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分析(优秀6篇)

怎么写市场调研现状特点分析报告才合适?看看吧。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以下是美丽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理的现状分析(优秀6篇),仅供借鉴。

现状分析 篇1

>> 和谐党政关系的内涵分析与功能特征 现行党政关系形成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分析 对党政领导干部法律意识现状的实证分析 合并地方高校学院执行党政共同负责制现状调查与分析 电力企业党政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电力企业党政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党政工作中人员压力现状及管理策略分析 护患关系现状分析 浅析新时期党政关系的完善 论新时期的党政关系探讨 董必武党政群关系思想浅析 如何建立企业党政的和谐关系 理顺党政关系是政改核心 党政关系与本土化 试论高校党政关系规范化 当代中国党政关系研究综述 高校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新时期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分析 当局对日关系现状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1年11月18日查看。

[24] 这个分工更多是一个不成文的惯例而非法规制度,因为不同的乡镇因为书记和乡镇长个人性格和权威的差异,会造成书记参与财政管理或者乡镇长涉足人事权力的情况,并可能造成党政关系的冲突,需要上级部门来协调,往往以调走其中一个领导为解决方案(个人访谈20111107)。

[25] 赵树凯,《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商务印书馆,2010年,138-140页。

[26] 关于理论论述,参见杨雪冬,“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赵树凯,前引书。

[27] 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28] 各级人大的监督作用还比较有限,突出表现在预算制定和监督上基本没有权力。参见马骏,《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理性化与民主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只有几个县市级人大在尝试加强预算监督。比较有名的是温岭市的民主恳谈会和新发展起来的参与式预算改革,县乡两级人大和民意代表一起,讨论并质询相应层级政府的预算制定。

现状分析 篇2

【关键词】 护生;就业;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护理人力的需求也日益凸显。2004年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型人才专业。护理人才逐渐走俏也成为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现象。但是,伴随着高等护理院校的扩招以及护生就业观念与社会需求脱节等原因,目前护生就业现状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适应社会新的发展需求,应加强高等护理教育改革、转变就业观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优化护生就业结构。

1 社会需求状况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日常的生活质量,同时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社会对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许多国家护理人力短缺。在我国,医护比例严重失调,对护理的需求更为紧迫。

1.1 国外护理需求状况 有关资料显示,很多发达国家存在护理人力短缺现象,急需从国外吸纳大量的护士,如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并且在发达国家存在严重的护理人力断层现象,有些国家在职护士的平均年龄已达到43-45岁[1]。如何解决“护士荒”问题成为各国护理界共同探讨的话题。

1.2 我国护理人力需求现状 参考国际标准,根据卫生部的要求,我国临床医院的医护士比应是1:2,重点科室医护士比应达到1:4,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数为204.8万人,比2005年增长了70万,增长幅度为52%。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05年的1.06提高到2010年的1.52。医院的医护比由2005年的1:0.97提高到2010年的1:1.16。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医护比达到1:1.36,二级医院达到1:1.12。这个数量还远达不到国际要求的1:2.7水平,与发达国家1:8.5的比例相差甚远。

现阶段,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缺口同样很大。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3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覆盖面较窄,东、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机构数量都不足以服务人群[2]。同时,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比也显示出配置不合理现象。2008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例仅为1:0.68,远未达到相关要求。目前我国社区护理人力资源仍存在职称低、学历低、综合素质低、实践经验缺乏等问题,这与社区对高素质、专业化护理人力的大量需求不相适应。

2 护士就业现状

据卫生部统计,到2015年我国的护士数量将增加到232.3万人,平均年净增加11.5万人,这为护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可见,目前护生比其他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相对较好。虽然现阶段我国护理人才需求较大,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就业市场格局的变化,我国对护理人力的大量需求与局部地区相对饱和现象并存,城市医院的护理人力基本饱和,而农村和边远山区却严重紧缺,护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2.1 护士的就业领域 目前我国护生就业面临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就业面窄。护生就业领域较小,就业范围较单一,很多护生就业局限于大城市、大医院,而基层医院及社区医疗服务就业少,护生转行人数相对较高[3]。另外,在实际中,除了临床护士以外,社区护士、涉外护理也是不错的就业方向,但实际倾向于该方向就业的护生较少。

