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优秀教案【最新20篇】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劝学》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

一、掌握、积累文言词语

1、掌握“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

2、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3、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二、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三、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四、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确定教学重点。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 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思考和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介绍作者、解题;

三、正字正音;

四、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五、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  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  ,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勤”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l)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乎hū通于(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3)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ōng   砺lì    参cān 省xíng    跂qì    臾yú    螯áo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虚词: 而   温故而 知新

于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介词:从 青取之于蓝

苛政猛于虎                介词:比 而青于蓝

告之于帝    介词:向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  有蒋氏者, 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原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君将哀而生之乎      连词:并列关系 知明而行无过矣

潭西南而望           连词:修饰关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连词:转折关系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连词:顺接关系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矣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 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困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泽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 :“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3.熟读课文。

4.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二、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三、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 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听学”光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讨论第三题: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眼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布置作业 。

1.书面作业 :“思考和练习”一;补充练习。

2背诵全文。

3.预习《师说》:

(l)认真阅读注释,运用工具书,初步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2)认真阅读“预习提示”,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对比的论证方法。

(3)说说本文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参看“预习提示”、“思考和练习”、《文言常用实词表》)

补充练习

一、在括号里写出通假字的读音,并指出它们与本字的读音有怎样的关系:

1.知(        )明而行无过

2君子生(         )非异也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

4.虽有(          )槁暴(           ),不复挺者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词义,并说明这些词义在现代汉语中有什么变化:

1.故木受绳则直

2.金就硕则利

3.蟹六跪而二鳌

4.蚓无爪牙之利

三、说明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木直中绳

2.而绝江河

3.非利足也

4.上食埃土

四、填写本文不同设喻方法的例句:

l正反对照的形式,如

2.反复形式,如

3.先用比喻,再引出道理,如

4单说比喻,不提论断,使道理隐含其中,如

5.先设喻引出道理,再用另外的比喻作进一步论证,如

五、比较《为学》和《劝学》两篇课文,它们设喻方法有什么不同?

六、作文《“善假物”小议》;《赞“锲而不舍”》

要求:1.两题中任选一题;2写出提纲;

3.用设喻方法;4.字数400左右。

附一、补充练习参考答案:

一、1.zhì同音2.xìng韵母相同3.hū 声母相同4.yòu、pù同音

二、1.墨线,泛指所有绳索;扩大2.金属制品,黄金;缩小3.蟹腿,跪下;转移4.爪子和牙齿,帮凶、走狗;感情色彩变化

三、1.符合,动词2.横渡,动词3.便捷形容词(使动用法)4.向上;作状语

四、略

布置作业 2

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方法 3

本文采用诵读教法、讨论交流法。

诵读要多次进行,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

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

最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这种诵读式的教学,跟先前书塾的死记硬背是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的。

为了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的因素去解决它们,毫不动摇地要坚持做到当堂成诵。

诵读练习可以分段、分层地进行,但最后一定要连贯地背诵全文。

劝学 4

劝学

【教学目标 】

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方法与态度。

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了解文言实词在演变过程中词义引申、扩大、转移、缩小四种现象,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注重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二、介绍荀子。明确荀子的生卒年代、历史地位、政治主张和文学成就,重点介绍荀子散文的特点和文学地位,说明本文出处。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劝学》一文的这些特点较为明显。而《劝学》一文最为突出的特点,还是比喻的运用,它多达20个,且形式灵活。巧妙有力地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的含义及内在联系是学习本文的重点、难点。因此只有准确理解比喻的含义,课文内容的理解、字词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解题。

从“劝”字入手,在比较古今词义不同的同时,明确“劝”在此处应是“劝勉”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劝阻”语义不同。“劝”是手段,“学”是目的,明确本文主旨是劝勉人们学习。

四、:学习课文。

一、讲解第一自然段。

1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是全文的文眼。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词语:已。

二、讲解第二自然段。

1 请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 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深     寒    曲

明确:蓝→青,水→冰,木→轮,(金)钝→利。以上四组都说明一个道理:在外力作用下都有

取     为    輮

不同程度的加强。对人而言,这个外作用力就是学习。君子因其博学而且经常反省,才能达到智慧清明、行无过错的境界。

分解比喻句的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教师举例示范,用图示法引导学生分析,目的在于教会方法。然后两三个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此方法以训练思维推理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第二段为例作分析。本段用了五个比喻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为此作者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五种事物进行设喻、论证。“青出于蓝”,是讲靛青从蓝草中取出,但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寒于水”,是说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比水更冷。这两个比喻句可以归纳扩展,得出:客观事物(如蓝、水)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如青),有所提高(如冰)。又结合本文所论中心事情是学习,联想一下,可得出同样道理:人只要不断学习,就会改变,就能提高。这一分析推理的过程用图示可表示为:(略)

“輮木为轮”的比喻,说的是直木经过加热可以做成车轮;“木受绳则直”,木头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就砺则利”,金属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这三个比喻说明客观事物(如直木、木头、金)经过人工改造(如车柔、绳、砺),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如为轮、直、利)。根据同样道理推论: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可见学习的意义十分重大。这一分析过程,同样可以用图示表示:(略)

以上的推理过程其实是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分析的目的是寻找规律,教给学生具体方法,启迪思维。

3 总结本段中心思想。

明确: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4 词语: 輮、槁暴 受 就 中

三、讲解第三自然段。

1 请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 请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4 词语: 致 绝 假

四、课后作业 :

背诵前面学过的几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解第四自然段。

1 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 本段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②“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③“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3 词语:跬 镂 一 焉

三、总结全文。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四、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说理透彻的特点。

五、完成习题

1、课后思考练习题

2、基训上的习题

六、引导学生根据注释读懂原文,积累相关文言常用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在此基础上,将背诵全文。

[板书]见教材

背诵课文时间:30分钟。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十课《劝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实词如:劝、中、就、假、绝等等,虚词如:而、焉、以、其、之;掌握背诵的技巧。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对荀子“思想”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虽然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待突破。如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在课前一定要认真落实好产。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 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2.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A.字词解释

(1)通假字(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1)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四.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

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五.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

劝学 6

wanbaoyu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掌握“绝、强、假、望、闻”五个多义词的义项,积累四个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

情感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解题。熟读课文,把握文意。掌握文言字词。

[教学过程 ]

导语 设计

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言?

