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这里是美丽的编辑为大伙儿整编的课程设计报告(优秀10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
一、实验任务
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要求
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
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
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
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x,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
ncosα-mg=0 (1)
nsinα=mω2x (2)
两式相比得tgα=ω2x/g,又 tgα=dy/dx,∴dy=ω2xdx/g,
∴y/x=ω2x/2g. ∴ g=ω2x2/2y.
。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x、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四、光电控制计时法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五、用圆锥摆测量
所用仪器为:米尺、秒表、单摆。
使单摆的摆锤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用直尺测量出h(见图1),用秒表测出摆锥n转所用的时间t,则摆锥角速度ω=2πn/t
摆锥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θ=mω2r由以上几式得:
g=4π2n2h/t2.
将所测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
方法六、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在摆角很小时,摆动周期为:
则
通过对以上六种方法的比较,本想尝试利用光电控制计时法来测量,但因为实验室器材不全,故该方法无法进行;对其他几种方法反复比较,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原理、方法都比较简单且最熟悉,仪器在实验室也很齐全,故利用该方法来测最为顺利,从而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值。
四、采用模型六利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摘要:
重力加速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参量。地球上各个地区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随该地区的地理纬度和相对海平面的高度而稍有差异。一般说,在赤道附近重力加速度值最小,越靠近南北两极,重力加速度的值越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约为1/300。研究重力加速度的分布情况,在地球物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专门仪器,仔细测绘各地区重力加速度的分布情况,还可以对地下资源进行探测。
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内观察一个圣灯的缓慢摆动,用他的脉搏跳动作为计时器计算圣灯摆动的时间,他发现连续摆动的圣灯,其每次摆动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与圣灯摆动的幅度无关,并进一步用实验证实了观察的结果,为单摆作为计时装置奠定了基础。这就是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应用单摆来测量重力加速度简单方便,因为单摆的振动周期是决定于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即决定于重力加速度g和摆长l,只需要量出摆长,并测定摆动的周期,就可以算出g值。
实验器材:
单摆装置(自由落体测定仪),钢卷尺,游标卡尺、电脑通用计数器、光电门、单摆线
实验原理:
单摆是由一根不能伸长的轻质细线和悬在此线下端体积很小的重球所构成。在摆长远大于球的直径,摆锥质量远大于线的质量的条件下,将悬挂的小球自平衡位置拉至一边(很小距离,摆角小于5°),然后释放,摆锥即在平衡位置左右作周期性的往返摆动,如图2-1所示。
f =p sinθ
f
θ
t=p cosθ
p = mg
l
图2-1 单摆原理图
摆锥所受的力f是重力和绳子张力的合力,f指向平衡位置。当摆角很小时(θ<5°),圆弧可近似地看成直线,f也可近似地看作沿着这一直线。设摆长为l,小球位移为x,质量为m,则
sinθ=
f=psinθ=-mg =-m x (2-1)
由f=ma,可知a=- x
式中负号表示f与位移x方向相反。
单摆在摆角很小时的运动,可近似为简谐振动,比较谐振动公式:a= =-ω2x
可得ω=
于是得单摆运动周期为:
t=2π/ω=2π (2-2)
t2= l (2-3)
或 g=4π2 (2-4)
利用单摆实验测重力加速度时,一般采用某一个固定摆长l,在多次精密地测量出单摆的周期t后,代入(2-4)式,即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由式(2-3)可知,t2和l之间具有线性关系, 为其斜率,如对于各种不同的摆长测出各自对应的周期,则可利用t2—l图线的斜率求出重力加速度g。
试验条件及误差分析:
上述单摆测量g的方法依据的公式是(2-2)式,这个公式的成立是有条件的,否则将使测量产生如下系统误差:
1、 单摆的`摆动周期与摆角的关系,可通过测量θ<5°时两次不同摆角θ1、θ2的周期值进行比较。在本实验的测量精度范围内,验证出单摆的t与θ无关。
实际上,单摆的周期t随摆角θ增加而增加。根据振动理论,周期不仅与摆长l有关,而且与摆动的角振幅有关,其公式为:
t=t0[1+( )2sin2 +( )2sin2 +……]
式中t0为θ接近于0o时的周期,即t0=2π
2.悬线质量m0应远小于摆锥的质量m,摆锥的半径r应远小于摆长l,实际上任何一个单摆都不是理想的,由理论可以证明,此时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其摆动周期为:
3.如果考虑空气的浮力,则周期应为:
式中t0是同一单摆在真空中的摆动周期,ρ空气是空气的密度,ρ摆锥 是摆锥的密度,由上式可知单摆周期并非与摆锥材料无关,当摆锥密度很小时影响较大。
4.忽略了空气的粘滞阻力及其他因素引起的摩擦力。实际上单摆摆动时,由于存在这些摩擦阻力,使单摆不是作简谐振动而是作阻尼振动,使周期增大。
一、信息收集
(一)信息员报送
(二)书面约稿
(三)校园网搜集
二、信息编辑
(一)筛选:根据信息报送范围,选择能够反映学校各方面重要工作情况的信息;
(二)编辑:按照各类信息写作要求进行整理加工(如突发事件类、思想动态类、经验类、工作情况类、会议情况类)。
三、信息审核
将整理好的'信息送党办分管领导审核,一般信息由党办主任、副主任签发,重要信息需经分管校领导审核,签署意见。
四、信息报送
(一)信息载体:《中山大学信息》——专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互联网新闻信息中心);《中山大学教育信息》——专报省教育厅办公室;《工作动态》——专送校领导。
(二)报送部门:根据不同内容分别报送不同上级机关部门。①突发事件类信息:同时报教育部办公厅(总值班、
信息处)、教育厅办公室、省委办公厅总值班室、省政府办公厅总值班室;②思想动态类信息:同时报教育部办公厅、省教育厅办公室、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互联网新闻信息中心);③大学生就业信息:同时报教育部办公厅、教育厅办公室、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④教学创新、学生培养、人才队伍建设类信息:同时报教育部办公厅、省教育厅办公室;⑤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类信息: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⑥重大科研工作成就类信息:同时报教育部办公厅、省教育厅办公室、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三)报送途径:①向教育部信息报送通过“教育电子政务平台系统”报送;②向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互联网新闻信息中心)、省教育厅办公室报送通过电子邮件和传真两种方式。③其他信息报送一般通过传真形式。
五、信息存档
每年年初,将上年全年报送的信息交保密室存档,以便备查。
一、电力拖动课程教学现状