2.2 护士的就业状况分析

2.2.1 不同性别护士的就业情况 男护士就业前景好这个观点越来越深入人心。许多高等护理院校护理学专业也招收一部分男生。但是,现阶段护理院校和医疗机构仍然是女护士生源充足,男护士短缺,部分已被录取的男生仍要改专业。目前,我国男护士数量尚未有明确统计,但从各医院实际情况来看,在我国护士队伍中,男性比重远远小于女护士。除了精神病院和一些专科医院有少数男护士外,综合性医院和基层医院很少招聘男护士,经济发达地区的护士严重短缺,男护士更加供不应求。

2.2.2 不同学历护士就业情况 有调查显示,不同教育层次护生对就业单位、医院级别、护理工作和月薪关注程度不同,这些与就业相关因素直接影响了不同学历层次护生的就业去向。就目前来看,首先,护生接受教育层次越高,专业思想越不稳定,毕业后改行的可能性越大;其次,护生接受的教育层次越高,对医院的要求和工作后的薪水待遇越高;再者,护生接受的教育层次越高,对从事临床工作的意愿越低;最后,就目标城市来看,不同教育层次的护生都趋向于选择大城市,对乡镇和农村的期望较低[4]。但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把学历放在第一位,这造成研究生比本科生好就业,本科生又比专科生好安排[3]。

2.2.3 涉外护理就业情况 随着国际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我国不少人开始选择出国就业发展,而涉外护理一直是被大多数人看好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语言等因素,我国涉外护士在国外就业现状不容乐观。首先,我国护士以其工作努力、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对雇主忠诚、关心病人等优点受各国护理机构的欢迎,但是,不少护士英语水平不达标,使得他们无法赴海外发展。其次,目前我国80%护士是初中毕业后读的中专卫校,所以我国许多护士由于学历不够,即使到国外也只能做一名护工,待遇与国外护士差很多。总的来说,我国护士还不能与国际接轨。

3 护士就业存在的问题

3.1 医学护理院校护生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自护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护理教育也在不断发展。纵观整个护理教育发展过程,我国医学教\\育一直未达到专业教育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普通文化课、医学基础科、专业课是课程的基本构成,理论教学、课间实习、临床实习是教学的基本过程。大多数医学院校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忽略了以能力为本位、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学理念,过分强调专业理论知识,忽略了护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和实际动手能力。

3.2 护生综合素质不达标 现阶段许多护生在校期间普遍不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和综合技能的培养,实践能力差,基本功不扎实,人文素质不全面,甚至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而现在的用人单位,尤其是医院,需要的是能承担护理服务工作,创造效益的人,这就使得医院的门槛显得越来越高,在激烈的竞争面前多数护生缺乏竞争的实力,不能应对激烈的就业压力,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3.3 毕业护生就业和择业观念不合理 这一点尤其在专科、本科护生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显,不少本专科护生身上存在择业期望过高,理想与现实脱节等问题。不少护生认为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理所当然应当有一份体面、待遇丰厚的工作,虽然自己学习的护理学专业,但仍然接受不了去做临床护理这样的工作。大多数人一直幻想着去大城市好的工作单位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4 医院等护理需求机构劳动与工资待遇不符 现在,有评价护士是一项汗水与收入不成正比的工作。临床护理工作的确比较辛苦,护理工作强度较大,很多护士往往要同时照顾多个患者,配药打针再加上日常生活护理;更重要的是护理工作面对的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许多护理工作者精神上有很大压力,稍不小心可能就会得到病人或家属的不认可,甚至打骂。

3.5 社会、政府、政策对护理领域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护士这一职业认识不够全面,护士始终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重视。另一方面,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专业护理人员的待遇及社会地位却得不到有效地保障和政策支持。拿用人单位来讲一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单位用人多考虑好用、应急,没考虑长远利益[5],对应聘护生过分挑剔,对于吸纳的人才还不重视员工的待遇等问题。

