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素质教育范例精选8篇

中小学生安全素质教育心得及感悟有哪些你知道吗?我们要树立安全意识,了解安全常识,学会自我掩护,提高应变能力,尽可能削减和杜绝各类不测危险事故的发生。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安全素质教育范例精选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安全素质教育 篇1

近些年以来,高职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学校也蓬勃发展,校园安全属于职业学校成长的重要前提。为此,学生安全教育属于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职业院校中学生属于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高职院校中学生属于生产环节的关键力量,因此,安全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更加是对全社会安全水平的改善的巨大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形成人才中寄宿制管理的意义重大。为此,加强对寄宿制高职院校的安全性教育工作开展十分重要。基于“安全文明校园”为背景,寄宿制高职院校实践研究需要更进一步开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寄宿制;学生安全教育

当下结合安全文明校园建设的大环境,通过开展针对寄宿制高职院校方面安全教育工作的研究将可以更好的提升我国安全教育水平。通过案例分析,选择几所寄宿制高职类院校进行调查问卷与访谈,可以更好掌握现阶段寄宿制高职类院校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对问题及成因的分析,可以优化与完善措施,目的是为了可以实现寄宿制高职院校相关安全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一、高职院校寄宿制环境的学生安全教育策略研究

1.领导认识与观念存在滞后性

在高职院校的寄宿制环境中,校领导为保障校园安全的关键负责人,是安全教育开展的方向标。通过调查了解可知现阶段高职寄宿制院校领导对校园安全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尽管经常通过会议进行讨论,但实际落实情况还存在一定差距。在调查中了解到部分小领导认为无论应用怎样的安全教育手段只要保证校园“相安无事”就好,这种管理方法使得安全教育效果较快、直接,对学生的教育形式为“管教”,以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规范管理为主。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寄宿制环境下的领导认为开展安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其实际效果微乎其微。缺乏对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直接影响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即使偶遇安全培训活动,大多也是流于形式,其安全教育效果较差,相关安全教育措施无法有效开展。

2.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

寄宿制高职院校中的安全教育制度缺乏一定的完善性,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与安全教育监督制度来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是提高安全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但在高职院校中对教师的培训大多较为零散,缺乏规范的制度管理。寄宿制高职院校中大多数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为校领导,在进行安全教育内容开展过程中缺乏专业性,达不到教育目的。另外,寄宿制院校中的安全教育监督制度也不完善,通过调查了解到超过90%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安全教育惩罚制度,即学校的问责制度、过错追究制度都不健全,这直接影响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

3.寄宿制环境教师安全教育水平不够

在寄宿制高职院校中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主体人员为班主任,对学生安全教育的关注程度最高,但其专业性不够,在对安全事故处理时缺乏专业知识与客观处理能力。班主任兼职安全教育教师,缺乏专业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教育方法、安全教育技能等掌握不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只是注重表面,其本质上的安全防范不足,造成安全教育表面化严重,缺乏专业性与针对性。

二、高职院校寄宿制环境的学生安全教育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中的安全稳定建设属于长期性的工作。寄宿制发展阶段,学生的安全教育需要从结构及内容上更加完善,因此需要从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调整观念,深入学习

1.从认知方面提升水平

校方应提高认知,充分开展安全教育工作,认真落实好对学生安全的各项工作,这也是素质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寄宿制安全教育开展不应当是形式上的,需要从基础做起,认真落实。相关领导需扭转错误观念,提高对安全教育意义的理解。

2.转变思路,消除误区

学校应转变对寄宿制安全教育地位及作用的理解,切实开展有效工作,提高办学效率。只有加强安全教育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维护好工作。除此之外,安全教育属于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属于学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安全教育也不单纯是对安全防范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样也十分看重学生安全实践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需提高认识,充分协调知识教育与安全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完善机制,改善环境

高职院校中各项工作开展需结合教育部文件精神,结合学生特殊性加以完善。只有采取合理、科学的机制制度进行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条不紊,因此需要从几个方面对制度进行完善:

1.安全教育计划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计划,工作才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才可以对工作进度及工作量进行考察,可以规避工作盲目开展。学校安全教育中需制定科学完善的计划,不断改善计划的可行性与操作性。因为计划的制定与实质都由领导以及行政人员决定,因此,计划与制度的层次与水平受到领导层专业水平影响。为了确保计划的合理与科学性,就需要在专业的基础上集思广益,更多征求专业人士的意见。因此,寄宿制高职院校方面应当由安全教育专家们共同参与,通过讨论的方式获得。

2.与时俱进,丰富内容

实验实训部分应当加强,其可以更好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能力提高,属于校外实习之前的准备工作。学生实训也应当与实践工作一样严格要求,完善校企之间的合作模式与沟通机制,促使学校实训与校外实习之间的连贯性与一致性。除此之外,利用网络环境开展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网络教育互动性优势,通过网络阵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三)师资队伍水平提升

1.师资选拔专业化

寄宿制高职院校需建立职业化准入机制,对教师专业审核的指标要提高,结合专业标砖任用合格教师。一方面,安全教育教师需要具备职业道德,知识储备也应当均衡且丰富。同时需掌握教育知识、心理学知识以及管理与教育方法。更应当具备实践经验,不断提升教育活动的生动性及实操性。另一方面,心理咨询辅导教师同样需具备合格专业技能,在责任心、爱心以及能力方面都应当更加优秀。后勤及行政方面工作人员也需具备良好责任与道德水平。

2.教师安全教育培训

教育行政主管单位及学校需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需从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教师安全教育培训。教师的安全教育观念及水平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因此,需不断培养教师学习能力,提高自身修养,以便可以更好适应工作。高职院校中安全教育教师有别于类别教师,因为责任不同,针对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也应当从层次及针对性方面进行考量,形成教师培训的考核系统。第二,形成制度化培训。通过培训可以很好提升教师的水平,同时也是更好激励教师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中寄宿制学生安全教育可以改善安全事故及隐患发生。加强培训工作开展,不断提升教师安全能力,可以通过教研活动及课题研究的方式完成。

综上所述,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校园安全教育更加成为了研究热点。寄宿制属于学校安全教育中的核心,这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但是,目前对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因此,研究空间较大,本研究也只是对此类问题的尝试。高职院校中寄宿制问题研究工作需要不断深化,针对性以及实效性也应当进一步提升,只有不断努力完善才能够真正将校园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到新的高度上来。

作者:张明辉 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鹏涛。新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36-38.

