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五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决定教学内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编辑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个案分析(优秀9篇),仅供参考。
案例背景:
我欣喜的发现李xx的爸爸来参加活动了。因为,以前这样的活动都是书包范文由他爷爷奶奶参加的。这次他爸爸能来参加就表明我们一直以来的工作是有成效的。我观察发现,他的爸爸和宝贝玩的非常开心。
案例分析:
今天是我园举办“六一”糖果节游园活动,邀请全体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园参加活动。幼儿园里张灯结彩,布置得热闹非凡,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全园设有六个游戏区域,每个区域的活动都是亲子共同参与的,大家都很投入。班级的“糖果”都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的,环境创设处处都体现着家长和幼儿的辛勤付出。因此,我看到李xx的爸爸的脸上也是写满了自豪。他跟孩子一起欣赏这班级的环境,每当找到自己制作的糖果就开心许久。这其实也表明了他是很愿意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的,以前忽略也是因为工作太忙顾不上。
教育策略:
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父母的积极参与,即便是留守儿童情况特殊,作为孩子的父母也要尽可能地亲自参与孩子的教育。他的到来说明了这次的糖果节活动得到了他父母的认可,认识到六一活动对于孩子的重要性,父母亲自参加活动的意义。
活动之时我有意的拍摄了他们家庭的许多活动照片和视频,并发给他留作纪念。使他的爸爸妈妈非常感动。我还借此机会单独与他沟通,聊了一些父母必须亲自教育孩子的益处,相信通过这次游园活动他的感受一定颇深,今后在育儿方面会努力地亲力亲为。
案例背景:
片断1:开饭了,小朋友依次排队盛饭、菜,只见轩轩也排在队伍中间,他左右张望,不一会儿却不见人影了,原来他跑到了对面的队伍中去排队了,当其他小朋友都开始吃饭了,他才慢吞吞地从桶里取出筷子,走到自己的组上。他拿着筷子并没有吃的意思,而是将一只筷子的一头与另一只筷子的一头连接起来,玩起了筷子来。于是,我暗示他快点吃饭,他这才开始进餐,可没过多久,他又开始玩筷子了。
片断2:上课了,小朋友有顺序地将小椅子搬到各自的小黄线上坐端正,只见轩轩不紧不慢地搬着小椅子走过来坐好,当小朋友都在认真听故事时,他却将脚上的一只鞋子脱下来,拿在手里玩了起来,他一会儿看看鞋底,一会儿又摸摸鞋面,似乎有什么新奇的东西让他着迷,我走了过去,他见到我并没有马上把鞋子穿上坐好,而是两眼朝我看了看,于是,我让他把鞋穿好认真听课,他这才把鞋子穿上,可没过多久,轩轩又开始玩自己的鞋子了,这次甚至离开了自己的坐位。
片断3:游戏开始了,轩轩来到美工区,他拿了一张白纸和同伴一起画画,很快他便从笔筒里拿了一支勾线笔,我以为他在画什么,谁知他把勾线笔横放在桌子上用手将笔转动起来,看到笔在桌上转动,他十分高兴,并招呼同伴来看自己的“新发现”。我走了过去,见状,轩轩马上打开笔帽,开始在笔上画画,随意在纸上画了一个圈,又在圈的外面画上了一条条直线,说这是太阳。我刚一走,他又开始玩勾线笔了。
案例分析评价:
《指南》中指出: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从轩轩在活动中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个好动、不能认真倾听、缺乏规则意识的孩子。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进餐、游戏等,他总是在玩着自己的游戏。要让轩轩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让他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如:在教学活动中,可采用提问的方式,引起轩轩的注意,让他知道上课时要遵守课堂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本领。
案例背景:
今天入园的时候正巧下了一场大雨,我照例在班级的门口摆放了几个小椅子,这是给孩子换雨鞋提供方便。大多数幼儿都能在老师的鼓励下自己换鞋。可是李xx的奶奶还是习惯性地帮他换鞋子。我就向他提出建议:以后还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吧。其实孩子是很能干的,只是成人没有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他奶奶一边继续帮助他换鞋一边说:“鞋子有点紧,不好脱下来,我帮帮他。
案例分析:
通过观察可以得知李xx的奶奶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老人的旧观念难以更改可以理解,转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那就从宝贝着手吧。
教育策略:
