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周记(优秀20篇)

时间一溜烟儿的走了,眨眼间,一个星期已经过去了,这一周内让你有什么启发呢?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周记了。那么写周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元宵节周记 1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又到了,早上十点钟,我就看到街上人山人海的,热闹非凡。

我和爸爸刚走到幸福路口,就听到一阵震耳欲聋的声音,我立刻顺着声音找去,原来是有人在耍狮子。只见一只大狮子踏着鼓点,上窜下跳呢。我仔细一看,原来狮子的头里有一个人控制着,后半部分还有一个人控制着。他们都穿着黄色的像狮子毛一样的裤子,下面还有一个人,手里拿着毛茸茸的绣球,引逗狮子。他们配合的很好,只见狮子时而忽闪忽闪大眼睛;时而张开血盆大口;时而跳跃着,爬到高高的架子上,做着各种高难度的动作,不时博得大家的喝彩。

继续往前走,我看见还有人在划旱船。有四个穿着鲜艳衣服的。老太太,他们一边用手划着船,一边唱着戏,她们的船划得可真快。细心的人会发现,其实是她们的腿和脚走着呢。而在船的表面又设计了一个非常短的脚和腿做装饰,她们滑稽的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哇,真是一个热闹的元宵节。

元宵节周记 2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观灯赏月。后来节日的名也演化成为“传统元宵佳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推向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延的习俗。

今天有刚好是传统元宵佳节,爸爸妈妈带我去舜会广场看元宵晚会。来到广场,首先看到的是一条大龙灯,大龙灯的左右两边的树上挂着上百个红灯笼。正前方是一个大戏台,市文广局的演员正在上演传统剧——越剧《王老虎抢亲》。虽然天下着雨,但还有很多人再看戏,观众看的很着迷,演员演的`很投入,表演很精彩。最后戏文在台下观众的喝彩声和掌声中结束了,但台下的观众久久不肯离去。

我们要回家了,抬头看到很多的孔明灯在空中慢慢升起……啊!真是难忘的传统元宵佳节……

元宵节周记 3

千盼万盼,终于盼到元宵节的夜晚,家里刚好有一些元宵,我争着去煮,在我的伶牙俐齿下,妈妈终于答应啦!

我揭开锅,放上水,合好电闸,等水烧开,(上一次,由于我经验不足,煮成一锅黑水。)水开啦!,我把元宵轻轻的放下锅,我用勺子轻轻把元宵推开,锅开啦!大功告成。

“开饭”我喊,这次我的元宵一个也没破,一个个圆圆胖胖,好可爱!

吃完元宵后,我又去看花灯,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点红色,桃底有大叶子,真是漂亮又简单,看那以过时的扇灯,虽然它过时,但它还是那么青春有风度。有气魄,再看那金牛灯,制好框架后,用闪闪发亮的金线纸糊住框架,这样一个今牛就出现啦!还有……真是一言难尽呀!

还有多姿多彩的爆竹,从天上炸开,好象把天空炸出一个洞,满天的五彩的。星星都撒下来。快来看!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整个龙山,那时,在场的人都惊呆,这个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呀!

千言万语,表达不我对大家的祝福,我对你的祝福,就象天上的星星一般,数也数不过来,在这里,我只说一句,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周记500字 4

元宵节是我家乡非常重要的节日,元宵节里除了扭秧歌、跑旱船外,其中燃放节日礼花是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了,吃过美味可口的元宵,我和爸爸妈妈就一起去看礼花了。

我们刚刚走出家门,满天的礼花就开始在天空中“乒乒乓乓”地响个没完,我抬头一看,呀,好漂亮的夜空啊!五彩缤纷的礼花在天空中接二连三地绽放:有的礼花像天女撒花漫天都是,有的礼花像五彩珍珠一样多姿多彩,有的礼花像铁树开花,有的礼花像火球腾空,有的礼花像菊花盛放,还有的礼花像流星雨一样悄悄划落在远方的天空。真像宋朝诗人辛弃疾《青玉案》里写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感觉,远处天空中还不时飘过几盏“孔明灯”。

天空中一时间光彩闪闪,仿佛变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巨大花园。数不胜数的礼花就像约定好了的小娃娃一样争先恐后地从四面八方赶来聚会,好热闹的场面!一刹那,我们的眼睛都目不暇接了,这边的刚刚升起来还没落下,那边的又升起来了,我多想多长几双眼睛啊,这样我就可以看遍满天空的礼花了!