4 提高护士就业率的策略

4.1 深化护理教育体制改革 首先,各级各类医学护理院校要深化护理教育体制改革,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人才,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以适应市场需求、学生就业为指导。在实施教学时,一方面要及时调整课程结构突出知识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强化护生人文素质培养,专注于“职业型”护理人才的培养。其次,要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在日常教育中,应对学生的定位、专业技能上给予引导和指导;还要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了解其对护理人才的特殊需求,针对性的指导护生找到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

4.2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 护生首先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这种能力包括心理素质、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其次,护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主动性,大胆地、主动地寻找能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如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最后,要调整就业定位,降低就业期望值。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有期望值过高的倾向。一方面,用人单位的期望值是按照利润最大化要求来选择人才,有片面追求高学历的倾向。而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追求实现自我的最大化。护理专业毕业生比其他医学专业就业形势好,就使得毕业生缺乏竞争意识,没有紧迫感,普遍把择业定位在大城市、大医院、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反映出毕业生追求高薪、舒适、名气的心态,导致就业的期望值居高不下。

4.3 改善用人制度 各类护理人员需求的机构应改变对护理专业认识的误区,转变思想观念和用人模式,要顾及人才培养和长远发展,适当降低用人门槛,改变对毕业生过于挑剔的旧观念。另外,还要适当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董振花。探析我国涉外护士国外就业现状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5):82-83.

[2] 艾燕,陈婷,等。我国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开发策略研究[J].2010,23,(6):58-60.

[3] 黄志红,黄志芳。护生社会需求及就业对策探析[J].专业与就业,2010,3:83.

[4] 龙霖,谢平,李泉情,等。不同教育层次实习护生就业取向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5):15-16.

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环境现状;环境评价;环境保护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相继在一些省、市开展了不同规模层次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活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生态学会等单位就城市环境状况和城市居民环境意识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4个城市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对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调查中,专家学者发现文化程度、环境污染、媒体科技宣教等都是造成环保意识差异的重要因素。但上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对农村的环境现状和农民的环境意识的相关研究还较少。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居住分散,长期以来,生活垃圾得不到集中而有效的处理,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并且因资金和技术等原因,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显著改善,对农村居民卫生和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清楚地了解目前广西农村的环保的基本情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式,深入了解和探讨村民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农村环境问题产生根源及其表现形式。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农户为单位,在被抽取的每户农户中由一名家庭成员作为代表来完成问卷的回答。在我们调查的人群中总人数为286人,其中男性占44.1%,女性占53.5%,2.4%未填。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为小学文化及以下的占83人,初中106人,高中47人,中专18人,大专及以上的28人(M=3.22,D=1.347)。年龄分布情况为20岁以下的有38人,21~59岁的有237人,60岁以上11人,这一数据覆盖面较广,基本符合当地人口分布情况,能较好地反映各年龄组人群对生存环境的了解及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二)测量工具的设计

问卷采用的是自编“广西农村居民环境意识调查问卷”,问卷问题多数采用预先编码的形式,原则上要求多选一,内容涉及个人基本情况、乡村环境状况,参与改善环境的行动及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和环境评价等五个方面共21个问题。

首先,个人基本情况涉及被访者的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去过打工等个人结构状况。其中年龄为三分变量,1为20岁以下,2为21~59岁,3为60岁以上,主要是考虑到农村的劳动力主要是青壮年。文化程度设计为五分变量,主要是“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以考察文化程度对环境评价的影响。由于广西全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把调查的地点分为“1是经济水平高”、“2是经济水平中等”、“3是经济水平较低”。另外由于近年来农民外出打工的人数较多,为了了解他们与城市接触以后是否会增强农民对环境的意识,专门设计了“是否去过打工”这个问题。

其次,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基本以农业为主,农村居住环境的基本情况在调查中从“燃料使用”、“生活用水来源”、“卫生厕所的使用”、“住房是否人畜分开”等7个方面来考察。问题设计为多项选择题,由被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

再次,研究中为了了解农民在改善环境中所作的具体事情,设计了一个多项选择题。由于考虑到各地农村的不同情况,专门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由被调查者注明所参加的改善环境的行动。