当天我针对孩子早晨入园换鞋的事情进行了一个简短的评价活动。表扬了那些自己动手换鞋的孩子,还请小朋友们积极发言,说一说自己动手的感想。并且请他们总结一下: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好吗?怎样换鞋子又快又好?换好的雨鞋要放在那里?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之后评选出做得好的小朋友发小红花奖励。如此一来,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我观察了一下李xx小朋友,他低下了头。五岁多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我抓住机会对那些存在问题的小朋友提出了希望:“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会做得很好!”孩子们也鼓起了信心,纷纷表示下次一定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争取得到小红花。
案例描述:
这天,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都在自己喜欢的区域玩着,这时我走过去一看,发现正在科探区玩《力的传递》的琪棋和两个小朋友把材料摆放在桌面上,却不知道从哪下手,我就走过去:“我想把传递片都立起来,变成一条小河,谁能来帮帮我。”说完一会儿,琪棋就和小伙伴拿着材料开始动起手来,我也参与了进去,很快整个形状就被孩子们摆出来了,几个小朋友露出了笑容,接着把传递片推倒后,琪棋小朋友似乎就没了耐心,把材料撒了一地。
问题与反思:
首先,琪棋小朋友是一个忍耐力稍差一些的一个小朋友,容易被其他物品分心,稍微有一点不好,心情就容易躁动。所以才会急于一时,把在玩着的材料撒了一地,常常会没了长久性和耐性。同时在其他活动时也会出现一些小插曲。
改进策略:
教师应在幼儿活动前多引导,多鼓励幼儿,让幼儿有兴趣进区,并且在活动开展时,教师多观察,与幼儿交流参与进去,发现问题及时正确的引导幼儿。也可以作好记录,在活动结束后,请幼儿观看照片并说一说自己刚才在玩区域时的问题及过程,及时反馈。
评析:
琪棋小朋友在平时活动中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而且性子比较急,这让他更没耐心的做好一件事,教师应该跟家长好好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一些情况,家园合作解决问题。
现象描述:赫帅的人如其名的小男孩,身上散发出一种韩国小生的魅力,每天都是被妈妈打扮的酷酷的来幼儿园,然后很腼腆的跟老师打招呼,就是他这种帅气与腼腆吸引了隔壁班的好几个老师,都十分的喜欢他,可就是这个男孩子,让他爸爸着实头疼,因为出生于东北的爸爸总觉得儿子不像个男子汉,事实也是这样,这个小男孩特别怕运动,一运动就跟老师说好累之类的话,要不就是接着和旁边小朋友说会儿话的机会趁机休息。因为这样没少挨他爸爸的骂。
最近班上做高跷活动的教研,第一次投放高跷时,小朋友们都很好奇,纷纷拿起高跷跃跃欲试,赫也不例外,他研究了一下就自言自语的说:“这个是高跷吧!”我忙说:“是啊,赫你来试试怎么玩咯?”赫笑着应允了,一会功夫,赫就踩上了高跷,蹒跚的走着,那种认真又紧张的样子俨然一个刚学步的孩子,他一边慢慢地走一边说:“这个还有点难,一不小心就会摔跤。”我想趁热打铁让他喜欢上高跷这个运动项目,就说:“你走的真好,要注意保持平衡哦!”
他若有所思的:“哦”了一句。开始了如履薄冰的行走。
分析与思考:
这个孩子长的特别帅,妈妈是小学教师,特别注意穿着打扮,儿子也被他打扮的很入时,但不适合运动的衣服偏多,小赫平时在家中多半是有对他疼爱有加的外公外婆照顾,具备了独生子女的一些通病,对于运动也不是很喜欢,有时候摔一跤会担心弄脏了衣服,有时运动量大一点会嫌好累,在其他活动中也表现出扭扭捏捏的样子,他爸爸因为这个原因没少跟他发脾气,可效果不是很好。
策略:
所有的教育都应该得到家庭的配合,俗话说在人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占了教育中的70%,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取得家里的配合,首先我从赫特别在意他的衣服上着手,我和他妈妈沟通,觉得不要把崔崔打扮的特别与众不同,穿一些适合运动的衣服,同时告诉他运动的重要性,如果不爱运动,那以后就不穿那么好看的衣服了,其次,在班上多观察赫,特别是在户外活动中,多引导赫参加活动,多请他帮忙拿器械,做老师的好帮手,同时在孩子面前及时表扬赫的进步。
效果:
进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赫进步了,在户外活动时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在参加运动项目时,也不会跟以前那样总是说好累了,每天早上来的也早了,有时还会主动说帮老师拿东西呢,他的爸爸的脸上也出现了难得的笑容了!
在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上,我们一直倡导的是赏识教育,孩子的年龄小、自我约束的能力差,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地赏识,肯定和指出正确的目标。
今天下午,我和贺老师尝试用一唱一和的方式不断赏识幼儿,效果很是不错。上课前,我微笑地对贺老师说:“贺老师,我要和你说一个小秘密。”
“什么秘密?”
“你知道吗?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长大一岁了,你看,他们现在都能自己管自己啦,上课时,不用老师看就会大眼睛看老师;就会大声唱歌,还会举手不插话呢!”
“真的?”
“不信你看吧!”
“好!”上课时,我时不时地说一句:“看某某会自己管自己了,大眼睛一直看着老师,某某声音真好听,贺老师,你看他们长大了吧?”
