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案最新9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本文是可爱的编辑为大家整编的高中数学教案最新9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人教a版数学必修②第二章第一节课,本节内容在立几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地位。本节课是在前面已学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基础作为学习的出发点,结合有关的实物模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合情推理,不要求证明)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本节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空间感与逻辑推理能力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线线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的学习作用重大。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任教的学生在年段属中上程度,学生学习兴趣较高,但学习立几所具备的语言表达及空间感与空间想象能力相对不足,学习方面有一定困难。

三、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适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借助实物模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合情推理,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理解数学的概念,领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养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目标

通过直观感知——观察——操作确认的认识方法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画法并能准确使用数学符号语言、文字语言表述判定定理。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发现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观察、探究、发现中学习,在自主合作、交流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判定定理的引入与理解,难点是判定定理的应用及立几空间感、空间观念的形成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知识准备、新课引入

提问1:根据公共点的情况,空间中直线a和平面?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并完成下表:(多媒体幻灯片演示)

提问2: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没有公共点)来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你认为方便吗?谈谈你的看法,并指出是否有别的判定途径。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学生复习并归纳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引入本节课题,并为探寻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作好准备。]

(二)判定定理的探求过程

1、直观感知

提问:根据同学们日常生活的观察,你们能感知到并举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具体事例吗?

生1:例举日光灯与天花板,树立的电线杆与墙面。

生2:门转动到离开门框的任何位置时,门的边缘线始终与门框所在的平面平行(由学生到教室门前作演示),然后教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

[学情预设:此处的预设与生成应当是很自然的,但老师要预见到可能出现的情况如电线杆与墙面可能共面的情形及门要离开门框的位置等情形。]

2、动手实践

教师取出预先准备好的直角梯形泡沫板演示:当把互相平行的一边放在讲台桌面上并转动,观察另一边与桌面的位置给人以平行的感觉,而当把直角腰放在桌面上并转动,观察另一边与桌面给人的印象就不平行。又如老师直立讲台,则大家会感觉到老师(视为线)与四周墙面平行,如老师向前或后倾斜则感觉老师(视为线)与左、右墙面平行,如老师向左、右倾斜,则感觉老师(视为线)与前、后墙面平行(老师也可用事先准备的木条放在讲台桌上作上述情形的演示)。

[设计意图:设置这样动手实践的情境,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线面平行与否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使学生学在情境中,思在情理中,感悟在内心中,学自己身边的数学,领悟空间观念与空间图形性质。]

3、探究思考

(1)上述演示的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为何有如此的不同?关键是什么因素起了作用呢?通过观察感知发现直线与平面平行,关键是三个要素:①平面外一条线②我们把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位置关系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用符号表示为平面内一条直线③这两条直线平行

(2)如果平面外的直线a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b平行,那么直线a与平面?平行吗?

4、归纳确认:(多媒体幻灯片演示)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简单概括:(内外)线线平行?线面平行a符号表示:ba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题模板 篇2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

( 第一课时)

一。 教材分析。

(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

( 5),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

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知识的体系来看:“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是“等差数列及其前 n 项和”与“等比数列”

。 内容的延续、不仅加深对函数思想的理解,也为以后学数列的求和,数学归纳法等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 1)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与方法,等比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

( 2)教学对象:高二理科班的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 , 表现欲较强 , 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

刻,因而片面、不够严谨。

(3)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 学生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

n 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

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公式

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

q = 1 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

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

基础上,并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

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

---

-

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从探索中获得成功的

体验,感受数学的奇异美、结构的对称美、形式的

简洁美。

四。重点 , 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及公式应用中

q 与 1 的关系 。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前提, 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呢?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 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这个观点从教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并通过与他人(在教师指导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协作,主动建构而

获得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因此,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自觉学习,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一句话: 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六。课堂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时间设定:

3 分钟)

[ 利用投影展示 ] 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

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

64 个方格上,第一格放

1 粒小麦,第二

格放 2 粒,第三格放 4 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

64 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

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设计这个情境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故事内容紧扣本节

课的主题与重点 ]

---

-

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

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 1

2

222

326

3(二)师生互动,探究问题 [5 分钟 ] 提出问题 2:1+ 2+ 2 + 2 +

23

+2

63

究竟等于多少呢 ?

