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七颗钻石》教案优秀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认读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从故事中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3、体会懂得关爱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懂得关爱别人,用爱心对待每一个人。
【教学难点】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方法】
1、自主阅读。
2、小组讨论。
3、教师讲授。
【教学过程】
1、教师活动:
教师谈话,导入新课,扫除文字障碍。
⑴ 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⑵ 扫除文字障碍。
2、学生活动: 读第一自然段,想想:
⑴ 当时地球上发生了怎样的旱灾?
⑵ 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水的重要?
(干涸 干枯 焦渴)
⑶ 你能用这种语气读一读。
3、读第二、三自然段:(小组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
⑴ 找出描写水罐变化的句子。
⑵ 思考:
从水罐一次次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汇报结果:
从水罐一次次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板书爱并收集爱的格言,积累格言。
6、朗读课文:(音乐的伴奏)
正确、流利、有感情。
7、作业超市:
必做:
⑴ 朗读课文。
⑵ 抄写生字、词语。
选做:展开想象讲这个故事。
教学目标
一、理解"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会关爱他人,成为能献出爱心的人。
二、了解童话作品夸张、想象的特点。
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点
一、爱心的神奇力量。
二、丰富的想象。
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个动人的故事。
师:在这个故事里,爱心体现在哪里?爱心创造了什么奇迹?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一篇关于爱心的童话故事
师:我们小学都学过哪些童话?
师:你们喜欢童话吗?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世界
(板书课题《七颗钻石》)
师:了解列夫。托尔斯泰吗?
师(打出大屏幕)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生于贵族家庭,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
师:我们看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投影)
师:请同学们把课文大声地朗读一遍,要求能复述故事。
师:读完后同学们看到这篇课文没有生字,看看大屏幕上的这些字你会读吗?
师:(打出大屏幕)
干涸 水罐 捡 瞬间 舔 唾沫 绊倒
师:哪位同学能够把这篇童话讲给同学们和听听?
生复述故事
师:他说得好吗?
师:他说得很好!
师:同学们现在带着问题听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读一读 想一想
1、童话中水罐和罐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2、这些神奇的变化是在人物什么行动后发生的?
生听课文--------------生讨论
师:你们讨论有结果了吗?
生1: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
师:什么是变化过程?由……到……才是变化过程呢!
生1:水罐内 由无水变成有水
罐内涌出水并且出现了钻石
水罐 第一次由木做的变成银的
第二次由银的变成金的
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生1:小姑娘为她的母亲找水的时候睡着了,醒来时从无水变成了有水,接下来绊倒了,水罐从空中摔下,水一点也没有洒,水罐端正地放在地上,小姑娘倒水给小狗喝,水罐变成了银的,……水罐由银的变成了金的,小姑娘把水给过路人喝,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涌出了清泉。
师:小姑娘想喝水吗?
师: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1:“想喝个够”
生2:“咽了一口唾沫”
师:小姑娘把水让给小狗、母亲、路人喝,小姑娘充满了爱心!
师:小姑娘希望爱心普照人间,文中哪里能够体现?
生:越升越高……
师:一起读一遍
师:大熊星座就是这样形成的?
生:不是
师:这是童话,什么是童话呢?
师:介绍童话,童话是……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师:这篇童话也是借助夸张和想象的。
师:那现实生活中大熊座是什么样子的呢?(投影大熊座)
师:“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的话,她会梦到什么呢?
生1:仙女送水
恶梦 没有水
生2:梦到小溪,把水带回家,母亲的病也好了,然后自己舀水喝!
生3:恶梦,一路上有渴死的动物、人,回头一看是漫天的黄沙!
生4:梦到上帝,上帝造井救活了人们,救活了母亲!
