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最新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灰椋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最新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灰椋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篇1

《灰椋鸟》教学设计

如东县九总小学 汪小美

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灰椋鸟》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品读感悟课文4-5自然段,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和鸟儿的欢快。

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自己获取体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蕴。

情感目标:凭借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爱鸟的感情,激起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品读感悟重点段,产生体验,进行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句子。

三、设计理念:

《灰椋鸟》这篇散文描绘来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

这节课,我让学生自读自悟,领会并欣赏灰椋鸟归林以及他们落下起飞、起舞争鸣的景象,体会作者观鸟时的兴奋,欢呼时的情感,增强学生爱鸟意识。我抓住文章的中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读、想、议”与文本真切对话,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发挥语文的人文性,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白,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题激趣

1、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灰椋鸟》,通过上一课地学习,我们知道灰椋鸟在作者眼中是什么样儿的吗?课件出示灰椋鸟的样子,(师生接读)灰椋鸟的嘴,的背,远远看去,有什么好看的呢?

2、在作者看来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灰椋鸟归林的场面。

(二)读文入情,探究感悟

1、学习第四小节

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读一读课文的第四小节,想一想,灰椋鸟是怎么样归林的呢?把关键的词圈出来,边读边想象画面。(板书:归林)

学生自由读

交流

相机出示: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

(在投影片上写上:飞入):将“投入”改为“飞入”行不行?(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欣赏、朗读体会壮观的场面,重点理解“排空而至”)

这是我们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所看到的,你还听到了什么?

相机出示: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汇合。

同学们,你们也读读这几句话,看看此时的感受还仅仅是壮观吗?

(生练读体会)

全班交流

小结:多美的归林图啊!我们再打开课本读读第四小节。

2、学习第五小节

刚才我们随着作者亲眼目睹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真使我们意犹未尽,可是夕阳已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此时林中又是怎样一幅画面呢?同学们让我们继续睁大我们的眼睛,竖起我们的耳朵,用心去感受吧,大家读读课文第五小节,把你的感受写在相应的句子旁边。

学生自学

全班交流

(重点交流“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地羽毛全变成进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相机板书:百鸟争鸣

作者已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如果你是作者的话,你会欢呼什么呢?相机板书:闹林

这样的场面,深深地感染着作者,也感染了我们。同学们把你的欢呼,你的赞叹,你的惊喜,放到你充满激情的朗读中去吧!(齐读第5节)

3、学习第六小节

看到了灰椋鸟归林,闹林的情景,作者兴奋、感慨之余又陷入了沉思(出示第六节)指名读

读了这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齐读

(三)资料交流,深化主题

1、同学们,全篇课文作者用生动的笔触给我们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和归林以后壮观的场面,从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作者徐秀娟是一个怎样的的人?(板书爱鸟)

2、课前布置大家收集关于作者的资料,谁来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生交流

师:徐秀娟的事迹传出以后,为了歌颂、怀念秀娟事迹,艺术家们创作了一首动人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3、flash动画欣赏《一个真实的故事》。

4、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没有像徐秀娟这样爱鸟护鸟,为了心爱的鸟儿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人,我们现在到哪儿还能观赏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让我们记住作者徐秀娟的这句话:(出示,齐读)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希望同学们能用你的一生来记住这句话!

(四)延情课外,行动落实

同学们,徐秀娟为了鸟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能为鸟儿做些什么呢?