啊!这个难忘的元宵之夜,我看到了家乡最热闹的场面,真开心!妈妈意味深长地告诉我说,正是有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才会有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人民生活安康了,才会有这么漂亮的礼花,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啊!我听了后连连点头,我盼望明年元宵节的礼花更多更美丽。

怎么样,小朋友,我家乡的元宵节很热闹吧!

元宵节的周记 5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我早早吃过晚饭,和爸爸妈妈到西芹看舞龙灯。

8点钟左右,街道上人山人海,我们站在道口车站等龙灯。龙灯出现了,这可真是一条好长的龙啊!舞龙灯的'人把龙舞得栩栩如生,一会儿升天,一会儿入地,真有点分辨不出是真还是假。"龙头前怎么会有一颗龙珠,那是做什么用的?"我问妈妈,妈妈说:"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知道了。"我仔细看了一会儿,噢,我明白了,原来龙珠往哪里摆,龙就往哪里摆,龙追着龙珠,好像要吃掉它呢!

9点左右,我们回到南平,经过商业城,看见妇幼保健院门口有人在放花,我们下了车,爸爸拿出数码相机拍摄起来。火焰好大,好美。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兰花,还有的像大蘑菇,我最喜欢的要数那种先是菊花,后像流星的焰火了。随着"砰"的一声,朵朵鲜花出现在夜空,绽放最美的一面。

这个元宵节是我过过最快乐的一个元宵节。

元宵节周记 6

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们吉利区最热闹非凡的一天。

中午吃过饭在家看会电视,我和爸爸妈妈开始出发去大庆路看秧歌演出,没出家门就听到锣鼓的声音,刚下楼就看到身穿演出服的奶奶阿姨们手拿花扇子、彩带兴高采烈去演出场地。

远远望去,大庆路上可以说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鲜艳的彩带上下翻飞,彰显节日喜庆的气氛。我们不由加快脚步,刚走到俱乐部就被两条大龙给吸引住,原来是石化宾馆表演组的`在表演舞龙,随着鼓点的速度加快,舞龙的表演者们行走如风,很快把两条道具龙盘踞在一起,看着高仰着头的龙,真威武、神圣不可侵犯。

正看的入神,又听到厂办公楼门口鞭炮齐鸣,原来那边的表演也开始,表演的节目是舞狮子,也非常好看,四周围很多人,我们在后面只看到狮子的头在动却看不到全景,然后我们又转移阵地,看消防队表演的陕北腰鼓舞,表演者全是年轻小伙子,个个头扎白羊肚手巾 腰系红腰带,表演起来是那么富有活力和朝气。

今天真狠不得让后脑勺也长出一双眼睛来,个个单位表演的都那么精彩,已退休的爷爷奶奶们,表演的太极拳一招一势都那么传神入化,显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有表演猪八戒背媳妇的,有单纯扭秧歌的,不管表演动作简单与复杂表演者们都那么卖力,让人看的是津津味。等厂领导一一参观慰问以后,表演才结束,虽然已观看近三个小时,可我还觉得意犹未尽。

今年的元宵节真有意思,期待明年更加精彩,也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提高上去!

元宵节周记 7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是这一天 传统的来历。

晚上,我和爸爸,弟弟,奶奶,大爷一起开车去的宛园。一路上,人,车特别多,就像沸腾的菜市场一样。特别是在宛园的大门口,马路边,都是一个挨着一个卖东西的。从宛园把门外往里看,整个宛园就像是披上一层彩色的灯。走进去,你会发现你的头上挂着许多彩色的水果灯。有苹果,香蕉,西瓜,菠萝。对还有小猴最爱吃的桃子呢?哪些水果馋的我都快把口水引上来。接着走是一片红色的灯笼,由于许多灯笼的映照,我们好像是在一个红色的'空间里。在一条小河里有几条龙,他们张牙舞爪,很神气,很帅。在前方有许多人,我便去凑热闹。噢?原来唐僧师徒也来这里赏灯。另外,还有福娃五兄弟也来到这里,它们摆着引人的姿势站在灯上,正向我们招手呢?一个个美丽的灯我们都观赏。在我们走的时候,看到一座金色的黄金牛。噢,我明白,今年20xx年是牛年。

