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教案及设计说明(优秀5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这里是可爱的小编帮大伙儿找到的《游园不值》教案及设计说明(优秀5篇),仅供借鉴。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扣、值”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古诗中表达的意境。

读懂诗句,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从“一枝红杏出墙来”体会“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欣欣向荣之美。

教学难点:在对比中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用此的考究和魅力。体会“一”“满”“关”“出”的妙用。

教学准备:搜集描写春天的景物的名句。

《游园不值》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1、引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诗歌的起源比文字还早。千百年来,形成了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的诗文化,诗给人以灵性,给人以美感,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中许多诗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力作,请同学们看投影《题李凝幽居》,找学生读。

(教师引导:按照古人最基本的读法,在朗读时,一二声应该读的声音拉长,三四声应该读的短促。)

3、刚才我发现这名同学在读时“敲”字读的很重,你们知道“推敲”的故事吗?(教师介绍:唐代诗人贾岛去探访友人李凝,结果李凝不在家。贾岛不远万里而来,一心想见到李凝 ,并想从他那里得到回来的盘缠。这个时候的贾岛,大家一定猜得到,心情极度沮丧, 不但扑了个空,而且还可能冒着沿街乞讨的危险回去。幸亏贾岛是个聪明人,于是他很 快凑了几句诗,打算找几个识字不多又极度崇拜诗人的文学青年骗点银子花。当时贾岛 骑在驴上,想起了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是又觉得不好,想改成敲,又 觉得不好。便在驴背上作“推敲”之状,不觉一头撞在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上。韩愈 问他缘由,贾岛说出了自己的疑虑。韩愈问他:“你说那和尚为什么半夜回来呢?”贾 岛道:“前一句已经交代过了,他在池边树旁刚犯了色戒(详情参照影片《色戒》,著 名艳星钟丽缇勇敢出演)然后兴冲冲的就回来了。如此说来,应该用推啊,因为他不想 被师父知道自己夜不归宿么。”韩愈说:“非也非也,如果偷偷摸摸回来,更显得行止 不端,惹人怀疑。如果是个聪明的和尚,就一定会若无其事的敲敲门。”贾岛赞道:“ 好见识!”然后找出一张纸,把这首诗写了下来,又特意让韩愈在一旁注明:“此处用 敲好!韩愈”又表达了滔滔敬仰之情,这才拜谢离去。 次日,贾岛于路边高声叫卖:“京兆尹韩愈先生亲笔签名啦!”终于安全回家。推敲二 字遂成佳话。后人便把认真切磋学问叫作“推敲”。 )

“敲”字的使用使全诗更具魅力,这又让我想起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也是诗人推敲的经典之举。同学们这种思维品质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

再看看贾岛的另一首《寻隐者不遇》(投影点击),按照刚才的读法自由读诗。

师:又是“不遇”,两首诗都是找隐者的,都是没有见到。作者就“不遇”写诗,看来这“不遇”真的是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呀!可是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和他们不同,我们在延安小学的大教室里(相遇),这可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呀!

就在这春光明媚的季节,拜读南宋著名的诗人叶绍翁富有灵性的代表作《游园不值》吧!(板书齐读题目:游园不值)

分析题目:理解“值”“不值”的意思。教师适时激励。

二、深入理解,品读古诗:

1、叶绍翁在杭州西湖一带长期隐居,雨过天晴之时,他去拜访友人,可是却不遇,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什么呢?(投影朗读,引入情景)

2、生自由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3、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吧!看看作者游园看到了那些事物?(学生汇报:苍苔,红杏、柴扉)

4、结合你生活中对这些事物的理解汇报。

(教师适时引导:苍苔---一种绿色的植物,空气潮湿的时候,春雨过后就会贴地皮长出来,沿着街门的小路不断的生长,苍就是绿,苔就是沿街而上的。)

苍苔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说出给人一种春天的欣欣向荣之感,我们就会情不自禁的发出由衷的赞美:春天真美呀!(请你带着这中感受读一读。)

5、一种普通的植物,让我们拿起笔来,一边读一边品,推敲推敲这句诗中的哪个字饱含了对我们所见的这些景物的特别情感呢?(引导学生说出“怜”“印”。说体会,再读。)

6、用以上的方法汇报:“红杏”“柴扉”

(红杏:引出幻灯片“红杏”一句的比较,体会“红杏“的妙用。

师:杏花二月就开,这让我想起孔子当年在四棵杏树下给学生讲学,每到二月,学生要进京赶考。抬头看那红红的杏花,就是给他们的希望啊!)(比较投影:陆游的诗“杨柳不争春,一枝红杏出墙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叶绍翁也禁不住赞叹这枝杏花:齐读一枝红杏出墙来。