比如: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这都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文题)

二、荀子简介

学生读注释①,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

荀子,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到齐国、秦国、楚国游学,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进步。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三、解题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读。

学/不可以已 輮/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师生一起处理课文词句中的疑难问题。学生可以先自学,后提问。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容易写错读错的字。

讨论分析下列词语的一词多义。(闻,绝,假,强,望)

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特殊句式

四。布置作业

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检查字词及翻译。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 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四。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

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五。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六。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摘录或创作有关劝学的格言。

《劝学》练习

下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跬(kuǐ)步 参省(xǐng) 骐骥(jì) B.槁暴(bào) 须臾(yú) 驽(nú)马

C.靛(diàn)青 舟楫(jí) 跂(zhī)而望 D.舆(yú)马 中(zhōng)规 闻者彰(zhāng)

二、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知明而行无过 2君子生非异也 3.輮使之然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三、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其曲中规(合乎、符合) B.声非加疾也(洪亮)

C.而闻者彰 (清楚) D.假舆马者(假使)

四、归纳下列各词的不同义项

绝: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佛印绝类弥勒 .吾尝跂而望矣

五、下列句子不含活用词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六、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A.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B.学不可以已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七、翻译下列句子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八、课内阅读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风雨兴焉: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下列“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木与金石相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与“舍”。

D.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

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劝学》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说对待学习应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B.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C.荀子认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 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D.《劝学》的比喻,灵活多变。有的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如“登高而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九、课外阅读

(甲)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涅( ) 渐( ) 溪( ) 闻( )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明的道理是( )

比喻人的本性无善无恶,而学习和教育可以改变一切。

说的是人善恶无常,因而必须通过教育来改变人。

人是会受环境影响的,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人的可塑性很强,要通过教育来使

3、上述两段都是阐述学习的有关问题,请写出每段大意和论证方法

甲段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论证

乙段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论证

5、结合荀子的《劝学》,谈谈你对学习的看法。 附答案:

一、A 二、知通智 智慧 ; 生通性 本性 ;輮通煣 火烤 ; 有通又 再一次 ;暴通曝 太阳晒三、D四、绝:横渡;断绝;没有出路的;极 而:顺承;转折;并列;修饰五、D六、C七、略八、1、兴起;雕刻 2、D3、C4、D

九、1、黑泥;浸染;山谷;听说、领悟2、A3、C4、 环境对人的影响 比喻论证;

学习可以提高、改变自己 举例论证 5、略

[1]

《劝学》教学设计 7

一。知识要点

1.关于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他批判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说,主张性恶论,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重视礼法的作用。

2.荀子散文的特色

《荀子》一书,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荀子的散文说理透辟,结构谨严,对后世影响很深远。

3.关于《劝学》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课文节选了四段,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劝,是劝勉、鼓励的意义。

4.课文内容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①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并加以论述。"学不可以已"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接着具体论述其重要性,即学习可以提高、改变素质,使人智慧明达、言行无过。

这一部分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共用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5个比喻。

②第二部分(第三段):论证学习的重要作用。

阐述学习的重要作用是:学习可使人增长才干的本领,可以改变人的品性。

这一部分也运用了比喻论述的方法,共用了"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等5个比喻。

③第三部分(第四段):论述学习应持的态度。

阐述学习应持的态度是:逐渐积累、坚持不懈、专一不躁。

这一部分仍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共用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等10个比喻。

5.课文写法借鉴

比喻论证最为突出,它能使论述的语言生动、鲜明,并能增加论证的力量,增强说服力。

二。能力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词的意义,并掌握它们的意义。

①学不可以已( )

②木直中( )绳

③使之然( )也

④声非加疾( )也

⑤假( )舆马者,非利足也

⑥非能水也,而绝( )江河

⑦积土成山,风雨兴( )焉

⑧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焉

⑨锲而舍( )之,朽木不折

2.写出下列句子中红字的通假字,并掌握它们。

①虽有( )槁暴( )

②则知( )明而行无过矣

③君子生( )非异也

3.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这些虚词的用法

┏①青,取之于蓝

之 ┫②冰,水为之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④蚓无爪牙之利

┏①取之于蓝

于 ┫②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而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

┗⑤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则 ┏①故木受绳则直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翻译下列句子,并了解这些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用法的特点

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木直中绳, 以为轮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附参考答案及简析

1、①已:停止。②中:符合。③然:这样。④疾:强。⑤假:借助。⑥绝:渡过。⑦兴:兴起。⑧备:具备。⑨舍:停下。

2、①有--又 暴--曝 ②知--智 ③生--性

3、

之①代词,它。②代词,它。③助词,的。④助词,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

于①介词,从。②介词,比。③介词,向。

而①连词,可是。②连词,而且。 ③连词,并且。 ④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不译。⑤连词,表承接关系,不译。

则①连词,表承接关系,译为"就"。②连词,表承接关系,译为"就"。

4.

①从蓝草提取它,可是比蓝草颜色深。

②木材取直合乎墨线,弯曲它把它做成车轮。

③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强健的筋骨,能到地上吃尘土,到地下喝泉水。

读书给了我们什么

高一(7)班 田然

美丽是什么?丑陋又是什么?你不用冥思苦索,去读读书吧!冰心会告诉你,那个坐在简陋小屋中一边看护生病母亲一边细心地一块一块地掏着橘肉的小姑娘就是美丽。契诃夫会告诉你,那个身穿新军大衣,提着小包表面威风却连只小狗都奈何不了的奥楚蔑洛夫就是丑陋。美丽在雨果的笔下还是那个四面体鼻子、马蹄形嘴而奋力保护心上人的"敲钟怪物"。丑陋在金庸江湖中还是那个外表仁道,暗中断腿设计、