[2]陈鹏涛。新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33-35.

[3]张文博。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及安全教育对策[J].中国市场,2015,44:169-170.

[4]崔德明。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06:115-116.

[5]李峰。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J].教育与职业,2009,12:154-156.

安全素质教育 篇2

关键词:网络空间安全;教学;素质教育;《信息网络与安全》

为加快我国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及教育部在工科门类下新增设了“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而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又是“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下的重要专业,对培养满足国家信息安全战略需求的高端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信息网络与安全》课程以密码学基础、多媒体内容安全以及网络安全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密码学、多媒体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了解这些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本文就如何在《信息网络与安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进行讨论。

一、关联先修课程,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结构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存在这样的一个特点:同一大类学科的知识会首先被分割成不同的小学科知识,然后,不同的小学科知识再被分块教学。这种教育模式容易产生这样一种现象:不同课程之间相对而言比较独立,学生为了完成课程考核,可能会只在对应的一门课程上下功夫,从而不能很好地掌握整个知识体系。而且,学生一旦完成了课程考核,很快会忘记课程专业知识,容易变成应试教育者。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还存在一定不足。为此,以《信息网络与安全》课程为例,为了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应当在教学内容方面做到关联先修课程,使学生能够把握知识体系的总体结构。其优势在于,即使学生难以掌握知识点的全部细节,但由于对体系结构有深刻理解,就能根据需要,随时查阅和学习相关资料,达到巩固的目的。第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讲述《信息网络与安全》整个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安排,还需要向学生讲述每个重要分支内容的结构,说明不同知识点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与先修课程间的关联。例如,在介绍多媒体内容安全的知识体系时,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它与先修课程《数字图像处理》的关联,原因在于数字图像是多媒体内容安全的主要研究对象。第二,在课堂上讲解具体的专业知识点时,教师需要有的放矢地关联先修课程。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学习过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深刻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凝练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第三,教师在课后布置与先修课程相关的作业,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1]。

二、建立不同知识点的本质联系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如果教师采取相对独立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退回到应试者的角色,对改善素质教育质量不利。为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内容的本质联系,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建立知识体系,并达到理解所学习内容的目的。例如,《信息网络与安全》课程的主干内容包括密码学基础、多媒体内容安全和网络安全等,其中涉及了数据加密和信息隐藏两个重要的专业概念。这两者分别属于密码学基础和多媒体内容安全的学习内容,它们的本质都是安全通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安全通信的基本框架,可以将数据加密和信息隐藏都纳入基本框架当中,从而使学生很容易就能把握知识点的联系。此外,将“安全”和“通信”进一步深化,可以让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数据加密及信息隐藏的研究内容,如通信需要考虑率失真问题。由于信息隐藏也是某种通信手段,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信息隐藏也需要研

三、融合应用背景、研究动机和方法:提供逻辑清晰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直接给出结论或者直接介绍方法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困惑,容易在课后忘记所学习的知识。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提供逻辑清晰的教学内容安排,使学生既能够理解方法过程,又能够掌握最后的结论。例如,对于《信息网络与安全》课程而言,在介绍多媒体信息隐藏时,教师应当说明它的应用背景和研究动机。具体而言,虽然传统的数据加密可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但是它容易暴露“正在进行通信”的事实,而多媒体信息隐藏可以做到双方在进行保密通信时,任何第三方不会察觉出异常。因此,多媒体信息隐藏能够弥补数据加密的不足,研究多媒体信息隐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浅入深出:通过形象的示例增强对问题本质的理解

照本宣科式教学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不仅没有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还耽误了学生和教师的宝贵时间。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多提供有趣的事例,既能给课堂带来活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升教育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介绍多媒体信息隐藏时,可通过建立一个真实的应用场景来展开。具体而言,信息隐藏可以实现双方进行通信的同时,不被第三方发现。那么,在介绍信息隐藏之前,先向同学们提出这样的应用需求:小明希望和小丽约会,但是又不希望其他人发现,该怎么办?“和小丽约会”本质上等价于小明希望向小丽传递一段机密信息(如约会时间、地点等),但同时不希望被其他人发现。由此可以看出,信息隐藏可以用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五、需求驱动的课程考核: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布置习题和卷面考试,可以评估学生对所学课程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还需要提供实验任务。然而,目前很多课程的实验任务多针对单一的知识点,难以形成系统性。为此,可在课程考核过程中,对学生分组,提出应用场景需求,让学生相互协作以完成具有系统性的实验任务,这样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以《信息网络与安全》课程为例,在教授多媒体信息隐藏时,可安排学生分组开发一套相对简单的信息隐藏软件。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会涉及信息隐藏、界面开发、程序设计等知识。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增强对信息隐藏算法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实践技能,培养工程思维模式。

六、逐步常态化:教学过程中灌输科研思维

目前,教师主要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其成效主要通过考试和课后作业来体现,忽略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尽管有些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但是仍旧很难确定其是否已经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意味着,有些同学可能还停留在应试者的角色当中,仍旧采取考核驱动的学习策略,尚未对科学思想或工程技术本身产生兴趣和深层次的理解,不利于素质教育培养。为此,作为具有专业业务能力的教师,应当在授课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教育背景,及时向学生灌输科研或工程思维,让同学们真正喜欢、主动和渴望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带着科研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以《信息网络与安全》课程中的多媒体取证内容为例,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多媒体取证的发展现状、热点和趋势有明晰的介绍,分析出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如现有技术很难发现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生成的虚假媒体),归纳总结学者们提出的方法,并指出未来学生可以突破的方向,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多媒体取证的重要性,培养其学术研究思维。

