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 祭义【优秀4篇】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礼记》 祭义【优秀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读《礼记》的心得体会 篇1

闲暇时我常常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桌旁,一边品着绿茶,一边慢慢研读着《礼记》这部古代经典,那淡淡的茶香与书香顷刻间在心脾间交融、弥漫、缭绕,足以令我心旷神怡、如痴如醉,读着,读着,我仿佛回到了遥远的古代,正在与古代圣贤品茗与对话。

《礼记》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着作,在历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论语》,比肩于《孟子》,又远超于《荀子》。这部书可谓是包罗万象,它以礼乐为核心,所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礼记》在唐代就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则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由此可见《礼记》这部书的重要价值。《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为“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反复吟读着这段文字,深深地被文字中所蕴含的那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做儿女,这样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壮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世界。”

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天下为公”的思想,主张为了老百姓,建立一个民有、民享、民治的民主共和社会。这段文字,并不会因年长日久而失去光泽,至今读来,它仍发出道道金光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表达了我们每个人对对美满、公正的大同社会的强烈向往。

读《礼记》的心得体会 篇2

偶读《礼记》遇到了下面这样一段话,很值得慢慢体会。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古代的教育,没有德智体美劳,却有仁义礼智信。没有说让学生毕业后成才,做一番大事业,只是要求学生能够人格健全,学识通达,能够成为榜样。成为榜样后,他人自然能够信服,也即是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反观我们此刻的教育,基本上是为了分数、证书、学位,然后再作为出人头地的工具加以利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很敬业,但不得不提出疑问,我们乐群吗

如今的高校,老师给学生打分打的试卷的分,学生给老师绩效分。对于这一点我十分反感,并不是因为学生给我的分数低,而是对于这种事情很不能理解。某些人为了讨好学生,甚至放下了师者的尊严,对学生容忍放纵,奴颜婢膝。还有,有些学生因为考不好,甚至在网上骂老师,呜呼哀哉,今日之‘博习亲师’也。

论学取友,我们能够理解为有论学的潜力和择友的原则。但我更愿意把这四个字曲解为以文会友。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没有知音。而最易成为知音的,则是同学和同行。期望难忘同学情,同行非冤家。把酒言欢、坐而论道比刀光剑影要幸福的多。能做到上面三点,就可达小成,其实并不难。

大成叫做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原因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要拥有独立的思想和诚实的决定。这样说可能太大众化了,很多人不会觉得这一点有多么重要。举个我经常给人下套的例子吧。

我经常这样问别人:你认为八股文好不好?

上面的例中的答者就是没有独立思想的人。对一个事物做价值决定时,务必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否则一切都是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大成无上限,独立思想,诚实做人,而已。

读《礼记》的心得体会 篇3

儒、道、阴阳、法、名、墨、杂、农、小说家九家为中国最早的九个学派,其中儒家和道家出现的最早。儒家的礼仪在周朝时就已经开始实行了,道家的八卦早在伏羲时就出现了。但《孟子·尽心章句上》中说:“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所以,我觉得还是儒家更主张中道。

我认为《儒行》这篇文章就是写君子(儒士)的各种行为的。我体悟最深的一段是: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有人会把它翻译为:儒士拿忠信做甲胄,礼义做盾牌;头戴仁而行,怀抱义而居。这就是自立。可我更愿意把它译为:儒士用忠信捍卫自己的思考,用礼义来保护自己那颗纯洁的心;脑子里有一种意念是要怀着仁爱去行动,心中怀着义来处事。虽然有暴政,但也无法改变我的想法。这就叫做自立。

举两个例子吧!