) 有学生会说:用计算器来求(老师当然肯定这种做法,但学生很快发现比较难求。 提出问题 3:同学们,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和式有什么特征?(学生会发现,

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 2

倍)

提出问题 4: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

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那么我们若在此等式两边同以

得到另一式:

[ [ 利用投影展示 ]

。.。S6463 1 2 2

2

3

2

2、。.。.。.。.(1)

2S64 22 2

2

3

2

46

42、。.。.。.(2)

比较( 1)(2 )两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比较发现:( 1)、( 2)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

提出问题 5:将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得到什么呢?。(学生会发现:

S 64

26

41

[ 这五个问题的设计意图:层层深入,剖析了错位相减法中减的妙用,使学生容易接受为什么要错

位相减,经过繁难的计算之苦后,突然发现上述解法,也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方法的神奇

]

这时,老师向同学们介绍错位相减法,并

提出问题 6:同学们反思一下我们错位相减法求此题的过程,为什

么( 1)式两边要同乘以 2 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意图 :让学生对错位相减法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也为探究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

做好铺垫 ]

(三)类比联想,解决问题。 [ 时间设定: 10 分钟 ]

提出问题 7: 设等比数列 a a n 的首项为1, 公比为 q, 求它的前项和 Sn

即 S n a1 a2 a3

a

n

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 讨论交流,老师巡视课堂,发现有典型解法的,叫同

学板书在黑板上。

[ 设计意图:从特殊到一般 ,从模仿到创新 , 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能力提高,让学生在探索过程

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 ]

---

2,

-

(四)分析比较,开拓思维。 [ 时间设定: 5 分钟 ]

将不同的的方法进等行比分析数评列价。{根an据},学公生比的为认识q状,况它,的可前能有n如下项几和种方法:

错位相减法 1:

S

n

aa1 q a q

21

1

a q

n 2

a q

n 1

1

qSn

a1 q a1q

2

(1 q)Sn a1等比数列

a1 q a1q a1 qna1q

n2n1n

错位相减法2{ an },公比为

a2 a2

q

,它的前 n 项和

Sn a1

qS n

a3 a3

a n 1a

an an

n 1

an q

(1 q ) Sna1 an q

等比数列 {an },公比为

,它的前 n 项和

提出公比 q

qSn a

1a2 a3

2S a a q a q

n

1

1

aa1

n 1n

a q

1

1

n2

a q

1 1

n1

1 1

a

1

q(a a q

1a q

n 1n

n

3a q )

n2

aq

( Sn

a1q )

(1 q)Sn

a1 a1 q累加法

等比数列 { an },公比为 ,它的前 n 项和

q

aa

n 1

Sn a1 a2 a3

n

a2 a3 a4 an a2 a3

a1 q a2 q a3 q

an 1q

an q( a1 a2 a3

an 1 )

Sn a1 q( Sn an )

(1 q)Sn a1anq

可能也有同学会想到由等比定理得

---

-

Sn a1 a2 a3

a2 a3

a1 a2 a2 a3

an

aaan an

n 1

q

q

即 a1 a2 San n 1

1 an q Sn

(1 q)Sn a1 anq

【设计意图:共享学习成果,开拓了思维,感受数学的奇异美 (五)。归纳提炼,构建新知。 [ 时间设定: 3 分钟 ]

提出问题 8: 由

(1- q)s = aq

1? q 1 时是什么数列?此时 Sn ?

【设计意图:通过反问精讲,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完善知识结构,增强思维的严谨性】

提出问题 9: 等比数列的前 n项和公式怎样 ?

a1 (1 q )

n

, q 1

a1 an q

Sn1 学生归纳出 Sn

, q 1

1 q

na1, q 1 q

na1 , q 1

【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数学思想,加深对公式特征的了解 (六)层层深入,掌握新知 。[ 时间设定: 15 分钟 ]

基础练习 1已知 an 是等比数列 , 公比为 q

(1)若a=,q=,则S 1 3

3n(2)。则a1

2, q 1,则Sn

练习 2 判断是非

n 2 1

1 (1 2 )

n(1)。1-2+4-8+16-

+ -2

2 3

n

1 ( 2)

n

1 (1 2 )

(2)。1 2

2

2

2

2

3

8

1 2

8a(1 a )

