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三国【精选6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孤独三国志】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音乐艺术;儿童孤独症;音乐治疗;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9)07-0222-05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至今病因未明的、严重的、广泛性身心发展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语言、社交、行为、认知等方面的发育异常。根据DSM-IV的诊断标准,孤独症多起病于3岁以前,大部分患者还伴有智力低下的特征。自1943年Leo Kanner教授首次在John Hoopkins医院发现并报告孤独症至今,关于孤独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孤独症在我国的诊出率呈逐年增多趋势。根据2001年对全国六省市0~6岁儿童的抽样调查,在0~6岁儿童中精神残疾现患率约为0.101%,全国约有0~6岁精神残疾儿童10.4万人,其中孤独症占绝大部分。调查结果还表明,孤独症的发生存在着性别差异,男孩明显高于女孩,比例约为5:1。但临床观察发现,女性患儿的症状往往较为严重。
孤独症对人的社会化功能损害极大,致残率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必须引起更多的关注与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孤独症儿童没有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在确诊的精神残疾儿童中,有50.82%的精神残疾儿童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诊疗与康复,这其中有父母不重视的因素,有经济条件的限制,也有诊断技术和治疗途径的影响。而运用中国传统音乐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辅治疗,无疑是一种易于操作、成本低廉的办法。
1 孤独症的病症、病因及发病机理
根据现有资料和临床观察,孤独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孤独离群。喜欢生活在自我的狭小空间里,不善于也不喜欢与人交往,喜欢单独行动,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反应冷淡,甚至带有一定的恐惧或敌对情绪。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极度封闭,不考虑别人的看法与体会,我行我素,旁若无人。二是语言障碍。多数患者不善于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很少向人提问或回答问题,平时言语很少,极度严重的甚至终生不语,日常词汇有限,声音很小,常常以手势代替语言,喜欢自言自语和重复单调的话语。三是思维偏激。脑筋多“不转弯”,不少患者有异于常人的专注力,能长时间做一件常人认为比较枯燥的事情。行为非常刻板,喜欢单一的重复,对一切事物都强烈要求保持原样,如有变动则会有明显的焦虑反应。四是智力障碍。有3/4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水平低下,少数患者智力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部分患者由于专注力极强,一旦对某项事物产生兴趣,会表现出超常的天分,呈现智力孤岛现象。针对上述特征,医学界逐步建立了有关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并通过行为评定、诊断访谈、社会适应能力评估等方法进行筛查和诊断。
研究表明,孤独症的发生与先天因素关系密切,而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和受教育程度等后天因素无关,其先天因素表现为母体的情绪、营养、饮食习惯,以及出生时的异常情况等。通过孤独症患儿与正常儿童的比较,我们可以将儿童孤独症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隐伏期(1-2岁),病症尚未显现出来,不易引人注意;第二阶段是分化初期(2-3岁),病症逐渐显露,患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低下,并会引起周围人的注意;第三阶段是分化成熟期(4-6岁),孤独症特征非常明显;第四阶段是分化晚期,个体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并趋于稳定。可见,4-6岁是治疗孤独症的希望时间,而2-3岁是治疗孤独症的最佳时间。
目前,有关孤独症的病因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尚不十分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孤独症的发生可能与由多种生物学因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而导致的功能障碍有关。许多研究发现,大部分孤独症儿童都有过器质性脑病的历史,如在胎儿期和围产期脑损伤,则后天发生孤独症的可能性较大。同时,遗传因素、神经生理异常、神经生化改变、神经疾病和免疫功能缺陷等都与儿童孤独症有着密切关系。此外,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也会起到一定作用。调查显示,良好的家庭气氛、和睦的双亲关系对孤独症儿童的培养教育、促进其社会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2 音乐在孤独症治疗中的作用和理论基础