瞬间是什么,永恒又是什么:你想把瞬间化作永恒吗?去读读书吧!镇关西这个大恶人,鲁提辖只用三拳就结果了他:第一拳打他个口斜鼻歪;第二拳打他个乌珠迸出;第三拳打他个落花流水。真是拳拳大快人心,这一瞬间被施耐庵化为了正义的永恒。我们用儿童特有的狡猾的目光盯着蔡老师那将落未落的教鞭,这一个微妙的瞬间被魏巍化为了慈爱的永恒。当张翠山得知大哥是妻子当年莽撞所害,一面是自己最敬重的大哥,一面是自己最恩爱的妻子,最终选择自杀来向大哥谢罪的悲壮瞬间,被金庸化为了侠义的永恒。

古往是什么?今来又是什么?你不必为自己无法同时身处古代与现代而烦忧。去读读书吧!你可以伴公子重耳一同经历难苦,看他如何从一个公子哥成长为一个明君。你也可以鉴证苦心人天不负的勾践如何卧薪尝胆而终成大事。你更可以与陈胜、吴广一道谋事反秦,呐喊出"等死,死国可乎?"立下鸿鹄之志。

我想这就是读书可以带给你的东西:它教会你如何去评价身边的美与丑。告诉你不是所有外表华丽的事物就值得我们去赏欣;相反,一些不被我们看好的,甚至曾经是我们避而远之的人或物,倒是值得我们歌颂与赞美的。下次,你在灼热的马路上见到正在工作的清洁工人,你还会远远避开吗?于是,你感到书给了你品德与思想。

书还记录下了忘记的每一个瞬间,把它们化为永恒,它们就像是一张张幻灯片深深印之你的脑中。下次,当你想要形容自己多年的恩师,你的脑海中不会映出那条教鞭吗?于是,你知道书给了你许多多彩的画面。

书从一个世纪传入另一个世纪,它记下了历史,传播的却是精神与力量。它以古老却又鲜活的事实泽被后世。下次,当你在遇到困难时,就不会想起那句"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名句吗,于是,你懂得读书给了你勇气与力量。

去读书,从书中得到平时你得不到的东西。为了丰富自己而去读书吧!

评语

读书给了我们什么?这发人深思之问多么不易回答啊!然而读罢田然同学的这篇随笔作文,你会为他从书中采撷的珍珠而感叹不已。书给了他那么多启悟乃至品德与思想,他是多么可爱的小书虫啊,非痴迷于读书,怎能有这般感受与思考!当然,从文中也可以看出他读了许多书,而且对这些书的内容理解、掌握得那么好。材料来自读书,灵感来自读书,读书之用大矣哉!

《劝学》教案 8

一。教学内容:

《劝学》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及其他一些古汉语知识。

2.翻译全文。

3.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有的态度的论述,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目标重点: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论述,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道理。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古汉语知识。

3.准确翻译。

四。目标难点:

1.第一段中五个比喻之间的关系。

2.荀子在《劝学》中劝人们学习的内容。

五。走近作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称他荀卿。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反对天命和迷信,肯定“天行有常(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政治上,他主张礼治法治并用。一方面仍很重视“王道”,提倡“礼义”;同时主张“法后王”,同意武力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赏治理国家。在人性问题上,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

荀子文章说理透辟,结构严谨,气势浑厚,多用排比和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已由语录体发展为标题论文,标志我国古代说理文趋向成熟。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探寻背景:

荀子处于我国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全国大统一的局面即将形成的旧中国末期。他曾在齐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的稷下学宫讲过学,做过楚国的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后失官失居,著书立说,教授学生。《劝学》是荀子从事教育活动的经验总结,劝勉人们努力学习,“积善成德”,成为有知识有修养的人。《荀子》这些观点,从认识论上讲,符合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具有唯物论的因素。从政治意义上讲,适应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对于人才的迫切需要,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六。语篇结构分析

全文共四段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2段: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第3段:论述学习能够弥补不足的作用。

第4段:论述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七。疑难问题探析

1.第一段中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它们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吗?请分析说明。

从论证思路上看,本段可分为两层:(1)前两个比喻说明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2)后三个比喻说明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非平行并列的关系,而是延伸拓展,逐渐深入的。前两个比喻和后三个比喻的关系也是如此。

2.提问: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是学习文化知识吗?

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

《劝学》中未选入本文的语句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这些语句也可以证明荀子劝勉人们学习就是让人们完善自己,最� 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美、求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规范的实施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刘海洋伤熊事件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现代教育的些许缺憾。

高中语文《劝学》教学教案 9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 文言文 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 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

二、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 劝学 》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研习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

正音,指出不足之处。?

2、讲解第一自然段。?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是全文的文眼。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3、研习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讲解第2段。?

青①,取之于蓝② ,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③ ,輮④以为轮,其曲中规⑤ 。?

①青:靛青,一种染料 ②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③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④輮:使……弯曲 ⑤规:测圆之器?

虽①有②槁暴③ ,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

① 虽:即使 ②有:通“又” ③槁暴:槁,枯。暴,通“曝”,晒。 ④挺:直?

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砺④则利。?

①受绳:经墨线量过 ②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③就:动词,靠近,接近 ④砺:磨刀石?

君子博学而日参①省②乎③己,则知④明而行无过⑤矣。?

①参:验,检查 ②省:省察 ③乎:相当于“于”④知:通“智”,智慧 ⑤过:过错?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加工 冷冻?

明确:蓝————青 水————冰?

胜于 寒于?

輮 绳 砺?

直木————轮 木————直 金————利?

(4)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他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4、研习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

(2)讲解第3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①之所学也;吾尝跂②而望 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③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④也,而闻者彰⑤ 。?

①须臾:片刻 ②跂:提起脚后跟 ③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④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⑤彰:明显,显著?

假①舆② 马 者,非利足③也,而致④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⑤也,而绝⑥江河。君子生⑦非异也,善假于物⑧也?

①假:借助,利用 ②舆:车 ③利足:脚步快 ④致:达到 ⑤能水:指游水,能,动词 ⑥绝:渡 ⑦生:通“性”,资质,禀赋 ⑧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3段。?

2、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第二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

二、检查背诵情况?

抽查(个别)背诵,集体背诵。?