7、“柴扉”重点理解“小扣”之意,(教师引导动作,学生学着用手轻轻敲)

8、我们只是发现了如此普通的景物,如此而已的园,却给你怎样的感觉。你是从哪个句子感受到的。(春色满园关不住),引导学生从“满”字体会园内的景色。(师:一怎么就是“满园”,我想起了一句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乃无穷尽也,一想象怎么多就怎么多。没有一就没有满。难怪后来有人将这样的景色概括为(春色满园)。

9、你就是那一枝红杏,你回头望望园子里,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汇报,给学生以丰富的想象的空间。)(百花争艳、花团锦簇、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百花盛开、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万紫千红……)

10、教师适时表扬。

11、同学们,这些自然的小生物啊,这苍苔将我们的眼睛染绿了,这红杏将我们的心肺滋润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啊!我们还有必要进到园子里吗?游园访友没能进园,隔墙观花,神游园中,作者心愿意酬。这么美就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吧!配乐齐读。

三、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领略了名家的力作,在品词析句中我们感受了语言的魅力,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真的好像是一名伟大的鉴赏家,喜欢古诗吗?我们来检验一下:(投影显示练习题)和学生一起做。

2、告诉你,你也可以做诗,老师这里搜集了学生的作品(投影),结合老师给你的描写春天的资料,你来赞美春天。(板书:魅力)

3、拜读朱自清的优秀散文《春》。(此项机动)

四、结束语:

回过头来,让我们再看题目:不值,如果说不值是不遇的意思,那么,学完诗,猛然间,我又有了新的收获,不是不值,在不值中,还有一份美好的感觉,是不遇中有遇。人生啊,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太多了,可是在不遇中往往会有不知中的可知,不能中的可能,不遇中依然有遇。让我们再读课题,(游园虽不值,不遇中有遇,同学们今天的相遇不是不遇而是---------值。)

五、布置作业:

把想象中的春天美景记录下来。

五、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就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

2、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复习背诵宋朝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歌曲欣赏:(课件播放)

春天是美好的,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歌曲《春天在哪里》,好不好?同学们,听了这样动听的歌曲,欣赏着春天生机勃勃、五彩斑斓的景色,你们的心中是否有一种迫切的渴望,想要立即到春光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去寻访春天的踪迹?当然,春天不仅是春游的好时节,也是走亲访友的好季节。看,南宋诗人叶绍翁就禁不住春色的诱惑,合上了诗书,去拜访他的老朋友了,他如愿了吗?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为此写下的诗吧。(出示课件)(师板书题目——游园不值)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初读诗歌,解读诗题。

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解释“园”“不值”;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2、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叶绍翁,字嗣(sì)宗,号靖逸,南宋诗人。其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写景抒情,用语新警,长于白描。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颇有风味;有的写田家的生活片段,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诗作以《游园不值》《夜书所见》最为著名。

3、指导朗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师读,生仿读:自读,指读,齐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生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思考:叶绍翁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去游园访友,可是却“不值”,哪句诗让我们知道不值呢?(小扣柴扉久不开。)

2、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这首诗主要描述了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学习前两句。

(1)重点理解“扣”的意思。(敲)

把“敲”代进去读,做动作演示,体会“敲”与“扣”的不同之处。(“扣”的力量比较轻,显得礼貌。)

(2)诗人如此“小扣柴扉”多长时间?(久)久久不开,诗人认为是什么原因呢?用诗句回答。(应怜屐齿印苍苔。)

(3)诗人的哪个动作证明了他爱惜苍苔?(怜)为什么用“印”不用“踩”?(进一步理解诗人对苍苔的爱惜。)

(4)体会诗人此时心情:怀抱着无限的期待去友人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主人却没有在家,不能得偿心愿,诗人内心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呢?(失落、失望)

2、学习后两句。

专程来拜访好友,然而却“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心情难免失落,但接下去他所看到的,却让他眼前一亮。

(1)(生读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是啊,一枝鲜艳的红杏已经伸出墙外,与“出”相对的是哪个字?(关)

想想诗人为什么用“关”?(讨论,交流)(“关”说明关得紧,红杏能出来更显其生命力之旺盛。)

满园春色关在里面,但一枝红杏却偏偏出来了,这一“出”需要什么?(力量,生命)

(2)指导朗读“一枝红杏出墙来”。(读出力量)

如此富有生命力的红杏,肯定长得非常(美丽)。

你喜欢这枝红杏吗?(喜欢)训练朗读。(读出喜欢之情)