啊,这真是一个既有趣又愉快的元宵夜晚呀,你有兴趣吗?下一次,你也来参加吧?另外,我祝全世界的小朋友牛年大吉。

元宵节周记 8

我喜欢过春节,因为可以收压岁钱,还可以放烟花;我喜欢中秋节,因为可以吃粽子,还可以赏月;我更喜欢元宵节,因为可以吃汤圆,还可以拉兔子灯。

每年的元宵节,妈妈都会给我买兔子灯,但是在我大班那年的元宵节却让我难以忘怀。

“今夜月明人尽望……”正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像玉盘似的。我们全体小朋友一起在丰镇公园里“溜”着心爱的灯。

丰镇公园里可真热闹,到处张灯结彩。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小灯笼上还有一个个灯谜。有的人在看灯,有的人在猜灯谜……

我们的灯各有特点,吸引了很多游客。我拉的是红红的桃子灯,只要轻轻一拉它就会慢慢地打开,忽然从里面“飞”出一个腾云驾雾的孙悟空,游人看了不停地拍手叫好。小宇的孙悟空灯会挥动它的金箍棒。小李的龙灯会跑来跑去,眼睛还会发亮呢!小天拉的是最可爱的兔子灯,小乐也有一个会打开的莲花灯。

元宵节周记 9

三月五日是元宵节,我们小学部举行了元宵节游园活动。

我和班级里其他四位同学首先参加了花灯展示。我穿了一件与众不同、非常漂亮的唐装,这是妈妈� 我拿的花灯是四(6)班同学制作的,特别有创意:底色是土黄色的`,上面有喜羊羊、灰太狼和红太狼的造型,喜羊羊身上有“毛”,灰太狼脸上还有“刀疤”呢!这么逼真的花灯很受大家喜爱,我想得票率一定会很高。

然后我又参加了学包汤圆活动。老师教我们先把糯米粉搓成圆的,接着把它的当中揿下去,变成一个碗形,把芝麻馅放进去,最后再搓成圆形,一个个芝麻汤圆就闪亮登场啦!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我不但玩得很开心,而且也了解了许多元宵节的习俗,我还猜出了七条灯谜呢!

元宵节的周记:元宵节 10

新春佳节,在这辞旧迎新的元宵佳节中,我走出门去,去享那欢乐的愉快的气氛。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我看见街上人人都洋溢着红彤彤的笑脸来迎接元宵节的到来。有的人家门上不仅只挂着大红西瓜灯笼,而且还有孔明灯、绢灯、橘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把整个山塘街照的如同白天一样。礼堂这边更热闹,花灯更加漂亮。这儿琳琅满目的花灯使人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点红色,桃底有翠绿的大叶子,真是既漂亮又简单。

看那金猪灯,制作好框架后,用闪闪发亮的金纸糊住框架,这样一个金猪就立刻展现在了眼前,再看那已过了时的扇灯,虽说它过了时,可还是那么青春年华那么有风度、有气魄。还有……真是一言难尽啊!呵!还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在空中绽放,仿佛把天空炸开一个洞,满天的星星从天空一下撒了下来。快看啊!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个上烟村。这时,在场的人都惊呆啦,这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啊!

元宵节周记 11

元宵节吃汤圆,团团圆圆,合家安康,过了元宵节就等于过完了新年,在那一天,大家会猜灯谜、舞龙、舞狮子,为元宵节增添了很多节日的氛围。

这天,父亲教我包汤团。大家先把手洗干净,拿出一只碗。开始和面了,只见父亲在碗里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将少许水一点一点放进来,再用手绞了几下又放了点水。父亲告诉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可以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会粘手。水够了,我和父亲各分一半,大家用手来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面的工序完成了。

