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优秀10篇)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遗址在云南省元谋县(位于长江流域)。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1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朝代更替表

朝代

起止时间

国都

建国者

制度

亡国者

奴隶社会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间

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

阳城(今河南登封)

世袭制

商(殷)

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亳(今河南郑州)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镐,史称镐京今陕西西安)

武王

分封制

周幽王

东周

春秋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洛邑(今河南洛阳)

春秋争霸

封建社会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间

战国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战国七雄

公元前221—公元前207

咸阳(今陕西咸阳)

秦始皇(嬴政

中央集权制

秦二世

胡亥

西汉

公元前2--公元9

长安(今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推恩制

东汉

公元25年--公元220

洛阳

光武帝(刘秀

汉献帝

三国

2——266年

洛阳

曹丕

2——263年

成都

刘备

刘禅

222年——280年

建业(今南京)

孙权

西晋

266年——3

洛阳

司马炎

东晋

3——420年

建康(今南京)

司马睿

南朝(宋齐梁陈)

420年——589年

建康(今南京)

刘裕(宋)

陈后主(陈)

北朝

439年——581年

隋朝

581年——6

长安(今西安)

隋文帝杨坚

隋炀帝

唐朝

618年——907年

长安

唐高祖李渊

北宋

960年——1127年

开封东京

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

1127年——1276年

临安

赵构

元朝

1271——1368年

大都(今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1368——1644年

南京(古称应天)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36——1840年

北京

清太祖皇太极

一、奴隶社会(夏商西周和春秋)

1、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压迫奴隶和平民的工具。

3、夏朝的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建都阳城。

4、夏朝的统治措施: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5、盘庚迁都原因:水患和政治-意义:商朝统治区域不断扩充,成为当时历的大国。

6、夏桀、商纣和周厉王周幽王都有哪些-?商汤、周文王又有哪些政绩?

夏桀建造许多豪华宫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他们服劳役。商纣王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施用炮烙等-,-人民。周厉王暴虐无道,平民没有-,只能“道路以目”。周幽王昏庸无道,为取悦自己的王妃褒姒竟下令点燃烽火,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后来戎族真的来攻打,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任用有才干的伊等人做大臣,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有功于民”。他关心百姓,农民和商人都各安其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周文王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姜尚等,国力逐步强大。

7、武王伐纣是我国古代的一次战役,是一场讨伐-的正义之战。

8、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办法: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作用(意义):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9、周厉王的暴虐无道,引发了国人(平民)-

10、我国奴隶制经济的文明即青铜文明。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11、青铜铸造业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夏朝种类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西周种类更加丰富,用于祭祀。

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代表:司母戊鼎(世界上现存的青铜器;商朝)、四羊方尊(商朝)

与商周同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的有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1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时期,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

13、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

农业的发展:五谷齐备;知道选种施肥治虫害;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

畜牧业的发展:今天家禽家畜的主要品种,商朝时已有;有牲畜圈栏和专门的牧场。

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14、奴隶的悲惨生活(略)

二、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的时代

15、春秋争霸的背景

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16、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17、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齐国在今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所以能够首霸中原。称霸方式:诸侯会盟

18、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称霸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19、春秋争霸的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20、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称霸方式:城濮之战

2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三家分晋: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

田氏代齐: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

22、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大革命。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23、都江堰工程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作用: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从而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三、古代战役列表

战役名称

战役时间

交战地点

交战双方

典故

结果

影响

涿鹿之战

涿鹿

炎黄部落蚩尤部落

炎黄大败蚩尤

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牧野大战

公元前1046年

牧野

周军/商军

反戈一击

商军大败

商朝灭亡

城濮大战

公元前7世纪后期

城濮

晋军/楚军

退避三舍

晋军大败楚军

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桂陵之战

前4世纪中期

桂陵

魏/赵齐

围魏救赵

魏国大败

马陵之战

马陵

魏/齐

减灶计

魏军主力被歼

魏国大大削弱齐国强大起来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

长平

秦/赵

纸上谈兵

赵军大败

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漠北战役

公元前1

漠北

匈奴/西汉

西汉大败匈奴

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历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战役名称

战役时间

交战双方

双方兵力

结果

历史影响

备注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

项羽

秦军主力

数万人VS三十万人

项羽大败秦军主力

消灭了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奠定了基础。

破釜沉舟

官渡之战

公元2

曹操

袁绍

三四万人VS十万人

曹操大败袁军

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公元2

曹操

孙刘联军

五万人VS二十多万人

孙刘联军获胜

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火攻

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

前秦

东晋

八万人VS八十万人

前秦大败

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割据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2

第1课

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已经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3.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已经能够人工取火。氏族生活。

4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5.中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6.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又哪些进步?

