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以下是勤劳的小编老李帮家人们找到的10篇儿童励志故事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聪明的黑猫警长
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可爱的小兔一家。这天早晨,阳光明媚,兔妈妈一大早就去买菜了,兔宝宝一个人在家里津津有味地吃着早饭呢!
这时,一只狡猾的狐狸经过小兔的家门口,看到家里仅有兔宝宝一个人,眼睛一转,心里立刻打起了坏主意。它轻轻地走到窗户旁边,用力一跳,就进了屋子,慢慢地走到兔宝宝后面,双手扛起它就往外跑,在打开大门的时候,不细心碰到了门边的报警器。被正在巡逻的黑猫警长听到了。警长很快地到了小兔家,发现小兔家的大门敞开着,可是家里没有人。警长刚想帮它们把门关上的时候,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它看到窗台上布满了狐狸的脚印。脑筋一转,心想:坏了,肯定是坏狐狸把小兔抓走了。它连忙转身跑到家门口骑上警车飞快地向狐狸家骑去,在半路的时候就追上了狐狸和兔宝宝。狡猾的狐狸看到黑猫警长,吓得腿都软了,把小兔放在地上转身就跑走了。
黑猫警长救回了小兔,开开心心地把小兔送回了家。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 : 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叶子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 : “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茂密的森林里,到处都是一片盎然的景象。广阔的绿阴遮蔽着地面。路边开满了漂亮的花,清澈的河水川流不息的流躺,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小动物们成群结队地在地上玩耍着。一只小犀牛来到了森林里,他东瞧瞧,西看看。自言自语地说:“啊!这森林真漂亮呀!比起我住的地方凉快多了!”说完,小犀牛哼着歌儿,开心地向前跑去。树洞里的小兔听到歌声,探出头来,看见正走来的小犀牛,惊讶地说:“哇,这是谁呀?怎么只长了一只角呀,一定是怪兽!”小兔说完,便快速地躲进了树洞,‘啪’地一声关上了门。
正要向小兔打招呼的独角龙听到小兔的这番话,生气地说道:“哼!没礼貌的家伙。”小犀牛大步的向前走去,这时,前面走来一只小猪,小猪一边摇着尾巴一边吃着蛋糕开心地走着。小犀牛看见小猪手里的蛋糕,馋得直流口水,他走到小猪身边望向小猪手里的蛋糕说:“小猪,我饿了,你能分我一点蛋糕吃吗?”
小猪看见一支角的小犀牛大叫道:“哎呀!怪兽来了!”说完,小猪一溜烟的跑了。
独角龙伤心地坐在一棵大树下哭了起来,树上可见有一只黄蜂窝。
不远处,小熊憨憨地走来,他边走边吃着可口的蜂蜜:”嗯,真甜!”
“呜呜,大家都不跟我玩!”小犀牛继续哭着。听到哭声的小熊转动眼睛,左看看,右睢瞧:“咦!是谁在哭呀?”说完,小熊便朝着哭声走到了小犀牛面前。“你是谁?为什么哭呀?”小犀牛抬起头,满脸泪水地望向小熊:“大家都说我是怪兽。哼!这里一点都不好玩,我要回去!”小犀牛站起来转身就走。
小熊看见小犀牛的远去的背影,正要追上去:“哎,你别走啊!“不料,被一块石头给拌了一下脚,‘扑通’一下,摔倒地上。
这时,手里的蜂蜜倒了出来。闻到蜂蜜的黄蜂从蜂窝里慢慢的飞了出来。
小熊摸摸摔痛了的小屁股,抬头看见对面树上蜂窝里飞出来的黄蜂,吓得大叫起来:“哎呀,妈呀,黄蜂来了!”说完,小熊快速的跑开了。
前面的小犀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继续走着。“嗡嗡嗡”声音越来越近了。小犀牛停下脚步疑惑地说:“咦!是什么声音呀?”转过头一看,一群黄蜂向小犀牛追过来。
“哎呀!”小犀牛大叫着,捂着脑袋拼命地向前跑着,身后的黄蜂成群的向小犀牛脸上扑去,小犀牛一边跑着,一边挥动着蜂群,不知跑了多远,见黄蜂没有追上来,小犀牛松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草地旁的大树下,累得大口大口地踹气儿。只见小犀牛脸上被钉了好几个包包。他摸着脸上的包包,伤心地说:“这里的小动物都不喜欢我,还捉弄我!”
