。

地力既莫御,天工亦不迟。

志气凌青云,风节比伯夷。

讵容荐清酒,但可供清诗。

呼童窃取小,不敢言馋饥。

含壳全其真,活火汤瀹之。

知心三两天。一樽留晚曦。

锦绷去什袭,玉版参吾师。

似为伤恻隐,直是慰肝脾。

几为造化盗,何必邻童窥。

作桥周曲意,煮箦又何痴。

惟应厚墙壁,高插数丈篱。

护成碧琅玕,长似冰玉儿。

吾闻北人说,洛下价不低。

千金买一束,掉头更还疑。

南方信多此,吾党苦不知。

入山三尺童,俄顷满檐归。

作羹厚於菜,入市贱如泥。

敢为比暴殄,只为不思惟。

昔在燧人前,真风犹未漓。

人间珠抵鹊,天下凤为鸡。

南方即此宝,南人独尔迷。

朝吟渊明菊,夜诵首阳薇。

悠悠今古人,无复知德希。

造化运可见,浑天何用仪。

日月转两毂,阴阳分西时。

化育出万形,加之成气姿。

倚筇看生意,莫测其神奇。

和风随土至,膏雨着物肥。

千红咸竞晨,万玉亦乘机。

深深起蛰龙,一一破伏龟。

险不畏臲卼,难不辟石藜。

启荆披瓦砾,撑屋触藩篱。

头头出兕角,身身水犀皮。

大方欺小弱,尖先后止迟。

不知水先颊,游客戴鸱夷。

六经无此物,昉见韩奕诗。

韩侯富贵人,何况贫儒饥。

咏形兼咀味,东坡韩退之。

长镵君莫讶,容我踏朝曦。

内戒捣虀妇,外徵老圃师。

留先凤凰止,忽积蜜蜂脾。

味既不可极,斑亦勿再窥。

待尔林下友,一洗胸中痴。

清风翠阴动,羽扇日接篱。

此时林下客,何以并其儿。

作未争长日,滕高陵薛低。

一旦并夷齐,兄弟无相疑。

庭前耸矛戟,栖鸦犹不如。

斜阳绕三匝,疑事不能归。

岂徒固吾圉,且不染尘泥。

此儿真世宝,何必他谋惟。

古来贵高上,盛德恶浇漓。

宁令烹不呜,勿杀全德鸡。

莫言一林竹,此路终不迷。

何必趋青琐,亦胜对紫薇。

携琴对此君,三叹锺期希。

经典古诗词 篇6

上雪山

清代史善长

轮台束装日,先愁上雪山。闻山积冰雪,上比登天难。

但意到日已春尽,未必冰雪不消残。人言或太过,山灵岂终顽。

今来一千六百里,崎岖先入松门关。是日微霰天昼晦,尖风刺面痛若刓。

关弁劝速行,迟恐雪封山。前进后却皆迷漫,行李车薄笨,我车轻且坚。

辕驹既壮健,骖服亦调娴。仆夫贾勇遂施鞭,二台山店饼熟茶已煎,少息养令筋力完。

从此上绝壁,仰面气生孱。不复有径路,唯见巑岏高下坚冰相结连。

厚不知几丈尺,积不知几岁年。左顾崖深黑无底,右盼雪拥白浮天。

中间冰滑不容趾,进寸退尺如牵逆水船。赖有松栏曲折傍崖护,不然跌死从马日百千。

到此性命拼弃捐,啸侪呼侣众力攒。巨鞭鞭马马人立,鲜血一道成朱殷。

马籍人力脊破蹄穿不暇顾,人助马力腰弯背屈不敢不息肩。

争鼓喉咙齐喝号,人足马足相盘旋。更愁来车当顶压,串铃摇荡先令宽处避侧边。

一盘复一盘,盘盘上云端。红墙一角望见喜生颜。

譬若禹门到顶差一跃,跃上悠然入巨川。又若两阵相持生死决,出死入生高唱凯歌还。

惊喜翻垂泪,坚忍尚握拳。不是亲历那知难若此,却笑孙绰天台空赋未必全。

经典古诗词 篇7

一、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

二、 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魏夫人《武林春》)

三、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周邦彦《满庭芳》)

四、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

五、 故乡遥,何日去(周邦彦《苏幕遮》)

六、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

七、 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李鹿《品令》)

八、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谢逸《江神子》)

九、 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魂,目断青山阻。谁为我,唱金缕(叶梦得《贺新郎》)

十、 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十一、 恨君却是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

十二、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

十三、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着摸人(朱淑真《减字木兰花》)

十四、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清平乐》)

十五、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经典古诗词 篇8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释:

【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2】白水:清澈的水。

【3】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

【4】别:告别。

【5】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6】征:远行。

【7】浮云游子意: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后世用为典实,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浮云,飘动的云。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8】兹:声音词。此。

【9】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

【10】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

作品赏析:

【注释】:

萧萧:马鸣声。班马:临别的马。

【简析】:

这首五律,描述送别情景,历历如在目前,语言流畅,好像毫不受格律的束缚。

[注释](1)北郭:北城门外。

(2)孤蓬:蓬是一种草,枯后断根,遇风吹散,飞转无定。此处孤蓬喻孤独远行的友人。

(3)故人:诗人自称。

(4)萧萧:马的嘶叫声。班马:离群之马,喻人之分别。

[译文]北城门外青山横亘,东城之外白水环绕。在此地一分别,你就要像孤蓬一样万里飘泊了。白云飘浮不定如游子心意,太阳缓缓落山像我依依不舍的感情。彼此挥手,从此别离;萧萧马鸣,不忍分别。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出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这两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确是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中间两联切题,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不拘泥于对仗,别具一格。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却又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那么内心的感觉如何呢?诗人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著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可谓鬼斧神工。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