最后,还要考察被调查者对所生活环境的评价情况。主要是从主观评价和客观分析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分为“你居住的环境是否受到污染、“你是否知道污染源”、“对所居住环境的评价”、“农药的使用是否造成污染”、“对居住地的环境质量的基本评价”(包括饮用水质量、地表水质量、空气质量、声音质量)。这些问题为多项选择。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污染的主要来源”设计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由被调查者回答。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在调查中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即先把广西全区所有的编制县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分为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水平发展中等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三个层次。然后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三个层次中抽取11个县,每个县继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个县的乡镇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共调查了全区11个县的12个乡镇,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286份,有效回收率为89.37%。

二、广西农村环境现状及农民对环境的评价

(一)广西农村的环境现状

我们在调查中主要从农民燃料的使用、居住环境、生活用水和垃圾处理这几个方面来考察农村的居住环境,通过频数分析,了解了农村环境的基本情况。

1燃料使用。广西的大部分地区不仅是山区而且是不能耕种的石山,农业耕地非常有限。农民的生活用燃料主要是柴火,占40.2%,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的使用,有33.6%的农民用上了液化石油气,有17.8%的农户还利用新技术,垃圾变废为宝,用上了清洁高效的沼气。这不仅解决了能源问题,也大大缓解了废气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2生活用水情况。农村基本实现了清洁用水,有62.2%的群众用上了自来水。由于在农村还无法实现污水处理,污水往往不经处理直接排到地面经土壤下渗或汇入地表水体,对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直接危害。洗衣、做饭、洗浴及其他零散用水是生活污水的主要来源途径。

3居住环境。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壮族和苗族的农民传统的居住模式是和牲畜共处,楼房的旁边或者楼下就是关牲口的棚子。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种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64.3%的农户实行了住房与牲畜分开。经过这几年的建设,57.7%的农户已经用上了卫生厕所,改善了过去粪尿中的污染物随粪水渗入土壤内,粪便发出恶臭,造成空气污染,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状况。

4垃圾处理。生活垃圾因来源广泛,其污染物成分也较为复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消耗的丰富,垃圾的组成成分将更为复杂。有12.6%的村民认识垃圾是污染的主要来源。而且生活垃圾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随意堆放和倒入江河的分别占25.2%和22%,有49%实现了固定堆放。

随着新农村建设在全区各地农村的大力推广,广大农民还积极参加各种改善环境的活动,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美化家园,保护生存环境。有160人次参加了修路、46人次参加了卫生厕所的改造,在农村建起了更加卫生的蹲坑式厕所。其他还有人参加了集体或者自发组织的相关的活动,如人畜分离、处理污水等。

(二)农民对环境状况的评价

农民对居住的环境情况较为认可,认为家庭的卫生情况“很干净”和“一般”的占总数的30.8%和62.2%,“比较脏乱”的只有6.3%,评见表1。

农民对环境评价的五个等级变量中看到,他们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评价整体较好,饮用水质、地表水质、空气质量和声音质量在优和良的占了绝大多数,说明农民对自身环境比较认可,评价较高。

在回答当地是否遭到污染时,有40.2%的人认为受到污染,有32.2%的人认为没有,27.3%的人不知道。有42.7%的农民表示知道什么是污染源,48.6%的人不知道污染源。但当我们进一步追问污染的来源时,很多农民却无法准确回答,有66.8%的人不知道具体的污染源到底是什么?(这题设计的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农药是农民在日常生产中接触最多的生产资料,但很多农民就连农药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都不是十分确定,回答“没有”污染的占7%,“不知道”的有9.4%。

(三)影响农民对环境评价诸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弄清不同因素对农民环境评价的影响情况,以受访者对环境的评价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民族、是否去过打工作为预测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在模型中,性别、文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民族为虚拟变量。具体见表2。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

第一,文化程度对于环境评价具有统计显著性。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对环境评价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与小学及以下的受访者相比,文化程度越高的受访者在环境评价方面的得分也越高。这表明,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民的环境评价也相应地得到提高。