当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方法能够治愈孤独症,但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病症,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包括药物治疗、行为治疗、教育和训练等。从史前时代“法师”、“巫师”使用鼓、圣歌、歌舞进行魔法和宗教活动,到古埃及的长老医生将音乐作为心灵的药物,把歌曲治疗作为医学活动的一部分(Feder和Feder,1981),人类早已经意识到音乐对于思想、情绪和身体健康所具有的特殊力量。亚里斯多德说“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良药”。由于孤独症儿童对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感知,不同程度地存在感觉过敏或感觉迟钝的问题,围绕声音刺激对孤独症儿童心理影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音乐在临床治疗中的生理/物理、人际/社会和心理/情绪等三方面的作用,形成了一系列有关音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近年来,音乐作为治疗孤独症的一种干预性手段得到了医学界和音乐界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相当成功。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种伴随着愉悦的进行的强有力的感观刺激和多重体验,包括可以听到的声音和可以感到的声波振动。国外大量研究表明,音乐的节奏可以明显地影响人的行为节奏和生理节奏,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反应,而选用合适的音乐可以有效地消除人的紧张情绪,促进人的身心放松,减少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长期紧张而对人体所造成的严重损害。尽管,孤独症儿童具有语言表达方面的障碍,但音乐作为一种非语言的交流手段比其他方式更容易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刺激孤独症患儿的听觉神经,成为改善其身心功能、协调心理健康、建立良好情绪、矫正不良行为的有效手段。美国孤独症研究院院长Dr.Rimland认为,孤独症患者的音乐能力几乎是宇宙性的,尽管他们对周边的事物漠不关心,有的甚至没有语言,但对音乐通常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些患者甚至会表现出超凡的音乐感和超强的辨音能力。美国音乐治疗之父Gaston指出:“音乐的力量和价值就在于它的非语言 的内涵”。这种非语言的交流特点对于临床治疗非常重要,对普遍存在语言交流障碍的孤独症儿童来说更是如此。作为一种有效的交流媒介,它可以在治疗师与患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联系,形成有助于治疗成功的基本动力。正是由于孤独症儿童对音乐的特殊感知与反应能力,以及音乐具有舒缓心理、矫正行为、消除障碍等作用,运用音乐进行孤独症儿童的行为干预训练,来恢复、保持、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增强其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能力,成了孤独症儿童康复治疗与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以中国传统音乐作为研究对象并不是源于笔者狭隘的民族心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的维度,影响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它的理解、感悟和认同。虽然,孤独症儿童从小生活在自我的狭小空间里,很少受到本地区和本民族文化的熏陶,但他们仍然可能会因人种差异和代际遗传而被打上地区和民族文化的烙印,表现出对所处民族和地区文化的心理认同,而对孤独症成人来说,对这种音乐文化差异性的反应可能会表现得更为强烈。当然,这只是笔者一种无谓的猜测、疑虑和担心,有关孤独症儿童跨文化的音乐治疗问题有待日后另行研究和探讨。
3 个案选择与实验研究
为进一步探明中国传统音乐对我国孤独症儿童的效果和作用,笔者从2008年开始对特殊音乐教育和特殊音乐治疗进行专题研究。2009年3月,又在南京市某特殊教育学校选择了8名孤独症学生进行对比试验,前后历时5个多月,获得了第一手实验数据。
3.1 对象选择
根据南京市某特殊教育学校提供的孤独症学生档案,笔者从中选择了7男1女,共8名学生,年龄均为9岁,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名。这8名学生肢体发育正常,说话吐词不清,生活自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和与人交往能力都很差,不能进行学习和计算,并于2006年前后被南京市脑科医院诊断为孤独症。
3.2 研究思路、模式和技术
本研究尝试地运用心理学、神经生理学、教育学和音乐治疗等学科基础理论,根据孤独症儿童的不同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音乐演听训练,努力提高他们的模仿、感知、协调、认知等方面的能力,以寻求一种适合我国孤独症儿童身心发展的训练方法。
针对孤独症患儿语言发展、社会交往、感知反应和行为控制等方面的问题,本次实验综合采用接受法、主动法和即兴演奏法等三种技术。