电力拖动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都很高。由于新知识的不断积累增加、课时的相对减少,以前的教学方法不太适用现在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前的教学方式存在的主要弊端有:第一理论学习内容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对理论知识只是死记硬背,很难达到活学活用的要求,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学生做理论习题不能达到提高专业水平的目的。学生做作业没有实践操作的机会,缺乏实际感受,很难提高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第三,实习教学落伍,使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传统教学方法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要独立自主进行,学生理论学习不全面,到实习时不能很好利用理论知识,也就不可能用理论来辅助实习训练。
二、对口单招电力拖动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1、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实施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确立上课要点。上课时,教师将所授课教学要点,采取适当方式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目的地听课;第二,引导学生达标。这是教学目标实施的关键。首先要能完整地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情境化。然后对教学重点知识点,教师精讲,安排学生多练,并引导学生质疑,增强反馈信息能力。
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活动中的做也要适当利用讨论、练习等方法。只是要把这些方法结合到实践上来,要求教和学要与实践相辅相成,要与实际生活有联系。在具体措施上,我们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张学生多提问题,注重教学中的讨论,让学生积极学习,多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学生一般具有猎奇心理,奇特的东西、生活中常出现的自己又不能理解的问题,经过老师适当引导后,往往会引发其强烈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创新点、寻找相关课题的例题,使之有新鲜感。
三、对口单招电力拖动课程的复习要点
首先为学生做好心理调节,重视教学的生动性。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电力拖动课程的学习以及考试影响非常大,故需老师极其重视学生的心理调节。不同时期,学生所蕴含的心情是不相同的:复习伊始,学生满怀热情,自信满满,尽力约束自己的行为,向自己提出了较苛刻目标。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视为第一阶段心理调节的关键点。一直到中期,学生踏进了学习上的“高原状态”, 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衰退,疲劳感渐渐增强。这个阶段需增加危机意识的说教;而逢后期,高考近在眼前,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加,忧虑、焦躁、不安的心态表现出来。此时需尽早进行心理疏导,尽力使学生放下包袱,令他们能轻松走上考场。
而说到课堂教学,假如能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着眼,明确方向,建立目标,完全可以得到较好的成绩。伴随素质教育的改革,教学方式不应该被“填鸭式” 的讲课所约束,还需有自学、习题、辅导、讨论这些不同的教学形式。
四、结语
实践—理论—再实践一体化教学方针的设计符合自然辩证法的准则,也符合学生的普遍认识。在教学过程中, 可根据具体问题,对此一体化教学方法进行改变和增加,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结果。通过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实践—理论—再实践一体化教学方针具有以下好处:一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二是用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强调了操作训练,使学生能掌握扎实的书本知识; 三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关键地位,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能。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重点目标,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完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实际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在开学的第一周,我参加了院里组织的数据库课程设计,这项任务是分组分工完成的,我们组有五名成员,分别是我们班学号的后五位同学,很荣幸地我被推荐为我们组的组长,在组长的“英明”指导下,全体组员团结奋斗,使得任务完成地比我们预期的要稍早一些,也比预期要漂亮一些,这一点我们都感到很高兴也很自豪。
王婆卖瓜时间过了,言归正传吧。凡是都要有个总结,以下便是我在这个课程设计中的一点心得。
首先我分析一下我们组任务顺利完成的成功之处并总结一些经验,供以后反省参考用。
凡事预则备,不预则废。这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深有感悟的几句古语之一。在这个项目的开始阶段,老师便让我们做了个进度安排表,我很好的利用了这次机会,花了较多心思作出了一个很详细的进度安排表,之后我们组任务的完成也是严格按照这个进度表进行的。当然我后来去了解了一下别的组的情况,有些组的进度安排表没我们组做完善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这一周的数据库课程设计到底还没什么概念。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一个是基础太差不能理解老师安排的任务(当然这种人比较少),一种是缺乏交流,这个交流包括组内的交流,也包括组间的,更包括与老师之间的,这也就引出了我的第二个心得。
多交流,这是我这次项目的第二个心得。对于这种分工完成的项目,组员之间的交流是极其必要的。如果组员之间不能很好的沟通,不仅会做很多无用功,而且也会做很多重复的工作。组员之间很好的互通有无,表明自己正在做什么,下一步要做什么,才能使工作很好的开展开来。而我们组这次就做到了这点,我们每天都会在qq上或者见面相互交流,并及时修改进度安排表;除此之外,我们还相互帮助解决问题,或者共同解决问题,比如说这次的概念模型的设计,我们组负责设计概念数据模型的同学(赵xx)和负责数据需求分析的同学(左##)就经常沟通(因为两者的任务联系比较紧密),共同解决问题,才会做出令我们组员都比较满意的数据概念模型和漂亮的数据需求分析文档;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也常会去与老师沟通,老师也在关键的设计地方也给了很多很多的宝贵意见。当然不得不作出检讨的地方是组长这次与老师交流的比较少,反而不及组员,希望在接下来的项目中能有所改观,起好带头作用。我同样也有观察别的组完成情况,发现有些组出现了组长包干或者组长与个别组员的包干的现象,我觉得导致出现这种可怕现象的主要责任在于组长,组长的任务不仅仅参与部分任务的完成,更重要的是分配任务并协调组间关系,是沟通交流的一根主要管道。通俗的讲就是组长上要联系老师,中要与他组交流,下要与组员积极沟通,我觉得这也是组长这个角色的设置的必要所在吧。我真心地希望在我们下一个创新课程j2ee的训练中我们班不要再出现这种现象,每个人都有平等得到锻炼的机会,组长不认真分配任务不积极与组员沟通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组员得到锻炼的机会,而更可悲的是很多组员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多主动,这一点原本和上一点多交流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我把它专门列出来也是为了体现他的重要性。多主动一方面是说要主动积极的思考解决问题。有很多同学比较好学,总是不停的在与别人沟通交流,看似很积极,但是仔细分析他提出的那些问题着实汗涔涔,有些问题近似牢骚话类,稍微开动点脑筋就能解决的,但其总不会先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后再提出个经过大脑过滤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凡事都没有个自己稍微成熟的看法。关于这一点我曾经就一度犯过,现在回想起那段岁月着实还是对有些同学的耐心感动到热泪盈眶。直到有一天张老师找我谈了一次我才幡然醒悟到,之后便有了教大的长进,至少变得比较会提问题了。当然我觉得这一点还是值得给与一定程度的肯定的,至少他肯学,比起那种喜欢“搭顺风车”的同学强多了。我上面提到的而关于组长的剥夺组员锻炼权利的问题想必要是被有些组长看了会大有意见,组长会说:“你以为我喜欢一个人全干啊,还不是被逼的”。出现这种情况也于他们组喜欢“搭便车”的人太多了有关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了这个组组员和组长团队意识的极度缺乏。又扯远了,总之喜欢“搭车”的那部分同学可要提高警惕了,眼看过一年就要出去实习了,还不抓紧时间主动学点东西,还不停的让组长剥削你得到锻炼的机会,以后在这条路上怎么混得下去啊?
