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优秀10篇】

民间故事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就这样在民间流传。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民间故事【优秀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间故事范文 篇1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离不开神话故事的渲染,有了故事,这个节日也显得圆满和有意义了些。那我们知道中秋节的传说和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中秋节的传说和民间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中秋节的传说和民间故事中秋之夜,阖家团聚,在清朗的月色下,摆上月饼、瓜果,一边赏月,一边讲述着有关月亮的故事。

流传至今的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都为人们所熟知。其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最广:相传美貌的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因为在八月十五的夜里偷吃了灵药而飞上了月宫,从此在清冷的月宫中每日与玉兔为伴,极为寂寞。因此,历代文人都以此为题材创作诗词散文和戏曲等,嫦娥与月亮也被密切地联系起来。如今每逢八月十五,人们在赏月时,也会想象那玉盘般的月亮里住着美丽的嫦娥,正在婆娑的树影下翩然起舞。这些传说给中秋节增添了悠远、神秘的迷人色彩。

中秋节的故事一: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的故事二:月亮上的桂花树

月亮上有棵桂花树,每到月圆的时候,它会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满枝繁花飘散出清甜的香味。姑娘们听老人说:“若采得八月十五的桂花,和进新谷一起杵磨,吃了可以消灾祛病,青春不老。” 那时的月亮不象如今这么亮,颜色一片昏黄。

每年八月十五的晚上,月光照亮了村前山后,阿美人的姑娘们就聚集在一块杵米磨谷,歌唱丰收。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阿里山和月亮之间有一拱美丽的虹桥相连,从地面走向月亮并不困难,特别是八月十五满月那一夜,阿里山上就有许多身穿五彩达戈纹衣裳的姑娘,背着装满谷子的藤篓,一个接一个地攀上虹桥,登上月亮。

姑娘们登上月宫,摘下桂花掺进谷子里,你一杵我一杵,舂得一颗颗大米白白的,映得月儿透亮透亮。一天,部落里有个姑娘想登虹桥上月宫,采一枝桂花舂米给久病的妈妈熬稀饭。

中秋节习俗1、吃月饼

每每到中秋节的时候,月饼都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东西,它象征着团圆,寓意着圆满,是人们对亲情的一种寄托。而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亲朋好友互相赠送月饼,更是一种亲情的体现,也是社会关系的联络方式。在节日当晚,一家人都会围在香案前切月饼吃,大家都要吃这么一块,这代表了是这个家的一份子,象征着家庭团圆。

2、祭月

中秋季也是人们祭月的节日,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这时候人们会摆设香案,点上香,放上瓜果、月饼等,香案置于院落中,全家人轮流向月亮朝拜,也表达了人们对神的敬仰。因为祭月就是向月宫里的嫦娥遥拜。由于嫦娥是女性,月亮又属太阴,所以中秋主祭一般都是妇女。

3、赏月

中秋节这一天月亮很美,于是古代文人们发起赏月活动,这些文人的诗句及作品促使赏月这种活动逐渐成为了一种习俗;在这一天,一家人坐在一起赏月那才叫得上家庭圆满;一个人漂泊在外赏月,会异常孤单。或许在此时你会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乡愁。无论身处何地,这一天,我们都会情不自禁的抬头看几眼月亮。

4、燃灯

中秋节的晚上,有些地方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然有着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而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即将灯彩高竖在树上之意。各地的小孩子们则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灯光闪耀,绚丽多彩,为中秋的月色再添亮色。

全国各地的中秋节习俗盘点在广东地区,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因此在中秋之夜只能由妇女和小孩拜月。妇女孩童们在院子里或阳台上摆上桌子,桌上放烛台香炉,瓜果点心来进行祭拜,烛火香火与月亮交相辉映,预示着红红火火的日子。

山东省的一些地区,在中秋节这天祭拜土谷神,称为“青苗社”,并且要上坟祭祖,燃放鞭炮,祈求祖先庇佑。家里有工厂的,中午要宴请工人,对工人的辛苦劳动表示感谢。有些地区还有有抛帕招亲的习俗,在这天晚上,一些未出嫁的姑娘会扮成嫦娥,在舞台唱歌跳舞,同时将一些手帕扔向台下,若观众接得的手帕颜色与嫦娥手中的手帕颜色相同,即可登台,若是引得嫦娥喜欢,会有戒指相赠,双方可以单独约会。

在陕西,中秋夜男子会划船爬山,女子要安排酒宴,无论穷富,每家每户都要吃西瓜,以示团圆。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

江苏无锡一带,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会用画有月宫景色的丝绸糊在香炉四周,随着香火燃烧,青烟缭绕,红光点点,别有一番风味。

福建地区有一浦城县,县内有一座南浦桥,每年中秋节,家家户户的女子都要穿过南浦桥,祈求长寿,女孩子穿着漂亮的服装行走在大街上,场面十分热闹。建宁县的人们会在中秋夜在院子里挂满彩灯,以此来向月宫祈求得子。在龙岩的一些地方,人们吃月饼之前为了表示对长辈的尊敬,要把月饼中央挖出一个小圆并供长辈食用。

南京人的中秋节,除了月饼之外,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吃桂花鸭。桂花鸭是南京流传已久的名菜,以桂花为佐料做成,肥而不腻,香甜可口。中秋之夜,南京人会在院子里团聚而坐,吃菜饮酒,称为“圆月”;酒足饭饱之后游走于市井街道,称为“走月”。

江西省吉安的农村地区,中秋傍晚会用稻草烧瓦罐,烧红的瓦罐内倒入醋,香味就会飘满整个村子,配上天空的星光明月,让人心驰神往。

在四川的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要吃蜜饼、吃麻饼、打粑等,并在门口挂上橘灯庆祝,儿童手里攥一把点燃的香,上街奔跑舞动,称为“舞流星香球”

民间故事范文 篇2

关键词:民间故事;伊藤清司;比较研究

近代以来,我国的民间文化包括民间文学、民间习俗和民间信仰等都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和探究,日本在地理上跟我们接近,制度文化等长期受到中国的影响,因此在这方面也是更为活跃,明治以来,就有日本学者从事我国历史文化的研究,而伊藤清司是近代日本学者研究中国民间故事的的代表人物之一。伊藤清司是日本著名汉学家,主要研究民俗、神话、民间故事等,曾任日本“中国民话之会”会长,伊藤清司教授不仅谙熟中国古籍,而且注重对中国民间文化的研究,并将中国民间文学与日本民间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伊藤清司教授学术视野广阔,在中国古代文化和民间文化的探索上倾注了绝大部分精力。其研究多涉及云南少数民族的神话故事,屡次来中国特别是云南省进行调查访问,并主张到中国少数民族中去寻找日本民间故事的源流。伊藤清司教授对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民间文学等都颇有研究,并著有大量关于《山海经》神话研究的重要论文,本篇文章主要从伊藤清司教授对部分中日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中浅谈收获。

伊藤清司的民间故事研究很大部分都是基于比较研究,不仅仅是从故事本身,更是将故事放入多学科联系的背景上进行比较,通过对同一类型故事的不同之处的比较,找到故事背后的所代表的意义。因此,通过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找到故事背后的社会信仰和追溯日本民间故事的历史发展,是伊藤清司民间故事研究较显著的特点。

以中日民间故事肖像夫人的故事为例,伊藤清司与中国同类故事进行了比较研究,在《肖像夫人故事的谱系》中,可以看到,其分析故事文本和对故事进行比较研究不仅仅只是从故事情节发展和流变来分析推断,而是更深入的注重细节,在故事情节中找出问题,然后进行分析,首先日本肖像夫人的来历多是仙女、龙女或是富豪之女,而中国的仙女许婚故事也就是羽衣型故事如“百鸟衣”、“龙女和樵哥”等肖像夫人的来历也不外乎是这三种,并且故事发展情节有很大相同之处。其次,对于故事情节的发展,不仅对掌权者得到美人画的经过进行分析,并且注意到,在丈夫去探妻之时,中国的故事中总会强调或妻子会事先约定好丈夫必须穿什么样的衣服来相见,最典型的就是“百鸟衣”的故事,而日本故事却并没有强调这一点,这点是中日两国故事的显著差异之一,也许正因为此,中国的这类故事都被称为“羽衣型故事”。我们所熟知的“大岁之客”型故事,反映了故事在流传发展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大岁之客”型故事的内容是贫困而热情的人盛情留住、款待来访的衣衫褴褛的陌生客人,翌日清晨,陌生客人变成了黄金,或留下金银财宝,悄然离去。那个贫穷的不速之客是神的化身。在这些“大岁之客”型故事中,神的赏赐是财富、美貌、返老还童、家族兴旺等等,反之,神的处罚是破产、丑女、变猴子甚至是死亡等。其赏罚是世俗性的,同时又是极其严酷的。这一类型故事在日本和中国西南及南方地区分布很广,在中国的这类民间故事中,所留的宝物不仅仅是金子,也有金腰带、宝手巾等。伊藤清司在中日两国的这类故事比较研究中发现,尽管主题一致,结构上也明显类似,但仍有显著的不同点,强调的要素也有不同。其要点就是化成乞食者或老人的神来访的时间或出现的时间,日本的“大岁之客”型故事中来访的神多在岁墓或与此相当的节日出现,而在中国的此类民间故事当中,来访的神并没有特定的时间,也就是说,在中国的“大岁之客”型故事中,很少把神的化身出现的时间看成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对于民间故事的研究,多侧重于故事本身的分析及其社会信仰方面和故事的产生。而外来故事如果传入某国,经消化改编后,也会演变成特有的缘起故事,伊藤清司认为,与此类似的现象也有可能存在于“大岁之客”型的故事中,如果当初并不把神灵来访的时间作为这类故事的要素,那么把神灵降临的时间故意定在除夕或特定的节日,并加以强调,是在其流传之前或者流传的过程当中融入了日本传统的信仰和习俗。假如这类故事本来是外来文化的话,那么,只要它被社会所容纳、吸收,当然可以认为它对日本的传统社会具有适应性。①