三、讲解第四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讲解:“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虚词也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

“无以”——可与“河曲智里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3、本段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②“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③“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四、总结全文。?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说理透彻的特点。?

2、结合《优化设计》提供的相关材料及本文所体现的观点,了解荀子“人定胜天”的 思想 。?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一课时

同学们,下面我们上《劝学》。

《劝学》是我们这个学期要上的最后一课文言文,这一课是我们特意留下来的,对于我,是早有预谋的,对于大家,不知是否是有备而来?-----(回答可能是:是或不是)

(回答是):既然大家是有备而来,那么我们就给众多的领导教师检阅我们的成果!

(回答不是):既然大家没有准备,或者准备不好,那就让我们使出浑身数解,希望我们能不让各位领导老师失望!

1、?诵读课文

下面我们请大家先将课文下面的注音及通假字移到正文上,然后读一下课文,注意停顿: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3分钟)

2、解题:

①下面我们看题目《劝学》是什么意思?

勉励学习,劝是勉励、鼓励的意思。

我们以前学过这个意思吗?——学过,“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课本P90,注解第22)

为什么要勉励学习呢?

——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时尚口号:知识改变命运)

——学习可以弥补先天不足;

——学不可以已

②作品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荀子?劝学》

《荀子》是部什么样的著作?(——见《创新设计》文学常识及学法指导之课文导读)

荀况是诸子百家的哪个流派?其思想如何?

儒家,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另两位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西汉董仲舒,南宋朱圣人朱熹)

他是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人称之为荀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洵之讳,写作孙卿。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有人曾评价,庄子、荀子瓜分了中国文化:

荀子在其两大弟子手上赢得了庙堂中国——韩非成了中华帝国的教父,李斯成了秦帝国的宰相;

庄子赢得了江湖中国,成为中华文化尤其是中华艺术的宗师。

荀子的思想主要有哪些呢?(——见《创新设计》文学常识)

1)认为人定胜天。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认识掌握它,利用它。

《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

2)他主张与时俱进。“与时迁徙,与世偃仰”,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

“法后王“、“王道““霸道“并用,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

3)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此与孟子的“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相对。

强调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主张“明礼义而化之”。“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3、课文讲析

正因为后天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所以要“劝学”。

下面我们来看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请同学们再齐读一下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

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

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下面请一个代表上来板书一下练习一,把提示的比喻句也一并写上,并标上序号,中间的字可用省略号表示。

再请一个同学上来给二、三、四段的比喻按练习一提示的分论点进行分类。

组内就练习一及两位同学的板书进行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师:请同学们根据填写好的练习一背诵本文

(生集体背诵)

师:自读全文,然后合上书背诵全文

师:下面分析第二段,本段一共用了5个比喻,论述了什么内容?

?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两个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

①作者以青胜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板书:青青于蓝,冰寒于水)

生: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

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

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句式特点:a.+于=比较,可译为:比……a.

成语溯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师:对。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

(板书:直木为轮)

通假字: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头之间的“有”,常通“又”。

如碑文上常有的“享阳某十有几”《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生:说明事物可以后天改造。

师:对。谁能说得更全面、更具体些?

生: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一个人如果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师:很好。“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

(板书:金就砺、木受绳)

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板书:知明而行无过)

推理方法:类比推理,?以类比排列的方式,引物连类,取譬设喻,从而非常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知识能力

类比例证:蝴蝶花开蝴蝶飞,鹧鸪草长鹧鸪啼。门前种得相思树,落尽想思人未归。

师: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生:“学不可以已。”

师: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第一课时结束前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练习二三,下节课抽查

第二课时

1、?抽查两人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2、?请不点名由五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上黑板完成练习二五组加点词的辨析

3、?请7位同学自觉得上黑板完成练习三的通假字

4、?分析课文三至四段

1)、分析第三自然段

先请一名学生背诵第三自然段。思考一下本段写了几层内容?

生:分三层。第1句为第一层,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第2、3句为第二层,具体阐述“假于物”的重要

第4句为第三层。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

师: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  分总关系。

师:思考“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外物,各种客观条件,这里指学习,学到的知识。

师: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类比:?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

(板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善假于物,可以成就自己

善假于学,可以弥补己之不足)

师: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类比,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

词语分析:而:①表修饰:终日而思,?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

②表并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表转折:而青于蓝,而见者远,而闻者彰,而至千里,而绝江河。

④表假设: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恂恂而起,而吾蛇尚在。

2)分析第四段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四段。?

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

生:这段主要论述学习态度。

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无以成江海”,阐述学习要善于积累;

第二层,从“骐骥一跃”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

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

(板书:学习态度—积累、恒心、专心)

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

生:比喻。

师:第一层的前面两个比喻句与“积善成德”一句是什么关系? 类比关系。

第二、三层主要用什么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对比论证。

师:为什么要专心?一心不能两用,专心致志,才能把事情办好。

作者在课文节选之后作了明确回答: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特殊句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特点:n.+?之?+ a.(句末)=a.+ n.,又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词类活用: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活用为状语)

3)小结:

师: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故曰:学不可以已。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我们需要学习。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一口不能吃成胖子,一眼不能看遍九州。一心不能两用。

所以,学习需要积累,需要坚持,需要专心。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希望我们的同学好好珍惜现在,以学广才,立志成学,争取做一个于国于家于己都有用之人。

4)作业布置

①课外收集一些古代有关劝学的名言名句;

②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劝学文字

③有条件去阅读荀子的《劝学》全文。

课时安排 10

第一课时:诵读课文、探究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整理、归纳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句式)。

劝学 11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 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2)吾尝跂而望矣( )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4)其曲中规( )

(5)虽有槁暴( )( )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7)君子生非异也( )

明确:(1)kuǐ(2)qì(3)lòu(4)zhòng(5)yòu通“又”;pù(6)zhì通“智”(7)xìng通“性”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 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1.检查背诵

2.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A.字词解释

(1)通假字(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4.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

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5.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教案点评:

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学习本课首先要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再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最后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案示例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翻译全文,理解文意。

步骤与方法:

1.看“预习提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课文。

2.教师出示应掌握的实词和虚词,让学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弄明白。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解答。

3.同桌轮流口译课文。翻译不准确的,对方应指出来加以纠正或共同讨论;二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解决。

4.教师提问几个重、难点的语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5.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分析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荀况特别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就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请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学不可以已。”

(板书:学不可以已)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一自然段。

(生集体背诵)

师:请问本段论述了什么内容?