以上很简单的三点让我们组在这次设计之中顺利完成了任务,下面谈谈我们组在这次任务中做的不足的地方吧。
首先得从组长自身谈起,刚有说到组长与老师交流较少是第一点,第二点是组长一直以来的老毛病了,就是基础不扎实,数据库的理论知识很多考完就忘的干干净净,在项目的开始阶段又返工去补习部分数据库的知识,而且我们的组员大部分也这样,甚至班里有很多同学也是这样的。所以以后对于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定要牢牢把握,绝不能追求过一门算一门。不过话说回来,组长这次返工还是较有成效,很快的理解了设计任务,并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了详细的进度安排表,需要被鼓励一下呵呵。第三点就是组长对问题的解决程度缺乏完美的追求,说通俗一点就是不求甚解,其实在我们的设计模型中,有一些地方还可以做调整的,数据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将会进一步提升,如果我带领组员朝这个方向再多努力一点,水平就不仅仅提高几个档次了,但是组长鼓励组员去解决了一部分,且在一些地方确实做了修改。
其次说说组员,这几位组员中有两位与组长合作过一次,默契还不错,在这次的任务的完成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是周#和左##,分别担任功能需求说明书的编写和数据需求分析说明书的编写,曾在第一次小组会议就表示一定要交出令组长非常满意的作品,而且事实的确是这样,都完成的很出色。而其余两位同学相对主动性就差了点,总是要组长不停的花心思督促能勉强完成任务,令组长很是头疼,但总的来说还是很配合,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组内组员水平出现较大差异。
怎么办呢不足之处真还少,可能是组长反省的还不够吧,等以后反省彻底了再和老师说说吧。
一 绪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企业管理方法、手段以及工作效率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无法很好地完成员工工资管理工作。提高公司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是更新管理者的思想,增强对管理活动的科学认识。基于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建立一个通用工资管理系统,该系统为提供了查询、增加记录、删除等功能,功能比较的齐全,并对工资进行了统计如津贴管理、报表统计等。基本上能满足管理员][和公司的要求。
此次数据库课程设计的主要设计如下:
原理分析、程序设计过程、程序实现和程序调试以及数据库的设计。
需求分析、概要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和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二 员工薪资管理系统概述
1、现状分析
随着企业人员数量增加,企业的工资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早期的工资统计和发放都是使用人工方式处理纸质材料,不仅花费财务人员大量的时间且不易保存,往往由于个人的因素抄写不慎或计算疏忽,出现工资发放错误的现象。早期工资管理多采取纸质材料和具有较强的时间限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
的。蓬勃发展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完善,各个行业都在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手段,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提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对企业体系无论是在行政职能、企业管理水平以及优质服务上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设一个科学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是该企业运用现代化技术创造更多更高的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工资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的一种财务管理也是如此,由于企业职工人数较多,每一位职工的具体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各项工资条款的发放,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对企业和员工的工作都带来许多的不便。基于以上原因,企业工资管理系统使用电脑安全保存、快速计算、全面统计,实现工资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
2、系统目标
员工薪资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计算机对员工的各种工资信息进行日常的管理,如查询、修改、添加、删除以及存储等,迅速准确地完成各种工资信息的统计计算和汇总工作,针对系统服务对象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企业工资管理系统。企业工资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几大功能:
(1)对单位人员的变动进行处理。一个单位的职工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调出、有调入、也有职工在本单位内部调动。因此,设计系统是应考虑到这些情况。
(2)对职工的工资进行计算、修改。可以对职工的工资档案进
行个别、部分和批量修改,同时,能对各职工的工资进行计算,即计算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及实发金额等。
(3)查询统计功能。要求即可以单项查询,比如查看某个职工的工资情况等;也可以多项查询,比如某个部门所有的员工的工资信息。
(4)对用户管理功能。一个系统的应用有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他们对系统的权限受到限制。
3、系统特点
(1) 本系统使工资管理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系统设计的各种查询要求代替了原来了人工查询,即节省了人力,又减轻了员工的工作量,最重要的是由计算机操作,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避免人为的错误,方便管理。
(2) 本系统设置了系统数据备份功能,定期的系统备份可以在数据库受到意外的或有意的破坏的情况下,系统得以恢复,减少损失。
(3) 本系统的界面设计简洁明了,采用了流行的菜单设计,对于不是计算机专业的管理人员,只需阅读操作说明书,就能方便的使用本系统。
Cortex-M3 是 ARM 公司基于 ARM V7 架构的新型芯片内核。 STM32V100-II 型是英蓓特 公司新推出的一款基于 ST 意法半导体 STM32 系列处理器(Cortex-M3 内核)的全功能 评估板。STM103V100-II 评估板有 USB,Motor Control,CAN,SD 卡,Smart 卡, UART,Speaker,LCD,LED,BNC,耳塞插孔等丰富的外设,有助于用户轻松开发 STM32 的强大功能。STM32 系列使用了 ARM 最新的、先进架构 Cortex-M3 内核,本文论述 了在 Keil Realview 开发环境上开发基于汇编语言的 LED 控制程序, 基于对 STM32 的 GPIO 寄存器写值配置思想, 控制 EduKit-M3 实验平台的发光二极管 LED1、 LED2、 LED3、 LED4, 使它们有规律地点亮。
一、 设计概述
1.1、 设计需求
Keil Realview 开发环境上,全部采用汇编语言编程,实现对 EduKit-M3 实验平台的发 光二极管 LED1、LED2、LED3、LED4 的亮灭控制,使它们有规律地点亮。 这里采用例程提供的顺序点亮方式,按照 LED1 亮 LED2 亮 LED3 亮 LED4 亮,如此反复,要求每个 LED 亮灭之间延时一段时间,以增强可观性。需要说明的是,这 仅仅作为程序控制 LED 的一种控制方式,基于点亮 LED 的控制原理,可以编程实现各种显 示 LED 的亮灭模式,并提供一种通用的控制方法,要求程序可读性强,易于修改。
