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观潮(优秀3篇)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下奇观,也是我国著名景点之一,历来有很多作家写过关于《观潮》的文章,《观潮》这篇课文就是四年级学习内容,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这篇课文。下面是整理的钱塘观潮(优秀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作者简介 篇1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赏析 篇2

钱塘江潮是一大胜景。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钱塘江大潮与其独具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其一,因江口呈喇叭形,宽处过百里,窄处仅十里,巨潮被狭窄江道约束,当然会形成波澜壮阔的涌潮。其二,是河口有巨大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如此巨阻,当然会掀揭天上;前浪遭遏,后浪又上,波赶波,浪叠浪,潮水就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地呼啸而来。中国古代的墨客词人多以钱塘大潮作描写对象,例如宋朝柳永的词《望海潮》中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周密的《观潮》则是用散文的形式,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点出题旨,揭示描写对象。行文吐墨,亦饱含着激赏之意。“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收拢文势,以示集中写此。接写潮来之状,进入直接描写。作者观察细微,而又大笔淋漓,由远及近,渐次写来。“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水天相接之处,如银线一丝,触入眼帘。以“银线”为喻,显示出作者极目远眺之态,立足点高,视线远,方能看清潮起之时的景况。以“银线”为喻,又写出潮来之前的情境,很有生活实感。不亲临其境,亲睹其状,是决计写不得如此逼真的。“既而渐近”,因潮头奔卷而来,描写由远镜头,骤然跳成特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文势突兀而起,如山峦陡耸,文墨则横泼纵洒,恣肆淋漓。作者倾万丈狂澜于卷面,声、色、形、势四者俱佳。有其色:“玉城雪岭”,见其“白”,托喻新颖,环扣上文的“银”字,比喻城、岭,亦见其形;有其声:“声如雷霆”,比譬形象,显其声威激壮,撼人心魄;有其势:“际天而来”“震撼激射”,如同自天际压将下来,飞腾激卷,喷玉溅珠,极富动态,蔚为奇观。“吞天沃日”,欲给焰焰红日洗澡,欲将浩浩苍天吞下,尽夸张之能事,又该多大笔力!这是极写雪涛之威猛,气派之壮阔。作者眼耳并用,目之所即,耳之所及,尽纳篇中;作者笔酣墨饱,飞旋挥洒,以动势写动态,大开大阖,文情有如繁管急奏,又有如劲弩连发。读来令人豪兴大旺,意志倍振。然后,作者用杨诚斋(杨万里)诗句“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作结。引用诗句不是炫渊夸博,而是为着证之他人,是增强作者这样写的逼真感和真实性。

接着文章转入另一重境界,写“教阅水军”演兵之形。“艨艟数百,分列两岸”,一层;“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一层。两层之间,互相勾连,映前带后。以“分列两岸”之状,突出“奔腾分合”之势。“奔腾分合”四字,文词高度简约而概括的内容甚为广泛,以少许胜多许,生动地描写了战船操演的情景:时而劈浪疾飞,时而跃波腾起,时而分隔两厢,时而又合舷并驶。虽未明言操舵驾舟本领之高超,但其生动的情景刻画却将此意,尽传句外。“并”字使文意有了迭进。“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写出船上操练的具体情景。“乘”“弄”“标”“舞”等动词要言不烦,出神入化,其龙腾虎骧之状,自可想见。“如履平地”,写出其从容裕如的悠闲神态,矫健纵踉而如此起落平稳,其手段之高明,又自可想见。然而,作者却又有未明言的笔墨暗寓在纸外,这就是,水军操演不是在平波展镜、水浪不兴的江面之中,而是在掀天揭地、“震撼激射”的江涛之上。如果我们联系上文,就会深察作者在这里作如此描绘的深刻意图,以水涨船高的暗托、烘染来突现水军健儿。尔后,文章进入演阵的实战演习描写。“倏尔”以示来得迅敏,也使画面转换显得迅速。作者声态并作地描写了这幅情景。“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以人物隐形,示黄烟之浓;用“声如崩山”之比,喻“水爆”威力之大。烟雾激卷,爆声震耳,是动的画面,惊魂撼魄。当人们的视线被动的画面所牵引,当人们的心灵被动的情景所黏吸,情景又迅速转入静的画面,“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显示出实战演习的战斗效果。“一舸无迹”与“人物略不相睹”相照应,正是说明战船趁烟雾蔽江时,已疾驶远去。夺魂褫魄的水军实战演习于此结束,文章转入意趣盎然的弄潮之景的描绘。

