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教学设计优秀5篇

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是漂亮的编辑为大伙儿找到的趣味数学教学设计优秀5篇,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趣味性教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普遍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控力比较差等特点,这就容易导致他们在课堂上难以时刻专心听课,从而使得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教学效率难以提高。趣味性教学的实施有利于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有效开展趣味性教学呢?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趣味性教学

数学知识虽然相对抽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但是却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的,生活之中可以说是无处不见数学,所以教师在实施趣味性教学的过程中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知识,更容易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生认识“厘米”和“米”这些测量单位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先估测以下周边用品的高度,然后再进行实际测量,比如,估测讲台、课桌的高度和黑板的长度,然后再让他们相互交流和讨论寻找到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进行测量。经过这样一番动手操作之后,学生测量的能力就会有所提升。之后,教师再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加深对1厘米和1米的认知,如,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米尺的长度大约是1米等等,然后再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寻找1米和1厘米的例子。这就让学生对厘米和米的概念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就会大大提升,认识到数学是可以运用到生活之中的。

二、通过创设情景实施趣味性教学

情景教学是现在很多数学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方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有效运用这一教学方式,对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可以着眼于学生周边熟悉的事情,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有趣生动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成为情景中的角色之一。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增长知识。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愉快轻松地学习,还能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比如,在学习“元、角、分”这部分内容时,为巩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教师可以把课堂内容编制成“到商店买东西”的情景,把平时做的练习题和例题设计到商店买卖中,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与售货员的角色,然后给他们各种钱币,让他们认识钱币,并计算钱数,这既能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又能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三、设计小游戏,实施趣味性教学

好奇、好动是低年级小学生的特性,他们普遍对小游戏充满兴趣。据说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最多只能持续15分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设计一些灵活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他们将会把注意力稳定在学习上,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设计的小游戏种类有很多,比如,接力赛、开火车、摘苹果、夺红旗、打数学扑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等。教师把这些游戏融入教学中,以游戏为外衣,课堂知识为内容,让学生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增长数学知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实施趣味性教学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只要合理运用,有效地将其与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邹水祥。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吉林教育,2009(11).

[2]汪东兴,曹洪辉。寓教于趣,寓学于乐:数学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01).

趣味数学教案 篇2

学习内容:

“分梨”的问题

学习目标:

1.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尝试学会用逆推的策略解决问题。

3.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发现、欣赏并学习同伴身上的优点。

4.提高加减乘除的口算能力。

学习重点:

用逆推思维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

用逆推思维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1.老师考勤学生,点名。

2.认识新同学,每个同学进行1分钟介绍自己。

3.学生**组合选择座位。

4.讲解解决“分梨”的问题:一只篮子中有若干梨,取它的一半又一个给第一个人;再取其余一半又一个给第二人;又取最后所余的一半又三个给第三个人.那么篮内的梨就没有剩余,篮中原有梨多少个?

⑴先让学生**思考

⑵小组内交流

⑶反馈交流,老师引导启发思维。

⑷小结策略:逆推的解题策略就是从结果倒着推回去,在逆推过程中总数是不变的,我们要能找出关键条件,即最后得到的数量入手分析。

5.学生尝试**解决对应例题的反馈练习:一只篮子里有若干梨,取他的一半零一个给第一个人;再取余下梨的一半零一个给第二个人;最后只剩下2个梨。问篮子里原来有多少个梨?最后集体交流反馈。

6.进行扑克牌“24点”小游戏。

学习内容:

“水桶和油桶”的问题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增加对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的多种形式。

2.另外教授一些数学计算的巧妙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水桶和油桶”问题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4.利用简便方法,提高学生计算效率,更加高效的学习数学。

学习形式:

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一、引入

师:提出问题:你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吗?展台出示题目。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取出1号靶,认真观察(引导学生观察)

2.小组交流,探究解决。

3.请同学们取出2号靶,尝试解决。(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如果有的学生做出来,让孩子展示,教师给予赞赏;如果学生做不出来,充分调动组内力量,探究解决。

4.请同学们按照组内交流出的方法各自解决。(小组合作,互相帮助)

三、课堂拓展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是不是觉得数学充满了奥秘呢?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网络上找很多有关“水桶和油桶”的知识,然后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去研究研究,好吗?