第二,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村民对环境评价。当以“经济发展水平高”为虚拟变量时,对“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有统计显著性,对“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是负相关。这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环境评价也越高,对环境也能更加清楚地进行评价。

第三,虽然多元回归中是否去过打工和民族对环境评价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但为了进一步分析打工和民族这两个因素是否对环境评价具有一定的影响。以“是否去过打工”和“环境评价”做交互表,经过卡方检验,具有统计显著性(df=4,x2=0.004,P<0.05)。同样用“汉族”和“少数民族”与“环境评价”做交互表,也具有统计显著性(df=4,x2=0.002,P<0.05)。这表明打工的经历和少数民族的身份对环境评价有一定的影响,只是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在加入其他控制变量的情况下,这两个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了。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造成的。

第四,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性别对环境评价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三、讨论

(一)农村环境基本保持良好但情况不容乐观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和实地调研资料的整理,我们发现广大农村还是保持了一个较好的生活环境,农民自身对环境的评价较高。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乡村聚居点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倾向日益明显。但与城市相对规范的有规划、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相比,小城镇和乡村聚居点在这些方面明显落后,脏乱差现象突出。此外,在农村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污染源,主要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污染较严重的工厂从城市转移到广大的小城镇和乡村聚居点,如一些化工、造纸的企业还有采石场等等。这些企业排放出来的废水废气,对农村居民卫生和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我们在实地调研中就有很多农民向我们反映,由于当地政府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接纳了从广东转移过来的一家造纸厂,工厂里的废水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流入当地的河流,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的水质。

(二)农民对环境评价较为乐观但缺乏环保知识

由以上的统计分析看到,农民对农村总体上环境评价良好。但在其中也暴露出我们目前对农民的环境教育是极其不够的,对外界接触比较多的外出经商者及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多数是中学生)对相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较在村里常年耕种的本分农民懂得多。这表明,农民是被忽视了的环保群体,各种环保宣传在农村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也许是人们的眼睛都专注在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上了,对于人口相对比较稀疏、面积比较大的农村来讲还没有引起重视。由于它的污染现象没有人口稠密的工业城市来得明显迅速的原因,导致了对农村环境的忽略。

(三)本研究的发现和存在的局限性

通过调查,对广西农村的环境现状和村民对自身环境的评价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环境评价的因素主要是文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这和已有的研究是一致的。但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在自变量中“民族”和“是否去过打工”也会影响到村民对环境的评价。根据我们的分析发现,在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中,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环境,所以环境意识较好。不少农民表示外出打工后会增长见识,学会一些基本的环保常识,这使他们回乡后也积极地维护家乡环境。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本研究对广西农村的环境现状作了一些初步的调查,然而因研究时间较短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但仍未能获得相对精确的村镇环境情况的资料。因而,今后在农村村镇建立长期的环境情况的监测,将会有助于更深入的研究。

现状分析 篇4

APP营销现状分析

对于移动营销来说,APP符合移动互联时代不间断的连接、个性化的需求、碎片化的时间等时代特点和需求,发展之势可谓迅猛。除上述案例外,截止到2012年8月,凡客推客户端一年,移动端订单量占凡客总订单量的10%;京东商城在过去的9个月里,来自移动端的交易额增长超过10倍,增长率高达1124%。大量厂商都试图在APP上铺设广告,但事实上,APP并不是赤裸裸的广告,也不仅是制作精美的电子程序。

多角度看APP营销

APP作为移动营销手段之一,正以其强大吸引力使得各大企业争相加入。对此,我们除了看到其强大优势外,更应全面、多角度的看待APP,认识APP。媒体资源据艾瑞咨询分析认为有“三个两难”:寻求优质媒体与提升媒体覆盖度的两难、渠道合作与对接开发者的两难、精品应用的缺乏与长尾应用泛滥的两难。如此这些将直接导致媒介资源难以良好消化、优质广告资源缺乏、媒体价值失效,从而影响广告主投放,开发者也无法获得更好回报。但是好在这些难题会随行业成长逐一得到突破。客户广告应用平台尚未得到广泛认可,众多广告主对移动营销认知度有限,与整个营销市场相比市场容量还比较小。处于初级阶段的APP营销在应用层面上是求质还是求量显的至关重要,现在很多平台竞争的焦点聚焦在了如何去争夺更多的媒介资源,却忽视对客户的培养,这势必会对APP营销的长远发展埋下隐患。监测和效果评估这也是APP营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由于移动APP营销平台处于发展早期阶段,整个产业链缺乏独立的第三方监测机构,而第三方检测却是品牌广告主所需要的。