伊藤清司不仅仅对民间故事研究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社会信仰,更是通过对民间故事的研究找到追溯故事根源,这点对于日本文化要素构成的研究都是具有极大价值意义的。

通过对伊藤清司的中日民间文学研究可以发现,伊藤清司在对中国的民间故事研究中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并且在1990年伊藤清司发表了《人类的两次起源―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一文,他以大量的西南少数民族创世神话为例,说明了人类“现代人类的出现曾是一个长期变迁的过程。”为何伊藤清司甚至于大部分的日本学者对中国民间故事的研究都集中在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

首先,伊藤清司强调当论述涉及到神话传播的体系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即:两个民族文化在性质上的类同;就资料的比较而言,重复率高的材料要比孤证更具有起初真实性和规律性,更可显示各种神话结构的传承的结构和各种复合因素间相吻合的精确度。②日本学者的研究,比较关注的内容之一是关于民族信仰、民族起源的问题。从西南少数民族的主要民族信仰来看,很多与日本民族有相似之处。彝族崇拜自然、动植物、祖先等,他们认为万物皆有灵,特别重视祭祀天神、火神、虎和家族祖先,重视祭祀祖先这一点与日本的盂兰盆节有共同点。苗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白然,鬼神和祖先。他们相信万物有灵,这也与日本人信仰的“泛神论”有相同之处。从佤族传统的看,也是信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他们认为人类、山川、河流、动物、植物及风雨电等自然现象都是有灵魂的,并称之为“鬼神”。正是因为中日两国在从古代至今的历史中,有很深的文学文化交流,在文化信仰等许多方面有许多相同和相似,才不断引起日本学者对中国文学、民间文学及文化的研究兴趣。他特别注意到大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虽长期受到汉民族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却仍然保留着白己古老的信仰和独特的风俗习惯,并且残留着浓重的神话传承因素。根据上述的民间故事比较案例也可以发现,由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集中较多的少数民族,对古来的民间文艺有较好的保存,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日本民间,由于风土环境及生产生活方式比较相似,在植物崇拜神话的母题情节及文化内涵方面有许多相同或相似方面,因此,可以从民族文化及文学、人类学角度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日本有关的植物崇拜神话及始祖神话进行比较研究。

其次,伊藤清司在《日本神话和中国神话》中,采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为素材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应该在中国大陆探究日本神话的源流。但是在当时在中国的古典籍中寻找能够参考的神话体系和神话素材很困难的,特别是在江南地区,素材较少,除了因为古典文献少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江南地区的地方志普遍重行政轻民间,造成收集的民间文化资料较少。③但在中国大陆生活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华南西南的少数民族中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口承的神话素材,而这些神话可以推测曾经在汉族地区流传过,所以利用这些素材来解明日本的神话和传承是具有很大价值的。

注释:

①伊藤清司著,张正军译。中国古代文化与日本[M].云南大学出版社。

②王晓平。日本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③陈志勤。近20年来日本民间文学研究概述――以有关中国的研究为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5月第三期

参考文献:

[1] 伊藤清司著,张正军译。中国古代文化与日本――伊藤清司学术论文自选集 [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2]伊藤清司。日中两国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J].日本研究,1986(4).

[3] 斧原孝守。云南和日本的谷物起源神话 [J].思想战线,1998.(10).

民间故事范文 篇3

关键词:民间故事;动画艺术;叙事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284-02

一、当代动画艺术与传统民间故事的关系

(一)国产动画中的现实困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处于一个需要持续发展的阶段,文化导向往往容易受到来自西方国家的影响。在动画产业中,欧美、日韩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动画渐渐被公众忽视并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渐渐失去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失掉了本土市场和观众群体。这看似是市场的因素所导致,但究其内在原因是我国的动画创作过于依赖模仿欧美和日韩模式,逐流他人风格并套搬套用,缺乏创新。动画片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也是一种传播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留下了一颗颗珍珠般的优美动听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典故,加上剪纸、水墨画、皮影、泥人等民间传统艺术,为中国动画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生动的素材。这些传统的民间故事与艺术表现形式是我们进行构造内容和设计角色的起点。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的二维、三维动画技术和设计理念相结合,可以塑造出寓意丰富且具有多元化风格的动画作品。

这是国产动画片创造性的利用传统文化元素、振兴动画产业的关键所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文化却不能紧随经济一体化,而要多元化。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融汇、切磋、交流,才会产生异彩纷呈的文化多元化的光辉前景。尽管当今动画产业的国际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和文化不能丢失。因此如何将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融入到动画角色创作之中,成为中国动画艺术走出低谷的捷径和出路。将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与动画故事相结合,既受到观众欢迎并受到艺术感染,又能彰显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民族精神以及文化内涵。于是向世界推介中国的民族动画成为了国产动画产业的重中之重。

(二)经典动画片对民间故事的吸收

1.国外经典动画片对民间故事的吸收

美、日动画片无论在制作技术上还是人物设计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他们对动画素材的发掘点不一样。欧美风格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趋于“国际化”,日、韩风格更偏重表现本民族文化。我们如果一味地追求欧美范儿的“国际化”并不能体现自身的优势,而且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一个忽视和埋没。而近些年来美、日等动漫大国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吸收精华,并由此创作出不少优秀作品,如美国改变自中国经典故事的《花木兰》、《功夫熊猫》,在美国本土以及中国市场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可见国产动画片的根基在于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

美国动画产业主要由梦工厂和迪士尼两大集团出品,二者竞争十分激烈。近期,迪士尼公司发行的皮克斯的一部新作《勇敢传说》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在这里不去讨论这部动画片的主题、3D技术和教化功能,而是由此引出美国是怎样从民间文化中提取营养的。这部影片用一个关于“呢喃精灵”的传说来作为情节的发展线索,为我们展现了苏格兰魔幻史诗的风采。导演皮克斯的灵感来源于苏格兰的奇幻传说“呢喃精灵”,制片组亲自探寻了那神秘的高地,迸发出不少好点子。

比如剧照中展示的呢喃精灵,在片中它们是悬浮着窃窃私语,传说能引领人改变命运的幽灵,实际上却是苏格兰高地沼气池中的磷火,其自燃时会闪烁出幽蓝的微光。工作人员将这种自然现象进行艺术加工,就使之变身成片中指引梅莉达公主前行的神秘呢喃精灵。由此可见,美国凭借其高超纯熟的制作技术,广泛采集各国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并从中汲取营养。这并不影响其“国际化”的路线,反而对它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是一个提升。

2.国内经典动画片对民间故事的吸收

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早期动画经典作品,至今留在观众的回忆之中。像《哪吒闹海》、《大闹天宫》、《葫芦娃》、《田螺姑娘》、《小蝌蚪找妈妈》等。这些早期国产动画片有了强大的民族文化作支撑,又蕴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真正扎根于本民族的文化沃土,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特色。下面我们就以动画片《田螺姑娘》为例,来说明中国动画片创作是如何把经典的民间故事搬上银屏的。

首先,我们从史料来入手。就目前所知,螺女型故事最早的记录,载于西晋・束皙所撰的《发蒙记》一书,后又经过历朝历代的文人对民间故事的记录和改编:依次出现在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南朝・梁文人任防撰成的《述异记》,南朝宋人彭城刘敬叔编写的《异苑》,唐代皇甫氏撰的《原化记》,宋人洪迈所撰志怪小说集《夷坚志》,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撰写的《情史》等等。在民间调查中“田螺姑娘”的故事可是口口相传于浙江一带的。浙江省民间故事集成桐庐县卷《螺蛳精的故事》、鄞县卷本《田螺姑娘》、德清县卷《田螺姑娘》、《绍兴故事与歌谣》中所载录的《扑扑扑依娘田螺壳,金金金依娘田螺精》等一系列的地方故事集中都有对当地民间故事的记载。

其次,对于《田螺姑娘》这一民间传说各地都有带有自身地方烙印的版本,但是无论细节上有多少变化,在大致情节上是相通的。这也为动画片的改编提供了一个范本,依照故事梗概加入人物设计、场景设计和色彩设计,就形成了留在我们童年记忆中的动画片《田螺姑娘》了。

可见,传统的国内动画片对中国民间故事的吸收为我们当代动画传媒做出了很好的引路和探索。当代动画技术日益发达、尤其是3D技术站在了时尚潮流的最前沿。我们国内的动画制作者、设计者们要想实现创新与传统的结合,突破美日韩动画对中国动画业发展的限制,必须立足于本民族的动画设计。

二、如何将民间故事融入到当代动画艺术中

(一)从民间故事中取材

日本著名漫画家宫崎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日韩三国的动画只要将自己的艺术传统表露出很少的一部分,就能让世界惊叹不已。”宫崎骇的这()句话恰恰指出了动画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的关系。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虽然没有欧美国家先进的三维动画技术,也没有日本动画片的新颖求变,但是中华民族留传下来的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就是国产动画的素材来源。上文已经提到,动画片的主要受众为少年儿童,其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必须得到充分体现。而民间文学中的传说、寓言、笑话、故事在古代也多是由长者讲授给孩子们的,也不乏劝善除恶、歌颂人类美好精神家园的篇章。如教导人们知恩图报的动物感恩型故事,教导人们孝敬老人的虎口救母型故事、董永行孝型故事、孝媳善报型故事,还有培养人坚毅性格的铁杵磨针型故事等。这些素材都可以成为当代动画片中的部分素材和线索。我们只是关注中国传统艺术与动画制作的关系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去思考怎样才能很好地将这些传统的故事素材融入到现代动画创作中,找到民间传统文化与现代动画创作在思维模式和表达方法上的契合点,塑造出符合民族性的新颖的角色造型,在延续中国民族文化中审美内涵的同时还能够顺应现代审美潮流,形成民族化、时代化、个性化的动画角色造型风格,更好地为动画产业的提升而服务。

(二)吸收民间故事精髓,剔除糟粕

在吸收民间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讲求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原则。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民间文化,它不只具有积极的、向上的价值导向,还会存有封建迷信、因果报应、低俗的一面。所以当我们将其引入到相待动画创作中时,要细心挖掘、择取,不能将其不见分辨地全部套搬套用。

而且,我们不仅从自身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还应该借鉴美、日、韩等发达的动画产业国家的经验。 动画片承担着某种文化功能,要有一为教育,二为娱乐的功能。一部好的动画片在这两方面是兼得的,也就是说教育宣传和娱乐休闲功能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潜移默化的让受众从心灵和情感获得认可。比如美国文化的特点是文艺性、开放性、多元性以及包容性,与其相适应的美国动画艺术也就充满了创新、反叛和对传统的挑战。不仅如此,从《狮子王》、《海底总动员》、《冰河世纪》、《勇敢传说》等多部优秀动画片中,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动画在倡导主流价值(勇敢、坚强、亲情、友情、爱情)的同时还具有着夸张、稚气、个性和卡通的动画形象。这正好符合了孩子们天真、活拨、好奇的性格特征。因此,中国动画片的制作要立足本民族文化,还要吸收发达动画产业国家的优点,这样才能使自身得以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贾鸣鸣。影视动画的叙事艺术研究[M].山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大学,2008.