1.2、 设计原理
(1)STM32 通用 GPIO 端口概述 STM32F10x 处理器上共有 7 个 I/O 端口:A、B、C、D、E、F、G,每个 16 个管脚 每组端口(寄存器必须以 32 位字形式访问) 每组端口有以下寄存器: , 32 位配置寄存器: GPIOx_CRL、GPIOx_CRH 32 为数据寄存器: GPIOx_IDR、GPIOx_ODR 32 位置位/复位寄存器: GPIOx_BSRR 16 位复位寄存器: GPIOx_BRR 32 为锁定寄存器: GPIOx_LCKR I/O 口通用输入、输出端口配置为输入时,每个 APB2 时钟周期将端口数据送输入寄存 器(GPIOx_IDR),在输入模式下,输出是断开的。输出模式时:写到输出寄存器(GPIOx_ODR) 的值被传给对应的 I/O 引脚。在输出模式下,输入是允许的 (2)程序设计原理 EduKit-M3 实验平台上,通过写值配置端口数据输出寄存器 GPIOC_ODR[15:0]值,可 以实现对四个 LED 的亮灭控制, 因为 C 口[9:6]位和四个 LED 灯连通。 而这里主要是通过对 时钟控制寄存器以及端口 C 的各配置寄存器和输出寄存器写值, 以达到配置端口, 控制 LED 的目的。 汇编语言与 C 语言相比,要求更加贴近硬件,了解 M3 内核的内部结构和寄存器地址。 基于汇编语言的编程控制, 只需要找出需要配置的端口基地址, 然后弄清楚各寄存器的偏移 地址,以及各寄存器每位的含义,按照要求写 1 或写 0 即可。
2
二、 硬件设计:
2.1 硬件电路
2.2 硬件电路描述
本设计是基于 EduKit-M3 实验平台的嵌入式开发实例, EduKit-M3 实验平台有四个 LED 灯,分别为 LED1、LED2、LED3、LED4,对应的连接到 I/O 的 C 口 PC.6、PC.7、PC.8、 PC.9 四位输出位上,不需要外扩电路或者额外接线,简单易行。
三、 软件设计
3.1 程 序 流 程 图
3.2 软 件 设 计 描 述
(1)整个工程包含 3 个源文件:STM32F10x.s、和 my led.s,stm32f10x_lib.c 其中3STM32F10x.s 为启动代码, 。启动代码作用是:1)堆和栈的初始化;2)向量表定义;3)地 址重映射及中断向量表的转移;4)设置系统时钟频率;5)中断寄存器的初始化;6)进入 汇编主程序。my led.s 是汇编主程序,完成所有控制功能。
(2)程序工作原理概述: 对于 LED 的控制,主要通过对 I/O 端口的配置,将对应的寄存器相应的位写 1 写 0 控 制。程序首先要经过启动代码段进行相关的启动配置,然后跳转到汇编主程序。 汇编主程序完成了时钟、端口配置以及 LED 点亮的所有功能。首先需要对于系统时钟进 行配置,已获得系统所用频率。 然后进行端口配置低、高寄存器配置,获得输入输出模式以及最大速度。将时钟和端口 配置完成后,就可以对输出寄存器进行对应位的写值控制了,从而达到控制 LED 的目的,高 电平点亮,低电平熄灭。 点亮 LED 后,转入延时子程序,延时子程序写值 0X000FFFFF,做寄存器值减法,减到 0 后,过程所需时间即是延时时间,即单个 LED 点亮时间。本程序设置循环点亮模式,即 LED1 到 LED4 顺序循环点亮,将对应位逐次写 1,如果需要修改点亮模式,只需修改寄存器的值以 及写值顺序即可。
(3)寄存器配置描述 端口配置低寄存器(GPIOC_CRL) C口基地址:0X40011000 偏移地址:0x00 复位值:0x44444444 寄存器配置:0X22222222 功能含义: 口配置低寄存器为模拟输入模式, 端 通用推挽输出模式, 输出模式, 最大速? 2MHz
端口配置高寄存器(GPIOC_CRH) C口基地址:0X40011000 偏移地址:0x04 复位值:0x44444444 寄存器配置:0X22222222 功能含义: 口配置高寄存器为模拟输入模式, 端 通用推挽输出模式, 输出模式, 最大速? 2MHz 端口输出数据寄存器(GPIOC_ODR) C口基地址:0X40011000 地址偏移:0Ch 寄存器配置 0xfffffc4f 0xfffffc8f 复位值:00000000h 功能含义 PC.6 位写 1,对应点亮 LED1 PC.7 位写 1,对应点亮 LED2
40xfffffd0f 0xfffffe0fPC.8 位写 1,对应点亮 LED3 PC.9 位写 1,对应点亮 LED4
时钟控制寄存器(RCC_CR) 复位和时钟基地址:0X40021000 偏移地址: 0x00 复位值: 0x000 XX83 寄存器配置:0X00000003 功能含义:PLL 未锁定,PLL 关闭,时钟监测器关闭,外部 1-25MHz 振荡器没有旁?,外部 1-25MHz 时钟没有就绪,HSE 振荡器关闭内部 8MHz 时钟就绪,内部 8MHz 时钟开启。 时钟配置寄存器(RCC_CFGR) 复位和时钟基地址:0X40021000 偏移地址: 0x04 复位值: 0x0000 0000 寄存器配置:0X00000000 功能含义:没有时钟输出,PLL 时钟 1.5 倍分频作为 USB 时钟,PLL 2 倍频输出,HSE 不分 频,HSI 时钟 2 分频后作为 PLL 输入时钟,PCLK2 2 分频后作为 ADC 时钟,HCLK 不分频, HCLK 不分频,SYSCLK 不分频,HSI 作为系统时钟,HSI 作为系统时钟。 AHB外设时钟使能寄存器 (RCC_AHBENR) 复位和时钟基地址:0X40021000 偏移地址:0x14 复位值:0x0000 0014 寄存器配置:0X00000014 功能含义:睡眠模式时闪存接口电路时钟开启,睡眠模式时 SRAM 时钟开启,DMA 时钟关 闭 APB2 外设时钟使能寄存器(RCC_APB2ENR) 复位和时钟基地址:0X40021000 偏移地址:0x18 复位值:0x0000 0000 寄存器配置:0XFFFFFFFF 功能含义:USART1 时钟开启,SPI1 时钟开启,TIM1 时钟开启,ADC2 时钟开启,ADC1 时钟开启,IO 口 E 时钟开启,IO 口 D 时钟开启,IO 口 C 时钟开启,IO 口 B 时钟开启,IO 口 A 时钟开启,辅助功能 IO 时钟开启
3.2 主 要 程 序 说 明
(1)启动代码转入汇编主程序的设置: 【启动代码段设置: 】 Reset_Handler PROC EXPORT Reset_Handler [WEAK] IMPORT MAIN ;声明外部函数,导入符号 LDR R0, =MAIN ;等待工作调用 BX R0 ;跳转到汇编主程序 MAIN 函数 ENDP ;过程段结束 【汇编主程序设置: 】 AREA MYCODE,CODE,READONLY ;定义一个代码段,属性为只读 EXPORT MAIN MAIN PROC (主程序功能段开始) EndP END (2)汇编主程序 ;配置时钟
5LDR R1,=0X40021000 LDR R0,=0X00000003 STR R0,[R10X00]LDR R0,=0X00000000 STR R0,[R10X004]LDR R0,=0X00000014 STR R0,[R1,#0X14]
时钟控制寄存器入口
配置时钟控制寄存器(RCC_CR)
配置时钟配置寄存器(RCC_CFGR)
配置 AHB 外设时钟使能寄存器 RCC_AHBENR
LDR R0,=0XFFFFFFFF STR R0,[R10X18];配置 APB2 外设时钟使能寄存器(RCC_APB2ENR) ;----------------------------------------------------------------------------------------------------;配置端口 MOVS R00X22222222LDR R1,=0X40011000 STR R0,[R10X00];配置端口配置寄存器 GPIOC_CRL MOVS R00X22222222LDR R1,=0X40011000 STR R0,[R10X04];配置端口配置寄存器 GPIOC_CRH ;---------------------------------------------------------------------------------------------------;点 亮 LED LDR R0,=0xfffffc4f STR R0,[R10X0C];将 0xfffffc4f 写进 GIPOC_ODR, 点亮 LED1 BL DELAY ;延时 --------------------------------------------------------------------------------------------------------LDR R0,=0xfffffc8f STR R0,[R10X0C];将 