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不满足一二年级时对古诗简单的识记。怎样让孩子们在识记的过程中去初步体会诗句中蕴含的情感是教学古诗的难点。《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人客居他乡,在江边被微冷的秋风吹拂,看见秋叶飘落,感到孤独寂寥。由看到远处篱笆旁的灯火,料想到有小孩在捉蟋蟀,心里又泛起一丝亲切,一丝温暖。
在教学这首诗时,我首先让孩子们理解诗题。然后介绍诗人。借诗人的看听想三个方面去理解诗句。
孩子们在说诗人看到的景物时,容易把“儿童挑促织”也理解进去。于是,我让孩子们说“知”的意思是什么。孩子 这里,就理解了“知”不是直接看到,而是“料想”到的。
上课时这一环节很快就过去了,在课堂上孩子们还是顺着我的意思,说出了“知”是“料想”,可是下来以后的`作业中,还是反映出了一部分孩子没有理解到这个字的意思。
在理解字词,理顺诗句意思后,我让孩子们逐句品读古诗。借由一幅幅图画去领略诗句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可能前面已经理解了诗句意思,再次品读诗句显得有些重复,所以孩子们有些坐不住。所以我想,是否可以把品读诗句,体会情感与前面一个环节相结合。这样可能会显得更紧凑。
比如“知有儿童挑促织”这一句,引导孩子们理解是“料想到有孩子在挑促织”后,可以直接问“为什么诗人会这样想呢?”“可能他小时候也去捉过蛐蛐,觉得很快乐呀!”“谁能来快乐地读一读呢?”
上一次公开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我常常是无从落脚,不知道课文的重点应该放在那个地方,又应该从哪里突破。在查阅相关资料,也借鉴众多老师们的方案后,设计了这一堂课。只觉得自己水平确实有限,所欠缺的太多。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重点、方向的把握,环节的设计,课堂的语言等都有待提高。所幸大家能够包容我,如能指点一二,不甚感激。
本组课文以秋天为专题,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
《古诗两首》是精读课文,收录了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这一课安排两课时,一个课时学习一首古诗。《夜书所见》的教学目标如下:
1、 自学生字词,会认读。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我班学生大多是外来工子弟,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在家乡应该生活着很多亲人,而教学本课的时候,正值中秋佳节之后。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在课前,我首先引导孩子们说说在家乡的亲人,以及在中秋节时爸爸和妈妈是如何与家乡的亲人相互祝福的;再朗诵耳熟能详的《静夜思》;然后引入新课学习:“同学们,八百多年前,也有一位诗人独自站在萧萧秋风里,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写下了千古伟诵的诗句呢!”
接着播放课文录音,让孩子们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味;再把时间交给孩子们自由朗读,自学生字词,并引导他们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之后是汇报交流,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理解,说说诗句的意思,我再相机纠正孩子们理解有误的地方,特别是最后的两句诗“江上秋风动客情,夜深篱落一灯明。”给人的画面感强,所以我着重引导了孩子们一边想像那种景象,一边诵读诗句。
最后,根据儿童表演欲望强的特点,让孩子们比赛演一演诗人,看谁演得像。
通过听、读、想、演,使得古诗在孩子们的眼前和脑中一再重现,所以一节课下来,相当一部分的孩子已能熟读能诵了。
这一节课较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
关于书写生字,则安排在第二课时集中指导书写。
《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这对于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很有帮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夜书所见》阅读题目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夜书所见》阅读原文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阅读题目(1)请简述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内容。(3分)
(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具体分析。(4分)
《夜书所见》阅读答案1)(3分)诗人发现,不远处的篱笆旁有一盏灯火,原来是孩子在深夜捉蟋蟀(1分),这是一幅欢快而有趣的生活图景(1分)。孩子的天真幸福反衬出了诗人对故土家园的怀念之情(1分)。
(2)(4分)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一悲一喜,相互映衬,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
③悲欢对比,以欢衬悲。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
④拟人的手法,增辉添彩。“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痴迷难返,惆怅满怀。
(指出表现手法1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2分,思想感情1分。)
《夜书所见》创作背影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夜书所见》阅读赏析①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
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②诗歌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一江秋水,满天黑暗,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顺。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③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
通观全诗,整体而论,三、四两句写诗人客舟所见。儿童夜捉蟋蟀,兴致勃动,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一举手一投足的举止中展露无遗。这种欢快有趣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亿、留恋。一二两句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愁绪莫名的感觉,更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思念。
学习目标:
1、认识“促”生字,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
1、ppt课件。
2、学生课前查阅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一、导入:
1、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绚丽瑰宝,是诗人思想心境的凝华。一二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古诗。那位同学来背一背李白的《静夜思》?(齐背)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呢,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感情?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关于思乡的古诗。他便是我国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夜书所见》。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见是什么意思?书是什么意思?
