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整理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优秀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积累多音字“都”“作”“乘”“笼”。
2、能从第2—4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说出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3、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能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2、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有人称《清明上河图》为我国“宋代社会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什么特点?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板书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教师梳理问题)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指的是什么?作者是谁?
2、根据“阅读提示”浏览课文,思考: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小组交流)
3、赏读,展开想象。
(1)张贴挂图或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
(2)《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清明上河图》。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课文,对照图画,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边读边做批注。
2、选你最感兴趣的内容,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1)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行业的人物?(通过读句子,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再引导学生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功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板书:人物多)
(2)画上的街市的热闹表现在什么地方?(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张择端的画技高超,内容丰富。板书:街市热闹)
(3)桥北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教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板书:情景传神)
四、看图交流,内容拓展
1、《清明上河图》中像这样有趣的生活情景还有很多,谁能看图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师生评议。)
2、教师小结:这幅画画得非常传神,我们能透过画中的内容看到北宋人民生活的情景,所以它被称为“宋代社会的小百科全书”,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3、为什么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呢?
五、布置作业,延伸课外
1、对照画面给爸爸妈妈介绍《清明上河图》。
2、了解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搜集资料,在下节综合性学习课上交流分享。
[教学板书]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
人物多街市热闹
情景传神古都风貌
生活情景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三年级学生学习特点,紧扣阅读提示,半扶半放地进行本课的教学,努力提高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清明上河图》这幅画远离学生的生活,因此我借助视频拉近距离,用图文对照、想象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这样学生既读懂了课文,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地情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包括邮票)和光盘,有条件的可要求上网。教师准备有关挂图,有条件的应准备光盘或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语: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课文作了具体的介绍。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生动,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师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答案,然后小组交流。
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⑴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
⑵画上的街市非常热闹,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
3、学生质疑,随机解决一些问题。
三、赏读,展开想象
教师:(张贴挂图或播放光盘《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清明上河图》中的美丽风光。
1、《清明上河图》中都有哪些行业的人物?
2、画上的街市的热闹表现在什么地方?
3、北桥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读文、看图、想象、交流问题。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四、美读,表达情感
教师: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教材简说:
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篇略读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后面的几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先是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然后讲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之后,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设计理念:
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在读书中,遇到疑难处,自己运用工具书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由教师从旁指点。读书是一个过程,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教师在读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归纳。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和教师的读中指导要自然、和谐,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要打乱学生的思路。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语:
同学们,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清明上河图》。
有人称它是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还给了它极高的评价,称它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板书课题
知道什么叫名扬中外吗?(不仅全中国有名,而且全世界也有名)
生自由说
3、多了不起啊,我们一起用赞美的语气读读课题
齐读题
4、读得真棒,老师还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到了迫不及待,好吧,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欣赏这幅不朽的杰作。
二、学习课文
1、放录音看图,请同学们边听边看,想想你看到了什么?我们来比一比谁听得认真,看得仔细。
准备好了吗?请你说……
2、想更多地了解这幅画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幅画,欣赏这幅画。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P77。老师的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在不明白意思的词语旁打上?待会我们一起来研究讨论。
3、生自由读,随机指导。
4、出示词语:这些词语读会了吗?谁来当当小老师,带大家读,重点正音:作坊(轻声)乘: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
5、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很快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呢?说说为什么从这儿可以看出,拿起笔圈圈画画。
①长528厘米高24.8厘米
教室的宽尺长比划一下
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那可是个高雅的地方,非一般的物品可以陈列在那里,只有我国的国粹才有资格存放在那儿,光从这一点上,便让人感觉到真是名扬中外啊!
②人物多,有五百多人,(有五百多人的画能称得上是名扬中外的画吗?)
示句: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有……有……还有哪些行业?
你能用个词语来概括这一段吗?我送你一个词语:行业齐全(板书)
是啊,每一行的人都逃不开张泽端的眼睛,多绝啊?(板书)
请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③画面上的每个人在干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示句)
他们在干什么?(找到文中句子,齐读)
画面上那么小的人,每个人在干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真是绝!
这段话能用哪个词语来概括?(热闹非凡)板书
形态各异
三、是啊,从这幅画中,我们不仅看到人物众多,场面热闹,更叫绝的是每个人都那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1、文中的哪一段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谁把它找出来(第四自然段)
2、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一遍两遍三遍,直到你的眼前出现了这幅情景。
说说你的眼前看到了什么?你能把这个情景从画中从画面上找出来吗?