开始包汤团了,我照着父亲的样子,拿了一小团面,放在手掌中间挫一个小圆球,然后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进刚揉好的面团,用筷子夹点芝麻馅放在刚弄的洞里,用四个手指配合大拇指一块往中间按,揉一揉又变成了圆形。我要把这个“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时,父亲叫住了我说:“儿子,如此放上去可能会粘的,在糯米粉里滚一滚就不粘了。”我照着父亲的办法一试果然不粘了。照如此一连做了好几个,不一会二十个就完成了,个个洁白如玉,被人嘴馋。

做完后我就出去转了转路上有的人在放烟花,大家看了一会儿。所以迟到了,但烟花不会等大家的。大家到时烟花已经开始燃放了。大家挑了一个好地方,开始看。烟花是从文化宫上放的。这部分漂亮的烟花把黑夜照得好似白昼,彩色的火球飞腾着,连续不断,交映在天空的烟花中绽放。这此烟花简直像在春季里互相争芳斗艳的`鲜花一样,让人赏心悦目。夜空的滴滴金雨与地上开放的朵朵银花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有些四射的烟火,组成孔雀开屏的样子。有些烟花是圆的,密布在天孔中,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我爱烟花,我更爱元宵节。

元宵节周记 12

今年的元宵佳节,我吃到了自己亲手做的汤圆,那是在2月21日下午,我跟着三位表哥一同来到东汇城参加“爱在元宵全民DIY”之一的亲子包汤圆活动。

当我们四位小伙伴相约乘着公共汽车来到热闹非凡的活动现场时,许多小朋友已在家长陪同下忙碌开了。虽然没有家长陪同指点,但我们四位小朋友一点都不慌张,自行找空位坐下后,就举手向工作人员要来包汤圆的材料:洁白光滑的大粉团、散发着香气的花生、芝麻等馅料和一次性塑料手套、盘子等工具。不会做也不用怕,先观摩旁边的大人是怎样教小孩包汤圆:从大粉团中弄出一定量的粉团,揉圆后压扁,接着把馅放进去再把粉团包起来揉圆就OK了。

“偷师”成功,我们开始自己动手包起来。我一开始在加馅揉圆时因用力过大把馅弄出来了,经过七添八补,终于做好了几个汤圆;三位表哥做的。汤圆也是大小不一,不是揉不圆就是开裂了。看着周边的小朋友在各自家长的带领下做得正起劲,为了把汤圆做好,我提议,我们分工合作做汤圆:揉捏小粉团、压扁粉团、放馅、包裹揉圆,四位小伙伴正好一人负责一项,果然,这样做出来的汤圆整齐美观了不少。不一会儿功夫,我们就把四人面前的四份大面团包完了,分工合作的效率可提高呀!

元宵节周记 13

今日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我们有吃汤圆的习俗,象征全家团团圆圆。

大清早,我便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吵醒了,婆婆说:“雨欣,快起来做汤圆!”我高兴极了,一骨碌爬起来。婆婆已经把芝麻馅拌好了,开始和面了,只见婆婆先把糯米粉倒进大盆里,之后往盆里倒开水,双手不停地搅动着,使劲的。揉着。很快,就揉成了一个大粉团。“其实这看似简单,却很讲究,如果和面的水温水量把握不好,揉面劲道不够,和出的面团软硬就不适中,很难做出像样的汤圆来。”婆婆说道。婆婆又从大粉团上扯下一块,放在手心里搓成球形,然后,大拇指按下去旋转着,很快,手心里的小粉团就变成了凹形。婆婆用勺子将芝麻馅放进去,手指一捏,再把粉团搓圆,一个圆圆的汤圆就完成了。我早就按耐不住,急忙学着婆婆的样貌做起来,可是粉团在我手里总是搓不圆,婆婆看着我手忙脚乱的样貌,笑着指导我说:“要把手掌窝起来搓。”我恍然大悟,照着婆婆的指点,果然,一个个圆圆的汤圆也在我的手心做成了。

望着摆在桌上的汤圆,我心里美滋滋的,恨不得立刻就咬上一口呢!