五、诵读和背诵诗歌。

六、拓展延伸。

师:作者看花虽然进不了门,但他依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今天通过学习和体会诗意,也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春景。课下请同学们积累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扫兴→喜悦

想 满园春色

看 一枝红杏

教学反思

要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一点在本课教学中做的还不到位。

《游园不值》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诗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你背得最好的诗

2、复习以前学习的古诗的方法

a、读古诗 b、借注释、明诗意 c、想象画面 d、体会

二、指导学习《游园不值》

1、简介作者

2、师范读、学生大体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画出不懂的词句

3、借注释、明诗意

(1)、让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相继启发理解。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4、读诗句,想画面

(1)、师范读、指导节奏

(2)、自由练习读、指名读、师生评价

(3)、创设情境,想象画面

(4)、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想象的画面

5、谈体会

诗中主要写了我去游园,但主人不 在,没能进入到园子里游玩,就在我感到遗憾时,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应怜 印

赞美春天

的景色

扫兴

小扣 久

春色 关

欣慰

一枝 出

《游园不值》教案及设计说明 篇4

学习目标:

1、看注释理解《游园不值》和其他古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的内容。

2、想象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默写诗。

3、拓展积累其他的几首描写春天的诗和句子。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读诗,背默诗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遗产。无以计数的诗人或者把视线落到人间的悲欢离合,或者把视角指向描写战场的血腥场面,或者把目光投向大自然的美好景象······于是给我们留下了令每个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滋补精华素——古诗语言,今天我们请来了宋代的一位大诗人,名叫——叶绍翁,看看他给我们留下的是怎样的语言精华。

出示: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圆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相互检查是否读正确了。也许就是我读不太准确,让我试一试。我愿意再和大家一块儿读读这首诗。

我欣赏到有几位同学不仅会读(板书:读背)已经会背诵诗了,不妨背一背,默一默。如果不会默写,就抄写一遍。

默写(指名一位同学上黑板来默写)

二、学习新诗,解意,晓意境。

(一)这首诗如果用咱们现代的语言又该如何解释呢?也就是说,你懂不懂呢?请对照注释说一说诗意,有困难的话提出来。

这位男孩告诉我,第一句诗不怎么能用现代语言表现:咱们讨论讨论。

屐齿

苍苔,

(大概是怜惜园内的青青的苔藓,怕游人的鞋印留在了青苔上吧)老师顺势在词上标上序号。还可以怎么表达?指名说说。

怎样连贯的表现诗意呢?请你们四位随即串一串,看言语是否流畅。四人小组在串一串诗的意思,注意语言的连贯、流畅。

(作者去游园,而主人却不在。轻轻地敲了那柴门不久,也没有人来开门。大概是院子的主人爱惜那绿色的苔藓,怕木屐鞋地在苔藓上踩上脚印吧?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已伸出墙来了。)

(二)重点品析“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一首好的诗能流传千古,就说这一首吧,你觉得那句诗写得最好。

想象一下,假如推开了柴门,满园会是怎样的春色呢?

请你们描述一下看到的满园春色。

(院子里百花争艳,火红的杏花,洁白的李花,金黄的迎春花,粉色的芍药花,紫色的月季花,真是五彩缤纷,把院子里装扮的充满生机;院子里生机盎然。杏树高高的举起鞭炮,喜迎春姑娘的来临。春梅迎风绽放,飘出浓郁的芳香,月季花也张开笑脸,对着天空高歌。还有许多花含苞欲放,正在明媚的春光里做着香甜的梦。)

2、出示画面和录象。想看一看你们想象中的美好景象吗?

3、美文大师朱自清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流下怎样的语言呢?

出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4、拓展写春的其他诗。

这满园的春色,如果被其他诗人看到了肯定又会吟出许多优美的诗章

等闲识得东风面,

迟日江山丽,

桃红复含宿雨,

桃花一蔟开无主,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风花草香。

柳绿更带春烟。

可爱深红爱浅红。

——朱熹

——杜甫

——王维

小诗人们继续吟诗吧!

碧玉装成一树高,

春眠不觉晓,

好雨知时节,

万条垂下绿丝绦。

处处闻啼鸟。

当春乃发生。

不知细叶谁裁出,

夜来风雨声,

随风潜入夜,

二月春风似剪刀。

花落知多少。

润物细无声。

——

贺知章

——

孟浩然

——

杜甫

5、这首诗的确好,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知道吗?叶绍翁在创作这首诗时最后两句原先是这样的

比较:春色满园关不住,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开得艳。

一枝红杏出墙来。

品味一下,现在的诗好在哪儿了?