师: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的目的是找水。
师:她充满了爱心,其实在我们的周围也有些充满爱心的故事。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
生3:家长把好吃的留给我们
师: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师: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身边的人都在关爱着我们,我们充满了感动。我们学过的有一些诗句也是表达爱心的。
生1:《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亲情
生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我们的世界充满了亲情,充满了爱心,让我们拥抱这个世界,让我们感受爱心,享受爱心,营造爱心
师:让我们在韦唯的《爱的奉献》中结束这一堂课。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的变化,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通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从水罐的一次次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难点:感悟故事中作者神奇的想象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您们见过钻石吗?钻石是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钻石有关的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读通顺,读流利。
2、检查预习情况: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教师相机指导。
3、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全班交流
三、再读课文,初探故事背景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这段讲了什么内容?
(2)从哪里看出这是大旱灾?
(3)干涸是什么意思?焦渴是什么意思?
(4)从这几个词中体会到什么?
2、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探究课文
1、自由读2——3自然段,质疑:为什么水罐一次次的发生变化?
2、默读课文,思考:水罐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边读便用波浪线划下来。
3、全班交流
(1) 当她醒来,拿起水罐一看,罐子里竞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a、 问什么小姑娘一觉醒来,水罐里会装满清澈新鲜的水?是什么力量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b、 小姑娘得到水后心情怎样?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
(2)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的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a、 小姑娘你干嘛那么匆忙,以致绊倒呀?
b、 绊倒了,水却没有洒,水罐又一次显示了神奇的力量的原因是什么?
(3)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了。
a、 木头做的怎么会变成银的呢?
b、 文章有两处对小狗的描写,你能模仿它当时的语言吗?
(4)小姑娘把水送到母亲跟前,病得快要死的母亲却把水让给小姑娘,母亲对小姑娘的爱使水罐由银又变成金的了。
4、后来水又给了谁?水罐为什么又会发生变化?
5、师读第4自然段看到这七颗星星你想说什么?
讨论:问什么七颗钻石会变成七颗星星?
三、总结全文
无私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四、板书设计
神 变出了水来 爱
奇 绊倒水未洒 心
的 由木变成银 的
水 由银变成金 力
罐 钻石水流 量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情节简单,但内涵比较深,它寄寓着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这就要求学生要用心去感悟,去领会教材。课后,我做了如下的反思:
一。进文本,抓主线
即以兴趣为先导,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文本。借助水罐的一次次变化这条明线索,让学生从水罐的变化中去感悟,去挖掘课文的内涵:是什么力量促使水罐有这样的变化。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让学生多次走进文本去寻找那条暗线索:爱心。积极地探寻,大胆地想象。抓住一明一暗这两条线索,使学生能够通过文本明白爱往往能创造出奇迹。
二。应走出文本
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创造者。而教材只是教学的材料,主要还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而我这节课上没有为学生创设由教材走向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互动中走出教材,走向生活,关注生活。没有让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我把学生的思路局限在文本中,以至学生每一步都被我牵着鼻子走。而出不了文本的主要原因是我在课堂上不够煽情,情感不够丰富,包括对学生的评价都不够激qing。就像课文的开头告诉我们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都干枯了,人和动物也因缺水而面临危险。其实在这里是大可以做文章的,应把学生引出文本,让他们就像置身在四处无水的地方,自然他们对水的渴望是可想而知的,这为上好本文的后面做了伏笔,可我这节课这里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情感熏陶。
教材学情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和"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爱,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从中受到关爱他人的教育。
重点难点:
1,学会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从中受到关爱他人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小朋友们好,很高兴见到你们。老师给你们猜个谜语吧。(课件点击)这颗心里藏了一个字,猜猜是什么 (多个生猜)有不同的答案吗 (生猜)我们一起看看,(课件点击)是(爱).