[2]贺宝勋,马颖峰。国内教育动画的现状与反思[M].中国电化教育,2009.

[3]金昱。对中国动画发展的思考[M].戏剧艺术,2006.

[4]娄淑芬。动画片如何将故事[M].消费导刊,2008.

[5]李笑缘。动画短片的叙事艺术研究[M].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

作者简介:

民间故事范文 篇4

民间故事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从中我们可读到中国古代流传于民间那些人和事。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民间故事900个字。欢迎阅读参考!

民间故事900个字1从前,在大山脚下住着一位老妈妈和她的三个儿子。老妈妈织得一手好壮锦,靠卖壮锦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有一天,老妈妈在集市上看到一幅美丽的画,那画上有田园、房屋、花园、池塘和成群的鸡鸭牛羊。老妈妈满心喜欢,就买下了这幅画。她决心把画上那美丽的村庄织成一幅壮锦。

老妈妈不分画夜地织锦,松油灯把眼睛都熏坏了。眼泪淌到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小河和池塘。鲜血滴在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太阳。一连织了三年,美丽的壮锦终于织成了。老妈妈真高兴啊!

忽然,一阵大风把壮锦卷上了天空,向东方飞去,一转眼就不见了。

老妈妈着急地对大儿子说:“快去东方寻找壮锦,那是我的命根啊!”

大儿子出发了。走了一个月,来到一个大山口,那里有一座石头房子,门口坐着一位老奶奶,旁边有一匹石马。

老奶奶说:“是东方太阳山的仙女把你妈妈的壮锦借去作样子了。你要去找,先要打落两颗牙齿,放在石马嘴里,等石马吃到第十颗杨梅果时,你就跨到它的背上,然后要经过烈焰熊熊的发火山和漂浮着冰块的大海,才能到达太阳山。如果不能坚持,就会丧命。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了,给你一盒金子,回家去吧。”

大儿子害怕了,拿了金子,跑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倒在床上,不见大儿子回来,又让二儿子去寻找。二儿子也是个贪心怕死的人,他拿了老奶奶的金子,也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得骨瘦如柴,眼睛也哭瞎了。三儿子决心去把壮锦找回来。

三儿子来到大山口,见到了老奶奶。他照老奶奶的话打落了两颗牙齿,然后跨上马。他咬紧牙关,忍着疼痛,翻过了烈焰熊熊的发火山,渡过了漂浮着冰块的大海。终于到达了大海对面的太阳山。

三儿子看见仙女们正在织锦,妈妈的那幅壮锦就摆在中央。三儿子说明了来意,仙女们答应织完后马上还给他。

三儿子收好壮锦,马上往回赶。他没有想到,一位红衣仙女因为喜欢壮锦中的美景,把自己的像也织到了壮锦上。

三儿子回到家里,妈妈已经奄奄一息了。他赶紧拿出壮锦,那耀眼的光彩把妈妈的眼睛都照亮了。

一阵香风吹来,老妈妈住的茅草屋不见了,只见眼前是漂亮的房子、美丽的田园,和壮锦上织的一模一样。

花园里有个红衣姑娘正在看花,原来她就是那个红衣仙女。

三儿子和美丽的仙女结了婚,从此和妈妈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大儿子和二儿子用完了老奶奶给的金子,变成了两个叫花子。他们没脸去见妈妈和弟弟,只得到处去乞讨。

民间故事900个字2早年间,河南省有个姓朱的秀才,自幼与邻村金家之女定亲,18岁上将金氏娶过门来,小两口你恩我爱欢乐无比。谁知没多久,二老相继下世,家道中落,日子一下陷入困境。朱生从未理过农活,拿不起锄弄不动镢,这可咋办?本家有位大叔长年在关东开药铺子,这年回家探亲,看他生活困迫,便有心带他下关东吃劳金,小两口一商量,朱生便跟大叔去了。

吃劳金有个规定,不到3年不准回家。朱生一去就是3年,头一年在内打下杂,第二年在柜房里帮忙,第三年才让坐铺子学医道。3年内朱生起早贪黑吃苦受累且不说,3年到头熬得好不容易,一准探家,朱生便去向大叔告归。大叔看他回家心切,便给他结算了工钱。朱生拿了银子便星夜往回赶路,数日后的傍晚来到自家村口,正要进村回家,忽地又想,我离家这么多年,妻子在家能耐住寂寞吗,该不会找个男人混混吧,不妨我今晚偷偷看看究竟。想到此在村外等到辨不清人时,这才偷偷进村,摸到自家院落,一看屋里还亮着灯,金氏还未睡觉,自己便蹲在角落里听动静。不多时,果然从外进一人,一进院关了门,然后就进了屋。只听金氏说:“来了?”那人说:“来了。”“来了咱睡觉吧。”朱生不知这人是谁,来窗下悄悄湿纸破洞往里一看,原来是东街张发。朱生在外心里好不自在,恨不得闯进去将他二人生吞活剥方解心头之恨。可是又一想,果真闹将起来,把她逼上绝路,落得鱼死网破不可收拾,对自己也没好处,给张发弄个名声狼藉,也白白结下冤仇。思来想去正无主意,屋里忽又说话。

张发说:“我好饿呀。急着来哩也没吃饭。”

金氏说:“昨天你拿来的荞麦面,我包了饺子,还给你留着哩,我这就去煮给你吃。”

说话间金氏下地捅火坐锅,边煮饺子边说:“这二年亏你帮补不少,不然我可没法过来。”

“哪里话!虽这么说,要让你男人回来知道了咱的事,说不清要恨死我哩!”

“3年到了,恐怕他也该回来了,他回来若知道我在家的苦处,也就不该怪你了。”

“他若回来了,你有了依靠,我就不来了。”

说着话饺子煮熟,二人各盛一碗吃起来。朱生在外听得屋里无了动静,心里如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齐涌来,思想一阵,最终还觉得忍为上策。一个弱女子,3年来在家苦熬日子也够难为的了,亏她心里还有我。且不去撕破脸皮,妻还是妻,夫还是夫。待明日略施小计,给金氏一个警告,劝她日后改过也就罢了。

朱生想了想,到五更听门一响,张发去了,他也悄悄出去到村外溜达一阵,天亮后才回了家。进门金氏一见朱生回来,喜不胜喜,连忙烧火做饭,问这问那。

“你咋一大早就回来了呢?”

“还不是想你想的,急着回来赶了一夜路。”

金氏听了,自觉在家对不起朱生,心中不安,连忙倒水端饭忙个不停。饭后朱生故意看了金氏一阵说:“我看你面色不好,是否我离家3年你在家混了人了?”说罢一笑。

金氏脸一红说:“哪有此事,是你多心了。”

“不会,我在外学了本事,你混不混人,我一摸脉就知道了。”

“真的?那你给摸摸,我看准不准。”

说着金氏把胳膊伸过去让朱生摸。

朱生把手指按住金氏手腕,故意仰脸琢磨一阵说:“你这脉,忽哩忽嗒,混着东街张发,昨夜里办罢事,吃的是荞麦面疙瘩。”

哟!还真能摸出来,连吃的荞面饺子都知道了。那时乡间女子不懂这些,信以为真,哪里还敢隐瞒,只好向朱生说了与张发相好之事。

朱生说:“以前的事就算过去了,我不去追究,以后可不许胡来了。”

金氏连连点头称是。这日街坊都知朱生回来,张发自然不敢前来。数日后朱生想,到底我看他二人关系是断不断,遂又生一计同金氏说:“我给人家捎着个信忘了去送,今儿就去吧,路远,明天才能回来。”

同金氏说妥,朱生便故意从东街人多的地方走过,别人问起他便说去某村,明天才回来。果然张发闻信,到了晚上就又来找金氏。其时朱生早又溜进院子在角落里偷看哩,只见张发来叫门,金氏不给他开,只在屋内说:“你走吧,俺男人回来学了本事,一摸脉就知道了咱俩的事,以后就断了吧。”

“就这样断了叫人多难受呀,我回去也睡不着,最后再让我摸你一回也算没有白来。”

“那你就从门缝伸手摸摸吧。”

金氏心中也不忍,说着将门开一条缝,二人又亲昵一番,张发才离去。

次日朱生回来一见金氏又说:“看你身上又沾了外人气,昨夜张发又来过了不是?”