生:论述了学习的意义。

师:运用什么方法论述的?

生:比喻。

师:很好。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者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板书: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生: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

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

师:对。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

(板书:直木为轮)

生:说明事物可以后天改造。

师:对。谁能说得更全面、更具体些?

生: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而且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人若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师:很好。“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

(板书:金就砺、木受绳)

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板书:知明而行无过)

师: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生:“学不可以已。”

师: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先请一名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师:很好。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段写了几层内容?

生:分三层。第1句为第一层,第2、3句为第二层,第4句为第三层。

师:对。第一层阐明什么内容?

生: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师:对。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

生:分总关系。

师:对。第二层是具体阐述“假于物”的重要,第三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联系前文思考“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生:学习。

师:对。由此看来,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生:比喻。

师:用哪几个比喻?

生: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

(板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善假于物)

师: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三段。

学生集体背诵。

师: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

生:这段主要论述学习态度。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

(板书:学习态度—积累、恒心、专心)

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

生:比喻。

师:每一层的两个比喻句是什么关系?

生:对比关系。

师:对。本段的三层内容都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生:使中心论点更生动、更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师:很好。请同学们拿出纸来,按要求作练习。要求:每人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比喻要恰当。

(学生动笔写,5分钟)。

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哪位同学先说一说?

生:知识如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就会枯竭。

师:比喻贴切吗?(学生答:“贴切。”)

生:空虚的头脑若以知识来充实,犹如雨水浇灌着干旱的土地,使它能恢复生气。

师:很好。

生: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的生活,犹如在黑暗中的远征。

师:好。

生:没有知识的头脑,像不长谷物的荒地。

师:他从反面设喻,也很好。

生:没有知识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东摇西晃,虚度年华。

师:请同学们推敲一下是否贴切。

生:不贴切。“断线的风筝,东摇西晃”主要是说无明确的飞行方向,与“没有知识”无相似之处。

师:若将本体改动一下,就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句,请你改一下。

生:将“知识”改为“志向”。

师:对。改为“志向”“目标”“理想”等,就是个很生动贴切的比喻。好的比喻必须符合合理、生动、新颖的要求。

师:再请同学们运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

(学生写,6分钟)

师:请同学们先分成几个小组交流一下,写得好的向全班同学推荐一下。

师:哪些同学写得不错,请组长推荐一下。

生:谦虚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因而刻苦好学,永不自满;骄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因而浅尝辄止、夜郎自大。

师:好。这是以对比设喻阐述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生:勤奋的人,像一颗明珠,无时不刻不放出光芒;而懒惰的人,像生了锈的铁,毫无用处。

师:不错。这是以对比设喻阐述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

三、作业 :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论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适当运用比喻论证法。

《劝学》教学设计 12

《劝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的一篇议论性散文。自流传以来广泛的受到大家的喜爱和推崇,是人们了解先秦文化、儒家思想重要材料,是人们激励自己、不断提高的力量源泉。在中学课本中,它是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勤奋学习的一篇力作。因此在授课前做了认真的准备,制定了详尽的教学目标。

在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荀子其人;疏通文句,整理积累重要的实、虚词的意义与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固定句;积累本文的名言名句;体会、学习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体会、学习本文严密的谋篇布局特色;明确如何才能获得教养等等。

在能力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文言名篇的能力;培养学生能据已学、据课注、据语境准确解读文句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与合作相结合探究问题能力等等。

在情感方面,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体会和谐合作、双赢进步的成就感,激发主动、自觉学习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之于教养和人生的重要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的习惯。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也有不足,比如课堂的节奏偏慢,为赶时间有点虎头蛇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好地握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劝学 13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学习重点:1、实词:已、中、疾、彰、假、水、绝、兴、

2、虚词:之、而、乎、于、焉、无以

学习难点:判断句式、定语后置句式、状语后置句式

学法指导:反复诵读、字词句翻译、理解背诵

预习导学:

一、文本链接

1、 荀子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   字    ,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    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同孟子成为对立派,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2、解题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作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和必要,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的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因此,“劝”在本文是    的意思。所以题意是“     人们勤奋学习”。

二、基础知识

1.字音掌握

木直中(     )绳   虽有槁暴(     )  参省(     )   锲(   )而不舍     须臾(     )    驽(      )马          假舆(       )马

镂(     )           跬(    )步         螯(   )           蛟(      )龙        跂(    )      朽木不折(     )

2.解释下列实词和虚词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木直中绳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声非加疾也                               假舆马者

而绝江河                                 无以至千里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归纳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并解释

4、找出词类活用并翻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5.译古今异义词

輮以为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蚓无爪牙之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6.一词多义

①于    青,取之于蓝                         ②  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而青于蓝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③而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吾尝终日而思矣

登高而招

蟹六跪而二螯

锲而舍之

通过以上句子总结“而”的用法,并将课文中其它带“而”的句子找出来,判断它们的用法。

④ 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以为妙绝

佛印绝类弥勒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7.找出本文的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②状语后置句

③定语后置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能够背诵默写课文。

2、能够流畅的翻译课文。

3、掌握文本的论证特点及语言特色。

4、领会学习的重要意义,明确学习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学习重点:背诵、默写

学习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过程及语言特色

学法指导:诵读、默写、翻译

预习指导:

一、理清文脉:                        学习的意义:

中心论点:                         学习的作用:

学习的方法、态度:

二、文本探究:

1、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① 自主预答:

②课堂整合:

2、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①自主预答:

②课堂整合:

3、最后一段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述的?请结合第4段谈谈本文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

①自主预答:

② 课堂整合:

三、背诵默写: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2、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          ,          ,而致千里;             ,非能水也,           。             ,善假于物也。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

得,      。        ,              ;              ,             。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                 ;锲而不舍,            。                ,              ,              ,             ,用心一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