七、教学反思

《灰椋鸟》这篇散文描绘来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这堂课,由复习导入,重点学习四、五自然段。教学中,环节不多,但环环相扣,逐层深入;分析不多,但圈点批注,感受颇深;文字不多,但热情朗读,声声入耳。

我先运用了多媒体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百鸟归林,呼朋引伴,浩浩荡荡的壮观场面。学生赏心悦目,学习课文的情趣被调动了起来。学生通过“读、想、议”与文本真切对话,抓住作者看到的、听到的和联想的到,展开说说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或句。其中,“排空而至”、“百鸟争鸣”等词纷纷落入学生视线,感受谈得很是生动:“它们像一支支很有纪律的部队一般。” “只有亲密的朋友、亲人间才会倾诉心里话,这里的鸟儿在作者眼中就和亲人一样,多么感人呀!”“我感觉到穿着金红色裙子的少女正在跳舞,她们在比谁的舞姿更美。”……正是有如此丰富的情感作为支撑,课堂上的朗朗的读书声,可说是非常令人激动,特别叫人兴奋。

结尾,我声情并茂的叙述,画面的生动感人,音乐的凄婉、深邃,再现了女大学生徐秀娟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陷入沼泽地的悲壮场面,本文最后一段的再现,学生深情的朗读,实现了学生情、教师情、文本情“三情共振”的效果,学生爱鸟,护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灰椋鸟》 篇2

执教者:昆山柏庐实验小学张凤良 课前谈话:师:你有什么心情?生:很高兴,有点紧张。师:从班级角度与学校荣誉,你想怎么做?生:积极回答问题。 一、复习导入,整体把握。通过初读,对课文内容和作者表达时的思想感情,你已经了解了什么?   (师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课文的层次,思想感情)二、精读重点,感情朗读。(二)精读第四自然段1.作者从感觉平平,到喜欢上了灰椋鸟。从哪些地方感觉淡淡的呢?   指名读。(出示描写灰椋鸟外形的句子)师:是什么让作者感觉淡淡的?师:长相平平,是鸟儿中最平凡的一员,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2.你们从哪些地方喜欢上了灰椋鸟?生:作者从电视里看到的录象。师:是好奇,近度喜欢。生:发现了灰椋鸟的特点。师:重复了刚才一位同学的想法。生:课文第五自然段,被灰椋鸟感染了。师:作者被这样的情景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3.作者为什么而欢呼?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师出示第四自然段(板书:欢呼)]4.话题讨论: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通过哪些语句体验到这种感受的。生:十分壮观。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生:从他们排着数百米的长队,浩浩荡荡看出来的。师:请你读读句子。[学生读句子]师:通过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多么壮观啊!生:我是从排空而至、浩浩荡荡这些词语体会到的。师:“排空而至”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词语的意思]师:你们看到过这种景象吗?我也没有,只有通过一段录象看一下。[观看录象]师:“浩浩荡荡”你是怎么理解的?生:把树林当成了自己的家,非常自由,非常自在。师:浩浩荡荡是自由自在吗?生:声势非常大。师:课文有具体描写吗?  [学生读有关句子]师:自由读读这段话,有表现力的读读这段话。  [学生自由读]  [板书:排空而至   浩浩荡荡]指名读。[师评价:初步体验到了这种感觉,还不是很强烈;感受深刻了……]师:有没有其他感受了?生:互相帮助……[师出示句子:“先回来的鸟……”]自由读句子。师:你知道了什么?师:亲密友好、和谐、快快乐乐。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学生回答,师板书:倾诉应和] 齐读句子。5.指名读第四自然段。6.小结写法。师:这段文字给我们壮观的感觉。(板书:壮观)是不是从一个角度表现的?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的?(二)精读课文第五自然段1.自学课文内容,按要求读思圈划。师出示:按要求自学课文第五自然段:(1)默读或轻声读这段话,读完后想一想这段话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2)你是通过哪些哪些词语体会到这种感受的?把相关的语句划出来,重点的词语可以圈出来读一读。(3)这段话在写法上给你什么启示?[学生自主学习]2.交流,指导朗读。生:给我喧闹的感受。师:哪些地方?生:像……扑打浪滩……师:把句子读完整。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是喧闹和热烈的?师:这些词语分别告诉你什么?自己再读一读,边读边思考。  [生自由读]  [交流]师:大声念,大声练习一下。(板书:喧闹热烈)指名读。[师评价:让我们一起争鸣一下;谁能热烈地来读一下]师:你还有什么感受吗?[学生读描写夕阳下灰椋鸟样子的句子]师:有补充的吗?你有什么感觉?师:很惊叹,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灰椋鸟。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师:作者看了后是怎么想的,读读下面的内容。(三)简要回顾,展现画面。  指名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想象画面。教师小结:他们俩给我们描绘了两幅画面,归林图和闹林图。三。品味感想,体验情感。1.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指名读。2.以“林”为线,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对“林”的赞美。师:作者由观鸟想到了造林,不忘对林子对树的描写,自己找找看,全文有没有对林子的描写?[学生回答]师: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介绍作者的感人事迹,再读课文第六自然段,体会作者爱鸟爱林的深厚感情师:这里的想不是一般的想,是对自然的由衷地感激,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1.这堂课以学生阅读体验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阅读功能,通过阅读交流,互动共享,展示了学生的阅读过程,体验过程; 2.教师适当指点,让阅读深度恰当而充分,教师通过评价、激励,让情感朗读与积极体验融会与一体。3.通过精读这样的教学形式,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阅读感悟能力,无论在语言揣摩上,还是在情感体验方面,都有一个收获。)