0xfffffc8f 写进 GIPOC_ODR, 点亮 LED2 BL DELAY ;延时 -------------------------------------------------------------------------------------------------------LDR R0,=0xfffffd0f STR R0,[R10X0C];将 0xfffffd0f 写进 GIPOC_ODR, 点亮 LED3 BL DELAY ;延时 -------------------------------------------------------------------------------------------------------LDR R0,=0xfffffe0f STR R0,[R10X0C];0xfffffe0f 写进 GIPOC_ODR, 点亮 LED4 BL DELAY ;延时 -------------------------------------------------------------------------------------------------------B MAIN ;跳到 MAIN 函数 ;------------------------------------------------------------------------(2)延时子程序 DELAY
6LDR R3,=0X000FFFFF ;延时控制字 DELAY_1 SUBS R3,R30X01;延时控制字自减 BEQ DELAY_OUT ;为 0 跳出返回 B DELAY_1 ;不为 0 回转继续做减法 DELAY_OUT BX LR ;程序返回
四、 调试与结果
4.1 调 试 过 程
(1) 使用 Keil uVision3 通过 ULINK 2 仿真器连接 EduKit-M3 实验平台,打开建立的 my led controler 工程,点击子目录下的 my led.s 文件,编译链接工程。 设置 Flash——Debug, 选择 Cortex-M3 J-LINK, Flash——Utilities, 同样选择 Cortex-M3 J-LINK,效果如下
点击编译链接,生成 HEX 文件
点击 Load,下载源程序到 STM32,运行程序 (2) 选择软件调试模式,点击 MDK 的 Debug 菜单,选择 Start/Stop Debug Session 项或 Ctrl+F5 键。
7在逻辑分析仪中添加 GPIOC_ODR.6、GPIOC_ODR.7、GPIOC_ODR.8、GPIOC_ODR.9, 点击 Run 按钮即可在逻辑分析仪中看波形。
4.2 测 试
本程序由于大量的涉及到原理简单,测试方便,只需要单步运行,查看寄存器的值,就 可以测试程序的正确性。
(1) 程序开始时各寄存器的值
(2)将时钟控制寄存器入口基地址赋值给 R1
(3)R1 既已经被赋值了时钟控制寄存器入口地址,利用偏移地址将时钟各控制寄存器的地 址赋值给(R1+偏移量) 达到配置 RCC_CR、RCC_CFGR、RCC_AHBENR、RCC_APB2ENR 的目的, , 集体寄存器值变化如下:
8(4)端口配置情况测试:I/O C 口入口地址写进通用寄存器 R1,利用基地址加偏移地址找 到端口配置寄存器 GPIOC_CRL、GPIOC_CRH,然后将控制字 0X22222222 写进该寄存器。
(5)端口输出数据寄存器(GPIOx_ODR) 的值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外部 LED 的亮灭变化, 采用逐位写 1 的方式,实现循环点亮,此时通用 R1 已经被写进了 C 口的入口基地址,只需 加上偏移地0X0C,便是GPIOx_ODR 的地址,每次写值控制 LED 点亮后,程序跳转到延 时子程序,所测试结果如下: 【将 0xfffffc4f 写进 GIPOC_ODR 点亮 LED1】 【延时子程序运行寄存器变化情况】
当转入延时子程序后,寄存器 R3 值做减 1 算法,从 0X000FFFFF 循环减至 0,是为延时 时间,然后继续跳转至端口输出寄存器配置,点亮 LED2,接着再次跳转到延时子程序,R39再次做减 1 运算,如此控制 LED 循环点亮。 【转入延时子程序】
【退出延时子程序对 LED2 对应位写 1 况】
4.3 结 果 及 描 述
(1)逻辑分析仪中波形:
GPIOC_ODR.6、 GPIOC_ODR.7、 GPIOC_ODR.8、 GPIOC_ODR.9 的波形即对应的 LED1、 LED2、LED3、LED4 高低电平波形,由此可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即 LED 确实按照程序的 思想循环顺序点亮。
(2)当将程序下载到 STM32 中后,EduKit-M3 实验平台上四个 LED 确实循环点亮,进一 步验证控制程序的正确性。
五、总结
本设计是基于 STM32 的汇编语言编写的 LED 循环顺序点亮控制程序,原理简单易行, 程序可修改性和可读性强, 件电路也很简单, 需要外扩电路, 接利用试验台内部接线, 硬 不 直 通过对 GPIO 的控制来相应地点亮 LED 灯。 整个控制程序只需要找到相应的时钟、端口、输出寄存器的地址,以及各控制寄存器的 偏移地址,直接寻址写值控制,这是与 C 语言程序最大的不同点,即汇编编程更加的贴近硬 件,要求熟悉内部寄存器的地址,熟悉如何配置各位,这就要求对寄存器每位的含义非常清 楚。 通过用汇编语言编写 I/O 控制程序, 进一步熟悉了解了 STM32 GPIO 操作, 以及 CORTEX M3 的内部架构和优点,学会了如何使用 KEIL Realview 开发 STM32,以及如何进行程序单 步调试,寄存器值查看。了解了 EduKit-M3 实验平台内部结构和优良的功能。
一、课程设计题目:
直流稳压电源和多功能数字钟
二、设计目的
1、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掌握各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2、了解面包板结构及其接线方法。
3、了解数字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熟悉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5、掌握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及数字逻辑电路系统的设计、安装、测试方法。
6、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提高电路布局、布线及检查和排除故障能力。
8、培养书写综合实验报告的能力。
三、方案选择与论证
方案一的设计主要是由555振荡电路, 时间计数电路,校时电路和译码驱动电路组成。时间计数电路由CD4518和CD4511组成,分为一个24进制电路和两个60进制电路。校时电路则由开关组成。
方案二的设计主要由晶体振荡电路,时间计数电路,校时电路,译码驱动电路。其中,时间计数电路用六个74LS90组成。校时电路主要由 HD74KS00P组成RS触发器,而且加入消抖电路,达到了自动校时的效果。
综合比较,选择方案一。
四、系统功能及原理
1、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的装置,它需要经过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
四个环节的工作原理如下:
A、电源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它将电网220V交流电压变换成符合需要的交流电压,并送给整流电路,变压器的变比由变压器的副边电压确定。
B、整流滤波电路: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Ui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压。再经滤波电路滤除较大的纹波成分,输出纹波较小的直流电压U1。常用的整流滤波电路有全波整流滤波、桥式整流滤波等。
C、滤波电路:可以将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大部分加以滤除,从而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各滤波电容C满足RL-C=(3~5)T/2,或中T为输入交流信号周期,RL为整流滤波电路的等效负载电阻。