1 a

(3)。a a

a

a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简单题来剖析公式中的基本量。进行正反两方面的“短、浅、快” 练习。通

---

-

过总结、辨析和反思,强化公式的结构特征。 】

例 1 已知数列 an 是等比数列 , 完成下表

题号 a1 (1) 1/2 (2) 27 q 1/2 2/3

n

8

an

Sn

8

( ) -2 -96

-6

33【设计意图:渗透方程思想 。通过公式的正用和逆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求二 ”的题型 】

。掌握公式中 ”知

练习 3:求等比数列 1, 1 , 1 , ,

2 4 8 16

1 1 1

11前 8 项和;

63

变式 1、等比数列 2 , 4 , 8 ,16,

前多少项的和是 64 ;

111变式 2、等比数列

, , 1 , , 求第 5 项到第 10 项的和;

2 4 8 16

变式 3、等比数列 a,a,a,

2

3a, 求前 2n 项中所有偶数项的和。

n

(先由学生独立求解,然后抽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讲评学生完成情况,寻找学生中的闪光

点,给予热情表扬。 )

【设计意图:变式训练 ,深化认识,增加思维的梯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模式识别能力,渗透转化思

想】。

练习 4

有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到一家私营企业去工作,试用期过后,老板对这位大学生很欣赏,

有意留下他,就让这位大学生提出待遇方面的要求,这位学生提出了两种方案让老板选择,其一:

工作一年,月薪五千元;其二:工作一年,第一个月的工资为

20 元,以后每个月的工资是上月工资

的 2 倍,此时,老板不假思索就选择了第二种方案,于是他们之间就订了一个劳动待遇合同。请你分析一下,老板的选择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七)总结归纳,加深理解。 [ 时间设定: 2 分钟 ]

(1)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是什么?应用时要注意什么? (2)用什么方法可以推导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设计意图:形成知识模块,从知识的归纳延伸到思想方法的提炼,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八)课后作业,巩固提高。 [ 时间设定: 1 分钟 ]

必做:( 1)P66练习 1

---

-

研究性作业:请上网查阅“芝诺悖论”

选做:求和: 1 2 2 22 3 23 4 24

n

2n

【设计意图:为了使所有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布置了“必做题”

;“选做题”又为学有余力者留有自

。】 由发展的空间,布置了“探究题”以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立足课本,着力挖掘,设计合理,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探究能力,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兴趣,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中,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被动答题走向主动探究。在教学思想上既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还特别突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探究

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体验求知的乐趣。

---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2)会由圆的标准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3)会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2)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和加强待定系数法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

(2)让学生感受数学,体验数学;从走入数学到走出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体会到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和精神来源于生活,还要服务于生活;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以及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学情分析】

对圆的方程有个初步的认识以及在上章学习了直线与方程的基础上,学习圆的方程,学生还是可以接受。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性原则,并且与已经学过的直线方程进行类比,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由易到难,逐步加深。

【重点难点】

重点:圆的标准方程和圆的标准方程特点的明确。

难点: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评论(0)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闻联播片段

全党同志与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圆心的党中央周围。

请结合数学中圆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活动2【讲授】问题1.

在直角坐标系中,以A (a,b)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上的动点M(x,y) 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活动3【活动】想一想!

圆心在坐标原点,半径长为r的圆的方程是什么?

活动4【导入】试试你的眼力!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圆的标准方程:

(x-2)2 +y=8;

(x-2)2-y2=8;

(2x-2)2+y2=8;

(x-2)2+y2=0;

(x-2)2+y2=a;

(2x-2)2+(2y-4)2=8。

答案:都不是,第6个可以化为圆的标准方程。

活动5【活动】再试一下!

圆(x1)2+(ay2)2=1a 的圆心坐标和半径分别是什么?

答案:圆心坐标为(1,—2),半径是 √2

活动6【活动】问题2.

要写出圆的标准方程,只需知道圆的哪些量?