师:我们的生活当中到处都充满爱,能说说发生在你身边的关于"爱"的故事吗 (生)点拨:爸爸妈妈给了我们很多无私的爱,能再说说其他方面的爱吗 比如你对别人的爱,和小动物间的爱也可以。(生)
师:听了你们这些感动的事,老师想到了一句话:(课件点击)一起读。生读再深情一点,再读。生读
二,揭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爱"的童话故事(板书:爱),题目是《七颗钻石》(师用手指题目)一起读课题。(生)不要拖音,稍微干脆点,再读一次。(生)
三,初步感知课文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0页,自由朗读这个童话,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并标上小节号。(生读2—3分钟)
2,师(课件点击):这些词语会读吗 请你读第一行。(指生分行读词语,随机点评指导:这个词语读错了,自己能纠正吗 或:把这个字读准了,再读一次;或:谁来帮助他)我们一起读。
3,师: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还认识吗 请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个童话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你开始读。你接下去读。
评价:大家已经能把课文读通了。
四,学习第1自然段
师:这个童话主要讲了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的故事。这是因为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非常缺水。到底是怎样的缺水呢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找一找。(课件第1自然段)
反馈:
师:谁来说。
(生回答:大旱灾,干涸……,(师课件上显示),并指导学生把句子读完整)(如生没说完,师:谁还有补充)
1,师:大家看"旱"这个字,上面是个(日),就是(太阳),下面是个"干",被太阳晒干了,这样的灾情就是旱灾。
2, 师:在这场旱灾中,河流和水井(干涸)了。干涸是什么意思 (生)师:形容河流,水井,湖泊这些没水了就叫干涸。这边的河流干涸了,那边的河流也干涸了,这边的水井干涸了,那边的水井也干涸了,怪不得书上说是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师课件上显示:所有的,都)师:一起读读这句话。(如不好:请抓住关键词再来读一读;如再不好:老师和你一起读)
3,师:草木丛林呢 (生:也都干枯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师课件上显示).请你读读。你也读读。(生读)干枯的草木丛林都变成什么样了 生带着这种感受一起读这句话。
4,师:人和动物也都受不了了。你来读(生读)是呀,因为没有水喝,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师课件上显示).一起读。读到这,你们仿佛听到人们在说什么,动物们又好像在说什么 (生)
5,师:同学们看(课件出示干裂图片,师引读)这真是一个大旱灾呀。我们一起读第一自然段。(音乐不停)(生读)此时的水就是生命,就是希望。
五,感受爱
1,师: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一个小姑娘离开家去找水,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用心去感受小姑娘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生默读)小姑娘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生:孝顺,有爱心,善良)(师指导说完整话)
2,师:请大家朗读2,3自然段,找找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小姑娘充满爱心,用"——"划出来。(生读,师巡视:找到句子后,再请你自己读一读)
反馈:
3,师:谁来说
生回答。师引导:这是小姑娘对谁的爱 (生)请你连起来完整地再说一遍,(师示范:……这是对的爱)师:还从哪里感受到小姑娘非常有爱心 (生自由回答)师:谁能像刚才这位同学一样把话说完整。(师引导:……这是对的爱)
(生说完,师课件点击)师:刚才同学们找的句子都体现了小姑娘充满爱心,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4,师:我们先来体会小姑娘对她母亲的那一份深深的爱。(课件出示:对母亲的爱)你从哪里体会到了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如有学生找了很多句,师:请你选择一句来说)
a,(生说词语:夜里,为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师随机表示出来)
师: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师:请你连起来再说说。(生:我从……体会到了……,"夜里"说明了……,"为母亲"说明了……)师:她为了救妈妈,不能再等了。多孝顺的孩子呀。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句话。请你也来读一读。
师:小姑娘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出发了。读。(生读)虽然小姑娘有些怕黑,但她一想到妈妈,就毅然坚定地出发了。再读。
b,师:除了这句,另外两句谁也体会到了。请你选择一句来说说。
师,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生说词语:哪儿,累得,师随机表示出来)师:说说你的理解。
师:哪儿也找不着水,能说说小姑娘去过哪里呢 在找水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或者危险呢 (课件出示句子训练)谁来说 生填空(师示范:途中"人都晕倒了好几次;差点被老虎吃了;差点摔下山崖。")
师:小姑娘太不容易了。大家一起读这句话。你一个人再来读一读。女同学一起读一读。
c,师:我们也能从(师手指课件)这句话中来体会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一起读。
师: "喜出望外"说明什么 (师课件突出"喜出望外")(很高兴)给"喜出望外"换个词(欣喜若狂,特别高兴,喜笑颜开),(你的词汇真丰富)她为什么会"喜出望外" (生)请你读这个词。再读,注意表情。(如还不好,师示范读。)
师:这句话里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女孩对母亲的爱。(师课件突出"赶紧")(说说你的理解)请你读一读。
师:请你们完整地读一读这句话,你读,你读,一起读(师生读)
5,师:小姑娘的爱非常广博,除了对母亲的爱,还有对(小狗)还有对(路人)的爱(课件点击).