《灰椋鸟》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在学的过程中,能找出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的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体会体现灰椋鸟归林的壮观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灰椋鸟》这篇课文,谁来读一读课题,你来?(灰椋鸟)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是作者徐秀娟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期间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主要写了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的壮观景象。

二、入情入境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眼目睹这一壮观景象啊?(想)那好,就请跟随老师一起来吧!(学生欣赏)

第一部分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见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师范读)

第二部分

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的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地羽毛全变成进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师范读)

三、出示学习方法

看了这一场面,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观赏了灰椋鸟归林以及它们入林后落下起飞,起舞争鸣的景象,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作者用怎样的优美的语言把这壮观的的景象写下来的啊?(想)请同学们打开自己心爱的课本,课文写这壮观的景象主要是哪几个自然段啊?(第四和第五两小节)为了能让同学们能更好的学习这两小节,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学习方法。(出示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读--划――品

(1)读: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划:划出你喜欢的句子。

(3)品:边读边思,你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

同学们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方法,去自读课文,学习课文四、五两小节。(学生自读,自悟,感知文章的内容。)

四、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师:好,刚才看见同学们个个都很认真,我们大家来交流一下,读读你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1、学生找出盘旋、陆续、投入等词语,在读中理解这些灰椋鸟的一小群一小群飞来的情状。

2、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让学生弄清排空而至的意思,体会灰椋鸟大部队归林的气势。

3、启发学生通过整群整群的列队飞行、数百米长的长队、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词语展开想象,进一步加深队排空而至的理解,体会鸟儿归林的场面是何等的壮观!(指导学生朗读体会)

4、让学生反复体味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这句话表现的听到鸟儿悦耳的叫声而使作者产生的愉快和亲切的感受。师:如果你就是一只归林的灰椋鸟,你会和同伴们说些什么呢?(学生想象说话)。

5、体会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借助语言情境和对照插图,展开联想。(语言文字的欣赏)

6、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的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地羽毛全变成进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把灰椋鸟写的很美,那是由于在晚霞的映照下,还用了一个拟人句,这样把灰椋鸟当作人来写,感觉和真的一样。

7、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倾注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呢?