(见:看见书:写、记录)
3、那作者在夜晚见到了什么呢?让我们边看图片,边读一读,想一想,不懂的词语查查注释。
(出示课文中的插图。)
二、学习古诗
1、出示生字词。
(萧萧、梧叶、促织)
2、指名学生读、齐读。
3、认识了生字,我想我们能更好的读这首诗了,现在请大家把诗和图画结合起来,并读给你的同桌听。
4、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5、在这样一个秋天的晚上,通过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
6、你们说的这些在诗中都能找到,想不想读读这首诗呢?
7、指名朗读,感悟
我们先来读读前面两句。
(生自由读)
现在谁来给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
(指名多人朗读)
老师发现你在萧萧梧叶后面停顿了一下,我也觉得该这样读,我们学着他的样子来读读。
8、诗句理解:
萧萧是什么意思?
(风声)
这是秋风吹动梧桐叶发出的声音,一起读:萧萧
萧萧梧叶送寒声,还送来了什么?“寒”给他组个词(寒冷)
萧萧梧叶使诗人感到寒冷。
(读诗句)
这个秋风,不仅吹动了落叶,还动了什么?读第二句。
对于动客情有什么疑问?
(谁是客,为什么是客?)
诗人一个人在别的地方,心里难免会感到孤独,在这个月圆的夜晚,又会勾起对家乡的思念,试着体会诗人孤独的情绪,读,指名读。
读得真好,老师越来越明显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那种身处异乡的孤独,于是诗人便产生了思乡之情。
9、带着思乡之情,谁来读读后面两句?
10、作者看到了什么又勾起他的`思想情绪了呢?
(挑促织)
此时诗人看到这些情景,又会想到什么呢?
(自己童年时的伙伴。)
是啊,他可能会想到自己童年时跟小伙伴们一起捉蟋蟀的场景,可能会想到小时候一起玩时有趣的事,可能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可是现在呢?自己一个人在外地,童年的伙伴们还能记得我吗?再读一读,好吗?
11、夜深篱落一灯明,什么是一灯明?
(只有一盏灯,多么孤单啊!)
离开家乡,又这么孤单,你们想想,诗人除了想念自己的伙伴外,最想念谁?
(父母、亲人)
12、是啊,他可能会想到自己童年跟小伙伴一起捉蟋蟀的场景,可能会想到小时候一起玩时有趣的事,可现在却是一个人在异地,童年的伙伴和亲人都不在身边,体会一下这种心情,再读一读好吗?
(齐读)
1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吗?
14、看来你们已经能很好地理解这首诗了,带着你们的理解,读——(全诗)
15、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16、在这样的一个秋天的晚上,本应该和家人团聚,而你却身处异乡,又看到萧萧桐叶、篱落一灯明,你的心情会怎样?
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这种孤独、凄凉、思乡的感觉,一起来
17、我发现你们都已经很深的感受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成了一个小诗人了,那么想不想把这首诗给背下来呢?
学生自由背诵
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背的怎么样了,我说每句诗的前面两个字,你们说出后面的字
我来说前面一句,你们对后面的一句
背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背
我们一起来背,站起来,配上音乐
三、拓展
1、对对子游戏。“山中春雨绵绵——江上秋风萧萧”
2、你还读过那些诗人所作的描写秋景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3、读一读,连一连。
四、板书:
夜书所见
叶绍翁
梧叶
秋风
挑促织动客情
教学反思: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我希望在学习古诗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步骤。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学这首古诗。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孩子们从学诗题、理解诗意到感悟诗情都很积极,教学过程进行得也较为顺利。
通过这节课,我有几点想法:一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是必要的。语文教学不光要传授孩子们语文知识,更要让孩子们掌握如何去获取这些知识。二是在教学前,教师必须对教材充分钻研,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准确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促、忆、异”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两首诗。
3.理解诗句内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读中品味,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渗透热爱家乡、珍惜亲情的教育。
4.拓展阅读古诗《舟夜书所见》《渡汉江》等,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学挂图。
2.投影仪。
3.收集这两首诗作者或内容相关的古诗。
学生准备:
1.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2.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大胆猜想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先读一读,并观察一下书上的插图。大胆想一想,这两首诗可能是写什么的?两首诗之间可能有什么联系?