师:小姑娘对小狗的爱体现在哪里 (分水给小狗)师:你怎么理解的 (生)小姑娘自己都一点儿也(舍不得喝的水)居然(分给了小狗),可见小姑娘有同情心,很善良。小狗喝了水后呢 变得欢喜起来是呀,那可是救命的水呀!请你读这句话,把小狗的"欢喜"读出来。
师:小姑娘对路人的爱又体现在哪里 说说你的感受(生)带着这个感受请你读这句话。我们一起来感受,读。
师:小姑娘不仅对母亲有着深深的爱,更对他人有着一份浓浓的大爱。这份爱是那么难能可贵,更让我们对小姑娘肃然起敬,
6, 师:不仅小姑娘有爱心,她的母亲也深深爱着自己的女儿。请大家找一找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你来读。(生读)师:这些水不仅仅是水,更是一种生命的希望。母爱真伟大。我们一起读
7,师:小姑娘和她的母亲都是善良的人,她们的心中充满着"爱"(板书:爱).这么有爱心的小姑娘除了帮助小狗,过路人,还会帮助谁呢 (课件点击)请大家拿出作业纸,写下来。(生写,师巡视)
请同学来念一念(生上台,师:我们要学会听,会听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
六,总结
师: 愿我们都像这位小姑娘一样,心中充满爱。因为拥有一颗爱心,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这个童话故事中,因为爱,创造了很多的奇迹!爱创造了什么奇迹呢我们下节课再学。这节课大家学得这么认真,老师就送你们一首小诗(课件)这首诗中充满着浓浓的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老师希望大家在享受爱的同时,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板书:爱)(课件点击)我们要永远记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七颗钻石》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作者观察自然界在北天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展开了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的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笔者经历两次教学过程,感受颇深。
【案例1】
(初读课文,将难读的句子读正确。)
师:水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
生:水罐发生了很多变化。
师: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水罐开始是空的木水罐,后来里面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接着变成银的,金的,最后从里面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师相机板书: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钻石,涌出了一股水流。
师:让我们来看看水罐发生的第一次变化。请同学们再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读一读,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说说感受。
生:我感受到了小姑娘很爱她的母亲。
师:你从那里感受到的。
生:在晚上,小姑娘去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喝,到后来她还累得倒在了草地上。从这里我感受到了小姑娘很爱她的母亲。
生:小姑娘看到水罐里装满了水,想起病中的妈妈,她自己没有喝,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去。从这里我也感受到了小姑娘对妈妈的爱。
师:谁能用朗读把小姑娘对妈妈的爱表达出来呢?