今后老师会继续为你们介绍一些更有趣的数学现象,这些数学方法更贴近你们*时的数学学习,有助于你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趣味数学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在观察***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叫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

你们认识***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分组活动。

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分别展示出来。

認识***单位间的进率。

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对学生进行爱护***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的种类有:硬币、纸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例题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完成填空:

1元=( )角

1角=( )分

3、试一试:一张1元的***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思考:用一种***怎么拿?两种呢?三种呢?

游戏:购物。(“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货架: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铅笔(每枝4角),自动铅笔(每枝7角),尺(每把3角)。

请小朋友用1元钱购物,想一想,说一说,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四、总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元角分)知道了什么?(***有纸币和硬币、1元=10角、1角=10分)关于***,小朋友们还知道什么呢?这些面值更大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趣味数学教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趣味数学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学期通过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让学生通过学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趣味数学》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系列数学故事、益智问题和数学游戏。这些问题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奥秘的机会,学生在参与这些数学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锻炼数学智慧,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向往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

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生活中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志趣和理想。

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惯。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知道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并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活动措施:

1.选好人才

先初步设定趣味数学兴趣小组人数,各班**利用班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报名,再根据各班的报名人数从中选出具有一定爱好数学的学生作为学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学好数学,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活动中,通过

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题目,逐步培养大家的“数感”,引导大家喜爱数学,以至于达到自觉学习数学的目的,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注重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下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同时要保证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4.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趣味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数与记录,在玩中学、学中乐,体验数学游戏带来的乐趣。

2.掌握环形计数的方法,感受身边环形排列现象的应用。

活动准备:

夹子每人10个,纸盘、光盘每人一个,做记号用的小星星若干,各种环形排列物品(雪花片、调色盘等每组各一人一个),操作时用的音乐,记录表、记号笔。

活动流程:

一、趣味导入

师:夹子有什么用?(幼儿**交流、讨论。)

师小结:夹子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除了可以夹衣服、夹袜子,还可以玩好玩的游戏。

二、游戏:夹夹乐

(一)玩夹夹子游戏。

1.看数夹夹子,复习感知10以内的数。

(1)明确游戏规则。

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各式各样的夹子,我们先来玩个看数夹夹子的游戏。老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小朋友看清楚卡片上的数字是几,就将几个夹子夹在自己的衣服上,身上的夹子数量要和卡片上的数一样多!音乐一结束就停止游戏,看谁夹的又好又快。准备好了吗?

(2)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分享。

师:请数一数你身上夹了几个夹子?和老师卡片上的数字一样多吗?

师: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数数,夹对了没有?

2.看谁夹的多,复习比较10以内的数的多少。

(1)明确游戏规则。

师:音乐一响你们就开始往衣服上夹夹子,音乐一停就停止游戏,比比谁夹的又多又好。

(2)幼儿游戏。

(3)交流、分享。

师:数一数衣服上夹了几个夹子?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谁夹的多?

师:每一组小朋友比较一下,谁夹的多,谁夹的少,哪组小朋友的**夹的最多?哪组小朋友的**夹的最少?

(二)学习环形计数的方法。

1.在光盘上夹夹子。

师:现在夹子要表魔术了。请小朋友们从1数到20,老师来夹夹子(在光盘上夹一圈夹子),看看会变出什么?

师:老师变出的这个像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个……呢?老师播放音乐,你们夹夹子。音乐一停,就停止游戏。(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夹光盘)

2.学习环形计数。

(1)数光盘上的夹子。

师:请你们数一数,自己的光盘上有几个夹子?

你是怎么数的?怎样才能不漏数?不重复数呢?(幼儿个别回答)

师小结:在任何一个夹子上做一个记号,顺着一定方向按顺序一个一个数,每个夹子只数一次,不漏数不重复数,最后数到记号旁的这个夹子,就能知道光盘上一共有多少个夹子了。

(2)引导幼儿探究各种环形数数的正确方法。

比如:认准一个记号,用手按住以示区别;用小星星来做标记,等等(启发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分组操作并尝试记录计数方法。

(1)教师出示收集的各种环形排列的物品(雪花片、调色盘、纸盘子、光盘等)提出操作要求及学习记录方法的要求。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小结并延伸: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都是环形排列的,他们不仅整齐、而且实用,仔细观察他们都有哪些排序的规律呢,怎样能让环形排列更美观且有序呢,下节课我们再体验吧。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