学生看书,思考。
2.交流,梳理。
教师要允许学生大胆想象,但必须有自己的依据。
教师归纳小结:诗句中有“动客情”“倍思亲”等词语,可能是反映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怀。有“儿童”“兄弟”等人物的出现,猜测可能有对他们的思念。另外,从画面中的景与人,也能感受到这种情形。
【设计意图】以往的古诗教学,教师总喜欢先入为主,自己一厢情愿地创设好情境,方便学生顺利进入情境。我认为教师有些越俎代庖,这恰恰失去了学生能力培养的机会。让学生猜想,而不是瞎想。猜想是需要依据的,学生根据阅读和观察,迅速从文字和图画中捕捉有效的信息,并深入思考,作出判断,这是一个观察、思考的过程。同时,这样做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二、围绕主题,回顾学法
1.师:是的,这两首诗的确是反映了诗人想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内容。想一想以前我们学习过或者课外读过这样的诗歌吗?能试着背诵几首吗?
学生背诵关于一些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古诗,如《静夜思》等。
2.师:诗歌是作者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语言简洁凝练,却字字含情。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文字,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忆、所感。想一想你们以前是怎么样学习这样的古诗的?你们已经掌握了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1)先读准确。根据提供的拼音读准确,读流畅。
(2)根据提供的注释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有的需要补充和调整等。
(3)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请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经验,都有自己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就是充分估计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引领、提升。这既是省时高效的好方法,也是对学生的赏识与尊重。
三、自主练习,读准读熟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古诗,看看在这两首诗里,诗人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怀?
投影出示:《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按照刚才同学们介绍的方法,自己学习这两首诗。有问题的可以同位合作。
2.检查读的情况。
(1)指名读。注意读准生字读音,读好节奏。
(2)反复练习,做到每个同学都能够读准确。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容易忽视的话题。我们有时候容易把“关注每一个学生”当成口号喊出来,而不能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而这一点要求是最基础的,必须人人达标。因此,时间可以充分一些,学生参与可以更多一些。
四、尝试理解,感悟诗情
(一)《夜书所见》。
1.师:首先我们学习第一首《夜书所见》,题目是什么意思?
引导:“所见”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学过一首《所见》,意思是所看到的。夜书所见,就是在夜里写下所看到的。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你了解他的情况吗?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学生依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交流。
教师适当补充。
【设计意图】这既是学生课前学习的一次检阅,也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同时也是学习这首诗歌所必需的。只有了解了诗人当时的情况,才能为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好情感的铺垫。
3.师:通过刚才大家的阅读和思考,结合课本中介绍的关键的词语的意思,这首诗歌的内容是什么呢?诗人到底“见”到什么了呢,先想一想,然后回答。
学生可独立思考,也可以合作讨论。
师:诗的前两句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诗句的理解不能简单地一句一句地翻译,诗的四句本身是一个整体。要结合词语的内容适当地调整。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如:
师:“萧萧”指的是什么?(风声。)
师:什么时候的风声?(秋天的风声。)
师:你怎么知道是秋天的风声呢?(第二句中有“秋风”一词。)
教师小结: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一阵阵寒意,这情景不禁让客游在外的人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来。
师:练习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师:第三、四句的内容呢?
学生回答。
引导:“知”是什么意思呢?
师:夜里能看到“一灯明”,怎么就一定“知道”是“儿童”在“挑促织”呢?
学生进一步看图、读文,全方位地思考。
师:原来,“见”的意思不仅仅是指用眼睛观看,还包括作者的“倾听”和“回忆”。作者不仅用眼睛看到了“一灯明”,而且听到了萧萧的风声、促织的鸣叫声、儿童不时的说笑声。
教师小结:
忽然看见远处的篱笆下有一盏灯火,我料想那是孩子们在捉蟋蟀玩吧。
师:看到了眼前的情景,作者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孤单,想念家乡。)
师:读出自己的见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领悟诗句的内容,必须要让学生把几句联系在一起,而不能一句一句地进行分析。这既符合古诗本身的特点,也让学生在尝试理解的过程中慢慢悟出了学习古诗的方法。但仅这样还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对于诗中重点词语深入思考,教师的追问就起到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的效果。
(二)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大诗人王维。他在什么时候写下的这首诗?