周朝时,西伯(周文王)不喜欢纣王荒淫无道的统治,所以就以自己的仁政来治理国家。这可惹怒了纣王,于是纣王便囚禁了西伯。但西伯仍然依他的正道而行,最终还是打败了纣王(只不过是把他的大道传给了他的儿子武王)。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犹太人摩西的。

犹太人在埃及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埃及人便开始排斥犹太人,后来又要把所有刚出生的犹太男孩都杀掉,只有一个叫摩西的小男孩获救了。他支持犹太人信仰上帝,而不信仰多神教,最后带领大家搬到了耶路撒冷(后来的以色列),自称以色列人。

所以,如果你光会独立做饭、扫地,这不叫自立,必须有了这颗心才叫自立。

礼记·月令 篇4

【原文】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①,昏参中②,旦尾中③。其日甲乙。其帝大皞④,其神句芒⑤。其虫鳞。其音角⑥,律中太蔟⑦。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⑧,祭先脾⑨。

【注释】

①营室:二十八星宿之一,即室宿。

②昏参中:傍晚参星在南天的正中。

③旦尾中:早上尾星在南天的正中。

④大皞:"大"与"太"同音,大皞是传说中东方部落的首领,死后成为东方之帝,主司春季。

⑤句芒:与"勾蒙"同音,是东方的神灵。

⑥角:是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

⑦太蔟:古代的十二律之一。

⑧户:古代五祀之一。

⑨祭先脾:祭祀的时候最先用脾脏作为祭品。

【译文】

孟春正月:太阳在星宿的位置上,黄昏时参星宿在南天中的位置,清晨时尾星宿在南天中的位置。此时的日名是甲乙,此时的主宰是大皞,此时的神明是句芒,此时的动物是有鳞类。此时的声音是角音,音律正当太蔟。此时的数目是八。此时的口味是酸味,此时的气味是膻味。此时的祭祀对象是门户,祭品以脾脏为先。

【原文】

东风解冻,蛰虫①始振,鱼上②冰,獭祭鱼,鸿雁来。

【注释】

①蛰虫:冬眠的动物。

②上:动词,到上面来。

【译文】

这个时节,东风化解了寒冷,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鱼上游到冰面下,水獭驱鱼举行鱼祭,鸿雁从南方飞回来。

【原文】

天子居青阳①左个,乘鸾路②,驾仓龙,载青旗③,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④。

【注释】

①青阳:指明堂东部的堂室。

②路:与"辂"同,即辂车。

③旗:与"旗"同音。

④疏以达:雕刻的线条稀疏并且多为直线。

【译文】

春天,天子居住在明堂东边名为"青阳"的部分,正月则住在青阳的左个。为顺应时气,乘的是系有鸾铃的车,驾的是苍龙之马。打起青色旗号,穿着青色衣服,佩着青色玉佩。食物以麦和羊为主,用的器皿都要粗疏而容易透气的。

【原文】

是①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太史谒②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③。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④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⑤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毋有不当。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⑥,毋失经纪,以初为常。

【注释】

①是:这。

②谒:参见,拜见。

③齐:与"斋"同,斋戒。

④还:与"旋"同音。

⑤相:指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

⑥贷:与"忒"相通,差错。

【译文】

这一个月定立春的节气。在立春之前三日,太史拜见天子,报告说:"某日立春,为木德当令。"于是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那一天,亲自带领三卿、诸侯、大夫往东郊举行迎春之礼。礼完毕回来,乃在朝中赏赐公卿、诸侯、大夫。同时命三公发布恩德命令:褒扬好人好事,周济贫乏困穷,普及于全民;实行褒扬赏赐,要事事做得恰当。乃命太史之官,依据探测天文的方法与技术,从事推算日月星辰运行的工作,务使其运行的位置度数以及轨道没一点差错,务使一切都和往常一样。

【原文】

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①,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②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③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反,执爵于大寝④,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

【注释】

①元日:好日子,指第一个辛日。

②措:夹杂在……中间。

③帅:与"率"相通。

④大寝:天子处理政事的房子。

【译文】

这个月,天子要在第一个辛日进行祭祀上帝,祈求丰收。然后选择第一个亥日,天子要亲自载着耒耜农具,放在车右和御者之间,再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自耕耘藉田。天子推耜三下,三公推耜五下,卿、诸侯推耜九下。回来时,天子要在大寝殿举行宴会,三公、九卿、诸侯、大夫都参加,宴会命名为"劳酒"。