七、结语

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能促进大学生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信息网络与安全》是网络空间安全及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基础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把握不同知识点的本质关联。通过引入需求驱动的课程考核,灌输科研思维,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安全素质教育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素质教育;安全管理;路径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繁荣使得建筑行业呈现出了新的发展势头,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安全问题仍然是影响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其威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对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埋下了较大的隐患。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强化安全管理是维护企业声誉、保障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加强建筑安全案例教育

建筑安全素质教育对于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推动建筑行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难免会使得安全教育缺乏活力,且不能有效地提升其对于现实生产的指导作用。因此应当强化建筑安全案例教育,以直观的案例形式向一线员工展现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违背安全生产原则的惨痛结果,以形成强烈的警示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彻底的变革时期,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因此其中涌现出的大量优秀案例对于当前的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在发展中过程中由于施工观念的错误、攫取不法利益的追求等,也使得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多发,其中的一些典型案例是建筑行业的惨痛教训,这也应当成为当前安全案例教育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建筑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形成对于安全生产的认同,自觉落实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2重点宣传安全生产典型人物,形成榜样效应

为了切实提升建筑安全素质教育的实效,应当重视榜样效应的推广,重点宣传在建筑安全生产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这既可以为安全生产提供明确的参考,又能够赢得一线施工人员的认同,并鼓励其自觉以安全生产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施工人员及项目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生产的深刻认同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内生动力,也是建筑企业维持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典型人物作为安全生产的榜样,可以构建一个更加优质的学习氛围,在日常的工作中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理想效果。新时期,榜样人物的宣传也应当体现出与时俱进的价值,才能真正发挥榜样效应的感染力首先,要认识到新媒体对于建筑企业员工的影响作用,以更加轻松的形式展现安全生产榜样的强大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安全素质教育;其次,在确定安全生产榜样的过程中,要严格甄别与筛选,在保证其真实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其事迹是否能经得起实践考研、能否赢得广大一线施工人员的认同;最后,要合理安排榜样人物的宣传节奏与时间点,时间安排的差异可能会直接导致截然不同的宣传效果,因此在实际宣传过程中要利用好工程起始阶段、主体工程攻坚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关键节点,实现更加优质的教育效果。

3提高安全技术培训水平

安全素质教育与安全管理需要强大的氛围依托,但如果脱离扎实的安全技术,那么安全管理也只会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对于日常施工的指导价值。因此,必须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强化员工的安全技术能力。受限于传统粗放式生产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建筑企业的施工人员存在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的情况,这也是由于曾经影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造成的。但在新时期,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对于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质量标准与规范要求,如果继续采用粗放式的人员管理模式,忽略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则会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为建筑企业提供培训引导,为建筑企业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创造更加直观的参考。在开展安全技术培训的过程中,建筑企业要摒弃“走过场”的落后思维,要确保培训重点符合施工人员的实际工作特点、符合技术规范、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同时,要关注施工人员的实际获得程度,避免过于深奥、空泛的理论讲解,确保培训工作的务实性,重点聚焦于安全施工规范、安全技术应用、安全隐患排除、安全事故处理,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开展细致讲解,让培训中的内容真正成为施工人员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的基础;最后,为了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在技术培训之外,也可以适当组织一些知识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对于表现突出的施工人员予以奖励。除此之外,要让员工理解安全生产同其自身发展的强大关系,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掌握安全生产技术作为其个人职业上升的必经之路,从而自觉形成强大的内在动力。

4结束语

综上,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对于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有效的安全素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建筑工程施工中涉及了大量的人员、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要素,任何要素中的安全疏漏均可能转化为破坏全局稳定性的威胁。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如果安全事故频发,不仅会造成额外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破坏企业的社会形象与行业声誉;对于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来说,本区域内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一项基本任务,安全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不利于本区域的整体稳定及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发挥好引导职责,建筑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工程特点,切实提高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安全管理的实效,为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序推进提供扎实依托,也为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的维护构筑起坚实的屏障。

参考文献

[1]宋莉,张荣。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建筑安全管理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41).

[2]李芸。谈建筑安全素质教育及建筑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16(19).

中小学生安全素质教育 篇4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教师素养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0sk094],

2012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2SQRW024]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1]安徽省是一个拥有6700万人口的农业大省,其中农村人口比重超过77%,由于农村人口的义务教育主要在农村进行,因此,义务教育的重点在农村。然而,目前安徽省农村教师队伍无论在数量、结构,还是基本素质方面,都十分薄弱、令人担忧。因此,全面了解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素质的整体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助于改善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的质量,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皖北的阜阳市、淮北市,皖中的合肥市、六安市,以及皖南的黄山市和池州市等6座城市的53所农村小学作为调研基地。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教师问卷200份,学生问卷100份),回收问卷296份,其中有效问卷291份,有效率达98.31%。调研农村小学教师共197名,农村小学生99名。其中男教师83名,女教师114名,教龄为1-10年的教师22名,11-20年的89名,20年以上的86名。

(二)研究方法

对于调研活动开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对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素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问卷有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种,主要以教师问卷为主。对于问卷结果分析,本研究主要立足于教师的性别和教龄两大视角,以教师基本素质的四个维度为着眼点,采取“频率差异”的统计方式,对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素质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剖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是教师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上的稳定特征。[2]本研究从教师对事业、对学生、对自身、对集体四个方面考察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经过调查发现,教师在对教育事业的道德素养上,存在性别差异,男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略高于女教师,尤其在职业自豪感上。同时,教师对事业的道德素养也存在教龄差异,教龄在20年以上的老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明显高于中青年教师,教龄在1―10年间的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最低。

(二)科学文化素养

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而具有的科学素质和文化修养,以及由此进一步形成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和结构的基本情况。本研究从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两大方面对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进行考察。经过调查发现,教师在教育理论方面的科学文化素养,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但男女教师的教育名著的阅读量均不大,普遍没超过5本。而在专业知识方面,则存在显著的教龄差异,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高于老年教师,而在教学信心上,老年教师略胜于中青年教师。

