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革新范文【精选8篇】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之相配套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也在加速进行,医疗保障制度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以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为大家收集的8篇医疗技术革新范文,欢迎参考阅读。

医疗改革论文 篇1

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会议召开后,已有79个城市作为流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并计划在近几年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这是建立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建立合作医疗制度之后又一重大举措,是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要充分发挥城市社区服务组织的作用。整合、提升、拓宽城市社区服务组织的功能。加强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做好基本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工作,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医保是社区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一、城镇居民医疗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是随着现代医疗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卫生服务模式,在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的过程中

由于参保人员大多为老人、小孩、并轨转制企业的弱势群体、失业或无业人员,因此社区医疗服务便上升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眼下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仍然不能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呈现处“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场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较多的患者对社区医疗服务能力缺乏信心。胜利街道居委会的xx主任告诉我们,居民们普遍认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生医术不高,设备简陋,生怕在社区就诊“小病拖成大病,感冒治成肺炎”。尤其对全科医生持怀疑态度。

第二,社区医院的硬件水平堪忧。其中有不少用药遭到患者非议。园林街道人大社区卫生服务站孟大夫称,虽然现在社区医院的医疗药品范围放开了许多,但还是没法满足患者要求,好多就诊的大爷、大婶们都要两头跑:在大医院就诊、看完病、拿着针剂药品到社区医院点滴。有些疾病需要作CT、彩超、X光片的。社区医院不具备这些设备、患者只能先在大医院就诊。这也是大多数岁数比较大的患者怕麻烦不来社区医院看病的重要原因。

第三,调研还发现,现在社区医疗卫生的定位非常笼统,大多是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没有对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疾病治疗和疾病防止加以区别,没有细致考虑各地医疗资源现状,发挥作用不够、机械地按统一标准划分社区卫生机构。

(二)社区医保管理平台建设滞后

二、街道社区医疗保险工作的对策思考.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的推开,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迈向全民医保、完善目标关键性的一步。但勿庸讳言、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保险制度,加紧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扩面专项行动,按照“低费率、保大病、保当期的构思、根据城镇居民的特点和医疗需求、以及街道社区的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在开展养老保险扩面的基础上,同步推进居民医疗保险扩面行动,避免城镇居民因大病造成的养老和健康风险,为城镇居民稳定构筑双保险机制。

(一)城镇居民医保试点基本原则

第一是低水平起步原则。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实际国情出发,根据各方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筹资水平,保障标准。重点保障城镇非从业居民的住院和门诊的大病医疗需求,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逐步试行医疗费用统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扩大医疗保险的受益面,确保医疗保险的长足发展。

第二是确保自愿原则。国务院决定2007年在有条件的省市、选定2—3个城市启动试点,明确确定地方进行试点的自愿性,充分尊重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宣传和重点宣传相结合,城镇居民可自愿缴费、参加医疗保险,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和选择,政府作为后盾、建立财政辅助制度、引导和帮助居民参加医疗保险。

第三,属地化管理原则。明确国家、省、市、县的责任,国家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确定具体办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化管理。统筹层次原则上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以有利于发挥现有管理体系的优势。社会保险机构医疗保险的工作职能,贴近基层、和谐社会,从长远考虑要积极探索适合城镇居民特点的医疗保险办法,大力实施“低费率、保大病”的政策,鼓励居民参加医疗保险进而社会保险,将城镇居民完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第四,统筹协调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医疗保障相关工作基本政策、基本标准和管理措施等的衔接,保证城镇居民保险试点的顺利进行和医疗保障各类制度的协调推进。

(二)构筑预警、监管、处理三大网络体系

1.建立欠费监控预警网络体系。建立居民参保缴费监控预警体系,由街道(镇)、村、社区、劳动或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机关对欠费居民实行直接监控,每月对辖区居民缴纳保费情况进排查,督促参保居民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或医疗保险费。

2.按经济情况对参保居民建立分类监管网络体系。对老、幼、转制、合并病残居民家庭的经济收入进行深入细致、客观的综合性等级排队评价;对经济收入比较稳定家庭居民的缴费情况进行重点监控,存在欠费的要限期补交、不按规定缴费的要降低其信用等级。

3.完善参保关系监察、争议调处网络体系。健全完善市、(县)镇、街道、社区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机构专兼职人员到位,实现定人、定岗、定责,条件好的可以聘请为社会保险联络员、成立街道(社区)调解组织,形成四级监控、争议调处网络,实行网络式管理,随时掌握辖区内的举报投诉、争议情况,维护参保居民合法权益,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及萌芽状态。对参保当事人及时、满意答复,确保不出现恶性有争议案件或群体性突发事件。