D、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不随交流电网电压和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常用的集成稳压器有固定式三端稳压器与可调式三端稳压器。常用可调式正压集成稳压器有CW317(LM317)系列,它们的输出电压从1.25V-37伏可调,最简的电路外接组件只需一个固定电阻和一只电位器。其芯片内有过渡、过热和安全工作区保护,最大输出电流为1.5A。其典型电路如下图,其中电阻R1与电位器R2组成输出电压调节器,输出电压Uo的表达式为:Uo=1.25(1+R2/R1)式中R1一般取120-240欧姆。
2、多功能数字钟
数字钟由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校时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等组成。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它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一般用555构成的振荡器加分频器来实现。将标准秒脉冲信号送入“秒计数器”,该计数器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秒发出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分计数器”也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分,发出一个“时脉冲”信号,该信号将被送到“时计数器”。“时计数器”采用24进制计数器,可以实现一天24h的累计。译码显示电路将“时、分、秒”计数器的输出状态经七段显示译码器译码,通过六位LED显示器显示出来。整点报时电路是根据计时系统的输出状态产生一个脉冲信号,然后去触发音频发生器实现报时。校时电路是来对“时、分、秒”显示数字进行校对调整。
摘 要:根据工学结合、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切入点进行课程设计,提高了学生测量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 任务驱动 项目导向 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中的一门突出能力的专业技术核心课程,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的课程,其内容以工程测量项目实施,和职业工作需要为导向;以学生“测量技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分部分项工程测量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贯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现培养从事一线施工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2、课程目标
2.1 知识目标
学生需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误差分析方法;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PS等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仪器的检验及校正;掌握建筑工程测量项目的施测方法与注意事项。
2.2 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具备熟练操作测量仪器和仪器检验及校正的能力;具备测量成果计算与误差分析的能力;针对具体的工程测量项目,学生能独立提出合理的测量任务设计方案和组织实施具体测量工作。
2.3 素质目标
在学生测量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贯彻相关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使学生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并着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等,从而达到掌握和遵守建筑工程测量基本技能和相应的法规、规范,形成依法执业的职业素养。
3、课程内容与要求
4、课程实施
(1)本课程理论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应做好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咨询者,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尤为重要,教师应以实际项目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2)实践课应紧扣测量岗位标准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任务分配―实施―检查―评估的四步教学法。
①教师下达实训任务,并仔细讲解任务要求,学生确定任务所需的设备与信息;
②组建工作小组,学生完成任务实施方案设计并进行任务分配;
③学生小组按方案实施,教师担任咨询角色;
④根据质量标准,对最终结果进行组内自检和教师专检;
⑤师生共同分析误差原因和纠偏措施,并对最终效果进行评估。
(3)通过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观看实际测量工作和聘请企业专家指导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进一步加深对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理解。
5、课程考核
建筑工程测量教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建筑测量、放样与数据处理三大任务和水准仪、经纬仪、钢尺、全站仪四种仪器使用,实践技能要求较高,针对以上特点,我们放弃了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改为任务型操作考试,即在固定任务的前提下,通过考核学生仪器操作的规范性、任务程序的严谨性和结果的准确性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考核方法:平时成绩+操作考试
总评成绩计算: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平时考勤+实训报告)(20%)+操作考试(80%)。
6、结语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课程取得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极大的激发了学习热情,其理论与实践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高,用人单位也对学生的测量能力给与肯定。
参考文献:
[1] 崔辉。基于模块化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安徽建筑,20xx(6)。
[2] 蒋晓燕。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核心技能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xx(6)。
[3] 杨文民。建筑法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xx(8)。
一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单片机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 在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来说掌握单片机的开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回顾起此次单片机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两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比如说三极管PNP管脚不懂怎么放置,不懂分得二极管的正负极,对单片机汇编语言掌握得不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一定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编程问题,最后在梁强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同时,在梁强老师的身上我学得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次我表示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二