师:可能有的同学很早就听说过这首诗了?你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听说的?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这首诗流传久远。学生对此应有许多的了解,老师提这个问题的目的就在于了解学生对这首诗掌握的情况。以此确定教学宜建立在适当的点拨上,而不再需要逐词逐句的讲练。
2.师:关于这首诗,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
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倾听,补充。
【设计意图】课堂是学生的。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听众,是别人的补充和争论,而教师也是教室中的一个分子,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认为自己知道的,不一定是全部真知道,还需要教师的点拨。但这样的对话应该是敞开心扉的,是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引领。
3.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质疑。师生间补充。
(比如:王维的家不是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茱萸,是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这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在重阳节或者其他重大的节日,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比如,登高,插柳,等等。)
4.师:谁来完整地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我独自一人在他乡做客,每逢遇到重阳日,我都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我知道此刻家乡的兄弟们都已经登上了高处,插上了茱萸,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呀。
5.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练写生字,并练习背诵两首诗(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首诗。
指名背诵两首古诗。
2.师:还记得两首诗的内容吗?说一说。
3.师:这两首诗表达的主题一样,各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二、品读赏析
(一)《夜书所见》。
1.师:要真正地学习一首古诗是需要反复诵读,深入品味的。诗的题目是《夜书所见》,仔细读一读,作者都“见”到什么了呢?
(看到梧桐、儿童、篱笆、灯光……;听到风声、蟋蟀的鸣叫声,儿童可能还有儿童不时的说话声……)
师:一个“见”字,统领了全诗的内容,我们把这个字叫作“题眼”,就像题目的眼睛。
2.师:可是,如果作者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就这样写下来,那也算不得一首好诗。再读一读,看一看,�
师生间对话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a.“萧萧”。
师:描写风声的词语还有哪些?
师:诗人选用了“萧萧”这个词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表达了一种凄清的心境。诗歌是意境的,作者开头就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b.“送”。
师:明明是风吹来的声音,一个“送”字,送来了什么?
什么“声”?(秋风吹动梧桐叶的声音。)
师:这样的声音在作者听来,心里是什么感受?
c.“情”。
师:这个“客”是谁呀?(作者)
师:什么“情”呢?(有孤单凄冷之情,有思念家乡之情,还有……不同的读者产生不同的感受,作者的高明之处就是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触发读者的遐想。)
d.“知”。
师:既然是夜里,作者怎么只凭“一灯明”,就判断了儿童在“挑促织”呢?
师:作者看到了什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这一切更使他想起了什么?
(这是他自己的儿童时代和伙伴一起捉蟋蟀的情景。思乡之情更加强烈了。)
师:这个“情”还包含了什么呢?(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的生活。)
师:回忆自己的童年的生活趣事是非常幸福的,有时候会忍不住笑出声来,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可是诗人此刻想起以往的趣事,心情会怎么样?(想到自己一个人在外,更加思念家乡,更加想念亲人。)
【设计意图】古诗语言凝练、简洁,但恰恰是这样的语言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是作者的匠心独运。品味古诗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诗境,抓住关键的词语,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经历、体验,由表面的“见”,展开想象,搜寻隐含的“忆”,感受语言的美妙。
3.练习有感情地诵读。
【设计意图】在这样的基础上诵读,才能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走进诗人的心灵,学生才能把自己移情当作诗人,“使其言皆出自我之口”。这时候的“读”才能成为一种情感的表达,是真正地有感情地读,而不是为了读得有感情而装腔作势的读,这时候的“读”才能成为一种读者与作者间共鸣的催化剂。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师:这首诗的“题眼”是什么?(忆)
师:作者在重阳节这天“想念”什么呢?
2.师:再读一读,看一看,�
教师点拨:
a.“异乡”“异客”。
师:两个“异”字,和前面的“独”合在一起,让你有什么感受?(开头一个“独”,紧跟两个“异”,勾勒出了作者身在外乡的孤单心境,更增加了思乡的情绪。)
b.“倍”。
师:“倍”字怎么理解?(“更加”的意思。思念的情感非常强烈。练习读这句话。)
c.“遍”和“少”。
师:这样的对比,衬托出了什么?(思念之情。)
师:你曾经离家很长时间吗?有什么感受?你能体会他们的情感吗?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
3.你最想珍藏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呢?为什么?