“真的呢!”——这样一节课下来,老师轻松地教,孩子轻松地学,而且是主动的。
大班的孩子荣誉感、自豪感,适当地给他们带上个“高帽子”,就会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即使是没有做到的幼儿,听到你的“高帽”,也会马上照办,长此以往地坚持下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有很大帮助,赏识孩子远比批评孩子的效力大。
案例背景:
三个班小朋友在大型玩具上滑滑梯,一个要从上面滑下来,其中一个非要从下面往上爬,另一个在滑梯下面拽往上爬的小朋友……远远看着这一情况的我来不及制止,就见上面的小朋友在滑梯的惯性中滑了下来,脚踹在了往上爬的小伙伴的脸上,细嫩的小脸上沁出血丝来……
大班的老师恰巧过来了,看到这一情景,便大声责骂“肇事者”:“涛涛,我就知道你最调皮,看你做的好事。”孩子吓得不敢说话。老师生气地拉着受伤的晓雨去了保健室,几分钟后,老师把三人叫到一边继续未完成的“教育”,“你们说说,刚才是怎么回事?”三个人都低着头,涛涛嗫嚅着把事情说了个大概,老师叹了口气,对涛涛说:“你看看,你都把人家踢成这样了。他爸爸妈妈看见了多心疼啊!你想想,要是你被别的小朋友弄成这样,你爸爸妈妈是不是很心疼啊?”涛涛低着头说:“是。”老师说:“这就对了。快对晓雨说‘对不起’。”涛涛绞着手,不说话。老师又要求说:“快向晓雨道歉,说‘对不起’!”涛涛停顿了几分钟后,不情愿地抬起头对晓雨说:“对不起。”晓雨回答说:“没关系。”老师看到自己的要求被执行了,就温和地对涛涛说:“以后不许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听见了吗?”涛涛点点头。“好了,去玩吧!”
问题分析:
这位教师对问题的解决是围绕被攻击幼儿的受伤程度进行的,使攻击的幼儿认识到打人是错误的,然后让他通过道歉来弥补过错,取得对方的谅解。事情到此为止,没有再深入下去。
我认为教师调解应该一步一步地引导双方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在这一过程中,当事的幼儿有没有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对错呢?涛涛的道歉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是无意的,而且认为是晓雨错在先。事实上从滑梯下面往上爬本身就是危险的,老师也应该禁止过,错误的造成是可预见的,既然出现这样的状况,老师应该就事论事,了解问题的实质,一分为二来处理,换言之,难道谁受伤谁就没错吗?同时,老师还可以就此事件对全班幼儿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以此为鉴,以绝后患。
案例背景:
今天的美工活动《小火车》,李xx小朋友画得非常投入,也画得很好。学期初期他的表现能力在班级一般。今天这幅画他画的很好,看得出他本人也很满意,下笔大胆,涂色也很到位,完全投入到画中。
案例分析:
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很好的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使李xx小朋友在其他方面的进步也是很大的。在学习方面也进步喜人。以前,他遇到困难总会表现出不自信的心理,怕学不会,做不好,顾虑重重而不敢去做。一上画画课就不敢动笔,生怕画得不好小朋友笑话他。
现在,每当他遇到了困难,总是说我先来试一试。在一次次的努力而获得成功之后,他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教育策略:
每当李xx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是积极地鼓励他大胆尝试,克服心理的障碍。找出他的闪光点无限放大,并在班集体的面前加以表扬。即使失败了也没关系,可以重来的。慢慢地他也越来越自信了。我还用他的一些成功的事例来激励他。譬如,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你已经学会了拉衣服上的拉链;还学会了穿套头的毛衣,自己收拾餐桌等等。告诉他只要敢于尝试,一切皆有可能!
案例实录:
寒假结束了,孩子们又开心地来到幼儿园上学了。
今天做完游戏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聊天,聊聊自己寒假里去了哪里游玩,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吃到了什么好吃的美味佳肴。韩韩说:“我到了阜宁老家,我在家里吃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我还吃到了阜宁大糕,很香很甜的,非常好吃。”依依说:“我们在家里过的年,放了很多烟花,有红的有绿的有黄的有紫的,漂亮极了。”婷婷一边听一边和旁边的淇淇小声说了几句。我问:“婷婷,你去了哪里?”婷婷在座位上忸怩地笑了笑,我示意她到中间来讲给大家听。她还是在自己的座位上坐着,等了一会儿,她半站半立地说:“我回了老家。”我说:“有没有吃什么好吃的呀?”她说:“就吃了饭。”然后她坐了下去,头也半低着。
情况分析:
从以上的情况中可以看出,我班的很多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寒假趣闻,而且表述得非常详细,但是婷婷似乎不太愿意主动表述,表述的时候也比较简单不够完整详细。其实她回老家过年应该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但是她说出来只有一、两句话,实在太简单了。
教育措施:
1.与该幼儿的家长沟通交流,平时多陪陪孩子说说话,慢慢养成完整、详细的语言表达习惯。
2.引导该幼儿多参加语言区的游戏活动,教师加强对她的个别引导,让她喜欢说,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