【原文】

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千命布农事,命田舍①东郊,皆修封疆②,审端③经④术⑤。善相丘陵、阪险、原隰⑥、土地所宜、五毂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田事既饬⑦,先定准直,农⑧乃不惑。

【注释】

①舍,与"涉"同音,盖房子居住。

②封疆:田地的分界线。

③端:使平直。

④经:与"径"相通,田间的小路。

⑤术:与"遂"相通,田间的沟渠。

⑥隰,与"习"同音,低湿的地方。

⑦饬:完毕。

⑧农:农民。

【译文】

这个月,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之气相互混合,草木便亦开始抽芽。天子乃发布农事的命令,派遣农官住在东郊,把冬天荒废下来的耕地疆界全都修理起来,把小沟及小径重新查明,修理端正。好好地斟酌地形,如高地应种植适宜于高地的作物,低地应种植适宜于低地的作物,还要把各类农作物的培植方法,教给一般农民。农民一定亲自学习掌握。等到田地皆已清理整齐完毕,则预定平均的直线,使农民照这个标准种植而不至于混乱。

【原文】

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①用牝。禁止伐木,毋覆窠②,毋杀孩虫③、胎夭、飞鸟,毋麑毋卵④。毋聚大众,毋置城郭。掩骼埋胔⑤。

【注释】

①毋:不要。

②窠:鸟巢。

③孩虫:幼虫。

④毋麑毋卵:指不要捕杀小兽,不要掏取鸟卵。麑、卵用作动词。

⑤胔:与"自"同音,腐烂的肉。

【译文】

这个月里,命令乐正进入国学教授舞蹈,要修订祭祀的典则。命令祭祀山林川泽的牺牲祭品不要用雌的。禁止砍伐树木,不要毁坏鸟巢,不要杀死幼兽、胎兽、刚出生的动物、初飞的小鸟,不要捕杀小兽,不要掏取鸟卵。不要聚集大众,不要建置城郭。要掩埋枯骨腐肉。

【原文】

是月也,不可以称兵①,称兵必天殃。兵戎②不起,不可从我始。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

【注释】

①称兵:发动军队作战。

②兵戎:战争。

【译文】

在这个月里,不可以举兵征伐,举兵必遭天殃。不可以发动战争,不可以从我方发起战争。不要改变天道,不要断绝地理,不要混乱人伦纲纪。

【原文】

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①,草木蚤②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其民大疫,猋风暴雨总之,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则,雪霜挚③,首种不入。

【注释】

①不时:不按照正常的时令。

②蚤:与"早"相通。

③挚:与"至"相通。

【译文】

若在正月里发布夏天的命令,将有风雨不按时到来,草木早落,国时有惊恐之祸事出现。若发布了秋天的命令,则有大瘟疫、旋风暴雨、藜莠丛生等祸事出现。如果发布了冬天的命令,就有洪水泛滥、霜雪大至、头番的种子无法播下的祸事出现。

【原文】

仲春之月:日在奎①,昏弧中;旦建星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夹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

【注释】

①奎:奎星,西方的第一星宿,属于仙女座。

【译文】

仲春二月。太阳在奎星宿的位置上,黄昏时弧星在南天中的位置;清晨时建星在南天中的位置。此时的日名是甲乙。此时的主宰是大皞,此时的神明是句芒。此时的动物是鳞类。此时的音声是角音,音律正当夹钟,此时的数目是八。此时的口味是酸味,此时的气味是膻味。此时的祭祀对象是门户,祭品以脾脏为先。

【原文】

始雨①水,桃始毕,仓庚②鸣,鹰化为鸠。

天子居青阳大庙,乘鸾路③,驾仓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是月也,安萌牙④。养幼少,存诸孤。择元日,命民社。命有司,省囹圄⑤,去桎梏⑥,毋肆掠,止狱讼。