结语

整体来看,企业运用APP营销在提升品牌知名度、连接顾客、促进销售方面有其独有特点也取得了较好效果。无论营销方式如何改变,“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品牌理念和定位为依据、以创新独特为核心、结合新技术与渠道整合来发展”这样的根本理念是不变的。企业在品牌营销中应用移动APP营销时要始终结合自己的品牌定位和市场定位,重视消费者的粘着性,用创新思维进行推广,做到全面、系统认知APP,利用APP,则势必会为整个市场的营销推广带来一次全新飞越!

现状分析范文 篇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占据有力的市场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是市场经济的必需,而广告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迅速的发展起来。广告业的迅速发展加大了对广告专业人员需求,高素质的广告人才成为广告商和广告厂家竞追的目标,广告人才的缺乏是目前广告业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培养广告学专业人才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广告学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文章在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对部分高职院校广告学专业的现状进行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广告学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抽取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传媒职业学院等所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高职院校的广告学专业状况。

(二)研究方法

研究编制《部分高职院校广告学专业现现状分析与研究》问卷,调查高职院校广告学专业状况;研究访谈部分专家、领导和教师,听取他们的建议;研究查阅近年来有关广告学的科研文献,为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院校广告学教育学校资源配备现状与分析

1.高职院校广告学专业有无状况

为全面了解广告学专业在高职院校的存在状况,研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其结果发人深省。在所研究的所院校中,的高职院校没有设置广告学专业,表明广告学专业在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广告学专业在高职院校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2.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基础设施现状

文章对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进行研究发现,的院校教学设施非常齐全,的院校教学设施比较齐全,的院校教学设施比较缺乏,的院校教学设施非常缺乏。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广告学专业教学设施存在严重的不足,的学校缺乏教学设施,教学设施的缺乏已经成为影响高职院校广告学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高职院校广告学专业设置状况

广告学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的成长为门类齐全、专业众多的综合类性学科。广告学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传播学概论、广告史、广告学概论、广告文案写作、理学、广告媒体研究、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摄像与摄影、广告经营与管、实用美术与广告设计、广告效果研究方法、电脑图文设计、公共关系学、市场调查与分析、中外广告法规与广告职业道德等。研究中发现,高职院校广告学专业的设置不齐全,开设的课程一般在门之间,平均课程在门,课程以广告史、广告学概论等理论课程为主,实用美术与广告设计、电脑图文设计等实践性课程较少,不能够满足培养广告学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广告学教师资源现状与分析

1.高职院校广告学教师数量状况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主导者,对教学活动的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数量的搭配必须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才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研究中发现,的院校广告学专业教师数量非常充足,的院校广告学专业教师比较充足,的院校广告学专业教师比较缺乏,的院校广告学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总的来讲有的院校广告学专业教师缺乏。

2.高职院校广告学教师学历状况

本研究对高职院校广告学教师的学历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的教师为本科学历,的广告学教师为专科学历,的广告学教师为硕士学历,教师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调查中发现,的广告学教师的第一学历为专科学历,大多数是通过在职进修的形式获得的本科学历或研究生学历,访谈时发现,在职进修的教师对进修期间所学习知识的量和深度不够满意,多数教师认为全日制的学习对教学能力的提高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3.高职院校广告学教师能力状况

教学能力是衡量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教学能力包括备课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课堂控制能力等,教师的能力对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研究可知,高职院校广告学教师的能力很好,的能力较好,的能力一般,的能力较差,的广告学教师能力不令人满意,他们的教学水平不能够满足学生知识的需求,对最新的广告学知识掌握程度不够,不能够合理的创新教学方法,不能够把握住广告学前沿的动态,这部分教师急切的需要再教育和再学习,急需提高教学能力。