学生感情朗读。
(基本按以上步骤教学课文三、四、五自然段)
【评析】
我们可以看到,在本案例中,教师从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对小狗的怜爱,母亲对女儿的母爱到小姑娘对过路人的博爱,整个教学环节是由教师主宰着一切,学生不过是在迎合着老师去读、说。教师预设好一条阅读的暗线,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不允许学生有离线、越线之机。学生阅读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只是为了回答好老师所预设的几个问题,获取课文语言文字所荷载的内容和知识吗?当然不是,学生阅读主要是为了学会阅读,发展语言,提高语文素养。但在本案例中,教师条分缕析,将一份份的爱心硬生生地从课文中抽取出来,脱离整体语境让学生孤立地进行理解,这实际上是将语言“脱血”后肢解,使语言包蕴的情感断流。这样没有层次性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的爱只是浅表的。那么,课文中所流出的涓涓爱流,如何能流向学生的心田,去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呢?
另外,学生在这种教学设计中没有自主性,无法主动探究,只能在老师的“精心牵引”下亦步亦趋,长此以往,只会泯灭学生阅读的兴趣,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案例2】
(初读课文,将难句读正确,再把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段落找出来用心地反复去读。)
师:同学们,你们一遍又一遍地读了课文,能试着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个句子吗?
出示:当( )时,水罐( )。
生:当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喝,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等她醒来时,水罐里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
生:当小姑娘把水倒一点给小狗喝时,水罐变成了银的。
生:当妈妈把水让给女儿喝时,水罐变成了金的。
生:当小姑娘把水让给过路人喝时,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流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师:在水罐一系列的变化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让我感受到了爱。
师:再请大家好好地读读课文,从中你感受到了哪种爱呢?
学生读课文,交流。
生:我感受到小姑很爱小狗。
生:我感受到了小姑娘对妈妈的爱。
生:我还感受到妈妈也很爱她的女儿。
生:我还感受到小姑娘对过路人也充满了爱心。
师:从小姑娘的表现中,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请用“这是个( )的小姑娘”的句式说一说。
生:这是个善良的小姑娘。
生:这是个乐于助人的小姑娘。
生:这是个有爱心的小姑娘
师:哪一份爱心深深地打动了你,请你用不同的方式好好读读那段课文,说说打动你的原因,并用朗读把这份爱心表达出来。
学生读课文,交流。
生:小姑娘对妈妈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因为在已经是晚上了,小姑娘还要出去给生病的母亲找水。到后来还累得倒在了草地上睡着了。
师:想想小姑娘会到哪些地方去找水?
生:小姑娘会到许多小河边去找水,但是河流干涸了,找不到水。
生:小姑娘还会到水井边去找水,但是水井也干涸了,也找不到水。
生:小姑娘会到池塘里去找水,但业找不到。
……
师:在找水过程中小姑娘会发生什么情况?
生:因为在晚上,小姑娘可能因为看不清路而摔倒
生:小姑娘可能会被干枯的树枝划伤手臂。
……
师:小姑娘为什么要吃那么多苦,到那么多地方去找水?
生:因为她很爱妈妈,要为生病的妈妈找水喝。
师:小姑娘对妈妈的爱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打动你了吗?
生:小姑娘醒来后看到水罐里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去。她想赶紧把水给妈妈喝,这里也告诉我们小姑娘很爱妈妈,也深深打动了我。
师:小姑娘看到水罐里装满了水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生:她会非常高兴,说:“终于有水喝了!”
生:她还会跳起来,因为她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水,现在却发现罐子里装满了水,实在太高兴了。
师:小姑娘的这种表现就叫做……(喜出望外)
师:如果是你看到这罐水,你想怎么安排呢?
生:我想先喝掉一点,因为我太渴了,再把剩下的水拿回去给妈妈喝。
师:小姑娘是这样做的吗?
生:不是,她虽然很想喝个够,但她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去。
师:可见,这个小姑娘……(很爱她的妈妈)
师:同学们猜猜,水罐里的水是怎么来得?
生:我想是天上的神仙被小姑娘对妈妈的爱感动了,才让水罐里变出了水。
……
师:小姑娘对妈妈的爱感动了很多人,谁能把小姑娘这份爱心用朗读表达出来,打动大家吗?