做了两周的课程设计,有很多的心得体会,有关于单片机方面的,更多的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
我们组一共有三个人,但其他两个人是真的神龙见首不见尾,除了在最后答辩的时候他们一起坐在了我旁边,冠冕堂皇的指着我画了几遍的图说了几嘴,我想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怎么,虽然有的东西他们也答出来了。我佩服他们的勇气,羡慕他们的运气(我见到的很多做了10 天的人最后的成绩都有不如他们的),但是鄙视他们的做法。
所幸的是,我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帮助。我想没有他们我可能都要放弃了,因为我本人对单片机也并不是很熟悉,学的东西好像它是它,我是我似的,理论联系不了实际。以前的汇编语言没学好,一开始的程序这块儿就要令我抓狂了。后来请教我们班的一个男生,每次跟他一起到试验室调试程序(他们组也只有他一个人动手),看他边做边给我讲解。最后在开发机上做出来的时候,虽然不是我自己写的,但看他那么高兴,我也有一种分享到的成就感。后来我们组就用了他写的程序,他自己又抽空做了些拓展。
接下来就是做硬件方面的焊接工作了。没想到这项看起来不需要多少技术的工作却是非常的劳心劳力。很多次是早上起来带瓶水带些吃的到实训中心,一泡就是一天。我看到有很多人跟我一样,不同的是他们是三三两两,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做。在这个时候也有很多人帮助我,或是热心的帮我带饭,或是在我打盹儿的时候帮我做点焊接。大家都鼓励我,即使最后出不来东西,但是一定要坚持把它做完。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也这么对自己说,即使你做出来的是次品甚至不合格品,但是你一定要拿出来一件成品。
在要验收前,终于做了一件成品出来,不幸的是它真的是一件不合格品。帮我的那个男生做的已经出来了,所以最后应该还是我的焊接方面的问题。有一点灰心,想再重做来不及了,单是检查线路却也查不出来什么问题。那么就准备答辩吧。我对着电路图再看课本,发现以前很多觉得很难记的东西现在记起来容易多了,因为整天都在同它们打交道。51的引脚及其功能,A/D转换器的,驱动器的',所有我用到的我都一再的看书了解,同时请教同学我看书过程当中的疑惑。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现了以前焊接当中出的一些问题,能改的就改,不能改的,咳,要是时间再多一些,或者我能早点做好,要是不只是我一个人动手……算了吧,不要想那些如果,还是准备我自己的,做好我现在能做的吧。
还好,验收还算成功,得了3分,不是很高,但是我觉得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代表了我真实的水平,我觉得我对单片机的一些知识在这个动手的过程中真的是从无到有增长的。同时我也尽量不去想别人得了多少分,没有什么不平衡的,有些人付出的是努力,有些人付出的是风险代价,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一样,这一点我早就了解。
最后,我发现自己对单片机竟然也有了一点兴趣,想暑假回家以后自己去买一些东西来做,再补一补汇编语言。有什么问题请教下以前的那些老同学好了,他们好厉害,在高中劳动课就成功的做出过调频收音机,大一暑假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电子竞赛培训接着比赛,不过后来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汗。看来要多保持联络,这次回家就好好找他们叙叙旧。三1前言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为要学好C语言程序这门课程,不仅要认真阅读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增强和巩固我的知识。特别是作为高职生,更要注重实践这一环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计算机人材。其目录为:
1.程序要求
2.算法分析
3.流 程 图
4.源 程 序
5.调试结果
6.实习体会
2 程序要求
学生成绩管理是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较多,为了简化计论,要求设计的管理系统能够完成以下六种功能:
(1)学生注册登记;
(2)登记学生成绩;
(3)修改学生成绩;
(4)打印一个班级学生的单科成绩;
(5)求出每个学生一学期中各科的平均成绩;
(6)打印某一课程成绩处于指定分数段内的学生名单。
3 算法分析
1. 学生成绩管理软件的数据结构
学生成绩一般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的,一个班级用一个结点来表示。考虑到插入和删除的方便,这些以班级为单位的结点用链表方式组成一个主目录。每个结点有四个域:
(1)班级代号;
(2)课程情况;
(3)学生情况;
(4)班级顺序链。
课程情况应能反映出大专生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因课程是逐年增多的,所以采用链表结构以便能不断插入新的课程。该班学过的课程构成一个课程链表,所以班级结点中的课程情况用课程链表表示。学生情况主要反映学生的学号,姓名,每学期学生的成绩情况。因为学号总是顺序排列的,所以选用一个结构体数组作为反映学生情况的登陆记表。该 数组的下标值接上班级结点中的班级号就是学号。例如,设每班学生数不超过40个人,班级号为9612,某学生在登记表中相应分量的下标值为26,则该学生的学号为961226。另外,学生成绩管理要分6个学期,所以在学生登记表中,开设6个指针域,每个指针指向该生某学期某门课程学成绩的结点。
各结点结构如下所示:
(1)主目录中班级的结点为:
班级号 课程链 班级顺序链 学生登记表
(2)程链表中的结点:
课程代号 学期号 二叉树链 课程顺序链
(3)分数链表中的结点为:
左链 学号 课程代号 成绩分数顺序 右链
为了便于登记和查询学生的成绩,选择二叉排序来存放学生的成绩。
每个班级的每门课程对应一棵二叉树。通过主目录中班级结点的课程链找到指定的课程结点,再通过课程结点中的二叉树指针指向该门课程的成绩二叉排序树。另外通过主目录中班级结点的学生登记表中的学期指针,指向该学生本学期某门课程的分数结点,并以分数结点的分安数顺序链勾链该生各门课程的成绩。
在登记成绩和查询分数时,都要用到课程代号。课程 代和课程名称是一一对应的。为了简化程序,课程名称和代号对照表设计为一个向量,向量的下标值就作为课程代号,而向量中的元素就是课程名称,这样可以省去代号域。
1.各函数的功能和实现
学生成绩管理的相关功能由对应的函数来实现。
(1)学生注册登记
学生入学后,首先应是注册登记。注册时应先检查该学生所在班级是否已经登入主目录,未登入则若调用新结点后登陆入主目录。然后将新调入的班级结点中对应域赋初值,最后再读入学生的学号和姓名并一一填入学生登记表。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班级的注册和登记工作。
(2)登记学生成绩
学生注册后才可以登记成绩,所以先要检查这个班级是否已经注册,班级中是否有这个学生。在确认有此学生后,登记该生成绩。这时需完成两个操作。一个查询课程代号,另一个是将成绩填入二叉树。这两个操作分别用两个函数来实现:
① 查询课程代号;
② 插入二叉排序树。
有了这两个函数,登记学生成绩的工作可以很方便地完成。首先查处课程代号,调用课程结点,填入课程代号和学期号;再在二叉树链域中置初值为NULL,将课程结点插入为课程链表的头结点。接着读入每个学生的学号和成绩,每个学生的每门课程都生成一分数结点插入到相应课程的二叉树中。同时,还要将该分数结点链入该生这学期各科成绩的分数链表中。学生登记表中的学期指针域中存放该分数链表的头结点地址。
(3)修改学生成绩