(三)教学能力素养

教师的教学能力素养,是指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本研究从教师的基本技能、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四个方面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素养。调查显示,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既存在性别差异也存在教龄差异,男教师和青年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的频率高于女教师和中老年教师,而女教师和中老年教师更倾向于借助板书开展教学。在教学管理能力方面,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相当。但是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存在教龄差别,教龄为11―20年的中年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略高于青年与老年教师。在教学科研能力方面,既存在性别差异也存在教龄差异,女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略多于男教师,老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经历要比中青年教师丰富。

(四)身心发展素养

教师的身心发展素养是指教师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所应具备的条件,及其身心的基本情况和典型特征。调查显示,在身体素养方面,既存在性别差异也存在教龄差异,男教师的身体素养略高于女教师,中青年教师的身体素养略高于老年教师。在心理素养方面,性别差异显著,男教师的心理素养比女教师略高。同时,教师的心理素养也存在明显的教龄差异,中老年教师的心理素养略高于老年教师。

四、思考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显示,较之以往,近年来,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有很大的进步与完善,尤其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整体水平较高,但是仍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第一、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全省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教师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偏低,缺乏职业自豪感。这主要由于社会对教师职业认识的观念还未完全正确转变,加之农村小学教师现实处境――工资待遇低、生活艰苦、工作量大,导致相当多的农村小学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缺乏工作热情与职业自豪感。

第二、在科学文化素养方面,全省农村小学教师整体水平偏低,尤其是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充实。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的初始学历偏低,缺乏继续教育与进修的机会,即使有职后培训机会,也只是流于形式,未能使农村小学教师真正更新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

第三、在教学能力素养方面,全省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师基本技能(如:外语、普通话、计算机)薄弱,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偏低。原因除缺乏进修培训外,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繁重,无暇搞科研,此外,农村小学经费不足、信息不畅、科研条件差,致使农村小学教师科研意识滞后,热情不高,能力亦不足。[3]

第四、在身心发展素养方面,全省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心理负担过重,身体健康状况堪忧。人们对农村小学教师期望过高;农村教师的工作繁重、待遇低生活负担重、卫生保健意识不强、卫生保健知识匮乏,缺少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及农村地区的卫生保健机制不健全是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

由于教师素质高低是影响教育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因此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关键在于培养并建立起一支职业道德素养优良、科学文化知识充实、教学能力强硬、身心发展健康的农村教师队伍。针对以上当前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素质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在此提出一些建议:

1、提高工资待遇,增强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小学教师之所以产生职业倦怠、缺乏职业自豪感,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小学教师收入处于教师收入的最底层,同工不能同酬[4]。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缩减城乡教师工资水平的差距,这样既能增强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自豪感,也有利于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2、严格教师准入机制,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科学文化素养水平。

由于目前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初始学历偏低,致使农村小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整体水平不高。因此,必须严把“入口关”,适当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准入门槛,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学历、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储备提出更高要求[5],这样才有助于全面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水平,使农村小学教育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3、落实继续教育工作,增强农村小学教师的基本技能。

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教师计算机、普通话、外语等基本技能薄弱的现状,相关部门要认真承担起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职后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国培计划向农村小学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修学习机会,必须认真落实,勿要流于形式,使农村小学教师的基本技能真正得到改善与增强,顺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4、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学研究已成为教师反思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的重要手段。因此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教师的科研工作,加大对农村科研经费投入的力度,增强农村小学科研的硬件条件,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这样才能改善当前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偏低的现状。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农村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

教师身心健康是成功教育教学的基石。因而,学校应该把教师的健康检查置于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应该定期组织教师体检,为教师配备必要的图书、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等设备。同时,也应加大心理卫生投入,健全学校的心理咨询网络,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有助于农村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

6、充分发挥国家“特岗计划”的调控作用,为农村小学输入高素质的教师

“特岗计划”通过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有利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教育工作,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必须深入落实“特岗计划”,为农村小学输入更多高素质的大学生,从而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S].2010-7.

[2]黄卫明,桑青松。安徽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 [J].中国科技论文,2007(7).

[3]马广宇。对提高我国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11(6):127-129.

[4]杜晓珲。蓬莱市小学农村教师基本素质调查研究 [D].

中小学生安全素质教育 篇5

[关键词]体育教育;安全事故;原因;预防措施

安全是每一个社会个体生命得以存在,生活得以延续的前提。中小学生身体、心理等都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安全知识欠缺,安全意识不强,对自我人身安全的保护方法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新的时代背母下,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防御能力,尤其是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分析安全事故的成因,提出合理的预防和对策建议,无论对在中小学中开展安全有效的体育活动还是对培养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成因

进入新世纪以来,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的共识。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育是一种对抗性、运动性比较剧烈的教育教学活动。体育教育作为中小学生成长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中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开展体育教育无论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素质、合作精神、道德素质等都十分有益。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加上学生身心、个人自我防御能力以及社会经验各方面的不成熟,中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安全事故,这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带来了许多隐患。体育安全事故一旦发生,给学生家长、学校、教师等都带来了许多问题。从而客观上不利于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这在整体上阻碍了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出现安全事故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学校方面的原因。由于长期以来对体育教育的忽视,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普遍缺少应有的体育运动的场地,很多学校体育器材十分陈旧,不能满足学生上课和日常体育运动的需求。加上仅有的场地和体育运动器材长期得不到保护和维修。场地器材破坏比较严重。而且,也有很多场地器材设施不符合国家的安全和质量标准,从而会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安全隐患的威胁,造成一些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方面的原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学校的管理和相关的制度建设方面,例如学校缺乏对体育场地和器材的监督管理,破旧的器材得不到及时维修,器材管理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等,这都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发生。除此之外,学校对学生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引导,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也导致了学生体育教育安全事故发生。