8、我被着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同学们,如果你是作者地话,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指名学生说。学生想象说话:①我被着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啊!这场面真壮观!灰椋鸟成群结队归林的样子,犹如大海的波浪,一浪接着一浪,朝着树林涌来,在夕阳的余晖斜照下,灰椋鸟的羽毛格外的美丽。这么美丽可爱的灰椋鸟,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让这片美丽的树林永远成为灰椋鸟的天堂。②我被着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灰椋鸟回家了,树林就是鸟儿的家。③我被着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我真的看见灰椋鸟是怎样回家的了。我们要保护树木,参加植树造林,让鸟儿有家可归。)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我们知道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们就无法观赏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景象,让我们再次目睹这一壮观场面。(动画演示一、二部分,学生跟着画面小声的朗读课文。)

六、情感升华

1、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鸟和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一个地球上,我们要爱护鸟,为鸟儿提供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整个世界更美好。

同学们,作者徐秀娟正是有着一颗爱鸟、护鸟的心,她在自然保护去工作期间,不顾自然环境的恶劣,在夜色笼罩的茫茫的滩涂上为了寻找飞散的丹顶鹤,不慎陷入沼泽地,献出了年仅23岁的年轻的生命,为了歌颂、怀念徐秀娟的事迹,艺术家创作了一首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欣赏)

2、让我们永远记住徐秀娟的这句话: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学生齐有感情的朗读)

《灰椋鸟》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5自然段。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能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5、灰椋鸟

2、点明:灰椋鸟,鸟夫人一种,喜欢群飞,食种子和昆虫。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标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组词。

(2)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偶然:事理上不一定发生而发生的。

郁郁葱葱:本课指竹林苍翠茂盛。

排空而至:本课指许许多多的灰椋鸟一个挨一个排满了天空飞来了。

倾诉:完全说出。

栖息:停留,休息。

呼朋引伴:呼喊,引导同伴。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自读课文,找出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读一读。

2、指名读这些句子所在的段落。

3、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段意。

一(1、2):写“我”和同伴来到林场,准备观看灰椋鸟归来。

二(3~5):写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

三(6):写“我”归来时的感想。

四、指导书写,布置练习

1、指导书写,完成文后习题2。

2、抄写习题3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一开始,“我”对灰椋鸟是什么态度?

2、是什么原因使我改变了对灰椋鸟的看法?

3、“我”和同伴准备在什么地方观看灰椋鸟归来的情景?

4、齐读第1、2自然段。

二、讲读第二段

1、默读本段,思考: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的3~5主要写了什么?

2、讨论:

第三自然段:写灰椋鸟开始归林了。

第四自然段:写灰椋鸟归林时的情景。

第五自然段:写灰椋鸟归林后的情景。

3、“我”和同伴来到林场,在很幽静的林内,等着观看灰椋鸟归林,当我们忽然发现灰椋鸟开始归林了,这时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惊喜)

4、我们惊喜的心情,特别从哪些词里反映出来?(忽然、翘首遥望)

5、指名读,读出“我”和同伴惊喜的心情。

6、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

(1)默读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灰椋鸟归林的?(时间顺序)

(2)这样的顺序体现在这样几组词上:

填空:

从“一开始”写到“几分钟”。

从“一小群一小群”写到“_______________”。

从“先回来的鸟”写到“______________”。

(3)文章是怎样写一开始一小群一小群灰椋鸟归林的?

(4)写“大部队”时,作者用一个词,准确地描绘了灰椋鸟“大部队”归林时的气势,哪个词?

“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用“——”画出具体描写“大部队”排空而至的句子。

指名读后思考:作者又是怎样写“先回来的鸟”和“后到的鸟”的?指导理解“好像……又像……”句式。

7、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而灰椋鸟却不愿过早地安眠,请同学们用“~~~~~~”画出描写灰椋鸟不愿过早地安眠的语句。

(1)指名读。

(2)“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瀑布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这句话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飞瀑落入深涧”其实写的是什么?“惊涛拍打岸滩”呢?最后指名读,展开想像,体会鸟儿喧闹的场面。

三、指导背诵第二段。

帮助学生弄清这一段的层次,再让学生明白第一层的叙述顺序。

四、作业

背诵课文3~5。

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

(1)在回来的路上,“我”有哪些感想?

(2)为什么说鸟是人类的朋友?