(三)建立执法、维权机制。

1.加强与工会、民政、工商、税务、公检法、银行等部门的互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形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特别是对恶意欠费群众,严重违反医疗保障法规的团体、机构,加大联合处罚力度,取消其信贷款、社保、民政,劳保优惠政策享受资格等,该强制执行的从速处理,该依法处理的决不手软,并在新闻媒体上、社区街道及时曝光,使一些违反医疗保障法规的机构或居民受到严重处罚。

2.建立突发性应急机制。专门编制医疗保障关系专项应急预案、有效应对因医疗保障关系、医患矛盾而引发的突发性,明确应急的工作组织体系、机构设置、人员分工预警机制、信息、应急保障等内容、全面提升事件处理的应急反应能力,将突发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3.完善医疗保障应急周转金机制。建立市、县、镇三级应急周转金制度,对短期内无法按正常途径解决医疗保险基金影响医疗保险声誉的,先由街道、社区专项资金垫付,当街道社区无力支付时,启动市、县级应急周转金,确保社会秩序持续稳定。

(四)强化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能力

1.全面推进基层平台建设。在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建设中,要有医疗保障工作责任,按照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制度、工作“六到位”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障服务建设,在村(社区)建立医疗保障服务站;梳理医疗保障工作各项管理和服务职能,确保医疗保障管理与服务职能的下延。

医疗改革论文 篇2

【关键字】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问题;管理对策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医疗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助于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然而,在当今社会,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也不完善,所以需要我们多方力量去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进步。

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含义与内容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指在城市社区的服务范围内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在政府的领导下,社区参与,上级医疗机构指导,为社区居民提供从身体到心灵的预防保健内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包括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具有连续性特点,从新生儿到老年,持续为居民服务。

二、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1、有利于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出发点是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医疗保健知识,使人们更加注重生活中的健康问题,确保了居民的基础健康问题,有助于调整医疗服务结构,降低医疗成本,提高了城乡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对推动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一定的作用。

2、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有助于提供人们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了人们的预防保健意识,。当居民去医院的时候,不仅仅关注的是身体上的病痛治疗,更在意的是以后的预防治疗,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3、有利于缓解大医院的就医压力

据可靠数据显示,绝大部分的病症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疗,可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如果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更加完善,那么人们更多的去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治疗地,就会缓解大医院的压力,有利于大医院研究疑难杂症,从而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1、对社区卫生服务观念认识不足

在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过程中,依然有很多人不重视,包括政府本身在内,不注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因循守旧,限制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忽视了预防保健,只注重治疗服务,只一味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忽视了长远发展。

2、社区卫生服务经费短缺,政府投入不足

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投入不足,造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条件差,设备简陋,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要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却缺少正常的资金来源和经费补偿机制,影响了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立,更是达不到医保定点单位的要求。

3、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不足

城乡缺乏专业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大多数服务人员学历较低,难以承担复杂的卫生服务内容;城乡缺少全科的医学人才,也没有培训人才的能力;人员流动过大,没有稳定性,大多数人不愿留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追求更高待遇的服务地点。

4、双向转诊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双向转诊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理所当然的还有很多不足。双向转诊只能往上不能往下,转去大医院的多,转向社区的少。只重形式不重实质,没有确定的制度,也没有标准的转诊制度。很多人只知道向大医院转去,却不知道简单的病可以转回社区,能转也不会转。

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对策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政府要加大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居民熟悉这项服务的具体内容,这样才能促进这项服务的普遍性开展。培养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意识,使人们感受到预防、保健、康复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持续性的服务的好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服务开展初期,应主动为人民服务,使人民积极参与到这项服务活动中。政府也要鼓励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

2、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机制

政府应该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服务补助资金,用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活动,扩大政府预算,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2],减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担,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更好的为居民服务。同时,要调整经费分布结构,把大医院的经费向基层医疗机构分流,合理分配资源,使资源利用最大化。

3、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专业队伍建设

要全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就要控制人员总量,提高个人素质,加强对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将培训结果与未来待遇挂钩,加大服务人员的学习动力,大力引进专业的服务人员。完善资金分配制度,人事安排制度,有助于稳定社区卫生服务队伍,避免人才的流失。还有,也可以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标准,把居民的评价作为考核人员的一部分内容。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仅仅是考核的唯一标准,服务态度也很重要。

4、加快建立完善双向转诊机制

为了更好的让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大医院连接在一起为人民服务,需要加快建立完善双向转诊机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是实现双向转诊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国家和政府要确立确切的转诊制度,有一套完整又标准的转诊秩序。实现“大病去医院,小病进社区”的理想目标。

五、结束语

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在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3],它产生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够忽视。因为这些问题影响了城乡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心和期待,也阻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不过,我们应该相信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国家也大力投资医疗卫生事业,从而渐渐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也会得到很好的改善,进一步的为城乡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梁万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期刊论文]-中国全科医学 2002(01)

[2]俞晓利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管理[期刊论文]-南方护理学报 2003(05)