怎样判断一点是否在一个圆上?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活动7【活动】例1

写出圆心为A(2, -3),半径长为5的圆的方程,并判断点M1(5,7),M2((√5,1) 是否在这个圆上。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后,学生阅读教科书上本题解法。

活动8【活动】探究

你能判断点M2在圆内还是在圆外吗?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点与圆心距离比半径大等价于点在圆外。

点与圆心距离比半径小等价于点在圆内。

点与圆心距离等于半径等价于点在圆外等价于点的坐标满足方程。

活动9【讲授】解题收获

1.从确定圆的两个要素即圆心和半径入手,直接写出圆的标准方程——直接法。

2.类似于点与直线方程的关系:点在圆上等价于点坐标满足圆方程活动10【活动】试一试!

例2 △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5,1),B(7,-3),C(2, -8),求它的外接圆的方程。

师:△ABC的外接圆的圆心简称什么?

学生回答

师:△ABC的外心是什么的交点?

学生回答

师:求圆的标准方程,只需知道圆心坐标和圆的半径。这三点都在圆上,其坐标一定是满足所求圆的方程。这样就可以设出圆的标准方程。

学生阅读教材例2解法。

师:提示:方程组中

(1) (2)得到什么?

(1) (3)得到什么?

然后,怎样就可以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

活动11【讲授】解题收获

先设出圆的标准方程,再根据已知条件建立方程组,从而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的方法——待定系数法。

活动12【活动】动手折一折

请同学们准备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能否用手工的方法找到此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学生回答过程。

把三角形的任意两个顶点重合进行对折,就可以得到边的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是三角形的外心。

师:把圆的弦对折,折线一定经过圆心。即圆心一定在弦的垂直平分线上。

活动13【活动】Let’s try

例3 已知圆心为C的圆经过点A(1,1)和B(2, -2),且圆心C在直线m:x - y+1=0 上,求圆心为C的圆的标准方程。

由学生阅读例3,学生总结解题步骤。

活动14【讲授】解题收获

由圆的几何性质直接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然后写出标准方程——几何性质法。

活动15【活动】小结

一个方程

三种方法

一种思想

活动16【讲授】作业布置

作业:教材P124习题A组第2题和第3题。

课下探究:

(1)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轨迹是圆。点的轨迹是圆的方法很多, 请试着找出来,并和其他同学交流。

(2)直线方程有五种形式,圆除了标准方程,还有其它形式吗?

活动17【导入】结束语

圆心半径确定圆,

待定系数很普遍;

大家站在同一圆,

彰和谐平等友善;

半径就像无形线,

把大家心聚一点;

垂直平分折中线,

就能折出同心愿;

中国腾飞之梦圆。

活动18【测试】课堂测试

1.圆C:(x2)2+(y+1)2=3 的圆心坐标为( )

A(2,1) B(2,—1) C(—2,1) D(—2,—1)

2.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的标准方程是( )

A x2+y2=2 B x2+y2=4

C (x2)2+(y2)2=8 D x2+y2=√2

3 圆心为(1,1)且与直线x+y=4 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

A (x1)2+(y1)2=2 B (x1)2+(y1)2=4

C (x+1)2+(y+1)2=2 D (x+1)2+(y+1)2=4

4 圆A:(ax+2)2+y2=a+3 ,则此圆的半径为______________。

5 已知一个圆的圆心在点C(—3,—4),且经过原点。

(1)求该圆的标准方程;

(2)判断点M(—1,0),N(1,—1),P(3,—4)和圆的位置关系。

6. 已知△AOB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8,0), B(0,6),O(0,0),求△AOB外接圆的方程。

7 求过点A(1,—1)B(—1,1)且圆心在直线x+y2=0 上的圆方程

参考答案:1 B 2 B 3 A 4 2或√2

5 (1) (x+3)2+(y+4)2=25

(2)M在圆内,N在圆上,P在圆外。

6 (x4)2+(y3)2=25 。

7 (x1)2+(y1)2=4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解三角形及应用举例

教学重难点

解三角形及应用举例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精讲

掌握三角形有关的定理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形式,利用三角公式解一些有关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

二。问题讨论

思维点拨: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问题,用正弦定理解,但需注意解的情况的讨论。

思维点拨::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应灵活运用正、余弦定理。在求值时,要利用三角函数的有关性质。

例6:在某海滨城市附近海面有一台风,据检测,当前台风中心位于城市O(如图)的东偏南方向300 km的海面P处,并以20 km / h的速度向西偏北的方向移动,台风侵袭的范围为圆形区域,当前半径为60 km,并以10 km / h的速度不断增加,问几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的侵袭。