正说着,小犀牛无意间感觉屁股下有东西,于是伸手摸了一下,摸到了一个长长的东西(笛子),低头一看,好奇地说:“咦!这是什么呀?”小犀牛拿起长笛子在手里玩了玩,又放在嘴里轻轻的吹了起来,一声声动听的旋律伴随着小小的音符从笛子里吹出来。
有一个出身贫困的孩子十分喜爱钓鱼,可是却从来没有钓到过一尾大鱼。
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那天晚上,他和母亲又来到湖边钓鱼。放好鱼线,安好鱼饵,一次次地将鱼线抛向湖水中。
湖面十分平静,他和母亲守在那儿,等着鱼上钩。可是,很长时间过去了,没有一条鱼上钩。
就在他们准备回家的时候,鱼线突然动了。他拎一拎,发觉异常沉重,这肯定是一条大鱼上钩了。他兴奋极了。急忙快速地收鱼线,线越收越短,湖面响起大鱼拍击水面的声音,母亲取出网罩在湖边准备捞住它。
果然是条大家伙。母亲打开手电,照着鱼身,发现它却是条鲈鱼,它银白色的鱼鳞闪耀着光芒。母亲看着夜光表,对孩子说:“现在是十点。离开禁还有两个小时,孩子,我们放了它吧。”
孩子说:“不,妈妈,我们好不容易钓到它。”
孩子哭了,母亲安慰他:“我们还会钓到更大的鱼。”
孩子环视四周,湖边了无人影,夜色深沉。他对母亲说:“别人不知道我们钓到了鲈鱼。”
母亲说:“孩子,湖边没有眼睛,但我们心里有眼睛。”
在母亲的坚持下,鲈鱼被放走了。
三十年后,这个小男孩成为最知名的建筑师,他的作品遍及纽约。
【感悟】一个能告诉孩子心里有眼的母亲,肯定会造就出一个伟大的孩子。小男孩最终能成为全美最的建筑师,这一切,真的很正常。
古时候,有个老翁,家里十分富有。可是他祖祖辈辈都是文盲,他认识的字加起来也只有一点点。不识字做任何事都很不方便,老翁尝够了苦头,决心让儿子念书识字。
有一年,老翁聘请了一位楚国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认字。第一天上学,老师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一笔,告诉他儿子说:“这是个‘一’字。”他儿子学得很认真,牢牢地记住了,回去后就写给父亲看:“我学了一个‘一’字。”老翁见儿子学得用功,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第二天上学,老师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两笔,说:“这是个‘二’字。”这回,儿子不觉得有什么新鲜了,记住了就回家了。到了第三天,老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三笔,说:“这是个‘三’字。”儿子眼珠一转,好像明白了什么,学也不上了,扔下笔就兴高采烈地去找父亲。他见了父亲,连忙得意地说:“认字实在简单,孩儿已经学成了。现在不用麻烦先生了,免得花费这么多的钱请老师,请父亲把老师辞退了吧。”见到儿子这么聪明,老翁高兴地辞退了老师。过了几天,老翁想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喝酒,就吩咐儿子写个请帖。儿子满口答应了:“行,看我的吧。”老翁看儿子很有把握,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可是过了很长时间,还不见儿子写好,老翁有些急了,就亲自到儿子房里去催促。只见儿子正愁眉苦脸地坐在桌边,纸在地上拖得老长,上面尽是黑道道。儿子正拿着一把沾满墨的木梳在纸上画着,一见父亲进来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么多,他为什么偏偏姓万呢?我借来了母亲的木梳,一次可以写二十多画,从一大早写到现在,手都酸了,也才写了不到四千画,万字真难写呀!”