师:当在外打工的亲人在中秋之季,他们会自然地想起——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当在外留学的亲人在月圆之时,他们会自然地想起——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每年春节,无数的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他们会自然地吟诵——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无数佳节,当我们思念漂泊在外的亲人的时候,他们也在思念着我们,让我们深情地吟诵这首诗——
师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同胞的心,亲人的心总是紧紧牵挂,紧紧相连。这的确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句,他记载着无数离家在外的游子的心声。佳节也已不再仅仅是指重阳节了。
【设计意图】以“读”为核心,以“品”为依托,以“情”为主线,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反复诵读,整体感悟,感受古诗语言的优美,激发情感的升华。
三、整体比较
1.师:同学们,当这两首诗共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中会出现两个不同的画面,既然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学习,想象一下,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异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表达了同样的主题——想念家乡,思念亲人。一个“见”,一个“忆”。由景生情,由情生景。真是巧妙绝伦啊!
2.再读两首诗,情感升华。
【设计意图】两首诗放在一起,也许真是教材编辑的有心安排。把两首诗放在一起教学,这样的整合突出了诗歌的主题。课堂结构从开始的整体感知,到品味后的整体比较,让学生不仅感悟了古诗的内容,而且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可谓是既看到了树木,又看到了森林。
3.师:比起远离家乡的游子们,你现在想对自己的家乡和身边的亲人说些什么?(珍惜现在的一切,热爱自己的家乡,珍惜亲人之间的友情。)
四、拓展阅读
师:古往今来,关于想念家乡,思念亲人这一主题的诗歌很多,老师推荐两首。
出示:《游园不值》《渡汉江》。
师:自己练习读一读,和我们本课学习的古诗做比较,也可以课后自己收集一些,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
【设计意图】课标要求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这就要求教学中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注意扶放结合,由点及面。让学生在阅读积累中充分感受中华古诗文化的魅力。
【课后反思】
本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完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以外,重点呈现了两个方面的突破。
一、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生依据书中介绍的关键词语的意思,和自己查阅的内容,在疏通句意的过程中,感受到要注意诗句间的内在联系,如“萧萧”指风声,结合二句的“秋风”,就可以理解为秋风吹梧桐叶的声音。诗句的理解不能单独地一句一句地分析,要上下融合,注意内部之间的联系,组织语言也要符合古诗的意境。
二、古诗教学的难点,在于对诗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中年级要求学生开始关注诗人的情感,因此,教学中,学生从认知入手,通过品味语言,引发情感,在情感的陶冶中,启动思维,从中感受、理解、体会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通过展开想象,多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感悟诗人运用语言的独到,感悟古诗的语言魅力。使学生对诗人的情感历程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形成共鸣。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本设计还巧妙地将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由情感驱动、引发情感共鸣,从而产生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境界。这样做,凸显了主题,突出了这类古诗的特点,也激发了学生课外进一步拓展阅读此类古诗的兴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三堡实验学校)
学习目标:
1.会认“促”,会写“促”“深”两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习重点)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学习难点)
课前准备:搜集关于秋天的图画和古诗。
【学案】
一、深情朗读,走入意境。
1、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我记得我们学习过描写秋天的诗: 。
2、我要把《夜书所见》这首诗读通,不认识的字我会请教别人或查字典,我知道“挑”字的读音是 ,我能把字音读准确。
3、读诗时我要注意朗读节奏: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深夜/篱落//一灯明。
二、用心品读,感动心灵。
1、我要看图再读古诗,借助古诗下面的注释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我要圈出来,一会儿到小组中去交流。
2、我们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了我对这首诗的困惑,我还学会了生字“促”和“深”,我还会给他们组词呢!
促( )( ) 深( )( )
3、我再次用心去品读,诗人看到了 ,听到了 ,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诗人 。
4、我要说,我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
5、我会吟诵,我要把它背给我的好友听。
三、拓展广读,诗文欣赏。
1、这首诗写得真好,我还知道其它描写思乡之情的诗: 。
2、我还会背更多的古诗,我们要和其他小组比一比!