一。 小结:

1.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2.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3.边角互化是解三角形问题常用的手段。

三。作业:P80闯关训练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5

一、概述

教材内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及简单应用教材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及通项公式解决一般问题教材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

2)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

2.能力目标

1)学会通过实例归纳概念

2)通过学习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学会归纳假设

3)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充分感受数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模型

2)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

3)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

三、教学对象及学习需要分析

1、教学对象分析:

1)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各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理解能力较强。并掌握了函数及个别特殊函数的性质及图像,如指数函数。之前也刚学习了等差数列,在学习这一章节时可联系以前所学的进行引导教学。

2)对归纳假设较弱,应加强这方面教学

2、学习需要分析: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课前复习

1)复习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向公式

2)复习指数函数及其图像和性质

2.情景导入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篇6

一、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流程图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2)能用字语言表示算法,并能将算法用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流程图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程序化思想,在归纳概括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算法的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难点:用含有选择结构的流程图表示算法。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体会到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学习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教学用具:尺规作图工具,多媒体。

四、教学思路

(一)、问题引入 揭示题

例1 尺规作图,确定线段的一个5等分点。

要求:同桌一人作图,一人写算法,并请学生说出答案。

提问:用字语言写出算法有何感受?

引导学生体验到:显得冗长,不方便、不简洁。

教师说明:为了使算法的表述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我们今天学习用一些通用图型符号构成一张图即流程图表示算法。

本节要学习的是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右图即是同流程图表示的算法。

(二)、观察类比 理解题

1、 投影介绍流程图的符号、名称及功能说明。

符号 符号名称 功能说明

终端框 算法开始与结束

处理框 算法的各种处理操作

判断框 算法的各种转移

输入输出框 输入输出操作

指向线 指向另一操作

2、讲授顺序结构及选择结构的概念及流程图

(1)顺序结构

依照步骤依次执行的一个算法

流程图:

(2)选择结构

对条进行判断决定后面的步骤的结构

流程图:

3.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与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的比较

(1)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公式 当r=10时写出计算圆的面积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解:

算法(自然语言)

①把10赋与r

②用公式 求s

③输出s

流程图

(2) 已知函数 对于每输入一个X值都得到相应的函数值,写出算法并画流程图。

算法:(语言表示)

① 输入X值

②判断X的范围,若 ,用函数Y=x+1求函数值;否则用Y=2-x求函数值

③输出Y的值

流程图

小结:含有数学中需要分类讨论的或与分段函数有关的问题,均要用到选择结构。

学生观察、类比、说出流程图与自然语言对比有何特点?(直观、清楚、便于检查和交流)

(三)模仿操作 经历题

1.用流程图表示确定线段A.B的一个16等分点

2.分析讲解例2;

分析:

思考:有多少个选择结构?相应的流程图应如何表示?

流程图:

(四)归纳小结 巩固题

1.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模式是怎样的?

2.怎样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五)练习P99 2

(六)作业P99 1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题模板 篇7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是对函数概念的深化。它把自变量取相反数时函数值间的关系定量地联系在一起,反映在图像上为: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坐标原点成中心对称。这样,就从数、形两个角度对函数的奇偶性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教材首先通过对具体函数的图像及函数值对应表归纳和抽象,概括出了函数奇偶性的准确定义。然后,为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举出了奇函数、偶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和非奇非偶函数的实例。最后,为加强前后联系,从各个角度研究函数的性质,讲清了奇偶性和单调性的联系。这节课的重点是函数奇偶性的定义,难点是根据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函数,让学生经历奇函数、偶函数定义的讨论,体验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其抽象的概括能力。

2、理解、掌握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奇函数和偶函数图像的特征,并能初步应用定义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3、在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抽象概括能力,体验数学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任务分析

这节内容学生在初中虽没学过,但已经学习过具有奇偶性的具体的函数:正比例函数y=kx,反比例函数 ,(k≠0),二次函数y=ax,(a≠0),故可在此基础上,引入奇、偶函数的概念,以便于学生理解。在引入概念时始终结合具体函数的图像,以增加直观性,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为阐述奇、偶函数的几何特征埋下了伏笔。对于概念可从代数特征与几何特征两个角度去分析,让学生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非空数集;对于在有定义的奇函数y=f(x),一定有f(0)=0;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有f(x)=0,x∈R.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矛盾概念———非奇非偶函数。关于单调性与奇偶性关系,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可以取得理想效果。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景

1、观察如下两图,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两个函数图像有什么共同特征?