金氏这次没让张发进家,便不承认。

“拿来胳膊让我摸摸。”

金氏伸过来胳膊,朱生一摸,笑道:“你这脉还是忽哩忽嗒,昨晚又来张发,虽然没有办事,隔着门缝摸了摸。”

金氏的脸一红低下了头,以后再也不同张发来往了。

民间故事900个字3从前,西湖叫做金牛湖。

那时候,这湖还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水,沿着湖岸是黑油油的肥沃的土地。周围的老百姓都在那里种着庄稼,用湖水来灌溉,稻穗儿长得圆溜溜的象一串一串的珍珠。农闲了,大家就湖上打鱼捞虾。人们和睦相处,过着安乐的日子。

在这湖底,住着一条金牛。只要天晴久了,湖水慢慢地浅下去,湖里的金牛就出现了:老远的就能看见它那金晃晃的背脊,昂起的牛头和翘起的双角,它嘴里吐出一口口大水,湖水立刻又涨得满满了。

有一年夏天,算起来已经九九八十一天没有下雨了,旱得湖底朝天,四周的田地硬得象石头,裂缝有几寸宽,嫩绿的秧苗都枯黄了。老百姓干渴得眼睛凹进去,浑身没劲。他们天天盼望金牛出现。

一天早晨,正当大家站在湖边盼望金牛的时候,突然传来“哞”的一声,只见金牛从湖底破土而出。它摇摇头,摆摆尾,口吐大水,霎时间湖水又涨满起来。

老百姓喜得流出了泪水,正在感激金牛,金牛抬起头,闪着亮晶晶的眼睛,“哞”地叫了一声,又隐没在湖中了。

这件事很快地传开了。地保传给衙役,衙役又报告了钱塘县官。县官一听,捧着肚子笑呵呵地说:

“这真是一件活宝贝,要是把它拿来献给皇帝,一定能升官司发财!”当下吩咐手下人,赶紧去把金牛捉来。

那些衙役、地保匆匆跑到了湖边,抬头望望,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湖水,哪里有金牛?问问附近百姓,大家一见是衙门里的人,不是说没看见,就是悄悄地避开了。

衙役们没法可想,只得回报了县官。县官心里生气,拈着八字胡须,想啊想的,想出了一条坏主意。他对手下人说:

“既然如此,就把老百姓都去叫来,把湖水车干。谁不来,就斩谁!”

住在湖边的老百姓,男的、女的、老的、小的,都被赶来了。他们在县官的威逼下,只得架起水车,含着眼泪车湖水。

车啊车的,一连车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大家精疲力竭,最后那一天,终于把湖水车干了。果然,金牛卧在湖底,它那身上的金光照得天地通亮。

县官被金光照得连眼睛也张不开,但他还呼喝着衙役们,赶快下湖去抢金牛。说也奇怪,那金牛好象生根似的,掀也掀不起,抬也抬不动。老百姓都暗暗地在心里高兴。

县官一看搬不动,就对百姓说:

“谁能抬起金牛,赏白银三百银!”

可是,老百姓都站着不动,气呼呼地不理他。

县官见老百姓不理他,就大声怒吼道:

“今天若不把金牛抬起,就将你们统统杀头!”

县官的话刚说完,那金牛大叫了一声,象是睛天霹雳。只见飞沙走石,地动山摇,县官吓得面色如土,双腿发软,心想逃走,可是一步也走不动。

这时,那金牛转着圆溜溜的眼睛,站了起来,又仰天长叫了一声,从口中吐出一股白花花的大水,直冲县官、衙役,一下把他们全都卷到巨浪中去了。

立刻,湖水又满了起来。

从此以后,湖中的金牛不再出现了,湖水再也没干过,人们忘不了金牛。他们在湖的旁边城墙上筑起一座高高的城楼,天天爬上城楼去盼望金牛。这座城楼,就是后来的“涌金门”。

民间故事900个字4从前,有兄弟两个,很小就死了父母。后来,老大娶了个媳妇,老二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整天让老二干重活,吃剩饭,穿破衣。不久,就把老二分了出去,房子和地都让哥嫂霸占了,把老二赶到半间场园里去住。

一天,下起大雨,半夜里,老二的屋子遍漏。无奈,他只有到庙里住一宿。

他正想睡,忽听庙门“吱”一声开了,他眯着眼一看,原来是四个半尺高的小老头,头上都戴着鸡蛋壳。老二假装睡着,偷偷地听动静。一会儿,一个小老头走到墙角掀开一块砖,拿出个小神鼓来。一个说:“兄弟们都来齐了,咱们喝一壶吧!”其余的三位说:“中!”接着,就听见他们用鼓棰敲鼓。咚咚咚,连敲三下,老头说:“神鼓啊,我们饿了,快给送四个菜,一壶酒,二斤热馍馍。”一会儿,桌子上摆上了酒菜和二斤热馍馍,他们就喝起酒来。

酒足饭饱后,一个老头说:“天快亮了,我们该走了。”他们把神鼓放在原处,用砖压住,然后,刮起一阵风就走了。

天亮后,老二好奇地到墙角拿出小神鼓,想试试怎么样。他按照老头的做法敲了三下,说:“小神鼓,我饿了,给我送点饭吧!”一会儿,桌子上真摆上了四个盘,一壶酒,二斤热馍馍。老二吃完饭,就把小鼓拿走了。从这天起,老二再也不用干活了,饿了把神鼓一敲,饭就送来啦。

不料,被嫂子知道了,她说老二是偷来的饭菜,要到官府告状,无奈,老二只得实说了。

贪心的嫂子回家后,告诉了老大,并叫老大也到庙里去住。老大听了,当天晚上就往庙里去了。他很小胆,便爬到梁头上,观看动静。

半夜了,只听外面呼呼风响,天上扑嗒嗒落下四个小老头来,头上带着鸡蛋壳。一个老头说:“恁生人气,抓住吃了他。”老大听了吓坏了。又一个老头说:“今天怪冷的喝几盅吧!”说罢便去拿小神鼓。他掀开砖一看,大声叫了起来:“不好啦!小鼓叫贼偷走了。”其余的三人也围上去,一个说:“快找吧!抓住他非扒他的皮不可!”说罢,四处找起来。忽然,他们看见梁上的老大,气愤地说:“就是他!把他拽下来!”老大一听,扑通一下子摔下来,让一个小老头抓住头扔到院子里去了,脖子拽了两丈长。

第二天,老大媳妇来到庙里一看,吓得一腚蹲在地上,大哭起来。一会儿,老二也来了,他一看哥哥的脖子这么长,说:“嫂子,别哭了,我有办法。”说罢,从腰里取出小神鼓,一边慢慢地敲一边说:“葫芦粗,葫芦粗,哥哥的脖子往下出。”眼看他哥的脖子真地慢慢地往下缩。

孬心的嫂子想把老二的神鼓弄坏,腰里掖了个棒槌。她对老二说:“兄弟,你敲的太慢了,让我试试!”她拿出棒槌,使足劲,一下子把神鼓敲烂啦,老大的脖子一下子缩进肚子去了。老大死了,狠心的老大媳妇哭着回家了。

民间故事900个字5从前,有个古怪的叫化子,一不讨金银财宝,二不讨衣衫布裤,专门偷有钱人家的鸡吃。

说起偷鸡,他的手段倒是蛮高明的。他把点清油灯用的灯草摘成米粒大小,含在口中,往鸡群一吐,鸡一见这些白白的灯草粒,还以为是白米呢!便“笃笃笃”地一个劲吃起来。当鸡吃得起劲时,他便轻轻用手从鸡背后往鸡屁股后插进去,将鸡立起。鸡吃了灯草粒,喉咙被噎住了,要叫也叫不响,他便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鸡偷走了。

李庄有个财主,百姓都痛恨,叫化子便老偷李庄财主家的鸡吃。这日他又摸到李庄,准备到财主家偷鸡。他在财主家房前屋后转了个圈,没看见一只鸡。他又转到后院围墙边,忽听得里面一阵鸡叫声,便轻轻爬上墙头,看见园内有几十只肥鸡。心想,狗财主好生刁滑,原来把鸡关在后院,害我找得好苦。他取出灯草米粒,含在口中,等灯草米粒湿时,“啪”地一声,吐向鸡群,就见那只只肥鸡一个劲地扑向灯草米粒,低着个头,翘着个尾,“笃笃笃”地吃起来。正当鸡吃得痛快时,他拿出一根打着活络套的绳子,向一只肥胖的老母鸡颈上套去,活套不偏不歪,正套在那只老母鸡的头颈上,他把绳轻轻一拉,活套在鸡头颈上捆牢了。他刚想收绳拉鸡,突然听得背后“呼”地一声,一根棍棒盖头打下来,他两腿一软,从围墙上跌倒在地。原来,狗财主早有提防,财主的家丁边拉边推,把叫化子拖进大院,又是一阵乱棍,打得他皮破血流。狗财主站在一旁,一个劲地骂:“你这个贼胚,偷吃了我十来只鸡,今天要叫你连毛带骨吐出来。”财主骂痛快了,便叫家丁把他关进牛屋里,准备明日送官。

深夜,偷鸡的叫化子关在牛屋里好不伤心,心想明日送官不知会吃个啥苦头。忽听“咿呀”一声,牛屋门开了,原来是财主家的长工。长工一进牛屋,便轻声说:“我见你白天被财主的家丁打得挺厉害,刚才又听说明日要送你见官去,我便偷偷来放你,你快点逃吧。”偷鸡的叫化子借着月光看清了长工的面目,说了句:“谢大哥救命之恩。”扭头便走。

时间一晃已是几月。长工因放了偷鸡的叫化子,被财主赶了出来,这天,他想外出找活做,当他走到一片荒山坡时,突然,从小树丛中窜出一人,口喊恩人,拉着长工便走。长工定眼一看,原来这人正是那天被财主毒打过的偷鸡的叫化子。偷鸡的叫化子将长工拉到小树丛中,然后又从旁边的一堆火堆里取出一个用泥包着的东西,只见他把那泥包的东西,在地上轻轻几下扑打,里面露出一只热烙烙,香喷喷的鸡来。他撕下一块鸡腿,送给长工:“吃吧,这鸡香嫩好吃,我偷的鸡都是这样吃的。”长工也不客气,两人便坐在小树丛里吃起来。边吃边谈倒蛮投机。偷鸡的叫化子问长工为什么流落他乡,长工便把前因后果讲给他听。偷鸡的叫化子得知长工为了救自己而被财主赶走,心里也很难过。长工吃着香喷喷的鸡肉,觉得倒别有风味,他想如果能开爿小店,做这种鸡卖,说不定吃客不少哩!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偷鸡的叫化子,又归劝说:“老是偷鸡过日子不行啊!”偷鸡的叫化子听听,也觉得蛮有道理。两人就在小树丛里商量起了开店的事。