【注释】

①雨:这里用作动词,指降雨。

②仓庚:黄鹂鸟。

③路:与"辂"同,辂车。

④萌牙:初生的植物。

⑤囹圄:与"灵雨"同音,监狱。

⑥桎梏:枷锁。

【译文】

这是雨水的节气,桃李始着花,黄鹂啭声,鹰鸟变为布谷鸟。

天子居于青阳之大庙,出则乘鸾车,驾苍马,载青旗;着青衣,佩苍玉。食麦和羊。用粗疏通达的器皿。

这月,生物刚刚开始萌芽。对于人,亦特别要保养幼小者,抚恤遗族子弟。选择第一个甲日,命人民举造福祭。使司法之官减少拘捕的囚徒,除去其脚镣手铐,也不可拷问,并停止诉讼。

【原文】

是月也,玄鸟①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②,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韦蜀,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

【注释】

①玄鸟:燕子。

②禖:与"煤"同音。

【译文】

这个月,燕子飞来了。在燕子飞来的日子,要用牛羊豕三牲太牢礼拜尊贵的禖神,天子要亲自前往。后妃也要率领九嫔同去参加。要对怀孕的嫔妃行礼,在禖神的面前给她戴上弓衣,交给她弓矢。

【原文】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①动,启户始出。先雷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②,必有凶灾。"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③,角斗甬④,正权概。

【注释】

①咸:都。

②不备:不完整,有缺陷。

③石:与"旦"同音。

④甬:与"斛"同。古代十斗为一斛,南宋的时候改成五斗一斛。

【译文】

这个月,白天同黑夜的时刻逐渐相等,可听到打雷、闪电。蛰虫都蠕动,开始从土洞里爬出。在没有发雷之前三日,先摇动着木舌的铃,警告天下万民说:"将要打雷了,大家的举止必须检点,不然,将会生下残缺不全的小孩,而且父母亦将遭灾。"在那日夜平分的日子,可校正日用的各种度、量、衡。

【原文】

是月也,耕者少舍①,乃修阖扇,寝庙毕备。毋作大事,以妨②农之事。

【注释】

①少舍:稍得休息。

②妨:妨碍。

【译文】

这个月,耕作的人要稍加休息,于是就要修理门扇、窗户,寝室、庙堂都要整理完备。不要大兴土木,以免妨碍农事。

【原文】

是月也,毋竭川泽,毋漉①陂池,毋焚山林。天子乃鲜②羔开冰③,先荐寝庙。上丁④,命乐正习舞,释菜;天子乃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仲丁⑤,又命乐正入学习舞。

【注释】

①漉:使……干涸。

②鲜:应作"献"。

③开冰:开窑取冰。

④上丁:第一个丁日。

⑤仲丁:第二个丁日。

【译文】

这一个月,不可用干河川、湖泊之水,不可用渔网在陂池中捞鱼,也不可用火来焚烧山林。天子先在寝庙举行荐礼,用小羊和新发的冰为献。在第一个丁日,命乐正练习舞蹈,举行祭祀先师的释菜之礼;那日,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一同到国学里参观。第二个丁日,又命乐正往国学里练习乐舞。

【原文】

是月也,祀不用牺牲,用圭璧,更皮币①。

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水,寒气总②至,寇戎来征③。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孰④,民多相掠。行夏令,则国乃大旱,暖气早来,虫螟为害。

【注释】

①皮币:指毛皮和布帛。

②总:突然。

③征:侵犯。

④孰:与"熟"相通。

【译文】

这个月,祭祀不用牺牲,改用圭璧与皮币来替代。

仲春而行秋令,则国内将有大水灾,寒气突然来了,而且有敌人侵犯边境。仲春而行冬令,则阳气抵不住阴气,麦子不会结穗,引起饥荒,乃至人民互相掠夺。行夏令,则火气太大,国内快要干旱,热浪早来,植物发生病虫害。

【原文】

季春之月,日在胃①,昏七星②中,旦牵牛③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姑洗④。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⑤,萍始生。天子居青阳右个⑥,乘鸾路,驾仑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仑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注释】