(2)相应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是如何体现这些特征的? 可以看到两个函数的图像都关于y轴对称。从函数值对应表可以看到,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两个函数值相同。

对于函数f(x)=x,有f(-3)=9=f(3),f(-2)=4=f(2),f(-1)=1=f(1)。事实上,对于R内任意的一个x,都有f(-x)=(-x)2=x2=f(x)。此时,称函数y=x2为偶函数。

2、观察函数f(x)=x和f(x)= 的图像,并完成下面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然后说出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22可以看到两个函数的图像都关于原点对称。函数图像的这个特征,反映在解析式上就是: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函数值f(x)也是一对相反数,即对任一x∈R都有f(-x)=-f(x)。此时,称函数y=f(x)为奇函数。

二、建立模型

由上面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建立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 1.奇、偶函数的定义

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作奇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作偶函数。

2、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1)如果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2),那么f(x)是偶函数吗? (f(x)不一定是偶函数)

(2)奇、偶函数的图像有什么特征?

(奇、偶函数的图像分别关于原点、y轴对称) (3)奇、偶函数的定义域有什么特征? (奇、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三、解释应用 [例 题]

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注:①规范解题格式;②对于(5)要注意定义域x∈(-1,1]。

2、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是奇函数,当x>0时,f(x)=x(1+x),求f(x)的表达式。

解:(1)任取x<0,则-x>0,∴f(-x)=-x(1-x),

而f(x)是奇函数,∴f(-x)=-f(x)。∴f(x)=x(1-x)。

(2)当x=0时,f(-0)=-f(0),∴f(0)=-f(0),故f(0)=0.

3、已知:函数f(x)是偶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判断f(x)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先结合图像特征: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猜想f(x)在(0,+∞)上是增函数,证明如下:

任取x1>x2>0,则-x1<-x2<0.

∵f(x)在(-∞,0)上是减函数,∴f(-x1)>f(-x2)。 又f(x)是偶函数,∴f(x1)>f(x2)。

∴f(x)在(0,+∞)上是增函数。

思考:奇函数或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区间上的单调性有何关系?

[练 习]

1、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在[a,b]上是增函数(b>a>0),问f(x)在[-b,-a]上的单调性如何。

2.f(x)=-x3|x|的大致图像可能是(

)

3、函数f(x)=ax2+bx+c,(a,b,c∈R),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1)函数f(x)是偶函数。(2)函数f(x)是奇函数。 4.设f(x),g(x)分别是R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并且f(x)+g(x)=x(x+1),求f(x),g(x)的解析式。

四、拓展延伸

1、有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吗?若有,有多少个? 2.设f(x),g(x)分别是R上的奇函数,偶函数,试研究: (1)F(x)=f(x)·g(x)的奇偶性。 (2)G(x)=|f(x)|+g(x)的奇偶性。

3、已知a∈R,f(x)=a- ,试确定a的值,使f(x)是奇函数。

4、一个定义在R上的函数,是否都可以表示为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和的形式?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

(2)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形式;

(3)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

(4)初步掌握反证法的概念及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

(5)通过对四种命题之间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6)通过对四种命题的存在性和相对性的认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7)培养学生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

难点:反证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练习】

1、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2、什么叫互逆命题?上述命题的逆命题是什么?

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关键是找到命题的条件p与q结论。

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道命题。

上述命题的道命题是“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则它是正方形”和“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

值得指出的是原命题和逆命题是相对的。我们也可以把逆命题当成原命题,去求它的逆命题。

3、原命题真,逆命题一定真吗?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个原命题真,逆命题也真。但“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原命题真,逆命题就不真,所以原命题真,逆命题不一定真。

学生活动:

口答:

(1)若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2)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旧知识,打下学习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基础。

二、新课

【设问】命题“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除了能构成它的逆命题外,是否还可以构成其它形式的命题?

【讲述】可以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构成“同位角不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这个命题叫原命题的否命题。

【提问】你能由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构成它的否命题吗?