第二,教师方面的原因。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直接引导者和教育者是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引导和安全教育工作的不到位同样会导致学生体育运动安全事故发生。例如,学生运动前教师没有安排必要的准备活动,或者安排的运动量不当;教学内容违背学生的身体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教学方法不科学;对学生缺少必要的保护和帮助甚至有教师变相体罚学生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学生的安全造成威胁。同时,有一些教师擅自离开岗位,对学生运动缺乏必要的监督,也有的教师忽略学生生理卫生常识以及学生的体质特点等,同样会造成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三,学生方面的原因。学生是参与体育运动的主体,也是体育安全事故的直接受害者。中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他们自身安全意识的不足与行为上的不当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常见的问题有:缺少安全防护知识,安全意识淡薄;在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不顾老师的教导和说明擅自参与一些危险性的项目,甚至不顾自己的身体条件,不遵守体育常规和体育运动的规律参与一些运动项目等。

第四,其他方面的原因。造成学生体育运动安全隐患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除了来自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因素之外,还存在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运动场地的周边环境,包括温度、光线、空间大小以及噪音等物理因素的存在都会影响学生上课的情绪和行为,尤其是一些不可抗的自然因素例如寒冷、酷热等也会对学生的运动产生很多麻烦,缺少对这些意外因素的关注,也同样会有产生安全事故的可能。

二、中小学体育教育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我国法律对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及预防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对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做出了具体的规范和要求。根据该办法第二条的规定,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规范应该在其范围之内。

对于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预防应该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执行。第一,建设符合安全标准的体育场地,配备符合要求的体育器材。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因此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二。对学校的各种体育场地和器材进行严格的管理。由于各种原因,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的管理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体育场地和器材的按期检修制度,明确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责任,并做到每一次使用之前都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自救教育。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救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开展实践性的运动教学,还要开展一定比例的课堂安全知识与运动常识教育,让学生懂得人体基本的运动常识,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运动。同时要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注重教给学生基本的运动规则和规范的运动技巧、动作,避免由于学生动作不正确或违反运动规则发生安全事故。第四,落实卫生监督和保障工作。学校应该检查学生的体质,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个健康档案,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身体情况开展适当强度的体育教育活动,避免由于运动强度过大、学生身体状况不佳带来的运动安全隐患,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了学校的努力之外,教师也应该注意提高对学生体育安全事故的重视程度,尤其需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要高度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防止由于粗心大意和认识上的不到位造成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不能由于担心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不重视体育运动的开展,那样损害的同样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首先,教师尤其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前对课堂活动进行尽可能的预设,要认真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尤其是运动之前的准备工作,从而尽可能地把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低程度。其次,教师还要在教学之前对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进行仔细的检查,尤其是要发现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尽早排查,降低学生在运动和使用中被伤害的可能性。第三,教师还要在教学之前对学生的体质状况有所了解,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体质情况,结合天气等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教学调整,使运动量控制在适合的范围之内,减少不必要的伤害。第四,教师还要严格遵守课堂教学的规律和常规,不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一时兴起而开展不必要的运动项目,硬不能因为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而心存侥幸开展一些教学计划之外的运动项目,从而给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可乘之机。

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学生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正确认识安全对自己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能对安全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要时时提高警惕,处处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自己的饮食健康,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和营养,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要在每一次运动之前认真做好热身工作,尤其是准备活动要做充分。第三,运动之前配合教师仔细检查场地和运动器材的安全性,认真按照教师的要求和操作方法进行运动,不要自做主张进行一些不适当的运动。第四,不要逞一时之强做一些危险的项目和运动,要依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做适量的运动,如感觉身体不适应及时将情况报告给教师。最后,学生要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运动,不要模范他人的一些错误的运动方法和行为,避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此外,学生应该自觉学习一些基本的体育运动损伤、伤害的处理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参考文献:

[1]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注释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5

[2]梁成和,林国平,浅议中学体育教学中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1(4),

[3]胡莉萍,夏成前,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运动损伤及安全教育[J],安徽体育科技,2004(1),

[4]白莉等,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的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5),

中小学生安全素质教育 篇6

一、以深化课改为抓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坚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为抓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全面推进“全员德育工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展青少年活动中心与中小学实践基地的建设。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2.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强化教学管理。加强对课堂教学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常态课、常规课、研讨课、公开课”多元并存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推行“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当堂训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着力提高学生自学、参与、合作、交流、表达、质疑等综合素质,使全体学生乐学、会学,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三是抓实校本教研工作。加强四个方面的研讨,即研究学生,找教学的增长点;研究教学内容,找提高的潜在点;研究自身,让教学更有特色;研究教法,让教学效率更高。四是实行“教学开放日”,继续推行片区教研的运行机制,健全三级教研网络,促进城乡学校教学和教研均衡发展。五是创新培训模式,不断提高师训工作的有效性,以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做好学校管理人员(即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农村小学校长、中小学教研组长)的培训,高质量完成国培计划。组织好全区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的研修与考核工作。抓好1-3年教龄的新教师培养指导工作,启动幼儿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六是以“名师工程”为平台,促进骨干教师快速成长。做好第三批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评审工作,以名师“跨校带徒”为载体,促进农村骨干教师梯队式成长。七是抓好课题引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出台《区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实施和管理办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力争做到校校有课题,人人有任务。八是实施教学评估。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考察、学校和教师自评等方式,全面开展教学评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二、以教育项目为抓手,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3.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做好区思源实验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球类健身馆、城北学校和十三中综合楼等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4.校安工程建设。抓好2012年中小学学校校安工程、校舍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的申报与建设工作,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和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作。着手农村初中工程(二期)申报及建设工作。

5.幼儿园舍建设。按照《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幼儿园的建设。在城区将康佳希望小学建设为一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在东固小学、新圩小学建设示范性公办幼儿园。