民间故事范文 篇5

关键词:民间故事 傣族 传承 认同 文化

一、前言

傣族作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云南省境内,其中西双版纳和德宏是比较知名的傣族聚居地。学者们对西双版纳傣族和德宏傣族的各方面研究都比较广泛和深入,这些研究或对泼水节的由来及文化内涵进行探析[1];或分析傣族的各类民俗,如舞蹈[2]、体育[3]等;或用浓重的笔墨研究傣族的水文化[4]……研究中也不乏对傣族民间故事的解读,但聚居地不同,傣族的民间故事也会略有差异。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虽然也是傣族聚居地,但由于地处偏远边疆,知名度较小,未得到许多关注。本文主要以耿马傣族中流传的民间故事为研究个案,通过对这些民间故事的解读,探讨民间故事的现实意义――传承民族历史和文化、增强族群认同、教化子孙、展现民族风俗风貌等。

二、耿马傣族民间故事

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讲故事的人》(1936年)一文中说:“民间故事和童话因为曾经是人类的第一位导师,所以直至今日依旧是孩子们的第一位导师。无论何时,民间故事和童话总能给我们提供好的忠告;无论在何种情况,民间故事和童话的忠告都是极有助益的。”[5]

(一)居住地由来的建构

美国民族学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认为:“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6]民间故事以最初的个人想象形态,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后,得到认同的部分保留了下来,渐渐成为民族的共同想象,有了共同想象的个人对本民族的特征便有了依附感和归属感,在这种集体的共同想象中实现一种对族群的认同。

居住地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生存所在地,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自身生存条件和历史迁徙的叩问是每个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这个记忆的传承或由史书记载,或由民间故事解说,无论是书写的史实还是虚构的历史――民间故事,都是对民族历史的追溯。一个民族/族群生活在一定地域之中,在民间故事中凸显地域文化特色也就意味着他们在不断强调自己的族群意识。[7]

以耿马为例,耿马这个名字并不是汉语,而是由傣语音译过来的。老人们讲述道,在古老的年代,耿马傣族的祖先里有一位智者,为了给族人选择适合居住的地方,智者选中了一匹白马,他让这匹白马沿路奔跑寻找,直到在合适的地方停留下来。智者便带着族人迁徙至此,并将此地命名为耿马。后来白马死去,人们便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塑了一匹奔腾的白马雕像纪念它。其后无数的岁月里,虽历史变迁,各族人民迁徙融合,“耿马”这个名字却一直伴随着当地的傣族留存了下来;几经重塑的白马雕像如今也还依然作为耿马的地标屹立在城市最古老和繁华的地段。

(二)民俗解读

“‘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或‘民族认同’(shared memories)实际上就是基于族群‘集体记忆’或‘共同记忆’之上的族群中的个体对族群共同体的归属认知和情感依附。”[8] 族群认同是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通过本民族特有的民族仪式或节庆民俗,使族群内部成员在已有集体记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风俗文化信仰等有更清楚的认识,增强族群认同感和归属意识,同时也向人们展现民族的风俗风貌,民族历史、宗教情怀、文化习俗等都相应地存在于民间故事这类口头文本中。

泼水节是傣族每年最为盛大的新年节日,也是傣族最为明显的民族特征之一,是傣族重要的民族文化,泼水节期间举办的泼水活动和各类民俗表演历来为各地旅游者所喜爱。关于泼水节的由来,傣族民间也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各聚居地的傣族讲述的泼水节的故事虽然细节略有差异,但总的来说主题都是大魔王和七个姑娘的故事。

相传过去有一个大魔王,烧杀劫掠无恶不作,他有七个美丽善良的妻子。这七个姑娘都是被大魔王抢来的,她们为了制止大魔王继续作恶,决心除掉这个恶魔。姐妹们同心协力得知了大魔王的弱点,杀了大魔王。可是大魔王的头颅所到之地均燃起大火,姐妹们只好轮流捧着大魔王的头,每人捧一年。为了清除捧头颅姑娘身上的污渍,其他的姑娘便向她身上泼水。为了感激和纪念这七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傣族便有了泼水节,在泼水节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祈求圣洁之水驱除邪魔,保佑大家平安健康、优利金旺(傣语,方言意为好吃好在,类似于普通话中吉祥如意的意思)。

(三)生活习惯沿袭

民间故事范文 篇6

[关键词]白毛女;民间传说;电影改编

“白毛女”喜儿的形象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的,这得益于成为一时经典的红《白毛女》和同名歌剧。“白毛女”的故事来源于晋察冀边区流传的“白毛仙姑”的传说,在改编过程中,“白毛女”的故事和形象与“白毛仙姑”已经不尽相同。甚至网络上出现很多流言蜚语,传言歌剧和电影为了欺骗国民恶意篡改民间传说,这样的说法虽然失于客观,却也指引我们着眼于理性分析“白毛女”故事的演变历程。

一、将民间传说搬上银幕

抗日战争时期,一个神秘的传说忽然在河北阜平一带传扬开来,在某个山洞里藏着一位浑身是白毛的“白毛仙姑”,传说“白毛仙姑”具有无边的法力,她做法保护周边的村民,惩恶扬善,无所不能,周围的乡亲们有了难处都来山上拜求“白毛仙姑”,祈求仙姑的保佑。最初“白毛仙姑”的传说听起来有些吓人,带有迷信色彩,与后来“白毛女”故事中深厚的阶级仇恨没有过多联系。后来,八路军到山上找到“白毛仙姑”,揭开了事情的真相。所谓的“白毛仙姑”并不是神魔鬼怪,她只是一个被地主欺凌的农村少女,在地主的压迫下,她被逼藏在深山,一直像野人一样在山上生活了十来年。少女躲在山洞里,很少见到阳光,又缺少盐分,渐渐长出了一头白发。没有食物的她经常偷偷潜到庙里偷取供果,被意外撞见的人误认为是鬼神,一传十,十传百,“白毛仙姑”的故事就这样流传开来。

仅仅以这样一个民间传说为蓝本,改编后的电影《白毛女》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新中国第一部“红色经典”。《白毛女》的成功是缘于什么呢?是故事吸引人,还是情节安排引人入胜?是主题符合政治取向,还是因为拍摄技术精湛?一个民间传说经过改编,不仅成为“十七年”时期的经典之作在银幕上大放光彩,还成为革命舞台上一个永垂不朽的教育范例,甚至在国际上都享誉盛名。“白毛仙姑”的故事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改造,才能由一个封建鬼故事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圣典呢?

笔者分析了“白毛女”故事改编的几位操刀者,发现这些创作者都受过“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洗礼,他们都是受到过西方文化影响和熏陶的作家。例如《白毛女》故事的作者,来自河北的作家李满天,他曾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电影《白毛女》的导演张水华,曾留学日本并参与左翼戏剧活动;电影《白毛女》的另一位导演王滨,曾在美国教会创办的学校读书,后又在上海联华影业公司设在北平的五厂电影人才养成所接受过西方电影培训。

电影《白毛女》中保留了歌剧中的经典唱段,例如喜儿的经典唱段“北风那个吹”。除此之外,影片中还增加了“歌唱”形式的运用,融入了多首朗朗上口的地方民歌。保留“歌唱”的形式,是因为这是当时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有利于真实地反映早期淳朴的农村生活,塑造出更为深入人心的农民形象,让影片中朴实的农村气息更加醇厚。

中国观众在欣赏故事之时,习惯关注主人公的命运,将自己的欣赏情绪融入主人公的命运起伏中。电影《白毛女》的改编,很好地尊重了中国观众这一欣赏习惯。全剧都以主人公喜儿为中心,以喜儿的欢喜、挫折为主线讲述故事,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却主线清晰,通俗易懂。观众的情绪始终跟随喜儿的遭遇而变化,随喜儿幸福时快乐,随喜儿痛苦时悲伤。

电影《白毛女》改编的成功还在于影片对几位经典农村人物形象的塑造。喜儿是一个纯洁朴实的普通农村少女,她淳朴耐劳,乐观坚强,不畏权贵,对生活积极,对爱情忠贞,疾恶如仇。除了喜儿之外,其他角色也都塑造得活灵活现,例如,忠厚老实的杨白劳、善良诚恳的大春、热心朴实的张二婶,等等。

电影《白毛女》中不仅成功地塑造了农民形象,对于当时农村生活社会背景的刻画也是十分真实的。《白毛女》中塑造的农村生活极有世俗气息,人与人的交流少了许多银幕作品的造作感,而是生动活泼地体现了乡里乡亲之间的阶级情谊。影片中保留了富有乡土气息的农村景观以及贴窗花和包饺子等文化习俗。人与人之间的言谈举止都充满烟火气息,一幕真实亲切的农村生活跃然于银幕之上。村民之间是亲切的阶级情谊和共同对待剥削阶级的战友情谊。

二、白毛女故事的演变

1950年,电影《白毛女》一经上映就震惊了国内外,在国际上屡获殊荣,在全国120家影院同时热映,首轮供应就累计观众六百万。《白毛女》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在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上映。

有人将电影《白毛女》如此大范围内取得成功归因为其“旧社会将人变成鬼,新社会将鬼变成人”的主题。但是,仅就这一主旨而言,电影与歌剧并没有质的提升,似乎主题的大方向性并不是电影《白毛女》成功的全部原因。

艺术家们在准备将“白毛仙姑”的传说改编成歌剧的时候,曾经徘徊过,曾有人说这个故事可以以“破除迷信”为切入点进行改写,而当作者们深度挖掘这个民间传说之后,除了“破除迷信”,他们又发现另一个更有意义的主题:将喜儿在旧社会被逼成鬼神,又在新社会被挽救翻身做了主人这一鲜明对比放大,以旧社会和新社会的对照来表达政治主旋律。

比普通的神鬼传奇或“破除迷信”故事棋高一着,歌剧《白毛女》将故事主题提升到“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个政治观念鲜明的层次,也许这就是歌剧《白毛女》成功的原因之所在。主题的确定是歌剧成功的原因,却并不是电影《白毛女》成功的唯一原因,因为电影《白毛女》并不是歌剧的简单引用。