医疗改革论文 篇3

论文关键词:国民医疗保健体系,困顿,嬗变

NHS的优点是医疗运行由政府进行控制,有力地保障了国民的生命健康,在医疗消费方面也体现了相对公平原则,民众不论高低贵贱,富有与贫穷,都可以平等地得到免费的医疗服务。但这一体系自身存在缺陷,主要如下:

1.医院效率低下。由于英国在医疗领域实行计划管理模式,医院属于国家,88%的经费由政府提供,医护人员领取国家固定工资。这就无法调动医院尤其是医生的积极性,医院服务效率低下。

2.国家对医疗资源的完全控制,造成接受公费医疗服务的病人就医自由度相对较小,这不利于人们对医疗服务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

3国民医疗保健费用支出不断增大,给政府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NHS是全民公费医疗体系,凡是在英国居住的公民,无须取得保险资格,均可享受各种医疗保健服务。尽管国民保险收入的一定比例进入国民保健体系,但这部分收入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免费医疗成本。

4.管理混乱,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国民医疗保健体系实际上是在传统的全科医师、医院和公共卫生三个部门的基础上加强国家干预而形成的。它没有把三个部门统一起来,而是形成了三个单列的管理体系。英国的这种分散管理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同的医疗部门负责不同的医疗服务,病人很难得到连续完整的服务。分开管理也会影响效率,不能保证三个部门之间的和谐,使资源分配不合理。

5.国民医疗保健体系保障了人们的免费医疗需求,但是缺乏对需求的约束,常常会由于病人不承担医疗成本而造成对医疗服务的过度需求,这是造成排队等候看病的原因之一。事实上,排队者中有许多是可以不住院的,真正的急症重症病人并不需要排队,人们往往指责排队现象,但却未见指责因排队造成的延误治疗。

由于NHS体系存在缺陷,所以英国政府对其进行了改革和完善。NHS体系建立以来,前30年相对比较稳定,近20多年来经历了几次较大的改革和变化。

因为国民医疗保健的费用不断增加,使政府不堪重负。1961年保守党政府提出收取处方费这个相当不受民众欢迎的决定,1964年又取消了这个决定,财政上的压力迫使工党政府在1968年恢复收取处方费。后来,装假牙、配眼镜也要收费。国民保健制度的建筑师奈林·比万不得不同意有必要收费就医,但在实行第二批收费规定时,他便辞职不干了,理由是,这标志着“工党曾引为自豪、使英国在道义

60、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改革是1962年的医院建设计划和1974年的NHS管理体制改革,这两次改革都不成功。医院建设计划最重要的目标是确保医疗卫生事业和民众获得最先进和综合性强的医疗设备,为此英国政府花费5亿英镑,关掉1250家医院,扩建60家医院,新建90家医院。政府使一些拥有600到800个病床的地区全科医院形成全民性的医院集体,每一个医院集体为一个拥有10000至15000人口的居民聚集区提供服务。结果花费在医院建设上的成本占国家医疗支出的百分比从3.1%上升到7.8%,没有达到这次改革的预期目的,实际上地区全科医院也没有充分联合起来。所以到70年代初期这个计划就被取消了。

这个计划失败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计划本身需要的时间太长,那么多的医院需很长的时间才能建成,所以短期内看不到效果,政治家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喜欢短期见效的计划。2.计划暴露了中央集权的有限性,统一的决定不加区分地强加给具有不同情况的地区,没有因地制宜,这必然导致失败。

1963年、1966年政府颁布关于“健康和福利”的白皮书«社区服务的发展»,此白皮书的目的是通过社区服务来减轻地区全科医院的压力,具体来说是社区给老年人、精神病人、正在康复的病人轮流提供住宿,来缓解地区全科医院床位紧缺的压力,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与目的相差很远。许多病人仍然留在地区全科医院,在那里接受更加昂贵且效果更差的治疗。

政府从社区服务计划失败中得出结论:社区服务失败不是集中计划的缺陷而是需要更集中更统一,所以在1974年的改革中是把地区政府健康服务并入NHS之中,与NHS形成一体。NHS体系建立之初,实行的是全科医师、医院、公共卫生系统并列的管理体系,在行政上则形成了区域和区两级管理体制,1974年英格兰引入三级管理体制,在原有的地域卫生署之下设立90个地区卫生管理局和206个区管理局,医疗卫生控制权重新回到当地政府手里,这样就加强了集中管理。

1974年的改革存在缺陷:1.医疗卫生不再是联合的,因为全科医师、牙医、眼医的管理委员会从地区卫生管理局的职权范围中被排除。2.这次改革的目标是责任和权力向上集中,领导职位缩减,大量管理人员被下派到新地区,造成人才大量流失。一些人因下派而自杀。在护士和管理性的职员中间发生了骚乱。总之,这次改革暴露许多问题,管理层次复杂,决策慢,浪费钱。改革的目的是使每个人都满意,但没有一人感到满意,简直是一场灾难。