6.信息化建设。一是实施好国家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做好农村初中实验室和小学配套项目建设专项经费计划和图书馆建设工作。二是继续实施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工程。三是加强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实施“人人通”考核工作,制定学校资源库建设考评方案,做好优质资源的引进、整理、开发、下载、整合工作,实现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三、以规范办学行为抓手,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7.依法办学。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学习活动,全面推进“法律进学校”活动,切实提高师生法律意识,维护学校合法权益。依法规范教育行为,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推进学校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乱订教辅资料,杜绝有偿家教和乱办班行为。成立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切实加强财务管理。8.实施好教育民生工程。一是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住宿生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生均500元/年,初中生均700元/年;补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小学生均750元/年,初中生均1000元/年。二是规范普通高中贫困学生政府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政府助学工作;做好资助考入大学贫困家庭学生工作和贫困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三是保障农民工子女在我区公平接受义务教育,完善农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

9.筑牢学校安全防线。切实加强学校安全防范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落实“一岗双责”制,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督查防范力度,及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开展道路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和校车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活动,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强化教师和保安人员责任。配合公安、工商、城管、卫生、文化等部门加大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力度,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共创平安和谐校园。

10.做好系统维稳工作。认真开展不稳定因素梳理排查,加强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问题;加强维稳工作,畅通投诉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建设和谐、稳定、团结的良好氛围。

11.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工作力度,加强先进典型宣传、教育政策解读和教育对外宣传工作,办好《教育通讯》和教育网,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和报道工作。

四、以群体竞技体育为抓手,提高体育发展水平

12.一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学校坚持开设体育课,每天保证学生至少锻炼一小时,学校每年举行一次体育运动会。二是开展群众活动,举行全民健身活动,组队参加全市机关干部健身运动会,协助指导各乡镇举办体育活动,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帮扶完善农村体育活动设施。三是开展竞技体育活动。加快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体育健身馆的建设,抓好体校各项目训练工作,积极备战全市运动会和全省第六届田径运动会。

五、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13.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重围绕迎接党的“十”开展新一轮创先争优活动,提升创先争优活动成果。

安全素质教育 篇7

关键词:民航院校;职业素质;创新实践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时期民航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了强化科教和人才支撑的重要性,为建设民航强国指明了方向。实现民航强国战略构想,人才队伍是关键,民航院校肩负培养民航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成效如何,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进而对民航行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产生影响。因此,为保障民航行业的持续安全和快速发展,民航院校以民航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进一步做好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1明确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目标

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任何一所民航院校均应根据中国民航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时因地制定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目标。这个目标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并能够体现本校的特点和教育资源的优势,即体现可行性和独创性,才能有效推动职业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实施。民航业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法制意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一定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继续学习和岗位适应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明确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目标,有利于提升民航院校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对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的需要,满足民航及区域经济建设特有专业人才需求,为建设民航强国提供人才支撑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民航院校应本着“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理念,以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为先导,以科学文化素质为基础,以职业技能素质为核心,以职业发展素质为拓展,以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为保障,通过有效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使毕业生成为符合民航行业标准的准职业人,这就是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

2构建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2012年7月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强化科教和人才支撑”的措施和“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强化民航院校行业特色”的要求。培养高素质民航人才,推进民航强国建设,为建立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提供人才支撑是民航院校神圣而光荣的使命。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通过构建民航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课程体系、活动实践体系以及保障机制,形成德育为先、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2.1系统规划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将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心理健康课、就业指导课外,学校还开设“当代民航精神”“民航职业道德”“民航强国战略”“民航持续安全理念”“民航行业文化”等课程,开发《民航职业素质培养方案》《民航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方案》《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实施手册》等配套方案;辅以几十门内容广泛、综合性较强的公共选修课;同时结合民航名家讲坛等专业专题报告,构成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通过该课程体系的构建,让学生对行业的职业素质要求及职业道德要求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打下理论基础。

2.2搭建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活动实践平台

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广州志愿者学院、人文素质教育基地、企业文化实践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心理素质拓展基地为主体,以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参观交流、拓展训练、企业见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为内容,搭建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活动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科技人文、职业心理等方面素质,提升学生的社会活动实践能力与服务水平,满足民航各专业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

2.3健全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学校通过构建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体系、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体系、素质教育工作绩效考评体系、教师队伍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搭建各种宣传平台,健全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使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能顺利进行,让整个教育过程更为清晰,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通过每年举办学生工作专题(案例)研讨会来提升工作队伍的整体理论水平,并以省部级研究课题为核心,相关科研项目为支柱,推进职业素质教育发展进程,从而很好地将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更为有效地指导职业素质教育工作。

3设计实施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具体方案

在进行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民航院校应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民航所需人才为宗旨,针对行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开发并实施专业模块式、阶梯层进式、素质板块式的职业素质教育具体方案。

3.1开发并实施民航各专业(群)职业素质培养模块

学校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实践,深刻理解和把握行业标准及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和岗位要求的技能素质为标准,以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为抓手,研究、制定并实施针对具体专业(群)的学生培养、教育、管理办法,细化工作标准,全面打造基于行业标准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1]。基于行业标准,依据民航各岗位胜任特征,开发飞行驾驶专业、航行管制专业、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民航运输专业、安全检查专业、空中乘务专业等各专业(群)职业素质培养模块,开发各专业(群)职业素质培养方案,根据培养方案分别开展具有专业职业特征的素质教育活动。依托专业(群)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力求教育特色鲜明、行业特色明显,为企业输送符合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在机务维修、安检、空乘、空保等专业(群)分别试行“准机务人”“准军事化”“岗位专业化”等管理模式,使广大学生在文化知识的积淀、积极职业态度的养成、正确做事方法的掌握、团队意识和纪律观念的增强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进而为适应行业企业的专业岗位要求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凝练并实施阶梯层进式的职业素质教育方案

学校在实施专业模块式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时,针对教育规律和学生特点,凝练并实施阶梯层进式的职业素质教育方案,即大学一年级注重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大学二、三年级注重专业职业素质的培养,大学四年级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每个阶段重点不同,但培养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开发民航各特有专业(群)的职业素质教育方案,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专业培养定位,按培养周期划分为若干阶段,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内容和要求。这种阶梯层进式的职业素质教育有效保证了职业素质教育逐层深入、有序培养,实现了职业素质教育的系统化和全程化。