日本电影评论家石子顺曾经如此评价电影《白毛女》:白毛女的遭遇是旧社会妇女受压迫的典型,旧社会穷苦人受压迫、受苦难的故事感染了全世界的观众。那些从未看过电影,却因为《白毛女》第一次走进影院的人,并非为了看一部电影而已,他们更是为了重新看待一次旧社会,也再次感怀新社会的至为宝贵。

法国作家韦科尔认为电影《白毛女》的成功是因为它将形式和内容结合得十分协调完美。以黄世仁的脸谱为符号的残暴压迫者地主阶级主宰着贫苦佃农的命运,在万恶的旧社会,穷人和妇女在地主的重压下毫无希望,只能低头忍受。农民面对压制不敢抵抗,除了寄希望于迷信,他们对现实的苦难无能为力。电影《白毛女》中还原了全世界佃农和奴隶曾经受压迫的悲惨,这种长期的痛苦积压让全世界观众都深受感染。

由此可见,不管是国内艺术家还是日本学者,乃至西方评论家,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政治体制,认同不同的文化内涵,却十分一致地都对电影《白毛女》给予了从内容到形式上的双重肯定。电影《白毛女》被视为“旧社会痛苦的象征”,并因此成为一时经典。一部艺术作品是否成功,其塑造的形象是否足够典型是重要的衡量标准。恩格斯曾提出“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的观点,高度强调了人物塑造与背景环境的联系。而电影《白毛女》上映时的特殊时代背景就是一个典型环境。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正在自上而下地推行通俗文化运动,这种来自延安的“通俗文化”亟待在新中国扎根推广开来。当时,解放区正在进行和破除迷信运动,全国上下的思想整风影响了电影《白毛女》主创人员的思维,对他们的创作方向带来了很大影响。

虽然如此,时代背景塑造了电影《白毛女》的政治主题,但影片的情节叙事却没有完全被政治左右。《白毛女》的故事是一个极符合民间艺术形态的曲折故事,而并非一个单纯的政治案例。

不管是歌剧还是电影,都在开头增加了过年的情节,而这一情节,在最初的民间传说中是不存在的。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民俗,实际上与影片要表达的主题没有必然联系,而且有将故事脉络扯远的风险。然而,过年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民俗现象,过年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有美好团圆的内涵,故事以过年为开端,很容易拉近故事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增强观众的代入感。过年能够体现一个团团圆圆、快快乐乐的社会关系磁场,与之后喜儿父女的悲惨遭遇形成鲜明的冲突。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过年有除旧迎新的意义,也是驱除旧社会,迎来新社会的象征。

与普通的政治主旋律影片不同的是,电影《白毛女》放大了喜儿和大春之间的美好爱情,为影片增加了爱情片的元素,使故事可欣赏度更广。影片中有这样一幕画面,喜儿和大春两家一起在收庄稼,两家人像一家一样互相帮助、亲亲热热,折射出两个年轻人之间纯洁的关系。影片重点描述了喜儿在新婚前夜的一系列细节表现,喜儿甜蜜地在房中贴喜字,在镜子面前羞涩地戴上红花,满满都是即将嫁给心上人的甜蜜娇羞。喜儿内心的幸福通过大银幕传递给观众,让观众也醉心于一对年轻人的纯美爱情和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悦之中。这些画面与之后喜儿被黄世仁棒打鸳鸯又惨遭的悲惨形成鲜明的反差,也让观众更加惋惜喜儿的命运,同时更加憎恨剥削阶级黄世仁,影片抨击旧社会,歌颂新社会的目的自然达到。影片的结尾又出现喜儿和大春在一起的画面,这时喜儿头发变黑,暗示喜儿受到新社会的帮助,又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与大春再续前缘。

如此一来,电影《白毛女》的受众就不局限于曾在旧社会受到迫害的工农兵阶层,对美好爱情故事充满期待的城市人群也会成为影片的观众群体。这批观众在新中国成立前看惯了才子配佳人的传奇派或多愁善感的悲情派爱情故事,《白毛女》中通俗的对白和别具一格的民俗令他们眼前一亮。影片中爽朗直白的表达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爱情观,都与他们熟悉的爱情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农民子弟中姑娘、小伙隐晦又纯真、羞涩又坚决的爱情,成为一时浪漫。爱情故事是全世界可共赏的,对喜儿和大春爱情的着墨,也让影片更为顺利地走入国际市场。

电影《白毛女》中黄世仁形象的塑造也极为成功。黄世仁不是一个普通的地主阶级,而是一个虚伪残忍的秩序的恶人。他逼死佃户杨白劳,强占民女,将一对有情人活生生拆散,又逼得喜儿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可谓十恶不赦。黄世仁的邪恶并非仅仅因为他利用租佃关系压迫穷苦人民,更在于他摧毁了民间的社会秩序,草菅人命,视道德与法制如无物,这样的黄世仁,势必会让观众恨入骨髓,在这样的压迫下,无产阶级的复仇便成了必然规律。

三、结语

本文详细梳理了“白毛女”的故事是如何从一个封建迷信的民间传说走上舞台和大银幕,成为闻名世界的红色经典的。通过对该故事的创作与改编过程进行分析,以及对电影《白毛女》中的叙事方式和人物塑造进行鉴赏,我们得出结论,故事的成功,得益于其对爱情和复仇这一母题的改写,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政治主题和民间叙事传统完美结合,才是其成功的关键原因。也正是因为如此,电影《白毛女》的支持者才不局限于中国观众,而是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和评论家。他们看到的《白毛女》并非是某一政治导向国家的主流阶级斗争片,而是一个鲜活的关于爱情、复仇和反抗的故事。

[参考文献]

[1] 宋剑华。从民间传奇到红色经典――《白毛女》故事的历史演绎[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01).

[2] 孙霄。从民间传奇到宏大叙事――《白毛女》故事的母题、原型及深层结构[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06).

[3] 王永春。歌剧《白毛女》创作与演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J].戏剧之家,2015(05).

民间故事范文 篇7

早先,龙井是个荒凉的小村庄。山岙岙里,稀稀拉拉地散落着十来户人家。人们在远山上栽竹木,在近山上种六谷,一年到头过着苦日子。

村边有间透风漏雨的破茅屋,里面住着个老大妈。老大妈没儿也没女,只孤苦伶仃一个人。她年纪大了,上不了山,下不了地,只能照管照管屋子后边的十八株茶树。这些茶树还是她老伴在世的时候栽的,算起来也有几十年啦。老茶树缺工少肥,新叶出的很少,每年只能采到几斤老茶婆。

老大妈是个好心的人,她宁愿自己日子过得苦点,每年总要留下一些茶叶,天天烧镬茶,在门口凉棚下摆两条板凳,给上山下岭的过往行人歇力时解渴。

有一年除夕,天落大雪,左邻右舍多少都办了点年货,准备过年。老大妈家里实在穷,米缸也快空啦,除了瓮里剩的几把老茶婆,别的什么也没有了。但她仍旧照着老规矩,清早起来,抓把茶叶在镬里,发旺火,坐在灶前烧茶。

这时,忽听“咿呀”一声,茅屋的门推开了。进来一个老头儿,身上落满雪花。老大妈忙站起身来招呼:“老大伯呀,这山上风雪大,快进屋里坐。”

老头儿掸掸身上的雪花,走进屋里,一面向灶洞烤火,一面跟老大妈搭话:“老大妈,你镬里烧的啥东西呀?”

“镬里烧茶里!”

“今天除夕,明天就过年啦。人家都忙着汆三牲福礼,你家怎么烧茶呢?”

老大妈叹口气,说:“暧,我孤老太婆穷呀,办不起三牲福礼供神,只好每天烧镬茶给过路人行个方便。”

老头儿听了哈哈笑道:“不穷,不穷,你门口还放着宝贝哩。”

老大妈听了很奇怪,伸出头去向门外看看,仍旧是松毛搭的凉棚底下两条旧板凳,还有墙角落头一只破石臼,破石臼里堆满陈年垃圾——一切还是老样子。

老头儿走过来指指那只破石臼,说:“喏,这就是宝贝!”

老大妈只当老头儿跟她寻开心,就笑着说:“一只破石臼也算宝贝!你喜欢,就把它搬走好啦。”

“哟,我怎么好白拿你的宝贝!把它卖给我吧,我这就去叫人来抬。”老头儿说完,就冒着大雪走了。

老大妈望望破石臼,心想,石臼这么脏,叫人家怎么搬呀!便把里面盛的陈年垃圾扒在畚箕里,埋到屋后那十八株老茶树的根头。又到龙井拎来一桶清水,把破石臼洗刷得干干净净,洗下来的污水也泼在老茶树的根头。

她刚把破石臼弄清爽,那老头儿带着人来了,他到门口一看,竟大声叫起来:“哎呀,宝贝呢?哎呀,宝贝呢?”

老大妈弄得越发湖涂了,指着破石臼说:“这——这不是好好摆着吗?”

“嗳,你把里面的东西弄到哪里去啦?”