元宵节周记 14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正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

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文化广场猜灯谜,看花灯。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我不经意的抬头一看,咦?月亮婆婆怎么也出来?今天不是阴天吗?怎么会出月亮呢?我想大概是月亮婆婆看见地上喜气洋洋,也来凑热闹吧。猜灯谜的地方人也不少,有的在叽叽喳喳的讨论着,有的托着下巴冥思苦想,还有的眼睛一亮,似乎知道什么……真是形态各异。

街上的花灯也不少,有荷花灯﹑牛角灯﹑机器猫灯﹑用纸做的纸灯等等,真是五花八门。但是最有特色的是牛角灯,牛角灯的牛角分为大红﹑粉红﹑草绿﹑宝蓝这四种颜色,戴到头上按一下开关,牛角就会亮,还真像一头活生生的牛呢﹗最热闹的就要数孔明灯,哇﹗上千盏孔明灯飞向南方,一闪一闪的就像夜空的星星。一些人在孔明灯上写上心愿,随着一盏盏闪闪发光的孔明灯缓缓升空,人们的心愿也仿佛被放飞。我问爸爸为什么这灯取名叫孔明灯呢?爸爸回答说:“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为三国时诸葛孔明所发明。当年,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求救,便制作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信息,后来果然脱险,于是人们就称这种灯为孔明灯。”“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尔后,心中油然而生对诸葛亮的敬意。

我喜欢元宵节,更喜欢孔明灯。

元宵节周记 15

正月十五那天,我去了世纪广场,那里人山人海,有几千人,大家都围成一个圈看节目,我和我妈妈赶到时,节目已经开始了。有玩龙灯的,有玩狮子的,有跳舞的等等。听说玩狮子的人是从广州请来的`,要花几万元才能请来,可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玩龙灯。

玩龙灯开始了,这时上来了一条巨大的长龙,前面有一个人举着一个球,而龙就在后面追那个球。当那条长龙走到中央时,向对面的观众敬礼,拜年。那条龙又接着在空中飞腾,突然那条龙好像弹簧似的形状绕了起来,越来越快,越来越快,这时观众们的尖叫声和掌声大起来了,接着那条龙慢慢的盘成了一圈一圈的,像一个大饼,接着又散开了,最后向大家敬个礼就出场了。

看完节目,亲戚们都到我家去吃午饭,桌子上摆着一碟碟美味佳肴,我们坐到了桌子上。“大家吃吧。”爸爸说完,我对着一大桌让人垂涎三尺的佳肴,立刻狼吞虎咽的吃起来。由于盆子里的冬菇实在太滑,我夹了很久才夹到,可是不小心把冬菇汁贱到了爸爸的脸上,把爸爸搞成大花脸,我们全都哈哈的笑,妈妈却捂住嘴偷笑。爸爸一看,马上装出可怜相,我们笑得更厉害了,爸爸拿出纸把脸上的冬菇汁擦干净了。“咦,怎么有一股焦焦的味道呢?”爸爸说道。“天哪,我的汤圆。”于是,妈妈像火箭似的冲进了厨房。

过了一会儿,妈妈端了一盆黑黑的东西出来了。爸爸一看,笑着说:“你好棒呀。”黑汤圆你也做得出来。“哈哈……”这笑声奏出我家和谐乐曲。

今年的元宵节我们全家人在广场看了精彩的表演,还在一起吃了汤圆,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真好!这快乐幸福的元宵真让人难忘呀!

元宵节的周记 16

正月十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的习俗是赏花灯,吃汤圆。汤圆也叫元宵,接着妈妈就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元宵节的美丽传说。

相传汉武帝跟前有一个很聪明的大臣叫东方朔,有一天,东方朔在宫里听到一个宫女在伤心的哭泣,东方朔就问� 东方朔想了想说:别担心,我来想办法让你们团聚。第二天东方朔就扮成了一个算命先生,对每个来算命的说:正月十五那天你会被大火烧死。人们对此深信不疑,就纷纷求东方朔救救他们。东方朔告诉他们正月十五那天火神会穿着红衣服,叫人们去找火神帮忙就可以了,回到家,东方朔就让让丫环穿着红衣服骑着毛上街,人们就围上去求救,红衣女子就拿出准备好的书信叫他们转交给皇帝,让皇帝照办就可以逃过一劫,。汉武帝为了老百姓的安危就照着上面的要求去做了。正月十五那天街上处处张灯结彩,挂满灯笼,黄宫里的人到街上赏灯,和外面的老百姓混在一起,结果真的安然无恙。当然元宵也乘此机会溜回家和父母团聚了,后来人们就把正月十五这天叫做元宵节,意思着团圆吉祥的意思。