3.3设计并实施素质板块式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方案

学校围绕着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职业心理素质、科技与人文素质等五大素质板块构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各专业培养方案都针对这五个板块明确具体培养措施。在育人的全过程,积极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营造具有民航特色的校园育人环境,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敬业精神、诚信品质、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确保民航院校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4建设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管理与保障机制

为促进职业素质教育工作整体化、科学化、可持续发展,民航院校应建设科学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管理与保障机制。

4.1形成系统的民航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教育管理架构

职业素质教育工作队伍应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院)长直接领导,包含三个层次的职业素质教育工作队伍,即管理和职能部门层、辅导员层、学生干部层。管理和职能部门层由学生工作处(部)、院(系)、团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学生资助中心以及宿舍管理中心等职能部门组成,主要从各自分管的领域着手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工作。通过对学生各种组织机构的建设,学校搭建学生的自我管理平台。学生干部机构层包括学生会、宿舍管理工作学生委员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委员会、社团管理机构等,主要工作是协助各职能部门和辅导员组织、策划和开展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这一系统而紧密的管理架构能够强化民航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管理动力机制。

4.2采取灵活的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管理手段

在制度建设方面,学校应探索实施学生安全日报制度、胸卡制度、心理危机预警和监控制度;飞行、安检、空管等专业准军事化管理制度;学生“成长日志”制度等。在学生管理方面,学校应鼓励各种学生组织机构进行自我管理,大胆创新;要求学生党员干部深入学生群体推动学校各种制度的落实,保障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这些管理措施的执行,能够使职业素质教育工作运行得以有序发展,形成严谨守纪,积极进取的整体风貌,体现出民航不同岗位人的职业风采。

4.3建设基于行业标准的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考评监督机制

民航院校应建设基于行业标准的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绩效考评体系。推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学生工作考核评估办法》《辅导员管理考核办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条例》和《优良学风班评比办法》等制度。为保障考评监督机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民航院校应在校外政府职能部门、行业、企业中聘请技术骨干、专家等作为兼职导师,组建各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控。

5营造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文化环境

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事业成败,而决定队伍素质的是文化[2],建设民航强国,要靠民航人才队伍,要以先进文化为统领。当前,民航业正在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行业精神文化氛围浓厚。因此,民航院校应随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通过合作与交流,将校企文化深度融通,育民航精神、行业文化于校园文化之中,彰显行业特征明显、专业特点突出、国际特色鲜明的民航校园文化特色。

5.1校园文化应凸显民航行业文化特色

民航文化是维系民航安全以及高品质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校园文化必须根植于民航行业文化,必须与民航企业文化深度融通,必须努力影响和引领民航文化。民航业以航空运输为主业,这种航空运输方式决定了所有从业人员务必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务必时刻给旅客和货物提供优质的服务,务必时刻牢记人(飞机)与人(货)之间的和谐相处。民航院校为了培养学生“持续安全、优质服务、和谐民航”的行业意识,把以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和谐文化为内核的民航文化、精神品格内化为学生的良好民航职业素质,要将这种意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特别是校内实训充分模拟民航企业的生产现场,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要求和行业服务标准来进行;校外实习让学生直接到民航企业的相关岗位上,熟悉实际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并提升服务水平。

5.2校园文化应体现民航专业文化特点

民航院校应研究学校不同专业,特别是民航特有专业形成的文化,用专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使学生成为民航特有专业的准职业人。为了使学生成为民航特有专业的准职业人,学校应按照民航生产单位对飞行员、管制员、机务员、安检员、乘务员等专业人员的要求来培养学生。机务专业学生统一佩戴胸卡,穿着实训工服,恪守“敬业爱岗、诚信务实、遵章守纪、认真负责、严谨规范、精益求精、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机务作风。飞行、管制、安检、乘务专业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规范穿着制服,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养成基于行业标准的职业形象、职业心理、职业能力、职业思维、职业交往与职业习惯。

5.3校园文化应突出行业国际化特征

民航业是国际化行业,民航院校要通过国际合作、引进留学生、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等,营造国际化特色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具备国际化视野,成为国际化人才;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情况下,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境外和国外就业;在众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提升民航院校学生特有的良好国际文化素质和国际沟通能力,充分体现多元、包容、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

6打造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教师团队

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成效如何,师资队伍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是关键。民航院校应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按照“以学习追求知识,以知识提升能力,以能力促进工作,以工作创造业绩”的思路,以“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为目标,按“政治坚定、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要求,打造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教师团队[3]。

6.1组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智囊团”

民航院校应以专业为单位,聘请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教学督导、辅导员等组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形成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智囊团”,为开展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提供决策指导;激励专业课教师参与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专任教师(含民航专业、思政、人文、体育等)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考评机制。

6.2培养职业素质教育专项领域的专家

民航院校应努力发掘职业素质教育工作队伍中具备某项素质教育领域专长的人才,并进行专家化培养,使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职业技能素质教育、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科技与人文素质教育、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组织策划、困难资助、突发事件应对等工作领域的一批行家能手脱颖而出,使之成为“政治工作师、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学业指导师、生活指导师、专业指导师、行为训练师、活动策划师”,在职业素质教育的各个领域中不断创造新的工作业绩。

6.3鼓励教师从事职业素质教育改革与学术研究

民航院校在大力推进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同时应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以各种改革尝试、学术研究促进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水平不断提升。应根据本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目标,制订鼓励教师进行职业素质改革与教学研究的政策与措施,以此进一步促进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发展,激发教师从事职业素质教育实践与研究工作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吴万敏.行业标准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90-291.

[2]李飞龙.安全文化与实施:从“安”到“全”[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10.