①胃:西方的第三个星宿。

②七星:南方的第四个星宿。

③牵牛:北方的第二个星宿。

④姑洗:十二律之一。

⑤见:与"现"同。

⑥右个:青阳的南室。

【译文】

季春三月,太阳在西方的第三个星宿,天将黑时,七星在南方天中,天快亮时,牵牛星在南方天中。其日为春,属于天干之甲乙。主宰是大皞,神名句芒。动物以"鳞"当令。音是清浊中和的角音,十二律与姑洗相应(即气候与姑洗辰律相谐通)。数木(三)加土(五)为八。口味为酸,嗅味为膻。祭祀以户为对象,祭品以脾脏最珍贵。桐树开花,田野里的土老鼠变成鹌鹑。这时阴晴不定,可看见彩虹。池塘里开始生了浮萍。这个月,天子居住在明堂东部青阳的南室,乘的是有鸾铃的车子,驾的是青色的大马,车上插的是青色的绘有龙纹的旗,穿的是青色的衣服,冠饰和所佩的玉,都是青色的。食品是麦和羊。使用的器物,镂刻的花纹粗疏,而且是由直线组成的图案。

【原文】

是月也,天子乃荐鞠衣①于先帝。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天子始乘舟,荐鲔②于寝庙,乃为麦祈实③。

是月也,生气④方盛,阳气发泄,句⑤者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⑥。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⑦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

【注释】

①鞠衣:礼服,为黄色的丝织衣服。

②鲔:与"尾"同音。

③实:饱满,结实。

④生气:有助于生长的气息。

⑤句:与"勾"同,弯曲,卷曲。

⑥内:与"纳"同,收纳财货。

⑦周:周济。

【译文】

这个月,天子要贡献黄色的礼服给先帝,命令掌管船只的官吏翻看船底,要五翻五正地检查,然后报告天子船具齐备,天子才开始乘船。要贡献鲔鱼在宗庙,为麦子祈求饱满。

在这个月,生长正盛,阳气发泄,苞芽都已萌出,萌芽全都伸展,此时不可以有所收纳。天子要布德行惠,命令主管官吏打开仓廪,赐予贫穷,赈济断绝;打开府库,发放财货,周济天下。要勉励诸侯,聘用名士,礼遇有贤能的人。

【原文】

是月也,命司空曰:"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田猎罝罘①,罗罔毕翳,倭兽之药,毋出九门。"

【注释】

①罝罘:与"皆伏"同音。捕捉鸟兽的器具。

【译文】

这个月,命令司空之官说:"雨季快要来临,地下水开始往地上涌。赶快巡视各地,看看原野的形势,必须修整的堤防马上赶修,淤塞的沟渠立即疏导,并开通道路,使路路相通,没有障碍。同时,捕捉鸟兽用的器具和有毒的药物,都不许带出城门。"

【原文】

是月也,命野虞①无伐桑柘②。鸣鸠拂其羽,戴胜③降于桑。具曲植籧筐④。后妃齐戒⑤,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蚕事既登⑥,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无有敢惰。

【注释】

①野虞:看守田野山林的官员。

②柘:与"这"同音,一种树木。

③戴胜:一种鸟。

④曲、植、籧、筐:都是养蚕的用具。蘧,与"举"同音。

⑤齐戒:即斋戒。

⑥登:完成。

【译文】

这一个月,要命令看管田野山林的官吏禁止砍伐桑柘树木。在斑鸠振动翅膀,戴胜降落桑树的时候,就要准备养蚕的用具。后妃要斋戒,面向东亲自躬身采桑,要禁止妇女过分打扮,减少妇女的杂事,以专心采桑养蚕。到养蚕结束时,要分配蚕茧,根据缫丝的多少来确定成绩,以此来供给做郊庙祭祀的礼服,不要有所怠惰。

【原文】

是月也,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毋或不良。百工咸理,监工日①号:"毋悖②于时,毋或作为淫巧③,以荡上心。"