若登记的学生成绩有错误,则调用修改学生成绩的函数便可以加以修改。修改时从主目录出发,查到班级,再从学生登记表中查对学号和姓名,再在与学期匹配的学期指针域中取得该生的学生链表的头指针,然后搜索分数链表,查到指定课程的分数结点,就可修改成绩。
(4)打印一个班级学生的单科成绩
由于学生成绩是用二叉树排序树来存储的,所以采用中序遍历的方法就可以按次序打印出学姓名和成绩。在打印了程序中,从主目录开始查到班级号,就可以从课程结点的二叉树链域中取得成绩二叉排序树的头指针;然后调用中序遍历了程序就可进行打印,同时可求出平均成绩和各个分数段的人数。
(1) 求出每个学生一学期中各科的平均成绩
此了程序从主目录查对班级号开始,通过学生登记表中每个学生的学期指针取得各自的分数链表的头指针。顺着分数链就可求出该生本学期各科的平均成绩。
(2)打印某一课程成绩处于指定分数段内的学生名单
对二叉树序树进行中序扁历,但扁历时应判断当前成绩是否处于分数段内而决定是否打印。
6调试结果
7实习体会
经过一个星期的上机实践学习,使我对C语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要想学好它要重在实践,要通过不断的上机操作才能更好地学习它,通过实践,我也发现我的好多不足之处,首先是自己在指法上还不行,经常按错字母,通过学习也有所改进;再有对C语言的一些标准库函数不太了解,还有对函数调用的正确使用不够熟悉,还有对C语言中经常出现的错误也不了解,通过实践,使我在这几个方面的认识有所提高。
通过实践的学习,我认到学好计算机要重视实践操作,不仅仅是学习C语言,还是其它的语言,以及其它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都要重在实践,所以后在学习过程中,我会更加注视实践操作,使自己便好地学好计算机。
一、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设计课程内容。
《机械工艺与装配》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设计的工作过程导向的、情境化的理实一体化的课程。课程根据企业调研得到的数控工艺员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有针对性的开发或选择三个典型的多零件装配成的部件为课程实施载体,课程载体可承载知识、技能、素质目标培养的需求;并且便于教学转化;用任务驱动、问题引导、角色扮演、团队协作、特色PK、量化考核,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必须学习,为取得良好经济效益主动学习。教学成果的可评价性:在课程学习中使学生既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自觉接受新的工作过程性知识与技能。
(二)围绕地方企业中的人才需求设计课程情境。
《机械工艺与装配》是直接服务于数控工艺员、数控编程员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这里要将一个源于企业、经过教学改造的集中体现课程内容设计理念的多零件装配成的部件“榨汁机模型”作为第一学习情境。以来源于企业的真实产品“车灯检具”作为第二学习情境。用一个可进行教学成果比较和检验的典型部件“产品的数控编程、加工与装配大赛竞赛题”作为第三学习情境。
(三)基于现代企业真实生产方式设计课程任务。
每一个学习情境和情境中的工作任务、任务中的单元都按完整的行动模式设计。将不同表达方式的工作任务、考虑资源情况的制造可行性评估、用CAPP计算机辅助编制工艺方案、工艺装备的选取与设计制造、数控机床加工程序CAM计算机辅助编制及生产计划和调度PPS等作为重点来学习。
(四)按着人们的认知规律设计任务层次。
三个学习情境按着人们的认知规律,以“边学边做、模仿着做、自主来做”的排序,将第一个学习情境设计成“开发性”的学习任务;将第二个学习情境新任务部分设计成“开发性”的学习任务,其他设计成“设计导向性”的学习任务;将第三个学习情境设计成“设计导向性”的学习任务
本课程将利用前导课程
1、符合标准的零件绘制方法;
2、常用机构及连接;
3、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制定;
4、机械加工方法的选择;
5、机械加工工艺的执行;
6、使用加工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等工艺装备的能力。数控机床手工和计算机编程;等信息。
并采集以下新信息:
1、通用数据格式零件工艺信息的识读;
2、基于信息分析下的可制造性评估;
3、基于3D模型的二维工程图图绘制;
4、使用CAPP的工艺规程制定及其数据库建立方法;
5、利用PPS导向的生产计划和调度;
6、会分析处理加工现场工艺问题;
7、可指导工件的检测。
通过本课程能够得到如下方法能力的训练:
1、调度协调环节可涉猎利用专业术语与人沟通能力的训练;
2、现场问题处理可涉猎观察、分析、判断加工现场的安全、可靠、合理性和改革、创新能力的训练;
3、软件工具的使用可涉猎接受技术指导和自我学习的能力训练;
4、团队工作可涉猎与人合作的素质的养成训练。
二、教学内容选取
《机械工艺与装配》课程针对“机械工艺与装配”这一典型工作任务,以源于企业、经过教学改造,依据认知规律,教学内容体现数控工艺员工作过程性知识与技能,充分利用前导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的积淀,贯穿专业信息的利用和新信息的采集方法能力培养,从数控技术专业数控工艺员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角度,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实现数控机床高级操作工、数控工艺员的培养目标。
三、借鉴部件成组分类法形成学习情境
选择与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有接口的产品,榨汁机模型作为第一个学习情境:本学习情境是由课程组教师参与设计、编程、加工、装配的哈轻车箱体连接件模具、马自达6手刹车系统成型模具、汽车导油槽等产品的部分零件,经过教学改造用于体现课程内容的多零件装配的部件。该部件由10个零件组装而成,其上包括回转类零件4件、轮廓类零件4件、复杂形体2件。连接件、标准件需要学生根据载体的功能和结构特点选择。零件以通用数据格式IGES文件、STEP文件格式给出,结构不够完整,存在可制造性缺陷。接受任务时需进行工艺处理。轮廓曲线可以利用,不可改造。多处设计了配合关系,加工时应给予保证。两个复杂形体是两个可利用的数据模型,体现专业领域学习内容的针对性。
选择典型零件、常用件、标准件组装而成的机械产品-学习情境二:解放全浮工作缸冲模,本情境是以来源于一汽汽车生产的真实产品“解放全浮工作缸冲模”的工艺设计(编程)、加工、装配为载体。本学习情境要完成解放全浮工作缸冲模的数控编程、加工与装配,该部件由16个待加工零件和多个标准件组成组装而成,其上包括回转类零件、曲面类零件、车铣复合类零件。
零件的工序流转相对比较多,加工顺序和加工方法选择以及工艺安排要求比较精细,多数零件图纸给出,部分需要根据复杂装配图拆画零件图,工艺设计内容比较多,应采用CAPP软件编制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文件。更换部分零件可实现两个品种的加工,互换性要好。体现专业领域学习内容的普适性。
用一个可进行教学成果比较和检验的典型部件数控大赛竞赛题作为第三学习情境。
在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情境中,学习内容遵循基本的工作行为过程结构DD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学生通过六步法的训练,学到了普适性的工作思路,随着学习的深入,能够从非独立到独立的完成的工作任务,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新技术的应用与基础技术的有机衔接。三维造型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在产品开发与制造中,如机械产品的设计、研发、分析与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等。产品结构信息的表达由原来的二维图纸拓展到三维实体,但三维造型仍不能取代二维图纸,因此,课程所培养的产品表达能力DD产品二维图样、产品的三维造型应并重,我们在每个学习情景中将产品图样识读、工艺策划、加工有机串联,按认知规律选择合适工作载体进行循环训练,实现学生技术能力的拓展和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