为了改变74年改革遗留下来的大一统的医疗管理机构,政府在1982年取消了集中化的管理机构“区域卫生局”而成立小而灵活的“地区卫生局”。按照政府的说法,设立地区卫生局是为了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展医疗服务事业,制定统一的计划,增加服务项目,减少免费医疗体制的管理层,从而最终增强地方当局的“责任性”。1983年由格里弗斯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提出了加强国民卫生服务管理的咨询报告,建议加强垂直领导,由卫生部任命地域卫生行政首长,然后由地域卫生署任命区行政首长。格里弗斯报告建议的第一方面是创建一个国民医疗保健管理委员会,第二方面是在地区和基层建立涉及全科管理的机构。格里弗斯报告的建议基本被采纳,形成当今英国卫生管理的基本格局。

由于政府限制公共支出和紧缩银根,财政部拨付国民医疗保健的费用却往往没有相应的增加,广大医务人员抱怨待遇不高。1988年初,被称为“白衣天使”的护士发生全国性的以往从未有过的象征性罢工。当年秋天,英国政府对NHS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检讨,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为了病人»的白皮书,其中引入了“内部市场”概念。在内部市场机制下公立医院拥有自主权,大型的私人开业诊所也进入了国家医疗卫生服务部门的预算。1989年1月,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英国政府了«医疗制度改革白皮书»,这是英国免费医疗体系实施四十多年来最重要的一次改革,其根本目的是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改革采取普遍性和选择性相结合原则,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因此打破了过去由政府进行统一集中管理的模式;在医疗保健提供方(包括国立医院和私营医院)之间展开竞争。

1990年底,梅杰上台后,延续了撒切尔政府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力图既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又能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此英国颁布新的国民健康服务与社会关怀法。1991年的机构改革大量录用了管理人员、会计和办事员等,导致管理费骤升。1993年后,梅杰政府又对国民医疗保健体系进行了重组。总之,这些改革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降低了成本,但医疗管理费始终没有降下来。

针对80年代以来两届政府在国民医疗保健领域的改革过分强调压缩医疗保障费用,削减民众医疗保障待遇而忽视中下层利益情况,布莱尔政府了新的国民医疗保健制度白皮书,增加医疗经费来源;批判由“准市场”带来的赢利主义等不良风气;降低医疗成本。政府说国民医疗保健领域将会结束“内部市场”,全科医生资金持有者也将会被淘汰,但购买方和提供方分离的做法被保留下来,简单的管理方式将会取代内部市场的合同制度。公共服务之间将是合作而不是竞争。新政府的工作重点是提高NHS和地方当局社会服务的效率。

2000年7月,布莱尔公布了一份《NHS:投资改革计划》的白皮书。NHS制度不断受到批评,权威人士认为根本原因是投资不足。所以政府在白皮书中把目前每年500亿英镑的预算增加到690亿英镑,增长幅度史无前例。由于民众对全科医生制度持普遍的认同态度,认为它提高了NHS体系的运行效率,因此这次改革主要针对公立医院,目标是提高公立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缩短病人排队等候的时间。

综上所述,NHS体系建立不久政府就因其财政来源和财政支出等问题进行一些政策调整。例如,对某些医疗服务项目收取费用。1970-1974年间一些保守党官员提出扩大私人诊所和必须交纳个人保险作为NHS的资金来源,但这两个措施并没有作为政策被采用。60、70年代出现了典型的改革,这些改革主要针对NHS管理制度,试图寻找一种管理体制使NHS体系更集中更和谐。这一系列改革都没能抓住NHS存在问题的本质或者改革的方向存在偏差,因此这些改革都归于失败。

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各国普遍采纳新自由主义或新右派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采取了减少社会福利支出的社会政策。英国撒切尔—梅杰政府依据此理论在医疗领域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改革的导向是准市场和私有化,从效果看这场改革是不成功的,极大损伤了社会中下层的利益,处在社会底层的民众看病不得不自掏腰包。以布莱尔为首的工党政府上台后,注重平等和社会正义,关心社会中下层,增加政府对NHS的投资,逐步取消内部市场机制。但改革并没有减轻人们对NHS的不满,从2002年开始,英国政府通过两种改革途径努力强化医疗领域的竞争压力,主要目的是解决医疗机制的效率问题。一、政府重组现有医疗机制的“内部市场”结构,使资金在市场内不直接流向医院,而是与病人及其必需的治疗费用密切相关。同时,英国政府正在筹建一个全新的支付系统,政府将根据医院治疗患者的数量来对医院提供相应的资金。二、政府与NHS之外的私人医疗机构合作,在资金上对其提供帮助,使民众获得更多平价的医疗服务。