元宵节的周记 17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最之后到了,人们从四面八方涌上街头看花灯,街上有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花灯,有车灯,花灯还有照明灯,而我最喜欢的就是车灯了。因为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都要吃元宵,所以称为“元宵节”。

在元宵节这一天,一家人就相聚在一齐吃团圆饭,还要一齐吃汤圆,汤圆代表全家人团团圆圆,我最喜欢吃豆沙味的了。最搞笑的要算是花灯了,街上到处挂满了各种花灯。我看见天上一闪一闪的,我仔细一看,原先是孔明灯啊!妈妈看我这么喜欢孔明灯,就给我买了一个放。

元宵节可真好玩,真热闹,真是难忘的一天啊!

元宵节周记 18

元宵节傍晚7:00多,我刚刚吃完饭,天空中响起了炸雷一般的响声,嘭!嘭!嘭!每一家接二连三的放起了烟火!我赶忙停下手中的筷子,冲出饭厅和爸爸、弟弟跑到楼上观赏起烟火来!因为我家在这一带是属比较高的楼房!我站在楼顶上一切景物尽收眼底!烟火升起来了!有的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有的像萤火虫般满天飞舞,有的像一座雪山炸开了一般!看的要数“大礼花”,朵朵犹如火山爆发,嫣红、翠绿、金黄,“一座山”连“一座山”爆发出来!如流星般四散,衬着漆黑的夜幕,艳丽夺目!把漆黑的夜晚照成了明亮的白天!我们看后无一人不发出赞叹声!最使人耐人寻味的要属“导弹”了,先是一束白色的`烟火串上天空,而后便在空中爆炸,最后销声匿迹……

看完了别人的烟火,我和弟弟也把自我的烟火拿出来放了!我拿出了“冲天炮”,点燃后,像流星般射了出去,后面还拖着长长的“尾巴”!

最后放完了烟花,四周也静下来了,看到这美丽的烟花,让我想起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元宵晚会已经结束了,但那欢声笑语,久久缭绕在我们窗前……

元宵的周记400字 19

今天我们要再续元宵,吃自己创作的汤圆。

这时阿姨拿出糯米粉和热水,在捏汤圆时搓、捏、揉都是不可少的。

过了一会儿,老师给我们一人一个糯米团。我们围在一起做汤圆还真有过元宵节的气氛啊!我拿着糯米团,左搓右捏,糯米团像小宝宝一样缠着我的手,我不得不在手上抹面粉。抹上面粉后,我又抓了一块糯米块,捏了又捏,不知到该捏什么好。这时请来了老师,老师仿佛未卜先知,捏了一朵我想要的茉莉花。我兴奋地要老师把这朵茉莉花送给我吃。

一分钟……两分钟……过去了,一只只歪歪扭扭的小创作诞生了!有:同学头上的蝴蝶结、水饺、可爱的小鸭子、美丽的玫瑰花……都等着下锅呢!时间一到,那些小玩意便纷纷跳下锅去“游泳”。我去厨房看看,他们正在翩翩起舞,有的在花样游泳,有的在跳华尔兹还有的在做操……。很多种形式,目不暇接,看都看不过来。

汤圆煮熟后,我看了看碗里的`热气腾腾的汤圆,看得我都流口水了,但我还是舍不得。当然我还是受不了它的诱惑。我津津有味地享受着别人的汤圆,嗯——味道真好!

元宵节的周记 20

正月十五,元宵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花灯,我们来到了广场,广场上有各种各样的花灯,还有很多人呢,有狗灯、兔子灯、猫灯,我和爸爸妈妈在兔子灯前照了一张相,我又和妈妈在猫灯前照了一张相,我对妈妈说:“妈妈,今天的花灯真好看。”

之后我们来到了超市,买了两袋元宵,我们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妈妈煮了元宵,我们一边吃着元宵,一边聊着天,今天的'元宵节可真快乐啊!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