小朋友,这个故事太可笑了。它告诉我们: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如果我们的学习只满足于一知半解,那么就会像这个笨儿子一样办蠢事。
篇种葡萄的老人
从前,有一位老人,他有一座葡萄园。他辛勤地照料着这座葡萄园,每年都要收获许多葡萄。
老人临死前,把自我的儿子们叫到床前,对他们说:“我把自我的全部财宝都埋在葡萄园里了。你们如果想得到它,就得辛勤地去挖掘。”
不久,老人就闭上眼睛去世了,他的儿子们便到葡萄园里拼命地挖呀,掘呀,始终没有找到财主。由于他们如此不辞辛劳,一心一意地寻找财宝,把土地都细细地翻了一遍又一遍,于是,葡萄长得越来越好,结的果实也一年比一年多。就这样,老人的儿子们变得越来越富裕。最终,他们才明白过来,私下说道:“真的,葡萄园里确确实实埋着一笔巨大的财宝哩!”
谁只想舒舒服服地躺着,四脚朝天,什么也不干;却指望着,烧鸡会自我飞到张开的口中,这实在是懒得出奇。谁肯用辛勤的汗水,养活自我,他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财富。
不管你以前有没有看过种葡萄的老人这个寓言故事,期望你都能够仔细体会一下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它告诉了我们什么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只要你此刻有想法,欢迎您发表你的看法!
西边的树林里住着猫头鹰,这种鸟喜欢在夜间活动,它们捕食鼠类和其他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住在树林旁边的那些人却都不欢迎猫头鹰做他们的邻居,因为猫头鹰的叫声实在难听。特别是到了晚上,人们害怕它的叫声而不敢到树林里去,于是人们总是想方设法要赶走猫头鹰。猫头鹰感到十分苦恼,它把家从这个地方挪到那个地方,可无论挪到哪个地方一样不受欢迎,总听到人们责怪和斥骂它。猫头鹰很伤心,心里想:这里的人实在太刻薄了,我一定要搬得远远的。猫头鹰这回下定了决心,它竭尽全力向东方飞呀飞呀,不知飞了几天,直到累得筋疲力尽,再也飞不动了,才肯停在途中的林子里休息。一只斑鸠看见猫头鹰又沮丧又疲惫的样子,很是奇怪,就问猫头鹰说:“你累成这个样子,要飞到哪里去啊?”猫头鹰说:“我想搬到很远很远的东方去住。”斑鸠不解地看着它,说:“为什么呢?”猫头鹰叹了口气说:“西边的人太难相处了,他们都讨厌我,说我的声音难听,我实在不想继续住在西边,非搬家不可了!这次我下决心搬到遥远的东边去,离西边越远越好!”斑鸠听了猫头鹰的话,笑了笑说:“搬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依我看,如果你不能改变你那难听的声音,你即使搬到最远的东边,也同样不会受东边人的欢迎。”
小朋友,当猫头鹰不被人类喜欢的时候,它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只是一味埋怨环境不好,别人的态度不友好,并且想通过搬家改变情况,这只能是徒劳无益。遇到问题,首先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有找到问题出现的真正原因,才能解决问题。
邴源是三国时期的魏国人。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这使本来就贫困的家庭更加艰难。邴源是个求知欲很强的孩子,可是家里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更不用说拿钱供他读书了!