(1)接受法。接受法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听到和倾听两个听觉程序,改变孤独症患儿的情绪和心理,并对音乐产生积极的反应。例如,通过聆听旋律优美、轻松活泼的中国传统经典曲目,使患儿舒缓情绪,身心放松,引发和促进其与治疗教师非语言的情感交流;通过音乐听力训练,使患儿提高通过声音获取信息的能力,改变其“充耳不闻”的毛病;通过听觉辨别,提高患儿对音乐的理解力。
(2)主动法。主动法强调的是通过听觉引导,在患儿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建立起积极的联系,并激发和使他们产生健康的变化,逐渐由聆听音响发展到亲身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例如,让患儿直接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帮助他们稳定情绪,改善症状,促进大脑皮层的活动和调节;通过模仿性演奏、歌曲演唱和呼吸训练,增强患儿口、手、眼的协调能力,让患儿在自己熟悉的音乐情境中学习掌握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语气的强弱等。
(3)即兴创作法。让孤独症患儿在潜意识和半意识的指引下,自发性地甚至创造性地进行器乐演奏或自由演唱,以帮助他们随心所欲地抒发和宣泄内心情感。患儿即兴创作的乐器一般比较简单,多为不需要经过学习便可以演奏的节奏性或旋律性打击乐器。如小鼓、摇铃、三角铁、钢片琴等。
3.3 方案设计
3.3.1 治疗目标:短期目的是减少50%的刻板、四处走动的行为,减少50%情绪干扰行为,增加50%集中注意力演奏打击乐器;减少50%的焦虑、情绪发作和躁动,增强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能力。最终目的是提高患儿的社会融合性,消退干扰行为,提高注意持续时间、学会沟通、消除爆发性的情绪干扰行为。而从显性目标来看,主要是增加患儿随老师做动作的时间和次数。据此,我们确定靶行为A:减少不当行为――攻击性情绪扔、打物品;靶行为B:增加适当行为――将攻击性情绪转移到打击乐器的演奏上。
3.3.2 时间和地点选择:本实验在特殊教育学校约30平方米的音乐治疗室内进行,室内配有摇铃、铃鼓、小鼓、响板、木鱼、打棒、沙槌、三角铁、电子琴、钢片琴、奥尔夫音块、录音机、录像机等设备。音乐治疗以个别治疗为主、集体治疗为辅。个别音乐治疗每周1、3、5分别进行1次,每人每次30分钟左右。集体治疗每周进行1次,每次45分钟左右。
3.3.3 训练安排:通过教师和家长的陈述,进一步对实验组患儿进行观察和评估,并根据每位患儿的特点制定个别化治疗计划,以听觉刺激和节奏训练为主。(1)听力训练。主要让患儿多听一些中国传统音乐曲目中活泼明快的音乐作品,舒缓他们的紧张心理,使之熟悉并发生兴趣。(2)演唱和记忆训练。选用患儿熟悉或者具有生活意味和特定情感的歌曲,让他们跟着音乐的旋律进行模唱,引发其与音乐相伴生的情感和记忆。(3)演奏训练。在治疗教师的带领和指令下,进行简单的演奏训练。(4)发音训练。伴随着音调变化,进行呼吸调节和发声练习。(5)协调性训练。跟随音乐的节奏,完成拍手、行走、舞蹈等运动。
3.3.4 音乐选择:不同的音乐会引起人的不同心理体验,使人变得或倦怠,或活跃,或胆怯,或兴奋,因此针对每一位孤独症儿童选择合适的音乐十分重要。本次实验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的多为中国传统经典曲目。开始时,主要选用每位患儿所喜爱的音乐作品。随着治疗过程不断推进,逐步选用风格多样化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以增强其适应能力。
3.4 治疗过程
在确定了治疗对象和治疗方案之后,2009年3月至6月和2009年9月,我们对实验组中的4位患儿分别进行了针对性治疗。每次治疗结束后,详尽地记录下治疗的日期、时间、训练方法、目标行为持续时间和目标行为频率等内容。5个多月的治疗过程没有固定模式和训练内容,具体实施计划常常应时而变。由于4位患儿从未接受过音乐专门的学习与训练,缺乏音乐基础,所以,治疗过程从最基础的乐器触摸、最机械的敲击训练和最简单的儿歌模唱开始,让患儿跟随老师做简单的动作,逐渐形成他们对音乐的基本印象,从而建立起患儿与治疗教师的情感联系和对音乐的第一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尝试性地采用音乐伴奏方式让孤独症儿童感知音乐的节奏;让患儿自由地即兴演奏乐器或无拘束地哼唱歌曲,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让患儿跟随着音乐的旋律,进行各种音乐游戏,增强他们的行为控制能力;让患儿在治疗教师的指令下完成各种音乐活动,增强与人交流的能力,实现对要求的遵从和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同时,我们还通过歌曲学习 和呼吸训练,帮助他们掌握一些语汇和节奏,形成对音调和节奏的正确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在治疗过程中,患儿主动表达意识和能力较差,注意力很不集中,情绪波动大,有时会拒绝合作,治疗状况偶有反复。目前,针对上述患儿的音乐治疗仍在继续。
3.5 疗效测试与评估
本次实验在综合参考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丹佛智力发育筛查量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儿童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儿童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等的基础上,结合音乐治疗的自身特点,设计了一套《特殊儿童音乐治疗测量用表》(囿于文章限制,在此不作详细介绍)。量表共分7大项、58个小项,每小项3分,总计174分。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动作协调能力和认知能力;二是乐器演奏技能(包括儿童打击乐器、音条乐器、键盘乐器)和音乐感受能力;三是情绪控制和与人交往能力。