医疗改革论文 篇4

“医院只认钱,不认人。”——仅 ”(中新网重庆)又如医院在收治急诊病人之前先收一笔押金的情形并不少见。官方媒体对一起惨剧表示了震惊。四家医院拒绝收治三岁幼童烫伤惨死——因乌鲁木齐市4家医院拒绝收治,不慎被开水烫伤的3岁幼儿刘光祥,在父母抱着他奔波4个多小时后休克死亡。(《人民日报》)

当今世界上还没有几个国家把公共医疗卫生系统当做商品投入市场竞争,把饱受疾病折磨的病人当作榨取暴利的对象!中国又开了先河!每年因此致残甚至死亡的人数难以估计!可怕呀!英国《泰晤士报》8月4日发表一篇文章指出中国的医疗体制“露骨的贪婪取代了赤脚医生!”现在医疗已经成了一些富人的特权。因为经济原因,社会上多数的医疗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穷人甚至无法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

据统计,我国20%的人拥有80%以上的银行存款,由此可以看出,贫穷或者说不太富有的人占了绝大多数,政府应该保证这些人获得最基本的医疗保障。目前,我国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是1.6%—1.7%。在这部分财政支出中,医疗费用的70%用在城市,30%用在农村;而我国70%的人口在农村,也就是说30%的人口占用了70%的卫生资源,包括政府的支出。2003年我国农民的人均收入是2622元,根据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2003年农民住院例均费用是2236元。这样,如果一个农民家庭有一个人住院,可能这一年的收入就全部用到医疗费用上。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在卫生部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新闻布会上曾经承认,在农村有40%—60%的人,因为看不起病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中西部地区,因为看不起病、住不起医院,因病在家里死亡的人数估计在60%—80%。什么是国耻,这就是国耻,30%的人占据了70%卫生资源,在这30%中极少部分人却又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资源和金费,当外面的工人、农民因交不了住院费死

可以看出,中国的医疗是相当不健全,不公平的!我们的医改究竟要失败几次才能真正接受教训呢?我们还能经得起几次失败呢?本人对今年的医改也同样持怀疑的态度!原因很简单,北京市能不能放鞭炮都要在全体市民中征求意见,圆明园的湖底要不要铺塑料布都要听证,还得现场直播什么的,医改这样比天还大的事,怎么就这么放心地让“相关部门、专家学者”暗箱操作,一手包办了呢?本 并根据国家规定,和专家的研究应继续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能变,不能盲目照搬外国的发展模式;二是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不能变,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变成追求经济利益的场所;三是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居民健康权益的责任不能变,增加卫生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医疗卫生监管依然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适应人民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的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体如下: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预防重大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加强卫生行业监管,维护群众就医安全;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改善生活工作环境,提高群众的卫生观念和卫生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

第二,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第三,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重点控制艾滋病、肝炎、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第四,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要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农村,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努力解决农民缺医少药的状况。一是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正式启动农村卫生基础建设规划,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筹资,用几年的时间

,逐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二是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三是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适应农民承受能力的农村医药价格管理体系和农村医疗管理规范,为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四是坚决落实中央关于每年新增的卫生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制定加大农村卫生投入,改革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为农民提供廉价服务的保障措施。五是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组织城市医生对口支援农村。

第五,深化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试点,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近年来,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整体上看,成效不够明显,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存在问题,公益性质淡化;社会资源进入医疗服务领域不畅,发展不快;医疗服务监管薄弱,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缓慢,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很突出。

第六,切实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改革论文 篇5

【关键词】新时期医院会计电算化重要作用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财会部门业务变的日益增多复杂,为了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实现医院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会计核算的重要手段。会计电算化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和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与手工会计相比有非常显著的优点。因此,实现医院会计电算化日益重要。

1医院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意义

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会计电算化不仅能够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而且可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帮助财会人员摆脱了繁重的手工操作,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使财会人员有时间、有精力、有条件参与医院管理与决策,为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体系,是促进医院会计电算化向深层次发展,使财务管理工作更趋科学化、合理化的重要保障。医院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功能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充分利用计算机快速提供信息的能力,提高会计信息加工的效率,为管理、决策和医疗改革提供高效的服务。

2目前医院实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有些基层医院会计电算化的程度非常低,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医院管理者存在“重硬轻软”的思想,即重视对设备等硬件的投资而忽视对管理方面如软件的投入。

2.2子系统相互独立而缺乏整合性

在一些医院,其收费、物资购销、工资发放、会计核算等分别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电算化体系,可是由于各职能子系统相互独立,导致各核算单位的硬件重复配置,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2.3数据保密性和安全性差

一是实际操作中存在风险。主要表现在制订措施不全或缺乏有效监督,导致玩忽职守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计算机维护过程中存在风险。如缺乏必要的防病毒意识和措施,对利用计算机犯罪知之甚少,缺乏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三是会计档案形成和保管过程中存在风险。如没有及时备份或备份数据没有定期检查,凭证、账簿没有及时打印等。