“我把它倒在屋后的老茶树根头了。”

老头儿绕到屋后,一看果然如此,不禁连连顿脚道:“可惜,可惜,这破石臼的宝气就在那陈年垃圾上,既然把它埋在茶树根下了,就成全这十八株老茶树吧。”他说完话,便领着人走了。

过了除夕过新年,很快,春天到了。这年,老大妈屋子后边那十八株老茶树,竟密密麻麻地生出一片葱绿的嫩芽来。采下的茶叶,又细又嫩又香。

邻居见老大妈的茶树长得这样好,大家就砍掉竹木,收了六谷,用这十八株茶树的子,在远远近近的山头上发起茶树来。一年一年,越发越多,越发越旺。到后来,龙井这一带地方漫山遍野都栽遍了茶树。

因为这一带地方出产的茶叶又细又嫩又香,吃起来味道特别美,所以“龙井茶”便在各地出了名。

民间故事范文 篇8

春节是一个普天同庆的大好日子,人人欢呼雀跃,在这个快乐的日子里,为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一起来了解吧!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春节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见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人们在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笑语连连。

贴年画的故事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都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的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成为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为一的年画后来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放鞭炮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据《神异经》记载,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而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出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压岁钱

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进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

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年的故事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正处于匆忙恐慌的状态,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的门上贴了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民间故事范文 篇9

关键词:滑县;民间故事;自然观

滑县地处中原,北近古城浚县、安阳殷墟;南邻新乡、开封地区,古为黄河故道,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滑县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并保存有大量的遗址古迹。如:明福寺塔、欧阳书院、卫国都城遗址、张家遗址、白云观遗址、瓦岗乡的瓦岗军点将台遗址等。滑县民间故事就在这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中产生、传承和变异。

鲁迅先生在阐述民间故事产生原因时说它是人在劳动闲暇时的自娱消遣活动。[1]滑县劳动人民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寻求到一种排遣闲暇时光的方法,那便是讲故事。久而久之,经过口耳相传,一些民间故事便流传了下来。笔者通过田野调查,整理出50篇流传于滑县民间的故事,这些故事种类繁多,包括有神奇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以及民间笑话等。它们折射出了滑县民众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内质,体现了中原广博腹地之上普通劳动人民朴素的思考方式和观念。本文拟通过对这些民间故事进行文本分析,或可管窥滑县民众的自然观及其形成的深层原因。

一、 滑县民众自然观的主要体现

根据《文史哲百科辞典》的解释,自然观是“属于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即对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存在状态、发展规律的观点”[2]。并且指出“古代的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它带有直观的、猜测的性质,缺乏科学验证。”[3]滑县民众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之中,无时无刻不与自然打交道,因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统的认识自然、宇宙、人生的观念,并且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将他们的观念传达给其他世人和后代。他们在民间故事中的自然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现在他们的鬼神观上。在滑县地区流传的故事有很大一部分是与鬼神有关的,涉及的有神灵故事、精怪故事和鬼怪故事,而神灵又包括自然神、社会神和人神等。他们认为鬼和神是两个非常神秘的群体,并且是与人共存于同一空间之中,具有常人所不具备的能力,而这两个群体又各执恶与善两端,《春秋传》中说过“此鬼无所依归,好为民作祸,故祀之也。”[4]滑县民众也大抵如此认为,鬼具有让生人遭祸的本领,人世间的许多灾难的发生都是因为这些鬼在作祟,鬼怪是一种异变的和危险的因素,因而人们非常恐惧。滑县劳动人民在谈论鬼时,是“把它当作与自身的生存和祸福息息相关的诫言去忠告、聆听”[5],因而滑县民间流传的大多数鬼怪故事都是鬼害人或者鬼吓唬人的,如:《水上漂秤砣》、《水鬼儿找替身》写的都是水鬼害人。精怪故事中的《老鳖精的故事》、《蝎子精的故事》讲的是老鳖精和蝎子精报仇害人的故事。《大寨遇鬼》中的大寨也饱受鬼怪的欺侮和戏弄。对于神灵,滑县民众的态度不仅包括畏惧,更多的是崇拜。他们头脑中的神聪明智慧,有着巨大的能力,几乎是无所不能,不平之处便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人们通过祈求来让这些神灵赐福,庇佑自身。在《浚县山的三位老奶》的故事中,碧霞元君曾显灵医治好了明代浚县知县蒋虹泉儿子经久不愈的怪病,因而人们对三位元君顶礼膜拜,碧霞宫中香火鼎盛。此外,在《水淹庆祝城》中的雨神,能解民之忧,降落甘霖,因而人们尊敬它,甚至还会在旱灾之时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借此来向其祈雨。

其次,体现在他们的生死观上。滑县民众爱惜自己的生命,重死生,不轻言与己生命有威胁的东西。比如民间禁忌。禁忌不一定是记录成为文字来明确规定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它是通过一代一代的言传身教而延续下来的,可能只是一种口头传播或者行为示范,但是却具有强大的内在约束力。禁忌形成之后,人们便会把它作为一种道德行为标准,并依照这种标准来行事。 “禁忌,一方面指的是这样一类事物,即‘神圣的’或者‘不洁的’、‘危险的’一类事物;另一方面又是指的这样一种禁制,即言行上被‘禁止’或者心理上被‘抑制’的一类行为控制模式。”[6]滑县民间故事中此类关于民间禁忌的作品甚至有些封建迷信的味道,在《晚上莫谈》中,“白天不说人,夜里不谈鬼”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事情,人们因为怕看到鬼,因此在夜晚禁止谈论关于鬼怪的故事,因为鬼怪是不洁的,会给人带来不好的影响。在《大年初一早上为何不让上厕所》中,劳动人民把这一习俗解释为避开姜子牙的媳妇秤神,这是一种行动上的禁忌。但是,禁忌并不能客观地起到现实作用,而是一种心理上的约定俗成。此外,滑县人民相信轮回观念和修道成仙,在《没喝迷魂汤投胎》中讲述了一个老头三世投胎的神奇经历,《王乾上天》讲了王乾通过苦心精修,终于找到通往天界的路,须臾之后,重返人间,已是物是人非。

再次,体现在他们的生态自然观上。滑县民间故事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大多身份为农民,他们以自身来观照自然,以与人相处的法则来应用于自然,最终达到一种“和”的理想状态。在滑县农村地区,劳动人民习惯于把蛇称之为“小龙”,它是吉祥昌盛和繁殖力旺盛的象征,人民对它充满了敬畏,觉得不可触犯,一旦触犯,便会有所报应。《割草的小孩儿》中,小孩儿无故伤害了蛇,蛇便前来报仇,杀了小孩儿。这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一个例子,旨在从反面起到教育和警诫作用。类似的还有《爷儿俩打兔》,由于对兔子的肆意捕杀,终于引起了兔子的报复,最终儿子不幸被父亲错当成兔子而杀害。

二、滑县民众自然观形成的原因

任何观念的形成都有其社会条件的支撑以及内在的道德文化的影响,滑县民众的自然观的形成也不例外。探究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滑县人民世代以农耕为生,生产工具比较落后,生存条件恶劣,自然对于滑县人民来说,其力量是巨大的,是无法阻挡的。有时候一场自然灾害诸如蝗灾、旱灾、涝灾等就可能使劳动人民颗粒无收,家破人亡。再加上,劳动人民知识比较浅薄,对自然灾害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因此,他们对自然界的一些灾害产生深深的恐惧,认为它们是无形的,是有很大破坏力的,是人类所难以抗衡的,于是便产生了鬼的形象。在《礼记・祭法》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7]这句话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即生活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生与死两种状态,其中生存着的生物就叫做生命,生命结束之后,人便成为了鬼。据《礼记・祭法》记载:“天子七祀中有泰厉,诸侯五祀中有公厉,大夫三祀中有族厉。”[8]此中的的“厉”指的是死后魂魄没有依托的鬼。《春秋传》中所说的“鬼有所归,乃不为厉”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人们由于自身对于外界不可知因素的恐惧,便开始祭祀这些鬼。与此同时,神的形象也越来越清晰。列宁曾说过:“恐惧创造神”。[9]对于早期的滑县人民来说,自然是神秘不可探知的,很多自然现象是无法解释的,正是由于自身的力量弱小和无可奈何,因而人们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一个个神的形象,这些神聪明智慧,有着巨大的能力,几乎是无所不能,人们认为他们能够帮助自己,因而祭拜神,企图以此来躲避祸害或者得到某种东西,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

其次是宗教思想的浸染。中国的风俗信仰出现的时间比较久远,在人类产生之初,中国人便有了自己的崇拜和信仰。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风俗信仰依次经历了自然神崇拜、动物神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最后,宗教出现了。鬼神崇拜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滑县位于中原地区,思想深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道教产生于中国民间,已成为中国传统信仰的一种积淀。尤其是在元朝时期,中国北方地区随处可以看到道观。道教的传播,使处于小农经济的滑县广大民众接受了道教的观念和思维方式。道教追求“长生不老”,而道教所信仰的神仙是不确定的,是泛指的。因而滑县民众信仰的神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凡是能够给人类带来益处和庇佑的神均在位列。佛教讲求“因果轮回”,人在今生死后会因为生前的恶行或者善举而遭遇不同的待遇,或流离为鬼,或投胎为贵人,滑县民众也对此深信不疑,故而便有了轮回类故事和鬼差抓人故事的存在。

滑县民众深受道教和佛教思想的浸染,这些思想深入他们的骨髓,指导着日常生活,流传的散佚民间故事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再次是滑县民众的群体身份决定的。所搜集的民间故事是由民间创作并且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体现的是下层人民的智慧和思考。受小农经济的影响,农民的目光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加之农民一般接受教育的水平较低,当自然和社会现象难以解释之时,便试图用一些形而上的东西来诠释,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安抚。因而 “鬼神”之说盛行。农民祖祖辈辈居于一隅之内,缺乏和外界的交流,通过世世代代的传承,这些观念更加根深蒂固。此外,由于农民是世世代代以土地为生的,他们对于脚下的土地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基于对生命现象的自我体验类推至自然界,进而得出“万物有灵”,致力于培养的是尊重自然,与自然为善的生态自然观,故而那些伤害生物的活动必将会遭到惩戒。对自然的保护与歌颂,俨然成为一种发自肺腑的深刻感情。加之,正是对于自身身份定位的认知,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安定、安稳、平和的生存状态,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冀,因而重视自我本身,重视生命而避免祸害,对于鬼等这些有着潜在危害的东西也是避而远之,重视人的生命价值。

结语

滑县民间故事是滑县民众基于自身对生活生产的认识而创作出来的,体现着滑县民众的自然观,他们敬神避鬼、重生不轻言死、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这些自然观的形成与其生活的社会背景、宗教观念的传播和农民的身份局限是离不开的。通过对滑县民间故事中的自然观的探求,对于了解滑县民间故事的形成渊源、研究滑县民众的生存状态等都很有裨益。(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项目编号是Yjcx-wsxy-019. 项目名称是:北方民族大学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院级项目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中华书局,2010.194-195.