我发现古诗真美,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多多积累诵读,在中国灿烂的文化中汲取更多的精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诗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教学重点:
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师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但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的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请同学们齐读题目。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题目中的“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写)“所见”呢?(所看到的)。
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他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秋天,离开家乡)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师带读古诗。诗人在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和“=”画下来。
2、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萧萧、寒声 )
3、生提出不懂之处,师生帮助解决。(教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语)
4、学习生字(促、深)
(1)“促”是生字,是平舌音,跟老师读一读。“深”,翘舌音,请读一读。
(2)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自由讲自己的识字方法。)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书空”写写。
(3)生字组词,说话。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四、品读赏析,领悟诗意
1、赏析第一二行诗
(1)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请大家想想,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想起什么呢?
(2)带着思乡之情读一读这两句诗。
(3)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4)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
(5)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人,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赏析三四行诗
(1)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2)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知”字是什么意思呢?: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
(3)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在玩些什么呢?是的,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
(4)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引导:你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通顺吗?怎样才能说得通顺呢?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
(5)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五、游戏练习,加深理解
(1)刚才同学们对诗的大意基本弄懂了,那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游戏的规则是:我说诗句的意思,你们来猜相应的诗句,好吗?(课件出示)
(2)这个游戏好玩吗?你们同桌来试试你说我猜。
六、深入朗读,感悟诗情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师范读。
(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自由读)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呢?(指名读)�
(3)思乡的感情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男女赛读,看看谁读得好!(男女赛读)
七、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游戏: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课件出示:萧、客、促、深)
(2)出示图片,说出相应的一句诗。
(3)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八、拓展延伸,质疑问难
(1)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
(2)小结:秋天到了,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都会引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九、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默写《夜书所见》。
(2)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细心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景色,看看有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这时你也有怎样的感受呢?
十、板书设计,突出主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看:梧叶、儿童、一灯明
听:萧萧、寒声 思乡之情
想:动客情
一、复习导入
秋天是一个多彩多姿的季节,丝丝的凉意和片片纷飞的黄叶,给人带来无尽的思乡情绪。
1、还记得我们学过许多思乡的古诗吗?谁能来说一说?(背)
生1:静夜思
生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看来同学们之前的知识掌握的不错哦、
二、了解诗人及其背景:
1、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写思乡的古诗、让我们先去认识这个主人公吧
(出示课件:叶绍翁)
2、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古诗的学习中认识到他,谁能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
3、同学们了解的真多,从你们的介绍中,老师了解到了他是一位南宋的诗人,(课件板书:南宋叶绍翁)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他擅长写景抒情,字句华美精丽。特别引起老师关注的是,他的祖籍在建安,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建欧。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就是(板书:夜书所见)
2、全班一起读课题,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1:夜是晚上的意思
生2:所见是看见的意思
3.那谁能说说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写)
4、谁能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完整、
生:夜晚写下自己所看见的
5、到底是怎样一幅画面呢?(出示课件:秋夜图/音乐伴奏)
6、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有一位诗人久久不能入眠、
7、下面老师想请大家自学这首古诗,在学习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读懂诗歌中的字词或意思呢?(看注释,查字典,查资料,看插图,展开想象)好,下面就请大家以同桌为单位,用你们提出的办法来学一学古诗,看看你能读懂的有哪些,再给你读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8.学生反馈自己读懂的字词或句,再提出自己不明白的。
9、古诗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语言,需要我们细细的去揣摩,才能更好的领悟其中的韵味,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文里,去细细品位,看看你们刚才的理解,对了多少,还有什么需要修正的地方。
四、品词析句,想象悟情
1.首先,我们来看看诗歌的第一二句。在这两句诗歌中,你们能体会到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又想到了些什么吗?(出示课件前两句)
生:作者看到了梧桐树叶随风摆动。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2.师:是什么风?(秋风)怎样的秋风(凉凉的秋风)这风怎么吹?发出什么声音?(呼呼)(课件演示风声)什么感觉?(好冷啊)文中说到风声,用的是什么词?(萧萧)是啊,这萧萧的秋风吹打着梧桐树的叶子,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沙沙,哗哗)你觉得怎样?(我觉得更冷了。)
3.这样的风声,梧桐声,拂过诗人的身体,掠过诗人的耳朵,送来阵阵的寒意,让诗人不禁打了个寒噤,那么你们觉得这一句该怎么读?个别读两三个,齐读。(萧萧梧桐送寒声)
4.诗人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图片,一轮明月)好一轮当空的明月啊,让我们想起了什么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我们都做些什么?