北京人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北京人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进入氏族时期。

第2课

1.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6000多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钻孔石斧)。陶器是主要用具(鱼纹彩陶盆)。

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70,浙江余姚,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陶器是主要用具(刻画猪纹黑陶钵)。

3.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黄河流域。产生了贫富分化。大汶口的黑陶、白陶。

说明了:他们已过上定居生活。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在建筑方面的高超技术。能根据区域特征创造性地建造房屋。显示了原始居民的聪明才智。当时生产力进步,人们战胜困难的能力提高。

第3课

1.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他的妻子嫘祖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距今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黄占蚩尤,涿鹿之战,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尧舜“禅让”——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3.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第4课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都阳城。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启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

2.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亳。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殷。商朝又称殷朝

3.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周武王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

4.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纪),犬戎杀死周幽王。

5.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6.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贫富分化的出现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由“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7.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荒淫无道,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第5课

1.西周的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等级制:贵族、平民与奴隶。宗法制:)

目的: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内容:授民授疆土。 分封对象及受封者的义务:略

分封制的作用及影响: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第6课

1.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齐桓公称霸原因:东方大国;管仲改革;“尊王攘夷”

3. 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4..晋楚争霸: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邲之战。

5、吴越争霸:勾践卧薪尝胆

6.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三家分晋——秦的统一。

战国七雄: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7.战国典型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

第7课

1.春秋时期铁器牛耕(战国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 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都江堰: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岷江流域。“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防洪灌溉水利工程,维护了生态平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灌溉农田上千万亩,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代表了我国当时的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主张执照现实需要改变治理国家的政策,不必因循守旧。

原因:富国强兵

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成败:一场改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最后被处死了,但变法取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意义)。

3.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第8课

1.甲骨文是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金文:商周时期。大篆:西周晚期;战国发明毛笔,写在竹木简或帛上。

2.历法:夏朝:就是今天的农历,也称夏历;商朝历法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1个月。战国测定了24个节气。

3.扁鹊的四诊法:望、闻、问、切。

4.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创造新体诗歌“楚辞”,代表作:《离骚》;世界文化名人。传统节日: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等。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钟鼓之乐:编钟 湖北随州

2 .铜、锡、铅的合金。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三星堆文化: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第9课

1. 孔子:儒家学说创始人。《论语》

主要思想:仁、礼。提倡为政以德。

教育家:教育成就: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辩证法思想)

主要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2.百家争鸣: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 墨子》

法家:韩非“法治”,加强 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

影响:1.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

2.摧毁了许多文化典籍,毁灭了许多宝贵的先秦文化;

3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毁了文化,不利于创新和发展,对后世造成恶劣的影响。

4、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5、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对北方匈奴的进扰,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

①北伐匈奴(蒙恬)

②移民戍边

③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6、开发南疆,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

答: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顺民心,完成统一(秦王扫六合),他自称皇帝,总揽大权; )

③“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④派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还修筑长城予以抵抗。

⑤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南越各部,修筑灵渠,开发南疆。

9、秦朝在我国历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①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②秦朝是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 �、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的国际会议是:开罗会议。

99.决定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的会议是:德黑兰会议。

100.美英盟军开辟了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的重要军事行动是:诺曼底登陆

101.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并使二战后出现世界的两极格局的重要会议是:雅尔塔会议

102.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是: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0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104.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是一次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105.冷战信号的发出的标志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

106.冷战的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约

107.两极格局的形成的标志是: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108.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

①凭着原有的经济基础;

②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③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109.日本的重新崛起的原因:

①日本政府实行民主化改革

②重视科学技术,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

③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④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

110.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是:日本。

111.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的是:匈牙利

112.冷战结束的标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13.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冲突。

114.1960年,非洲大陆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115.1990年3月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的是:纳米比亚独立

116.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是:经济全球化

117.重要的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有:世界贸易组织(WTO)、欧洲联盟(EU)、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118.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是:跨国公司。

119.经济全球化为什么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可从中获得奖金、技术和管理的经验,以提升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但它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即发达国家以产品、技术和市场的垄断优势,从经济上冲击一些主权国家的自主能力,部分弱小国家的经济有可能被其牢牢控制,从而使各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不均,甚至形成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

120.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121.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

122.当今世界格局发展方向:多极化

123.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三大技术的突破。

124.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125.西班牙著名现代艺术家毕加索的代表作是《格尔尼卡》、《和平鸽》

126.通俗音乐的发端国是:美国,它的主流分别是:爵士乐和摇滚乐。

127.美国电影业的中心是好莱坞(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卓别林是著名喜剧大师。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