3加强完善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的具体措施

3.1提高医院领导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医院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医院改革和管理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项需要不断投入和支持的长期工程,并不是有钱、有软件就行了,而是要在符合医院经济运行规律的条件下,有医院领导的直接参与,全院职工的积极配合和病人的理解,整项工程才能够得以顺利进行。

3.2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将其作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

首先,根据当前改革的要求,重点解决会计电算化的主核算系统与工资核算、住房公积金核算、物资管理和部门核算系统的匹配,同时还要针对医院的特点建立一个附属子系统来辅助全局管理。其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设必须纳入医院管理信息建设的统一规划,作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完善、满足自身系统的功能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同时,还要保证与医院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力求数据一方输入、多方共享,在硬件网络上与其他部门的管理系统共享一个网络平台。超级秘书网

3.3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内部使用管理规章制度,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准确。(1)加强操作程序控制。操作规程应明确职责、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并形成一套电算化系统文件。(2)原始数据输入稽核控制。电子原始数据必须经不同人员审核和确认,再利用模块自动生成电子记账凭证,自动形成后的电子记账凭证不允许任何人修改。(3)加强操作人员授权控制。会计软件正式投入使用后,对各类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健全授权规章。

3.4加强安全保密制度的建设与执行

3.4.1建立严格的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备份数据。除了备份之外,还应收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的大小、外部设备的配套类型等计算机操作系统信息。

3.4.2实行必要的内部控制。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措施来保障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安全、保密。

3.5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会计电算化的使用能力

电算化系统在运行前就要对使用该系统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减少系统运行后的差错。

医疗改革论文 篇6

论文摘要:在经济落后地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着贫困人口多,农民收入水平低,集体和政府扶持能力有限以及筹资成本过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因此,应大力加强基层医疗单位的建设,在实行一定程度强制的同时,通过调整筹资顺序、采用非货币筹资等方法,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

经济落后地区是我国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较严重的地区,理应成为新型合作医疗开展的重点。但自213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一些经济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农民的参保率及对合作医疗的满意程度都较低。因此分析经济落后地区在开展农村合作医疗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寻解决办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户的低收入与高需要的矛盾

这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采取了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的方式,农民个人每年只需缴纳10元的参保金。尽管从绝对数上看,l0元的参保金数额并不大,但对于部分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缴纳起来仍存在一定困难。到2005年底,我国尚有2365万农村贫困人口,年均收人不足人民币683元,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如何支付医疗合作的费用?而这部分贫困人口大都处于生产和生活条件都很恶劣的地区,患上各种疾病的可能性也较高。同时较低的收入水平使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极低,稍有病痛就会影响正常生活,他们希望通过合作医疗实现风险的分担,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并且,对贫困者而言,劳动力是其赖以为生和养家的最重要的资本。因此,争取获得基本的医疗保健、增强体质和劳动能力,是他们增加收入、减少贫困的一个合乎逻辑的选择。据调查,农户对新型合作医疗的参保意愿与经济状况之间呈“u”形关系,即经济较发达和较贫困地区的农民对合作医疗的积极性较高,而人均纯收入处于中等水平的农户对合作医疗的发展没什么热情。如在年均纯收人高达4500元的上海市新春村和年均纯收入只有475元的河北省小云大村,农户对发展合作医疗的支持率都高达9o%以上。虽然如此,但构成有效需求必须既有购买意愿又有购买能力,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是有合作医疗的意愿却无能力,无法形成对合作医疗的有效需求,使得参保率始终很低。而保险讲求的是大数法则,通过扩大风险池来分散风险,参保率越高,风险池越大,基金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能够提供的保障水平就越高,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加,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合作医疗能提供的保障就很有限。因此,寻求新的筹资方式,为贫困农民提供更多的参予合作医疗的机会是在经济落后地区实现广泛的农村合作医疗的途径。:

二、集体和政府的支持有限

尽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和政府对合作医疗的扶持,但在中、西部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乡镇企业不发达,集体扶持部分在这里几乎无法兑现。加上农业税的取消,乡村两级全靠国家转移支付来维持工作运转,乡村两级负债累累,导致对合作医疗的投入严重不足,财政投人启动资金缺乏。另外,财政体制改革后,现行“分税制”的体制也制约着中西部地方政府重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目前国家对合作医疗没有明确的筹资政策,各级财政对合作医疗也没有明确的支出项目的情况下,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很多都是象征性的。加之各地方政府领导还面临上级GDP、财政收人等指标考核,更不愿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于合作医疗的投人上。同时,现行的筹资顺序是农民首先向基层政府缴纳每人l0元的合作医疗参保费,然后县级、市级、省级财政按照参加人数依次配套,最后凭着农民和地方财政的到位资金,申领中央财政的补助资金。然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农民参保能力有限,集体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又较小,致使基金规模小,制度覆盖率低,最终的参保人数也较少,所能获得的中央财政的支持相应较少。这样就出现了越贫困越无法享受资助的不公平的现象。