[2][3]高清海等。文史哲百科辞典[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4]胡安国。春秋传[M].长沙:岳麓书社,2011.

[5]李稚田。开篇锣鼓―李稚田民间文化论著集[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382.

[6]任聘。民间禁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1.

民间故事范文 篇10

关键词:壮族 特掘 民间故事 信仰 水神崇拜 祖先崇拜

一。前言

壮族来源于我国南方的古代越人,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尤以南宁、百色、河池以及柳州这四个地区居多。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与文化,其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1]自然与鬼神崇拜孕育了众多神秘的民间故事,成为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掘”扫墓》便是其中一个经过世代口耳相传,至今仍然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特掘”为壮语译音,念作Daeg3 gud3,汉译为“尾巴断了的蛇”;“特”(Daeg3)字在壮语中指代年轻男子,故“特掘”应详译为“年轻的雄性断尾蛇”。另外,根据故事题目中的“扫墓”二字,结合壮族的风俗,可推断此故事发生的时间大致为阴历三月初三至清明之间。这条断尾蛇(“特掘”)究竟有何神力,为何壮民对它如此膜拜,以至于每逢清明都会被人们重温一遍?为何故事发生在清明扫墓时节?是否暗含特殊的文化指向?对“特掘”扫墓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解开这些疑问。正如金荣华老师在论著中提到,民间故事“反映了当时民间的某些观念和某些信仰”[2],本文欲从这条断尾蛇的身上,浅析壮族的民间信仰,并由此反观“特掘”故事得以流传至今的文化基础。

二。《“特掘”扫墓》的故事及在壮乡的流传

广西壮族地区,特别是环大明山一带的壮乡,千百年来流传着《“特掘”扫墓》的故事,每逢清明扫墓时,“特掘”总会被壮民提起并带着某种神秘感。据广西省南宁市上林县塘红乡的一位55岁壮民讲述,“特掘”故事梗概如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上林县塘红乡的石门村里,住着一位没有儿女的妇女。村里缺水,并且没有引水技术,于是,这位妇女每天不得不独自一人去潭里挑水。一天,妇女在用木桶打水时,无意中捞起一条小蛇。她立即将小蛇倒回潭中,可当她再次打水时发现小蛇竟重回桶中。如此反复多次后,妇女决定把小蛇带回家。从此,妇女把这条小蛇当儿子养,自己吃什么就喂蛇吃什么,还讲故事给它听。小蛇也很喜欢这位“养母”,无论妇女去哪儿,小蛇总喜欢跟在后面。

一次,妇女在厨房切猪菜,小蛇陪伴在一旁,时不时摇晃着尾巴。不料竟将尾巴摆到砧板上,妇女没来得及收手,“咔”的一声把小蛇的尾巴砍断了一截。此后,这条小蛇便有了名字,叫“Daeg3 gud3”(壮语发音,汉语译为“特掘”。“Daeg3”即“特”,壮语中是年轻男性的代称;“gud3”即“掘”,壮语表示尾巴断了的蛇,即rang2 guann1,意思是尾巴断)。妇女也因此被村民叫作“Me4 Daeg3 gud3”(壮语发音,汉语译为“妈特掘”,即断尾蛇的母亲)。“特掘”特别能干,常常帮助母亲做家务。更神奇的是还在一次大瘟疫中,找到解药救了所有的村民!

那年阴历三月初二,九十九岁的“妈特掘”过世了,断尾蛇很难过。第二天,“特掘”施法,瞬间雷雨大作,一阵巨大的龙卷风从天边刮来一口上等的红木棺材。“特掘”将母亲入殓后,葬在山中峭壁上。每年清明,“特掘”化为风雨雷电,祭拜母亲。

虽然故事的细节在流传中存在差别,但是,蛇神回家祭拜“养母”这一情节大同小异。据当地的壮民说,每年三、四月,总有那么几天会刮起巨大的龙卷风,还伴有雷电暴雨,足以掀翻房顶的瓦片。每当这时,年长者总会若有所思地念道,“Daeg3 gud3回家扫墓了。”神情中充满了敬畏。于是,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着筹办祭祖事宜。现如今,在壮乡里,或许已没有多少人能如此详细地把这个故事讲完整,但是,一提到“Daeg3 gud3回家扫墓”,他们的脑中便会浮现出风雨交加的时候,一个叫Daeg3 gud3的断尾蛇神回来给母亲上坟,年年如此,从未中断。故事被简化了,但故事所起的神圣感召力依旧还在,壮族人把祭祖扫墓视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神灵都回来扫墓了,人们岂能懈怠?

三。故事中折射的民间信仰

壮族人生活在群山环绕的闭塞丘陵平原中,互相之间说着壮族自己的语言,有着壮族人独特的民族信仰。从《“特掘”扫墓》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探见壮族民间具有水神崇拜以及浓厚的祖先崇拜信仰。

1.水神崇拜

“特掘”故事中,妇女每天挑水,潭中偶遇小蛇,蛇化作风雨等情节,都与壮族对水特有的情结息息相关。壮族人对水的崇拜首先源于缺乏,在《壮族简史》一书中提到:“壮族地区石山面积大,且分布广,尤其是壮族的主要聚居地广西西部地区,型的喀斯特地貌占了当地土地面积的60%以上。喀斯特地貌是‘九分石头一分土’,可谓是当代人类生存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生产条件极差,连人和牲畜饮水都难保证,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3]故事中的“石门村”,很有可能就是这样严重缺水的喀斯特地貌区,然而,壮族世代以务农为生,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需要大量的水灌溉。因此,故事以妇女每天挑水为开头,进而引出潭中遇到小蛇Daeg3 gud3这个节情,而不是在山上或是田间遇到小蛇。因此推之,故事情节是依照当时壮族特定的生存环境而设定,符合人情事理。当故事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富有生活化时,往往更容易被人们记住、接受并口耳相传。

壮族人对水的情结进一步转化为对水神的崇拜。“特掘”,这条断尾蛇,正是充当了这个“水神”的角色。这是一个“人化”的神,在妇女缺儿女的情况下,“特掘”发挥了照顾母亲的作用;这是一个普渡众生的神,在瘟疫中拯救了所有人;更是一个能呼风唤雨的神,故事的结尾强化了这一神力,风雨中厚葬母亲,每年春季又以风雨的形式现身祭拜其母,同时满足了人们春耕时节对水的需求。在壮民的眼中,“特掘”这个“水神”似乎正是无所不能的神灵,能呼风唤雨,能佑民消灾,人们崇拜它,并以讲故事的方式纪念、歌颂它。如今,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被当地壮族人视为“特掘”与其母亲的故乡,每到三月初三或是清明节,人们纷纷自发地到那里祭拜壮族人心中的水神“特掘”与其母,以祈祷一年的风调雨顺与幸福平安。

2.祖先崇拜

“特掘”的故事,还反映了壮族民间强烈的祖先崇拜信仰。故事中,特别交代了妇女无儿无女,那么暗示她去世之后无人送终便成为很大的问题。对将祭祖视为生活中头等大事的壮族人而言,无法面对无儿养老送终的悲哀,于是便产生了妇女把断尾蛇当儿子来养的情节。故事的结尾处,“特掘”施法以上等红木棺材安葬其母,这一神话的描述手法,更是极大满足了壮族人对厚葬习俗的推崇。

壮族的祖先崇拜,保留了传统的祭祀观:除了对祖先发自内心的怀念、敬畏之情外,还带有“礼物贿赂论”(gift as bribe)的倾向,“强调祭祀者与受祭祀者之间的互利关系,即‘我予你;作为回报,你亦予我。’”[4]据吉德炜(David Keightley)指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正确适当的祭祀可以引来神o的报答。这一理论,可以解释“特掘”故事在民间的流传变异后的“现代版”,据塘红乡民描述,情节大致如下:

一天夜里,有位商人从“Me4 Daeg3 gud3”(断尾蛇的母亲)墓地附近走过,遭遇土匪。危机关头,忽然刮来一阵大风,于是,吓跑了土匪,商人有惊无险,躲过一劫。商人认为是“特掘”与其母现身救了他,心怀感激,为“特掘”的母亲重修其墓,时常祭拜。商人生意越做越大,不久便富甲一方。于是,前后村舍甚至外县的商人听说后也纷纷前往祭拜“Me4 Daeg3 gud3”(现称为“龙母”)。

而今,越来越多的人到“龙母墓”祭拜,既有求财,也有求子、求功名等,人们都说灵。此外,在上林县这个壮族聚居的地方,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祭祖的“高堂”。所谓“高堂”,便是经过“道公”(壮语叫“Ai2 Shrei2”)念法后,安置在厅堂墙壁上的祭祖台,此台依照风俗要高于门顶,因而叫“高堂”。“高堂”上安放祭祀用的香炉,墙上贴有灵符。这便是壮族人逢年过节在家中最常拜祭的祖先之堂,是日常生活中与祖先沟通的灵所。壮族人相信,祖宗没有离开,并且有着十分强大的力量保佑着他们,时常祭拜,把所需所求及时与祖宗沟通,祖先会助其如愿。由此可见,壮族浓厚的祖先崇拜信仰,为“特掘”故事的流传提供了最为丰厚的土壤。

四。结语

《“特掘”扫墓》的民间故事,在壮族地区千百年来盛传不息。名为“特掘”的断尾蛇神,极具神奇色彩,在汉文化进入之后,“特掘”化为龙的形象与其母(“龙母”)继续受到当地人的供奉。“特掘”的故事反映了壮族民间的水神信仰和浓厚的祖先崇拜。故事流传至今,说明当下壮族这种自古以来的民间信仰依旧活跃,而信仰本身,又成为故事得以流传不息最强的内在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庆浩。王秋桂。中国民间故事全集――广西民间故事集(二)[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1-2.

[2]金荣华。禅宗公案与民间故事――民间文学论集[C].新北市:口传文学会出版社,2013:304.

[3]《壮族简史》编写组。壮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3.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