四、翻译句子

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五、当堂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蓼(liǎo)蓝  靛(diàn)青  其曲中(zhǒng)规  参省(xǐng)

b.跂(qì)而望  埃(āi)土  金就砺(lì)  骐骥(jì)

c.跬(kuǐ)步  舆(yú)马  槁暴(pù)  金石可镂(lǚ)

d.用心躁(zào)也  须臾(yú) 句读(doù)  参(cēn)省乎己

2、 下面对加点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 . 假 ( 借助,利用 ) 舟楫者    狐假 ( 借助,利用 ) 虎威  不假 ( 借助 ) 思索

b . 冰,水为 ( 做,凝成 ) 之     行将为 ( 被 ) 人所并     为 ( 为了 ) 之奈何c . 非利足也,而致 ( 达到 ) 千里  专心致 ( 尽,极 ) 志  闲情逸致 ( 兴致,情趣 )

d . 劝 ( 劝勉,鼓励 ) 学    劝 ( 用道理打动人 ) 导  劝 ( 劝说,阻止 ) 架

3、 指出没有词类活用的句子 (  )

a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 .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5、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

a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b . 善假于物也 / 于是余有叹焉 / 青取之于蓝

c .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d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不如登高之博见

6 . 选出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 (     )

a . 善假于物也。     b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 蚓无爪牙之利     d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 . 选出下面各句中划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      )

①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②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④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a . 达到 隔断 猛烈 功劳        b . 得到 渡过 大 成绩

c . 得到 断绝 快 功绩          d . 达到 横渡 强 成功

8.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最恰当的一组是(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暴:露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须臾:指长者

c.故不积跬步           跬:一步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省:忽略

六、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劝学的名言:

2、 阅读并翻译: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安有人臣而戏其君乎?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2)师旷关于人生少年、壮年、老年学习意义的论述,用荀子《劝学》中的原话说就是 :

这则短文启示人们:

3. 课外美文赏读:      劝学篇第一

荀子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

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 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

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参考译文]:

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惯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老是想着安逸。认真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巨大的幸福。”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薰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编织作窝,系在嫩芦苇上,风一吹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木朽了生虫,忘记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会自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腾空飞起,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生存。《诗》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喂养七只幼鸟也能有条不紊。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正人君子的意志必须始终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 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滋润,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也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 长期积累才能深入探究出其中的奥秘,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毕业,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习,要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倾注全部的心血,表现在一言一行,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

能够完美于他的七尺之驱呢?古人学习是自身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

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罗嗦;浮躁罗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远离现实;《春秋》简略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那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充其量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只有学习礼仪才能做到。就像提起皮袍的领子,用五指梳理皮毛一样顺理成章。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办事情,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矛舂黍米,用锥子扎铜壶一样是费力不讨好的。所以,崇尚礼仪,即使不太透彻,也算是礼仪之士;不尚礼仪,即使聪颖善辩,也不过是一介散漫不羁的书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答理;前来传播不合礼法之事,别去追问;在你面前评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参与;态度野蛮的,别与他争执。所以,一定要是合乎道的标准,才给予礼遇;不按道的标准,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有明显感应的人,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极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只顾滔滔不绝长谈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感激的。”说的就是这回事。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从千里之外驾驭车马只差半步却停下了,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各类事物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至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小人才犯的低级错误。涂巷之人中间好的少,坏的多,像桀、纣、拓就是属于这一类型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我们已经知道了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要常用朗读和训释去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用寻师访友来把握,从而达到排除所有干扰去潜心修炼。使眼不再看不该看的、耳不再听不该听的,嘴不再说不该说的,心不再想不该想的,以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一门心思就只想着如何造福天下。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你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你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你的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变。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变,那就是完美的人生了。到那时上天会为你显现它的光明,大地会为你显现它的广阔,君子最应该珍惜的就是自身德行的完美了。

高中语文《劝学》教学教案 14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4)熟知议论文的三要素并找出本文三要素的具体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2)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分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法与学法】

提问、思考、讨论、练习、诵读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都要求写议论文或记叙文,因为议论文能考察学生活跃而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清晰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锋利而雄辩的论辩驳诘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写出高水平的议论文呢?今天我们就继续通过分析荀子的《劝学》来领悟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二、听朗读,理清文章结构

1、 指名说说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

明确: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2、指名说说议论文论证角度有哪些?

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一)第1段课文分析

3、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学不可以已。(荀子在第一段就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4、讨论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

明确: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

(补充解释: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

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5、中心论点明确了以后,第二三四段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它们分别在谈什么

明确:二三四段是对第一段的分说,即是全文的分论点:

? 第二段: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三段: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段:学习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二)第2段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学生自读,找出本段的比喻句,教师请学生来回答(展示PPT表格)

本段一共用了5个比喻,   ?

1、作者以青胜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加工 冷冻

明确:蓝————青 水————冰

胜于 寒于

生: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

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

成语溯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輮 绳 砺

直木————轮 木————直 金————利

2、、作者又以“直木为轮”、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三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3、用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

4、这一段作者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正面设喻论证,把道理隐含在比喻中需要推论出来。

(三)第3段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学生自读,找出本段的比喻句,教师请学生来回答(展示PPT表格)

1、(1)第1句话的前半部分通过“终日思”和“须臾学”的对比,强调了什么?

(2)接着,后半部分又用了“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来进一步论证,说明了什么?

2、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3、第3段作者又运用了什么的论证方法?