学生感情朗读。
师:还有哪份爱心深深打动你了?
生:妈妈对女儿的爱也深深打动了我,因为小姑娘把水罐交给妈妈,妈妈却没有喝,让给小姑娘喝。
师:当时,妈妈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妈妈在想:我的女儿很久没喝到水了,肯定很渴,还是让她喝吧。
生:妈妈在想,现在要找到水实在太困难了,如果我把水喝了,女儿怎么办?
师:妈妈对女儿浓浓的爱使水罐一下子变成了金的。谁能将这份爱溶进你的朗读中。
师:还有哪份爱心深深打动你了?
生:小姑娘不仅爱妈妈,她也很爱小狗,她把自己也舍不得喝的水倒了一点给小狗喝。这里深深地打动了我。
师:小姑娘为什么要给小狗喝水?
生:因为小狗渴了,在哀哀地尖叫。
师:如果小狗会说话,它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生:小狗会说:“我实在太渴了,给点水我喝喝吧!”
生:小狗会说:“求求你给点水我喝喝吧,不然我会死的。”
……
师:喝了水的小狗会怎样?
生:小狗会围着小姑娘摇头摆尾。
生:小狗会去亲吻小姑娘,感谢小姑娘的救命之恩。
师:小姑娘对小狗的这份爱心让小狗获得了新的生命,让我们去感受这份珍贵的爱。
学生感情朗读。
师:还有哪份爱心深深打动你了?
生: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心打动了我。因为小姑娘把水让给了过路人。
师:小姑娘需要水吗?从哪儿知道的?
生:小姑娘很需要水,书上说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想凑上去喝水,还有她还咽了一口唾沫。
师:这时小姑娘在想些什么?
生:小姑娘可能在想:这个过路人赶了很远的路,肯定很渴了。
生:小姑娘还可能会想:如果我不把水给他喝,他可能会渴死的。
师:小姑娘对过路人的这份爱心又让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这次,从水罐里跳出……(生: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生: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师:再把这份爱溶入你们的朗读中,细细地品味。
学生感情朗读。
师:学到这儿,请再来谈谈对小姑娘的认识。
生:这个小姑娘充满了爱心。她不光爱妈妈,对小狗也有爱,连不认识的过路人,她也对他充满了爱心。
生:这个小姑娘心地很善良。
生:这是个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小姑娘。她自己虽然也很渴了,但她为了别人一滴水也不喝。
……
师:从水罐里流出的水会流到哪里?
生:水会流到干涸的河流与水井里。
生:水会流到所有缺水的地方,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生:水会流到干枯的花草树木下,让他们重新生长。那么世界又会变得生机勃勃了。
……
师:看到七颗钻石,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见了小姑娘的爱心。
生:我仿佛看见小姑娘的心想钻石一样在闪闪发光。
……
师:作者为什么让七颗钻石升上天空,而不留在小姑娘的身边呢?