量表中的所有内容由学生家长和未参与实验的教师协助填写,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每个月各填写1次,由此获得了每位患儿的7份数据。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量数据分别计取算术平均值,并通过这7组数据的纵向对比,以及实验组与参照组的横向比较来验证中国传统音乐在治疗儿童孤独症方面的作用。
图1数据显示,对照组初始测量数据稍好于实验组,且前2个月两组的数据增长相差不大,有关变化可能与患儿的自然增长有关。随后的2个月里,实验组学生的测量数据大幅提高(71.75-64=7.75),而对照组学生的变化不太明显(66-64.25=1.75)。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7月和8月暑假期间,两组学生的测量数据均有所降低,相较之下实验组的数据下降得更多一些。接着在暑假之后的第1个月内,实验组的测量数据又有较大提高(73.5-70.5=3),而对照组的测量数据变化很小(65.75-65.5=0.25)。从这一连串的数据变化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传统音乐对治疗儿童孤独症的实际效果,然而这样的治疗应当长期坚持。
――题记
冰天雪地中,那株蜡梅用一枝独秀的风采,驱散了内心的寒意;苍茫沙漠中,那株仙人掌用独自坚守的毅力,激发了无穷的生命力。它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孤独是动人心魄的美丽,是催人奋进的坚强。
孤独,是心灵的一泓清泉,洗尽铅华,安抚浮躁,成就淡泊之美。(设立第一分论点,语言形象,观点鲜明)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学森,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义无反顾,苦心孤诣,将用智慧铸造的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为重,名利为轻。(整合加工原文论据,叙议结合,语句简明,短促有力)
穿越百年风雨,历经沧桑年华。季羡林,在孤独中潜心治学,终成一代宗师。在坎坷中,他不失自信;在名利前,他独守淡定。(对原文进行压缩,语言更加简练)
皓月当空,银辉满地,又有轻风徐来,花香弥漫,令人神清气爽。清辉伴幽香,是一种淡泊之美。(形象的画面与明确的观点、浓郁的抒情气息相结合,颇具文学色彩)
孤独,是心灵的冷静剂,它给人清醒的大智慧,成就高洁之美。(设立第二分论点,思路得到进一步拓展)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楚大夫沉吟泽畔,形容枯槁,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忧闷郁结于心。他选择了孤独,远离世俗的喧嚣污浊,毅然抱石自沉汨罗江,坚守着那份高洁之美,永存于历史长河中。是孤独给予他坚强,让他不惮于世间流言蜚语,更不惮于死神,而愿用千年的孤独守望那一份高洁之美。(“清高”改为“高洁”,一词之变,整段话顿时生色)
孤独,是心灵的沉淀剂,它让你远离功利,成就伟大的奉献之美。(设立第三分论点,思路再一次得到拓展)
坚守孤独,袁隆平十年如一日行走在田间地头,用汗水浇灌稻谷,用智慧创造科技,用奉献感动中国;坚守孤独,闵恩泽在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敢为人先,用持久的毅力和惊人的创举为中国制造出了催化剂;坚守孤独,李桂林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点燃孩子们求学的希望,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奉献精神的沃土。(三个感动中国的人物,以排比句的形式集中出现,使文章内容更显丰富,新颖,深刻)
伟大的人们总是用孤独来展现内心的坚强,谱写奉献之歌,成就辉煌事业。(对三个论据进行概括式总结)
孤独不是哗众取宠的特立独行,也不是离群索居的自命不凡,而是用心灵去吟唱,用生命去演绎美丽和坚强!(照应开头,总结全篇)
■
标题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可谓先声夺人。开篇保留蜡梅、仙人掌两个孤独与坚守的形象;主体部分围绕“孤独”的人生意义,从“淡泊之美”“高洁之美”“奉献之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拓展了思路,丰富了内容;结尾部分,运用对比手法,并能照应开头,深化主题。钱学森一例由概括叙述,改为叙议结合;林秀贞一例由李桂林的事例所代替,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通过升格后的文章与原文的对比,可得出以下结论:
1.对中心论点进行浓缩,句子式的标题比原文话题式的标题要精彩。
2.整合原文材料、思想、观点,采用横向拓展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议论“孤独”产生的生命之美,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突出,议论全面,深刻。