(四)第4段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学生自读,找出本段的比喻句,教师请学生来回答(展示PPT表格)

第4段作者运用了10个比喻,这些比喻句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论述了学习的哪些方面?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三、梳理文章结构、论证方法。

SHAPE MERGEFORMAT

分析写作特色

本文的写作技巧是什么(即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学生讨论回答后小结:

1.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

借鉴学习,课堂练笔

五。课堂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六。布置作业

1、 熟背《劝学》全文(必做)

2、完成《名校学案》练习题(必做)

《劝学》详解

荀 况

君子( eq o(sup 5(有学问),sdo 2(修养的)) eq o(sup 5(有 ),sdo 2(人)) )曰:学不可以已(停止)。青( eq o(sup 5(靛青,),sdo 2(一种染)) eq o(sup 5( ),sdo 2(料)) ),取之(代词,青)于(介词,从)

君子说, 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

蓝( eq o(sup 5(蓼蓝,),sdo 2(可制染)) eq o(sup 5(叶子),sdo 2(料)) ),而( eq o(sup 5(连词,),sdo 2(表转折)) )青于(介词,比)蓝;冰,水为( eq o(sup 5(动词),sdo 2(凝结)) )之(代词,冰),而( eq o(sup 5(连词,),sdo 2(表转折)) )

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冻成的, 但

寒于(介词,比)水。木直中(符合)绳,輮( eq o(sup 5(通“煣),sdo 2(火熨木)) eq o(sup 5(”,用),sdo 2(使弯曲)) )以( eq o(sup 5(介词),sdo 2(,把)) )( eq o(sup 5(省 ),sdo 2(“之”)) )为(动词,制)轮,

它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

其( eq o(sup 5(代木,),sdo 2(作定语)) )曲中规( eq o(sup 5(测圆的),sdo 2(工具))) 。虽( eq o(sup 5(连词),sdo 2(即使)) )有(通“又”)槁(枯)暴(晒),不复挺(直)者,輮使

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 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

之(代词,它(木))然( eq o(sup 5(代词),sdo 2(这样)) )也。故( eq o(sup 5(连词),sdo 2(所以)) )木受绳则( eq o(sup 5(连词,),sdo 2(承接,)) eq o(sup 5(表 ),sdo 2(就)) )直,金(金属)就( eq o(sup 5(动词,),sdo 2(近,靠)) eq o(sup 5(接 ),sdo 2(近)) )

它弯曲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

砺(磨刀石)则( eq o(sup 5(连词,),sdo 2(承接,)) eq o(sup 5(表 ),sdo 2(就)) )利,君子博学( eq o(sup 5(广泛),sdo 2(学习)) )而( eq o(sup 5(连词,),sdo 2(表递进)) )日( eq o(sup 5(名作状),sdo 2(,每天)) )参(验,检查)省(省察)

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

乎(介词,于(对))己,则( eq o(sup 5(连词,),sdo 2(假设结)) eq o(sup 5(表 ),sdo 2(果)) )知明( eq o(sup 5(通“智),sdo 2(,智慧)) eq o(sup 5(” ),sdo 2( )) )而( eq o(sup 5(连词,),sdo 2(表并列)) )行无过矣。

就智慧明达, 行动不犯错误了。

吾尝(曾经)终日而( eq o(sup 5(连词,),sdo 2(表修饰)) )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 eq o(sup 5(助词),sdo 2(不译)) )所学( eq o(sup 5(所字结),sdo 2(学习的)) eq o(sup 5(构,),sdo 2(收获)) )也;

我曾经整日思索, 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

吾尝(曾经)跂( eq o(sup 5(提起),sdo 2(脚后跟)) )而( eq o(sup 5(连词,),sdo 2(表修饰)) )望矣,不如登高之( eq o(sup 5(助词),sdo 2(不译)) )博见(见得广)也。登高而( eq o(sup 5(连词,),sdo 2(表修饰)) )

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 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登高招手,

招,臂非加长也,而( eq o(sup 5(连词,),sdo 2(表转折)) )见者远;顺风而( eq o(sup 5(连词,),sdo 2(表修饰)) )呼,声非加疾( eq o(sup 5(强,这),sdo 2(声音宏)) eq o(sup 5(里指),sdo 2(大)) )也,

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

而( eq o(sup 5(连词,),sdo 2(表转折)) )闻者彰(明显)。假( eq o(sup 5(借助),sdo 2(利用)) )舆(车)马者,非利足(脚步快)也,而( eq o(sup 5(连词,),sdo 2(表转折)) )致(达到)

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 不是脚走得快, 却能到达

千里;假( eq o(sup 5(借助),sdo 2(利用)) )舟楫者,非能水( eq o(sup 5(名作动),sdo 2(,游水)) )也,而绝(横渡)江河,君子生( eq o(sup 5(通“性),sdo 2(资质,)) eq o(sup 5(”,),sdo 2(禀赋)) )

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

非异也,善假(借助,利用)于(介词,向)物( eq o(sup 5(外物,),sdo 2(种客观)) eq o(sup 5(指各),sdo 2(条件)) )也。

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起)焉( eq o(sup 5(兼词,),sdo 2(从那里)) );积水成渊(深水),蛟龙生焉( eq o(sup 5(兼词,),sdo 2(从那里)) );积善成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

德,而( eq o(sup 5(连词,),sdo 2(表承接)) )神明自得(获得),圣心备焉(助词不译)。故( eq o(sup 5(连词),sdo 2(所以)) )不积跬( eq o(sup 5(古代),sdo 2(的半步)) )步,

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

无以( eq o(sup 5(没有用),sdo 2(…的办)) eq o(sup 5(来…),sdo 2(法))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

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

驽马(劣马)十驾( eq o(sup 5(马拉车),sdo 2(所走的)) eq o(sup 5(一天),sdo 2(路程)) ),功在不舍( eq o(sup 5(放弃),sdo 2(中止)) )。锲而( eq o(sup 5(连词,),sdo 2(、假设)) eq o(sup 5(有如果),sdo 2( 之意)) )舍之( eq o(sup 5(代词,),sdo 2(“锲”)) ),朽木

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

不折;锲而( eq o(sup 5(连词,),sdo 2(、假设)) eq o(sup 5(有如果),sdo 2( 之意)) )不舍,金石可镂(雕刻)。蚓无爪牙之( eq o(sup 5(助词,),sdo 2(后置的)) eq o(sup 5(定语),sdo 2(标志)) )利( eq o(sup 5(定语),sdo 2(后置)) ),

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

筋骨之( eq o(sup 5(助词,),sdo 2(后置的)) eq o(sup 5(定语),sdo 2(标志)) )强( eq o(sup 5(定语),sdo 2(后置)) ),上( eq o(sup 5(名作状),sdo 2(,向上)) )食埃土,下( eq o(sup 5(名作状),sdo 2(,向下)) )饮黄泉,用(因为)心一也。