生1:我们一家人吃月饼,看月亮、
生2:全家围在一起很开心
是啊,当你们围坐在院子里,阳台上,吃着可口的月饼,看着明亮的月亮的时候,我们不由的发出一声感叹,月亮真美啊!
5.但诗人此时此刻眼中的月亮美吗?(美,不美。
6.看来意见不统一,说说各自的理由。
生:不美。因为作者此时,深处他乡、
7、你怎么知道他在异乡?
生:因为诗中提到动客情。这个客说明他在他乡做客,这时候,他一定……、、
8.说的真好,这里有个关键词,动客情,他动了哪些情?想了哪些事?大家来当当小诗人,设身处地的想想,在这样一个月圆的深秋之夜,秋风阵阵,凉意深深,你们会想到些什么?
9.说的太好了,可见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忧愁,孤单,寂寞,郁闷)(板书:孤单)因此,在诗人眼中,这轮明月并不美,他没有心情赏月,他的心被浓浓的思乡之情所取代,被对家人的深深思念所填满,那么这句又该怎么读?(江上秋风动客情)
10、把作者想家的感情,味道读出来、
11.大家读的太好了,赵老师也仿佛被你们带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中,被他的忧郁和孤独所感染。
10.这时候,诗人一个不经意的转头,他又看到了什么?(出示插图:篱笆下的一盏灯)
你怎么知道他看到了一盏灯(夜深篱落一灯明)
11.在这样满是忧愁的夜晚,却有一盏这样醒目的灯,大家想象下,在篱笆背后,可能有怎样的一幅情景呢?
12.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真佩服你们,诗人和你们一样,他虽然没有看到篱笆后的情景,却也走出了一番猜想,他所想到的又是什么呢?大家来读读诗歌的后面两句,然后告诉我答案)
13.诗人想到后面应该有两个孩子在捉蛐蛐。
师:你从哪一句诗里知道的?这里的知是什么意思:猜想
14.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猜想?(因为,他小时侯一定也常常提着灯笼在篱笆下捉蛐蛐)
15.你们知道孩子们捉蛐蛐是为了做什么吗?(斗蛐蛐玩)
16.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捉蛐蛐的吗?(生:………)你们想捉蛐蛐吗?(想)好,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和诗人一起回到童年时代,在老师的语言带领下去捉一捉蛐蛐。
17.这是深秋的一个夜晚,好大好圆的月亮挂在高高的天空,你和你的小伙伴,蹑手蹑脚的来到后院的空地上,兴奋地寻找着蛐蛐的踪迹,这时,你们听见了(放蛐蛐的声音),这可是一只好大的蛐蛐啊,你们悄悄地靠近发出声音的地方,提着灯笼,一边照亮,一边轻轻地拨动小草,忽然,你们眼前一亮,看到了那只蛐蛐,说时迟,那时快,你们一伸手,哈哈,蛐蛐被你们逮住拉。(怎样,你们这时有什么感觉啊?)
18.捉蛐蛐真好玩啊,我们可高兴了。因此,这儿挑应读tiao(第三声)
19.当诗人也回想起这一段童年的往事的时候,你觉得他的心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开心,快乐……)板书:快乐
20.那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诗歌的最后两句?(个别读全班读)
21.这篇诗文写的太精彩了,作者在深秋的景致中融入了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愁,又从一盏明灯里回忆起童年的美好往事,由此产生了愉悦的心情,这样复杂的情感变化,却只用了寥寥几句精辟的诗句来演绎,并且表达的淋漓尽致,耐人寻味。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的读一读这位伟大诗人的杰作吧。
诗词概述:《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叶绍翁,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诗词原文: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⑥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
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诗词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 ④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
⑤篱落:篱笆。
⑥动:打动
诗词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声,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诗词鉴赏: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赏析:
一、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多种感情
①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
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②诗歌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一江秋水,满天黑暗,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顺。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③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
通观全诗,整体而论,三、四两句写诗人客舟所见。儿童夜捉蟋蟀,兴致勃动,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一举手一投足的举止中展露无遗。这种欢快有趣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亿、留恋。一二两句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愁绪莫名的感觉,更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思念。
二、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全诗四句均是写景。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一悲一喜,相互映衬,均是不着痕迹地融汇在环境描写之中。
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灯、秋童、秋舟、秋意,均是写动,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漆黑如墨,幽深莫测,黑暗无边,这是写静,静得凄神寒骨、惆怅满怀。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
③ 悲欢对比,以欢衬悲。
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
④传情达意,暗用典故。
“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明白了这一点,自然就容易理解,诗句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
⑤ 拟人、通感,增辉添彩。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发寒秋之感,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深长。
⑥ 字斟句酌,“寒”“挑”传神。
“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儿童的专注敏感、精挑细翻,儿童的屏息观察、惊喜兴奋,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
⑦ 虚实结合,以实映虚。
全诗四句写景写人,所见所闻,或明或暗,全是写实。满耳秋声,满目秋夜,一江秋水,一群儿童,犹如场景写真,给人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这活灵活现的场景写实巧妙地传达出诗人愁绪满怀、长夜难眠的凄清孤寂之情。实中有虚(客情),寓虚(情)于实,以实映虚,言有尽而意无穷!