关键词:聋生;孤独感;现状调查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随着教育公平的倡导,教育学者开始关注特殊学校中存在生理障碍的学生,聋生是特殊学校中的重要受教育群体之一,其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儿童更低,更容易产生自卑、猜疑、孤独等消极情绪,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更多的困难,即孤独感。鉴于此,本研究拟以四川不同地区特殊学校聋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的孤独感特点,以期为促进聋生心理健康发展,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1.对象
以四川省乐山、宜宾等地特殊教育学校三到七年级寄宿制的聋人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2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112份,有效率为93.3%。其中男生为72名,女生为40名;三年级聋生33人,五年级聋生38人,七年级聋生41人。
2.研究工具
采用Asher等人(1984年)编制的《儿童孤独量表》,量表为五级评分,从1(一直如此)到5(绝非如此),16个有效题项中,得分越高表明儿童的孤独感越明显。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
3.施测与统计分析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聋生在手语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独立完成问卷评定,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剔除无效问卷后,对测试结果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
1.聋生孤独感的总体特点
研究指出,孤独感量表得分≥46,即表明存在孤独感。本调查中,聋生总体的孤独感平均得分为45.32±9.09,但存在孤独感状态的聋生有69人,占62%。可见,大多数聋生在学校或生活中仍感受到明显的孤独感。
2.不同年级聋生孤独感的特点
不同年级聋生孤独感得分,如表1所示,总体表现为五年级聋生孤独感最低,其次为七年级聋生,相对得分较高的是三年级聋生。
3.不同性别聋生孤独感的差异比较
以性别为自变量,聋生孤独感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下表所示,女生的孤独感高于男生,且达到显著水平。
四、分析与讨论
1.聋生孤独感的总体特点分析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大多数聋生存在明显的孤独感。其原因如下:(1)聋生听觉感官障碍影响其社会交往。进入小学以后,聋生听觉能力的低下甚至丧失极大地限制了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2)生活学习环境相对封闭。聋生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主要还是局限在学校范围,而学校通常采取封闭式管理,从而导致孤独感体验更明显。
2.不同年级聋生孤独感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级聋生的孤独感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五年级聋生孤独感较三、七年级低,且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与聋生自身特点有关。
3.不同性别聋生孤独感的差异分析
从研究结果来看,聋生中女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男生。相较而言,女生由于听觉能力方面的障碍使得她们在感知外界的时候表现得更加敏感,一旦在人际交往中达不到自身所预期的满意状态时,由此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则容易被积聚下来。
参考文献:
[1]李娟,张丽芳,李永在。父母教育方式、社会支持对盲童孤独感的影响。心理科学,2002(4).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注:本文系“乐山师范学院农村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四川省寄宿制感官障碍儿童孤独感现状研究》(项目编号S1226)。
作者简介:
2、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一样,都是当时的权贵后代,两人在一起之后,相互扶持,后来更是在独孤皇后的辅佐下,杨坚称帝,建立了隋朝,是一位亲政爱民的好皇帝。
3、独孤皇后天资聪慧,在军国大事上时常能给隋文帝杨坚提供可行的建议,后来曾一度被世人称为二圣。独孤皇后和隋文帝的爱情虽然可歌可泣,但独孤皇后终究是一个妒忌心非常强的女人,长期以来,隋文帝杨坚都是个妻管严。
4、历史上,宇文护曾经先后杀害两个皇帝,权倾一时,独孤皇后的父亲独孤信,就是被宇文护害死的。宇文护是独孤皇后的杀父仇人。
特别是一些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如环境科学与孤独症关系的研究,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孤独症风险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我们也看到了有前途的药物研发正从实验室转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实质进展。
2012年,进步也同样出现在比较成熟的孤独症领域,如遗传学和行为疗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密集的早期干预措施,可以改变孤独症患者大脑的生物学证据和对孤独症遗传学的复杂性的新见解,一些基因的发现,为确定治疗孤独症核心症状的新靶点带来了希望。