学生活动:

口答: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

教师活动:

【讲述】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和┐q分别表示p和q的否定。

【板书】原命题:若p则q;

否命题:若┐p则q┐。

【提问】原命题真,否命题一定真吗?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

讲论后回答:

原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真,它的否命题“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不真。

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真,它的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不真。

由此可以得原命题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真。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和讨论,让学生在自己举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题构成否命题及判断它们的真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

【提问】命题“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除了能构成它的逆命题和否命题外,还可以不可以构成别的命题?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总结】可以将这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后再分别将新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构成命题“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这个命题叫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教师活动:

【提问】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逆否命题是什么?

学生活动:

口答: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不是正方形。

教师活动:

【讲述】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原命题是“若p则q”,则逆否命题为“若┐q则┐p。

【提问】“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是否真?“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不是正方形”是否真?若原命题真,逆否命题是否也真?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这两个逆否命题都真。

原命题真,逆否命题也真。

教师活动:

【提问】原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种命题的真

假有什么关系?举例加以说明?

【总结】

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2、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和讨论,让学生在自己举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题构成逆否命题及判断它们的真假,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总结。

PF2|2.P为等轴双曲线x2y2a2上一点, F1、F2为两焦点,O为双曲线的中心,求的|PO|取值范围。

3.在抛物线y22px上有一点A(4,m),A点到抛物线的焦点F的距离为5,求抛物线的方程和点A的坐标。

4.(1)已知点F是椭圆1的右焦点,M是这椭圆上的动点,A(2,2)是一个定点,求|MA|+|MF|的最小值。

x2y211(2)已知A(,3)为一定点,F为双曲线1的右焦点,M在双曲线右支上移动,当|AM平面bcd。

变式一: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边ab、bc、cd、da中点,连结ef、fg、gh、he、ac、bd请分别找出图中满足线面平行位置关系的所有情况。(共6组线面平行)

变式二:在变式一的图中如作pq?ef,使p点在线段ae上、q点在线段fc上,连结ph、qg,并继续探究图中所具有的线面平行位置关系?(在变式一的基础上增加了4组线面平行),并判断四边形efgh、pqgh分别是怎样的四边形,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设计二个变式训练,目的是通过问题探究、讨论,思辨,及时巩固定理,运用定理,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例2: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bc与c1d1中点,求证:ef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9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

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高中阶段更注重函数模型化的思想与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4)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函数的定义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函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难点: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函数及其表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复习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强调函数的模型化思想;

2、阅读课本引例,体会函数是描述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的思想:

(1)炮弹的射高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2)南极臭氧空洞面积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3)“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3、分析、归纳以上三个实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4、引导学生应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各个实例中两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

5、根据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判断各个实例中的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

(二)研探新知

1、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

记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range).

注意:

①“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②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

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3)区间的概念

①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②无穷区间;

③区间的数轴表示.

(4)初中学过哪些函数?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分别是什么?

通过三个已知的函数:y=ax+b(a≠0)

y=ax2+bx+c(a≠0)

y=(k≠0)比较描述性定义和集合,与对应语言刻画的定义,谈谈体会。

师:归纳总结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如何求函数的定义域

例1:已知函数f(x)=+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f(-3),f()的值;

(3)当a>0时,求f(a),f(a-1)的值。

分析: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如前所述的三个实例。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那么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例2、设一个矩形周长为80,其中一边长为x,求它的面积关于x的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分析:由题意知,另一边长为x,且边长x为正数,所以0<x<40.

所以s==(40-x)x(0<x<40)

引导学生小结几类函数的定义域:

(1)如果f(x)是整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

2)如果f(x)是分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分母不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

(3)如果f(x)是二次根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大于或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

(4)如果f(x)是由几个部分的数学式子构成的,那么函数定义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义的实数集合。(即求各集合的交集)

(5)满足实际问题有意义。

巩固练习:课本P19第1

2、如何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

例3、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y=x相等?

分析:

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

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解:

课本P18例2

(四)归纳小结

①从具体实例引入了函数的概念,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了函数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②初步介绍了求函数定义域和判断同一函数的基本方法,同时引出了区间的概念。

(五)设置问题,留下悬念

1、课本P24习题1.2(A组)第1—7题(B组)第1题

2、举出生活中函数的例子(三个以上),并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描述函数,同时说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

课堂小结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