邴家附近有一所私塾,每天他都能够听到从里面传来的读书声。一天,他从私塾门口路过,想起读书的事情,鼻子一酸,不禁大哭起来。私塾先生听到他的哭声,走过来问他怎么了,邴源抽噎着说:“我真羡慕那些能够读书的孩子,我的家里很穷,没有能力供我读书,因此我的心里很难过,就哭了起来。”私塾先生听后,觉得象邴源这样渴望读书的孩子很难得,就对他说:“孩子,你要是真想读书,就到我这里来吧,我不收你学费。”邴源一听,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连连向老先生表示感谢。
邴源天资聪颖,再加上读书很用功,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学会了其他孩子几年才能够学会的东西。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汲取知识。长大后的邴源依然很爱读书,经常到各地去拜师求学,后来他的学问日益增多,向他求学的人也多了起来。
生活在贫困家庭的邴源,从小就对读书有关浓厚的兴趣,他对知识的渴求感动了善良的私塾先生。终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在学习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青少年来说,大家一定要珍惜当前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加勤奋、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亲人。
有一处地势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而所谓的桥则是几根横亘在悬崖峭壁间光秃秃的铁索。
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子,以及两个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四个人一个接一个抓住铁索,凌空行进。
结果呢?盲人、聋子过了桥,一个耳聪目明的人也过了桥,另一个则跌下深渊丧了命。
难道耳聪目明的人还不如盲人、聋人吗?
是的!他的弱点恰恰源于耳聪目明。
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心平气和地攀索。”
聋人说:“我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
那个过了桥的耳聪目明的人则说:“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激流与我何干?只管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道出大道理】:积极地面对周围的环境,不要被虚张声势所威吓,要知道,那多半都是纸老虎,唯有一颗坦然面对而又积极进取的心才可排除虚张声势对你的威吓。
二战期间,
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发生激战,
最后两名士兵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这两名士兵之所以在激战中还能互相照顾
彼此不分,因为他们来自同一个小镇。
他们在森林中艰难跋涉,
互相鼓励和安慰。
十多天过去了,
他们仍未与部队联系上。
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
依靠鹿肉,又能度过几日了。
也许是因为战争的原因,
森林中的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
除了那只鹿,
他们再也没有看到任何动物,
仅剩下的一点鹿肉,
背在年龄较小的那位士兵身上。
一天,他们在森林中遇到了敌人,
经过一番激战,
两人巧妙地避开了敌人。
就在他们自以为安全的时候,
只听一声枪响,
走在前面的年轻士兵中了一枪,
幸运的是仅仅肩膀受了伤。
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过来,
害怕得语无伦次,
抱着伙伴痛哭不止。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
两眼直直的。
他们都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
身边的鹿肉也没有动。
谁也不知道,
他们那晚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第二天,部队找到了他们。
事隔30年,
那位受伤的士兵说:
“我知道是谁开的那一枪,
就是我的战友,他去年去世了。
在他抱住我的时候,
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
但是当晚我原谅了他,
我知道他是想独自占有鹿肉活下来,
我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了他的母亲。
此后30年,
我装着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也从不提及。
战争太残酷了,
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家。
战争结束后,
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
他在他母亲的遗像前跪下来,
请求我的原谅。
我没有让他说下去,
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
我没有理由不原谅他。
一个人,
能容忍别人的固执己见、
自以为是、傲慢无礼、、狂妄无知,
要靠极大的心量。
受不了恶意诽谤,
纠结于此,
只能对自己造成致命的伤害。
以德报怨说着很简单,
但与其说是回归仁慈、友善与祥和,
不如说是放过了自己。
安乐吉祥的生活从何而来?
是:忍辱。
大多数人际关系中,
痛苦往往来自于身边最亲近和信任的人,
伤害了自己。
但真正的问题是:
即使事情已经过去很久,
受害者都还记忆犹新、反复回味……
于是,当意识聚焦于痛苦与怨恨时,
自然失去了向前看、拨出泥淖的力量。
结果楞是让别人的一次过失,
惩罚了自己一辈子!
是啊,干嘛不放过自己呢?
有些人,遇到一些事,
就把自己的心锁在“牢笼”之中,
整天愁眉紧锁,甚至苦大仇深,
甚至生不如死……
人生的一切人事物,
只有一个目的,
提醒�
正如文中年轻的士兵,
他居然能够在当晚原谅,
当晚放下!
看起来是原谅别人,
其实是放过自己。
是的,真正伤害你的,
往往不是事情本身,
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
与其怀恨在心、终苦一生,
不如立即放下!
人生原来可以如此美好!
最后想起一句话:
信任是什么?
信任就是你拿枪打了我,
我仍然相信那只是枪走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