1.美国疾病防控中心最新估计的
孤独症患病率为1∶88
根据美国疾病防控中心(CDC)今年3月份更新的数据显示,估计全美每88个儿童中就有一名儿童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孤独症的男孩人数(每54个中有1个)几乎是患孤独症女孩人数(每252个中有1个)的5倍。孤独症谱系障碍普遍存在于所有种族、民族和社会经济团体中。
2.临床试验表明新的孤独症诊断标准“可靠”
美国精神医学会决定将于2013年5月公布修订后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for Mental Disorders, DSM-5),届时,孤独症谱系障碍将采用新的诊断标准。新的诊断标准除了将现行的孤独症谱系障碍中几个不同的亚型(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期崩解症和广泛性发育障碍)合并在一个统一的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中,还将目前孤独症在社会障碍、沟通缺陷和重复三个方面的症状,归纳成社会沟通障碍和重复两个方面。
3.对孤独症和化学污染物之间联系的了解更加深入
孤独症儿童的大脑在发育过程中有可能受到化学污染物的影响,来自不同科研团队的报告指出,诸如杀虫剂、多氯联苯(PCBs)以及遭到污染的空气都可能与孤独症有密切的联系。
4.数以百计的微小基因突变与孤独症有关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某些基因会大大增加孤独症的发生风险。虽然这些影响力很大的基因在孤独症案例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仍然有迹象表明,它们对导致孤独症起了很大的作用。
5.对免疫功能异常与孤独症联系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研究显示,小鼠免疫系统异常会引发类似孤独症的行为,因为这种免疫系统异常会影响子宫内胎儿的神经发育,免疫系统异常与孤独症谱系障碍之间存在关联。孤独症儿童的免疫紊乱可能成为新治疗方法的重要靶点。改善这些免疫问题,有可能减轻孤独症的一些典型发育迟缓。
6.发现孤独症症状的早前生物标记
明显的生物标记既是促进大脑发育的早期治疗中的关键,也能增加对导致孤独症谱系障碍原因的了解。对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的不同月龄的92名孤独症高风险婴幼儿进行的大脑核磁共振成像扫描追踪研究中发现,其中28名有孤独症倾向的婴幼儿,早在他们6个月大的时候就出现了大脑白质发育异常,他们都在2岁时通过行为评估被确诊为孤独症。早前生物标记的发现为婴儿在出现孤独症行为之前的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带来了希望。
7.早期干预模式改变孤独症儿童的大脑活动
几十年的研究表明,行为疗法可以改善孤独症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并不清楚,行为干预究竟只能减少孤独症症状还是可以治疗这种发育障碍。最近的研究称,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能够改善与社会互动有关的大脑活动,为早期干预效果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研究使用了测量大脑活化程度的脑电图来评估接受过该模式训练的孤独症儿童,他们发现,当这些孩子观察女性的面孔时,其大脑活动模式与普通孩子几乎没有不同;相比之下,接受社区干预训练的孤独症儿童则对物体表现出更多的大脑活动。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托马斯称,“这可能是首次证明了针对孤独症的一种行为干预手段与大脑功能的变化以及行为上的积极变化有关联”。
8.同侪培训优于传统孤独症社会干预方法
研究发现,通过培训正常学生在学校里帮助孤独症同学的社会能力,要比采用传统的、由治疗师跟孩子单独进行一对一社交训练,对孤独症儿童更有效果。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结果可能促使现行的单纯依靠传统的社会技能干预方法,转向更加重视如何教同学们帮助那些有社会障碍的孤独症儿童。
9.新药Arbaclofen
为治疗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带来希望
2012年,对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Fragile X Syndrome) 患者的临床试验和对小鼠的研究,有可能使Arbaclofen成为第一个治疗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药物。研究称,Arbaclofen可以改善患者在某些方面的社会技能和行为能力。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遗传性智力缺损已知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孤独症主要的已知单基因病因。社会障碍同时也是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和孤独症的核心缺陷之一。
10.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遭遇孤独,才懂得追求。
邂逅孤独,才知道珍惜
有人说大海美丽,是因为它广阔深邃;有人说森林美丽,是因为它郁郁葱葱;有人说天空美丽,是因为它高远湛蓝。有人说成功是美,也有人说失败是美。……
淡泊是美丽,灿烂是美丽;遗憾是美丽,沉默是美丽;热闹是美丽;等待是美丽,乐观是美丽;
而孤独也是一种美丽!