坚强的筋骨, 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

蟹六跪(蟹脚)而( eq o(sup 5(连词,),sdo 2(表并列)) )二螯(蟹钳),非蛇鳝之( eq o(sup 5(助词),sdo 2(,的)) )穴无可寄托者,用(因为)心躁( eq o(sup 5(浮躁,),sdo 2(不专心)) )也。

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劝学》复习要点

一、注释词语:

君子( eq o(sup 5(有学问),sdo 2(修养的)) eq o(sup 5(有 ),sdo 2(人)) )曰:学不可以已。

青( eq o(sup 5(靛青,),sdo 2(一种染)) eq o(sup 5( ),sdo 2(料)) ),取之于蓝( eq o(sup 5(蓼蓝,),sdo 2(可制染)) eq o(sup 5(叶子),sdo 2(料)) ),而青于蓝;

教学目标 15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以诵读培养语感,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认识“学不可以已”的深刻道理。

第二环节:探究课文 16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也一样,对课文都有了各自得体会或感悟。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探究一下。首先,大家在字词句这个层面上有没有困难?

(一)课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师生交流讨论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1、文言实词

2、文言虚词

(1)“于”的三种用法:

①相当于“从”,如“取之于蓝”的“于”;

②表示比较,如“青于蓝”的“于”;

③表示动作方向,如“善假于物”的“于”。

(2)“者”的两种用法:

①相当于“……的人”,如“假舟楫者”的“者”;

②指代结果,以示将有所解释,如“不复挺者”的“者”。

(3)“而”的四种作用:

①并列(“知明而行无过”);②表修饰(“终日而思”);

③表转折(“而致千里”);④表顺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3、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等)

4、课文中哪些说法你觉得不够严谨的?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则知明而行无大过矣)

(2)蚓和蟹的比喻不太恰当,这些只是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用心专一、用心浮躁”关系不大。

(二)课文行文思路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疑点,请大家讨论。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那么

1、就议论这点而言,文章的论点是什么?(第一段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

2、这个论点是两千多年前的看法,就今天看来是否还有生命力?(学习改变命运、终身学习)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自己的论点的?(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4、荀子看来,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学习有什么作用?(弥补不足)

学习的方法是什么)(善于积累)

学习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坚持、专一)

5、就散文这点而言,它的文学性体现在哪里?(作者通过二十个比喻来说明道理,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6、谁来总结一下本文的行文思路?

从学习的意义上论证(5个比喻)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从学习的作用上论证(5个比喻)

从学习的态度上论证(10个比喻)

第一环节:诵读课文 17

训练方法:分段读、分男女生读、全文读、听课文录音

(一)齐读课文(学生读后,教师指导正音、停顿)

同学们读的很投入,声音很响亮。 但也有些瑕眦,例如某个字音不准,某个句子的停顿,还有情感处理不太够。这样好象有些对不起这样的名篇,大家请看大屏幕。

注意下列字音:

有yòu槁 gǎo 砺lì 跂qì 舆yú 蛟jiāo 跬kuǐ 骐qí

骥jì 驽nú 锲qiè 镂lòu 鳝shàn 生xìng 臾yú

注意一些句子的停顿处理:

1、学/不可以已

2、輮/使之然也

3、故 /木/ 受绳 / 则直,金/ 就砺/ 则利

4、君子/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 知明/ 而行无过矣。

5、吾尝/ 终日而思矣,不如/ 须臾之所学也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7、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二)欣赏课文诵读(播放课文录音)(注意朗读名家对诵读节奏和情感的处理)

(三)自由诵读,品味语言(教师下去指导,邀请学生个人诵读)

(四)齐读、个人读。

小结(可请学生来小结 18

这节课我们做了什么呢?

1、模仿名家诵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的字词句和行文思路;

3、尝试背诵课文。

高中语文《劝学》教学教案 19

教学目标:

1、通过《劝学》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3、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识字与写字的方法。

4、认识9个生字,会写“更、书、劝、学、首、迟、发”7个生字,掌握一个新部首。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学会新部首。

2、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

3、生字卡片。

4、学生提前查阅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以及颜真卿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家进入学校,每天都在读书、学习,大家知道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吗?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教师也找到了一些这们的名人名言。出示:学而不厌;天才出于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古人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后人,要从少立志读书自强、勤奋刻苦、珍惜时间,不能虚度过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会后悔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一首诗《劝学》。颜真卿这个人物很有名,哪位同学能根据自己查到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过书法的同学都知道,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他创造的书法具有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他所有的这些成绩都来自于他从少的勤奋好学,后来他把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会写了出�

二、朗读古诗,初步体会诗意。

1、教师示范读诗,诗的节奏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由读诗。

4、个别学生读诗,教师纠正字音。

5、学生齐读古诗。

6、学生自由读诗,同时找出要求会写的字。

三、在文本中学习要求会写的字。

1、学习“劝”:“劝”有两个意思,一是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如“劝告”;二是鼓励,如“劝学”。谁知道“劝”字在诗有是哪个意思?

2、学习“学”:朗读诗的前两句。

3、学习“更”:指导发音。

4、学习“书”:前两句诗的意思是晚上要挑灯夜读,早上鸡叫就要起订读书。

5、学习“发”:“发”是多音字。

6、学习“首”。

7、学习“迟”:后两名诗的意思是有的人青少年时期不勤奋,等到白头时再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导入课文 20

刚才,很偶然的想到一个很实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遍地都是正确的答案。我很想听听同学们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1、从小学到现在,也算是十年寒窗了,你是否思考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2、第二个问题:这些年来,你在学习上有哪些好的方法?

这几位同学的回答都很深刻,相信大家也很想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通过一篇散文的指引,穿越时光隧道去聆听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大师荀况关于学习的谆谆教诲。这篇散文的题目是《劝学》(课件板书)

“劝学”的“劝”是什么意思?

生:勉励之意。

师:那这个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它虽然是文言文,但其内容浅易,行文思路清晰。同学们一起来读一遍。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