生:我想是因为作者要让爱心永远不消失。
生:作者要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小姑娘的爱。
生:作者要让所有的人都要有爱心。
……
【评析】
在本案例中,教师在设计中紧扣一个“爱”字,引导学生去感知爱,感受爱,感悟爱,并且在整个教学环节看不到师“牵”生的痕迹,教学始终处于一种学生要读,愿读,乐说的良好氛围中,尤其是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走进文本,充分与文本对话,教师作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则正确发挥自己的“点拨”作用,指点学生走近角色,走进教材,使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感悟”体现出层次性,由“感知爱──感受爱──感悟爱”构成了完整的、严谨的教学链条,而课文中蕴涵的真真切切的爱意就随着这条教学链条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完完全全被爱紧紧包围,让课堂自始至终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1、初读感知爱:
语文课本,首先应是读本,应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阅读,让学生始终保持读的热情和渴望,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读本有整体的感知,钱梦龙老师有这么一段论述:“教学设计,大至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构思,小至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都必须有一个制高点,才能居高临下,统揽全局。”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教师巧妙运用“当( )时,水罐( )。”的说话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根据要求,学生从多角度感知课文,初步感知小姑娘的爱心,让交流的话题辐射出文中爱的讯息。
2、再读感受爱:
阅读主体的直接或接间生活经验是感悟的基础。这篇课文的体裁是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再加上课文中的主人公小姑娘又和孩子们年龄相仿。因此,学生对贴近他们生活的文本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从反复的阅读中,他们对这一同龄人的特点也会有一个粗略的感受,因此能借助“( )的小姑娘”句式表达出诸如“善良”、“乐于助人”这样的感叹。但这是学生对文本中小姑娘的一个直接的认识,就大多数学生而言,这样感受到的小姑娘的爱心,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上。
3、研读感悟爱:
要使学生对爱感悟更深刻,更高效,更有价值,必须从研读语段入手。借助语言文字这一“思维的物质外壳”引导学生对文本所反映的“内核”进行认识加工。在此,教师首先以读为基本手段,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从读中去感受爱心,从读中去寻找令自己感动的原因,然后,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充分战时自己的感悟过程。其次,教师以引导学生想象为支点,抓住文中的可发挥空间,让学生想象小姑娘会到哪儿去找水?在找水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妈妈在把水递给小姑娘喝时在想些什么?以及小姑娘把水让给过路人是内心的想法。让学生在想象中走近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去感悟一份份沉甸甸的爱。这样,学生的思维、情感在教师适时的教学点拨中逐渐清晰、丰富,内心的体验与文本的情感更靠近,内心的感悟与文本的内涵更吻合。
纵观这个教学案例,不难看出,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走进文本,走近文中角色,体会角色内心世界,从而去挖掘文本内涵,感悟出爱的伟大。让浓浓的爱意充斥了整个课堂。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同学们,开学之初,我们学过巴金爷爷的《繁星》,在那篇文章中,作者为我们展示了“我”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其实,“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在中国是这样,国外亦是如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讲述的《七颗钻石》。
1.七颗钻石从哪儿飞出来的?
2.这个罐子的神奇体现在什么地方?
(同学们可以边看书边找出答案)
教师应用心设计板书,体现出罐子由无水最后变成金的,继而飞出七颗钻石这一神奇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可以用文字:无水——有水——满满的——银——金——七颗钻石一一一大熊星座;可以用图形,在黑板上画,或者采用多媒体电脑设计成动画效果。(例如:以斜行排列的形式,用箭头显示变化的过程:空的木头水罐→有水的木头水罐→重新变得满满的木头水罐→银水罐→金水罐→冒出七颗钻石的金水罐→七颗钻石升上天变成的大熊星座)通过形象的图形让学生体会蕴含的道理。
3.是什么让这罐子变得这么神奇呢?
女孩→母亲(孝心)
女孩→小狗(善心)
母亲→女孩(母爱)
女孩→陌生人(爱心)
把这部分内容与第2小题有机结合,使本文主旨更加鲜明。
1.提示:其实,同学们也发现了,这个罐子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周围的人都充满了爱心,是“爱”让这个罐子变得神奇起来。同学们,你身边肯定也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许多充满爱心的事,请把你知道的和“爱”有关的故事讲给我们大家听,好吗?
2.文中小姑娘找水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如果你是她会梦到什么?
要求:(1)展开想像的翅膀可以充分发挥想像力。
(2)与下文联系也要紧密。
提示: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选出本组中想像力好而又有爱心的人,然后在班内发言。
有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家人,还要爱周围的人,爱每一个需要你帮助的人和动物,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1.把小姑娘梦中的情景再修改补充使其完整、合理,并且与下文联系紧密,整理成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2.课外阅读配套《语文读本》中其他童话作品。
3.制作爱心书签,送给自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