安全素质教育 篇8

[关键词]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素质教育

0引言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对于发电企业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勉励和指示。“生产再忙,安全不忘”的俗语诠释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发电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但是,在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生产任务艰巨,电力企业应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确保生产安全,加强员工素质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1发电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1.1认真调研,未雨绸缪

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中,发电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安全生产情况调研,并以月度为周期,以班组为单位,以班组长为责任人,加强各自班组安全生产情况调研。其次,每个月将问题汇总一次,相关负责人要加强分析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方案。最后,在制订安全生产管理方案时,企业要结合当前安全生产需求和未来的安全生产形势,确保安全生产管理方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并在安全生产管理方案中逐一分解部门、班组和个人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为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1.2高效落实,自查自纠

为了确保方案高效落实,发电企业要在制订安全生产管理方案的基础上,核实安全生产职责的落实情况。同时,在一线生产过程中,班组长需要加强对整个班组的安全生产指导,及时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切实加强班组成员安全教育,激发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1.3提高认识,全员参与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发电企业还要切实强化全员的认识,在全体员工的支持下,更好地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此外,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中,发电企业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加大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力度,使其意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安全事故演练,对所制订的安全预案进行全方位检测,从而促进安全生产任务高效实施,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应急能力,实现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

1.4勤能补拙,全面到位

由于安全生产管理涉及的范围较广,各方面的工作也较为复杂,因此,发电企业应确保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落到实处,监督职责落实情况,及时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发电企业要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毕竟专业技术才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员工只有具备专业知识技能,才能在生产现场中及时识别危险因素,同时主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因此,发电企业需要确保安全生产教育学习常态化,并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力度,尤其是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要优化配备,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发电企业还要加强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监管,应用视频监控系统为违章取证与事故调查提供便利,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此外,发电企业还要设置安全违章举报与安全信息反馈中心,保证全体员工都有权利、责任和义务维护现场的安全生产;保证信息举报渠道通畅,激发全体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可以利用微信搜集违章举报线索,也可以接纳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建议,在安全管理方面加入技术手段,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安全,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1.5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助力安全生产管理

电力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行业,拥有复杂的作业环境,其行业特点十分明显,很多电气设备的部署具有诸多关联性,加上存在很多高温、高压设备,不管是锅炉,还是汽轮机,以及压力容器和热力管道,都属于易爆易燃物品,因此,电力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应利用现代技术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基于此,本文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例展开分析。近年来,不管是VR技术还是AR技术,都得到了快速发展,虚拟现场技术就是以这两种技术为依托,结合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发电企业主要利用其辅助电力安全生产管理。(1)在电力安全培训系统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加强关键流程开发。发电企业在应用三维模型时,应结合电力系统的特点针对性地选取建模软件,比如采用3DSMAX软件作为建模软件时,可以利用TGE作为引擎,并将其和3DSMAX软件来组合和优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整合离散模型,搭建虚拟现实场景,采取针对性的人机交互设备,同时利用包围球算法与AABB包围盒算法,制订混合方案加强检测。(2)在事故案例培训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传统的安全培训主要采取安全生产警示教育,主要以文字和语言描述为主,整个学习过程十分枯燥,难以给员工带来直观感受,加上每个人对安全培训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使每个人获取安全知识的程度也不同。发电企业通过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安全生产事故现场,使员工置身在实地,快速接受真实的场景,从而更好地为员工提供现场安全教育。但是,在进行虚拟操作时,企业应以强化安全事故体验为核心,使员工深刻感受事故带来的可怕后果。企业要利用4D调节座椅模拟生产中的触点与高空坠落等,并配备通风系统和喷水系统,用于模拟大自然风雨交加的真实情境,同时,为了强化感受,员工要佩戴3D显示设备,从而更好地认识到安全生产作业带来的影响。(3)在技能培训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发电企业在技术培训模块中应安装现实设备来实现设备虚拟化和可视化,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帮助员工深入掌握电力设备的构成和特点,弄清输电线路的具体结构,掌握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观摩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学会电力生产工器具的具体使用方法。在虚拟现实技术中,大脑接收感受的信息之后,就会形成相应的思考和动作,并利用输入界面及时反馈到系统中,与系统进行有效交互,从而提升电力场景的沉浸感与真实感。

2加强员工素质教育的对策

发电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从而促进企业更好地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员工素质教育中,发电企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完善员工素质教育机制。在新经济时代,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员工在企业中不仅是重要的生产力,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因此,作为发电企业,只有切实把握机遇,不断适应市场,不断增强员工自身的忧患意识,注重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才能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此外,发电企业在员工素质教育中,应切实融入企业文化,将企业精神与宗旨作为全体员工意愿的共同体现,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尽可能地为员工营造和谐的生产环境,将员工紧密团结起来,自主参与企业管理,从而为开展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2)完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发电企业应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需求,加大员工专业技术和先进技术的培训力度,并将生产与学习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让员工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建立完善的职教体制。(3)培养员工的归属感。企业要为员工排忧解难,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工作,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将员工智慧与力量凝聚在生产经营中,并不断完善现有奖惩体系,激励员工发挥自己的价值。同时,发电企业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中,应始终坚持人本的原则,建立民主管理机制,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知。(4)加强思政教育。发电企业在平时工作中应加强思政教育,尤其要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识,切实加强集体荣辱观方面的教育,使员工在行动和思想上都以企业荣辱兴衰为关注点,将企业命运与自身利益密切联系起来,从而统一员工的思想认识,增强其责任感。

3结语

发电企业在日常生产中需要将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员工素质教育,尤其要以员工素质教育为依托,与安全生产管理进行有机结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电企业只有不断从发生的事故中总结经验,寻求减少事故和杜绝事故的客观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使供电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小伟,夏军。提升发电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J].中国安全生产,2016(7).

[2]王永刚,孙玉龙。发电企业安全管理新思路探寻[J].工业设计,2016(3).

[3]郭才伟。浅谈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与员工素质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25).

[4]彭鹏。浅谈风电场安全生产管理——员工的管理[C]//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全国风力发电技术协作网年会,2013.

[5]高权。浅谈火力发电厂热控班组安全生产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8).

[6]李海宁,蒲德柱。浅谈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性及途径[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1).

[7]张华。浅谈安全培训基层管理人员素质建设策略[J].科技与创新,2014(17).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