字句斟酌:
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捉蟋蟀。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是秋天的突出景象。诗词中常以具有物候特征的“梧叶”,置放在风雨之夜的典型环境中,表现秋的萧索。韦应物《秋夜南宫寄沣上弟及诸生》诗:“况兹风雨夜,萧条梧叶秋。”就采用了这一艺术手法。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一个“送”字和一个“动”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惊”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
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回家了。此诗作者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
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
这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诗人意绪纷繁,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萦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谢朓《秋夜》)。那茫茫的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不正是“儿童挑促织”吗?这种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的凄然情伤、低回不已,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首诗也有这个意思。暗夜中的一盏灯光,在诗人心灵的屏幕上映现出童年生活的片断:“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张镃《满庭芳·促织儿》)。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遇合,使诗人陷入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中。他以“篱落一灯”隐寓自己的“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这首诗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全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诗人善于通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最后以景结情,词淡意远,颇耐人咀嚼。
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所著《四朝闻见录》,记述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闻趣事及“庆元党禁”始末,可补正史之不足,收入《四库全书》。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所著诗集《靖逸小集》。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段,平易含蓄,词淡意远。
代表作: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嘉兴界》
【宋】叶绍翁
平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
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
《田家三咏》
叶绍翁
平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
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
敬陪直院右史上已后一日西斋之集 。
清时天上诏书稀,曲水从游许布衣。
插羽满浮寒食酒,倚栏同忆故山薇。
碧桃绕观春风静,柔栌摇汀夕照微。
慨想兰亭如昨日,沙鸥飞下钓钱矶。
《田家三咏》
叶绍翁
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
黄犊归来莎草阔,绿桑采尽竹梯闲。
《田家三咏》
叶绍翁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汉武帝》
叶绍翁
殿号长秋花寂寂,台名思子草茫茫。
尚无人世团圞乐,枉认蓬莱作帝乡。
和葛天民呈吴韬仲韵赋其庭馆所有
江远潮痕细,城回路势斜。
竹行穿砌笋,风堕过墙花。
篆叶虫留字,衔泥燕理家。
主人清到骨,相对只杯茶。
第一课时
《夜书所见》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热爱之情。
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
(课件渐显第一张幻灯片课题——夜书所见)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多媒体课件放映第二张幻灯片)
1.观察电视中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放映第三张幻灯片,重点指导生字词)
3(放映第四张幻灯片,指导古诗朗读)
朗读节奏参考: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深夜/篱落//一灯明。
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4.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三、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个问题句诗的意思。
(放映第五张幻灯片,画面中出现两个问题。)
问题一 诗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
问题二 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老师重点点拨理解:(放映第六章幻灯片,画面飞入正确答案)
答案一 诗中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灯明。
答案二 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朗读。
四、拓展阅读
1、还有哪些思乡的诗句
(放映第七张幻灯片)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杂诗》(唐·王维)
教后反思: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创作背景学生根本无法体验。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感悟。
在本节课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1、自己正确读古诗,注意诗的节奏、韵律;2、理解诗歌意思是体会感情的前提。让学生借助注释、幻灯片图画自己理解诗意;3、借助cai课件体会诗情、诗境。4、拓展阅读,用cai课件呈现意境相近的古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做到独立思考,激烈讨论,彼此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