2、出示“我”的感想。

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1)“我”的感想包含几层意思?

(2)把第二句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

(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二、总结课文

1、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们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我们先看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再看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

(1)背诵第二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3)林场工人辛勤劳动,造了哪些林?

2、为什么说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1)再读树林的环境描写,体现适合鸟类生存。

(2)我们要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

三、朗读课文

板书:

15、灰椋鸟

辛勤劳动,植树造林

一开始

一小群一小群

灰椋鸟

归林几分钟

排空而至

场面壮观

不愿过早安眠

喧闹

爱护鸟类,爱护自然

《灰椋鸟》教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1、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通过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预习内容】

(一)我会读

灰椋鸟 水杉 郁郁葱葱 翘首仰望 椭圆 互相应和栖息 地毯 翩翩起舞 扑棱棱 深涧 情不自禁

呼朋引伴

(二)我能行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给文中的多音字“和”、“翘”标注拼音,读顺文中的长句,难读的段落多读几遍。

2、文中描写鸟的句子很多,你最喜欢那些,好好读一读,再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三)我质疑

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

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5自然段。

2、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小组合作探究】

1、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些写鸟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再说说为什么喜欢。

2、 细读课文,用笔找出能体会出百鸟归林的“壮观”的词句。

3、想像说话:“先回来的鸟——后到的鸟——”,如果你就是一只归林的灰椋鸟,你会向归来的同伴倾诉些什么见闻和收获?在你欢呼、赞叹之时,你是否想过该感谢谁?

【深入探究】

学生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集体交流,教师适当点拨、补充。

【精讲点拨,升华认识】

1、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那我们小学生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呢?请你为保护动物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2、诗词觅趣:唐诗觅“鸟””

请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鸟名,使之组成一句完整的唐诗。

(1)细雨鱼儿出,微风______斜。

(2)草枯______眼疾,雪尽马蹄轻。

(3)落霞与孤_____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身无彩______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5)蓬山此去无多路, ________殷勤为探看。

四、课堂检测

(一)语音世界(读拼音,写词语)

ǒu rán shèng zhuāng huì hé guī mó

( ) ( ) ( ) ( )

gǎn rǎn qīng sù qiáo shǒu yáo wàng

( ) ( ) ( ) hū péng yǐn bàn qī xī dì tǎn

( ) ( ) ( )

(二)巧手连线(把能搭配的词用直线连起来)

挑着 箩筐 坚强的 基础

挂着 红榜 坚决的 立场

贴着 黑板 坚定的 态度

栽着 杏树 坚实的 性格

(三)能力广角(判断下面的句子,是比喻的句子打“√”,不是的打“×”)

1、一个像干部模样的中年人向我走过来,把我扶起来。( )

2、岩石有许多棱角,瀑布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开了。( )

3、这时,好像在谁的指挥下,鸟儿们放开歌喉欢快地唱了起来。( )

4、工人们愤怒极了,像山洪一样往里冲。( )

(四)难不倒我(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3、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五)课文传真(阅读下面这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

灰椋鸟开始归林了。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没过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它们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先回来的鸟在林子里不停地鸣叫,好像在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好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回来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急急地寻找自己的栖息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林中热闹极了,到处可以听到灰椋鸟的叫声。

1、仔细想一想,作者站在 观察灰椋鸟的。

2、这段话是按 顺序记叙的。用“︱”把这段话分成两层。

3、在这段话中,最后三句话之间是 关系。

4、用“﹏﹏”划出作者由眼前的事物展开想象的句子。

五、课后作业

1、 摘抄课文中10个词语抄写两遍。

2、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些写鸟的句子?把它们积累下来吧。

六、板书设计

灰椋鸟

辛勤劳动,植树造林

一开始 一小群一小群

灰椋鸟 归林几分钟 排空而至 场面壮观

不愿过早安眠 喧闹

爱护鸟类,爱护自然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