第三节主要句读以逗号,一气如注。“披”“持”“争”“鼓”“迎”“出没”“腾身”等动词蝉联而下,令人眼花缭乱。“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鲸波”写弄潮儿的矫健,抓住富于特征和表现力的情态,作传神的刻画。巨浪滔天为弄潮儿设置了险恶的环境;披发文身,是民间习俗的出色点染。“彩旗”“文身”则相映生色,使文章平添意趣,一幅古代的民间弄潮风俗画,鲜活壮美,悦人眼目。上面所写“溯迎”“出没”只是写弄潮儿“鼓勇”之“勇”,下面“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的对比成文,则是突出弄潮儿本领之“强”。可见,持彩旗弄潮不是为了装饰,乃是为着“夸能”,用某一具体的物体把某种无法直接显示出来的效果和情景突出地强调出来。这是“彩旗”的主要作用。“旗尾略不沾湿”在句中虽轻敷一笔,实在有扛鼎之力。这是对弄潮儿本领的妙的称颂和赞叹。

在对江上的潮、船、人作了恣情淋漓的描绘后,镜头摇到岸上,观“观潮者”的盛况。“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特意点出“十余里”,逶迤而去,以路途的长显出观潮的盛;若仅有咫尺,是不见其盛的。珠绮满目,车马拥道,是盛况的具体化。行文至此,作者犹觉不足以尽意,再作侧面烘托。看棚之内,席地无暇,插足不得。作者泼墨在饮食看棚上,运意却在人潮上,真是人山人海啊!江心江岸,江潮人潮,连成一片。而作者写观潮之盛又非目的,乃是以此反衬出江潮之美;否则,江潮不美,何能吸引如此多的观众呢?这实在是兴发此而意归彼的精妙笔墨。

这篇散文精粹简练,作者布局谋篇,运思熔裁,遣词造句都很有功力。

深细和简约相依。作者观潮观得深细,眼到耳到。由远及近,点滴不漏;从声到色,从江心到江岸,尽收胸中。作者观时深察入微、巨细俱到,但写时却大处落墨、小处渲染。不是兼容并包,而是有所取舍剔存,抓住最有特征、最为典型的人、事、物下笔。这样就达到深细和简约的相依相关:不深细则无从简约,不简约则见不出深细。深细能发现事物的特点和本质,简约能成功地突现本质和特征。例如写钱塘来潮时的景象,短短一句就写得气势飞动,逼真欲现,情景兼备,宏声壮采。这是钱塘江独特情景的再现和艺术记录。全文字炼句锻,无旁逸斜出的枝蔓,格调清新隽永,三两句就能刻画出形象,二三词就能传送出精神。一句“腾身百变”,使健儿形神毕肖;一句“溯迎而上”,使健儿奋勇之态,跳跃纸上。文章开篇入题,径奔主旨,戛然收束。全篇安字置词都有刻形绘境的作用,无一虚设,没有浪费。四幅图画各具情态,组成连轴画卷。写江岸观潮,独立一段,似是闲文浪墨,与潮中诸物,形若无关;跟全文简洁特点,并不相称,然而细加研读,又深觉作者用墨精心,是增强描述的社会效果的不可或缺的笔致。

风景和风俗相融。飞玉喷银、声震苍穹的钱塘江大潮是雄豪奇异的风景画;披发文身,手持彩旗,涛头弄潮是情味横生的风俗画。风景画和风俗画的相互交融,丰富了读者的欣赏趣味。风景因风俗而增色,风俗赖风景而添辉。风俗画入篇,增强了文章的民族特色,使之具有道地的中国气派和民族传统色彩。

对比和映衬相间。白浪滔天映衬出水军操演的从容;波翻浪滚映衬出弄潮儿本领的高超;观潮盛况映衬出江潮壮伟。通过映衬,作者所要描写的事物更加惹眼。再有是对比,声如崩崖的操演之动对比出烟释声歇的江面之静;鲸波万仞的气象险恶,腾跃百变的变幻身姿对比出旗尾不湿的本领高强。通过对比,作者所要刻画的人事更加突出。对比和映衬两法又不截然割裂,而是交错相间,时而在这一角度出之对比,时而又在那一方面出之映衬,一切视表达的需要而定,广为采用,腾挪多变,显出作者笔墨技法是多么妖娆多姿!

创作背景 篇3

1957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继续健康发展的形势下,于整风过程中出现所谓“大鸣大放”的局面,但总的看来形势还是好的,国民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已全面展开,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安定。

1957年9月11日,毛泽东在杭州视察工作时适逢是钱塘江传统的观潮节,毛泽东及其随从人员轻装便服,到最佳的观潮地盐官镇。这里人山人海,他们只得改到镇郊七里庙附近观潮。这天,天气晴热,毛泽东在警卫人员临时搭起的小帐篷内小憩。钱塘江涌潮时,毛泽东就步出帐篷眺望。

只见涌潮汹涌,海塘相撞,层层浪花,仿佛千堆雪。毛泽东凝神沉思,直到江面渐渐地平静,他又才回到椅子上,问警卫员潮水是怎样形成的,又将月球潮汐的理论向他们讲了一遍,并且说:“南宋的时候,钱塘江可直到杭州,那时我们可以站在吴山上观看了。现在钱塘喇叭口因为泥沙堆积变小了,所以就要跑到海宁,再过几百年,海宁也要看不到潮了。”后来,他又面对钱塘江凝视、思考,吟成了这首《七绝·观潮》。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