三、筹资成本过高

医疗改革论文 篇7

该事件曝光以后,社会各界的评论铺天盖地,之后更是带出了诸如深圳天价医疗案之类的一系列案件,中国的医疗业顿时成了众矢之的,医患矛盾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在激烈争论的同时,人们几乎同时想到了一个问题,“天价医疗案”为何会屡屡出现,这就是中国20多年来医疗改革的结果吗?人们的思考重点又落到了医疗体制改革上。我国进行了20多年的医疗体制改革,但改革的结果却不能令全国人民满意,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比之以前更为突出,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其报告中所说的那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从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

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历程

20世纪80年代,为配合改革开放的大局,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开始了打破“大锅饭”的体制改革,目标是为了解决全国人民看病难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到了90年代,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医院的产权改革成了改革的重点,产权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以公办医院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医院共存的医疗市场。随着产权改革的深入,私营医院、民营医院开始大量涌现,原有的国营公立医院也在坚持国家控股的前提下积极实行市场化的运作,与此同时政府对医疗卫生行业的财政投入也持续减少,“以药养医”的医院生存机制形成并迅速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模式。从80年代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开始,到1999年《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出台,再到2000年《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的公布,一直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公布之前,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民看病难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据卫生部2004年12月公布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由于经济原因,我国有48.9%的居民生了病不去医院,在去医院看病的患者中,有29.6%的该住院的不住院,造成这种局面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医药费太贵,远远超出了我国大多数居民的承受能力。有记者在郑州市统计局城调队得到这样一组数据:2004年,郑州市人均年医疗保健费用支出为618元,而1984年,郑州市人均医疗用品和药品费用支出为2.52元,在这20年里,郑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4倍,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了11倍,但人均年医疗费用却增长了244倍。"

医疗改革论文 篇8

关键词:强制性制度变迁/委托—关系/一致同意原则/制度选择

一、道路的选择:意识与经验

医疗保障从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诞生起就存在了,伴随着“福利经济学”和“福利国家”理论的兴起,它逐渐从疾病、医药保险扩展到保障健康的所有物质和服务;实践上,经济危机和战争创伤使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公共财政承担了医疗保险的大部分费用。1942年的贝弗里奇计划覆盖了英国全民生活各个方面,并为大多数西欧发达国家效仿,包括战后的日本。

与此同时,在两极世界的另一端,以“苏联”为首的经合组织也配合计划经济建立国家福利型社会保障,国家负责劳动者全部的保障,保障水平非常高,但却缺乏活力,难以监控。苏联的社保体制直接影响了中国,从1932年苏区的《劳动法》已经得到体现,1951年的《劳动保险条例》覆盖了疾病、伤残、死亡、生育和养老各方面,覆盖了各国有、私营、公司合营企业94%的职工。(孙光德,董克用,2000)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接近“理想国”的美好时光,同在20世纪70年代末,两个互相隔离的世界都面临了制度危机。西方直接表现为经济危机。当时欧共体各国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上升到40%,北欧达50%以上;当时经合组织国家外债占GDP比重则从79年的23%攀升到1992年的44%,瑞典高达80%,欧洲九国人均社保支出占GDP比重上升了10个百分点。

然而作为整体经济制度的一部分,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与政治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以致改革反过来受到了制约。从现代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由于“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林毅夫1989)从道德和伦理上判定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社会现行制度结构是否公平,从而使决策过程简化;但是,诺斯指出,在个人发展新的意识形态以适应变化了的经验之前,必须有一个经验和意识形态不一致的积累过程。西欧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得到当时主导各国政治的社会的支持,“全民福利”不 经济危机、失业、人口老龄化,都使社会保障支出飞速增长。然而,深谙意识形态作用的执政党只能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对保障水平进行些微的修改。例如要求病人、退休人员和雇主负担部分保障金,延长领取疾病补助的等候期(丹麦,荷兰)。英国保守党上台执政后,进行了更多制度性的改革,例如取消双份的社会保障、加收疾病补助金的所得税,似乎更换了政党的政府更有改革的勇气。

苏联的社会保险制度选择建立在纯粹的意识形态基础上,以解放无产者为目标,按劳分配,故1917年11月诞生的“国家保险”覆盖全、内容齐、水平高,如退休金在原有水平的70%以上,(孙光德,董克用,2000)并以劳动贡献进行分配。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初期,社会保障制度并未考虑经济承受力,而是作为对革命支持者承诺的兑现,即更多基于政治理性而非经济理性。

可见80年代前,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经济政策,受到不同的意识形态的影响,经过一、二十年的运作,又强化了原制度的意识形态。在70年代末席卷全球的改革浪潮到来之际,各国政府和人民在承受财政赤字和生活水平下降的同时,也不得不进行痛苦的反思,以形成一套能适应新全球化经济环境的制度解释。制度供给充足、或制度均衡的国家,如两党制的英国和政策设计合理的瑞典顺利实现了过渡。而制度供给不足的国家,如苏联和东欧,以全面崩溃的代价,为改革提供空间。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没有为社保改革提供配套的经济政策,在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的环境下,改革彻底失败。