(三)高职院校广告学学生资源状况与分析

1.高职院校广告学学生认知状况

学生的认知对广告学专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不可忽视,研究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广告学专业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比较重要,的比较不重要,的学生认为广告学专业非常不重要,通过数据可以看出,的学生认为广告学专业是不重要的,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广告学专业的作用和社会价值。学生认知的不到位降低了学生对广告学专业的兴趣,进而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给广告学专业的开展带来不利的影响,高职院校要通过宣传、讲座等方式向学生解释广告学的重要性,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

2.高职院校广告学学生地域状况

研究对广告学专业学生地域状况进行研究发现,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来自城镇,的来自农村,具有非常鲜明的城镇农村差异。城镇的学生由于家庭背景、文化背景、社会认识度等因素影响,他们对广告学的认识程度较高,理解较为深刻,所以选择广告学专业的城镇学生较多,而对广告学认识的不合理是农村学生选择广告学专业较少的主要因素。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城镇农村差异,通过各种方式减少这种差异,促进广告学的平衡发展。

四、结论

1.研究发现,的高职院校没有设置广告学专业,的高职院校广告学专业设施不齐全,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广告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平均为门,广告学在高职院校的开展状况不是很好。

现状分析 篇6

我国养龟业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项新兴产业.还处于“一家一口池,一家一个价”的个体、小型、竞争无序状态。各地养殖户利用各自资源品种、传统技术、信息渠道、销售方式,初步形成了一家一户为主体的产、供、销经营体系和销售网络,占领了甲鱼市场萎缩后形成的有限市场空间,显露出龟类产业雏形。面对“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养龟业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存在问题

1、个体生产形式和各自为战的无序竞争,以及地方品种资源、养殖户综合素质、技术水平和认识的局限,养殖质量良莠不齐乌龟个体生长缓慢。有的养殖户存在着较大盲目性,对自然繁殖能力较强的优良龟种如七彩龟等,不知珍惜资源,甚至作为馈赠品,赠送给购买其他龟种户。在定价上,生长快的龟种就定低价,生长慢的就定高价。结果,生长快的良种龟种却作为劣等龟种销售.生长慢的低级龟种又成了高价龟,使得乌龟价格脱离龟种的真实品位,误导了消费者和养殖户。

2、在销售中,存在一龟多名现象,在高利润诱使下,有的养殖场家以金头龟冒充金钱龟,以捕捉的野生龟冒充驯养龟,有的甚至把吞下鱼钩的受伤野生龟作为驯养龟出售,还有个别场家以病龟冒充健康龟,以涂颜色、修尾巴、整裙边的造假手法,以劣质龟冒充良种龟出售,使消费者蒙受较大损失。

3、乌龟生长慢,见效慢,不如“买来卖去”见利快,在这种心理指导下,养殖户倒种、炒种的多,建养殖池多为暂养待售。“养殖户”实际上是“二道贩子”。养殖者无心钻研技术,乌龟养殖技术一直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上,限制了乌龟养殖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趋势

1、树立品牌意识。目前国内各地养殖的常见乌龟品种有20多种,其中属于我国和东亚、东南亚共有的特产品种占60%,我国特产20%,引进品种约20%,WTO的来临,国外的龟种将大量涌进国门,迫使我国龟类养殖经营机制尽快转换,与国际市场接轨。树立品牌意识,像保护发展国宝“大熊猫”那样,重点养殖、优化开发那些能与世界龟类产品相抗衡的珍贵特产优良龟种。在这方面,国内一些有远见的养殖场家已有所警觉,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科协养龟场已着手对良种乌龟进行深层次多领域开发,实验成功了金头龟旱养技术,鳄龟、鹰嘴龟树养技术。将黄喉水龟、平胸龟培育成形态珍异的绿毛龟,出口国外效益增加l0倍左右。今年5月,国家专利局又受理了该场绿毛龟帘养专利,为保护品牌.该场已为自己数万只良种国产乌龟注册为“龙头阁”牌商标,并上了“因特网”,完成了人世前的准备工作。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