3、怎么样,很难找吧?告诉你们,这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看得清,示图
想想,这么细小的画面,张泽端居然能画的那么传神,真是一绝,真是太神了(板书:神)
4、这么传神的画面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试试先自己读,指名读,齐读
5、现在,老师请大家来当当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的小讲解员,向中外游客介绍一下这幅名扬中外的画(示图)
此时此刻,当你站在这样的一幅名画前,你的心中会涌动起怎样的感觉,你想说些什么?
总结:
师读最后一节
唯有最平凡最真实的东西才最长久,永远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作业:
回家向你的父母和朋友介绍这幅画。
反思得失:
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是阅读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单纯的对内容的理解,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其实是多方面的。在这样的理解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作者所描绘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体会作者的深刻思想和美好丰富的感情,这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理解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将得到发展,因为对内容的理解必须经过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由对生动、具体、局部的语言材料的感性认识,经过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走向理性的认识。学生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由具体到抽象,由局部到整体,由表面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中,思维水平将逐步得到提高。
《语文新课标》在阶段目标中基本没有涉及“段落”这个概念?是它不重要吗?答案是否定的。过去的段的训练容易把我们的教学引向繁琐分析的桎梏中,它追求的是标准、结论、答案的统一,忽视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压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阅读的规律,把“分段”、“概括段意”这个手段变成必不可少的训练程式。在阅读中,对于段落及其概念,我们是不可能完全回避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把分段、概括段意作为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来看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段的概念由文字内容渐渐地向学生讲解,让学生理解,可以把同一意思的句子合为一个自然段。
而段由句生成,因此句式对于中段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够帮助他们理解段的概念。尽管新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定的句式训练还是比较重要的,对形式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对内容的理解。课文可以说是书面语言的海洋,里面的语言形式丰富多彩,语言现象数不胜数,语言风格多种多样。那生动、贴切的比喻,那铿锵有力、富于节奏感的排比,那形象、巧妙的拟人,那充满音韵美、工整的对仗;那画龙点睛般的神来之笔,那精炼的一语道破,那含蓄深刻的哲理意味,那雅俗共赏的诙谐与幽默。或庄重、或谐谑;或朴实、或典雅;或粗犷、或细腻;可以说,各种语言现象、各种语言形式、各种语言的风格应有尽有,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这些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语言的形式,体会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修饰文字的,体会到这些语言文字的准确之处、鲜明之处、生动之处。这样,学生对语言的意义和内容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解,才有可能吸收消化,才能谈得上运用,进而熟练地运用,得心应手地运用。否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总是在课文的内容上绕来绕去,对语言的形式却了解甚少,这就基本失去了学习语文的意义,丢掉了语文学科的主要特点。
有了扎实的基础,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对于三年级的作文也能够有很大的帮助。也许有人说对于作文来说,应该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但对于多数的学生来说,能海阔天空地想,却无法得心应手地写,其原因在于其语言的规范性不够,因此,段落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规范学生的语言。
语文是语言文字的学习,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成篇,语文的学习需要扎扎实实的一步一步走,容不得半点浮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哪些内容,感受其艺术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3、初步学会课外阅读的方法。
【板书设计】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品味性的精读:
绘画传神 一、初读感知
历史价值高 二、解决疑难
三、品读批注
四、摘抄积累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看课外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看不同的文章,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我们就要进行品味性的精读(板:品味性的精读)。今天,我们就以20课为例,来学一种看课外书的方法(板: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读题。
二、尝试阅读
1、课外,拿到一篇文章,你第一件事是干什么?(把文章从头到尾看一遍,看看讲了写什么。简单说就是初读感知。)板:初读感知。
——提醒:默读,眼看、心想、嘴不动。生默读课文。
——一遍看下来,你读懂了什么?睡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保存时间久却完整、人多、人小、传神等)
三、解决疑难
1、初步浏览了这篇文章后,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生提问)
2、梳理、解决问题:
——对于词语、句子的问题,我们可以怎么解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比如“官吏”一词,可以查字典解决。师生一起查字典。
——对于内容上的问题,我们可以联系全文,也可以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比如:读完这篇文章后,很想看看这幅画,就可以上网。(教师演示搜索)师生共同欣赏《清明上河图》。
四、品读批注
1、仅这样看书,只是初步地解决了疑难问题(板:解决疑难),还比较肤浅,还要抓住某个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品读。像《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文章,我们就可以抓住名扬中外去细细品读。
2、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
从这段看,你觉得这幅画为什么会名扬中外呢?