各国的经验表明,一国的经济实力是完善医疗体系的必要条件,对贫困人口占很大比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把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广泛有效的利用是最重要的,即公平性问题;而“意识形态刚性”又阻碍了一些国家,尤其是制度稳定的发达国家为改进效率而做出的努力。

中国医疗制度改革(以下简称“医改”)的失败,在越过了最初的经济实力障碍之后(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已经增长了10倍),也面临着意识形态刚性问题。改革初期中国农村从集体制向家庭农作制的顺利变迁,使“市场”一词受到了近似神化的膜拜,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改革者来说,将局部有效的意识形态扩大到改革的困难领域,是短期成本最小的。问题在于,如果说,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社会科学知识不足,改革初期的盲目还情有可原;那么当政府亲手培育的既得利益集团膨胀到影响社会安定(如药品市场腐败等),当政府手中的再分配权减弱到不足以减少社会不平等程度,当权者的权威也将受到威胁。此时,为追求“权威最大化”,政治制度现代化、决策民主化是成本最小的选择。

二、强制性制度变迁:市场规则的误用

根据制度变迁的形式分,有强制性和诱致性变迁。但由习惯取代规则的操作成本相对于政治家主导的“突破式”规则变化而言,操作成本低,所以规则的边际上总有习惯在起协调分工的作用,而且,制度的执行成本越高,边际越大。“正是制度在边际上的连续演变造成了制度中正式的也是可见的规则的变化”。(汪丁丁,1999)

始于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表面上看是政府在开放后面临国际压力下采取的主动式改革,包括医疗改革。但从一些官方资料看,在正规制度无法满足民间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时,首先起到补充作用的是民间自发的供给。由于医疗设施分布的不平衡,农村大多数基本医疗服务是由“赤脚医生”提供的。1980年9月,卫生部颁布了《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把个体开业行医并纳人政府管理体系,报告说,“随着城乡经济放宽政策,兴旺发展,各地广开门路安排闲散人员就业,许多地方又陆续出现了个体开业行医人员”,“同时,各地反映和群众来访中要求个体开业的也日渐增多”。事实上,农业经济制度增加了农民收入,相应的也提高了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但政府却“减少了对合作医疗体系的财政支持”。“赤脚医生”数量减少,间接享受医疗保障的农民下降了50%。(HsiaoWC,1984)许多“赤脚医生”要么继续接受教育,要么开设了私人营业,农民不得不承担几乎所有基本医疗保障费用。据四川省1979年底不完全统计,各种开业人员有六千九百多人,比1978年底增加了3100人。当时,政府出台措施“允许和保护”实际上已成为重要非政府医疗供给来源的“个体开业医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0),源自竞争性非正式制度的压力,也是对制度“边际演变”的认可和利用。但这一内生制度演变在80年代的整个制度改革浪潮中没有被吸收到正式制度构建过程中,相反,雄心勃勃的改革者把市场经济原则,包括竞争、优胜劣汰和货币交换法则,放任法制意识和环境非常不成熟的自由市场提供本应届于非市场的公共产品。

强制性制度变迁既由政府主导,其变迁模式和方向有赖于统治者对强制推行一种新制度安排的预计边际收益与预计边际费用的衡量,他“想做的一切都是在他看来足以使他自己效用最大化的事情”。(林毅夫,1989)他会在意识形态教育方面进行投资,以使选民确信他的权威合法性,降低统治系统的费用。另一方面,统治者偏好函数会随国民财富增加而变化,从国民财富最大化,转为威望最大化。

1978年后的中国首先重新建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借助强大的国家宣传机器,渗透到社会组织的各个层面,1979年出台的、被看作最早的医疗改革政策:《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了“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的强制性变迁路径。此后20年,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在城镇中建立起统筹医疗保险的基本框架,在农村中试行合作医疗模式,启动了机构民营化改革。

因此,首先是规则层面的制度改革。即重新界定医疗保障中政府、个人、企业三方的责任。经历了10年探索,1988年《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标志着“医改”正式明确了市场化方向,规定了:

第一,关于激励的规则:

1)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权只限于合同内。

2)下放医疗机构合同职责外的业务收入分配权。

3)鼓励医疗机构差异定价。

4)对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医疗服务企业减免税

第二,关于惩罚的规则

由卫生管理部门(为讨论问题方便,视为中央人)实施监督。但作为急于取得改革成效的一方,也是提供制度激励的一方,很难成为称职的监督者。更明确地说,在实行类似于“财政包干”的医疗服务放开后,中央人通过向医疗服务机构(下游人)索取固定剩余额,向其出让剩余索取权后,便没有意愿监督他。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