得出: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关不住,压制不了的。

这么有品味的好诗,该怎样读,才能读出里面的味道呢?自由读——指名读——听录音——齐读。咱们富有情感的读一读。

三、拓展、化用或运用

1、你们谁都不会想到:叶绍翁的写的千古名句,并不完全是他自己的,正如同月亮反射了太阳的光,脱胎于谁的呢?

一枝红杏出墙头,

墙外行人还独愁。

——唐

吴融

杨柳不遮春色断,

一枝红杏出墙来。

——

陆游

2、情景中理解何为“改造”与“引用”。

扮演成叶绍翁“听说班中有小朋友以为我是抄袭、剽窃吴融和陆游的作品,你们误会我了。创作时,正值我“山重水复疑无路”,忽然读到了“吴融”、“陆游”的诗句,真是“柳岸花明又一村”,“一枝红杏出墙来”正好能表现我看到一枝红杏时的惊喜心情,确实能让我想象到“表现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关不住,压制不了的。”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现在你们能明白我的想法了吗?就请各位跟着我到大自然去走一趟吧!说不定也会诗性大发呢?

看一段春景的录象创编小诗一首。(教师旁白作诗)

如:涓涓化冬雪,潺潺流春水。桃花不惜胭脂红,千朵万朵相映趣。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村前村后花满蹊,万紫千红压枝低。不是花中偏爱紫,此花开尽更无花。乱花渐欲迷人眼,几处蜂蝶争蜜暖。天南天北绕路边,野花无处不延绵。萋萋总是无情物,东风劲吹又一年。

学生反馈。

四、总结古诗学习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收获不小:读背中积累诗句,读懂中理解诗句,语境中运用古诗,古诗浩如烟海,博大精深,80首古诗只是沧海一粟。通过背诵80首古诗,通过这80枝“红杏”,感受古代文化的“满园春色”的同时,让我们的心灵也像诗一样的美。

五、留趣课外,激发爱诗之情

过渡:我留了一个挑战题:如果你会做了,别忘了把这份喜悦告诉我。

1、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

”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你来了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润下吱吱拔节,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闪光。

2、“

”不错,桃花的花瓣上还带着昨夜的露珠,不停地催促其他小花儿快快开放,笼罩在烟雨之中的柳树绿得翠生生的、碧澄澄的,此情景真令人心旷神怡。

3、湖边,那株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返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呢,则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这不正是贺知章笔下的“

”所表现的景象吗?

4、姜林参加国际少儿奥数比赛获得一等奖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出了学校,传遍了北京,人们纷纷称他是“

”。

板书: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读背

小扣柴扉久不开。读懂(释留补调)

春色满圆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5

一、教材分析:

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可谓诗中有画,静中有动,有声有色,别具特色,能把学生带入诗中的情境,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诗歌具有一定的叙事性,第一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是画龙点睛,神来之笔。以小见大的写法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可引导学生重点品味这句诗的意味深长。

二、设计理念:

追求情感的课堂追求感悟的课堂追求对话的课堂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

(2)运用多种方法尝试背诵,进而达到积累古诗文的目的。

2、情感目标:

(1)通过对话、感悟,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披文入情,感受诗文的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能力目标:

(1)“以读为本”,“以对话交流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语感。

(2)注意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受到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人人在古诗文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以读为本”,“以对话交流为主线”,通过对话、感悟,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2、难点:反复品读“一枝红杏出墙来”,披文入情,感悟诗中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想法,读出自己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

《游园不值》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课始激情,围绕“不遇”导入新课。

1、出示《题李凝幽居》——贾岛,引出推敲的典故。

2、出示诗题《寻隐者不遇》、《寻陆鸿渐不遇》、《寻西山隐者不遇》、《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感受“不遇”的美丽。

一、回忆旧知,进入新课的情境。

1、全班朗读《题李凝幽居》——贾岛。复述“推敲”的典故。

2、读《寻隐者不遇》,读有关“不遇”的诗题,初步感受“不遇”的美丽。

从课题入手,假以耳熟能详的“推敲”的典故,围绕着“不遇”这个主题自然地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为下一步的情感深化作了充分的预热,也较好地渗透了人文性的教育。在这种融融的文化氛围中,学生似乎已隐约触摸到课文跳动的脉搏,感悟文本的心境已悄然进入状态——

二、解诗题,知作者,初读全诗。

1、介绍诗人。

2、读题目,读出停顿。

3、重点理解“值”,理解诗题。

4、师做手势,指导学生读出七言诗的节奏。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