(1)生读语句: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2)示范作批注。
——比划“一寸”、“黄豆那么大” 是多大。
——虽然人这么小,但是每个人在干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为什么?(投影仪示范批注:人小,很难画,一般的画家达不到这种水平,画得精细、精致,画技高超、技艺精湛。)
(3)刚才,我们一边看书一边在书上写下自己看书的感受,这种做法,我们通常把它称为批注。(板:批注)当然,别人的书或图书馆借来的书是不好作批注的。
3、接下来,请同学们选一段细细品读,并在旁边作批注。
4、交流。
(1)语句: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批注:八百多年、完整地保存,不容易,珍贵,历史悠久。
(2)语 …句: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
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批注:人多,行业多,画在同一幅画上,了不起,全世界恐怕也仅此一幅。
(3)语句: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批注:人物栩栩如生,非常逼真,使人如临其境,传神。
(4)语句:《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批注:历史价值高。(引导:从这幅画中,你看到八百年前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我们一样吗?服饰、建筑、交通工具等;就说画中的虹桥,有关这种桥的建造方法已经失传,现在我们仅仅依靠画上所描绘的图样,才知道古代的能工巧匠还有这样高超的智慧。
5、小结: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人那么小,那么多,画出了人物的形态,画得逼真、传神,让我们感受到他画技的高超;这幅画画出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画出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板:画技高超 历史价值高)。
五、做读书卡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清明上河图》背景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
1、同学们,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去欣赏一幅画。这可不是一般的画,它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起读读课题。
2、你能不能读出这是幅怎样的画?(重音放在名扬中外)谁明白名扬中外什么意思?或者你能不能用其它词代替呢?(世界闻名、举世闻名)
3、通过预习,你知不知道,这幅画是?(师板书:《清明上河图》)作者是?(板书:北宋画家:张择端。)
4、幻灯展示:《清明上河图》。
二、读
1、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我建议大家用心好好把课文多读几遍,读到什么地方你有体会、有启发,或是有感动,写一写、注一注。
2、同学们读书真用心,老师非常感动!谁愿意当着大家的面,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朗诵给大家听。
三、悟
1、同学们刚才读得真好!真有感情!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请看屏幕:
幻灯出示:
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为了说服老师,下面,请同学换一种读书方式,默读课文,细心的孩子在文中肯定能够找到答案。
3、谁愿意和大家分享读书的收获?
(引导学生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
四、品、
1、北宋画家张择端真了不起!简直是画活了,不愧是世界珍宝、名扬中外。
2、咱们再来欣赏这幅画。
幻灯出示:
《清明上河图》(配古筝乐曲引领学生欣赏。)
3、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的课文,现在你想说什么?(指名交流。)
五、拓
1、同学们,欣赏完这幅画,老师和你们一样的心情,课前老师写了一首小诗,愿与大家共勉!
幻灯出示:
历经风雨八百年,
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
尽在绵绵画中间。
扬名海外震国威,
惊世绝技人人赞。
2、师生齐诵。
六、结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同学们努力学习,打开中华民族文化这座宝库去探索、追求吧!
七、板书设计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北宋画家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我能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学习重点: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学习方法指导:
看看、读读、说说。
知识链接:
张择端相关资料:今山东诸城人,北宋末年画家。他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
《清明上河图》相关资料:本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其主题主要是描写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描绘了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紧张繁忙的景象。作品气势恢弘,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画有587个不同身份的人物,个个形神兼备,并画有13种动物、9种植物,其态无不惟妙惟肖,各种牲畜共56匹,不同车轿二十余辆,大小船只二十余艘。这件现实主义的杰作,是研究北宋东京城市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宝贵历史资料。
预习任务:
1、会认本课生字。
2、会读本课课文。
3、在阅读中能感受到图画的美,以及张择端高超的绘画技艺。
自主、合作、探究:
1、由读题导入,理解“名扬中外”的含义。
2、例举一些名扬中外的人或物,以便更好地体会其“名扬中外”广泛的影响力。
3、说一说对《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了解,以及对作者张择端的了解。
4、对照图画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5、交流一下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我来闯关:
A、名扬中外的近义词可以是(),还可以是()。它是形容()。
B、抄抄背背
欣赏风景来来往往清清楚楚
名扬中外形态各异古都风貌
C、我来挑战
省略号的作用有:A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所省略;B重复词语的省略;C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D表示静默或思考;E表示说话断断续续;F表示语言的中断;G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下面这些句子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请选择
1、这幅名扬中外的画作,让我想了很多……()
2、妈妈说:“这就是你的好朋友吧…”()
3、春天到了,花坛里热闹起来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鲜花装点着欣欣向荣的季节。()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