当一片枯叶从枝头摇落,在空中从容地划出生命的轨迹,这是美;当一只白鹭在烟雾缭绕的水面上缓缓飞翔,一直飞向烟雾深处,这是美……但它们都是孤独的。是孤独赋予它们奇幻的色彩。
寒梅是孤独的,源于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似乎上天把梅赐予人间时便赐予了它忍受寒冷和孤独,把它安排在绝迹的冬天,只有满目冰雪与它为伴,自开自赏,用冷艳的美回报世间。然而它却把这看作是上天的馈赠,依然开得那么赏心悦目,永远像一位朝气蓬勃的青年。
落红是孤独的,它随着风儿飘落,没有定向……没有了昔日的火红与艳丽,没有了昔日的高贵与典雅,告别了昔日的喧闹,变得孤独了。但它是美丽的,古人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也护花”,它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孤独,换来了下一朵花的繁茂。它是美丽的,是孤独让它学会了淡泊。
诗人是孤独的,带着对家人的思念奉使出征,将坚挺的人格和孤独的寂寞诠释得淋漓尽致,使他吟咏出千古绝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中的孤烟是孤独的,长河是孤独的,诗人也是孤独的,是孤独使他迸发出了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孤独是美丽的。
孤独,绝不仅仅是艰辛,它蕴含了人生的美。孤独是美的,美在无形中。
人人惧怕孤独,但从来都不会去享受孤独,他们不明白,孤独也是一种生命的历程。在孤独中我们看到了真实的自己,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你闭上双眼,静静地听,你会听到,大自然中最和谐的声音,人与人最纯真的情感,心与心最真诚的交流。心平静的像一汪湖水,即使有石子落下,也激不起一丝丝涟漪。微风轻轻的吹着,像一双轻柔的手,来安慰那颗悸动的心。一切都是那么和谐,那么宁静。这时才发现,什么才是心灵真正的栖息地。
孤独可以使人沉静,可以使人成熟。的确,也许只有在孤单的时候,那颗漂浮的心,才可以真正停下来。想想过去,想想现在,想想未来。总是固执的相信,只有笔与纸摩擦的瞬间,才可以记录下真实的回忆。才不会被遗忘在世间的车轮里,当回忆时,才发觉已无从回忆。
孤独是美丽的,置身于孤单之中,你会把全身心放松,感到从来没有过的清新与宁静,如果在此刻放上一曲轻轻的音乐,捧着一杯淡淡的咖啡,就像整个世界都沉睡了。而此刻,心跳的旋律,成了来在尘世之外的天籁之音,如此脱俗,如此宁静。
孤独不是寂寞,它是一种意境,一种凄楚的美丽。孤独如此美丽,若有可能,我愿选择一生孤独……
古往今来,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无不遭遇和感受过孤独,体验和认识过孤独,把握和拥抱过孤独。最终使自己的生命在孤独中升华,获得永恒的价值。
当孤独在我们的生活中萦绕时。我们可能迷茫过,惆怅过,无助过,但请不要怀疑生活的美好,不要否认“孤独”的价值或许某天转身发现,那孤独的背后闪烁着独特的美丽……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