【注释】

①日:每天。

②悖:违背。

⑤淫巧:投机取巧,欺诈。

【译文】

这个月,命工人的领班,让百工检查材料库里的储藏,例如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杆、脂胶丹漆等,都要品质良好的。然后各种工匠从事制作,而监工的,每日发出号令提醒他们:"一切应按照制造程序,不得投机取巧,并且不可徒具美观讨人欢喜。"

【原文】

是月之末,择吉日,大合乐①。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

【注释】

①合乐:许多乐器合奏。

【译文】

这个月末,择定吉日,举行联合大舞会。天子带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参观。

【原文】

是月也,乃合①累牛腾马、游牝于牧。牺牲驹犊,举②书其数。命国难,九门磔③攘,以毕春气。

【注释】

①合:使……交配。

②举:全部。

③磔:与"哲"同音,分裂物体。

【译文】

同时,在这个月,将许多好的种牛、种马都找来,把母牛、母马散放在牧场上,让其交配。生下了小牛、小马以及纯色的备作祭祀用的牛羊,全要记载其数量。于是全国举行傩祭,在各个城门砍碎牲体以驱除邪恶之气,以结束春之季节。

【原文】

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行复令,则民多疾疫,时雨不降,山林不收①。行秋令,则天多沉阴,淫雨②蚤③降,兵革并起。

【注释】

①山林不收:高地的农作物颗粒无收。

②淫雨:连续三天以上的降雨。

③蚤:与"早"相通。

【译文】

在季春三月施行冬季的政令,就会寒气时常发作,草木萧条,国家有大的恐慌。施行夏季的政令,会使民众多有疾疫,到天时而不下雨,高地的农作物颗粒无收。施行秋季的政令,就会天气多有阴沉,淫雨提前到来,有兵革战事在各地并起。

【原文】

孟夏之月:日在毕①,昏翼②中,旦婺女③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④。其虫羽。其音徵,律中中吕⑤。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

【注释】

①毕:西方的第五个星宿。

②翼:南方的第六个星宿。

③婺女:也叫须女,北方的第三个星宿。

④祝融:火神。

⑤中吕:十二律之一。

【译文】

四月为孟夏:太阳在金牛座附近,黄昏翼宿的星出现于南天正中,清晨婺女星出现在南方正中。夏季属于丙丁火。炎帝为其主宰,其神叫祝融。夏季的动物为羽类。五音合于徵音,十二律应于中吕。其数是火之生数二,合土之生数五,为七。口味是苦的,嗅味是枯焦的。祭祀以灶为对象,祭品用肺为上。

【原文】

蝼蝈①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②。

【注释】

①蝼蝈:与"楼郭"同音,蛙类。

②秀:开花。

【译文】

这个时节,蝼蝈鸣叫,蚯蚓出土,王瓜结果,苦菜开花。

【原文】

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路,驾赤骝①,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②与鸡,其器高以粗。

【注释】

①骝:与"留"同音。

②菽:与"书"同音,大豆。

【译文】

天子应时而居于明堂之南一部分,四月则居于明堂之左个;顺应夏火之色,车马旗帜和服饰皆用大红色;吃羽类的鸡和豆食。用的器皿高而粗糙。

【原文】 是月也,以立夏。先立夏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齐。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悦。乃命乐师,习合礼乐。命太尉,赞①桀俊,遂贤良,举长大,行爵出禄,必当其位。 是月也,继长增高,毋有坏堕②。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人树。 【注释】 ①赞:帮助。 ②堕:与"隳"(与"灰"同音)相通,毁坏。 【译文】 立夏定在这个月里。立夏前三天,太史拜见天子,报告某日立夏,从此交到五行的火运。天子便即斋戒。到了那天,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往南郊迎夏;礼毕归来,乃大行赏赐,便定此时进封诸侯以爵位土地。切实施行庆赐,大众无不欢喜。命乐师联合诸国学的学生练习礼乐。又命太尉之官,帮助特别优秀的人,引进贤德善良并选择魁梧高大的人,依其爵位授以俸禄,使人才爵禄,配合恰当。 这个月,所有生物都在继续生长增高,不可有毁坏的行为;不要在此时举办大工程,征召群众,亦不要砍伐大树。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